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1页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2页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3页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4页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根本特征一、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季风性、大陆性〔非涝即旱〕、多样化2、地形、地貌地形:山地占65%,西高东低,呈三级跳状地貌:多变〔湖面、河道、陆地都在发生变化〕,水土流失现象和沙化严重。只有中国文化开始便在一个复杂而广阔的地面上展开。有复杂的大水系,到处有堪作农耕凭藉的灌溉区域,诸区域相互间都可隔离独立,使在这一个区域里面的居民,一面密集到理想适合的浓度,再一面又得四周的天然屏障而满足其平安要求。如此那么极适合于古代社会文化之萌芽与成长。但一到其小区域的文化开展到相当限度,又可藉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而相互间有亲密频繁的接触。因此中国文化开始便易走进一个大局。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二、人文地理环境1、疆域、政区疆域:各代不一,现在的疆域定型于乾隆年间:“桑叶〞→“雄鸡〞。今日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假设含山地1000〕政区:商周——分封制,秦汉——郡县制,东汉——州、郡、县二级制,元——行省制度,明——省府县,清——省府县,近代——省、道、县,现代——省、市、县。

秦代幅员东到大海,西到今甘肃、四川、至今云南、广西、北到长城一带。

唐代幅员疆域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诸岛,西到巴尔客什湖,东北抵达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一带。

元代幅员北达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至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境内,东北达鄂霍次克海。清代幅员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到南海诸岛,西到葱岭,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拥有一千多万公里的土地。中國疆域2、民族、人口民族:今56族〔华夏→汉:主体民族〕,历史上形成,共拓国土,多元一体,汉夷互化。从夏到秦汉,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的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从夏朝到秦汉时期,当华夏族,苗瑶族、百越族等民族开拓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时,边疆各民族先民已在开发着祖国的边疆。东北部和北部的东胡、乌桓、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发了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华北北部的广阔地区;西域的乌孙、月氏、龟滋等民族开发了今新疆及其以西的广阔地区;西部和西北部的羌、吐蕃族开发了今青藏高原;高山族开发了台湾岛;百越各民族开发了今广西、广东及福建、浙江等地。人口:始终占世界人口1/3-1/5之间。宋过1亿,清4亿,近百年东密西疏,多北民南迁,但也有:外→内〔如回族、维吾尔族〕、山区→平原、农村→城市、中国→外国〔15世纪以后〕第一是分布不均衡。第二个特点是人口迁移频繁。从15世纪以来,中国人不断移居海外,当时以移居东南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再次大规模不断移居海外,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人利用环境不同那么文化殊异。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气候宜于农耕文化培植,北方游牧文化和西部伊斯兰文化无法动摇之,早在4-5000年前农业文明已经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成长起来。联合国公布:当今世界面临十大环境问题:1、世界气候变暖2、森林面积日益缩小3、物种的灭绝速度在加快4、水资源缺乏5、大气污染严重6、土地面积减少7、垃圾废物成灾8、资源再减少9、农用药害严重。10、人口膨胀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辽阔的地域广阔的国境促成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中土/中央集权〔特点:重农轻商〕,游牧/军事奴隶制〔特点:擅长迁徙〕、绿洲/小国〔特点: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