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解析)_第1页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解析)_第2页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解析)_第3页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解析)_第4页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高一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解析)(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以下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见的《十二钗判词》,其中人物判词对照正确的一项是()

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贾宝玉)

B.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兜相逢大梦归。(林黛玉)

C.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念陵事更哀。(王熙凤)

D.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史湘云)

2.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春下帖邀请宝玉和众姊妹到秋爽斋,成立了大观园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号“蕉下客”。

B.海棠诗社开第二社时,探春作的是《问菊》。湘云夸赞:“‘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C.黛玉在宝玉跟前夸赞探春,“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可见,黛玉是个明白人,说探春“乖”,赞扬探春从不作威作福,总是以身作则,这恰是探春优秀的管理品质之一。

D.第七十回中,诗兴大发的园中姊妹重建桃花社,齐填柳絮词,又赶着放风筝,探春放的是一个“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凤凰”点明探春婚姻的尊贵,两个凤凰风筝纠缠携双喜风筝一起断线飞走,暗示探春远嫁。

3.“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写的人是()

A.秦可卿B.贾迎春C.尤二姐D.林黛玉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B.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九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C.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中窥豹’矣。”

D.贾政亦含泪启道:“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

5.下列对《红楼梦》情节内容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元宵佳节,甄士隐令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英莲因要小解,霍启便在人家门槛上坐着等候,但是转眼间却不见英莲踪影。霍启自顾,逃亡他乡。

B.薛姨妈托周瑞家的给贾家三姊妹、林黛玉、凤姐送宫花。当黛玉得知各位姊妹都有了,最后两枝是自己的时,不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C.给秦可卿送殡时,众人皆在铁槛寺下榻,凤姐带宝玉、秦钟去往水月庵。庵中老尼也借此求凤姐帮忙解决张家退婚一事,王熙凤逞强贪财,索要银子替张家办事。

D.宝钗看见一双玉色蝴蝶,取出扇子意欲扑了来玩耍,蹑手蹑脚跟到池中滴翠亭上,无意中听到坠儿和红玉在滴翠亭里谈论贾芸还手帕的事,宝钗遂装作寻找黛玉掩饰了过去。

6.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上文中宝钗吃的丸药的名字是()

A.暖香丸B.冷香丸C.人参养荣丸D.芙蓉丸

7.对下面这一情节,以下选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A.林黛玉认为紫鹃多此一举。

B.林黛玉感激紫鹃费心想到。

C.林黛玉害怕被薛姨妈误解。

D.林黛玉借此奚落宝玉。

8.红楼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下列选项中与回目相对应的一项是()

____袭人娇嗔箴宝玉平儿情掩虾须镯___晴雯病补雀金裘紫鹃情辞试忙玉

A.勇、贤、俏、慧B.俏、慧、勇、贤

C.慧、勇、贤、俏D.贤、俏、勇、慧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伏侍盟漱毕,方往探春处来,只见院中寂静,只有丫鬟婆子,诸内壶近人在窗外听候。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姑嫂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又接说道:“咱们这个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起来,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成,能知园圃的,派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便点头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纨道:“好主意。果然这么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园子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探春听了,便和李纨命人将园中所有婆子的名单要来,大家参度,大概定了几个人。又将他们一齐传来,李纨大概告诉与他们。众人听了,无不愿意。也有说:“那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这一个说:“那一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玩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动官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

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便向册上指出几个来与他三人看。平儿忙去取笔砚来。他三人说道:“这一个老祝妈,是个妥当的,况他老头子和他儿子,代代都是管打扫竹子,如今竟把这所有的竹子交与他。这一个老田妈,本是种庄稼的,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虽是玩意儿,不必认真大治大耕,也须得他去再细细按时加些植养,岂不更好?”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院里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二季的玫瑰花,共下多少花朵儿,还有一带篱笆上的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花、藤花,这几色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好些钱。”

探春笑道:“原来如此。”又共斟酌出几人来,俱是他四人素昔冷眼取中的,用笔圈出。探春与李纨明示诸人:某人管某处,“按四季,除家中定例用多少外,余者任凭你们采取了去取利,年终算账。”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账,归钱时,自然归到账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账,他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这是每常的旧规,人所共知的。如今这园子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的手,每年归账,竟归到里头来才好。”宝钗笑道:“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动用。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脂、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簸箕、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账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平儿笑道:“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得下四百两银子。

众婆子听了每年终无故得钱,都喜欢起来。

(选自《红楼梦》第56回,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探春管理大观园,废除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实行承包责任制,把大观园分包给几个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

B.探春作为贵族小姐、封建主子,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发现大观园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意识到大观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难能可贵。

C.宝钗从实际出发,认为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提出“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的建议,让探春的改革更加完善。

D.探春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用兴利除弊的改革使她的姊妹姑嫂、贾府的丫鬟婆子对她心生畏惧,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有了一丝好转的气息。

(2)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春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是曹雪芹浓墨重书的一个典型女性形象,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文中对宝钗、李纨、平儿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贾府管理方面的不足,也说明探春的改革在贾府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C.选文在探春安排妥当后,又详写年终算账的细节,从侧面烘托了探春的独特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D.选文以探春改革为线索,呈现了探春为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所作的努力,表明她对贾府的危局颇有感触。

(3)林语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他在英文版《红楼梦》的介绍文字里,一再强调他最喜欢《红楼梦》中的“探春”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析原因。

(4)《红楼梦》是一曲女子命运的悲歌。贾探春发起的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观园改良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一语更是道破探春之悲。结合选文来看,探春“悲”在何处?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曹雪芹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得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红桃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话。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得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

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舚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听了,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至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出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这体现了周瑞家的善良和体贴。

C.刘姥姥说到为难处推板儿说话,并非真要板儿去说些求人的话,而是给自己一点遮掩,这点凤姐也看出来了。

D.贾府给丫头们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在刘姥姥那里已经是难得的救急金了,此细节可以看出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段直接运用肖像、动作的正面描写手法,把王熙凤的威严、圆滑、处事周全刻画得栩栩如生。

B.本文以刘姥姥进荣国府的见闻为线索,对贾府的奢侈生活进行了客观描述,映射出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

C.王熙凤命人传饭这一情节,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王熙凤的礼节周到,又为她向周瑞家的询问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D.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先被“匣子”吓一大跳,又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好容易看见王熙凤,然而见面之后,先叙闲话,再被传饭,饭毕才得到王熙凤的回复,情节曲折顿挫,意味深长。

(3)凤姐对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的态度,有人认为虚情假意,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义,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三.语言表述(共1小题)

11.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元春之中,任选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很多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林黛玉与宝钗:黛玉是在作诗,宝钗是在做人;①,宝钗要的是婚姻;黛玉的生命是为了开花,宝钗的生命是为了结果;②,宝钗是社会精英;宝钗可以占据我们的眼,黛玉却能占据我们的心,两个人的区别还在于,③,宝钗是现实的功利的。

五.作文(共1小题)

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作序时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颂歌,又是女性的悲剧。”请从《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任选一位人物,结合你阅读《红楼梦》的感悟,给她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

要求:符合书信格式,自拟题目(必须),自选角度,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基础篇)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高一年级第七单元练习卷

参考解析与试题解答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以下是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所见的《十二钗判词》,其中人物判词对照正确的一项是()

A.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贾宝玉)

B.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兜相逢大梦归。(林黛玉)

C.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念陵事更哀。(王熙凤)

D.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史湘云)

A.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可叹停机德”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堪怜咏絮才”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玉带林中挂”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可能又寓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的意思。“金簪雪里埋”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选项说是贾宝玉,错误。

B.是贾元春。“二十年来辨是非”是说元春生活在明争暗斗中。“榴花开处照宫闱”暗示元春后来进宫为妃。“三春争及初春景”中,“三春”指迎春、探春、惜春,“争及”是“怎比得上”,“初春”暗指元春,全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都比不上元春风光。“虎兕”是指虎与犀牛,“虎兕相逢”暗指当时朝中两派政治势力的斗争,“大梦归”指元春之死。整个判词概括了贾元春的命运:早年入宫为妃,风光无限,后来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死去。对应的是贾元春。

C.正确。

D.是贾探春。该项诗句意思是你固然聪明有才能,也有高远的志向,却生于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不济。清明时节流着思亲的泪水到江边眺望,只能梦随千里东风回到遥远的家乡。这是《红楼梦第五回》中探春的判词。选项说是史湘云,错误。

故选:C。

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测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2.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探春下帖邀请宝玉和众姊妹到秋爽斋,成立了大观园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号“蕉下客”。

B.海棠诗社开第二社时,探春作的是《问菊》。湘云夸赞:“‘偕谁隐’、‘为底迟’,真个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

C.黛玉在宝玉跟前夸赞探春,“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可见,黛玉是个明白人,说探春“乖”,赞扬探春从不作威作福,总是以身作则,这恰是探春优秀的管理品质之一。

D.第七十回中,诗兴大发的园中姊妹重建桃花社,齐填柳絮词,又赶着放风筝,探春放的是一个“软翅子大凤凰”风筝,“凤凰”点明探春婚姻的尊贵,两个凤凰风筝纠缠携双喜风筝一起断线飞走,暗示探春远嫁。

B.“探春作的是《问菊》”错,是林黛玉作的是《问菊》。

故选:B。

名著阅读的不同题型及应对策略:

①识记辨别类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或既填人物又填故事。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了解每一部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注意辨别,防止人物姓名错乱和情节记忆紊乱。

②理解概括类题型。要求概述故事情节或场面,就应将事件过程及其主要人物交代清楚;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题目,就应紧扣关键情节或细节来说明人物的个性特征,切忌用大而无当、表意笼统的形容词来贴标签。这种题型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复习备考中,应该在直接读原著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强概括归纳的训练,尤其是对表现人物个性形象的重点章节和场面,能做到用书面语言来概括复述。

③赏析评点类题型。这类题一般有人物评述、内容评析、人物思想评析等类型。考查用简要的文字对作品的意义作赏析。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注意审清题目的要求,是评价人物还是主要内容、思想意义或语言特点等;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内容角度、人物角度还是艺术手法角度等。

3.“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写的人是()

A.秦可卿B.贾迎春C.尤二姐D.林黛玉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段外貌描写是贾宝玉眼中的黛玉。故描写的是“林黛玉”。

故选:D。

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测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凡是那些纨绔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

B.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的好:“一龙生九种,九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

C.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中窥豹’矣。”

D.贾政亦含泪启道:“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

A.无所不至: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也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与“甚至聚赌嫖娼”“引诱的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句中指人多了,难免好人、坏人都有。使用正确。

C.管中窥豹:比喻见识狭小,看不到全面。这里使用错误,应是“管窥蠡测”,意思是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D.肝脑涂地:原指惨死,后指做事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牺牲生命。使用正确。

故选:C。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5.下列对《红楼梦》情节内容的相关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元宵佳节,甄士隐令家人霍启抱着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英莲因要小解,霍启便在人家门槛上坐着等候,但是转眼间却不见英莲踪影。霍启自顾,逃亡他乡。

B.薛姨妈托周瑞家的给贾家三姊妹、林黛玉、凤姐送宫花。当黛玉得知各位姊妹都有了,最后两枝是自己的时,不由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C.给秦可卿送殡时,众人皆在铁槛寺下榻,凤姐带宝玉、秦钟去往水月庵。庵中老尼也借此求凤姐帮忙解决张家退婚一事,王熙凤逞强贪财,索要银子替张家办事。

D.宝钗看见一双玉色蝴蝶,取出扇子意欲扑了来玩耍,蹑手蹑脚跟到池中滴翠亭上,无意中听到坠儿和红玉在滴翠亭里谈论贾芸还手帕的事,宝钗遂装作寻找黛玉掩饰了过去。

A.“半夜中,英莲因要小解,霍启便在人家门槛上坐着等候”错,应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等候。

故选:A。

考查对名著名篇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测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理解;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6.宝玉此时与宝钗就近,只闻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竟不知系何香气,遂问:“姐姐熏的是什么香?我竟从未闻见过这味儿。”宝钗笑道:“我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烟燎火气的。”宝玉道:“既如此,这是什么香?”宝钗想了一想,笑道:“是了,是我早起吃了丸药的香气。”

上文中宝钗吃的丸药的名字是()

A.暖香丸B.冷香丸C.人参养荣丸D.芙蓉丸

根据《红楼梦》第七回有如下内容: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巧死了人!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道:“这『药』可有名字没有呢?”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做‘冷香丸’。”周瑞家的听了点头儿,因又说:“这病发了时,到底觉怎么着?”宝钗道:“也不觉什么,只不过喘嗽些,吃一丸也就罢了。”由此可知宝钗吃的丸药的名字是“冷香丸”。

故选:B。

薛宝钗是曹雪芹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及其衍生作品中的女主角之一,是贾宝玉的从母姊(姨姊)、妻子,与林黛玉并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群芳之冠。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博学多才,通达了悟。据推测,林黛玉病死后,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但最终二人并未白头偕老。宝钗生的病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又是世俗之“毒”,宝钗作为青春少女也具有热情活泼善良的一面,追求美好的爱情,喜爱贾宝玉,但是她又不得不克制自己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追求来满足封建世俗的要求,故此,才借癞头和尚之手,又为宝钗开出了名曰“冷香丸”的药方来医治(抑制)她所谓的毒。冷香丸的配方中,春、夏、秋、冬四季合起来就是“炎凉”二字。蜂蜜、白糖味甘,黄柏性苦,合起来就是“甘苦”二字。“白”者,纯色也。“蕊”者,花之精髓也。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分别象征了高贵、淡雅、娇艳、坚贞四种品性。所以整个一副“冷香丸”配方的寓意,就是要宝钗历尽世态炎凉,尝遍人间甘苦,经过苦修苦炼,来获得如癞僧、跛道那样的“见素抱朴”的思想精髓,成为同时具备高贵、淡雅、娇艳、坚贞四方面美质的女性。而事实上,宝钗很快就接受了癞头和尚的这么一番带有象征意味的忠告,自觉自愿地修炼起自己的品格。我们看到,在书中,宝钗所偏爱的乃是“雪洞”一般朴素之极的居室布置,所坚守的也是“人谓藏愚,自云守拙”的一套行事准则。

7.对下面这一情节,以下选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可巧黛玉的小丫鬟雪雁走来与黛玉送小手炉,黛玉因含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了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A.林黛玉认为紫鹃多此一举。

B.林黛玉感激紫鹃费心想到。

C.林黛玉害怕被薛姨妈误解。

D.林黛玉借此奚落宝玉。

黛玉训斥雪雁是指桑骂槐,借以奚落宝玉。

故选:D。

考查对名著名篇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

述的时间要素,高测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8.红楼回目中往往有对人物的“一字定评”,下列选项中与回目相对应的一项是()

____袭人娇嗔箴宝玉平儿情掩虾须镯___晴雯病补雀金裘紫鹃情辞试忙玉

A.勇、贤、俏、慧B.俏、慧、勇、贤

C.慧、勇、贤、俏D.贤、俏、勇、慧

“袭人娇嗔箴宝玉”,“箴”的意思是“劝告,劝诫”,从这一回内容来看,史湘云在贾府玩,夜里和林黛玉睡在一起。贾宝玉一早起床就往林黛玉房间跑,要史湘云给他梳头。袭人跟贾宝玉说:一个男孩子老往女孩子房间跑,这样很不好。薛宝钗觉得袭人有见识。贾宝玉被袭人和薛宝钗说了一番,很不高兴,成天都没有理睬袭人,袭人想只有慢慢劝他。后来袭人用看似“赌气”的方式来劝谏贾宝玉按照正常人读书学习上进,这在古代是“贤惠”表现。故此处应选填“贤”字。平儿心地善良,会办事,善于平衡各种关系,为了不伤了宝玉的颜面,隐瞒了坠儿偷自己镯子的事情,所以称她为“俏”。宝玉的雀金裘被烧出个洞,外面的师傅都不能修补,晴雯手艺好,胆子大,虽然生病了,但是还是帮宝玉补好了雀金裘,可见其勇。紫鹃时刻为黛玉担心,所以撒谎骗宝玉林黛玉要回去来试探宝玉,可见其聪慧。

故选:D。

考查对名著名篇的识记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测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在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伏侍盟漱毕,方往探春处来,只见院中寂静,只有丫鬟婆子,诸内壶近人在窗外听候。平儿进入厅中,他姊妹姑嫂三人正议论些家务,说的便是年内赖大家请吃酒,他家花园中事故。见他来了,探春便又接说道:“咱们这个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起来,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若此时也出脱生发银子,自然小器,不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事;若派出两个一定的人来,既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成,能知园圃的,派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宝钗正在地下看壁上的字画,听如此说,便点头笑道:“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纨道:“好主意。果然这么行,太太必喜欢。省钱事小,园子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

探春听了,便和李纨命人将园中所有婆子的名单要来,大家参度,大概定了几个人。又将他们一齐传来,李纨大概告诉与他们。众人听了,无不愿意。也有说:“那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一年还可交些钱粮。”这一个说:“那一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玩的大小雀鸟的粮食,不必动官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

探春问宝钗:“如何?”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探春听了,点头称赞,便向册上指出几个来与他三人看。平儿忙去取笔砚来。他三人说道:“这一个老祝妈,是个妥当的,况他老头子和他儿子,代代都是管打扫竹子,如今竟把这所有的竹子交与他。这一个老田妈,本是种庄稼的,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虽是玩意儿,不必认真大治大耕,也须得他去再细细按时加些植养,岂不更好?”探春又笑道:“可惜蘅芜院和怡红院这两处大地方,竟没有出息之物!”李纨忙笑道:“蘅芜院里更利害!如今香料铺并大市大庙卖的各处香料香草儿,都不是这些东西?算起来,比别的利息更大!怡红院别说别的,单只说春夏二季的玫瑰花,共下多少花朵儿,还有一带篱笆上的蔷薇、月季、宝相、金银花、藤花,这几色草花,干了卖到茶叶铺药铺去,也值好些钱。”

探春笑道:“原来如此。”又共斟酌出几人来,俱是他四人素昔冷眼取中的,用笔圈出。探春与李纨明示诸人:某人管某处,“按四季,除家中定例用多少外,余者任凭你们采取了去取利,年终算账。”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账,归钱时,自然归到账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账,他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这是每常的旧规,人所共知的。如今这园子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的手,每年归账,竟归到里头来才好。”宝钗笑道:“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他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动用。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脂、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笤帚、簸箕、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他们包了去,不用账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平儿笑道:“这几宗虽小,一年通共算了,也省得下四百两银子。

众婆子听了每年终无故得钱,都喜欢起来。

(选自《红楼梦》第56回,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探春管理大观园,废除一些不合理的开支,实行承包责任制,把大观园分包给几个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

B.探春作为贵族小姐、封建主子,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发现大观园有许多值钱之物,一味任人作践,也似乎暴殄天物,意识到大观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难能可贵。

C.宝钗从实际出发,认为里头也不用归账,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提出“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的建议,让探春的改革更加完善。

D.探春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用兴利除弊的改革使她的姊妹姑嫂、贾府的丫鬟婆子对她心生畏惧,使得日渐败落的贾府有了一丝好转的气息。

(2)下面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探春作为金陵十二钗之一,是曹雪芹浓墨重书的一个典型女性形象,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B.文中对宝钗、李纨、平儿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贾府管理方面的不足,也说明探春的改革在贾府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C.选文在探春安排妥当后,又详写年终算账的细节,从侧面烘托了探春的独特形象,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D.选文以探春改革为线索,呈现了探春为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所作的努力,表明她对贾府的危局颇有感触。

(3)林语堂是我国著名文学家,他在英文版《红楼梦》的介绍文字里,一再强调他最喜欢《红楼梦》中的“探春”这一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析原因。

(4)《红楼梦》是一曲女子命运的悲歌。贾探春发起的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观园改良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一语更是道破探春之悲。结合选文来看,探春“悲”在何处?

(1)D.“心生畏惧”以偏概全,从文中“宝钗笑答道:‘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众婆子听了每年终无故得钱,都喜欢起来”等内容可以看出,她的姊妹姑嫂、贾府的丫鬟婆子对探春有喜爱也有敬畏。故选D。

(2)C.“侧面烘托”错误。“探春笑道:‘我又想起一件事:若年终算账,归钱时,自然归到账房,仍是上头又添一层管主,还在他们手心里,又剥一层皮。这如今我们兴出这事来,派了你们,已是跨过他们的头去了,心里有气,只说不出来;你们年终去归账,他还不捉弄你们等什么?再者,这一年间,管什么的,主子有一全分,他们就得半分,这是每常的旧规,人所共知的。如今这园子是我的新创,竟别入他们的手,每年归账,竟归到里头来才好’”这是语言描写,属于正面,直接描写。故选C。

(3)从小说中,探春去大赖家吃酒,不经意间了解赖大家花园的管理方法,而此时的贾府有众多的园子,在日常管理中存在诸多浪费现象,管理方法需要提高,所以,探春就提出参考赖大家的方法对贾府花园进行改革,从中可见其机敏和善于思考;在施行之前,她“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成,能知园圃的,派他们收拾料理”,从而“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从中可见其对事物有透彻的认识,体现出他的能干。而从她发现贾府大观园管理的弊病之后,用于改革弊病,不但为贾府节省了一笔开支,同时避免了资源浪费,仆人也得到了好处,改变大观园的疲敝之态,让贾府这只百足的将死之虫又有了些生气,可见探春是有着强烈的家庭责任感的。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性格才造就了探春这样一个特别的人物,也是林语堂喜欢她的原因所在。

(4)探春的判词中有“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句子,一语道破她的悲剧命运。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是庶出,且是女儿身,这就决定了她在贾府的地位,虽“才自聪明”,但她所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她生于家道没落之时,所谓“生于末世”,时运不济,纵使她有着过人的才华,也无法使用贾府这只百足的将死之虫死而复生,所以,这里显示出探春有才华而无施展之悲;同时,从她对贾府上上下下情况的了解,以及在改革大观园管理制度时井井有条,可以看出探春是极有管理才能的,但她的才能是无法完全发挥的,她对大观园的“兴利除宿弊”虽收到不错的效果,但也只是节省了区区四百两银子,这对于偌大的贾府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扭转局面。所以纵然探春“志自高”,但也只能接受“运偏消”的命运,这是她志向远大之悲。所以,探春的悲剧命运是家族悲剧造成的,也是时代悲剧造成的。

解析:

(1)D

(2)C

(3)①善于思考。探春发现贾府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浪费现象,管理方面也存在诸多弊病。②机敏能干。她去赖大家吃酒,了解赖大家花园的管理方法,认定可以借管事之机在大观园施行管理制度地改革,“兴利除宿弊”。③家族责任感。她改革贾府大观园的管理,节省了开支,也使仆人得利。

(4)①才华出众、志向高远的她却偏偏生于家道没落之时,时运不济之日。②她曾“兴利除弊”,一展理家之才,却只能从大观园节流入手,无法长久按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理家。③她积极改革之举,不能挽救贾府的衰败之势。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三个原则:

(1)解析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直接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语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曹雪芹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一个秤砣般一物,却不住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个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正呆时,只听得当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得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周瑞家的与平儿忙起身,命刘姥姥“只管等着,是时候我们来请你。”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红桃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儿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来作揖,他死也不肯。

这里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刚问些闲话时,就有家下许多媳妇管事的来回话。周瑞家的回来,向凤姐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多谢费心想着。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得说了……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越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凤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忙命快传饭来。一时周瑞家的传了一桌客饭来……

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舚舌咂嘴的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去罢。”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说道:“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周瑞家的见他说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凤姐听了,笑而不睬,只命平儿把昨儿那包银子拿来,再拿一吊钱来,都送至刘姥姥的跟前。凤姐乃道:“这是二十两银子,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若不拿着,就真是怪我了。这钱雇车坐罢。”……刘姥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出来至外面,仍从后门去了。

(选自《红楼梦》第六回,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刘姥姥通过周瑞家的进了贾府,在等待凤姐的时候,只见小丫头们一齐乱跑,说:“奶奶下来了!”这一描写体现了凤姐在贾家的地位、权势和威严。

B.周瑞家的传达王夫人的意思,要刘姥姥“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这体现了周瑞家的善良和体贴。

C.刘姥姥说到为难处推板儿说话,并非真要板儿去说些求人的话,而是给自己一点遮掩,这点凤姐也看出来了。

D.贾府给丫头们做衣服的二十两银子,在刘姥姥那里已经是难得的救急金了,此细节可以看出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A.第一、二段直接运用肖像、动作的正面描写手法,把王熙凤的威严、圆滑、处事周全刻画得栩栩如生。

B.本文以刘姥姥进荣国府的见闻为线索,对贾府的奢侈生活进行了客观描述,映射出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

C.王熙凤命人传饭这一情节,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王熙凤的礼节周到,又为她向周瑞家的询问刘姥姥与贾府的关系提供了契机。

D.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先被“匣子”吓一大跳,又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好容易看见王熙凤,然而见面之后,先叙闲话,再被传饭,饭毕才得到王熙凤的回复,情节曲折顿挫,意味深长。

(3)凤姐对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的态度,有人认为虚情假意,也有人认为比较得体。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义,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B.“体现了周瑞家的善良和体贴”错误,周瑞家的这样做,体现出她的虚荣心和显摆。如果刘姥姥这件事办不成,周瑞家的会觉得自己没有分量,没有面子。

故选B。

(2)A.“第一、二段直接运用肖像、动作的正面描写手法”错误,第一段关于王熙凤没有正面描写,是侧面描写。

故选A。

(3)解题时,先从文章中找到有关凤姐接待刘姥姥这门穷亲戚时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然后仔细体会,进行分析。做好此题要回到原文,根据要探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心理及其他人的映衬可以归纳总结出解析。

如果认为“傲慢无礼”,可从文章“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凤姐听了,笑而不睬”“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等处看出,对凤姐儿来说,刘姥姥是长辈,理应招待周到,但凤姐却傲慢、虚假,表里不一。

如果认为比较得体,可从文章“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凤姐叫人抓些果子与板儿吃”“忙命快传饭来”等看出,凤姐儿对刘姥姥周到客气且热情,也满足了刘姥姥的要求。

解析:

(1)B

(2)A

(3)观点一:凤姐接待刘姥姥傲慢无礼。①运用“不接茶”“不抬头”等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富贵和傲慢;②运用“忙欲起身,犹未起身”等动作描写,显示了凤姐的虚情假意;③运用“嗔周瑞家的”等语言描写表现了凤姐表里不一的性格特点。

观点二:凤姐接待刘姥姥比较得体。①运用“满面春风”的神态描写,写出了凤姐的热情;②运用“忙欲起身”的动作描写,写出了凤姐对穷亲戚的尊重;③运用多处语言描写,写出了凤姐的周到和客气。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解析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三.语言表述(共1小题)

11.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元春之中,任选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这是北京市2017年高考微写作题型,首先应有一明确的中心观点,即“用哪种花来比喻哪个人”.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观点可主要依据《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部分,将四个人物与在宴会上抽到的签上面的花作为对应:林黛玉﹣﹣芙蓉,薛宝钗﹣﹣牡丹,史湘云﹣﹣海棠,香菱﹣﹣并蒂花,但在原著中若能找到其他依据可比喻某一人物的特质也可,如:用菊花比喻林黛玉,因第三十八回林黛玉写了《咏菊》《问菊》《菊梦》等诗,且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与林黛玉清高孤僻的性格关联很强.之后围绕中心观点展开论证,需要注意整体的条理性和层次性以及论述的理据性和说服力.

示例:

罂粟花﹣﹣王照凤

罌粟花,其花灿然艳丽,其果可制药,少量用之有镇痛、镇咳和止泻的效用,但吸多成瘾却可置人于死地.《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满身锦绣,珠光宝气,“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在这个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出周旋,处理极其复杂的人事关系,表现出了无人可及的聪明才智.但是她面艳心狠,背地里千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这个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照风,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就再恰当不过了.

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2、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3、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述的内容.4、语言表述.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四.语言文字应用(共1小题)

1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曹雪芹在塑造《红楼梦》中的人物时,很多时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如林黛玉与宝钗:黛玉是在作诗,宝钗是在做人;①黛玉要的是恋爱,宝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