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我国国内区域金融合作的典型实践_第1页
第三节我国国内区域金融合作的典型实践_第2页
第三节我国国内区域金融合作的典型实践_第3页
第三节我国国内区域金融合作的典型实践_第4页
第三节我国国内区域金融合作的典型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我国国内区域金融合作的典型实践第一局部〝泛珠三角洲〞区域金融协作〝泛珠三角〞包括珠江流域的地域相邻、经贸关系亲密的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和广东9个省区,以及香港、澳门的2个特别行政区,合称〝泛珠三角〞经济协作区,简称〝9+2〞。内陆九个省〔区〕的区域面积约为全国的1/5,人口占1/3,经济总量占1/3,〝9+2〞是迄今为止国际最大的区域经济协作地带。2004年6月3日,〝9+2〞省区的政府指导在香港共同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协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协作正式启动。目前,〝泛珠三角〞经济区是我国金融总量最大的经济区,〝泛珠三角〞不只金融总量大,金融梯度性、制度性、互补性也大,而且经济区内的各个省区的金融开展也是相当不平衡。因此,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降生,有关〝泛珠三角〞的区域金融协作应该怎样停止的效果,不时是当今社会的热点效果。〝泛珠三角〞成员天文位置图一、〝泛珠三角〞区域金融的现状区域金融协作是现代经济的中心,是关系到一个地域的经济协作与开展全局的重要要素。同时,区域金融协作也是〝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区域协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泛珠三角〞经济区内既含有我国东、中、西部3个不同地域的金融特征,又结合了〝一国两制〞政策下的3个货币区域和3种金融制度的差异。有差异就有互补,有互补就有协作,有协作就无机遇,抓住了机遇,就能完成共赢。香港的金融开展水平是〝泛珠三角〞区域内最高的地域,拥有众多的金融机构,兴旺的金融市场,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透明而又契合国际规范的运作规那么。香港是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四大黄金市场,第七大外汇买卖市场,第九大股票市场,外汇储藏居世界第五位。全球规模最大的一百家银行中,有71家在香港有业务,香港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高逾15%,居于世界最高行列。假设按资本总值计算,香港股票市场位居世界十大之列,在亚洲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到2005年10月底为止,共有1117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市场总值达9760亿美元。香港也是亚洲重要的基金管理中心,2004年,香港的基金业务取得长足增长,总资产增至4638亿美元,其中63%来自海外投资者。香港的保险市场是世界最开放的保险市场之一,吸引了很多国际保险公司,香港获授权运营的178家保险公司中,87家是外来的,世界最大的20家保险公司,有12家获授权在香港运营保险业务。随着70年代末尾的经济高速增长,澳门的金融业也迅速壮大,曾经成为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澳门目前获容许运营的银行数目共有26家,包括11家本地注册银行及15家外地银行的分行。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包括中国、香港、葡萄牙、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因此,澳门的银行业务国际化水平很高,业务都具有典型的国际化特征,资金的国际活动方便自在,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高达15%。目前,全澳共有24家保险公司,公司资产区分来自中、美、英、日、加等8个国度及香港地域,其中中资和美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90%。到2005年底,全澳保费总支出已到达22.15亿澳门币。并且,近年来澳门逐渐摆脱银行资产质量差的状况,不良存款率清楚下降,而2005年底银行体系的不良率仅为1.79%,与香港的水平相当。〝泛珠三角〞内陆九个省区的金融业开展也出现出勃勃生机的现象。广东金融界在拓展海外业务、推进电子化联网和整理金融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广西、云南金融界在开展边贸结算,效劳中国和东盟自在贸易区上颇有心得;江西、贵州作为首批农信社试点革新地域,在增资扩股、转换运营机制、促进〝三农〞开展等方面先行一步等等,这些都给〝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协作提供了可行性条件。2006年,这九个省区的金融机构共完成各项存款余额106953.4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2841.06亿元。目前,〝泛珠三角〞区域金融业已构成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体,期货、信托、产权买卖为补充的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2006年底,〝泛珠三角〞区域共拥有综合类证券公司40家,占全国总数的37%,基金管理公司21家,占全国总数的36.2%,许多外资金融机构如美国花旗银行、香港汇丰银行、英国渣打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荷兰万贝银行等都在〝泛珠三角〞地域设有分支机构。截至2007年1月,九个省区在国际的上市公司共有471家,占全国总数的28.9%,成为推进我国股市开展的不可或缺的力气。〝泛珠三角〞内陆九个省区2006年各项金融目的单位:亿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二、〝泛珠三角〞区域金融的制约要素区域金融协作是区域经济协作的重要组成局部,对投资而言,区域金融协作是资本互补活动的先导性媒介;抵消费而言,区域金融协作是原料、中间件转换成产成品的必要手腕;对物流、销售和消费而言,区域金融协作是公家产品转变为社会产品的催化工具;而对资产重组和企业重组而言,区域金融协作是撬动权益组合的杠杆。所以,区域金融协作既是经济协作的纽带、催化剂,也是经济协作的助推器、杠杆。假设依照这个规范的话,目前〝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协作,虽然曾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还存在着许多效果,主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体制不顺应〝泛珠三角〞的经济区域内存在比拟大的体制阻碍,从而制约了区域金融协作的停止。香港和澳门主要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主张实行该地域的自治,因此政府在制定微观的金融政策时,主要是以〝积极的不干预〞的思想为主,再加上香港、澳门拥有健全的并且契合国际惯例的金融法规体系,这就使得原本的香港、澳门的市场经济变得愈加兴旺。而内陆的9个省区虽然有很大水平的开展,但一直是带有一定水平的传统方案经济的成分,政府干预的颜色比拟浓重,再加上金融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与国际惯例还有一段差距,而现有的金融监管机构对跨区域金融监管清楚存在滞后,因此使得内陆9个省市的金融市场开展遭到了很大的阻碍。区划不合理以后,我国金融机构的运营管理体制、授权授信形式、风险与内控形式都是依照行政区划设置的,而这是十分不合理的,不利于〝泛珠三角〞区域金融的协作。第一,外地吸收的资金只能在外地放贷,资金只能以纵向活动为主。中央政府控制本地市场的志愿十分剧烈,不希望本地域优质的金融资源与他人共享。这种人为划定的市场边界,在金融资源活动的各个环节设置了重重壁垒和阻碍,使金融资源无法自在活动,只能构成以纵向活动为主的形式,这就招致了区域金融资本无法完成合理配置或许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第二,区域内各分支行之间横向调度、买卖资金比拟困难,资金本钱偏高。〝泛珠三角〞内陆区域金融监管分属人民银行大区分行——广州分行、成都分行、武汉分行、上海分行,而目前大区分行都是以平衡本区域经济总量为原那么,而不是以区域经济的联络水平为首要动身点,金融监管的垂直指导使9个省区金融业之间构成联系的形状,因此也就招致了〝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市的各支行之间的横向调度比拟困难,协作渠道不疏通,也就加大的资金活动的本钱。〝泛珠三角〞内陆九个省区的央行大区分行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第三,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不能跨区域展停业务,这种地域分治的金融管理形式阻碍了资金的快速活动。香港的监管机构主要是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香港证监会,澳门那么主要由澳门金融管理局对本地金融体系实施监管,而大陆主要由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区分实行对银行业、证券业及保险业的监视管理。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派出机构主要是按行政区划设置,因此〝泛珠三角〞内陆九个省区均有自己独立的银监局、证监局及保监局。现有的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机构也基本上是以省作为单位设立分行,这使得〝泛珠三角〞各省区的金融效劳都以现有行政区域为主,阻碍了资金的快速活动,加大了金融信息共享的本钱。3、开展不平衡人均GDP是一个权衡经济实力的重要目的。2006年的〝泛珠三角〞区域的人均GDP可以十分直观地提醒出香港、澳门与〝泛珠三角〞内陆9个省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纵向来看,香港、澳门、广东、福建的人均消费总值、国际消费总值都是遥遥抢先,〝泛珠三角〞地域清楚存在着空间二元性。沿海地带经济开展比拟快,内地开展比拟缓慢,这是〝泛珠三角〞地域金融协作的一个难题——中央差异大,开展很不平衡。内陆9个省区中人均消费总值最高是的广东,但仅为香港的13%,而九个省区里人均消费总值最低的是贵州,仅仅为香港的2%。横向来看,广东、福建、四川、湖南金融机构各项存存款年末余额都远远高于其它地域,金融实力比拟雄厚,资金活动生动;而保费、上市公司家数那么是广东遥遥抢先〔除香港、澳门〕,资金活动生动于这些城市之间,而像江西、广西、云南、贵州等一些城市资金活动缓慢,极大水平地阻碍这些地域的金融协作与开展,招致开展差距进一步拉大。2006年〝泛珠三角〞各省区经济开展比拟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经过2006年〝泛珠三角〞内陆9个省区存存款余额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泛珠三角〞内陆9个省区经济开展处于极度不平衡的形状,广东的各项目的遥遥抢先,而其他省区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从各省区的存款状况来看,广东的存贷差达17327.01亿元,简直近一半的存款资金沉淀在银行金融机构中,既添加了银行金融机构的运营本钱和运营风险,同时也使众多迫切需求融通资金停止开展的企业面临困境,而其他8省区的存贷差普遍较小,这就反映了各省区的资金需求不时增强。虽说有差异才有协作,但是协作体经济、金融水平存在的庞大差异势必形成金融协作中的位置义务不对等,从而在区域内构成利益之争,这肯定会影响金融协作的完成。2006年〝泛珠三角〞内陆省区存存款余额图(单位:亿元)资料来源:各省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经过以上剖析,可以看出如今〝泛珠三角〞经济区内基本构成了以香港、澳门为兴旺区域的第一金融产业梯度,曾经到达兴旺国度水平;以我国东中部地域省份如广东、福建等为正在崛起的第二金融产业梯度,经济较为兴旺;以我国西部省份如云南、贵州等为欠兴旺区域的第三梯度金融产业规划形状,经济比拟落后。三、〝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协作战略1、积极整合区域内金融资源,打破行政壁垒打破金融资源条块联系的局面,树立市场化的金融运转平台是〝泛珠三角〞金融协作的目的所在。为此,应该寻求跨区域信贷协作的途径,增强跨区域商业银行分支行之间的业务协作。加快〝泛珠三角〞区域内金融机构的整合,经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来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才干,比如可以思索由〝9+2〞各省市政府结合出资组建一家区域性的开发银行,以利于区域内基础设备的树立和重点项目的开发等。而这样的区域性的开发银行更像一个具有政策性银行的特征,可以依据各省区的经济开展水平确立相应的资金比例,由各省区财政拨款共同组建,也可经过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募集资金,这一银行的义务主要是为区域内的基础设备项目提供政策性存款。这样,可以有效协调区域内金融协作的规划和战略,协调区域内金融协作的各种矛盾,进一步推进〝泛珠三角〞金融机构协作的深化。同时,构建一致金融支付结算体系。在现阶段的〝泛珠三角〞区域内,简直每省区的银行都有一个自己的支付体系,大大添加了〝泛珠三角〞区域内银行体系的本钱,而构建一致支付体系那么有效降低本钱,提升银行的竞争力。2、树立多层次金融协作机制协调机制依据增长极实际得出,在〝泛珠三角〞区域外部,香港、澳门就是金融、经济开展的这个增长极,在金融协作的进程中,如何设计合理的金融协作协调机制,发扬港澳的优势,充沛发扬其增长极的极化与分散效应,带动整个〝泛珠三角〞区域经济金融的开展,成为泛珠金融协作的一个重要效果。另外,由于内地和香港、澳门的金融体制各不相反,加上区域金融协作内容多、触及面广,为片面、协调推进〝泛珠三角〞区域成员之间在银行、证券、保险等范围的协作,树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协作协调机制也显得十分的迫切和必要。3、树立〝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保证机制〝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保证机制,集中表达在金融制度保证体系和金融法律法规保证体系两个方面。在制度方面,〝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相关的制度主要有2003年6月29日由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树立更严密经贸关系的布置»〔CEPA〕、2004年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协作与开展金融论坛〞备忘录»和2004年9月〝9+2〞签署的«泛珠三角区域省会城市协作协议»。但总体来看,这些制度还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操作性。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制度布置是区分出自不异性质、不同位置的制定者。因此,树立〝泛珠三角〞金融协作的制度保证体系需求树立一个完整的金融协作保证制度,即以〝泛珠三角〞金融协作委员会为制度的监管者,以〝泛珠三角〞金融协作协调委员会为制度创新的发起,以金融协会为制度创新的执行者,以金融微观主体为制度的适用者和检验者。在法律法规方面,国外对调整区域经济开展也作过相似专门立法,如美国国会在20世纪60年代对触及l3个州的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就专门出台«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战后联邦德国出台«改善区域结构共同义务法»等。而在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区域经济开展或整合的法律、法规,以致于如今对经过立法的手腕来规范或引导区域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要树立一套相互配合、分歧连接的政策法规体系,这样可以优化协作环境,为区域金融协作提供良好的法律保证。同时,还要完善〝泛珠三角〞区域相对分歧的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和文明制度,使企业和团体的创新发明遭到社会的尊重和严厉的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维护。树立健全区域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完成帕累托效率最优形状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完全信息。区域经济主体的协作行为能否顺利展开,依赖于区域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和区域之间的信息完备性,包括政府决策和经济信息的完备性。而信息共享也是完成区域金融协作的重要条件,是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金融跨区域效劳的重要保证。树立区域内一致的信息披露制度,促进区域信誉环境树立的同步开展。要树立好存款注销系统、团体综合信誉档案系统、企业信誉档案系统。这单打信息系统如能有效树立并完成跨行政区域的共享,不只要利于区域内经济交流的增强,也有利于金融增强跨行政区域的效劳,完成更高范围的资源配置。此外,信息共享还包括区域内产业开展和市场状况方面的内容。而要打造区域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式件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因此要合理规划,分步实施。首先是尽快完成人民银行系统的存款注销系统区域内共享;其次是区域内各地要针对未来团体信息系统,为完成信息共享奠定基础。在完成信息共享放米娜,中央政府和金融部门要通力协作,构成合力,消弭信息共享中的各种阻碍,推进信息共享工程的顺利停止。第二局部〝长三角〞区域金融协作〝长三角〞经济区是指由沪、苏、浙三省市中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泰州,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市。〝长三角〞城市群仰仗其天文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优势,构成继纽约、巴黎、北美五大湖、伦敦和东京之后的世界第6大城市群。随着该地域在我国经济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也越来越高,由此衍生出了对金融一体化的剧烈需求,区域金融协作成为进一步提高〝长三角〞区域经济协作的重要内容。图1〝长三角〞经济区成员天文位置图一、〝长三角〞地域的经济开展现状〝长三角〞地域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域最重要的经济、金融与贸易区域,在全国经济开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02到2006年的5年中,〝长三角〞16个城市的GDP占全国GDP总量比重平均为19.52%,人均GDP平均为全国的3.12倍。虽然〝长三角〞地域的城市数量仅占全国总数的2.42%,人口数不到7%,但是它是我国经济综合实力最强、最富生机生机和开展潜力的地域之一。2006年底,〝长三角〞地域16个城市国际消费总值接近4万亿元,占全国的18.88%。并且,上海曾经成为全国首个消费总值打破万亿元的城市,江苏沿江8市完成消费总值超越17000亿元,浙江7市也超越了11000亿元。〔见附表表1〕表1长三角地域和全国GDP数据表数据来源:依据长三角各城市和全国2002-200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统计公报计算而得图1长三角城市GDP增幅数据来源:依据长三角各城市和全国2002-200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统计公报计算而得从附表图1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域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时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16个城市平均GDP增长率到达14.7%,比全国平均水平10.7%高出4个百分点,反映出〝长三角〞地域经济微弱的开展势头,关于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不可小觑的。二、〝长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外延从金融协作的市场主体逻辑关系看,金融协作包括同一金融机构在〝长三角〞地域内的分支机构的协作以及不同金融机构间的协作,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混业化协作等;从金融协作的区域逻辑关系看,金融协作包括〝长三角〞城市之间的金融协作,如苏、浙、沪两省一市的金融协作;从金融协作的驱动力逻辑关系看,金融协作涵盖了金融市场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推进,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协作基础构建的助动,金融同业公会主导与沟通的拉动。因此,〝长三角〞的区域金融协作是多层次、全方位、渐进式的金融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从区域金融协作的外延来看,树立一致的金融政策、金融制度、金融监管、金融机制为中心的金融环境与金融基础;构建经济、金融一体化所要求的金融市场及市场主体买卖本钱最小化的金融运作体系与机制;塑造政府之间、金融机构之间协作与互动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区域金融协作的多元外延。再进一步,从〝长三角〞区域金融协作的外延来看,最需处置的是经过三地政府、金融机构的协作,树立疏通的信急流、资金流和人才流,构建三〝流〞的共享机制。从〝长三角〞区域金融协作内在动力来剖析:〔1〕上海定位于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体系完备,辐射才干强。上海己经成为国际外资金融机构最集中的中央,上海的金融业务量最大且运作最为规范,金融产业曾经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2〕〝浙江〞形式,即浙江省金融民营性特征突出,金融机构多,单体规模较小。比如,浙江省是国际拥有商业银行最多的省份之一,国际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家国度政策性银行均在省内设立了分支机构。杭州、宁波、绍兴等8个城市还设立了城市商业银行。与民营经济相对应的是兴旺的民营金融机制,曾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开展的重要推进力。〔3〕〝苏南形式〞,即江苏省金融体系比拟成熟,乡村金融开展较为兴旺。比如,江苏省的乡村信誉社革新曾经走在全国前列,〝花钱买机制〞〔〝花钱买机制〞指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农信社的不良存款和盈余挂帐。〕的方法初见成效,使中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失掉有效化解。信誉信息平台逐渐的完善,人民银行信贷注销咨询系统逐渐发扬作用,信誉担保体系曾经初具规模。到2005年末,全省创立信誉乡(镇)319个,信誉村5846个,农民存款难效果失掉缓解。〝长三角〞两省一市的金融体系各具特征,金融能级不同,效劳定位相异,相互浸透,构成一个层次丰厚的金融协作体系。〝长三角〞区域协作的金融资源优势1、金融资本庞大从总体上看,〝长三角〞金融资产开展很快。2006年末,〝长三角〞16个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69038亿元,占全国存款总额的19.8%。其中,超越3000亿元存款的有6个城市,包括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和南京。2006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金融机构共完成各项存款余额68255亿元,各项存款余额51059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存存款余额的19.61%和21.3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合计27086亿元,占全国16.26%。保险公司保费支出合计1062亿元,占全国18.83%。上市公司数目合计324家,占全国22.32%。〔见附表表2〕表2长三角城市2006年金融数据表序号城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保险公司保费支出〔亿元〕上市公司数目1上海26454.8818603.929480.28407.041482苏州6170.024816.782427.4283.93163杭州7855.556603.862555.2483.97364无锡3906.042733.21689.4566.23205宁波4700.539101792.559.1206南京5960.835326.641913.1290.1307南通2163.421233.251373.436.5668常州1974.11374.7101442.669台州1665.991313.24866.4733.35610绍兴1896.911421.59906.1824.771411嘉兴1341.75960.51737.1427.14412扬州1085.28597.24604.730.6613镇江928.21668.03521.7621.65414泰州966.8552.73599.7727.5215湖州717.1559.0639216.93516舟山467.85384.2212.9310.081数据来源:长三角各城市200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统计公报,上市公司数目来源于上海、江苏、浙江三地证监局网站。以资金外流较多的上海为例,截止2006年6月末,上海市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异地企业存款余额为2021亿元,其中贷给江苏省企业和浙江省企业的比例区分为39.6%和20.8%,两省算计到达60.4%。在接受异地金融机构存款方面,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截至2004年底,湖州市企业取得的异地存款到达87.58亿元,相当于本地金融机构存款总量的17.8%,同比增长122.11%。在这当中,杭州金融业兴旺且与湖州天文位置较近,区位优势清楚,所发放的异地存款占湖州总量的69%,异地存款曾经成为满足地域经济开展资金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而在商业银行异地存款管理方面,〝长三角〞地域也己经排在全国前列。2007年1月底,〝长三角〞地域行之间的异地信贷业务无须报总行审批,可由牵头行在权限内直接停止审批和联系。而随着少量的外资银行涌如〝长三角〞,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蓬勃开展,它们可以跨地域运营存款业务的运营优势也在末尾逐渐显现出来。同时,作为中国两家证券买卖市场之一的上海证券买卖所,上市公司数量从10多年前成立时的6家添加到900多家,股票市值从约30亿元人民币增至5万多亿元人民币,这个市值在亚洲是仅次于东京和香港。金融基础设备较为完备〝长三角〞地域金融基础设备比拟完备。一是曾经构成了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票据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期货市场等几大金融市场。例如,在上海曾经树立了证券买卖所、债券买卖所、商品期货买卖所、产权买卖中心以及刚刚成立的股指期货买卖所等金融市场体系,上海曾经成为国际最大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买卖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和保险市场;同时,住房抵押市场、商品期货市场、黄金市场等也己经成为全国最规范的买卖中心。二是各家金融机构的业务和操作平台比拟集中。各家商业银行的数据处置中心、票据中心、银行卡中心等技术支持、营运部门相继入驻〝长三角〞,为区域金融协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到2005年底,上海拥有各类金融机构610家,其中,银行类机构231家,证券类机构110家,保险类机构269家。目前排名世界前50的大银行,有80%以上在上海设立了分支机构。三是区域性票据交流、支付清算、征信系统树立等不时推进,区域金融协作的范围越来越宽,从货币信贷市场到资本市场的协作,从银行之间协作到不同金融单位之间的协作逐渐完善。仍以上海为例,上海曾经构成了区域性票据市场中心,票据承兑、贴现十分生动。截至2005年末,上海市的汇票承兑累积发作额1046.1亿元,较去年增长9.7%,占全国总量2.4%;汇票贴现累积发作额5461.2亿元,较去年增长45.3%,占全国总量8.1%。还比如,江苏省金融机构的票据业务增长快速也是不容无视的,2005年江苏省金融机构累计承兑商业汇票5684.4亿元,同比增长39.9%,占全国12.77%,累计贴现商业汇票8051.4亿元,同比增长73.8%,占全国11.93%。四是外资金融机构云集。外资金融机构纷繁抢登陆,在上海设立中国地域总部或是分行。〝长三角〞地域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构成了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目前〝长三角〞地域曾经是外资金融机构聚集水平最高的地域,外资金融机构进入生动了金融市场,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开展。四、〝长三角〞区域金融协作存在的效果1、行政区划设置带来资源活动藩篱区域金融协作就是要求地域之间打破资源活动的壁垒,完成资金、技术、人才等消费要素在区域内的高效活动。而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设置,严重阻碍了完成金融协作的资源自在活动要求。不可否认,行政区划下的中央政府在推进经济增长、提供公共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开展中央经济的同时,其政策行为对整个区域经济开展却带来负面效应。为了追求和维护自身利益,中央政府往往对经济停止不合理的干预,构筑消费要素壁垒,实行产品市场封锁,或是停止重复产业树立,形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在金融方面,中央政府为开展本地经济,经常干预商业银行的运营活动,对本地资金的流出停止严厉控制,从而阻碍了资本的跨地域活动和有效配置。虽然〝长三角〞地域目前已树立了市长和副省长级的区域金融协作协调机制,但行政区划的存在使协调机制依然出现〝协商榷论容易,方案立项容易,推进实施困难〞的局面。可以说行政区划所带来的资源活动壁垒不只是〝长三角〞地域,也是国际其他经济区完成区域经济金融协作进程中遇到的最大阻碍。2、中央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干预构成〝银政壁垒〞行政区划和金融监管的设置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婚配,会出现步伐一致,垂直管理的效果,由此引发的一个最突出现象就是金融监管受中央政府干预过多,不能完成金融独立监管而惹起的中央维护主义,致使构成〝银政壁垒〞,金融资源无法自在活动。所谓〝银政壁垒〞就是指由于行政区划、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外部垂直管理所形成的金融资本的割裂状况。理想上,虽然〝长三角’经济总量已占全国的17%,但〝银政壁垒〞严重阻碍了金融资本的活动。比如,80%的浙江省中小企业对资金嗷嗷待哺的同时,而上海银行业却接受着几千亿元的存贷差压力。虽然中小银行和外资银行跨区域运营的特点十分突出,但是占70--80%市场份额的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三地分行临时以来处于联系独立运营的形状。还比如在票据市场上,〝长三角〞区域的票据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普遍,票据市场准入、监管规范、业务执行规范也不一致,资金尚未完全完成自在活动,尚未树立起高效、一致的资金清算系统,银行跨系统的资金清算效率依然较低。有一家在上海的浙江民营企业信誉记载不时不错,上海的多家银行都情愿给它存款。但就在银行争相把它作为优质客户看待的时分,其在浙江的母公司其实曾经神不知鬼不觉地濒临破产了。因此,大规模的金融协作首先需求的就是疏通的信息流,〝长三角〞地域需求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允许资金、信息的跨地域自在活动和配置,选择适宜的业务和项目停止试点,树立金融业信息、营销、效劳、新产品开发和人才交流协作机制,以促进〝长三角〞地域金融协作。五、〝长三角〞区域金融协作战略1、树立完善各种机制〔1〕完成利益平衡——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展开金融协作需求各个城市的共同参与,完成金融资源的自在活动和高效配置。在这一进程中,强有力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完成金融协作区成功创立的重要保证。只要各地域都能公允合理地从区域金融协作中取得收益,才可以带来继续的协作动力,并能严厉遵照区域经济协作的要求及规那么展开市场化条件下的区域金融协作。〝长三角〞金融协作契合〝长三角〞地域的全体利益。但是,区域全体利益与各地域的局部利益并不一定能坚持一致。有时总体利益失掉完成,并不能代表各个地域都能取得相反的局部利益,有时局部利益失掉完成,并不一定保证整个区域全体利益可以完成。因此,树立一套完善、公允、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处置协作进程中能够发生的利益抵触和矛盾,保证各方的协作积极性,是金融协作完成进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2〕推进金融协作有序展开——信息完善共享机制区域金融协作的进程肯定随同有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活动,而信息沟通不畅是资源跨区域活动的最主要阻碍。金融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求一个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来协调,其掩盖范围应该超出行政区划。良好的信息系统需求打破垄断,构成拥有一致数据规范和发布机制的信息共享平台。树立一个信息共享系统将能完成区域内金融资源的快速活动和高效配置,引导金融机构寻求本地域之外更宽广的投资时机,增加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各种金融风险,促进区域金融协作更深层次的开展。在目前地域之间依然存内行政区划壁垒的状况下,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废弃地域屏障,推进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活动,加快金融协作的步伐,这是金融协作树立进程中的一项基础性任务。2、明白定位,树立功用互补、层次清楚的区域金融中心〔1〕构建南京、杭州地域域性金融中心全体来说,南京、杭州作为省会城市,在金融资源集聚和辐射上具有清楚的区位优势,曾经初步具有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条件,但在金融资源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上的广度和强度无法与上海相比。因此三个城市需求在辐射区域和功用定位上相区分。鉴于上海属于国际性金融中心,而南京、杭州主要定位在国内地区性金融中心,因此关于辐射区域而言,南京、杭州要和上海停止有效区分。从南京、杭州构建地域性金融中心的功用定位看,两市应该防止与上海这个金融实力最强的中心城市发生竞争关系。两市的金融中心树立要充沛应用上海有能够成为国际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一时机,分享其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构成与上海的功用互补关系,提高两市建成国内地区金融中心的能够性。因此,建议两市定位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副中心,立足本省,辐射其他地域。〔2〕构建上海地域性金融中心在〝长三角〞地域,上海是被分歧看好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悠久的金融业历史和最完善的金融业体系,国度外汇买卖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证券买卖所、黄金买卖所等都落户在上海。从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功用定位来看,上海需求在其腹地有次一级的金融中心,一方面作为其国际性融入资金向国际各经济区域分别的〝中继站〞,另一方面作为隔离型金融中心中境内业务和境外业务的结合点。这种需求无疑为南京、杭州两市金融中心的建成提供了极大的能够。只需把南京、杭州两市定位为上海金融中心的副中心,并将其效劳范围确定为以〝长三角〞两翼为主,两市就完全有能够分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所构成的优势。同时,上海为完成其国际金融中心的目的,在国际性融资业务中势必以一定规模的批发性金融业务为主体,南京、杭州可以在中小型规模的批发金融业务中鼎力展开国际融资业务,为〝长三角〞地域引入国际资金。第三局部〝京津冀〞区域金融协作目前国际经济最兴旺、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三个经济区域是:〝长三角〞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环渤海地域油气、煤铁、陆地和旅游等自然资源丰厚、海陆空交通兴旺、工业基础和科技实力雄厚、主干城市群实力较强,是我国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最为严密的区域之一。从经济总量来看,2007年环渤海地域GDP达6.48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26.28%。环渤海地域曾经和〝长三角〞、〝泛珠三角〞地域一样成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极〞。与〝长三角〞、〝泛珠三角〞经济区不同,环渤海经济区既是一个无机的全体,又是3个相互结合又相互独立的经济区域,逐渐构成了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板块、以济南和青岛为中心的胶济板块和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板块。从港口与海岸线的散布、天文区位、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来比拟,3个板块的综合优势均不可小觑。以北京、天津为中心,另外包括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邢台、衡水、邯郸等城市的京津冀地域,陆空中积21.67万平方公里,人口9164.6万,该经济区内有山面海,是南方入海的重要通道,是联络西南、华北的咽喉,是北上关外塞北、南下湖广江浙的要冲,是华东、西北、华北衔接西南的必经之地。京津冀经济区在环渤海地域的经济开展中占有无足轻重的位置,其经济技术开展水平在全国也居抢先位置,是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域经济开展的〝龙头〞,成为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局部。图1京津冀成员天文位置图表1京津冀一省两市的面积、人口和GDP地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GDP北京1.641213.39006.2天津1.18959.105018.2河北18.776943.213863.5算计21.599115.627887.9资料来源:数据来自国度统计局网站中2007年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和中央年度统计公报网址::∥www·stats·gov·cn/tjgb/京津冀区域金融协作的现状京津冀区域金融协作起步较晚,21世纪前,区域金融协作处于自发形状,开展相对滞后。但是近年来,京津冀地域金融机构之间的自动协作不时增强,主要表现为以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之间区域金融协作不时深化,并且京津冀还增强了同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等一些环渤海经济区的城市之间的区域金融协作。1、区域票据自动清分系统运营效果清楚〝京津冀区域票据自动清分系统〞自2000年6月守旧,京津两地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两个特大城市之间支票的流通。经过5年多的开展,2005年6月11日京津冀三地票据完成了相互流通,这种三方交流网络相互融入、票据细分到位的清算形式开创了全国跨区域票据交流的先例。京津冀区域票据交流的效劳范围曾经掩盖天津、北京及河北省的唐山、廊坊、沧州、涿州等地域。截止2020年5月,天津市有745家金融机构、北京市有1115家金融机构、廊坊市有117家金融机构直接参与京津冀区域票据交流。仅廊坊市票据清算中心的日均处置票据业务量就到达1.7万笔、11亿元,而天津票据清算中心的日均处置票据业务更到达了6.7万笔、81亿元。京津冀区域票据交流系统,已成为衔接京津冀经济往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资金清算枢纽。2、区域支付清算资金买卖量攀升京津冀区域内庞大的物流带动了区域间资金经过大额支付系统大规模活动。以地处滨海新区的天津港为例,作为南方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港口,北京出口的26.8%、河北的6l.1%、山西的70.1%、内蒙古的44.6%都是从天津港出海的。截至2005年底,天津市金融机构经过大额支付系统与北京、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和内蒙古金融机构的资金往来区分到达1.91万亿元、601亿元、1166亿元、909亿元、375亿元和139亿元,占天津市大额支付系统资金清算总量的65%;在商业银行行内汇兑系统的汇划资金中,天津与北京、河北的资金清算量区分占清算总量的18.08%和5.08%;天津与北京、河北的跨区域票据清算资金也到达492.61亿元,占跨区域票据清算资金总量52.9%,同比添加3.17%。3、区域内异地融资业务兴起近年来,京津冀地域各类金融机构种类比拟完全,资金总量规模相对较大富余的资金为完成区域金融协作,合理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初级化发明了条件〔见表1〕。同时,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心城市的外资金融机构,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瞄准地域外的企业客户,经过优质的金融效劳,把业务网络扩展到周边其他地域。截至2005年10月,天津市金融机构85%的异地存款,约115亿元投向了河北、北京、内蒙古以及山东、山西和辽宁的企业。在河北廊坊,北京、天津、山东以及上海的64家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存款已占到廊坊市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14%。天津市商业银行应用自身融资优势,与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区39家中央性中小金融机构展开了融资代理业务。而廊坊市金融机构53%的异地存款,约12亿元投向了北京、天津的企业。此外,已有包括19家外资银行在内的95家域外金融机构涉足廊坊市场,其中北京、天津的64家中外资金融机构的存款,就曾经占到廊坊市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14%。表22006年京津冀各省市金融机构资金概略地域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保费支出2006年比去年添加2006年比去年添加2006年同比增长(%)北京33793.34823.318131.62796.1411.5-17.04天津6839.2748.75415.72693.34105.1816.05河北12675.861910.967840.191424.99255.3716.59资料来源:中国金融统计年鉴2007,经作者计算整理京津冀区域金融协作的阻碍区域金融的不平衡开展近年来,京津冀金融业在各自行政区内有较大开展,并为外地经济开展发扬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政治位置、城市化水平以及经济开展水平不同,三个行政区金融业呈不平衡开展态势。北京无论银行业资产总额、银行业效劳密度〔某地域每百万人拥有多少亿银行业金融资产〕,还是企业在股市和债券市场融资额以及保险业的保费总支出、保险密度〔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支出〕和保险深度〔该地域保费支出占其消费总值的比重〕均处于抢先位置,而河北在人均目的方面总是处于落后位置〔如表1〕。在金融业总资产中,银行业资产总额占有相对优势,其中存贷业务是主要业务。可以看出,北京无论存存款总量,还是人均存存款量均位居第一。区域金融开展不平衡,肯定使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平衡。2006年全国、北京、天津、河北金融业添加值依次是7586.69、740.6、186.87和279.72亿元,占相应消费总值的比重依次为3.6%、12.4%、4.3%和2.4%。河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低于北京和天津10个和1.9个百分点。京津冀金融资源配置不平衡,金融开展不平衡,在一定水平上加剧了区域经济开展不平衡。要完成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开展,必需停止区域金融协作创新,对金融资源停止合理平衡分配,尤其要加大河北的投入力度。只要完成区域金融协调开展,才干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开展。中央维护严重,行政壁垒稳固由于分属三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京津冀难以停止一致的经济开展规划,缺乏良好、有效的协调开展机制,这就使得京津冀区域的金融产业政策与金融效劳也就步伐一致。由于缺乏跨行政区一致的产业规划,无法构成错位开展、优势互补的格式,制约了京津冀经济与金融的协作、创新与开展。假设从目前京津冀区域金融协作的现状来看,中央性金融机构已成为区域金融协作中较为重要主体之一。由于中央政府对中央性金融机构具有理想控制权,一些中央政府在区域金融协作中充任了主导角色。中央政府这种主导角色来自于其对金融资源的占有和控制愿望,其根源就在于中央政府对经济高增长的剧烈追求,从而无视了整个区域金融协作和效益的提高。这还突出的表如今京津两市的相互掣肘,竞争大于协作,区分集中于各自的中临时规划,竞争的动机剧烈,而互补协作的动力缺乏,金融开展协调不够,均想建成区域金融中心,因此加剧了对各类资源的争夺与竞争。使这两个城市关于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开展的带动功用,在竞争与竞赛中有一定抵消,以致于至今没有树立起功用完备、实力较强的区域金融中心,以发扬其较强的集结资金、融通资金、结合与辐射功用,可见该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金融协作和开展的带举措用仍显缺乏。没能像上海之于长三角,广州之于珠三角那样发扬〝正拉动〞效能,反而在相当水平上对整个区域的协作客观上构成较强的〝负拉动〞。3、集聚不经济,中心辐射才干弱以某个中心城市为中心,就像〝长三角〞是以上海市为中心的;以某两个中心城市为中心,就像〝珠三角〞是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的,在〝泛珠三角〞是以香港和深圳为中心的〔复合型中心城市〕。这两大区域经过开掘其金融辐射潜能,架起中心和区域内其它地域的多边协作桥梁,使之成为促进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发起机。而在京津冀地域就有清楚的差距,虽然北京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天津在历史上是中国南方的金融中心,但在理想中这两个中心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未能充沛发扬出金融中心作用,而且这两个城市之间也未能构成复合型经济中心城市,来充沛发扬促进区域金融协作的主导作用。例如,至2006年3月末,上海市共有外资银行营业性分支机构87家;其中有27家外资银行主报告行在上海,1家货币经纪公司和2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目前,上海曾经成为货币、证券、外汇、黄金、期货等五大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的集聚中心。区域内的江苏、浙江两省作为腹地,构成了对上海弱小金融的主要推进力。到2006年第三季度,天津市总行级金融机构2家〔商业银行,渤海银行〕、分行级中资金融机构16家、外资金融机构12家、政策性银行2家、邮政储汇局、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各1家。区域内的北京是全国微观金融的调控中心、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中心和金融中枢城市,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的独到优势。区域内的河北经济开展相对较慢,至今没有全国性商业银行总行级别的部门,河北区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计10720个,其中9家商业银行省级分行、2家全国性证券公司的总部,154家县〔市〕乡村信誉社结合社、11家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全省11个地市资源共享。以上数据比拟可以看出,与上海相比,中心城市天津在金融机构数量、级别,金融开展与资本市场融资等诸多方面处于优势,金融的局限性较大。三、京津冀区域金融协作的战略区域金融协作是现代经济开展的血脉,在推进消费要素活动、完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扬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增强京津冀的区域金融协作是促进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