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与摄像》 教案 3.3拍摄高度3.4练习与实践_第1页
《数字摄影与摄像》 教案 3.3拍摄高度3.4练习与实践_第2页
《数字摄影与摄像》 教案 3.3拍摄高度3.4练习与实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摄影与摄像》课时教案课次第4周第2次课授课时间第4周星期x第1-2节授课地点xx授课方式讲授[]课堂讨论[]讲练结合[√]其他[]学时2授课主题题目3.3拍摄高度3.4练习与实践教学目的要求目的及要求:通过该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画面的拍摄高度,包括平摄角度、仰摄角度和俯摄角度;培养学生对摄影的进一步兴趣,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数字画面的拍摄高度难点:数字画面的拍摄高度教学资源教案、教学课件等教学进程1.课程导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引出本节课拍摄高度的内容(5分钟)2.讲授新课:讲练结合,引发思考,强化学生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一、

拍摄高度拍摄高度是指拍摄点与被对象之间水平线高度的变化关系。主要有平摄、仰摄和俯摄三种造型效果。拍摄高度的变化,将对画面上的地平线的高低、景物在画面上的展示程度、远近距离、主体与环境及画面结构配置等的变化产生影响。同时,受视觉心理的影响,拍摄高度往往还可以寄托拍摄者对被摄物的褒贬好恶的情感。平摄角度平摄角度指的是拍摄点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平摄角度所构成的画面效果接近于人们平常观察生活的视觉习惯,被摄对象不会因为产生透视效果而变形,显得自然、真实和亲切,因而在画面拍摄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在人像拍摄中采用平摄角度,可以使人物的五官得到较好的表现,容易与观众之间产生情感交流,给人平易亲近的感觉。因此,在拍写真照、证件照、留念照等,都会大量运用平摄角度,如图所示。《奥黛丽赫本》([美]塞西尔·比顿摄)仰摄角度拍摄点低于被摄对象,以仰视的角度来拍摄处于较高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仰摄角度。这个角度拍摄的物体透视感和高度感会得到明显的增强,有助于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有助于强化跳跃动体向上的趋势,有利于表现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表现拍摄者对人物的仰幕之情。仰摄角度的画面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因此常用仰摄角度来表现英雄人物,渲染人物昂扬的精神面貌,使观众产生敬仰之情。而在风光型画面中,仰摄角度会使天空占较大面积,画面显得十分空灵,具有抒情写意的风格,并且在简洁背景的衬托下,主体轮廓清晰,十分突出,而大片的天空和云彩令人心旷神怡,能给观众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如图所示。《轮》(陈旦立摄)俯摄角度拍摄点高于被摄对象,以俯视角度来拍摄处于较低位置的物体,这种角度称为俯摄角度。在俯摄角度拍摄的画面中,地平线上画面的上部或上部之外,视野更加辽阔宽广,远景近物尽收眼底,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俯摄角度同时也能很好地交代被摄景物与所处环境的关系,画面的空间感得到了加强,从而展现出雄伟壮观的气势,如图所示。《疑是飞碟落闽南》(袁东斌摄)俯摄角度适于表现规模和气势,富有表现力地展示巨大的空间效果,尤其擅长表现广袤的原野、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流、辽阔的大海等地形、地势及群众集会、游行、欢庆等壮观的场面。3.学生提问(5分钟)4.布置思考与练习题并完成实践内容(20分钟)作业及思考题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3.完成实践内容。课堂小结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画面的拍摄高度,第三章内容已经全部学习完毕,请同学们利用学院提供的摄像设备进行操作练习,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实践内容1.选择一建筑拍摄一系列画面,要求分别采用平摄角度、仰射角度、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