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效分析(和可靠性)没有那么高深莫测失效分析现在已经成为了热门技术。业界也有不少专家在讲授失效分析知识。总的来说,失效分析在一般人的眼中,是很高深莫测的一门学问。这以失效分析方面的专家动辄就拿昂贵的仪器,拿高深IC的解剖来说事不无关系。事实上,有的仪器他们可能也没用过,只有美国的大机构才用得起。学院派的专家就不用说了,他们由于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只能讲解一些理论,他们的主要东西基本上是靠照搬美国的理论来的。所以,大理论一听,真的很高深。而一些研究所的专家,可能用过一些仪器(但是他们用得也不全),也做过一些解剖,但是,很少有企业用到那些仪器。即使是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专家出来传授失效分析知识,也不能免俗,总是以那些高深的分析和解剖为主要讲解内容。(我不清楚他们是有所保留,还是觉得不讲高深一点镇不住人)在我看来,一味地强调高深的失效分析,不顾中国企业现状,就像没有教会人走路就先教人跑步一样。中国电子行业现在的状况可以说是可靠性非常差。即使一些大公司有可靠性相关部门,很多大公司对可靠性测试花了大投入,但是对失效分析不够重视,失效分析人员沦为修理人员。而可靠性测试的理论基础也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理论过来的,所以有时并不是那么符合我国,因为我国的技术水平以发达国家不在同一个层面,所以出的问题也不是同层面的问题。中国人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喜欢形式主义,所以不管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在失效分析和可靠性方面,空有形式,少有实质。可靠性领域,有两个榜样。美国和日本。美国以严格全面的测试保证可靠性。日本却是更重视失效分析。当然,美国失效分析也是老大,但是日本相对来说更重视实用的失效分析(当然日本也重视可靠性实验)。美国是技术巨无霸,可靠性测试方面日本也没办法达到那样的水平,所以日本实事求是地选择失效分析为重点,不断完善,从而使品质不断提升。日本的电子产品曾经是劣质品的代名词,但是后来很多地方,特别是家电,赶上了甚至超越了美国。日本的电子产品成为了价廉物美的代名词。日本没有美国的大手笔投入来搞那么全面的可靠性测试,所以其可靠性成本也比美国低。但是,他们通过失效分析,不断提升了品质,所以物美。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塑封IC刚开始时,可靠性是很差的。当然,IC美国是老大,日本的IC更差。所以日本的电子产品大多要靠进口美国的IC。一开始,美国对塑封IC的可靠性差,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称要用高可靠性的IC,就要用陶瓷封装的IC,因为那是通过严格的测试的。但是,日本的失效分析专家做了实实在在的测试、失效分析、DPA(破坏性物理实验,以良品解剖为核心),把失效的问题找出来了,通过不断的改善,使日本的塑封IC可靠性也大大提高。美国后来才反过来学习日本的经验,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塑封IC可靠性,最后重新超越日本。(有几个地方都是这样,美国一开始很厉害,但是日本采用了更合适的方法超过了美国,美国后来重新检讨改进,重新超越日本。比如美国在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日本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结果最后日本胜出,美国领悟过来后,抛掉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才重新赶超日本的)。我国的电子业水平,和美国和日本比起来有如天壤之别。我国的电子业基础十分落后,可靠性水平也很差,除了廉价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能够抢占不少市场份额外,高端产品(比如IC和复杂元件),几乎是国外产品的天下。我们现在的水平,比日本起步时候的水平(相对水平)还差得多。那么,可靠性方面,我们应该学日本模式还是学美国模式更合适呢?就是问一个外行也知道,我们基础差,学日本比学美国更合适。也就是说,脚踏实地地做失效分析,更加重视失效分析,对提升我国的电子产业可靠性更合适。而且要注意,我们跟日本比起来,差距巨大,也不能照搬日本的全部模式。可惜中国很多企业走的是美国模式的道路。不过那是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就像自己只有拖拉机,不去学开拖拉机的技术,反而想学开飞机的技术,结果飞机没开着,拖拉机也没开好。比如说,现在失效分析的专家动辄就拿解剖IC说事(其实有时他们也没解剖过),可是在中国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条件。中国政府对基础产业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虽然总是有吹牛的类似政策出台,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他们宁愿花大量的金钱去搞?沫经济,去拉动鸡的屁的高速发展,也不愿意花稍微多一点的钱来支持基础产业的发展(新闻上都是忽悠你的)。大型企业在类似的政策“熏陶”下,浮躁十足。大家看了就知道了,那些稍微大一点的电子公司,包括牛皮吹得响哄哄的HE(化名,以下同),最后几乎都搞房地产去了,或者炒股去了。或者好大喜功,根本不够强的时候就想做大做强,比如LX。大有什么用?想做大,首先要做强再说。中国有几个企业真正的强的?HW(还好,老板讨厌?沫经济,不过HW同样有恶性竞争、依靠拉关系等的问题)也没资格出来吹牛。不过这些公司基本上都在吹牛自己有多强。可是看看他们生产出来产品,那个技术水平和可靠性,真的没资格吹牛自己有多强,只能说相对的强。中国的元器件企业,与先进国家的比起来更是差得太远了。中国电子产品除了技术落后,基础薄弱,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可靠性的问题。可靠性上不去,再大都做不强。中国现在还缺乏在各方面都非常正面的大企业(有的广告吹得好产品做得差,有的浮躁,有的恶性竞争,有的在供应商处是国际大流氓)。我认为中国电子产业未来的希望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群体,也是创造真正价值的主力(国有企业的产值和创造的价值以水分为主,不足以信)。政府必须更加公平的对待民营企业。但是,作为民营企业本身,对政府不要抱有幻想,而是靠做强,自己强大了,政府自然而然会重视你。可靠性是中国很多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同样是普通的整机产品,技术都很公开了,中国的产品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品输就输在可靠性上。这里先说明一下,我所说的中小企业是指员工人数一万人以下,年销售额100亿以下的企业,也就是说,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是属于我所说的中小企业范畴。根据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加上和众多同行的交流,和众多供应商的交流,我意识到,中小企业的可靠性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提高可靠性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因为大多数中小企业可靠性方面已经误入歧途了。踏踏实实地做失效分析,而且不用做那么高深的失效分析,就能大大提升产品可靠性。以下是我针对不同种类的元件分别说明。一、高端元件,比如说IC及一些大功率分立器件、技术含量高的无源器件。这些器件,国内的厂家生产不出来,或生产出来的可靠性很差。所以,大多靠进口。如果有整机厂家(中小企业)这些元件失效了,有的公司送给一些分析机构做很专业的失效分析,同时,对来料进行复杂的检验,甚至筛选。这种公司,一般人会怎么想?是不是对他们很佩服?我告诉你,这种企业,一般应用这些高端元件时可靠性是很差的。为什么?比如下面这些元件,门槛很低(很小的厂都能生产),但是,确实是很多公司的老大难质量问题:晶体(无源)晶振(有源)、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液晶显示器(LCD)、变压器、贴片功率电感、电源模块、电声器件、接插件、开关、线绕电阻、电位器、电机、风扇、印制电路板、线材加工、外协加工件(比如单板),等等。这种元件,能用好品牌的就要用好品牌的。当然,有时受采购量、货期、成本等影响,未必买得到好品牌的。这时,退而求其次,也要选择比较可靠,有改善实力的厂家。如果选的是很差的厂家,即使你技术协议做得再漂亮,罚款措施再严,也无法得到可靠性好的元件(所谓?不起的阿斗)。做可靠性测试、做筛选也提高不了可靠性。因为在可靠性很差的企业,产品失效不符合浴盆曲线,可能是直线,更恐怖的是前低后高的曲线,比如很多潜在的不良后期才暴露出来。一旦选择了合适的供应商,元件出了问题,就要脚踏实地地做失效分析了。很多公司的毛病是,元件出了问题,生产、技术、质量、采购、供应商之间就开始扯皮,扯来扯去,甚至换了不少供应商,就是没有把问题解决掉。特别是搞绩效考核的公司,所有的人都拼命推脱责任,效率及其低下。元件出了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改善办法,比追究谁的责任重要多了。做失效分析也只能看出失效现象和失效机理,但是真正的失效根源,是很复杂的,很多时候是各种原因交织在一起(越差的公司原因就越多)。解决的办法有时也要多方面入手。一般公司失效分析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实地调查、没有多收集资料、没有验证,想形式主义地就得出了原因,得出了改善措施。到最后,问题还是没真正解决。特别是调查跟踪非常重要,能发现坐在会议室想破脑壳也想不出来的问题。现在业界对这种“简单”元件的失效分析,大家交流较少,我倒是希望看见更多的同行,一起来交流这些方面的经验,这是失效分析最有用最有效率的地方——成本很低,但是收效巨大。中国整个电子行业,就是要靠不断的脚踏实地地做失效分析,提升可靠性,才有增强我国电子产品的实力。做强了,就一定会有很多做大的机会。光大而不强,没有任何意义。失效分析能够暴露公司的设计、工艺、人为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同时,即使是元件本身的问题,也要和供应商一起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要一味地让供应商出个分析报告改善就完事了。供应商内部也有很多形式主义,只有干实事的心态去做事,才能发现真正问题。中国的普通供应商质量意识还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8168-2025信息技术中间件消息中间件技术要求
- 旅游类自媒体账号定制化运营及推广补偿协议
- 装修安装免责协议书
- 道路损坏补偿协议书
- 车辆洗车承包协议书
- 贷款展期还款协议书
- 车祸出院赔偿协议书
- 车辆协助解压协议书
- 车辆损伤赔付协议书
- 餐饮物业转让协议书
- 扬州XX消防维保工程有限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乘法及除法计算题(可直接打印)
-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核心经验
- DB14-T 2373-2021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单分类与编码
- 浙江抽水蓄能电站引水系统土建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知名企业
- 放射物理与辐射防护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律文书格式样本-2023修改整理
- 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重大隐患排查要点讲义
- GB/T 9116-2010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
- GB/T 31974-2015钝化颗粒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