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试试卷PAGEPAGE1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成都(31°N,104°E)的王老师某月连续三日环湖跑步期间,北京时间18:30经过同一地点时,均看到太阳位于正前方。图1为“王老师所见的太阳位置示意图”,图2为“王老师跑步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月可能为()A.2月 B.10月 C.8月 D.5月2.王老师观日时的位置为()A.甲 B.乙 C.丙 D.丁3.这几日成都昼长约为()A.10小时 B.12小时 C.11小时 D.13小时〖答案〗1.B2.A3.C〖解析〗【1题详析】北京时间为120°E时间,成都位于104°E,北京时间18:30,成都时间应为17:26。此时接近日落,说明成都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半年。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日落时间逐渐提前,太阳直射点应向南运动,所以此时应位于北半球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故10月较符合,2月、8月、5月不符合,故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故选B。【2题详析】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成都日落方位为西南,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朝向西南,乙丙丁都不朝向西南,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3题详析】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此时日落时间为17:26左右,则昼长为(17:26-12:00)×2=10小时52分,接近11小时。故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河南云台山进行地理研学旅行。红石峡是云台山最富特色的景点,同学们观察到两侧的岩石层理结构明显,且十分坚硬。地层中还包含波浪作用形成的波痕石,此外还发现了不属于该地层的石钟乳景观。下图中甲、乙、丙为不同岩层,丁处为河流堆积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关于该峡谷地貌、地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岩石较甲乙岩石形成时间迟,岩石坚硬B.石钟乳的出现说明该地存在可溶性石灰岩C.由波痕石推测该地可能经历过海蚀作用D.丁处的堆积物判断出该地经历过地层下降5.下列对红石峡形成的地质过程描述和排序正确的是()①间歇性地壳下沉 ②间歇性地壳上升③持续性地壳抬升 ④流水沉积⑤流水侵蚀 ⑥海洋沉积A.⑥①④ B.⑥①⑤ C.⑥②⑤ D.③④②〖答案〗4.B5.C〖解析〗【4题详析】由材料“两侧的岩石层理结构明显”可知,甲、乙、丙及两侧岩石均为沉积岩。丙位于乙岩层下方,说明丙形成时间较早,A错误;石钟乳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多发生在可溶性石灰岩地区。B正确;两侧岩石均为沉积岩,故波痕石是由海浪沉积作用形成的,C错误;丁处有河流堆积物,说明经历了河流流水堆积作用,不能说明该地经历了地层下降,D错误。故选B。【5题详析】由材料知,两侧岩层有海洋生物遗体沉积而成的石灰岩和海浪沉积形成的波痕石,说明接受了⑥海洋沉积,④错;该红石峡位于地球表面,且峡谷中有阶地,说明其经历了②间歇性地壳上升,则①③错;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说明其抬升过程中经历了⑤流水侵蚀过程。故其形成先后顺序为⑥②⑤,C正确,ABD错。故选C。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下图示意1950年至1990年间赤道南部东太平洋(0°—10°S,180°—90°W)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之间的相关性。表层海温距平是指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完成下列小题。6.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与大气相互作用关系对应正确的是()①SOI低时,副热带高压弱,海面温度高 ②SOI高时,信风强,海面温度低③海面温度升高,副热带高压增强,SOI升高 ④海面温度降低,信风减弱,SOI升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当SOI值为负距平且数值较大时()A.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增强 B.赤道附近东太平洋降水偏少C.南美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增产 D.南美秘鲁附近洪涝相对增加〖答案〗6.A7.D〖解析〗【6题详析】“SOI值距平是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由此可知SOI低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小,副热带高压弱,东南信风减弱;SOI高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大,东南信风增强。读图可知,SOI低时,表层海温距平值高,结合材料中表层海温距平的定义可推知SOI低时海面温度高,反之海面温度低。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7题详析】当SOI值为负距平且数值较大时,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赤道低压之间的气压差达最小,信风势力最弱,南太平洋水温上升,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因此南美秘鲁沿岸秘鲁寒流减弱,赤道附近东太平洋降水增多,南美秘鲁沿岸海域渔业减产,南美秘鲁附近洪涝相对增加。ABC错误、D正确。故选D。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甲是我国东北高纬黑土区某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黑土侵蚀量统计图,图乙为编号2切沟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据观测可知,大部分切沟沟头的春季侵蚀量大于雨季侵蚀量,原因可能是()①冬季土壤冰冻胀裂沟头 ②春季融雪径流量更大③夏秋季沟头植被较密集 ④雨季雨水径流量较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该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宽度基本相当,则沟头发育最深的是()A.编号8切沟 B.编号6切沟 C.编号4切沟 D.编号2切沟〖答案〗8.C9.A〖解析〗【8题详析】据观测可知,大部分切沟沟头的春季侵蚀量大于雨季侵蚀量,原因可能是冬季土壤冰冻胀裂沟头,夏秋季沟头植被较密集。①③正确,C正确。故选C。【9题详析】该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宽度基本相当,8号切沟侵蚀量最大,所以沟头发育最深的是编号8切沟。A正确,故选A。【『点石成金』】切沟是指流水作用形成的细沟继续发展成为具明显沟缘,纵剖面与山坡坡面不完全吻合,规模较大的侵蚀沟。维族的传统民居“阿以旺”以土坯建筑为主。在维吾尔族语中,“阿以旺”寓意为“明亮的处所”。带天窗的前室称阿以旺,又称“夏室”,有起居、会客等多种用途。后室称“冬室”,是卧室。下图分别是“阿以旺”和毡帐(主要材料包括羊毛制作的毛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下列关于阿以旺的说法错误的是()A.阿以旺材料以土坯为主,因为土坯蓄热隔热性能强B.“冬室”通常空间封闭,只有小平天窗,是为了冬季防风、防寒C.向上凸起的高侧窗设计,可以自然通风、防潮D.该民居特点是适应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结果11.新疆一般以天山山脉为界划分为北疆南疆,北疆民居多以毡帐为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疆北疆传统民居的差异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阿以旺”固定民居多从事农耕,以流动的毡帐为宅适合从事放牧C.毡房的用料反映了当地建筑往往就地取材的规律D.北疆气候比南疆更湿润,主要原因是受东南季风影响大〖答案〗10.C11.D〖解析〗【10题详析】维族的传统民居“阿以旺”以土坯建筑为主,该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土坯蓄热隔热性能强,该典型民居是适应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结果,A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冬室”通常空间封闭,只有小平天窗,是因为冬季气候寒冷,受西北影响较大,为了冬季防风、防寒,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向上凸起的高侧窗设计,可以利用风压、热压原理自然通风,起到降温作用,但该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不需要防潮,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11题详析】民居反映了北疆游牧南疆绿洲农耕的差异,“阿以旺”固定民居多从事农耕,以流动的毡帐为宅适合从事放牧,而毡房的用料反映了当地建筑往往就地取材的规律,从而反映北疆气候比南疆更湿润,但北疆主要受来自西风带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影响,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排除其它选项。故选D。山地植被带与地形、气候关系密切。研究山地垂直植被带推移对重建古代环境演变了解气候变化及其生态响应有着重要意义。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山地北坡(44.9°N附近)近3000年垂直自然带的推移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V自然带的景观特点是()A.植被覆盖率高 B.湖泊河流密布 C.裸地占比很大 D.常年冰雪覆盖13.与现在相比,距今3000~2000年该山地()A.林带上限明显较高 B.雪线海拔较低 C.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D.草地面积较小14.据图推测与之前相比,距今2000年至今该山地气候变得()A.热湿 B.冷干 C.暖干 D.冷湿〖答案〗12.C13.B14.C〖解析〗【12题详析】据图中山地的位置及海拔可确定其地处天山山脉,北坡基带V为温带荒漠带,地表大面积裸露,无植被覆盖,C正确,A错误;湖泊河流稀少,B错误;积雪覆盖主要出现在冬季,夏季无积雪覆盖,D错误。故选C。【13题详析】读图可知,与现在相比,距今3000-2000年,该山地林带上限差别不大,A错误;雪线海拔较低,B正确;自然带的数量较少,垂直带谱相对简单,C错误;草地面积较大,D错误。故选B。【14题详析】与之前相比,距今2000年以后,山麓地区多了V荒漠带,1森林带和II、IV草原带的范围明显缩小,说明气候转向干旱;干旱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导致蒸发加剧,说明气温也处于上升过程中。因此,与之前相比,距今2000年以后该地气候变得暖干,C正确,ABD错误。故选C。非洲大陆南端的德班东部海域有时会受温带气旋的影响而出现大风大浪,对过往船只造成较大影响。研究表明,该海域大风的出现与其西侧易于东移的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和东侧相对稳定的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有关。下图为该海域某时刻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此时一艘船正从M海域向北行驶,则此船()A.顺风逆水 B.逆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顺风顺水16.此时,M、N两地气流运动方向为()A. B.C. D.〖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左偏,据此M地风向为西南风。另外,此处还有向南流的厄加勒斯暖流。因此,船从M海域向北行驶会顺风逆水,A正确。故选A。【16题详析】据图可知,MN两点位于锋线两侧,且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此外,该气压中心在1004-1008百帕之间,中低周高,符合近地面低气压中心分布。由此可知,该天气系统是海平面的温带气旋,垂直气流上升,C正确,B错误。M、N两点位于海平面上A、D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掀斜式山脉(即南北两坡极不对称的山脉),阴山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图1示意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图2示意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1)简析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2)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答案〗(1)地处断裂带,间歇性抬升,河谷不断下切;夏季多暴雨,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河流出山口处泥沙间歇性沉积,洪积扇叠加发育(形成“叠瓦状洪积扇”)。(2)持续变干。原因:自下而上,不同时期的洪积扇体面积逐渐减小,扇体沉积物减少,说明河流径流量在不断减小,降水量逐渐减少;自下而上,同一位置不同时期的洪积物粒径逐渐减小,说明河流流速在逐渐减弱,河流径流量逐年减小,降水逐年减少。综述,阴山地区历史时期气候持续变干。〖解析〗【小问1详析】从图1可知,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为:在阴山南坡河流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突然变得平坦,河流流速变慢,河流携带的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洪积扇形成后,由于山脉不断抬升,已经形成的老洪积扇也随之抬升,与此同时,新洪积扇在不断形成,后形成的新洪积扇会部分地覆盖在先形成的老洪积扇之上,最终形成“叠瓦状”洪积扇。【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信息“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不同时期的洪积扇下宽上狭,说明河流降水量减少,径流量减少,河流携带的砾石泥沙减少,沉积物减少;根据材料信息“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说明河流流速减小,径流量减小,降水量减少,河流搬运能力减小。所以推测山南坡的气候持续变干。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材料二:海上油气平台设计寿命一般为20年。到2040年我国将有约80个海上油气田进入停产退役阶段,涉及164座海上油气平台。目前,我国对退役平台的处置办法以异地弃置为主,即将平台整体或部分拆除后移走。但专家建议将退役油气平台简单改建为人工鱼礁。(1)试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2)说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图中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并解释小黄鱼沿该线路产卵洄游的理由。(3)我国大力推广人工鱼礁建设的意义。〖答案〗(1)丁海域受陆地影响较小,冬季水温较高;近海受沿岸寒流,水温较低,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2)路线:丁→丙→乙→甲。解释: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逐渐符合要求。(3)我国大力推广人工鱼礁建设的意义:利于发展海洋旅游、休闲渔业,促进渔民就业,提高经济收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就地改建,减少对退役海上油气平台拆除运移的费用;避免拆除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破坏;废弃平台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改建的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利用平台发展海洋牧场,恢复渔业资源,恢复海域生态环境,稳定海域生态系统。〖解析〗【小问1详析】读图可知,丁海域位于东海,离陆地较远,受陆地影响较小,因此冬季水温较高;同时由图中洋流分布可知,近海受沿岸寒流,水温较低,不利于小黄鱼越冬,而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因此成为小黄鱼越冬场。【小问2详析】由材料可知,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适合小黄鱼产卵;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升温,逐渐符合小黄鱼产卵要求,因此产卵洄游线路应为丁→丙→乙→甲。【小问3详析】由材料可知,目前,我国对退役平台的处置办法以异地弃置为主,即将平台整体或部分拆除后移走,但专家建议将退役油气平台简单改建为人工鱼礁。就地改建,不需要拆除及移走,可以减少对退役海上油气平台拆除运移的费用;同时可以避免拆除施工过程中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破坏,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废弃平台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改建的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利用平台发展海洋牧场,恢复渔业资源,恢复海域生态环境,稳定海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利于发展海洋旅游、休闲渔业等,促进渔民就业,提高经济收入,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良性发展。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浙江省青田县的稻田养鱼至今已存在1200多年,形成了特有的鱼稻共生地域文化景观,称为“稻鱼共生”系统(下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里的务农人员锐减,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面临困难。2005年,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这张闪光的“名片”给青田县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1)说明“稻鱼共生”系统是如何体现区域整体性的。(2)结合当地实际,从区域关联的角度为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提出建议。〖答案〗(1)在稻田里养鱼,鱼食昆虫、杂草,鱼粪肥田;水稻为鱼类提供氧气、有机物质等,形成良性的稻鱼共生系统。(2)拓展有机稻和渔产的市场需求,提高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名片,促进农事体验(旅游)、康养、研学等产业的发展;提高收入,把进城务工农民重新吸引回来,实现稻鱼共生系统延续。〖解析〗【小问1详析】区域整体性体现在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及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稻田里养鱼,水稻光合作用可为鱼类提供氧气,水稻的枯枝落叶可为鱼类提供有机质,鱼类产生的粪便可以为水稻提供肥沃的土壤,鱼类可为水稻食昆虫和杂草。【小问2详析】青田县应擦亮农业文化遗产的名片,发展旅游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随着有机稻和渔产的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到青田县体验农事活动的游客的增多,青田农户的收人水平不断提高,有可能把进城务工的农民重新吸引回来,从而有利于稻鱼共生系统的延续。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物种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