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金方大医精读》的道德观
孙思艺术(公元581-682年)、昭昭华源(今陕西耀县)。他是唐代著名的药剂学家,被称为“膏王”。他的著作很多,在医学方面以《千金方》最为著称,被今人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他在八十余载的杏林生涯中,医术精专,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为医学界树立了医德高尚的“苍生大医”的光辉形象。儒、道、佛思想是隋唐时期支配人们行为的主要文化支柱,孙思邈生活在这一时代,因此他的学术思想也深受其影响。他把三家之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的医德思想和医学学术体系。孙氏专论医德的不朽之作《千金方·大医精诚》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成为我国医学史上医德规范体系的开拓者。本文仅从儒家的“医乃仁术”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及佛家的“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思想这3个方面对孙思邈的医德观作初步探讨。1医疗道德:医生有仁爱之心两汉以降,儒家思想逐渐演化为中国文化的主干。“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谓“仁”就是“爱人”。儒家强调医学的道德价值,主张医本仁术,注重医生的道德修养,从而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医学道德的发展方向。医学作为仁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医生的道德修养。毋庸置疑,一个合格的医生应该德才兼备。在中国传统医学里,医生的道德水平受到格外的重视,甚至被列为行医的首要条件。儒家认为医学为“生生之具”,医学的目的是仁爱救人,为医者,最重要的应当有仁爱之心。行医治病、施药救人就是施仁爱于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也成为医学道德的理论基础。医生有仁爱之心,才能博施济众,对所有患者都一视同仁。孙氏在《大医精诚》中提出:“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皆如至亲之想”。在医生眼中都是病人,对之用心皆一,施药无二,而且要把所有病人都看作自己的亲人一般去救治。传说他家设有许多病床,对患有“恶疾”的患者,也“莫不一一亲自抚养”,视之如同家人。孙氏提出对所有病人“皆如至亲”之想,这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的。医生有仁爱之心,才能做到“勿避崄巇”,“一心赴救”。正因为如此,孙思邀教导医生治病时要不怕艰难险阻,不论白天黑夜,不管严寒酷暑,不顾饥渴疲劳,要全心全意为病者服务。医生有仁爱之心,才能时时激励和鞭策着他们为达到“精诚”而砥砺一生。精通医理是实现“仁爱救人”的一个基本条件,医生靠精湛的医术来治病救人,孙氏提出“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并在《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文中论述了一个医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素养。通览他所开列的书目,其范围远远超出医学本身。“诚”作为衡量医生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包括“不自欺”和“不欺人”。不自欺主要是指在学问上要实事求是,“不得道听途说”。孙思邈曾批评“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说这种人只要临证3年就会知道天下无治病之方可用。不欺人指不能欺骗患者,对患者要竭诚救治,诊疗时要严肃认真,对病情要具实以告。孙思邈要求医生“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从诊断治疗到处方开药,自始至终他都要做到兢兢业业,小心谨慎。2谦虚慎慎,尊重道德观道家与儒家大致同时形成,道家学说把“虚无”之道视作世界的本原和规律,万物得道而生,此即所谓“德”。作为万物之一的人,应该法自然,通过无为而有为。道家所主张的淡泊名利、不以物累、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等观点在孙思邈的医德思想中也有很重要的反映。孙氏一生淡于名利,为医廉洁;志存救济,不贪财利。由于他才学出众,因此隋两代帝王都曾征召并授以高官厚禄,但均被他一一婉拒。他恬淡宁静,心甘情愿作一个普救众生的民间医生。他强调的“无欲无求”乃是为医者应有的基本道德追求。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医生绝不能啬术以自贵,挟技以邀财。他认为贪欲会遮蔽一个医生的责任心,也会泯灭医者的良心。医生戒除贪欲,不仅对成就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至为重要,而且对于处于生死关头的病人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他所言:“所以医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告诫我们只有不图私欲,不为钱财所诱惑,方能造福于病人,为民众所尊敬,否则有悖医德,为民众所不齿。而且医者不应当“偶然治瘥一病,即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骄傲自大,夸夸其谈;更不应该为沽名钓誉而在医界同道中“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诋毁同道,抬高自己。而应当谦虚谨慎,尊重同道,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孙思邈明确表示,作为一名医生,只有不为名、不为利所困,才能在行医中做到“至意深心”、“审谛覃思”,为病人排忧解难、去病除疾。3医疗思想中的大慈情怀和“不伤生”孙思遵生活的隋唐时代,正是佛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从医学理论到医学技术,无不反映出佛教的渗透,信佛的医家也以此时期为最多。作为这一时期的名医,孙氏与佛教界的因缘亦有史籍记载可证。如《旧唐书》称其“弱冠,善谈庄老及百家之说,兼好释典”。崇佛的社会环境加之本人嗜好佛典使佛教思想成为孙思邈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并反映到《千金方》中。归纳起来,大致包括大慈救苦之心、“四大”学说、万物是药、耆婆治病方药和养生保健与医僧在治疗脚气病等方面的成就。但是佛教教义对孙氏医学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医德方面。佛教视人生为大苦,在世界受苦的是“一切众生”。佛家慈悲为怀,以大慈心给众生乐,以大悲心拔众生苦。佛家有“平等心”,无高下、贵贱的差异,对一切众生爱念相同,毫无怨亲的分别。这些思想在《大医精诚》中都有所体现。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要求医生必须立下“普救含灵之苦”的誓愿,这是对每个行医者最基本的要求。他认为医生负有解除病人疾苦的职责,自当“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将了解和体谅病人的痛苦及立志解除病人疾厄作为医生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孙思邈非常仁慈,而且有很强的责任心。他常常为病人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而深感内疚,认为这是由于医家的失职所造成的。他教导弟子:“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芥蒂之心,是吾之志也”。他还身体力行,先后带领600名麻风病患者住进深山,仔细观察病情,揣摩治疗方法,为这一烈性传染病免于向社会扩散作出了贡献。《大医精诚》中有关“不伤生”的论述也是佛家“大慈大悲”思想的体现。孙思邈认为,“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皆由此也”。大慈大悲之心,不仅爱人,而且爱惜一切生命,“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他主张“不用生命为药”,如水蛭、虻虫之属当用其死者;至于鸡卵,内蕴生命,“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由于孙氏的盛名,这些医德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综上所述,《大医精诚》包含了儒、道、佛三家的道德观,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成就了孙思邈的医德思想。孙氏所树立的医德风范可谓“厚德过于千金,遗法传于百代”。他认为作为一个医生,不仅要博学广闻、精勤不倦,有精湛的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梁祝音乐欣赏》课件
- 《皮牵引的护理》课件
- 2 矿山救护工 安全试题库含答案
- 电梯维修常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培训课件)
- 办公空间广告字施工合同
- 电商代运营合作合同详细版
- 电子工程师招聘合同模板
- 金融机构内勤管理合同
- 汽车行业年金管理办法
- 设计合作框架协议书
- 磁共振前列腺癌诊断标准课件
- SC镀锌钢管紧定式连接施工工法
- 2023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
- 甘肃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收费标准试行关于特种设
- 门诊部PDCA提高在门诊预约诊疗率的运用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2023年高中英语竞赛词汇考题
- 《中外园林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23年小学首届小学生中国象棋比赛细则
- 重大电力安全隐患判定标准试行
- 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全新增订本)
- 工程管理英文论文(汉译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