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画记》补校_第1页
《历代名画记》补校_第2页
《历代名画记》补校_第3页
《历代名画记》补校_第4页
《历代名画记》补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代名画记》补校

《布达拉宫画人名》一卷《历代名画志》第一卷有一篇题为《论历代绘画的名字》的文章。虽然《历代名画志》的书名并不赞于其他作品,但它的风格与《历代名画志》第四卷以下的历代名画作了比较。《四库总目提要》病此篇之赘,遂谓此篇所录三百七十人,“既俱列传其后,则第一卷内所有姓名一篇,殊为繁复。疑其书初为三卷,但录画人姓名,后裒辑其事迹评论,续之于后,而未删其前之姓名一篇,故重出也。”言之似能成理。然《历代名画记》为张彦远之生平力作,自信其书“编次无差,铨量颇定”,何至任其复出互见,疏忽若此?近人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对《四库》此言颇持异议,以谓此篇“实为小传目录,犹前人‘叙目’之例,故入于本书。《四库》讥其繁复,疑其未及删削者误也。”以余之所见,二说恐皆未为得其真际。当就此篇反复考之,疑其出自后世俗手之伪,决非彦远手笔也。意者其初或为好事之人,据《名画记》卷四以下文字,摘录画人姓名而成此篇,流传既久,复有好事者意以之嫁名彦远,从而阑入书中,遂使《名画记》有此一篇矣。顾此篇体例,殊与全书不相伦类,阑入书中,全书面目不免因之支离破碎。余绍宋氏以史家“叙目”贡谀此篇,殆非知言矣。余所持理由如下:一、《名画记》卷一所载,第一篇为《叙画之源流》,第二篇为《叙画之兴废》,证以彦远在第二篇“何必六法俱全”句下自注云“六法解在下篇”,可见彦远此书篇目次序,原以《论画六法》居《叙画之兴废》之下篇。今以《叙历代能画人名》一篇次于《叙画之兴废》之下,便与彦远“六法解在下篇”之说不合。二、彦远此书之作,殊非成于率尔。观彦远《法书要录》自序之文云:“又别撰《历代名画记》十卷,有好事者得余二书,书画之能事毕矣。”又观此书《叙画之兴废》篇中,对孙畅之、谢赫、梁武帝、姚最、释彦、裴孝源、李嗣真、窦蒙、刘整、顾况诸人之书,讥为“率皆浅薄漏略”,其自我期许矜重若此,焉其成书之后,竟至忘删其初稿中复出大篇之理?李嗣真作《画品录》,又别作《画人名》一卷,但著画人姓名,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讥之云:“空录人名,而不论其善恶,俾后之观者,何所考焉?”彦远此书晚出,自宜引此为戒,后来居上,宁肯以徒点鬼簿为能事耶?(刘宋时羊欣撰《采古来能书人名》,亦实非徒录人名,于所采六十九人,俱有所述评。)三、余绍宋氏以“叙目”之例为此篇开解,其说殊嫌牵强。自来史家“叙目”之作,乃于成书之后,就其各篇之荦荦大端,提挈而言之,尤重在阐明作意。此篇则为遍录人名,贤愚靡择,优劣一概,体例全与“叙目”无涉,何得拟于《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乎?窃谓果使彦远于卷四以下画人评传之外,仍须自撰此《叙历代能画人名》一篇,当是其人事迹,画艺虽无可述评,然其人之姓名终不可没而不传,故得著之此篇,藉为卷四以下画人评传之外编,拾遗补阙,庶可无负于广知求备之旨。乃今所传此篇,全无此等可与评传互相发明、补充之作用,充其量不过为第四卷以下画人评传之数纸名单撮记,见于彼者即见于此,不见于彼者即不见于此,骈拇枝指,何以作为?故余颇疑此篇非彦远所自撰,当系后世伪作阑入。观毛氏津逮秘书本《名画记》全书目录中,此篇题为《叙自古画人姓名》;而在第一卷此篇正文之首,标题则作《叙历代能画人名》;至于在全书目录中之第四卷起画人评传弁首总标题,则全同于第一卷此篇标题。在同此一书目录之中,前后相隔不过十二行,而两处标题文字不同,显出于两人之手,倘使此篇真出彦远自撰,何至未能衷于一是若此?四、尤有足滋窦者,此篇所列姓名,总而论之,与卷四以下画人评传姓名为亦步亦趋,叠床架屋。然徜一细核之,则又不难发现其与评传姓名,不免多有参差牴牾处。聊为捉发数端,以例其余:《名画记》每于一人评传之中,联类附及其他有关之人。如畅条注文云:“子明瑾,妙过于父。”此盖由畅之善画山水,而附及其子畅明瑾,因明瑾亦是能画之人也。如蒋少游条注文云:“时有郭善明、侯文和、柳俭、闵文和、郭道兴,并以巧思称”;阎毗条注文云:“时有何稠,字桂林,刘龙,龙弟衮,并有巧思,绝世过人。”此则由蒋少游、阎毗二人不第“工书画”、“善丹青”,且特以巧思著称,是以彦远于注文之中,联类而及此辈巧思之人耳。然巧思与能画究是二事,此辈是否皆为能画之人,则殊未必也。今所传《叙历代能画人名》篇中,竟将郭善明、侯文和、郭道兴、何稠、刘龙、刘衮等巧思之人姓名悉数列入,此岂彦远称许“巧思”之本意?尤可怪异者,彦远在画人评传正文中已曾屡指数及之人,只因作伪者钞撮姓名时目兼数行,遂致漏却。如任贞亮等三人一条正文云:“任贞亮,开元中直集贤。时有画直邵斋钦、书手吉旷,皆解画。”此一条实为任、邵、吉三人之合传,非专言任贞亮一人也。乃今所传《叙历代能画人名》篇中,仅录任贞亮一人姓名,竟将身为画直之邵斋钦及彦远许为“解画”之吉旷摈而不录。夹注中旁涉之人姓名开列无遗,而载入评传正文中之人姓名反付阙如,使此篇果为彦远秉笔亲撰,那得谬误至此?又,彦远此书于吴道子正式姓名始终称为“吴道玄”,已屡见于卷一《论顾陆张吴用笔》篇及卷九吴道玄评传矣。今此篇《叙历代能画人名》开列吴氏姓名,不作“吴道玄”而作“吴道子”,殊与彦远此书称谓相乖。使彦远自撰此篇,何至有此出入?又,吴道玄评传夹注附及雕塑杂艺兼能绘画诸人中,有一人姓名为“员名”者,在《叙历代能画人名》篇中,却作“员明”。此当是作伪者钞撮彦远此书之际,将“名”讹作音近之“明”字所致,若出彦远自撰,何至留此破绽?又,卷九卢鸿一条云:“卢鸿一,名浩然,高士也。”其说之名与字先后次序,虽与《旧唐书·卢鸿一传》所称“卢鸿一,字浩然”适为相反,然先言字,后言名,如“杨公南,名炎”,《名画记》本有此例。“鸿一”为名为字,兹可置而不论,然“鸿一”两字连写不可分拆,《名画记》卷九固班班可考也。乃今《叙历代能画人名》篇中开列姓名即作“卢鸿”,倘使彦远自撰此篇,吾敢保其决无此误。伪作《叙历代能画人名》一篇,尤有不当误而竟误,出人意料之外者,如《名画记》卷十韩嶷条云:“韩嶷工妇女杂画,善布色。”其下宇文肃条云:“时有宇文肃,善小画:金玉镌刻之样,禽兽葩叶之能。”此两条各自独立,本无纠葛。不意作伪者相承鲁鱼虚豕之误,将“宇”字认作“子”字,更施移花接木之计,将后条并入前条,遂使“宇文肃”一变而为“子文肃”。于是在今所传《叙历代能画人名》篇中,韩嶷姓名之下赫然附注“子文肃”,意谓韩嶷有子文肃也,而宇文肃其人之姓名,翻更从此篇中全从刊落矣。试问若使彦远自撰此篇,那得椎鲁不文,至于斯极耶?《南山县》及《南田之纪》曰美术史上载述画家亲族关系,出于讹传或笔误,致使关系颠之倒之者,其例不一而足。就中关系颠倒,最为显而易见者,如南宋画家马远,为马兴祖之孙,马公显之侄,马世荣之子,马逵之弟,其彼此关系载于《图绘宝鉴》者如此。然宋末元初庄肃所撰《画继补遗》却云:“马公显,(马)远之孙也。传家学,画不逮厥祖,特于布置可观,盖得祖,父之遗耳。”又谓:“马逵,即远之弟也。”《四库总目提要》据此,识庄肃此书“颇多舛错”,以谓:“乃以逵为远之弟,以公显为远之孙,并云:‘传家学,不逮厥祖,’颠倒甚矣。”又如金源画家王庭筠(号黄华老人)、王曼庆(号澹游)为父子关系,《金史·王庭筠传》云:“子曼庆,亦能诗并书,”此固尽人皆知者。而《图绘宝鉴》竟于王庭筠条下,不云“子曼庆”,反云:“曼庆子,”其颠之倒之,与庄肃之误,洵可谓无独有偶矣。其他误定画家亲族关系者,如唐代画家殷仲容,《历代名画记》及《旧唐书》所载,俱谓是殷令名之孙,殷闻礼之子,然窦蒙《述书赋注》,则误定为殷令名之子。又如北宋画家米芾字元章,与米友仁字元晖为父子关系,此固尽人皆知者。不意元末云浦道人跋元晖所画《大姚村图》,竟误以为元晖与元章乃兄弟行,其说云:“大姚地可百亩。(中略)米南宫兄弟尝居其地。”所谓“米南宫兄弟”,盖兼元章、元晖而言之也。晚明张丑《清河书画舫》录此跋文,特于案语中对此误尝加驳正。又如清代画家恽寿平与女画家恽冰之关系,自张庚《国朝画徵录》以降,莫不误传恽冰是恽寿平之女,是即父女关系也。其实《瓯香馆集》附载恽敬所撰《南田先生家传》之后,吴江翁雒所补诸条中,其一云:“冰字清于,父钟嶐,南田先生族曾孙也。”《清史稿·恽格传》亦云:“族曾孙钟荫之曰冰,尤有名。”(案:钟嶐、钟荫二说,未知孰是)以此推之,是恽冰当为恽寿平之族玄孙女也。近人所撰人名辞典,有作恽寿平之“族曾孙女”或“侄孙女”者,亦误。又如张庚《国朝画徵录》王时敏、王撰一条,以谓王时敏“子撰,传其大痴法,亦古秀;孙原祁,世其业而精之,推重于时”。俞剑华《中国绘画史》遂据以定王撰与原祁之关系曰:“撰,原祁之父,字会公。”不知王撰固是时敏之子,原祁固是时敏之孙,而王撰与原祁未必即是父子关系也。原祁之父实乃王撰之兄名王揆,字端士,与王士禛同榜登顺治进士者是也。此误全由俞先生想当然所致。至《国朝画徵录》王鉴一条,谓王鉴为“州先生孙”,此则张庚原书之误。后人踵舛纷纷,至今犹复史不绝书。其实王鉴与王世贞之关系,乃是曾孙与曾祖关系。吴伟业《梅村诗集·送王元照还山》题下自注云:“王善书画,州先生曾孙。”《清史稿》王鉴传亦云:“鉴字圆照,明尚书世贞曾孙。”并皆班班可考,岂容以耳代目,人云亦云,误以曾孙为孙乎?至于误定画家亲族关系,积久而使人习非成是,迄今犹复谬种流传,未获显加驳正者,殆莫过于误以赵孟頫、王蒙之外祖外孙关系为舅甥关系者。兹特为考订如下。王蒙于赵孟为外孙,事实本甚确凿易明。不意与王蒙同时之夏文彦,于所撰《圆绘宝鉴》,误以王蒙为“赵文敏甥”,自后以讹传讹,一再笔之简牍,遂致难可翻移。如董其昌《容台集》云:“王叔明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经董氏一言,其荧惑视听,益为变本加厉矣。至于朱彝尊《曝书亭集·王蒙传》,直谓王蒙为“赵孟之甥也”,而《明史·王蒙传》全采朱氏此传之文,一字不改。由是舅甥关系之说,登诸正史,更具绝对权威,孰敢议其失实者?近人所著中国绘画史、美术史,自郑昶先生《中国画学全史》以降,莫不承讹踵舛,钞撮旧文,遂使舅甥关系之说化身千亿,真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矣。然此中疑窦尽多,昔人固未尝不有触及之者,第不肯显辨其孰是孰非耳。《佩文斋书画谱》卷三十九书家传中,既已引证顾瑛《玉山草堂雅集》,谓王蒙为“赵文敏公之甥”矣,乃复又于卷五十四画家传中,据王达善《听雨楼诸贤记》,谓王蒙为“赵松雪之外孙也”。一书之中,前后竟至牴牾若此。《四库总目提要》誉《佩》一书,前后“无所牴牾”,不知只此“甥”、“孙”二说,便是牴牾之最。其实王蒙为赵孟之外孙,乃属绝无疑义。其最有力之直接证据,莫过于王蒙自家所说,如赵孟、赵雍、赵麟三世所画《三马图》,上有王蒙跋语真迹,明谓:“王蒙在文敏公为外祖,总管(案:赵雍官湖州路总管)为母舅,知州(案:赵麟官莒州知州)为表弟,岂敢品题哉?”又如故宫博物院藏赵孟临定武本《兰亭序》,上有王蒙跋语真迹,亦明谓:“自右军而下,唐宋无论,千有余年后,能继右军之笔法者,惟先外祖魏国赵文敏公当为第一。”此二条并皆出于当事者王蒙手笔,其权威性较之辗转传闻者相去何止天壤!此外王蒙当日相与交游之人,其说亦堪称最有力之佐证。如黄公望题黄、王合作《竹趣图》云:“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孙也。(中略)鸥波之宅相,非子而谁?”(见《珊瑚网》)如倪瓒《云林先生诗集·寄王叔明》云:“允矣英才最,居然外祖风。”如方孝孺《逊志斋集·题王叔明竹为郑叔度赋》云:“吴下王蒙艺且文,吴兴赵公之外孙。黄尘飘荡今白发,典型远矣风流存。”此三人皆王蒙之友,其异口同声,所言赵孟与王蒙之关系,咸为外祖与外孙之关系,与王蒙自家所言,莫不一一相符。此外尚有为《图绘宝鉴》作序之杨维桢,其《铁崖诗集·题王叔明<渡水僧>》诗自注亦云:“叔明乃松雪外孙。”而年辈虽晚,与王蒙亦曾亲炙之王达善,其著名于世之《听雨楼诸贤记》,亦尝明谓王蒙是“赵松雪之外孙也”。据记中所言“自叔明先生以下,余髫年曾事之”云云,可知渠“外孙”之说,亦必为得之亲切见闻。凡此之类,可谓铁证如山,持此以为“甥”、“孙”聚讼定,绰有余裕矣。其实对误“孙”为“甥”应负最大罪责之朱彝尊,在渠所撰其他著作中,以谓王蒙之于赵孟,乃是外孙而非外甥,固早已出尔反尔矣。如《词综》卷三十三,载元人王琏词,谓王琏“字国器,吴兴人,赵文敏婿”。而同卷已载王蒙词,谓王蒙是“琏之子”。参互相求,是王蒙为赵孟外孙,在朱彝尊亦已不啻对其为《明史》所撰《王蒙传》稿自加一番驳正矣。近人有撰《黄公望与王蒙》一小书者,于前人“甥”、“孙”二说,虽已表示“似可以断为他(案:谓王蒙)是赵孟的外孙”,顾乃又作存疑语,以谓“当然还有进一步考查的必要”。矜慎太过,似可不必。于此有一近事适堪联类附及者,则当代有人相竞传说画坛泰斗刘海粟先生,于清代乾嘉学者洪亮吉为外曾祖与外曾孙之关系是也。此说虽颇一时盛传,然揆之以情理,殊令人不能无惑。以余所知,此说似首见于柯文辉先生所撰《艺术大师刘海粟传》一书。书中一则曰“海粟的母亲洪淑宜,是著名学者洪亮吉的小孙女”;再则曰“母亲是清代诗人洪亮吉的孙女”。继则见之于张少侠、李小山两先生合撰《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书,亦复谓海翁“母亲是清代知名学者乾隆进士洪亮吉的孙女”。继则又见之于《中国美术报》所载丁涛先生撰文《海粟之路》,亦复声称海翁“母亲洪淑宜是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学家洪亮吉的小孙女”。三人言之,可成市虎,而况诸君如此言之凿凿耶?云然考洪亮吉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