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教案系部:艺术系教研组:环艺教研室教师姓名:由迪课程名称:写生授课学期:2011-2012第二学期学生班级:10.1班教案单元名称风景画概述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风景画的基本知识及概念,明确风景写生在造型艺术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风景绘画的基本方法,并通过优秀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难点1.风景写生基础知识及有关概念。2.如何画好风景画。教学内容(及课程设计):风景画概述1.风景写生的意义对自然界光和色的研究体会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对于自然物体的观察与归纳的训练由感性认知到理性的使用2.如何画好风景画一、色光
天气的阴晴变化呈现不同的冷暖\o"关系"关系,它使物象产生明度、纯度、色相等变化。如晴空旷野,给人以温暖的云天大地之感受。到了晚霞时分,特别是物象受光部分呈现强烈的光源色,亮部的明度提高,纯度与色相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光愈强,物象所受影响愈大,反之则愈小,其投影倾向于光源色的补色。物象受光后,亮部若偏暖,暗部就偏冷,亮部若偏冷,暗部则偏暖。
二、主体
在风景画中,主体如何突出呢?首先,在构图落幅中,一般把空间安排为近景、中景、远景三景。中景为主体位置,前景与远景起突出主体作用。在选材构思上要主次分明,做到这点要删繁就简或者化简为繁,视画面需要而定。在艺术处理对象上,应有高低错落,方圆曲直,遮叠离合等丰富的层次变化。
三、透视
其包涵双重意思:一为形体空间透视变化,即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粗远细,近疏远密,近清楚远模糊的基本透视原理的运用。二为\o"色彩"色彩的空间透视。它可概括为近暖远冷,近鲜远灰,近亮远暗。
四、塑造
以色造型,首先要了解有的\o"色彩"色彩属于植物性颜料,如藤黄、群青等,其特点是明快透明但覆盖力不强。有的属矿物质颜料,如朱红、赭石等,其特点是厚重不透明覆盖力强。知道了这点就可应物赋色,恰如其分地表现物象。在用笔上,柔软之物与刚硬之物要为体现其质地而采用揉、刷、摆、皴、拖、勾、点等笔法。在画法上柔者湿画刚者干画或者视物体质地采用干湿结合法而灵活运用。
五、意象
为达到审美的共鸣,作画者将个性的独特视野寓情于景物中,感悟体验人们共有的道法自然的情愫,从而实现意象的视觉传达。课时:2课时单元名称写生实践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建筑风景的绘画步骤与造型刻画技法,以及常见物象的表现方法。逐步掌握空间造型和明暗表现的基本法则,掌握比例关系和透视变化规律,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表现方法以及构图方法。掌握风景画写生中景物的取舍、构图、空间表现与深入刻画。教学重点、难点1.钢笔素写风景常见物象表现方法。2.色彩风景常见物象表现方法。教学内容(及课程设计):第一节钢笔表现一、钢笔风景写生的意义1.地域文化采风2.素材的搜集3.空间透视表达训练4.钢笔风景画的体验二、钢笔风景画的特点1.生动性2.不可修改性3.即兴发挥4.素材性三、常见物象表现方法树的种类不同,树叶、树干的生长形态各异,树纹也各有自己的特征,山石因各种地貌的不一样,形成山的形状及石纹肌理的不同。画的时候要从总的感觉入手,找出规律性的纹理变化加以描写。
树一.解树的生长规律,掌握树的造型特点。
二.解一般的表现方法:
1.线为主的画法。
2.明暗调子为主的画法。
三.悉一般的作画顺序:
1.从树干画起,再画枝、叶。此种画法能较清楚地表现树的结构。
2.树叶画起,再画树枝、树干。此种画法较易表现树的动势,叶子浓密的树用此画法能很好地表现出描绘对象的特性。树干因树种不同而形成各自的姿态。如杉树、白烨,树干挺拔。柳树树干较大,树枝弯转向上,细枝条向下垂。河边垂柳树干一般倾斜向河的方向。松柏树干虽然不是很直,但劲挺的姿态给人以不屈的感受,在画树时,首先对树干要有总的印象,画起来就较易总体把握了。树干因各自的树种不同,除了姿态变化外,在纹理上也各有自己的特征,作画时要特别留意,另外画几棵树在一起时,要注意树干的各自姿势及相互的呼应关系。树叶以线勾画树叶,不要机械地对着树叶一片一片地勾画,要根据不同树的叶子的形态,概括出不同的样式,加以描绘。《芥子园画谱》中有类似的树叶点法可以参考,要灵活运用。用明暗色块表现树叶,则是根据树叶组成的团块进行明暗体积、层次的描绘。在适当的地方,如一些外轮廓处或突出的明部,作一些树叶特征的细节刻画山石描绘风景,通常叫风景写生,在中国画中将它归到“山水画”的范畴内。古代画家对不同的山的形状、纹理的表现进行了较详细的概括总结。逐渐形成了许多类型的“皱法”。皱法是指各种类型山石描绘的笔法。
在速写训练中,对山石的表现应从学习传统的各种皴法入手,这里主要介绍折带皴、披麻皴、荷叶皴、斧劈皴、解索皴等几种山石表现方法,另外有许多山的纹理的表现,还要我们在速写训练中进一步地灵活运用。第二节色彩表现一、色彩风景写生的意义1.对自然界光和色的研究2.体会设计的色彩与生活的关系3.对于自然界色彩的观察与归纳的训练4.色彩表现能力训练5.由感性认知到理性的使用二、色彩的知识掌握1.色彩产生的原理2.固有色、三原色、光源色和环境色3.色彩的协调4.色彩的对比三、色彩写生的观察与表现
强化色彩意识
物体的色彩来源于光源的色彩和不同质物体对光的选择吸收与反射的能力。对于物体的色彩,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地点,对其色彩的认识和感受都不尽相同。因此,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色彩,必须对色彩有全面的了解。
1、认识色彩
科学实践证明,物体的色彩是因光的照射形成的,没有光就没有色彩。色彩是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绘画中的色彩分为写生色彩和装饰色彩两大类。装饰色彩着重研究物象固有色的对比、协调,颜色组合、色调问题,在色彩运用上较之写生色彩注重色的单纯和大色域对比,主观性较强;而写生色彩也考虑物象固有色因素、色调的协调问题,但它更注重不同光照条件下物象的客观色彩变化以及色彩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各种色彩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还相互联系,无论是写生色彩还是装饰色彩,都各有特长又有局限性,在色彩训练中不能彼此分割,应相互渗透,才能认识色彩,体会色彩。2、理解形体色彩
色彩与形体是绘画的重要因素,它们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正是形与色产生的形象使我们获得了艺术的享受。形体的色彩主要来自构成色彩关系的三方面,即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
光源色是由于光波的长短不同,形成了光的不同颜色,绘画上称为光源色。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由于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光源色也不同。光源色是光自身的色彩倾向,它影响物体的色彩。自然界中的色彩现象正是由于光源色的差别及其变化才使物体的色彩变得丰富多彩。
固有色是受光物体对光源色的色彩吸收与反射作用形成的,由于各种物体吸收与反射色光的性质不同,在人们的视觉上形成了不同的颜色,我们称物体上所呈现的颜色为固有色。“固有色”是一个不准的概念,世上本无“固有色”。因为物体的色彩是受光限制的,物体本身并不呈现恒定的色彩,人们所说的固有色是在比较柔和的日光下呈现的色彩印象,随着光源色和周围物体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固有色”不会是固定不变的。尽管现代物理一再证明固有色是不存在的,但为了研究方便和便于常人的观察习惯,还是把光源色和物体的固有色作为分别的概念来研究。作为一种假设,固有色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它不仅适应于人们的直观与习惯,而且方便人们对物体的色彩观察、分析和研究。如果没有这种假设,物体的色彩就难以描述。
世界上任何物体都是处在具体环境之中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色彩也不例外。环境色正是由于色彩的反射作用,造成同一空间物体的色彩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强调被描绘的物体受周围环境色彩的反射光影响,所呈现出的色彩是与光源的照射分不开的,具有客观真实的视觉感觉。因此,同一场景不同的物体上,通过吸收与反射,相互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色光影响,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三者有主有次相互制约,形成和谐统一的色彩整体。色彩写生中要强化色彩的可变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三者在描绘物象上的相互关系,防止过分强调物体的色彩变化而忽视形体。
3、把握空间色彩
把握色彩靠感觉,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色彩与空间的关系才能解决本质问题。由于色光波的散射程度不同,光波的长短也不同,色彩在空间的传递中也产生变化。空间距离近的,物体物体轮廓清晰,明暗色调差别大;空间距离远的,物体物体轮廓模糊,明暗色调差别小,物体明暗面层次不清且色调统一。同时,由于空气和其他空间因素的影响,不同距离的物体,其色彩的纯度和冷暖也会发生变化,距作画者远的色彩愈灰或冷。从而归纳出空间色彩的基本规律是近暖远冷、近纯远灰,近鲜明、远模糊,近对比强、远对比弱。利用色彩与空间的关系,可以在二度空间上表达出具有长、宽、深的三度空间。
二、强调色彩写生的整体观察和表现
1、整体观察
任何物体的色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认识色彩的观察唯一正确方法就是整体观察、互相比较,分析和发现色彩的大关系。整体观察是为了把握和控制画面的基本色调和大的色彩关系而对描绘对象的整体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比较是整体观察的深化,是认识客观对象的第一要素,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物体间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进行反复比较,分辨色彩倾向,寻找色彩之间的微妙变化和差异,才能掌握对象诸种因素的正确关系。
A、比色调:色调是指各种颜色不同的物体所构成的色彩在明度、冷暖、色相、纯度等方面的总倾向,也指一幅画的主要特征,大的色彩效果,是一幅画的总体面貌。调子之间的比较,目的是为了确定调子的明度、冷暖和色相的倾向,使描绘内容有一定的气氛特征,统一本来彼此不协调的色彩。调子起着色彩的支配作用,色调不统一时画面会产生紊乱。因此,首先要看到一个整体的、和谐的大小色块所组成的总的色调特征,其次把对象、光源、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面的观察比较,在整体比较中捕捉色彩。如早上的景物,受光面在阳光色的暖调之中,暗面受天光影响而统一于冷调之中。当冷暖调不明确或较乱,则色调也不统一。
B、比明度:色彩的明暗差别,即深浅变化为明度。色彩的差别又包括某种色彩的深浅变化和不同色相间存在的明度差别。在比较明度时一定要把重要的颜色找出,再把亮的颜色找出,然后由深到浅排列,在画中建立一个次序。同时根据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与理解,把握住大的黑白灰关系,将对象的层次进行概括,进行对比,使画面效果丰富多彩。如画面缺乏深色或浅色就造成画面“灰”,层次没有概括或过多会失去对象本质的真实感。
C、比冷暖:冷色与暖色是人们的生理感觉和感情联想。色彩的冷暖是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两种色彩相比较是决定冷暖的主要依据。没有暖的对比,冷色也不可能单独存在,它们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色彩的冷暖感觉是通过整体分析比较而得出的。一般情况下,暖色光使物体受光部分色彩变暖而背光部分呈现其补色的冷色倾向;冷色光使物体受光部分色彩变冷而背光部分呈现其补色的暖色倾向。即感觉中偏红的为暖,偏蓝的为冷。
D、比色相:色相是颜色的相貌。只有在明度相同、冷暖难分的情况下,才用色相来比较。
2、整体表现
正确的表现方法的一个根本原则是:整体——局部——整体。无论是方法步骤的设立,还是表现中的塑造过程,都是严格遵守这一原则的。作画步骤应是从整体开始到整体结束,局部调整也应是整体、局部、整体不断反复,不断深入。首先控制画面的基本色调,把一组静物的背景与主体、一处风景的天空远景与近景等概括归纳为几大色块,抓住对象的总的感觉,构成调子的色彩因素,由浅到深,用大笔比较迅速地将大的色彩关系画出来。其次调整修改,深入刻画,通过比较找出较为细微的变化,找出局部在整体中应处的位置,并始终以整体调子和冷暖、明暗关系来检查反光和环境光对色调的影响,又以大的色彩关系去衡量局部细节的准确度,再提炼概括。整体的观察和表现始终贯穿在作画的全过程,任何时候停下作业,画面的整体关系都应是完整的,而不能让局部明显地、孤立地跳出画面,从始至终都要在整体的大关系中表现对象,直至完成。
A、先色后形:这种表现方法有益于提高对色彩的概括能力。在理解色光的基础上,确定轮廓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某一物体或某一景物的色彩大关系和调子特点,完全排除细节描绘,将对象复杂的色彩和形态归纳为色块,以不同色块的明度、冷暖、面积对比构成色调。并处理好色彩中心和其它颜色的关系,组成统一的色调,以表达一定的内容和主题。
B、对比调和:对比是绘画中的一种表现手段,没有对比就没有表现力。在写生中运用对比来突出形象,加强画面主题的表达效果,同时也运用各种色彩对比不定期激活画面的色彩,加强空间、距离、体积等画面效果。常用的对比方法有冷暖、明度、纯度等;而调和与对比恰是矛盾的。调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群管理技巧
- 大班安全火娃娃
- 患者安全护理医疗事故
- 诚信作文课件
- 藤野先生课件2017
- 苹果客户管理
- 食品安全与卫生幼儿园
-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6篇
- 升学宴嘉宾致辞合集8篇
- 小学语文草原的课件
- 重庆财经学院《自然语言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GB/T 30002-2024儿童牙刷通用技术要求
- 【MOOC】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高级财务会计-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动画制作员(高级工)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GB/T 34430.5-2024船舶与海上技术保护涂层和检查方法第5部分:涂层破损的评估方法
- 假性动脉瘤护理
- LNG加气站设备维护应急预案
- 2024年婴幼儿发展引导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 安全工作总结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