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局域生產系統與產業集聚理論第1節產業聯繫、生產鏈和局域生產系統生產系統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79年,費裏克森和林德馬克(1979)提出,生產系統由生產某種最終產品時所發生的一系列聯繫所組成,這些聯繫包括在物質、服務和資訊方面的直接或間接的聯繫,它們可能發生在一個企業內部或多個企業之間。根據學者的研究,生產系統可以定義為生產某種最終產品的一系列活動所組成的系統,生產這種產品的活動可能由一個企業完成,也可能由多個企業在互動中完成。地方企業集群一般是指由多個互動的企業所組成的、企業之間進行專業化分工協作的局域生產系統。一、產業聯繫產業聯繫主要指產業活動之間的相互關係,包括物質、資訊等的交換與流動,它對產業區位選擇和地方企業集群的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傳統的產業聯繫可分為功能聯繫和非功能性的空間聯繫。
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產業聯繫觀點強調物質聯繫的“短距離”特點,集聚的主要經濟目的在於減少運輸費用、降低生產成本和獲得外部規模經濟。(1)為了最大化地節省運輸成本,彼此有著垂直聯繫的企業總是相互靠近,以使原料、燃料、技術、服務等以最快的速度,經過最短的距離,到達其前向聯繫者手中。(2)企業之間的水準聯繫要求生產不同組件的不同企業與裝配廠在地理空間上彼此接近,也是為了減少產品組件到達裝配廠的運輸費用。(3)一地的某一種或某幾種地區優勢吸引著眾多企業入駐,在當地形成集聚。此時,企業集聚不再能用單一的經濟因素來解釋,而是要考慮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綜合因素。20世紀80年代以來,產業聯繫的內容得以大大拓展,不僅包括企業之間的物質聯繫,更強調非物質實體的資訊和知識的聯繫;產業聯繫不僅僅意味著在短距離內使企業集聚在某個地域內,也可能是企業遠距離地分散在更廣闊的地理空間中。影響產業聯繫的因素包括產業類型、企業規模和企業戰略、技術(尤其是交通、通信技術和生產技術)、地方政策及社會文化,以及心理因素等。1.產業類型。對於同類型的產業來說,其產業聯繫的空間接近程度是不同的。以下幾種產業更需要形成地方聯繫:(1)新產業。新產業由於其產品發展快速以及進入本地市場的需要,必須與當地專家或顧客面對面的交流,因而對地方的依賴性比成熟產業更強。(2)以非標準化或顧客定制產品為主的製造業。這類產業需要與顧客面對面的資訊交流,地方聯繫相對較強。(3)生產過程連續性強的產業。這類產業如煉油、石化原料、塑膠加工等,由於生產過程及生產設備具有不可分的特點,因而不同工廠之間彼此接近,常常在同一地點完成全部生產活動,所以地方聯繫較強。2.企業規模和企業戰略。與規模較大的同類工業企業相比,規模較小、組織簡單(如單一工廠、私營作坊等)的企業在獲得資金、技術與市場方面常常遇到困難,與當地其他企業的合作需求願望較強烈,地方聯繫也因而較強,而且規模越小,地方聯繫越強。大量中小企業在分工與合作的基礎上,產生出巨大的潛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從而又加強了企業的地方聯繫強度。這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地方區域發展動力的主要源泉。大組織複合體(如多廠和多國公司)通常將物質和服務聯繫內部化。由於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它們完全有能力更理性地為內部化的各個部門選擇最適宜的區位,在較大的地域內,甚至在全球範圍內組織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或尋找最理想的分包商。對中小企業來說,交通、通信技術的改善並沒有帶來區位選擇的更大自由度。因為資金缺乏,中小企業利用這些技術的機會也較少。3.技術。交通和通信技術的迅猛發展無疑降低了空間聯繫的成本和時間,使運輸成本在產品生產成本中的比重大大降低(對附加價值較大的高技術產品更是如此),而且便捷了遠距離協調與控制,從而使產業聯繫的空間距離越來越大。
然而,交通和通信技術進步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對不同區域不同企業是不均衡的。對於落後地區和大多數中小企業(尤其在傳統產業中)來說,由於經濟實力較弱,無法真正利用這些先進的交通和通信技術,自然也就無法享受到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和時間上的節約。對於這些區域和企業來說,靠地理接近以節約運輸成本仍有必要。
此外,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創新是生產系統活力的根本來源,資訊與知識聯繫成為產業聯繫的重要內容。企業之間在近距離的互動當中,隱含經驗類知識才能較為準確地傳遞,並不斷得到發展。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交通和通信技術發展拉大了產業聯繫的空間距離,地方集聚的趨勢並未因此而減緩。當跨國公司的生產網路延伸到全球,世界上仍不斷出現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局域生產系統。4.地方政策。地方的產業區位政策對產業聯繫的影響有時也較大。有時企業迫於地方或中央政府的壓力,需要增加產業聯繫的本地化程度。例如,我國鄉鎮企業空間集聚程度極低是個不爭的事實,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造成鄉鎮企業向城鎮集聚的制度壁壘;二是地方鄉鎮政府不顧鄉鎮企業產業聯繫的方向,為了本社區的經濟利益而採取種種方法限制企業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5.社會文化。近距離的產業聯繫對於知識創新具有重要意義,而近距離產業聯繫中面對面交流的品質常常受到地方社會文化的制約。在一個信任度高的制度環境中,交易成本較低,資訊和知識交流通暢,企業的本地聯繫因此增強。在這樣的產業區內,充滿著產業空氣,產業“秘密”對區內的每個人都是公開的,頻繁的交流與合作碰撞著創新的火花,推動著局域生產系統持續發展。
6.心理因素。從心理因素上看,地理接近可以使企業被相關企業知道並瞭解,從而增加合作的機會;有時企業對地方的歸屬感、對本地政府行為規範化的認同、對本地政府官員的信任和熟悉也是造成企業在地方建立產業聯繫的重要原因;以市場開拓為目的的企業跨國投資通常首先選擇具有相同文化和消費心理特徵的地區。二、從生產鏈到生產系統生產鏈是能夠在某種商品或服務的生產過程中增加價值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彼此聯繫的基本活動集合,包括原材料採集、運輸、逐次加工、組裝、產品銷售及服務等各種功能。生產鏈的每一活動過程之間依靠不同形式的技術投入及交通通信聯繫起來。生產鏈鑲嵌在能提供必要經營資金的金融系統內,並且所有活動之間還需要協調、規範及控制。如圖8—1所示。圖8—1在生產鏈內,多種相關產業彼此之間縱橫交錯,組成一個完整的生產系統,如圖8—2所示。生產系統上的活動可以組織在一個企業內進行,也可以分解到不同的企業,各企業之間通過相互交易而生產出最終產品。
如果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之間在技術工藝上或者在所使用的機器設備上具有較強的不可分性,由此而將各個生產環節集中在一個企業內進行,稱作垂直一體化。例如,鋼鐵廠往往將其中的主要生產環節如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集中在一起進行,由此成為大型垂直一體化企業。這些大型鋼鐵企業經常作為集聚的核心,被採礦企業、機器製造、金屬製品生產廠等前後向關聯企業所包圍。圖8—2如果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在工藝上或在機器設備的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可分性,從而各個環節的生產能夠由不同的企業來分別進行,就是所謂的垂直分離。典型的例子是汽車工業,一輛汽車由成千上萬種不同的組件構成,單是生產製造這些組件本身已是龐大的工程,更不用說不斷改進設計。因此,汽車生產廠總是把汽車的不同組件交由眾多的企業去生產,再將各組件集中到裝配廠組裝,汽車生產過程的可分性為這種垂直分離提供了物質上的可能。那些使用大型設備、需要巨額投資的產業,或生產大型產品及成套設備的產業,或產品適合於進行均勻而大量生產的產業,經濟規模較大,適於大規模集中生產,會形成垂直一體化的大企業。在這類產業中,大企業常常控制著產業發展的水準和方向,中小企業即使數量很多,其競爭力也無法與大企業相比,往往通過市場或外包的形式為大企業提供一些零部件及服務產品,從而形成以大企業為核心,中小企業環繞周圍的“中心—衛星”式結構。隨著專業化分工發展到零部件專業化及工藝專業化階段,對越來越多的產業來說,不僅生產鏈上的其他環節可以獨立出來,而且生產加工分解成許多獨立的、專業化操作的過程也成為可能。企業究竟採取哪種組織形式,首先取決於產業本身的特點。不同的生產系統有各自不同的一體化和專業化分工的客觀要求。圖8—3描述了一體化與專業化分工兩種組織形式的關係(圖中A和B分別表示不同的生產鏈環節或價值鏈環節)。企業是將整個生產鏈納入其中,還是僅組織某些環節而從市場上獲得其他環節的產品呢?這取決於交易費用。如果交易費用不變,那麼生產系統的組織形式主要取決於原材料或零部件的相對價格和品質、供貨的可靠性和供貨的能力。在經濟發展水準較高、市場機制比較完善、專業化市場發育程度優良的地區,易於形成外部供貨體系,企業的非一體化形式發達。經濟實力強大的企業,也易於形成內部供貨體系,可以低價、高質量大批供貨。圖8—3市場交易與企業內交易的選擇現在,純粹在企業內進行垂直一體化生產的越來越少,在那些即使存在規模經濟,然而運輸費用、庫存費用高或銷售波動性強的產業也出現廣泛的垂直分離,其原因包括:(1)技術發展和生產過程可分性的增加。隨著專業化分工發展到零部件和工藝專業化階段,中小企業獲得了更大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大批零部件和工藝專業化的生產商相繼出現。它們能更快地提供品質更優價格更低的產品,而且能不斷創新,較快地推出更多的新產品。
(2)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使得生產的不確定性增加,企業常常面臨突變的市場需求,為了降低風險,需要其他企業的協作。(3)彈性生產的需要。彈性生產是一種即時生產,要隨時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生產調整,其中最關鍵的是速度。因此,垂直分離的生產過程就顯得很必要。(4)企業進行戰略環節選擇的需要。並非生產鏈上的所有環節都能產生新的價值,最主要的價值常常來自某些特定環節,這些環節被稱為戰略環節。不同的產業有各自不同的戰略環節,例如,高檔時裝業的戰略環節一般是設計能力,而對餐飲業來說則主要是餐館地點的選擇。因此,對於企業來說,並不是要在生產鏈上的所有環節都佔有優勢,把握最具有價值的戰略環節才是保證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根據自己的相對優勢,組織生產活動,並參與到廣泛的企業間的分工與合作網絡當中。可以說,正是在20世紀70年代新技術革命的基礎上,在離岸生產這種垂直分離的生產組織方式風靡全球的背景下,產業聯繫不再局限於企業之間垂直的或水準的物質聯繫,而是擴展到非實體的資訊聯繫,諸如通信聯繫、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等。即使是大規模垂直一體化生產的典型產業——汽車製造業,其組織方式也正在逐漸發生改變。眾多零部件生產商在地理分佈上已不再局限於裝配廠的四周,而是遍及全球各地,運輸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這種地理上的變化提供了支持。全球大範圍的垂直分離打亂了傳統的集聚而走向分散。汽車的全球生產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其組件生產是由眾多的企業共同完成的,具有很強的垂直分離特徵。表8—1是福特汽車公司的ESCORT品牌汽車20世紀70年代末的組件生產網路,從中可見專業化生產的分散趨勢。表8—1福特汽車公司的ESCORT品牌汽車20世紀70年代末的組件生產網路國別組件美國
閥門,螺母,玻璃,液壓挺杆
加拿大玻璃,收音機日本
排氣機,啟動器,軸承,擋風玻璃,泵,清洗器,錐和輥英國
汽化器,搖臂,離合器,點火器,排氣機,油泵,配電器,汽缸,飛輪齒輪,擋風條,計速器,加熱器,電池,後輪軸,進氣管,油箱,開關,燈管,轉向盤輪,玻璃德國
排氣機,鎖,前盤,開關,配電器,擋風條,搖臂,計時器,油箱,汽缸螺栓,墊圈,離合器,電池,玻璃,變速箱,轉向軸法國
交流發電機,汽缸頭,制動器,車身底板,塗料,擋風條,坐椅墊,加熱器,軟管,離合器,金屬構件,軸承,轉向軸和接頭,大樑,變速箱,輪胎,密封件,夾鉗
義大利燈管,柵格,汽缸頭,汽化器,玻璃,除霜器瑞典
軟管,夾子,汽缸螺栓,排氣管,金屬構件,衝壓件
奧地利輪胎,加熱器,軟管,散熱器瑞士
車身底板,塗料,計速器,齒輪
比利時輪胎,內胎,坐椅墊,制動器,裝潢挪威
排氣機凸緣,輪胎丹麥
風扇,皮帶荷蘭
輪胎,金屬,油漆,構件
西班牙電器配線,離合器叉,空氣篩檢程式,軟管,電池,鏡三、全球生產系統和局域生產系統當代世界存在並行不悖的兩種生產系統。一方面,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流動,形成全球生產系統。跨國公司通過全球搜索、全球生產和全球供應,創立全球品牌而贏得競爭優勢。與此同時,國際分工深化,形成了勞務、貨幣、金融、技術、資訊等世界市場,各國經濟互動關係十分緊密。另一方面,生產要素在局部範圍流動,形成局域生產系統。同種產業或相關產業的企業在局域範圍有機地集聚在一起,通過不斷創新而贏得競爭優勢,局域範圍的勞動分工深化,產、學、研機構之間,以及產、供、銷企業之間形成緊密協作關係。近30年來,根據跨國、跨地區的企業發展,以及通信和交通技術進步的事實,學界和工商企業總結出這樣一個道理:正如生產鏈上的不同環節不一定要納入同一個企業一樣,不同生產環節也不一定要佈局在同一個區域。客觀上,由於對生產要素的需求不同,每個環節都有自己的最優區位。例如,對於新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來說,通常需要很多接受過高等教育、具有專業技術和創新精神的科技人員,以及寬鬆自由的組織環境和鼓勵創新、提倡獨立思考、易於相互交流的文化環境;對於生產技術較穩定的產品加工裝配來說,則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嚴格的勞動紀律、全面的品質管理和嚴格的成本控制。正因為如此,跨國公司通常將研究與開發活動放在發達的大都市區、大學和研究機構密集區,而將生產加工活動大量轉移到城市邊緣區域、勞動力資源豐富而工資較低的區域,或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在一定程度上,多廠企業的出現也正是適應生產鏈上多樣性最優區位要求的結果。全球生產系統就是在這樣的機理上形成的。
局域生產系統的形成可以按照產業聯繫的邏輯得到順理成章的解釋。我國傳統的工業佈局原則是,工廠選址在規模和技術路線確定的條件下,要盡可能接近原料產地和消費區,而且考慮成組佈局,就是要建立局域生產系統。在大企業垂直分離和中小企業蓬勃發展的情況下,局域生產系統被賦予了非常重要的意義。其中最重要的,是局域生產系統所創造的創新氛圍和外部範圍經濟。獲取外部規模經濟是傳統的企業集群形成的原因之一,新的企業集群研究將規模經濟擴展到範圍經濟。企業集群諸種優勢的實現與中小企業的集聚密不可分,最典型的例子是即時生產。按照即時生產的要求,每當消費需求發生重大變化時,生產系統隨之調整,由此引起生產要素供應的相應變化。此時,最先進的交通和通信工具也不能取代供應商、生產商、客商之間地理上的接近與資訊上的經常性溝通。可見集聚是即時生產的最佳實現途徑。因此,雖然全球範圍的垂直分離意味著集聚的對立面——分散,但同時它也意味著更加細緻的專業化生產與分工,當這些專業化生產由眾多的中小企業來擔當,並在技術進步背景下採用即時生產方式時,產業集聚並不是停止了,而是更加重要了,並且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這種變化體現在:在集聚的原因上,由降低運輸費用、追求外部規模經濟變為減少交易費用和風險,追求範圍經濟;在集聚的結構上,由眾多企業圍繞核心大企業的集聚變為大量專業化生產的中小企業的集聚;在集聚的內涵上,由單純的物質交易轉變為不僅包括物質也包括資訊、思想、觀點的交流。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矽谷、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128號公路、德克薩斯州的達拉斯—沃斯堡,法國尼斯附近的格勒諾勃、土魯斯、索菲亞—安蒂波裏斯,英國的劍橋—裏丁—布裏斯托等高技術產業的集聚地區被稱作彈性生產綜合體,而以手工生產、設計活動為特徵的產業集聚地區,如意大利東北部所謂的“第三義大利”、西歐其他國家及美國的某些地區則常被冠以新產業區的稱謂。無論是彈性生產綜合體還是新產業區,都是中小企業以其局域聯繫為基礎,加入專業化分工而形成的。總之,局域生產系統是一種動態系統,表現出對變化中的世界的適應能力,這種系統為知識的學習、積累和創新提供了生產和組織環境,在實現生產功能的同時也進行著集體學習和創新。第2節產業集聚理論產業集聚理論的古典基石集中體現在古典區位論和馬歇爾關於產業區的論述上。前者最終形成在實證研究和規劃中廣泛應用的產業綜合體(industrialcomplex)模型,後者演化成純經濟分析中的產業集聚(agglomeration)模型。古典區位論從成本的角度分析工廠定位與原料地、市場區位以及運輸方式等影響因素之間的關係,以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為原則發展為一套定量的工廠區位分析方法,奠定了產業空間分析的數量化基礎。從杜能的農業區位論到韋伯的工業區位論,再到克氏—廖什的中心地理論,在主流經濟學範式下形成了一條關於生產區位空間分析的清晰脈絡。20世紀50年代之前,產業區位理論的微觀研究大都是將諸如運輸成本最低、工資成本最低等單項成本因素作為影響產業區位的關鍵變數;50年代之後,多種成本因素的綜合分析代替了對單一成本因素的考察,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得到廣泛應用,典型代表是艾薩德及其產業綜合體模型。目前,數量分析的手段日臻完善,並與地理資訊系統技術結合起來,在公共管理和規劃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不過,由於忽略了社會制度等人文因素對產業佈局的實際影響,這種研究方法也受到來自實證研究領域的諸多批評。同時,以韋伯和馬歇爾為代表的古典市場經濟理論,與受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主義影響而發展起來的增長極理論和地域生產綜合體理論,在關於區域發展的動力到底來源於自發的市場力量還是可以依靠政府的推動力量這一問題上的爭論也不曾停止過。這一爭論與政治、制度、文化、全球化與本地化等議題交織在一起,使產業集聚問題的探討遠遠超出主流經濟學的範疇。
近30年來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的一項革命性突破,是在傳統經濟分析中引入規模報酬遞增,使許多原本被抽象掉或作為固定的外生變數處理的因素,如地理區位、技術進步、創新活動、組織結構演化等,被重新納入理論視野。一、韋伯的集聚理論產業區位理論對產業集聚的關注由來已久。近代工業區位理論的奠基人、德國經濟學家韋伯在1909年的著作《區位原論》第一部分“論工業區位”中,花了相當的筆墨來說明產業集聚。在那個以蒸汽動力技術廣泛應用、工廠制普及和工業區形成為特徵的工業革命時代,工業區位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韋伯試圖尋找工業區位移動的規律,判明影響工業區位的因素及其作用的大小。在純理論探討中,韋伯把影響工業區位的經濟因素分為區域因素和位置因素。認為實際對區位起作用的區域因素主要是運輸成本(運費)與勞動成本(工資),實際上對區位起作用的位置因素包括集聚因素和分散因素。在集聚因素中,韋伯又探討了特殊集聚因素和一般集聚因素。特殊集聚因素諸如便利的交通和豐富的礦藏,工業會集聚於交通樞紐,或吸引到煤礦的周圍。但韋伯認為這些特殊集聚因素不具有理論研究的一般性,應重視研究影響工業集聚的一般因素。一個工廠規模的擴大能給工廠帶來利益或節約成本,而若干個工廠集聚在一個地點能給各個工廠帶來更多的利益或節省更多的成本,因而工廠有集聚的願望。集聚之所以能給工廠帶來收益或節省成本,又有多種原因。
例如,有專門的機器修理與製造廠可以為各個工廠提供服務;有專門的勞動力市場可以向各廠提供所需要的勞動力;各廠享有購買原料方面的便利;有公用的設施和道路便利等,這些都有助於工廠生產成本的節約。韋伯還對產業集聚作了定量研究,試圖以等差費用曲線作為分析工具來確定產業集聚程度。假定原來有幾個工業區位,那裏的工廠為了追求集聚的好處,都希望進行遷移。遷到什麼地方為好?集聚能使工廠節省成本,但是工廠遷移到工廠集聚的地點之後,可能會多付運費。仍以工廠原來的區位為中心,把到達該區位所需運費相等的各個地點連接起來,畫出等高運費曲線,然後在等高運費曲線中找出各自的一條決定性等差費用曲線,在這條曲線上,工廠遷移所增加的運費與獲得集聚好處後所節省的成本正好相等。因此,如果工廠要遷移位置,必須使其在曲線以內,也就是使節省的成本大於增加的運費(見圖8—4)。圖8—4工廠集聚的最佳地點圖8—4中,P1,P2,P3為三個工業區位,三條等差費用曲線相交的公共部分是工廠集聚的最佳選擇地點,它使三個區位上的工廠都能得到集聚的好處,同時滿足遷移所增加的運費小於集聚所節省的成本的條件。從理論上說,這塊公共地段的任何一個地點都可以成為工業集聚的地點,至於實際上究竟哪一個地點成為工業集聚的地點,則取決於遷移到這個地點以後實際支付的運費總額的多少。因此,韋伯認為,實際支付運費最小的地點,將會成為工業集聚的地點。韋伯的著述出現於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宏觀理論誕生之前,政府干預尚不如日後那樣盛行,傳統的古典理論佔據主流。因此,韋伯的集聚理論被稱為古典理論。韋伯認為集聚的產生是自下而上的,是通過企業對集聚好處的追求自發形成的。韋伯的集聚力之所以形成,是各個工廠為了追求集聚的好處——利益的增大、成本的節省而自發地實現的,只有當工廠為追求集聚的好處而遷移、所增加的運費不大於遷移後因集聚而節約的生產成本時,也就是只有當集聚點位於決定性等差費用曲線內或曲線上時,遷移才可能發生。如果能提供集聚好處的集聚點位於決定性等差費用曲線之外,意味著所增加的運費大於所節省的成本,此時,工廠從其自身利益出發是不會趨向於集聚點的。因而韋伯集聚的關鍵是決定性等差費用曲線的確定,但這是理論性的,具體操作起來幾乎沒有可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韋伯集聚是一種理論上的集聚。二、增長極理論增長極是西方區域發展理論的重要概念,它是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作為抽象的經濟概念而問世的,20世紀60年代被引入區域研究領域。最早提出增長極概念的是法國經濟學家帕魯,他在三、四十年代曾向法語體系國家宣傳凱恩斯、熊彼特等人的觀點,50年代起開始專注於20世紀經濟增長的研究,並自立其說,企圖為經濟增長設計出一種不同於凱恩斯和熊彼特的新構思,增長極是其學說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在帕魯看來,無論是哈羅德—多馬模型還是新古典增長模型,都存在不足,都是把經濟“放在一個容器中”來研究,而容器的大小純粹是由國家的政治邊境來決定的,並且模型所描繪的是一種平坦而規則的均衡增長,與現實相距甚遠。帕魯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經濟空間”的概念,認為經濟空間是“各種不同關係的集合”,是“抽象關係的構成體”。他並不同意杜能、韋伯、廖什等區位理論家只注意經濟活動在地球表面的區位理論,而強調“抽象的經濟空間”。他把經濟空間分成三類:(1)工廠佔有由計畫所定義的空間。這個計畫是指該工廠與其投入之間,以及該工廠與其產出的購買者之間的系列關係。(2)工廠佔有作為力場的空間。這種空間由一些具有離心力或向心力的中心所組成。每個吸引中心或離散中心都有它自己的相應的場,該場又處在其他中心的場內。(3)工廠佔有同質集聚體的空間。在同一價格統轄下的一些工廠處於同一經濟空間內,它們在經濟上相鄰,結構上同質。更具體地說,每個工廠都有產品價格,可能出現工廠不同但產品價格相同的情況。即使在競爭中,生產或銷售條件不同、成本也不同的一些工廠,其產品價格卻可能恰巧相同。在這種情況下,無論這些工廠的地理座標如何,它們處在同一經濟空間內。經濟學家熊彼特在1939年的著作中就曾經有過“開創新的投資機會的創新效果是創造新的經濟空間”的說法,由此推測,帕魯的經濟空間概念來自熊彼特。“增長極”是在帕魯的第二類經濟空間——作為力場的空間中出現的,帕魯認為20世紀的經濟是以支配效應為特徵的。因此,運用經濟支配理論,以動搖均衡思維的脆弱基礎,是分析理解20世紀經濟的關鍵。他企圖捕捉到一種“可見的經濟增長”,“這種可見的經濟增長並不像均衡增長模式那樣平穩而有規律,而是以結構變化為特點的。在一個時期內,各種產業此長彼消,在總產值中比例變化”。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增長率,一種產業的增長會擴散到其他產業。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發生的經濟非均衡增長,帕魯引入了“推動單位”(propulsiveunit)和“增長極”(growthpole)概念。所謂推動單位就是一種起支配作用的經濟單位,當它增長或創新時,能誘導其他經濟單位增長。推動單位可能是一個工廠,或是同部門內的一組工廠,或是有協約關係的某些工廠的集合。帕魯致力於推動單位的特徵及其對其他經濟單位增長誘導機制的研究。如果一個有支配效應發生的經濟空間被定義為力場,那麼位於這個力場中的推動單位就被描述為增長極。增長極是在特定環境中的推動單位。根據他的思想,後人把增長極定義為圍繞主導工業部門而組織的有活力的高度聯合的一組工業,不僅本身迅速增長,而且通過乘數效應帶動其他經濟部門增長。帕魯提出了推動單位能夠引致經濟活動的其他部分增長的五方面誘因:(1)一種產業的發展可能獲得外部經濟,增加那些投入部門或產出部門的利潤;(2)如熊彼特所提出的,一種新產業的建立可能刺激其他產業的模仿和創新;(3)通過投入—產出關係,一個部門的發展對另一個部門產生乘數效應;(4)在求大於供的市場結構中,一個支配企業可能通過經濟競爭誘使另一些企業實施創新和削價戰略;(5)如凱恩斯所分析的,一種產業內新的投資可能對經濟有乘數效應和加速效應。增長極概念最早為帕魯提出時,並不是應用於產業區位理論,而是經濟增長理論。這一概念之所以被移植到區位理論中,是因為在帕魯1955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曾經集中討論了對經濟增長產生誘導作用的一系列相關產業的特徵,一是寡頭壟斷的市場結構;二是空間集聚。正是從這條思路出發,1966年鮑德威爾把增長極定義為位於都市內的正在不斷擴大的一組產業,通過自身對周邊的影響而誘導區域經濟活動進一步發展。從此,以鮑德威爾為代表的一派區位理論就把增長極理解為相關產業的空間集聚,使這一概念本身的含義發生了變化,由經濟增長概念變成了經濟地理空間術語,並不斷流傳和固定化。增長極概念被移植轉化後,增長極理論就產生了。增長極理論是一種合成理論,是指那些通過解釋區域發展過程,說明增長中的經濟中心誘使周圍地區實現經濟增長的各種假說。包括繆爾達爾的迴圈積累因果原理等,這些假說各不相同,彼此不存在必然的內在聯繫。因此,增長極理論是與增長極行為有關的各種思想折中綜合的產物。增長極理論認為,在地理空間上,增長不是均勻地發生的,它以不同強度呈點狀分佈,通過各種管道影響區域經濟。把推動性產業嵌入某一地區後,將形成集聚經濟,產生增長中心,推動整個區域經濟的增長。根據增長極理論,制定政策的關鍵是在地區內建立推動性產業,同時需要考慮這些產業與當地經濟的擬合性。
增長極理論的合成並不是有機的,在一些基本問題上,這些思想之間並沒有必然的相關性。儘管如此,“把推動性工業嵌入某地區後,將形成集聚經濟,產生增長中心,推動整個地域經濟的增長”是增長極理論各種思想的共識。後人認為,根據增長極理論,一個地區要想取得經濟增長,關鍵是在本地區內建立起一系列的推動性產業,通過產業集聚,推動經濟增長。這種推動性產業的建立可以依靠國家政策或地區政策自上而下地完成。一旦採取了增長極戰略,地區發展問題就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如何保證推動性產業的地方化;二是如何防止它變成飛地。當推動性產業所引起的經濟增長不在它所處的地區內,就出現了飛地現象——區域增長的乘數效應發生於區域外,所誘發的新經濟活動也不在區域內。飛地型的增長極並不能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20世紀70年代以後,增長極理論及其戰略一度受到猛烈抨擊,很多學者指責它往往表現為“空吸泵”,把周圍地區的人力物力吸引到中心來,造成更大的貧富兩極分化問題。儘管如此,近年來在對科技園發展的理論分析中,仍然有很多學者以增長極作為分析的理論基礎。與最初的增長極理論所不同的是,在新的理論中,將研究與開發活動而不是推動性產業作為增長極,這種新的解釋更加強調增長極的創新擴散作用。從這點出發,政府應推動研發活動,特別是促進大學或科研機構的成果產業化,以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增長極理論側重於“推動性產業—集聚—經濟增長”的研究。鮑德威爾(BoudeVille,1966)指出,推動性產業能夠導致兩種類型的增長效應:一是列昂惕夫乘數效應,它通過現有的部門之間的相互關係而產生;二是極化效應,當推動性產業生產的增加導致區域外的其他活動產生時,這種效應會發生。極化效應所導致的區域外其他活動可以是推動性產業的投入品供給活動(上游),也可以是推動性產業的產出品需求活動(下游)。可見,當政府將某種推動性產業植入一個地區後,就會產生圍繞推動性產業的集聚,再通過乘數效應和極化效應,引致地區經濟的增長。增長極理論強調推動性產業的巨大作用,也強調政府和企業對推動性產業建立的巨大作用。因此,增長極理論中的集聚不是自發型的。三、區域比較優勢理論區域比較優勢理論認為,不同區域之間資源的配置效益存在差異,產生差異的原因有兩類,一是區域之間外部經濟的差異;二是區域之間生產要素比較優勢的差異。一個區域內已有資源的集聚會產生經濟效益,同時,區域內的基礎設施、公共事業也會給區域內各產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帶來經濟效益,這就是所謂的區域外部經濟。生產要素比較優勢是指區域之間各種生產要素擁有狀況及其相對價格的差異,不同的生產要素比較優勢對應著不同的資源配置區域比較效益,具有資本、技術、資訊、人力資源優勢的區域與不具有這些要素優勢的區域相比,其資源配置的區域比較效益顯然較高。當區域之間存在比較效益差異時,在“資源趨向效益,效益吸引資源”的原則指導下,產業勢必在效益高的區位形成集聚,這就是產業集聚的區域比較優勢原理。區域比較優勢理論一方面汲取了馬歇爾外部經濟原理,另一方面繼承了俄林生產要素稟賦論,挖掘了不同區域比較優勢落差對資源配置的作用。如果生產要素被固定,不具有流動性,從國際貿易理論出發的區域生產要素優勢落差毫無疑問對產業集聚的形成具有極強的影響。那麼生產要素的流動情況到底怎樣呢?從理論上來說,資本、人力、技術、資訊等生產要素都具有較強的流動性,這種流動可以由一國推向他國。但從實際來看,生產要素的這種跨區域、跨國家流動,卻受到來自各方面的阻滯,其中有經濟的原因,也有政治的、歷史的、文化的原因。因此,生產要素的流動並不是完全的、充分的,而是相對的。從國際貿易理論出發的區域比較優勢理論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提出區域生產要素優勢落差對產業集聚的影響。其不足之處是未將研究重點放在阻礙生產要素流動的原因上,忽略了非市場因素對生產要素流動的阻滯。當不同區域的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經過一個調整過程,區域間的比較優勢落差不復存在時,這一機制對於解釋產業的集聚便不再有效。傳統主流經濟學的貿易和分工理論忽略了生產要素的空間流動,抽離了地理空間概念,因而無法正確解釋經濟活動空間現象的一個典型特徵——空間集聚現象。四、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弗農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美國跨國公司生產與貿易的地理擴散為對象,用產品生命週期理論來解釋國際生產與貿易,並賦予了產品生命週期理論以空間維度。假設任何一個市場上的生產者比市場外的生產者更清楚向市場引進新產品的可能性,一旦新產品被引進市場,就表明市場需求較為充分,同時新產品也能夠反映市場特性。弗農著力解釋了新產品在何處生產製造的問題。借助外部經濟即集聚經濟的概念,弗農認為新產品的非標準化特性及其不成熟的生產技術要求生產者、供應商、消費者之間加強聯繫與溝通,其最佳實現辦法是生產者、供應商、消費者在地理上靠近。因此,假設所有的生產在產品生命週期的初始期都位於美國國內,海外需求完全通過出口來實現。但這種情況不能長期持續下去,因為一方面海外有更低廉的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如果所有的生產都集中於國內,勢必加劇國內市場的競爭,同時外國政府關稅及其他貿易壁壘也會影響新產品的出口。因而美國的公司最終還要考慮在海外建立生產基地來生產新產品。海外生產又向何處去呢?第一次的海外生產將發生在與美國相當的其他高收入國家和地區,如西歐、加拿大,建立在那裏的美國跨國公司服務於當地市場,代替原先這些地區和國家從美國的進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西歐及加拿大的市場趨於飽和,海外生產的成本優勢漸失,迫使美國公司向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產品,甚至包括向美國國內出口;最後,當產品成為標準化產品時,生產將被轉移到發展中的低收入國家。30多年以後,迪肯對弗農的產品生命週期理論作了較為客觀的評價:“毫無疑問,美國公司大量最初的海外投資確實與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的模式相吻合,但是正像弗農本人所指出的,‘那個時期的某些條件已經不存在了……看來產品生命週期理論在解釋美國經濟與其他發達工業化國家關係上將少有用場,在解釋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關係上也將缺少力度,但是,發展順序的軌跡卻將依然保留。’弗農所說的‘軌跡’包括小企業剛開始其海外生產時的創新活動,以及歐洲和日本創新企業的發展模式”(Dicken,1998)。20世紀90年代,瑞典學者重新用產品生命週期分析了產業集聚問題。根據瑞典學者的分析,企業對某一地區的依賴程度,按照企業所屬部門的不同,以及企業大小的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同時,對不同部門的企業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局域資源與環境,答案也不盡相同。他們提出,成長部門與衰退部門對局域環境的依賴很大,這兩類部門的產品可能位於產品生命週期的初始階段,或者位於最後階段,都試圖通過依賴局域環境來提高競爭力或擴大生產。成長部門需要兩個先進的局域條件:第一,在具有相似技術要求和相似勞動需求的企業之間建立水準的網路關係;第二,需要提供有相當優良技術背景的高級熟練勞動力。對於衰退部門來說,能夠提供低成本生產機會的地區才能稱得上具有良好的局域環境,為此,衰退部門更注重基礎設施的優良、交通通信的便利以及廉價勞動力市場的存在。當然,一些頗有國際競爭力的衰退部門也重視勞動力教育水準的提高以及網路的構建。瑞典學者對小企業的集聚研究也值得關注。研究顯示,處於產品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小企業對地方局域環境的依賴不盡相同。對處在產品成長期的小企業來說:(1)公共部門特別多的地區,小企業的競爭力反而弱;(2)對高技術小企業來說,先進服務部門迅速成長以及已有的傳統產業基礎會影響其國際競爭力提高;(3)沒有足夠的證據顯示處於成長期的小企業的地理集聚有助於其競爭力的提高。對於處於產品成熟期的小企業來說:(1)公共部門多的地區,小企業的競爭力同樣弱,其中除了公共部門本身有礙於產業的擴大與再生外,這一類地區的勞動力市場提供的低水準勞動力也不利於小企業競爭力的提高;(2)同樣沒有證據表明集聚與小企業競爭力之間的必然聯繫。對於處於產品衰退期的小企業來說:(1)集聚與小企業競爭力之間呈負相關關係,即小企業集聚的地區,企業的競爭力非常弱;(2)造成負相關的最重要原因是缺乏能居於支配地位的特大型企業;(3)靠近同處於產品生命週期衰退期的有較強競爭力的中型企業,有益於小企業競爭力的提高。總之,小企業內部資源有限,組織的簡單化又不允許其充分利用地區外的資源,由此導致小企業對地區局域環境與資源的依賴較大。但出於這種同一目的而大量集聚的小企業,其競爭力並不高。並且如果局域內公共部門較多,小企業的競爭力反而相對較低。五、主流經濟學對空間和專業化分工的再發現目前,在經濟學、產業組織、公共政策等眾多領域重新興起了對局域空間增長性質的研究興趣。在新古典經濟學領域,對空間問題的公開關注主要來自現代貿易理論的應用,基本取代了傳統的區域間貿易的新古典模型及傳統的李嘉圖國際貿易模型。克魯格曼開創的新地理經濟學模型建立在規模報酬遞增的假設之上,在主流經濟學實證分析模型中引入了空間的觀念,強調區位的重要性,成為主流經濟學的新前沿。馬歇爾把規模報酬遞增和報酬遞減作了一個平均,而最終採取了規模報酬不變作為其邊際分析的前提假設尚可適用於比較穩定的市場環境,但隨著近30年來高科技產業的迅猛發展,分工細化和市場擴展,規模報酬遞增已經逐漸成為經濟發展領域不可忽視的現象。以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的思想精髓——人類生產活動的專業化分工,恰恰是規模報酬遞增的根本原因,規模經濟的本質實際上是專業化經濟。亞當·斯密認為,“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簡而言之,勞動是創造財富之源。“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所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斯密認為,“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分工提高了人力資本,促進了技術創新,是產生報酬遞增的根源。楊格把斯密理論發展為“分工一般地取決於分工”,揭示了經濟發展過程的自我增強機制。馬克思則從協作的角度論述了經濟組織和分工的關係,認為協作不僅降低了交易費用,而且創造了新的生產力。也就是說,有效率的經濟組織,不僅降低交易費用,促進分工,促進報酬遞增優勢的產生,而且有效率的經濟組織本身也會產生報酬遞增優勢。報酬遞增理論為解釋分工過程提供了理論基礎。報酬遞增理論強調歷史、偶然事件的重要性,認為偶然性和必然性相互作用。集聚產業的產生本身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它的產生往往是由於一個技術創新所導致的報酬遞增的結果。技術創新帶有偶然性,這種偶然性來源於產業集聚區的文化、創新精神以及提供激勵機制的制度環境。因此,技術創新是偶然中之必然。報酬遞增理論強調制度等因素的重要性。技術創新為本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如果能夠抓住發展機遇,又得到制度環境允許,這個增長點就會憑藉技術溢出、知識溢出等逐步發展壯大,並借助規模報酬遞增的優勢發展成為一個產業。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影響產業特徵和地方局域環境之間互動關係的關鍵。技術創新改變產業的特徵,從而提高該產業的適應能力。制度創新會改變本地的環境或解決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從而減少本地局域環境對該產業的約束力。因此,產業集聚是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互動關係所導致的規模報酬遞增的結果。當代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家克魯格曼認為,到目前為止,空間問題沒有引起主流經濟思想界的真正重視,是因為缺少精確的正式方式分析報酬遞增假設。克魯格曼把馬歇爾所描述的本地化產業的形成原因歸結為三點:專業化勞動力集中,輔助產業聚集,以及知識、資訊交流頻繁。克魯格曼認為外部規模經濟沒有在規模經濟分析中得到應有的重視,是因為這種現象無法用已有的經濟學分析工具處理。隨著羅默等人在經濟活動的報酬遞增領域的開創性貢獻,報酬遞增的正式分析工具越來越多地被主流經濟學界應用到許多原本被忽視的經濟現象的分析中。克魯格曼把空間經濟學思想引入正式的經濟現象分析即是其中一例。儘管克魯格曼本人不滿當今世界經濟環境正在發生著的史無前例的深刻變化,包括全球化、產品市場的趨於不穩定和比福特製更激烈的產品品質和差異性的競爭等,但這種變化大大地提高了生產靈活性的重要性,更加鼓勵對外部規模經濟的依賴性。克魯格曼認為關於這種廣泛而深刻變化的描述可能有些誇張,但毫無疑問這種變化確實發生了,儘管是不均衡的,並使空間集群現象更加凸顯。克魯格曼的產業集群模型基於以下的事實:企業和產業一般傾向於在特定的區位空間集中,但觀察表明,不同群體和不同的相關活動又傾向於集結在不同的地方。結果,空間差異在某種程度上與產業專業化有關,這種同時存在的空間產業群聚和區域專門化的現象,是在城市和區域經濟分析中被廣泛接受的報酬遞增原則的基礎。當企業和勞動力集聚在一起以獲得更高的要素回報時,存在本地化的規模報酬遞增為產業群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基礎。但這種遞增的要素回報只在集聚發生區位的有限空間領域中表現出來。因為遠距離的交易成本,如交通費用和空間通信費用,決定了這種淨收益的增長是有界限的。於是,本地化的規模報酬遞增和空間距離帶來交易成本之間的平衡,就可以解釋現實中觀察到的各種等級化的空間產業格局的發展。克魯格曼設計了一個模型,假設工業生產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特點,而農業生產規模報酬不變。在一個區域內,工業生產活動的空間格局演化的最終結果將會是集聚。這從理論上證明瞭工業活動傾向於空間集聚的一般性趨勢,並闡明由於外在環境的限制,如貿易保護、地理分隔等原因,產業區集聚的空間格局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特殊的歷史事件將會在產業區形成的過程中產生巨大的影響力。現實中的產業區的形成是具有路徑依賴性的,而且產業空間集聚一旦建立起來,就傾向於自我延續下去。克魯格曼的工作實際上為主流經濟分析理論框架下研究產業空間集聚形態的多樣性開闢了空間,證明了經濟發展中,“區位是重要的”,市場結構對產業區位格局和貿易關係的影響很重要,尤其是跨國生產組織中出現的大量中間產品交易和差別產品市場的不斷細分,使得市場因素在地區間貿易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實際上,市場結構的轉變反映了局域專業化的趨勢。克魯格曼的模型為產業政策扶持提供了理論依據。產業政策有可能成為局域產業集聚誕生和不斷自我強化的促成因素,包括貿易壁壘也可以改變產業分佈的現實格局,不過產業政策或貿易保護措施只不過是各種影響局域產業集聚的形成和演變的因素之一,並不能必然導致政策制定者的預期願望實現,產業集聚發展中所依賴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另外,從對運輸成本、企業間的物質投入產出關係的關注,轉向對經濟活動所處的制度和社會文化環境的關注,是近年來產業空間區位研究的一個重要特點。企業為什麼會存在,並存在不同的規模?為什麼有的活動需要放在企業內部完成,而另外一些活動可以通過市場交易在外部完成?威廉姆森用不確定性、交易頻率和資產專用性等概念解釋了經濟活動的協約結構,提出了系統的關於公司治理結構的理論體系,並把所有這些處於市場與等級組織之間的組織形態統稱為網路。威廉姆森的公司理論中的網路思想是以交易成本為核心的,社會經濟網路涵蓋了威廉姆森分析框架中從市場到等級制的組織結構譜線,同時還包括網路行為主體之間的非貿易的相互依賴性。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格蘭諾維特用“根植性”(embeddedness)概念來描述那些使交易行為偏離利潤最大化目標的非經濟因素的社會影響,證明交易行為主體之間的關係遠比威廉姆森的從市場到等級組織的漸變譜線複雜。以格蘭諾維特為代表人物的新經濟社會學認為,經濟行為是根植(嵌入)於網路與制度之中的,這種網路與制度是由社會構築並具有文化意義的。這個論述高度評價了社會和文化對於經濟活動的重要性,特別強調企業間非貿易的相互依賴,並提供了通過非正式的安排來增強創新和地方才智的方法。參考文獻1.Dicken,P.1998.GlobalShift: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EconomicActivity,thirdedition,PaulChapmanPublishingLit.pp.161-1652.Fredriksson,C.G.andG.Lindmark1979.Fromfirmstosestemsoffirms:astudyofinterregionalinterdependenceinasociety.InFEIHamiltonandGJRLingeSpatialAnalysis,IndustryandtheIndustrialEnvironment.NewYork:Wiley.pp.155-1863.李小建.公司地理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4.盛洪.分工與交易.上海:上海三聯書店,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55.王輯慈.創新的空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習題1.分別說明產業聯繫、生產鏈和局域生產系統的含義。2.簡述韋伯集聚理論的內容。3.簡述增長極理論的內容。4.簡述區域比較優勢理論的內容。5.簡述產品生命週期理論的內容。6.主流經濟學對空間和專業化分工有哪些新認識?產業組織理論概述第1節競爭機制與產業組織理論一、競爭機制與“馬歇爾衝突”
產業組織是指同一產業內部企業間的組織結構或者市場關係。這種企業之間的市場關係主要包括交易關係、行為關係、資源佔用關係和利益關係。這裏,產業是指生產同一類或具有高度替代性產品的企業的集合,或是以在同一商品市場上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為標準劃分的狹義的產業;產業組織中的組織也不是通常所說的生產組織、企業組織,而是專指產業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
最初把產業組織概念引入經濟學的,是新古典學派經濟學家馬歇爾。馬歇爾在1879年出版的《產業經濟學》一書中,第一次把產業內部的結構定義為產業組織。1890年,他在其名著《經濟學原理》中論及生產要素問題時,在薩伊的生產三要素(勞動、資本和土地)的基礎上,提出了“組織”這一生產要素,並專門分析了分工的利益、產業向特定區域集中的利益、大規模生產的利益、經營管理專業化的利益、馬歇爾意義上的“內部經濟”與“外部經濟”、收益遞減與收益遞增等現代產業組織的主要概念與內容。
“馬歇爾衝突”的矛盾,即大規模生產能為企業帶來規模經濟性,使這些企業的產品單位成本不斷下降、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其結果必然導致市場結構中的壟斷因素不斷增強,而壟斷的形成又必然阻礙競爭機制在資源合理配置中發揮作用,使經濟喪失活力,從而扼殺自由競爭。他認為,完全競爭市場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廠商追求規模經濟的結果導致壟斷,而壟斷會扼殺自由競爭這一經濟運行的原動力,使市場價格受到人為要素的操縱,而且使經濟喪失活力,也不利於資源合理配置。“馬歇爾衝突”所提出的競爭活力與規模經濟之間的關係,正是現代產業組織理論關注的核心問題。面對這一矛盾,馬歇爾試圖用任何企業的發展都有的“生成—發展—衰退”過程來說明壟斷是不會無限蔓延的,規模經濟和競爭可以獲得某種產業組織研究生產同類或有密切替代關係的產品、服務的企業組成的產業,分析市場和產業的運行,尤其是企業之間的競爭和合作行為。
儘管產業組織理論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關於市場競爭機制的論述,但新古典學派經濟學家馬歇爾提出了產業組織的概念並揭示了市場運行中的主要矛盾——規模經濟與競爭活力,因此其被認為是產業組織理論的奠基者。
二、產業組織理論體系的建立
在馬歇爾所處的時代,壟斷還只是個別現象。到20世紀初,壟斷資本主義已經取代自由資本主義,壟斷已成為普遍現象,競爭和壟斷之間的衝突日益明顯。以完全競爭市場為分析基礎的新古典經濟學理論很難對現實經濟問題做出滿意解釋,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1933年,英國經濟學家瓊·羅賓遜和美國經濟學家張伯倫分別出版了《不完全競爭經濟學》和《壟斷競爭理論》,同時提出了壟斷競爭理論。他們認為,在現實經濟中,競爭和壟斷不是截然分開的,由於存在產品差異,現實世界既不是完全競爭的,也不是完全壟斷的,而是壟斷和競爭的混合——壟斷競爭。在壟斷競爭的市場結構中,企業具有決定產品價格的市場權力,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不足以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壟斷競爭理論為現代產業組織理論的創立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張伯倫也被認為是現代產業組織理論的奠基人。同時,現代產業組織理論體系中的實證研究的方式方法和判別標準也有所發展。例如,伯利和米恩斯1932年出版《現代股份公司和私有財產》,分析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的壟斷產業和寡頭壟斷產業的情況,並對“股份制的發展使資金集中到大企業手中,從而造成經濟力集中”等問題進行了經驗分析。勒納(1934)比較深入地探討了壟斷的概念和壟斷力的測量方法及指標。1940年,美國經濟學家克拉克在《以有效競爭為目標》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有效競爭”的概念。有效競爭是指規模經濟和競爭活力相相容的一種市場結構。政府的公共政策將成為協調規模經濟和競爭活力二者關係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有效競爭概念的提出,對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和體系建立產生了重大影響。但克拉克沒有在理論上解決有效競爭的評估標準和實現條件問題。經濟學家梅森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有效競爭的定義和條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尋求維護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及其形成條件——市場結構基準;另一類是從競爭中可望得到的市場結果出發,尋求市場的有效性——市場成果基準。兩類基準各有利弊,應將二者結合起來,考慮有效競爭。1959年,梅森的弟子貝恩出版了《產業組織》一書,系統地提出了產業組織理論的基本框架,標誌著現代產業組織理論的基本形成。三、哈佛學派與SCP範式1959年,貝恩的《產業組織》的出版標誌著哈佛學派的正式形成。哈佛學派的產業組織理論以壟斷競爭理論為基礎,以實證研究為主要手段,將特定產業的分析歸結為市場結構(marketstructure)—市場行為(marketconduct)—市場績效(marketperformance)三個方面,構造了一個既能深入具體環節,又有系統邏輯體系的分析框架,簡稱SCP範式,形成了完整的產業組織理論體系。
哈佛學派的產業組織理論由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這三個基本部分和產業組織政策組成,認為結構、行為、績效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即市場結構決定企業在市場中的行為,而企業行為又決定市場運行的經濟績效。因此,為了獲得理想的市場績效,最重要的是要通過產業組織政策來調整和改善不合理的市場結構。
所謂市場結構,是指對產業內競爭程度及價格形成等產生戰略性影響的市場組織特徵。影響市場結構的因素包括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和進入壁壘。集中度從某個特定產業或市場中賣方或買方的企業數量以及企業相對的市場規模分佈(市場佔有率)來考察市場的競爭狀態。產品差異是指在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或不同品牌的同類商品,由於在品質、款式、性能、銷售服務或資訊提供等方面有所不同,從而導致產品間替代的不完全。進入壁壘是指在特定產業中各種阻止新企業進入的不利因素或障礙。
市場行為是指企業在充分考慮市場的供求條件和其他企業行為的基礎上所採取的各種行動,包括定價策略、產品與廣告策略、研究與開發、合謀等。市場績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條件下市場運行的最終經濟效果,主要從產業的資源配置效率和利潤率水準、與規模經濟和過剩生產能力相關的生產相對效率、銷售費用的規模、技術進步狀況與X非效率、價格的伸縮性以及產品的品質、款式、變換頻度和多樣性等方面,直接或間接地進行評價。產業組織政策是為了促進資源在產業內企業間的合理配置以獲得理想的市場績效,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導和干預市場結構和企業市場行為的政策。其實質是通過協調競爭與規模經濟以及其他市場關係,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場秩序。產業組織政策通常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在大多數競爭性產業中用於保護和鼓勵競爭、限制市場壟斷和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發生的競爭政策,包括反壟斷政策、反不正當競爭行為政策,以及中小企業政策等;另一類是適用於自然壟斷等產業的政府規制。SCP範式所依據的微觀經濟理論,是將完全競爭和壟斷作為兩極,將現實的市場置於中間進行分析的、自馬歇爾以來的新古典學派的價格理論。因而,將市場中企業數量的多寡作為相對效率改善程度的判定標準,認為隨著企業數量的增加,接近完全競爭狀況,就能實現較為理想的資源配置效率。哈佛學派重點關注集中度和利潤率之間的關係。貝恩調查了美國製造業42個產業並將其分為兩組,一組是CR8(8家最大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大於70%的21個產業,另一組是CR8小於70%的其餘21個產業。結果顯示這兩個不同集中度的產業群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利潤率差異,前者平均利潤率為11.8%,而後者只有7.5%。因此,哈佛學派認為,在寡占或壟斷市場結構中,由於存在少數企業間的共謀、協調行為以及通過進入壁壘限制競爭的行為,削弱了市場競爭,其結果往往是產生超額利潤,破壞資源配置效率。這就是“集中度—利潤率”假說。哈佛學派認為結構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績效,主張採取企業分割、禁止兼併等直接作用於市場結構的產業組織政策來形成和維護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因而哈佛學派也被稱為結構主義學派。哈佛學派的這種政策主張,對戰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反壟斷政策的實施和強化,都曾經產生過重大的影響。在結構主義占主流的1970年前後,許多反托拉斯大案相繼在美國被提起訴訟,其中包括1969年由美國司法部提起訴訟的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案等。
但這種結構主義的反壟斷政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美國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因為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曾經是世界最大最強的美國的一些傳統優勢產業受到日本和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巨大衝擊,而實施世界最嚴厲的反壟斷政策被認為是削弱美國產業競爭力的癥結所在。這使得人們對實施結構規制所產生的大量社會成本究竟能否帶來更大的實際效果產生了疑問,而放鬆政府規制更能促進競爭的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芝加哥學派對哈佛學派展開了有力批評。20世紀80年代雷根政府執政的8年,基本採用“自由放任”的芝加哥學派的主張,在反托拉斯方面採取了緩和政策。
第2節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一、芝加哥學派芝加哥學派是20世紀60年代後期崛起的,其代表人物是施蒂格勒、德姆塞茨、布羅曾、波斯納等。芝加哥學派在理論上繼承奈特以來芝加哥傳統的自由主義經濟思想,信奉自由市場經濟中競爭機制的作用,強調新古典學派價格理論在產業活動分析中的適用性,堅持認為產業組織及公共政策問題仍然應該通過價格理論來研究,力圖重新把價格理論中完全競爭和壟斷這兩個傳統概念作為剖析產業組織問題的基礎,從而與哈佛學派更重視研究價格理論難以解釋的問題,並用產品差異和進入壁壘等新概念來加以說明的做法,在方法論上形成了鮮明對比。
芝加哥學派的特點:一是昄依新古典經濟理論,堅信瓦爾拉斯均衡及標準的自由競爭理論仍然有效,並以傳統的價格理論為尺度,分析和評判正統產業組織理論提出的種種與新古典經濟理論不符的假定和結論;二是認為政府無須干預市場機制的運作,因為現實經濟中的壟斷不過是競爭均衡實現之前的一種暫時現象,長期而言,對廠商行為的影響甚微。因此,政府制定的反托拉斯政策必將導致整個經濟運行效率的低下和社會福利的損失。以斯蒂格勒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認為,即使市場中存在著某些壟斷勢力或不完全競爭,只要不存在進入規制,長期的競爭均衡狀態在現實中還是能夠成立的。例如,在高集中度市場上,如果企業之間採取秘密卡特爾等共謀或協調行為,也許可以獲得高利潤率。但這是暫時現象,如果沒有進入規制,高集中度產生的高利潤率會因為新企業的大量進入或卡特爾協議的破裂而難以為繼。如果一個產業持續出現高利潤率,完全可能是企業高效率和創新的結果,並非哈佛學派所謂的存在壟斷勢力。芝加哥學派特別注重判斷集中及定價結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結構主義者那樣只看是否損害競爭。芝加哥學派駁斥了哈佛學派的“集中度—利潤率”假說。布羅曾指出,貝恩1951年研究的42個產業中,高度集中的產業群(70%)和較不集中產業群(70%)之間的利潤率差異為4.3%,到20世紀50年代中期已降到僅為1.1%。因此,芝加哥學派認為,如果高集中度市場長期出現高利潤率,只能說明該市場的大企業經營效率高,否則就會因其他企業的大量進入而使利潤率降至平均水準。在適者生存的法則下,正是由於效率高的企業採取了最優行為,才使其市場佔有率不斷擴大,才導致高集中度市場的出現。可見市場績效或市場行為決定了市場結構。芝加哥學派還修改了貝恩的進入壁壘理論。施蒂格勒把進入壁壘定義為新進入企業必須負擔而市場的在位企業不需負擔的成本。從這一定義出發,傳統的作為形成進入壁壘的許多因素,如產品差別化等不再被看做進入壁壘,而是實現經濟效率性的手段。施蒂格勒認為,除進入規制以外,真正的進入壁壘在實際中幾乎不存在,因而市場中的在位企業都面臨潛在進入者的競爭壓力。這種觀點對可競爭市場理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芝加哥學派的理論基礎是徹底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他們對政府在眾多領域的市場干預政策的必要性持懷疑態度,認為應盡可能減少政府對產業活動的介入,以擴大企業和私人自由的經濟活動範圍。兼併是企業實現外部增長的基本途徑,兼併能使社會資源從經營不善、效率低下的企業向具有生存能力、效率高的企業轉移,從而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只要不存在進入規制,潛在競爭壓力迫使兼併後的大企業仍然面臨競爭威脅。因此,除了個別情況,如高度寡占市場中的橫向兼併以外,政府沒有必要嚴格控制企業兼併。芝加哥學派主張反托拉斯的目標在於促使資源的使用盡可能提高生產活動的效率性,同時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即實現消費者福利最大化。反托拉斯政策的重點是應對企業的市場行為進行干預,其中主要是對卡特爾等企業間價格協調行為和分配市場的協調行為實行禁止和控制。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傳統產業國際競爭力日趨減弱,美國經濟出現了大量的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一些重要產業的生產活動向國外轉移,發生了所謂的產業空心化現象。許多人認為,實施過於嚴格的反壟斷政策和規制是美國經濟喪失活力的重要原因,而主張反壟斷政策的目的在於實現經濟效率性的芝加哥學派的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1981年雷根就任美國總統後,任命信奉自由主義的貝格斯特和米勒分別擔任美國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局長和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波斯納被任命為聯邦法院法官,芝加哥學派的主張成為美國反壟斷政策的主流意志,直接推動了美國反壟斷政策的重大轉變和規制緩和。二、可競爭市場理論1982年,鮑莫爾、帕恩查和韋利格出版了《可競爭市場與產業結構理論》,提出了可競爭市場理論,認為良好的生產效率和技術效率等市場績效在哈佛學派的理想的市場結構以外仍然是可以實現的,而無須眾多競爭企業的存在。可以是寡頭市場,甚至是壟斷市場,只要保持市場進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別的進出市場的成本,潛在競爭壓力就會迫使企業採取競爭行為。包括自然壟斷在內的高集中度的市場結構是可以和效率並存的。所謂完全可競爭市場,是指市場內的企業從市場退出時完全不用負擔不可回收的沉沒成本,從而企業進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場結構,其重要標誌是在位企業對快速進入缺乏阻止力。在新企業隨時進入市場的潛在競爭壓力條件下,即使市場上只有一個企業獨家壟斷,壟斷企業的資本收益率也不會高於完全競爭市場的正常收益率。因為任何能使壟斷企業獲取高於正常資本收益率的價格,都會立即招致其他競爭者的進入。根據鮑莫爾等人的定義,在完全可競爭市場中,不存在施蒂格勒意義上的進入壁壘。新企業進入時不僅能夠獲得必要的生產技術和充分的需求,而且也不存在進入規制等障礙。市場是否是完全可競爭的,僅僅取決於是否存在沉沒成本,而與產業內企業數量的多少無關。所謂沉沒成本,是指企業進入市場時所投入的資本,當企業退出該市場時不能收回的部分。例如,退出企業所持有的生產設備和廠房建築物,即使可以出讓或改變用途,但由於出讓價格較低而不能回收的部分投入費用,或難以回收只能作廢處理的未折舊有形資產,以及用於研究開發、廣告、員工教育培訓等形成無形資產的支出中,由於專用性而不能轉作他用而難以回收的部分費用等。可見,沉沒成本的沉沒程度主要取決於所投入資本向其他市場轉移或資產出讓的可能性,而與所投入固定費用的大小無關。
無論固定費用或資產的未折舊部分有多大,只要能夠回收,就不是沉沒成本。例如,如果沒有進入退出規制,原來往返於兩城市之間的民用航空飛機,就可以很容易地從該航線(市場)退出而進入以這兩個城市中的任何一個城市為起點的新航線,而在原有航線中並無費用沉沒。再如,金融業的經營訣竅和研究開發所形成的技術知識等無形資產,由於存在較大的可再應用性,沉沒成本也比較低。
沉沒成本的大小決定企業從市場退出的難易程度,從而影響著企業的進入決策。在完全可競爭市場中,由於沉沒成本為零,潛在進入者為了追求利潤會迅速進入任何一個具有高額利潤的市場,並能夠在現存企業對進入做出反應前無摩擦地快速撤出。這種進入形式通常被稱為“打了就跑”策略。這種策略甚至可以重複多次,直到消除任何超額利潤。因此,無論是壟斷市場還是寡占市場,任何企業都不可能維持可以帶來超額利潤的價格和低效率的生產組織,只能遵循可維持定價原則。類似於芝加哥學派,可競爭市場理論也是基於新古典經濟學的均衡分析方法,並強調長期分析。在可競爭市場上,所有在位企業的超額利潤為零;沒有一個企業的邊際成本大於市場價格;如果至少有兩個企業在市場上,那麼沒有一個企業的邊際成本小於市場價格;市場上現存企業的總產出最大、成本最小,否則將有新的企業進入。表明可競爭市場即使在寡占甚至壟斷條件下,也可以實現最佳福利目標。在可競爭市場中,數目相對較少、從事多產品生產的企業仍然可以通過在不同的市場交叉經營、相互競爭,從而充分發揮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的作用,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和技術進步。可競爭市場理論認為自由放任政策比政府規制更為有效,主張政府應重視市場是否存在充分的潛在競爭壓力,而確保潛在競爭壓力存在的關鍵,是要盡可能地降低沉沒成本。一方面要積極研究能夠減少沉沒成本的新技術、新工藝,另一方面要排除一切人為的進入和退出壁壘。三、新奧地利學派新奧地利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在米塞斯和哈耶克等提出的經濟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經濟學流派,在西方學界、政界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但由於在研究方法上過於強調主觀主義的心理分析,主張的極端自由主義政策也不現實,因此,新奧地利學派對產業組織理論的影響更多體現在思想理念上。
新奧地利學派繼承和發展了門格爾、龐巴維克創始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傳統思想和方法,完全否認新古典主義關於市場運行的完全競爭理論,認為完全競爭概念僅僅描述了作為競爭結果的均衡狀態,卻忽略了導致均衡的競爭過程,有競爭之名而無競爭之實。
新奧地利學派從資訊的不完全性、人的有限理性和環境的不確定性出發來理解市場,認為完全資訊假定作為完全競爭理論分析的前提,不僅不符合現實,還會產生誤導。因為如果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存在完全資訊,那麼資源的有效配置這一最重要的經濟問題就不再存在。政府和個人都不可能掌握完備的知識和資訊,這不僅因為知識和資訊是分散在千百萬人的腦海中,而且這些知識和資訊是千變萬化的。因此,市場運行的根本問題就在於如何發現和利用分散的知識和資訊,把資源配置到對社會有更高價值的方面,而這只有通過競爭的市場才能實現。新奧地利學派把市場視為發現和利用分散的知識和資訊的過程,強調企業家及其創業精神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認為創新精神實質上是發現人們的新需要以及滿足這些需要的新資源、新技術的能力。在市場競爭過程中,企業家通過學習和發現新的知識和資訊,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來實現資源的合理流動,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和實現理想的經濟績效。新奧地利學派重視經濟現象背後的道德和文化基礎,有其獨特的方法論。認為經濟學是不同於自然科學的人類行為科學,反對把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運用到經濟學的研究之中,主張對經濟問題必須與道德倫理、政治學、法學和哲學等聯繫起來進行研究,拒絕採用數學方法和經濟計量技術,致力於個人行為的邏輯分析。從“人類行為是實現其目的的合理行動”這一前提出發,通過邏輯推理發現個人行為和經濟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繫。新奧地利學派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強烈反對政府干預,抨擊行政壟斷。認為市場不均衡是由參與者的無知造成的,即存在著未被發現的資訊或者因為資訊不完全造成了獲利機會的損失。因此,市場運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均衡的調整過程。企業家在市場競爭中通過不斷試錯,發現知識和資訊,實現和維護市場均衡。由於試錯過程對實現市場均衡是必要的,新奧地利學派強烈反對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認為政府的知識和資訊也是不完全的,政府的干預反而會扭曲市場調整過程,最終損害經濟績效。新奧地利學派對反壟斷政策持批判態度,認為利潤是對企業家進行了成功創新的報酬,它給企業家傳遞關於市場機會的資訊,在動態競爭過程中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向未来的美术教育展望计划
- 教学成果转化与应用计划
- 防止火灾事故的检查方法培训
- 秋季学期团队建设与合作模式计划
- 压疮病人的护理急诊科
- 听神经鞘瘤围手术期护理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查房
- 农学研究实践
- 农学论文之道
- 中考数学复习第7章图形的变化第30课时投影与视图课件
- 山西省灵丘县山西省刁泉银铜矿业有限公司银、铜矿资源开发利用、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附件
- 202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英语(含答案解析)
- 物业项目全生命周期个关键节点清单
- 公司装修许可证
- CQI-12涂装系统评审
- 信用管理师(三级)理论考试题库(300题)
- 弯沉值计算表格-你懂得
- 2023全球电动汽车展望(英文)-国际能源署
- 吸收光谱法的浅析
- WS/T 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 2021-卒中后呼吸系统感染气道管理专家指导意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