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质课件1(第2课时)_第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质课件1(第2课时)_第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质课件1(第2课时)_第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质课件1(第2课时)_第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优质课件1(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第9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课时课文导入

近些年来,社会上非常流行怀旧,从国民床单到国民潮牌,这些都是人们童年时最流行的物件,之所以令人念念不忘,皆是其中蕴含着美好的回忆。鲁迅先生的童年又有哪些美好回忆呢?今天,我能就一起继续学习本文。思考探究

1.在课文“三味书屋”部分,作者又详细写了那些事?你认为鲁迅先生对读书生活是怎样的情感态度?关键事件:拜师、问问题、园中寻乐、读书、描绣像对三味书屋陈设和拜师礼——好奇对先生——恭敬、感激对同伴——美好回忆阅读三味书屋部分2.百草园的生活简直是妙趣横生,那对比来看,三味书屋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是有趣的吗?课文研读(1)三味书屋的学习环境如何?

三味书屋内: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

园子虽小亦其乐无穷: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课文研读(2)教书的先生是可爱的吗?

外貌——“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性格——态度“和蔼”,内心善良朴诚,

要求严格,教学认真

“我”对先生的态度——“很恭敬”课文研读(3)学习的内容是有趣的吗?

学习虽枯燥无味,但孩子们读起书来“人声鼎沸”,亦有可爱之处,还可在先生读书入神之时私下玩一些相宜的游戏,还可画画儿。课文研读①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②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③逃课到小园子去被先生批评。④师生一起朗读的情景。⑤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成绩不少。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其乐无穷。

1.在作者眼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充满了“无限的趣味”,但二者却是那么不同。(1)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写这两个空间呢?他的用意是什么?思考探究这两种生活方式虽然不同,但都是人生的美好经历,激励我们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两个空间的对比,不仅表达了鲁迅先生对自由快活的向往,还有对迂腐封建教育模式的批判。思考探究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两部分内容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表达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对比关系

(2)衬托关系

(3)相辅相成

思考探究(1)“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呈对比关系,以前者自由自在、童趣盎然的生活同后者枯燥乏味、陈腔滥调的生活进行对比,可知前者符合孩童的心理,体现了孩童的纯真快乐与美好;后者严重违背儿童身心的发展,体现了孩童对它的厌恶之情。思考探究

(2)这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百草园”的自由自在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揭露了私塾教育的呆板腐朽,批判了其对儿童心灵的戕害。(3)这两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贯串其中的是欢乐美好的童年回忆,是作者渴望融入大自然,渴望追去知识,是那颗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心,营造了一种充满意境美和韵味美的文学氛围。

2.本文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学完本文后,你有没有从鲁迅先生这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结合具体内容谈一谈。思考探究

(1)状物写景,绘声绘色作者调动各种感觉器官,使景物描写有声有色,鲜活生动。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写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角度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角度写。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角度写。

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思考探究

(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本文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做了多层次的描写。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天,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通过鲁迅先生的生花妙笔,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鲁迅在童年时代度过的美好生活:有大自然相伴,有对知识的向往,以及天真无邪、欢乐自由的童趣,我们也感受到了他蕴含在内心深处的对封建腐朽教育体制的批判,真正感受到了他“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与崇高。课堂小结拓展阅读

以“我的成长时光”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