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家精神层次浅探究_第1页
对企业家精神层次浅探究_第2页
对企业家精神层次浅探究_第3页
对企业家精神层次浅探究_第4页
对企业家精神层次浅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企业家精神层次浅探究一、企业家精神的提出及开展历程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始于康潜龙《商业概况》一书,而最早给企业家赋予明确定义,并强调企业家重要性的是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他认为企业家是那种具有判断力、忍耐力等特殊素质以及监督管理才能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者。企业家的职责是“监督和管理〞。之后,以马歇尔为领头羊的市场均衡学派经济学家对企业家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奈特、卡森等。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认为企业家的真正作用是承当、发现和修正非均衡的市场,企业家是企业组织的协调者、中间商、创新者和不确定性承当者等。奈特从不确定性视角研究企业家,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他认为企业家主要是不确定性决策者和风险承当者,企业家通过承当风险而获得利润(报酬差异)。企业家精神是在不可靠的情况中,以最能动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造精神和勇于承当风险的精神。卡森从综合分析企业家行为入手构造了一个企业家市场均衡模型,他认为,企业家是专门就稀缺资源的协调做出判断决策的人。企业家的特征是创新,主要职责是创造市场和获取利益。影响最大的是以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为代表的企业家创新理论,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进一步把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还特别强调,每一个人只有当他实际上实现新组合时才是企业家,企业家不是一种职业,也不是一种持久的状态,企业家并不形成专门意义的社会阶级。1942年,熊彼特的又一代表作《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出版,他不仅将企业家提高到工业社会英雄的高度,而且还强调企业家的职能是“创造性的破坏〞,正是这种“创造性的破坏〞的支持,创造了不断开展的市场经济,并由此推断出“企业家是市场经济持续开展的发动机〞。在熊彼特眼中,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代表着一种适应市场挑战,不断进行创新活动的品质。刚刚仙逝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对此作过重点研究,他在其《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明确指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创新是企业家的具体工作,成功的企业家,无论其动机如何,都设法创造价值,做出奉献。德鲁克把企业家精神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实践,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把企业家看作是一种职责,它们接受企业家精神的训练,致力于企业家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付诸实践,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在德鲁克看来,企业家精神是需要培养的。他认为企业家精神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培育起来的。只有当企业家精神出现在企业家个体的意识里,并对个体行为趋向产生作用的时候,企业家才算进入了创新的自觉状态。推及企业家阶层,要想推动这一阶层的整体创新,就必须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企业家的角色、职能和企业家精神是在不断的变化、开展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另一方面,企业家这一概念的内涵也较宽泛,包括了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素质、企业家能力等方面内容。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应具有的个人条件在质量上的综合,包括品格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经验素质和能力素质等。企业家能力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素质的外在表现和具体实现,是企业家领导能力、组织能力、风险承当能力等综合能力的集合。通常情况下,企业家素质越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会越强;企业家精神塑造和发挥的越好,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的幅度会越大,但企业家精神并不等于企业家能力,反之亦然。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以企业家自身特有的个人素质为根底,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包括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主要内容在内的一种综合的精神品质。在企业家精神的丰富内容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区别企业家和一般企业领导人的关键。德鲁克把美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归结为“企业家精神的复苏和兴起〞,研究说明,企业家精神是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方式,是企业生存和开展的根本。二、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划分在全球创业观察0(GEM)的企业家精神概念模型和张玉利等(2004)关于创业研究根本框架划分的根底上,笔者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框架。图1表达了当前关于企业家精神研究的开放性和系统性。开放性是指三个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功能表达都离不开外部环境。系统性是指三个层次的企业家精神是通过创业活动和过程来具体表达的,进而影响一国或地区的主要经济和次要经济的开展而成为一个创业系统。〔一〕、个体层次的企业家精神个体层次的企业家精神(startOupentrepreneurship)研究开创了企业家精神研究领域,从关注对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个体企业家的研究到开发出一系列心理量表等定量方法进行创业倾向的定量分析等,进而关注企业家精神在创业过程中的具体表达,即企业家行为研究。早期的文献研究根本上都是基于心理学理论的,著名学者中有关注个人成长的童年经历和成就感研究的McClelland(1961),有把创业特质定义为理想实现、自主、进取、权力取向、时机识别和创新的Hornaday和Abound(1971),有将企业家定义为自信、目标导向、适度冒险、创造和创造者的Timmons(1978),有用精力、充分、有雄心、勇敢面对挫折等修饰词来形容企业家的Sexton(1980)等。他们采用对创业者个体进行案例研究的方法来识别创业者个体区别于一般个体的特质(trait),认为创业是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作用下的随机过程,倾向于主张创业特质论。在这一阶段,有人甚至认为企业家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企业家精神现象的研究从对个人较为一般特质的关注精确到对从一般特质中抽取的只与创业有关的假设干特殊点的关注。如JonathanC1Huefner、H1KeithHunt和PeterB1Robinson(1992)对过去各种各样的企业家精神量表进行了总结,最后选取创业商量表(entrepreneurialquotient,EQ)、创业态度倾向量表(entrepreneurialattitudeorientation,EAO)、MyersOBriggs类型指示器量表(MyersOBriggstypeindicator,MBTI)和Herrmann脑力优势工具量表(Herrmannbraindominanceinstrument,HBDI)来对创业者和非创业者进行比拟研究:对于个体而言,EQ对创业者和非创业者的区别力最强,EAO次之;对于组织而言,EQ/EAO/MBTI的组合使用能最正确地预测组织成员的创业倾向。同时,他们通过对社会统计资料的详细比照来分析各种测量工具的优点和缺点。在此根底上,从对个人创业特质的单方面主观性研究扩展到对个体(主观层次))环境(客观层次)互动的研究,这标志着关于企业家精神在个体层次上封闭的个体特质研究走向了开放的将个体特质放在环境中的综合研究,这是关于企业家精神研究的重大转变。ChristianLôthje和NikolausFranke(2003)把心理学特质论的量表变量和创业环境变量结合在一起,对MIT(麻省理工学院)512个学生进行了测量,验证了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intent)模型,扩大了对企业家精神研究的解释力。该研究把个人众多的创业特质综合成冒险倾向和控制取向,并把环境的影响因素综合成支持因素和创业壁垒。研究结果说明,对于有技术背景的学生而言,外在环境会对他们的创业行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外部创业壁垒少,而有利于创业的因素多,那么能促成更多的创业行为;反之那么会减少创业行为。该研究进一步说明,公共政策和大学应该加大企业家精神教育和研究以及资源支持的力度,在提高学生创业倾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消除由环境造成的创业壁垒。研究创业环境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人为地控制环境变量来更大限度地释放人们的企业家精神,从而实现更加广泛的创业热潮,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能把人们对企业家精神的关注从微观的个体转向更加宏观的层面组织和社会。总之,通过梳理个体层次企业家精神研究的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成认个体人格结构的内在差异,即创业者通常具有特殊的品质,并且强调了作为企业家精神载体的个人的特殊性;其次明确了环境影响个体创业行为的重要意义,强调企业家精神的落实有赖于其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即企业家精神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性。根本结论是通过教育、培训来启发、引导和强化个体的创业精神、知识和技能,通过改变根底设施和公共政策环境,塑造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社会和社区文化气氛来支持和帮助具有创业倾向的个体取得创业的成功。企业家精神研究从这种精神能否更好发挥的环境这个层面,逐渐过渡到更加细致的专题研究,如创业时机识别、创业方案、创业投资(venturecapital)、商业模式、政策制度、文化环境等的研究,从而使得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和应用逐渐走上科学化、理性化的轨道。关于企业家精神与创业环境互动的研究,将创业看成了一种可管理的行为过程。譬如说,我国众多的创业园区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或启发下创立的。〔二〕、组织层次的企业家精神一次创业成功以后,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大量的企业面临崩溃破产的境遇。据不完全统计,美国62%的公司存活不到5年,只有2%的企业能够存活50年以上,10%的企业存活20年以上;日本和欧洲企业的平均寿命为约1215年;在1990~2000年间,50%的大企业退#46#出了世界500强。这就是大家熟悉的/全球企业的流星现象0。因此,关于组织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intrapreneurship/corporateentrepreneurship,以下简称CE),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着重点就在于研究和开发企业家精神对于企业可持续开展的奉献和作用。CE对应于/corporateentrepreneurship0(Burgelman,1983)或/intrapreneurship0(Pinchot,1985),CE研究的核心表达在对二次创业或内部创业的企业家精神研究上。其研究思路与个体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思路相似,只不过研究单位发生了变化。图1〔三〕、社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随着企业家精神研究不断向纵深开展,个体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扩展到组织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再扩展到社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实用的进取精神,个体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旨在启发个体自觉地学习这种精神,进而使之成为激发个体创业的精神支柱;组织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旨在启发和指导企业组织自觉地创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特质的企业文化和制度,进而使之成为指导企业可持续快速开展的精神力量;而社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其目的那么是引导社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创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文化,最大限度地激发整个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进而使企业家精神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社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又可分为外乡企业家精神(indigenousentrepreneurship,IE)研究、社会企业家精神(socialentrepreneurship,SE)研究和公共部门企业家精神(publicsec-torentrepreneurship,PE)研究等。IE是专指落后地区的企业家精神研究,这种研究旨在通过传播和扩散企业家精神来促进本地的创业,最终改变本地的落后面貌。SE研究注重的是企业家精神要适应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以奉献于地区经济开展,强调借助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方法来降低非营利组织的支出、减少社会问题,强调商业行为中的社会责任(如SA8000)。具体而言,SE研究是要借用商业创业方案、工程管理、市场营销等手段来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SE研究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价值,而并非以营利为导向。[14]PE研究的目的是要社会或国家公共部门的行政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表达企业家精神,不断进取,勇于创新。下面把社会层次的企业家精神研究简称为SE研究。SE研究从对企业文化的关注转向了范围更广的地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因为全球化导致政治、自然界、地理位置和时空等外部因素对企业行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社会学家韦伯强调通过比拟社会文化和不同宗教来定义资本主义。Granovetter(1995)强调经济活动的嵌入性,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社会结构)对创业活动的影响。Porter(1997)认为,民族或国家会对本地企业的竞争力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SE研究的目的是要建设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创业型国家、社会或地区。以美国西弗吉尼亚州为例,该州政府正在积极建设创业根底设施(如创业园区、州企业家精神论坛、小企业开展中心、培养企业家的非营利性中介机构等),调整州税收和其他政策,在全州范围(从幼儿园到职业学校)开展不同层次的企业家精神培训,保护和商业化开发智力资本,引进创业资本,把以培养工作技能为主的文化气氛转变为以培养创业能力为主的文化气氛,并且努力开发能使企业高速开展的知识和技能,力争创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特征的良好创业环境。美国国家层面的NGA(全国地方官协会)也出台了旨在创立创业型社会的具体政策。SE的载体是政府,是通过政府来创立创业型社会,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开展。StevenF1Kreft和RussellS1Sobel(2004)提出通过吸引创业投资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并开展更多的创业活动促进经济的增长。目前,已有学者并发出相应的量化指标从社会层次对EOSpirit进行测量。如GEM的EOSpirit在社会层次的衡量指标为TEA(总体创业活动)指数,该指数目前应用较广。TEA指数的计算公式为:TEA=主动创办企业的成年人在社会所占的百分比(即一次创业比率)+正在运作新企业的成年人在社会所占的百分比(即企业年龄小于315年的业主或经理的比率)。此公式的缺点是未考虑二次创业。从这些研究可发现,SE的研究脉络是宏观的,考虑社会文化、宗教、社会结构、国家政策对本地区/国家的经济开展的促进带动作用。更加深入的研究涉及更加根底的经济理论。RandallG1Holcombe,(2003)[20]认为,新古典理论研究企业家精神只考虑增长(growth),却没有考虑内在的技术进步(progress),而20世纪的均衡经济学理论在研究经济繁荣时忽略了上述重要的两点。而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在当今经济开展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基于企业家精神的竞争过程理论架构完全把企业家精神及创业活动结合起来。从这一更加贴近当今现实的理论模型出发,可以看出对于宏观的社会经济开展而言,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开展的动力;对于处在市场竞争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