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_第1页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_第2页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_第3页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_第4页
儒教与道教读书笔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教与道教感想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多半归因于我对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向往喜爱,对于探索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较大的热情。但其实真正翻开,才感受到自身知识之浅薄,对于宗教了解之浅薄,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知识储备之浅薄。然而我依然固执的选择继续阅读下去并选择本书作为我读后感的素材,因为着实想知道,马克斯韦伯不憧汉语也从未来到过中国,其作为一位享誉全球的社会学大家,又将会如何描绘中国儿千年的社会制度,分析儒教与道教对于中国的影响,寻求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得到发展的原因呢?读完本书,真正理解的大概还不到四分之一,觉得经典读的太早,深以为憾,所以也只写下了这篇以对本书脉络整理归纳为主而没有多少深刻见解的文章,还望海涵。——胡言乱语的开篇全书共分三个部分,韦伯首先筒要地描绘了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统治阶层的各个侧而,探讨其中有利于及不利于资木主义发展的因素;接着,韦伯对比分析儒家思想与清教伦理之间的差别,并得出后者更适合发展理性资本主义;最后,指出道家保守的价值体系,亦无法令中国走向资木主义,并得出结论:中国的儒教与道教由于消极与保守对比于清教伦理的禁欲主义,决定了资本主义发展于西方而不是中国。开篇导论是《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说实话这篇导论儿乎打击尽了我对于此书的热情,一方面由于其用语较为晦涩,并提到了很多专有名词如卡里斯马、神义论、隐蔽神的预定论教令这些非得查了资料才能勉强弄懂的词;另一方而也是这篇导论描述了许多形而上的概念,有很多我仍差积累与领悟。但不可否认,这篇导论让我第一次学术性的接触到了世界宗教,它倡导完全价值无涉的研究方式,以对有关的宗教的实际伦理影响最大,并形成了这门宗教独特的性质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的定向因素的剖析作为主题,介绍了作者的命题:一种宗教信仰的的特性是生动的体现这种特性的那个阶层的社会状况的简单因变量,是其意识形态的以及物质的或观念的利益状况的反映。其次依次介绍了宗教伦理的儿大特点,使我对宗教、宗教起源、宗教奥义、以及儒教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便进入了本书正题。作者并没有立即讲述儒教或是道教,而是首先详尽的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城市君侯与神》中,作者分析了中国的货币制度由于一系列原因并不成熟稳定,16世纪欧洲大量白银涌入,流行镑库本位制,贵重金属占有量猛增,促进了货币经济的发展但也同时加强了传统主义,资本主义现象没有任何明显进步;与此同时人口惊人增长既没有刺激经济形势的发展也没有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刺激而是与静态经济形式相联系。(这一点在《公共负担:徭役国家与捐税国家》一章中也有提到,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诏敕“盛世滋丁,永不加赋”。课税定额化和帝国的安定局面带来了人口的激增,物质生活大大改善,但是中国的精神特点在这一时期却是完全凝滞的,经济领域内虽然有似乎很有利的条件,但却没有出现任何一点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萌芽。)作者提到何以解释这种种情况,是本书的中心课题。之后作者依次分析了中国的城市与行会与西方的不同,在中国城市和行会没有自己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城市中没有一种互助式地调节自由工商业的受到承认的法律基础。将中国非人格但有灵性、超尘脱俗的天(神)同近东以人间国王为模特塑造的神明比较,提出天神作为天上秩序之神而不是武神得胜,体现了典型的中国式的信仰转折。再加上不可变动的稳定的礼仪法则与作为农业民族基础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成为统一的“道”。在《封建俸禄国家》中,作者分析了分封制的世袭卡里斯马特征,中国的政治分封制最初产生于“宗族”而非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宗族始终是第一位的。帝国的统一表现在“文化统一”上:L等级制骑士风范的统一2.宗教的亦即礼仪的统一(亦即?并没有查阅到相关资料)3.士阶级的统一。介绍了重建官僚制的统一国家形成了真正的独裁制,出现了严格的官僚制度。然而反封建的斗争是原则性的,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让权力。随后作者谈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官,指出中国行政管理的集中化程度十分有限,税收定额从各方面巩固了地方长官的权力地位。说到了公共负担:徭役国家与捐税国家,国有土地、纳税义务、徭役义务在变换的关系中长期共存。君主的权力地位则起源于臣民绝对不可避免的徭役。(另外的一点在前文中己经提到,此处不再赘述。)最后作者直指官员与税收包干中的中国官员调任制度更深的效果在于,通过调任制度,中央政府对于官员个人的权力地位得到了最有效的保障,官员之间的利益不可调和,未能形成危及帝国统一的地方派系分裂主义。另一方面,它带来了行政与经济政策的极端的传统主义。处于统治地位的最高官僚阶层联合起来反对任何干预,团结一致,怀着切肤之恨迫害每一个倡导“改革”的理性主义思想家。一针见血的说明,只有暴力革命,不管是来自下而还是上面,才能给中国带来转机。作者最后以一段结论结束了本章,“因此东方世袭制及其货币俸禄的普遍后果是:通常只有对国家的军事占领或成功的军事革命、宗教革命,才打碎过食禄者利益的坚硬外壳,能够创造全新的权力分配,进而创造全新的经济条件。”随后是社会学的第三个部分《行政管理与农业制度》。第一板块是封建制度与财政制度,儿千年来,宗族绵延,族长的地位十分突出,中国古代的地主经济可能就由此产生。不管农业制度如何变化,不断重新形成的皇邑和封地在法律上总是占有特殊地位,它们都是终身制的。均田制失败后,政府满足于通过干预租税构成来保护农民利益并为官员规定了土地的最大占有量,这些干预造成的土地所有的极不安定的特点以及对土地占有摊派的负担(据史书记载)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土地的任何改良,中国一再受到财政与军事破产的威胁,成为了许多土地改革试验的动因,例如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试验实际上是想通过均输法创造货币收入,创建一支无条件服从皇帝的强大国民军;缔造专业官吏队伍,在技术上保证变法实现;全体地方官厅在经济上实行统一的财政管理。王安石的儒家反对派反对以及王安石在军制(这种政策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货币经济基础上)这一关键问题上的彻底失败,宣告了这场改革的终结。最后一个板块是对农民的财政保护及其对农业制度的影响作为国库收入性质的各式土地改革的努力成果,无论如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没有产生理性的农业大生产;政府对土地占有的干预方式及经营方式引发全体农业人员极大不信任,自由放任主义则大受欢迎。只有政府保护农民的政策受到了欢迎,因为它反对资木主义的积累。最后一部分,《自治、法律与资本主义》。作者提出,在中国,宗族的团结都得到了维护和加强,发展为一种同政治上的统治者权力对等的势力。从社会角度来说,对于宗族成员,包括在异乡,特别是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宗族就是一切。正因如此,城市中没有有组织的自治,可以说,城市是没有自治的品官所在地,乡村则是没有品官的自治区。官僚制的理性主义碰上了传统主义势力,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上来看,传统主义都占绝对上风,因为它一直有影响,而且受到至亲的私人组织的支持,农民在而对改革时无一例外的倒向传统一边,尤其是在他们预感到祖宗孝道受到威胁时。这种宗族势力意味着封建等级制的中止,世袭官僚制行政的粗放,家长制宗族的坚不可摧和万能。儿乎一切超出个体经济范围的有组织的经济实体,都建立在现实的或模仿的宗族化的基础上。在中国没有产生社团法人这一关键性的法律概念,亦没有保护私产的法律制度。家产官僚体系具有的卡里斯马威信似乎会因法典的编制而不复存在,故而利益阶层不允许这一想法。另外,家长式的性格让官绅遇到冒犯,不需法律便可惩罚他人。他们寻求的是实质的公道,而不是形式法律。西方理性的经营资本主义所遇到的重要阻碍,除了没有形式上受保证的法律和理性的行政、司法以外,还有俸禄化的后果,以及思想基础的缺乏,最重要的则是儒学对于中国人“气质”之中的影响。到此为止,马克斯韦伯论述了,就历史发展的各种制度来看,中国社会发展了有利于与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物质因素,由于政府、世袭官僚制、土地政策、宗族氏族这些中国独特的国家结构,阻碍了资木主义的发展。然后进入主要内容为儒教和道教对于中国影响的后四章。第五章《士等级》中作者论述了“士”这一群体特点以及塑造这些特点的文化成因。在中国,12个世纪以来,由教育特别是考试规定的出仕资格,远比财产重要,决定着人的社会等第,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学教育,把它作为社会评价的标准的国家。统治阶层两千年来始终是“士”,他们通过教育掌握大量文学知识并有志于官职,精通各种优雅的世俗教养,源自封建贵族却非世袭。另外精通古代文书,被认为是具有巫术性的卡里斯马,这样就决定了其在历法方面的渊博知识,同时也拥有正确指导国内行政管理的资格,君侯亦对其毕恭毕敬。儒教向正统教义发展实际上是在向和平主义转化并进而向传统主义的过程,关键是:传统取代了卡里斯马。在孔子《诗经》中仍能一睹卡里斯马战争君王的风采,但从整体特点上看,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而是拥有了官僚制军队的特点。国王之所以打胜仗并非因为他们是更伟大的英雄,而是因为他们在天神中得道,卡里斯马品德皆优。孔子认为,谨慎要胜于勇敢(子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反映了整个阶层对黑卖武思想的鄙视。这一思想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科举制的的发展。从七世纪开始,国家取士就根据科举考试制度,这一制度根本上是家产制统治者用来防止封闭性身份阶层形成的手段之一,以免封建贵族独占俸禄权利。科举考试制度并不测试任何特别的技能,也不考验其是否具有卡里斯马,而是测试考生是否完全浸淫在经典著作中,拥有在典籍教育才能出现的心术。一方而这一教育是纯世俗的,另一方面却被束缚于正统地诠释圣人的严格规范,具有极端排他性的通晓文学典籍的性质。作为一个统治阶层,士人,即使是只通过考试而没有官职的人,都拥有身份特权(免除徭役、免除笞刑以及享受俸禄)。君子在士大夫时代是达到了全面的自我完善境界的人,传统儒学将这一典范植入儒生心中,建立起所谓”君子理想“。士人的政敌主要是独裁制及宦官,对后宫极不信任。他们确信迷信宦官培育的巫术是万恶之源。和平主义的儒家士大夫以国内的政治安定为己任,天生厌恶军事势力。作者在木章最后提出了是什么决定了国家大政和统治阶层精神等级的正统伦理的实质性内容。第六章《儒教的处世之道》。更进一步的论述了儒教的核心特征和体现背后深,解释了前一章未能说明的问题。儒教与信徒的关系,不管是巫术还是祭祀性质,都是此岸性的。信儒教的中国人从不会为自己的“来世”命运祈祷,儒教用一种根木否定的态度对待任何彼岸的希望。儒家处世之道缺乏自然法与形式的法律逻辑,缺乏自然科学的思维。儒教虽然发展了一套宇宙创成的理论,但本身却极无形而上学的兴趣。他们只是关注此世的事物,体现出纯粹此岸性的特征。儒教本质上是要去适应这个世界及其秩序与习俗,儒教徒不但生于此世,还属于此世,因为害怕违背此世的秩序以及打乱其均衡,其客观性与理性都极大地限制在传统主义;相反,清教徒入世却不属于此世,追求的是来世的幸福,所以可以理性地改造这个世界。儒教徒没有原罪,不需要被拯救,当他们不恭顺时,这才是他们的罪。整个家产制都是以恭顺为基础以及首要道德。忠诚基本上是家父长式的,而非封建的。不断灌输的是,对父母亲无条件的孝道,这被认为是无条件纪律奉行的试金石与保证。儒教并非不追求财富,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治理良好,人民起码是富裕的。但是他们认为儒教徒更应该去追求道德,强调君子不器,不应该去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来获得财富,这与新教伦理实现自我的职业概念存在巨大的差异。作者在第七章《正统与异端(道教)》对儒道两教进行了比较。道教徒虽然因为自身追求的不同(自身的得救追求VS政治上不得意)而拒绝担任官职,但他们与儒教徒一般都认为存在着永恒不变的道•即宇宙间的秩序。他们隐逸的生活,追求着长寿以及巫术。正如前文,礼作为儒教的核心概念,祭典以及礼仪才能产生中庸达到道;而道教徒觉得这种手段层次是极低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有其自身的秩序,不应用礼去修正,更重要的是去适应它。他们推崇一种无为的神秘主义,意指一个人只有将自身脱离俗世的关注及欲望,实行无为时,才能到达道。这种带有神圣概念超越了儒教徒自身的目标,也超越其他的能力范围。甚至在于统治国家时,他们认为被统治者不能有太多知识,或是国家不能管理过多,否则这些都是罪恶。此种消极的策略,与西方禁欲主义的积极行动来证明自身是受到上帝恩宠的,完全相异。与儒教徒一样,道教徒认为统治者必须具有卡里斯马,被上天确认,才能给子民带来幸福。道教徒根本上是追求个人的启示与神秘的力量(长生术),而无心世界的改造。巫术一直被容忍,加上道教的扶植(他们自身追求的便是一种巫术性的力量),使巫术得以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巫术给占星术、药剂学、季节交替赋予知识与技术的理性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风水的堪舆术。技术与经济的发展,甚至奠基在巫术性的基础上,例如绕行远路来建造桥梁、道路,仅仅是为了从风水来看这是危险而不宜开筑的。在这些方面,道教甚至比儒教更加支持这些,也就显得更加传统主义,甚至认为巫术决定人的命运。之后作者提到了中国的教派和对异端的迫害,引出对于太平天国起义的看法(然而私以为此处有一定局限性,这一点会在后文论及)第八章《结论》:一个宗教的理性化水平,要看这个宗教对巫术的排斥程度以及它将世界与上帝的关系和它对应于世界的伦理关系统一起来的程度。对比儒教与清教,清教完全挨弃巫术,并接弃此世追求彼世;而儒教的巫术性力量让其自然科学发展的失败,并完全地依赖于此世,适应永恒的世界秩序,道。另外,从某些传教士的资料也能看出,儒教对于单调无聊的忍耐、对所有未知事物的不信任甚至恐惧,毫无知性上的好奇心,彼此间的不信任也限制了市场的发展(除了自己的氏族、亲人)。清教伦理的伟大之处在于打破了氏族的纽带,因为对超越俗世的上帝的亏欠,使得人们束缚在一个神圣的上帝之中,所有此世的关系都不能超越这一关系。而儒教则使得氏族力量的强大,使人束缚在人中。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清教伦理能使商业信用的基础建立在个人上(儒教普遍的不信任不能导致这一的基础)。清教徒对现世采取一种禁欲的态度,认为众生皆有罪,这让个人安心成为神的工具,努力靠着自身的成就来获得永恒的救赎。而儒教从巫术基础推衍出传统的稳定,所有生活样式都不可改变,亦即个人的进步显得不合理。更重要的一点的是,尽管中国内部交易旺盛,外部交易也随着明朝之后逐渐发达,但这些争取到交易的资本主要来自官绅,这些投资最后又以土地投机的垠式再次稳定传统主义,所有对财富的追求,与近代资本主义没有任何关联。而清教徒则追寻此世的救赎的可能性,追求有用的自然科学的经验知识。这也是两种理性主义的根本的差别:儒教的理性主义意指理性地适应世界:清教的理性主义意指理性地支配世界。所以,禁欲的清教精神是西方发展出理性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主要动因,而中国缺乏这种优势性的宗教价值观,致使资本主义无法发生。至此,关于资本主义为何没有能够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中心命题论述完毕。看完木书,最让我影响深刻的在于视角。作为一个德国人,仅仅凭着翻译过的史料写出本书着实不易,从中也可看出他的一些独特观念理解。比如把李斯称为暴发士精辟而又可爱(当然可能是翻译问题);比如他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解读,折射了西方当时的一种普遍价值观,认为是基督教进入中国的最后的好机会,无疑是过于天真和局限的一种解读,而没有认识到拜上帝教无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