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示例解析与强化练习_第1页
高考古诗示例解析与强化练习_第2页
高考古诗示例解析与强化练习_第3页
高考古诗示例解析与强化练习_第4页
高考古诗示例解析与强化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古诗示例解析与强化练习考点:1.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推测作品的写作时期2.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人满腹忧情”3.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意象的象征义4.范仲淹《苏幕遮》——词牌名的典故【考点研究】一、常见组合考点1.意象的象征义2.推测作品的写作时期3.“诗人满腹忧情”4.词牌名的典故【考点示例】一、叶梦得《贺新郎·睡起流莺语》——推测作品的写作时期【考点解读】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2.推测作品的写作时期文本贺新郎·睡起流莺语(宋)叶梦得睡起流莺语。掩青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①,暗尘侵、尚有乘鸾女②。惊旧恨,遽如许。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③,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萍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④。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⑤。【注】①宝扇:指团扇。此扇形如明月。明月影:指团扇的影子。②乘鸾女:指扇上所绘的仕女图画。③葡萄涨绿:绿水新涨,如葡萄初酿之色。④容与:徘徊。⑤:金缕:即《金缕衣》曲,为唐时的一首七言乐府。问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描绘的春末青苔点点,落红满院的景色,是抒情主人公心情的写照,同时又是为后文的思人作铺垫。B.“渐暖霭”写暖风带来初夏的暑热,因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宝扇,那扇面上模糊的素衣仙女画像,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旧恨”。C.下片一个“黏”字,刻画出了碧浪之高,好像和天粘在了一起。“涨”写了葡萄新熟,饱满而晶莹剔透的样子。D.“怅望”既写自己盼“帆”归,也写佳人盼“帆”到,两人都目送归鸿,但无论如何相望,都隔着万水千山。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涨’写了葡萄新熟,饱满而晶莹剔透的样子”错,“浪黏天、葡萄涨绿”两句的意思是:江上碧浪连天,远望如同正在泼醅上涨的葡萄绿酒。“涨”写碧绿的清水涨满,像一江新酿的葡萄酒,而非“葡萄新熟,饱满而晶莹剔透的样子”。故选C。问题2后人评价叶梦得“其词(早期)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你认为本词是叶梦得哪个时期作品?请结合诗歌说明理由。答案本词是叶梦得早期的作品。这首词借暮春景色抒发怅恨失意的无限相思、青春虚掷的无限感慨,写景清新明快,词风婉丽,抒情深婉,情深意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本词起首三句描绘自己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时分,忽闻莺声婉转,“流莺语”以细聆莺啭来突出环境的幽寂,也即“鸟鸣山更幽”之意。环顾四周,但见地上点点青苔,片片落花,说明春光已尽,令人不胜惋惜。“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两句,进一层描写庭院景象,细致铺展开来,工笔描绘。这两句将“残花”与“垂杨”并提,表现春末特有的景色;由花开到花落,都是悄悄地没人注意,只有柳条还在随风轻摆,这是静中见动;一“自”字写出四周无人的寂寥况味,用来衬托作者徘徊四顾的孤独心情。由此可见,该词写景清新明快,词风婉丽,抒情深婉,情深意长。这首词借暮春景色抒发怅恨失意的无限相思、青春虚掷的无限感慨,正是体现了叶梦得早期的作品“其词(早期)婉丽,绰有温、李之风”的语言风格。译文午睡醒来,听流莺娇声软语,天色渐渐向晚,房门外,苍苔满地,落红片片堆砌。没人看见残花已被吹尽,只有垂杨迎风自舞,庭院幽静空寂。暮霭中渐渐带着暖意,我感到了初夏的暑气。寻找从前用过的那把明月般圆圆的宝扇,它已经灰尘沽满,扇子上画着骑凤的仙女,那久已沉积的离愁别怨,猛然将我的心强烈震撼。

江南美好的旧梦已断,洲诸横靠着她的小舟,碧绿的清水涨满,像一江新酿的葡萄酒。波浪粘连着远天,化半空烟雨苍茫。她楼前绿水悠悠,是否也在把我深深想望,准备采一束蘋花寄上?我怅然地遥望,她的木兰舟不知浮游何方。云帆在万里以外,几时才能来到我的近旁?我久久地目送着天边孤鸿,视线尽头,只见千山阻挡,有谁为我把《金缕》曲歌唱?赏析关德在《题石林词》一文中,对叶梦得词下了这样的评语:“味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此篇正体现其早期词作的特点。这首词借暮春景色抒发怅恨失意的无限相思、青春虚掷的无限感慨,写景清新明快,词风婉丽,抒情深婉,情深意长。上片是静景,并在静景中体现出作者的内心幽情。起首三句描绘自己午睡乍醒,已是傍晚时分,忽闻莺声婉转,“流莺语”以细聆莺啭来突出环境的幽寂,也即“鸟鸣山更幽”之意。环顾四周,但见地上点点青苔,片片落花,说明春光已尽,令人不胜惋惜。“吹尽”两句,进一层描写庭院景象,长调写景不似小令,并非勾勒点染,抓取景物特点即可,而是需要细致地铺展开来,工笔描绘。这两句将“残花”与“垂杨”并提,表现春末特有的景色;由花开到花落,都是悄悄地没人注意,只有柳条还在随风轻摆,这是静中见动;一“自”字写出四周无人的寂寥况味,用来衬托作者徘徊四顾的孤独心情。“渐暖霭”三句,光从时节转移写起,春去夏来,暖风带来初夏的暑热,由于想到消暑而引出了宝扇;这是一把布满尘灰的扇子,但它上面那隐约可见的那位月宫“乘鸾女”却使他陷入沉思。关于“乘鸾女”,原来有着一个月中仙女的传说,据说唐明皇在九月十五日游月宫,“见素娥千余人,皆皓衣乘白鸾”(《龙城录》),那扇面上模糊的素衣仙女画像,引起他的联想,勾起了他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旧恨”,使他自己也感到惊讶的是那“旧恨”,竟会如此猛烈地涌上心头,这里极其隐晦地表现出作者对宋朝衰落的遗恨。下片为想象,承上“旧恨”展示心头感情波涛。“江南”三句,是说昔年乐事已成而今“旧恨”,伊人远去,犹如乘鸾仙女,无由再见,只有在梦中来到她所在的江南:江上碧浪连天,远望如同正在泼醅上涨的葡萄绿酒。李白就曾有诗赞道:“遥看江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泼醅。”(《襄阳歌》)这连天江浪,再加上弥漫空中的烟雨,真好似一幅水墨画。这里先写景,然后引出下面景中之人。“无限楼前沧波意”,“沧波”照应前句江景,描绘出一幅想象中的画面:情人在江边高楼倚栏怅望,却只见细浪粘天,烟波浩渺。作者想象情人遥对沧波的情怀,不禁道出“谁采蘋花寄与?”采蘋花有寄托相思的用意,二人相隔万里,虽想采蘋花寄给对方以托相思,但作者却言“谁采”,透露出“梦断”之恨。“但怅望”三句,更深一层,写两人之间隔着千山万水,舟船难通,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相互“怅望”,但无论如何相望,视线也会被“千山”所阻。问“万里云帆何时到?”即含有“不能到”的意思,因此只能与“孤鸿”相伴,在这种凄清的景况中独自品尝离愁别恨。柳永《玉蝴蝶》词末几句境界与此相似:“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结末两句深恨无人为自己唱起《金缕曲》,由曲及人,兴起对美好往日的怀念。又着一“谁”字,进一步表现作者失去情人之后的孤苦。“金缕”曲词中有劝人珍惜年华的句子,作者借此叹息往日美好不再,而自己如今无人相伴,年华也只是虚度,将对远方伊人的惓惓深情蕴藏于短短六字中,显得曲致深长。二、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人满腹忧情”【考点解读】1.对本诗的赏析2.思想感情——“诗人满腹忧情”:理论应用文本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①,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注】①《晋书·孟嘉传》:“有风到至,吹嘉帽堕落,嘉不知觉。温使左右勿言,欲观其举止。嘉良久如厕,温令取还之,命孙盛作文嘲嘉,著嘉坐处。嘉还见,即答之,其文甚美,四坐嗟叹。”问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整首诗前三联对仗工整,抑扬顿挫;尾联, 问一答,意味深长。“孟嘉落帽”的典故,表明诗人跟孟嘉一样显示出名士风雅洒脱的情态。C.颈联描山绘水,写蓝水远来,干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尽显峥嵘气势。D.尾联中诗人虽已醉眼蒙胧,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万语千言。答案解析B萧短发,反请人正冠。颔联反用“孟嘉落帽”典故,传神写出杜甫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问题2有人评价这首诗说“诗人满腹忧情”,请简要分析全诗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联感伤深秋高危萧瑟,抒发内心感奋;译文人老了,又面对着悲凉萧瑟的秋色,只好勉强宽慰自己了。今日恰逢重阳佳节,我也来了兴致,和大家在一起尽情欢乐。惭愧的是,我的头发稀稀落落,因担心帽子被风吹走,笑请旁人把我的帽子扶正。蓝溪的水远远地从千条溪涧中流过来,玉山高耸冷峻,两峰并峙,千古不变。明年我们再相聚时,谁还健在呢?不如多饮几杯酒,拿起茱萸好好看看,期望明年再相会。赏析此为杜甫七律中的代表作。此诗首联就用对仗,诗句宛转自如。“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老去”停顿,为一层,“悲秋”停顿,为一层,“强自宽”又停顿,又为一层;“兴来”停顿,为一层,“今日”停顿,为一层,“尽君欢”又停顿,又为一层。诗意层层变化,错落有致。颔联用“孟嘉落帽”的典故,把诗人内心悲凉而又强颜欢笑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人老了,怕帽一落,显露出他的萧萧短发,作者以此为“羞”,所以风吹帽子时,笑着请旁人帮他正一正。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王隐《晋书》:“孟嘉为桓温参军,九日游龙山,风至,吹嘉帽落,温命孙盛为文嘲之。”杜甫曾授率府参军,此处以孟嘉自比,合乎身份。然而孟嘉落帽显出名士风流蕴藉之态,而杜甫此时心境不同,他怕落帽,反让人正冠,显出别是一番滋味。说是“笑倩”,实是强颜欢笑,骨子里透出一缕伤感、悲凉的意绪。这一联用典入化,传神地写出杜甫那几分醉态。宋代杨万里说:“孟嘉以落帽为风流,此以不落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诚斋诗话》)颈联更是不同凡响,笔力挺峻。“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按照一般写法,颈联多半是顺承前二联而下,那此诗就仍应写叹老悲秋。诗人却猛然推开一层,笔势陡起,以壮语唤起一篇精神。这两句描山绘水,气象峥嵘。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并峙。山高水险,令诗人只能仰视,让他感到振奋。用“蓝水”、“玉山”相对,色泽淡雅;用“远”、“高”拉出开阔的空间;用“落”、“寒”稍事点染,既标出深秋的时令,又令读者有高危萧瑟之感。诗句豪壮中带几分悲凉,雄杰挺峻,笔力拔山。尾联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意。“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当诗人抬头仰望秋山秋水,如此壮观,低头再一想,山水无恙,人事难料,他自己已这样衰老,不能生活得长久。所以他趁着几分醉意,手把着茱萸仔细端详:“茱萸呀茱萸,明年此际,还有几人健在,佩带着你再来聚会呢?”上句一个问句,表现出诗人沉重的心情和深广的忧伤,含有无限悲天悯人之意。下句用一“醉”字,妙绝。若用“手把”,则嫌笨拙,而“醉”字却将全篇精神收拢,鲜明地刻画出诗人此时的情态:虽已醉眼蒙眬,却仍盯住手中茱萸细看,不置一言,却胜过万语千言。这首诗跌宕腾挪,酣畅淋漓,前人评价说:“字字亮,笔笔高。”(《读杜心解》)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诗句显得慷慨旷放,凄楚悲凉。

【考题对接】一、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意象的象征义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1.首句中“出红尘”三字,表明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全词中最能体现这种态度的是词中的一个“________”字。(2分)2.请赏析“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的表达技巧。(6分)一、朱敦儒《好事近·渔父词》【答案】1.厌弃官场、归隐田园出【解析】首句“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意思是悠然地脱离尘世,醒醉没有时候。“红尘”意味官场、尘世,“摇首”二字形象地表达了“红尘”否定,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以及归隐田园的愿望。“出红尘”即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弃,故是本词的词眼,“出”表达了作者词人的人生态度。2.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千里水天一色,是静景,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②象征。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③以景结情。寄寓了词人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闲适生活的人生追求。(每点2分)【解析】“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意思是:月光洒满大地,水天一色,万籁俱寂,只有孤鸿的身影时隐时现。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千里水天一色,是静景,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象征。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孤鸿”就是词人自己,“孤鸿”的孤独,亦是词人的孤独,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以景结情。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译文】悠然地脱离尘世,醒醉没有时候。穿着蓑衣头戴斗笠,以钓鱼为生,披霜冒雪已很寻常。

夜晚无风静静的坐定垂钓,天上湖中一共两轮新月。千里水天同色,唯见孤鸿出没。【赏析】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后片切然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第一首词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整高远而又空灵。二、范仲淹《苏幕遮》——词牌名的典故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典故】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1.下列选集中,可能收录本词的一项是(

)A.《宋代长调选》 B.《浪漫主义诗歌选》C.《唐宋辞赋精编》 D.《宋人长短句菁华》2.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碧云天,黄叶地”两句描写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色彩暗淡。B.上片结尾三句,将眼前所见的景物连缀在一起,层次分明。C.“黯乡魂,追旅思”写思乡情感和羁旅愁绪,重叠相续。D.下片结尾两句,欲借酒消愁却都化作相思之泪,更添苦情。3.本词《苏幕遮》的题目,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怀旧》,另一个版本是《秋词》,你认同哪一种?为什么?二、范仲淹《苏幕遮》【答案】1.D【解析】A.根据词的分类,58字之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本词共62字,属于中调,从而不能收入《宋代长调选》。B.从整首的意境来看,本词属于现实主义作品,故不能入选《浪漫主义诗歌选》。C.“辞赋”是属于赋体的散文,本词不属于散文,是词,不能入选《唐宋辞赋精编》。D.《宋人长短句菁华》是对宋代词作中的精品的选本,本词可以入选《宋人长短句菁华》。2.A【解析】A.“两句描写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色彩暗淡”分析错误,“碧云天,黄叶地”两句,即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而没有写秋景经常出现的衰飒之气。天碧,叶黄,天地广阔,不是凄凉,也不是色彩暗淡。3.【示例1】我认同《怀旧》。所谓“怀旧”,就是怀念故乡昔日人事也。诗歌上片的碧云、黄叶、寒烟、斜阳,构成一幅苍茫开阔的秋景图,借秋景抒发绵长的思乡之情,一句“芳草无情”,由实入虚,联想到了家乡。而下片的“黯乡魂”一句则直接点明思乡之情,通过难以入睡、独倚高楼、借酒消愁等一些列动作描写,写出了思乡情感之浓重,难以派遣。虽然本词也写到了秋景,但对于怀念故乡的情感抒发才是本词的重心。【示例2】我认同《秋词》。这首词使用了典型的秋景意象,比如天上的碧云、地上的黄叶,色彩绚丽,意境辽阔。其次,诗人写景有层次性,由近及远写出一幅秋景图。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一直向远方伸展,连接着天地尽头的秋江、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本词在写秋上可谓经典,对后世词曲影响巨大。本词下片的抒情,是秋景的延伸,是建立在秋景的渲染之上的抒发,所以我认同《秋词》。【译文】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赏析】这首《苏幕遮》是范仲淹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时所作。此词以低徊婉转、沉雄青刚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词的上片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下片直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