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期末考试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区域自然条件的制约,使不同区域的人类活动表现出相应的差异性。图甲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种植业景观,图乙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畜牧业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中两个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存在任何联系 B.内部特性相对一致 C.有明确的区域边界 D.经济发展互不影响2.与东部季风区相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温带草原分布广 C.交通便利,科技先进 D.降水丰富且集中〖答案〗1.B2.B〖解析〗【1题详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存在一定的联系;内部特性相对一致;没有明确的区域边界,有一定的过渡地带;经济发展相互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析】与东部季风区相比,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干旱是典型特征,温带草原分布广;当地人口稀疏,经济欠发达;交通较不便利,科技比较落后;B正确,ACD错误,故选B。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有专家指出,c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入侵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4.a工程对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以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从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答案〗3.A4.D〖解析〗【3题详析】由图可知,c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途地区地势低洼,京杭运河的水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①正确;在较干旱季节,沿途地区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现象,②正确;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会污染土壤,不会加重盐碱化,③错误;非雨季时,沿途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④正确;沿途地区并不紧邻海洋,不会有大量海水入侵,⑤错误。故选A。【4题详析】读图可知,a为西气东输工程,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A错误;该工程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能源消费结构,B、C错误;可以促进沿线地区及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减少煤炭的使用,改善大气质量,D正确。近年来,安徽阜阳市进一步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在积极推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同时,着力强化面向长三角特别是沪苏浙地区招商引资,越来越多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从长三角向阜阳集聚。下图为阜阳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阜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A.区位优势明显 B.辐射带动作用较强 C.科技人才较多 D.产业配套设施完善6.阜阳市承接产业转移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A.改善生态环境 B.外迁人口增多 C.促进经济发展 D.增加失业率7.为更好的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阜阳市应该()①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②将耕地转变为工业用地③制定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和措施 ④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合作交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5.A6.C7.D〖解析〗【5题详析】读阜阳市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材料可知阜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是靠近长三角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A正确;辐射带动作用较强、科技人才较多、产业配套设施完善符合产业转出区即长三角地区的特征,而不是阜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因此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6题详析】阜阳市承接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原料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会一定程度上加重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A错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原料密集型产业会带来较多的就业机会,会吸引人口迁入,BD错误;承接产业转移会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C正确,故选C。【7题详析】为更好的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阜阳市应该加强本地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相应的产业支持政策和措施,并加强与长三角中心城市合作交流,③④正确,选D。提高人均消费水平不利于创造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①错误,排除AC;可以适当建设工业用地,但是将耕地转变为工业用地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且不利于粮食安全,②错误,排除B,故选D。在治理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生态攻坚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通过不断实验探索,实施“前埂后沟+梯壁植草+反坡梯田”的梯田果园模式(如图),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坡地改梯田后,减少的是()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C.下渗量 D.大气降水9.“前埂后沟+梯壁植草”模式的主要生态作用是()A.前埂利于排水防涝 B.后沟利于保水保肥C.植草利于加固梯壁 D.提高当地经济收入〖答案〗8.A9.C〖解析〗【8题详析】读图,田面构筑前田埂,可以更好地拦蓄上部坡面径流,因此坡地改梯田后,减小了地表径流流速,下渗量会增加,地下径流会增加,地表径流会减少,BC错误,A正确;大气降水主要由气候决定,与坡地改梯田无关,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9题详析】据图示信息可知,前埂高于梯面,故能保水,保土、保肥,A错误;后沟:后沟低于梯面,能蓄水、排水,B错误;梯壁植草的作用:梯壁坡度大,易水土流失,梯壁植草能保持水土,加固梯壁,使梯田不易崩塌,C正确;提高经济收入不属于生态效益,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河流梯级开发是指在河流或河段上布置一系列阶梯式水利枢纽的开发方式。中国黄河上游青海至宁夏段、珠江上游贵州至广西段、美国田纳西河中上游段等河段都成功进行了梯级开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材料所述三条河流流域进行梯级开发的共同条件是()A.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稳定 B.当地电力需求量大、市场广C.地质稳定,施工难度小 D.河流落差大,水能分布集中11.田纳西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不具备的效益是()A.促进流域内高耗能工业发展 B.减轻下游水旱灾害的影响C.利于全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D.提高开发河段航运能力〖答案〗10.D11.C〖解析〗【10题详析】我国珠江上游贵州至广西段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显著,据此可排除A;中国黄河上游青海至宁夏段、珠江上游贵州至广西段,属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当地电力需求量不大,市场有限,B错;珠江上游贵州至广西段流经喀斯特地形区,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C错;黄河上游青海至宁夏段流经我国地势一、二阶梯过渡地带,珠江上游贵州至广西段流经我国地势二、三阶梯过渡地带,美国田纳西河中上游段流经阿巴拉契亚山区,故三条河流落差大,水能分布集中,是进行梯级开发的共同条件,D正确。因此本题选D。【11题详析】田纳西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为流域内提供了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能耗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A与题意不符;梯级开发建成了多个防洪水库,减轻下游水旱灾害的影响,B与题意不符;梯级开发后,河流上建成的多个大坝,会阻断鱼类的洄游线路,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不利于全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C项符合题意;梯级开发改善了河道的航运条件,提高开发河段航运能力,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①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②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③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④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图示时间段内,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B.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答案〗12.D13.B〖解析〗【12题详析】读图可知,该省在2005年的城市人口比重为50%左右,高于我国其他大部分省区,A错误;该省图示时段内第二产业比重一直较高,城市化水平先低后高,二者发展并不协调,B错误;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而第二产业比重一直较高,二者并不同步,C错误;1995年——2000年该省城市人口比重的曲线斜率最大,城市化速度最快,D正确,故选D。【13题详析】该省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较为发达,生产力水平较高,农业产出较多,A错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说明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更快,挤占了第一产业的用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正确;第一产业下降并不能说明农业经济不发达,C错误;该省区二三产业发展迅速,说明该地自然条件不会出现日益恶化的现象,D错误。故选B。2021年7月18日郑州出现罕见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普降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大尺度的环流背景对强降雨的产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得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而本次郑州暴雨,台风“烟花”就是罪魁祸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实时监测台风“烟花”的形成过程,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15.地理信息技术在郑州防洪抗洪中的作用是()A.利用RS准确绘制洪水淹没区范围 B.利用GIS确定最优的救助方案C.利用GPS统计洪水带来的损失 D.利用GIS监测郑州洪水实时变化〖答案〗14.A15.B〖解析〗【14题详析】遥感具有时效性强的优点,即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台风烟花的形成过程的影像,实现实时监测,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析】GIS可以通过洪水强度、淹没范围以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处理分析,得出最优救助方案,B正确;RS可以监测洪水的实时变化情况,而精确绘制洪水淹没范围和统计洪水带来的损失需要用到GIS,GPS可以确定被洪水困住人员的位置,不能统计洪水带来的损失,ACD错误;故选B。2010年8月1日傍晚,中国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联合申报的“中国丹霞地貌”,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上图为广东韶关丹霞山有名的茶壶峰,它能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17.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与“中国丹霞”同类型的是()A.泰山、丽江古城、龙门石窟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中国南方喀斯特〖答案〗16.C17.D〖解析〗【16题详析】茶壶峰是广东丹霞山著名的景观,地处粤北山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交通通达性不好,环境承载量小,A、D错误;广东省纬度较低,全年气温较高,自然景观四季变化不明显,B错误;茶壶峰是世界罕见的丹霞地质地貌景观,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C正确。故选C。【17题详析】“中国丹霞”是地质地貌景观,属于世界自然遗产。泰山是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丽江古城、龙门石窟是文化遗产,A错误;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是自然遗产,泰山是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长城是文化遗产,B错误;北京故宫、平遥古城、庐山国家公园都是世界文化遗产,C错误;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中国南方喀斯特都是世界自然遗产,D正确。故选D。读下列我国四处旅游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8.观赏图中景观,合理的是()A.①—特定角度,雪后最佳 B.②—低处仰视,夏季最佳C.③—适当距离,五月最佳 D.④—适当距离俯视,夏季最佳19.图中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①—气温年较差大,水汽冷凝形成 B.②—花岗岩出露地表,风化侵蚀形成C.③—淡水鱼类丰富,食物来源充足 D.④—地质条件复杂,流水沉积形成〖答案〗18.C19.B〖解析〗【18题详析】读图可知,①为松花江雾凇,应当置身其中,冬季最佳,A错误;②为黄山“石海观猴”,应当选择特定角度,B错误;③为青海湖鸟岛,应当选择适当距离,春季5月最佳,C正确;④为黄果树瀑布,应在适当的距离仰视,D错误。故选C。【19题详析】雾凇是气温日较差大,水汽冷凝形成,A错误;黄山“石海观猴”是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经地壳抬升出露地表,遭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B正确;青海湖是咸水湖,不适合淡水鱼类生长,C错误;黄果树瀑布地质条件复杂,是流水侵蚀形成,D错误。故选B。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分为革命遗址、纪念场所和人造景观三类,读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空间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0.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空间分布的显著特征是()A.南方多,北方少 B.东部沿海地区多,中部地区少C.平原地区多,山区少 D.农耕区多,牧区少21.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中国革命活动历史规律 B.中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C.中国人口迁移规律 D.中国产业聚集和扩散规律〖答案〗20.D21.A〖解析〗【20题详析】据图分析,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空间分布显著特征是空间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华东、华北和华中等地区,大致是中部、东部较多,西部较少,AB错误;山区多,平原地区少,C错误;农耕区多,牧区少,D正确。故选D。【21题详析】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分为革命遗址、纪念场所和人造景观三类,多与中国革命活动历史规律相关,是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与中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中国人口迁移规律、中国产业聚集和扩散规律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借山借水借园借人,长三角共享旅游”标志着长三角地区沪、苏、浙三省市旅游资源共享、地区开展合作的开始。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2.某国外游客到达南京后欲游览该地区的水乡古镇、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都市及世界遗产西湖。下列路线设计合理的是()A.南京→杭州→苏州→上海 B.南京→苏州→上海→杭州C.南京→乌镇→杭州→上海 D.南京→上海→杭州→乌镇23.游客若在暑假(7月份)到该地区旅游应必备的物品有()A.雨具 B.保暖衣物 C.防晒物品 D.登山鞋〖答案〗22.B23.C〖解析〗【22题详析】历史文化名城是南京,水乡古镇是周庄(位于苏州)、乌镇,现代化都市是上海,世界遗产西湖位于杭州,最合理的路线应符合以下原则:总游览线路短、尽可能不走重复路线。各选项相比,B项最合理。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析】7月份,长江三角洲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伏旱天气,高温晴朗,太阳紫外线强,应带防晒物品,C正确,AB错误;此地多数为平原,不需要登山鞋,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我国第一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宁夏固原地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目前共开发出泾河源、须眉山石窟、火石寨丹霞地貌等5个景区。六盘山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的迅速崛起,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发展旅游能扶贫的原因是()A.国家投入大批资金,带动乡镇企业发展B.促进交通的发展C.发展旅游可吸引外资和先进的技术D.旅游业的崛起,为当地农民拓宽了增收新路25.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A.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D.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答案〗24.D25.A〖解析〗【24题详析】国家投入大批资金,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与发展旅游业关系不大,A错误。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交通的发展,但这不是偏远山区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的主要原因,B错误。旅游业属于服务业,对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的效果不明显,C错误。随着旅游业的崛起,相关的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能为当地农民拓宽增收途径,D正确。故选D。【25题详析】“绿色”指环境保护,主要针对旅游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所以“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A正确。对文物古迹的破坏和社会秩序的冲击与“绿色”无关,BC错误。对动植物的破坏不能完全体现“绿色”,D错误。故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该区域商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条件。然而,在东北地区商品农业的开发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下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1)说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2)简述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为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答案〗(1)平原辽阔,耕地连片,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或有肥沃的黑土);温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山环水绕,灌溉水源充足;人少地多,土地增产潜力大;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需求量大,目内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2)农业生产比较粗放,耕地破坏严重;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开垦沼泽,破坏了湿地环境;黑土流失严重;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3)继续强化商品粮生产;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解析〗【小问1详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自然因素:地处东北平原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连片大面积分布;有肥力很高的黑土和黑钙土,这里除了南部属暖温带外,中部和东部三江平原均属中温带,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水热配合协调,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人文因素:东北地区人口较少,人均耕地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本地粮食消费不多,可提供较多的商品粮,东北重工业基础雄厚,可提供农业发展需要的各种农业机具,而大面积分布,地势平坦的耕地最适宜大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效率高;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等。【小问2详析】东北地区农业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大面积开垦耕地破坏了湿地环境,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致使黑土肥力下降,资源利用失调;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民的经济效益较低,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不合理等。【小问3详析】促进可持续发展措施:应当积极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件;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建立品牌效应;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铜矿资源丰富,有一百多处大中小型铜矿,铜矿的平均品位(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为0.98%。铜业生产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分布在铜冶炼城市。下图为云南省铜矿资源分布示意图。(1)分析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有利条件。(2)简述云南省大量开采铜矿带来的环境问题。(3)请为云南省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答案〗(1)接近铜矿产地,原料丰富;大多有铁路或公路经过,交通便利;水能丰富,电力充足;靠近城市,可利用城市的人才、科技和基础设施等。(2)铜矿开采破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生产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地下铜矿开采易造成地面塌陷(沉降);固体废弃物无序堆积较多,影响环境。(3)加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铜矿产品深加工,提高铜产品附加值;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解析〗【小问1详析】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布局在铜冶炼城市。铜冶炼城市附近铜矿资源丰富;有铁路或公路经过,交通便利;同时具有人才、科技等优势,基础设施较完善。【小问2详析】云南省大量开采铜矿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地面塌陷(沉降)、固态矿产废弃物无序堆积等方面回答。铜矿开采破坏地表植被,地表裸露,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开采铜矿生产过程中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地下铜矿开采,回填措施不到位,容易造成地面沉降;开采后矿渣堆积,没有后期处理,容易造成进一步的污染,影响环境。【小问3详析】云南省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铜矿产品深加工、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回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发展铜矿产品深加工,提高铜产品附加值;加强监管,重视保护和质量环境污染;加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和产业链;28.[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5月28日,四川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