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存在的必要前提,文化在精神生产的范畴内,因此劳动也是文化生产的前提。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劳动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来源,必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将中国经验传承下去,将中国实践发展下去,将有助于持续创造、传承、发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更好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①“文化”一词起源于劳动实践中的耕种、生产、手工、技艺等。劳动作为人类发展的物质性力量,正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阐述的那样,“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甚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朱熹的《童蒙须知》中将“洒扫涓洁”作为孩童启蒙教育,卢梭的《爱弥儿》高度重视手工劳动,将之视为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有效中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会种菜,不算学生”。劳动是实现人从自然性走向文化性的必经之路,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教育、文化、精神的来源,而劳动教育更是能够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形成双重引领,使人直面生产、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人在传承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文化知识,以此进行文化的启蒙和教化。劳动教育促进个体沉浸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文化中,完成对个人身体机能、工艺技能、知识水平的提升,并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予以完善,从而得到更高的精神文化浸润。当前,全国大中小学开展的多种劳动教育活动和课程,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浸润和传承创设了情境、建构了场域、丰富了载体,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推进文化实践劳动是人特有的发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活动,因此劳动不能脱离“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即文化;而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生产、传播和影响,即文化实践。从对象物的属性来说,劳动教育就是文化实践的本体,劳动教育通过切实的劳动实践提高人的生产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生产劳动的组织方式和制度,推动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进而推进文化实践的深入与革新。同时,劳动教育又是文化实践的载体,文化融入是当前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将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忘来时路,为文化实践提供“源头活水”,不断铸就新的文化辉煌。对于中国传统继承什么、扬弃什么,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转化和发展,并不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而是取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劳动教育巩固了人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也通过这种身心融合的教育给人带来身体、心理及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人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②在此,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概念,那就是文化认同。对于文化认同,应有至少两个层次的理解,其一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传统和现在知识层面的数量积累,还是一种可能在未来喷薄的智能意识,“既基于内容又基于过程”。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也唯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激发、实现。其二是“文化超越”。超越不是以鄙夷的眼光弃之不用,而是用关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现实与传统的融合新生,以文化主体的责任去更好地传承、突破与创新,通过劳动实践与现实文化进行“交流、碰撞、新生”。如果失去了具体实践路径,文化认同只会成为一句口号,也让实践和文化都失去了主体性。劳动教育蕴含着劳动创造美的智慧,无论是田园种植、印染工艺、纸扇泥塑、裁衣织布的传统工艺,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的实践,还是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文明与智慧的追溯,也唯有通过广泛蕴藏于生产生活的劳动实践才能进一步启迪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让文化自觉与超越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本固枝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淬炼而获得的文化自信。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人们只有成为劳动实践的主体,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的主体,才能在面向各类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时,建构更为科学、稳定的思想认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摘编自马慧子、马梅《劳动教育独具的文化价值》)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劳动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劳动教育能够传承发扬中国经验。B.人通过劳动创造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也创造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C.劳动教育离不开切实的劳动实践,能够促进物质文化进步,推进传统文化深入与革新。D.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激发并实现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劳动教育能够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形成双重引领,起到教化的作用,朱熹、卢梭、陶行知等人对此都有所论述。B.守正与创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特别是劳动实践,不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C.“既基于内容又基于过程”要通过劳动实践积累知识建构智能意识,还需要以文化主体的责任去传承与创新。D.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就应该在劳动实践中把人民作为主体。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劳动教育推进文化实践”这个观点的一项是(3分)()A.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提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明幸福的基础。B.裴斯泰洛并不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第一人,但他是第一个在实践中将这一思想付诸行动的人。C.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D.雨果认为,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4.结合文本内容,将横线上的小标题补充完整。(4分)5.近日,在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我市推荐的劳动教育课程案例《体验无土栽培——DIY水培装置,种植小白菜》荣获一等奖。请结合材料,简析这个案例可以开发出哪些文化价值。(4分)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来自乡土社会自身历史、现实的因素和乡土社会以外的各种压力,使乡土社会产生“粘性”,导致其不能很好地实现转型。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粘性”是乡土社会转型的阻力,这种阻力本身在保护、继承传统,防止乡土文化消亡的同时,也对乡土社会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含了文化、经济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以有序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存在于乡土社会结构中,作用并影响乡土社会的发展。乡土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社会中,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特质,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浓重的乡土气息。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乡土文化的生长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缩,乡土文化在现代文化面前日薄西山,但这并不代表乡土文化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会在现代化大潮中消亡。人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随着乡土社会中人口的对外流动,乡土文化也随之扩散开来,走进了城市或者说是走进了现代工业社会中。今天,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乡土文化衰落了。其实,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乡土文化自身在进行消解和重构,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土”是乡土社会的内核所在,土地支撑着乡土中国的发展。中国人对土地的依赖性自前工业时代一直到工业时代都没有消退,最多也只是减弱。当前我国乡土社会融入现代社会时所面临的困境和制度的阻隔,使得农民想彻底脱离“土”、完全依靠其他方式谋生养老变得格外困难,于是乡土社会中“土”的粘性结构便开始生成。一方面,乡土社会中流动到城市社会中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以务工方式生活在流入地,他们的就业主要集中在体力活和手工活等收益低、前景小、门槛低、稳定性差的行业。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都和市场“捆绑在一起”,一旦市场遭遇风险,这些人就会因此而失业,生活陷入困境,他们在流入地没有社会保障,只剩一条路,便是回乡种地。同时,即便是在市场环境或者就业环境稳定的前提下,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年纪的增长和体力的衰退,这些没有技术、文化程度低的人逐渐丧失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自然而然被市场抛弃。这个时候,他们大都只有退守农村。当这些情况出现时,乡土社会的“粘性”开始发挥作用,土地成为这些失业或者年老农民的最后保障。 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大量农村被划入城市建设范围内,加之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存在很大的升值空间,一夜之间土地在农村成为一种可以为人们提供巨大财富的可能。这种由开发带来的土地增值使得农民对乡土产生了一种主动的“粘附效应”。正是由于土地能给村民带来间接收益,是一种退路、保障和潜在财富,因而村民在打工过程中,即使全家都不耕种田地,也不会放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往往选择把田地暂时转让给别人耕种,或者直接把田地抛荒。纵观以上两方面,无论是被动依附还是主动依附,土地始终是乡土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粘性”作用,解决和处理好“土”和“民”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乡土社会的转型。在制度层面,造成“粘性”的主要是户籍制度。中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是根据诸如血缘、继承关系和地理位置等标准,把户口划分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这种差别式的户籍制度在今天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城市社会和乡土社会间正常的人员迁移和资本交流。这就造成了乡土社会中的人在城市社会中身份的合法性得不到认可,即使有能力落户城市,融入的成本也非常大。种种原因导致人们不得不依附在乡土中,这种外力产生的“粘性”,使得乡土中的人无力越过这一壁垒。通过以上分析,乡土性并没有随着国家政权在乡土社会全面确立合法性地位而退出乡土社会的舞台,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它一方面接受着现代国家制度的改造,另一方面又在中国基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无论作用大小,这种“粘性”效应总会被人们利用,直接造成乡土社会转型的不彻底。(摘编自高源《乡土社会的粘性研究》,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的粘性是社会转型的阻力,唯有完全摆脱乡土社会,才能实现社会转型。B.乡土文化随人口的对外流动走进了现代工业社会,在消解与重构的同时继续发挥影响力。C.农民流动到城市,大多以务工方式在流入地生活,主要从事收益低、稳定性差的行业。D.土地能给村民带来间接收益,对农民尤其是打工农民来说是一种退路、保障和潜在财富。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使乡土文化的生长空间受到压缩,但是一段时间内乡土文化不会消失。B.无论市场环境和就业环境是否稳定,流入城市以务工为生的农村人,最后大都要退守农村。C.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升了土地的升值空间,这是农民主动依附于土地的主要原因。D.文中加点的“这”指现阶段根据血缘、继承关系和地理位置等标准划分的差别式户籍制度。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A.湖南的一位奶奶用红纸给出国的孙子裹了一包灶上的泥土带上,并叮嘱水土不服时可以煮一点吃。B.在一份大学生创业意向选择调查表中,选择在家庭所在地、有人脉支持的家乡创业的大学生占80%。C.近年来,诸如钓鱼、采摘等体验式乡村旅游项目,包括都市群、城市圈周边的农家乐持续升温。D.在乡土社会的选举过程中,村民们“认亲不认贤”,在很大程度上,人情依然左右着选举的结果。4.中国乡土社会的“粘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旁白,是影视剧中交代剧情、发表观点、展现角色内心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旁白是一部“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如果将影像叙事比作一本书,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它可以是写在扉页的心得、写在书边的评语,还可以是问号,是惊叹号,是意味无穷的省略号。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有些剧充满“刨活式”旁白,叙事不足,旁白来凑,故事发展缺乏层层递进的逻辑和合理铺垫。关键情节全靠“说”,剥夺观众的参与感,必然生硬突兀;有些剧惯用“解释性”旁白,画面、表演、旁白传递的是同样的内容,堆叠冗余拖沓的信息量;有些剧陷入“图解式”旁白,机械照搬原著语言,用过多的旁白替代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剧情铺陈和旁白讲述“两张皮”,把拘泥当真实,将不求甚解、照本宣科视为尊重原著。观众为什么不满意这些旁白?归根结底,是观众没有感受到创作者对他们审美水平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有时没有旁白,为什么叙事逻辑前后不通?有时有了旁白,为什么又深感毫无必要?其一喧宾夺主,其二画蛇添足,正是旁白过度使用的两大特征。这背后指向的,是影像语言表达的投机与乏力。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来自影像世界的说服力。闲笔不“闲”,旁白也不是游离于主题叙事外的喃喃自语。电视剧《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曾说,“旁白与作品的关系如同一呼一吸,剧情紧张时受众也跟着紧吸着气,到旁白出现就舒了一口气,旁白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作品节奏”。好的旁白恰当、精练,不知不觉融入戏中,融入故事里。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结尾洋溢着雄浑气魄的旁白令人印象深刻:“靠着一股革命者的勇气劈波斩浪,闯出狭小水域汇入海洋,何其幸运!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这不仅道出了宋运辉人生经验的总结,也说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从这个角度看,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类比于中国艺术讲求“化境”的最高境界,故事讲述、角色塑造与旁白讲述要经过反复的意匠加工、锤炼糅合,最终才能浑然一体地传递主题和情感。创作者要更好地用影视语言讲清故事、讲好故事,把功夫实实在在地用在影像叙事中。中国画讲求“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的留白魅力,中国古典诗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审美意境。其实,影视剧旁白亦如此。旁白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多不如少,少不如精。创作者不必将所有意图都直接、浅显地表达出来,创作也需留白,如此才能给观众以想象空间,使作品更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毕竟,满满当当的画纸,便再无可回味的余地了。(摘编自王瑨《影视剧旁白,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材料二:网剧时代的旁白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首先是旁白中“独白”的使用更加频繁。这是一种讲述视角的切换,由客观、全知和审慎的第三人称的旁白,变为剧中角色的内心剖白,更适合传递情感,相对比较细腻。很多青春剧和都市剧也会在旁白中使用角色独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和观众的区隔。相比于较为常规的自述式旁白,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算是一种新尝试:在开篇时让三位女主角以旁白的形式进行互相介绍。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一是能够让观众快速熟悉三个人的性格和之前的故事,二是用“互相吐槽”的方式来强化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沿用《潜伏》的旁白创作方式,将第三人称的旁白进行“人格化”处理,也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周扬就在采访里提到,在配旁白的时候,他会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身份。在《扫黑风暴》里,旁白可能代表着督导组,代表一种正义的声音。当其具备独立人格时,也会更融入剧集本身。旁白还有一重比较特殊的“隐藏价值”,就是给剧集“兜底”,或者说“打补丁”。不同于需要现场拍摄的画面和受制于演员档期等问题的配音,旁白的灵活性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潜伏》的导演姜伟就提到,旁白从客观上讲,是后期求变的一条渠道。有相关从业者说,很多时候剧中加入的旁白,是受制于内容审核的修改。“从样片到成片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层审核和修改。如果有某些很关键的戏份被删除,前后就不连戏了,角色的心路历程也不成立,如果没有更好的补救办法,就只能用旁白来补充。”但这也不是某些国产剧滥用旁白的借口。“几乎所有的剧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拍摄过程不可能没有一点漏洞,”沈洋认为,“好的导演和剪辑应该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技巧,让观众在看到这儿时不会觉得特别突兀。”将目光移向海外剧市场,会发现旁白仍然有很多可供开发的新形态。在英美剧领域,就有不少“打破第四面墙”的旁白,如《伦敦生活》《纸牌屋》等;另外,旁白的视角也可以不拘泥于剧中角色,《绝望主妇》里,旁白是第一集就已经去世的玛丽·爱丽丝,以死者的视角讲述四位好朋友的故事。随着时代的进步,剧集的叙事语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近围绕旁白的争议充分证明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活”,而是需要费心琢磨的重要环节。希望旁白能越来越多地成为一部剧的“亮点”,而不是“雷点”。(摘编自毒眸《剧里用旁白,真的不合适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旁白作为影视剧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是“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B.失败的影视剧都是把旁白当作万能药、万金油,过度使用,没有充分地信任和尊重观众。C.进入网剧时代,影视剧的旁白有一些变化,变化的目的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D.开发旁白的新形态不能拘泥于传统形态,也不能仅限于国产剧,还应向海外剧学习。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论证语言虽然平实易懂,但也不失俏皮,这与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关,如比喻、设问、引用等。B.材料一运用了类比论证,将中国画、中国古典诗歌与影视剧旁白进行类比,论证留白的作用。C.材料二引用沈洋的话是为了论证国产剧不能滥用旁白的观点,“几乎”“一点”等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论述旁白的一些变化及强调不能滥用旁白,要开发旁白的新形态。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的观点的一项是(
)A.电视剧《欢乐颂》的旁白,一会儿替角色表达思绪,一会儿替导演交代场景,一会儿变成“电影录音剪辑”,描述起演员的表演。B.电视剧《围城》中,采用与剧中人物语言风格高度契合的旁白,对剧情的发展作意味深长的评论和总结,提示观众品出多重滋味。C.电视剧《大明宫词》每集开头、结尾的旁白叙述,既在现实逻辑之外,又在人物内心情感逻辑之中,形成个性化的叙事风格。D.电视剧《潜伏》的旁白弥补了谍战剧中演员“表面不动声色,心底波澜起伏”的局限,与整个剧情、人物形象融为一体。4.材料一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影视剧旁白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沉浸在与传统戏曲并排站在20世纪中国戏剧舞台上的喜悦中,话剧吸吮着来自西方的审美追求,试图保持自己“舶来品”的独立性,却自觉不自觉地开始向身边的传统戏曲摇动手中的橄榄枝。正如田汉所说:“每一个在中国土壤上生了根的剧种都可以找到共同的悠久的历史根源,分享优秀民族传统所给予的巨大财富。”新文化运动使在中国新兴的话剧终于告别了粗糙和模仿痕迹明显的萌芽期。《新村正》问世,中国现代话剧诞生了。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继承民族的美学和艺术精神,将话剧“改造”成具有中国风的民族戏剧。而古老的民族元素,也从中得到了升华。王瑶认为:“继承民族传统,一定要使古老的东西现代化,如果不现代化,就无异于国粹主义。”这时候曹禺的《雷雨》《日出》,老舍的《龙须沟》等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神韵,他们创作的故事、舞台的意象与意境设计和演员塑造的性格和人物形象都具有诗一般的美学特征,中华传统血脉在此汩汩地流动了起来。观当下中国的话剧,抑或其它形式的人文艺术,经典而经久不衰甚而走出国门的,往往是那些融入了民族传统元素的。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艺术进入中国,是先服下“本土化”汤剂,才踏上“全球化”列车的。就连特殊时期下讲出“把中国古籍丢到茅厕”之类偏激话语的鲁迅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可以说,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是文化“本土化”较为成功的范例。(摘编自苏晓《话剧:舶来品“本土化”的产品》)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戏剧界呼吁“文学性”的声音渐涨。这种弥漫的文学性焦虑,源自剧场中文学性匮乏的现象愈发严重。剧场中的“文学性”乱象,由多重原因导致。从历史上看,话剧作为“舶来品”在我国从开始就面临着“先天不足”的问题——优秀本土原创剧本短缺。创始之初的中国话剧便是从《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外国戏剧、小说改编开始。从现实来看,则是对剧本的重视程度下降。在整个20世纪,西方“剧本中心制”逐渐被“导演中心制”取代。而中国也随之进入了“导演时代”。但我国与西方有差异:西方导演崛起时戏剧文学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伴随着一批优秀剧作家的崛起。但中国当代导演和剧本关系的转型发生于戏剧的文学性未获得充分发展,戏剧精神充斥着虚假、平庸、反智、自恋的背景下。而北京鼓楼西剧场在成立之初就意识到“文学性”的重要。首先在剧本的选择上,鼓楼西剧场对所选剧本质量有严格的标准。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将“经典作品”定义为: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尽管他以文学作品举例,但戏剧领域同理。经典作品是那些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具备反复上演的价值,常看常新的作品。其次,在剧本处理上,鼓楼西剧场做到了对经典的充分尊重,如导演、演员、舞美等都是从所要制作的话剧作品本身出发,寻找最匹配的合作伙伴,并且在对剧本进行搬上舞台的“二度创作”时,是在充分理解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深耕细作式排演。尽管鼓楼西剧场以对“文学性”的强调从诸多剧场中脱颖而出,但是它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开展深化话剧“本土化”的实践。这种远见一方面基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迫切地希望让世界听到中国表达。另一方面就话剧本体发展而言,仅醉心于对国外作品的搬演或学习他们的技术体系与思维,我们只能永远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只有那些“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作品,才能与国外佳作同台竞技。因此,近几年鼓楼西剧场将越来越多精力聚焦于以“民族性”为核心的本土话剧制作上,并探索出两条主要路径。首先,鼓楼西剧场有意选取那些能够彰显民族性格与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目前鼓楼西剧场已经上演了根据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改编的话剧,该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勾勒出中原文化图景。同时,还挖掘出了“中国文化模式的本质样态”。这部小说通过讲述河南农民吴摩西为寻找外出的老婆以及“说得上话的人”出延津,以及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也是为了寻找外出的老婆及排解孤独回延津,这一出一回百年轮回,揭示出我们不同于宗教国家的、寄予此生此世的“中国式孤独”。鼓楼西剧场的另一条路径是在话剧的编排与表演时借力于“曲艺”这项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艺术,寻求更高级的表达样式。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剧场所推出的本土原创话剧中,比如“相声话剧”《二把刀》。编剧通过对曲艺艺人的形象塑造与人物安置,借助表演桥段的戏曲,表现了剧中人的情感变化并隐喻他们的现实抉择,形成精巧的“戏中戏”结构。鼓楼西刷场推进“民族性”的举措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在小剧场中被激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摘编自范宁《推进话剧“本土化”的多元探索》)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的中国话剧走了一条从与传统戏曲并立、试图保持独立性到融入吸吮传统戏曲养料之路。B.只有将传统元素与西方审美追求融合一起的人文艺术才能经久不衰,才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C.改变优秀本土原创剧本短缺状况,可以缓解剧场中文学性匮乏的现象,促进话剧等的文学性发展。D.鼓楼西剧场从选取彰显民族特色的作品和借力传统曲艺两个方面来着力提升本土话剧制作水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话剧的“本土化”问题,且都强调中国传统戏曲对话剧发展的有益影响。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鼓楼西剧场准确把握了我国话剧发展症结所在,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尝试。C.作为“舶来品”的话剧彰显中国审美趣味是使中国话剧获得与国外佳作同台竞技机会的重要举措。D.鼓楼西剧场继续开展深化话剧“本土化”的实践是因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李健吾说:“真正的传统往往不只是一种羁绊,更是一层平稳的台阶。”B.鲁迅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C.毛泽东说:“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D.严复说:“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4.材料二引入刘震云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改编话剧的事例,写作的意图是什么?(4分)5.虽然话剧是“舶来品”,但中国话剧人也应该建设具有中国气派和风格的话剧。请结合材料谈谈具体做法。(4分)6分)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材料一: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2010年该数字已下降到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敞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有在中国社会,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B.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
C.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D.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件重要举措。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流失严重,就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B.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80到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市化进程的结果。
C.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过分关注合村并居中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是得不偿失的。
D.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依照材料一的思路,填写下面图表中序号所指内容。(4分)
山东省聊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就越有普遍的价值。(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材料二: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三者不一样,因为这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国作家网)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闻一多的《红烛》体现了“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的论断,请根据诗歌《红烛》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简要分析。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省德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物质生产是精神生产存在的必要前提,文化在精神生产的范畴内,因此劳动也是文化生产的前提。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劳动作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来源,必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通过劳动教育将中国经验传承下去,将中国实践发展下去,将有助于持续创造、传承、发扬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更好地担负新的文化使命。①“文化”一词起源于劳动实践中的耕种、生产、手工、技艺等。劳动作为人类发展的物质性力量,正如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阐述的那样,“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甚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世界文化历史长河中,存在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朱熹的《童蒙须知》中将“洒扫涓洁”作为孩童启蒙教育,卢梭的《爱弥儿》高度重视手工劳动,将之视为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有效中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会种菜,不算学生”。劳动是实现人从自然性走向文化性的必经之路,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教育、文化、精神的来源,而劳动教育更是能够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形成双重引领,使人直面生产、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人在传承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文化知识,以此进行文化的启蒙和教化。劳动教育促进个体沉浸在身体力行的劳动文化中,完成对个人身体机能、工艺技能、知识水平的提升,并对个体的意志品质和精神力量予以完善,从而得到更高的精神文化浸润。当前,全国大中小学开展的多种劳动教育活动和课程,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浸润和传承创设了情境、建构了场域、丰富了载体,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推进文化实践劳动是人特有的发生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活动,因此劳动不能脱离“由人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即文化;而劳动教育的本质是知识、价值的生产、传播和影响,即文化实践。从对象物的属性来说,劳动教育就是文化实践的本体,劳动教育通过切实的劳动实践提高人的生产劳动能力,改变人们生产劳动的组织方式和制度,推动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进而推进文化实践的深入与革新。同时,劳动教育又是文化实践的载体,文化融入是当前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通过劳动教育,能够将从远古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不忘来时路,为文化实践提供“源头活水”,不断铸就新的文化辉煌。对于中国传统继承什么、扬弃什么,对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转化和发展,并不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而是取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劳动教育巩固了人在劳动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也通过这种身心融合的教育给人带来身体、心理及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巩固了人在文化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②在此,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概念,那就是文化认同。对于文化认同,应有至少两个层次的理解,其一是“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传统和现在知识层面的数量积累,还是一种可能在未来喷薄的智能意识,“既基于内容又基于过程”。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也唯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激发、实现。其二是“文化超越”。超越不是以鄙夷的眼光弃之不用,而是用关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现实与传统的融合新生,以文化主体的责任去更好地传承、突破与创新,通过劳动实践与现实文化进行“交流、碰撞、新生”。如果失去了具体实践路径,文化认同只会成为一句口号,也让实践和文化都失去了主体性。劳动教育蕴含着劳动创造美的智慧,无论是田园种植、印染工艺、纸扇泥塑、裁衣织布的传统工艺,日常生活家务劳动的实践,还是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都是对文明与智慧的追溯,也唯有通过广泛蕴藏于生产生活的劳动实践才能进一步启迪大众的文化创造力,让文化自觉与超越深入每个人的内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本固枝荣,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是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淬炼而获得的文化自信。面对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人们只有成为劳动实践的主体,作为人类文明和社会生产的主体,才能在面向各类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时,建构更为科学、稳定的思想认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摘编自马慧子、马梅《劳动教育独具的文化价值》)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劳动在中华民族文明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劳动教育能够传承发扬中国经验。B.人通过劳动创造了整个世界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也创造了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C.劳动教育离不开切实的劳动实践,能够促进物质文化进步,推进传统文化深入与革新。D.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激发并实现文化认同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价值感和认同感。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劳动教育能够对人的身体和精神形成双重引领,起到教化的作用,朱熹、卢梭、陶行知等人对此都有所论述。B.守正与创新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决于当代中国的实践,特别是劳动实践,不取决于传统文化本身。C.“既基于内容又基于过程”要通过劳动实践积累知识建构智能意识,还需要以文化主体的责任去传承与创新。D.要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就应该在劳动实践中把人民作为主体。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劳动教育推进文化实践”这个观点的一项是(3分)()A.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提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明幸福的基础。B.裴斯泰洛并不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第一人,但他是第一个在实践中将这一思想付诸行动的人。C.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D.雨果认为,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4.结合文本内容,将横线上的小标题补充完整。(4分)5.近日,在山东省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我市推荐的劳动教育课程案例《体验无土栽培——DIY水培装置,种植小白菜》荣获一等奖。请结合材料,简析这个案例可以开发出哪些文化价值。(4分)1.C(“传统文化”错)2.C(“还需要以文化主体的责任去传承与创新”错)3.A4.①劳动教育引领文化启蒙②劳动实践深化文化认同评分标准:每条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案例在传承知识技能的同时,可以形成对社会有益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化。②案例改变了传统的种植形式,可以提高人的生产劳动能力,并据此追溯从远古到今天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制度。③可以通过这个案例展开联想,回顾中华文明与祖先智慧,深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评分标准:每条2分,共4分,答对两条即可得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山东省青岛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来自乡土社会自身历史、现实的因素和乡土社会以外的各种压力,使乡土社会产生“粘性”,导致其不能很好地实现转型。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粘性”是乡土社会转型的阻力,这种阻力本身在保护、继承传统,防止乡土文化消亡的同时,也对乡土社会的转型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包含了文化、经济和制度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以有序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存在于乡土社会结构中,作用并影响乡土社会的发展。乡土文化孕育于中国传统社会中,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文化特质,换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浓重的乡土气息。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乡土文化的生长空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缩,乡土文化在现代文化面前日薄西山,但这并不代表乡土文化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会在现代化大潮中消亡。人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随着乡土社会中人口的对外流动,乡土文化也随之扩散开来,走进了城市或者说是走进了现代工业社会中。今天,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乡土文化衰落了。其实,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乡土文化自身在进行消解和重构,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土”是乡土社会的内核所在,土地支撑着乡土中国的发展。中国人对土地的依赖性自前工业时代一直到工业时代都没有消退,最多也只是减弱。当前我国乡土社会融入现代社会时所面临的困境和制度的阻隔,使得农民想彻底脱离“土”、完全依靠其他方式谋生养老变得格外困难,于是乡土社会中“土”的粘性结构便开始生成。一方面,乡土社会中流动到城市社会中的人,绝大部分都是以务工方式生活在流入地,他们的就业主要集中在体力活和手工活等收益低、前景小、门槛低、稳定性差的行业。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都和市场“捆绑在一起”,一旦市场遭遇风险,这些人就会因此而失业,生活陷入困境,他们在流入地没有社会保障,只剩一条路,便是回乡种地。同时,即便是在市场环境或者就业环境稳定的前提下,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年纪的增长和体力的衰退,这些没有技术、文化程度低的人逐渐丧失了廉价劳动力的优势,自然而然被市场抛弃。这个时候,他们大都只有退守农村。当这些情况出现时,乡土社会的“粘性”开始发挥作用,土地成为这些失业或者年老农民的最后保障。 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大量农村被划入城市建设范围内,加之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土地存在很大的升值空间,一夜之间土地在农村成为一种可以为人们提供巨大财富的可能。这种由开发带来的土地增值使得农民对乡土产生了一种主动的“粘附效应”。正是由于土地能给村民带来间接收益,是一种退路、保障和潜在财富,因而村民在打工过程中,即使全家都不耕种田地,也不会放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往往选择把田地暂时转让给别人耕种,或者直接把田地抛荒。纵观以上两方面,无论是被动依附还是主动依附,土地始终是乡土社会稳定和繁荣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粘性”作用,解决和处理好“土”和“民”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乡土社会的转型。在制度层面,造成“粘性”的主要是户籍制度。中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是根据诸如血缘、继承关系和地理位置等标准,把户口划分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这种差别式的户籍制度在今天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城市社会和乡土社会间正常的人员迁移和资本交流。这就造成了乡土社会中的人在城市社会中身份的合法性得不到认可,即使有能力落户城市,融入的成本也非常大。种种原因导致人们不得不依附在乡土中,这种外力产生的“粘性”,使得乡土中的人无力越过这一壁垒。通过以上分析,乡土性并没有随着国家政权在乡土社会全面确立合法性地位而退出乡土社会的舞台,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它一方面接受着现代国家制度的改造,另一方面又在中国基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无论作用大小,这种“粘性”效应总会被人们利用,直接造成乡土社会转型的不彻底。(摘编自高源《乡土社会的粘性研究》,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土社会的粘性是社会转型的阻力,唯有完全摆脱乡土社会,才能实现社会转型。B.乡土文化随人口的对外流动走进了现代工业社会,在消解与重构的同时继续发挥影响力。C.农民流动到城市,大多以务工方式在流入地生活,主要从事收益低、稳定性差的行业。D.土地能给村民带来间接收益,对农民尤其是打工农民来说是一种退路、保障和潜在财富。2.根据文本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使乡土文化的生长空间受到压缩,但是一段时间内乡土文化不会消失。B.无论市场环境和就业环境是否稳定,流入城市以务工为生的农村人,最后大都要退守农村。C.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升了土地的升值空间,这是农民主动依附于土地的主要原因。D.文中加点的“这”指现阶段根据血缘、继承关系和地理位置等标准划分的差别式户籍制度。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3分)A.湖南的一位奶奶用红纸给出国的孙子裹了一包灶上的泥土带上,并叮嘱水土不服时可以煮一点吃。B.在一份大学生创业意向选择调查表中,选择在家庭所在地、有人脉支持的家乡创业的大学生占80%。C.近年来,诸如钓鱼、采摘等体验式乡村旅游项目,包括都市群、城市圈周边的农家乐持续升温。D.在乡土社会的选举过程中,村民们“认亲不认贤”,在很大程度上,人情依然左右着选举的结果。4.中国乡土社会的“粘性”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1.(3分)A2.(3分)C3.(3分)C4.(6分)①文化方面,乡土文化仍然左右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考方式。②经济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在乡土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粘性”作用,直接影响到乡土社会的转型。③制度方面,差别式的户籍制度严重阻碍了城市社会和乡土社会间正常的人员迁移和资本交流。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旁白,是影视剧中交代剧情、发表观点、展现角色内心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旁白是一部“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如果将影像叙事比作一本书,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它可以是写在扉页的心得、写在书边的评语,还可以是问号,是惊叹号,是意味无穷的省略号。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有些剧充满“刨活式”旁白,叙事不足,旁白来凑,故事发展缺乏层层递进的逻辑和合理铺垫。关键情节全靠“说”,剥夺观众的参与感,必然生硬突兀;有些剧惯用“解释性”旁白,画面、表演、旁白传递的是同样的内容,堆叠冗余拖沓的信息量;有些剧陷入“图解式”旁白,机械照搬原著语言,用过多的旁白替代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剧情铺陈和旁白讲述“两张皮”,把拘泥当真实,将不求甚解、照本宣科视为尊重原著。观众为什么不满意这些旁白?归根结底,是观众没有感受到创作者对他们审美水平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有时没有旁白,为什么叙事逻辑前后不通?有时有了旁白,为什么又深感毫无必要?其一喧宾夺主,其二画蛇添足,正是旁白过度使用的两大特征。这背后指向的,是影像语言表达的投机与乏力。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来自影像世界的说服力。闲笔不“闲”,旁白也不是游离于主题叙事外的喃喃自语。电视剧《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曾说,“旁白与作品的关系如同一呼一吸,剧情紧张时受众也跟着紧吸着气,到旁白出现就舒了一口气,旁白的作用之一,是调节作品节奏”。好的旁白恰当、精练,不知不觉融入戏中,融入故事里。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结尾洋溢着雄浑气魄的旁白令人印象深刻:“靠着一股革命者的勇气劈波斩浪,闯出狭小水域汇入海洋,何其幸运!我们赶上了中国百年来国运蒸腾日上的时代,我不想辜负这个时代!”这不仅道出了宋运辉人生经验的总结,也说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从这个角度看,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类比于中国艺术讲求“化境”的最高境界,故事讲述、角色塑造与旁白讲述要经过反复的意匠加工、锤炼糅合,最终才能浑然一体地传递主题和情感。创作者要更好地用影视语言讲清故事、讲好故事,把功夫实实在在地用在影像叙事中。中国画讲求“且空而后能简,简而练,则理趣横溢,而脱略形迹”的留白魅力,中国古典诗歌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的审美意境。其实,影视剧旁白亦如此。旁白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多不如少,少不如精。创作者不必将所有意图都直接、浅显地表达出来,创作也需留白,如此才能给观众以想象空间,使作品更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毕竟,满满当当的画纸,便再无可回味的余地了。(摘编自王瑨《影视剧旁白,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材料二:网剧时代的旁白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首先是旁白中“独白”的使用更加频繁。这是一种讲述视角的切换,由客观、全知和审慎的第三人称的旁白,变为剧中角色的内心剖白,更适合传递情感,相对比较细腻。很多青春剧和都市剧也会在旁白中使用角色独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和观众的区隔。相比于较为常规的自述式旁白,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算是一种新尝试:在开篇时让三位女主角以旁白的形式进行互相介绍。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形式,一是能够让观众快速熟悉三个人的性格和之前的故事,二是用“互相吐槽”的方式来强化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沿用《潜伏》的旁白创作方式,将第三人称的旁白进行“人格化”处理,也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扫黑风暴》的旁白配音演员周扬就在采访里提到,在配旁白的时候,他会先给自己设定一个身份。在《扫黑风暴》里,旁白可能代表着督导组,代表一种正义的声音。当其具备独立人格时,也会更融入剧集本身。旁白还有一重比较特殊的“隐藏价值”,就是给剧集“兜底”,或者说“打补丁”。不同于需要现场拍摄的画面和受制于演员档期等问题的配音,旁白的灵活性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潜伏》的导演姜伟就提到,旁白从客观上讲,是后期求变的一条渠道。有相关从业者说,很多时候剧中加入的旁白,是受制于内容审核的修改。“从样片到成片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层审核和修改。如果有某些很关键的戏份被删除,前后就不连戏了,角色的心路历程也不成立,如果没有更好的补救办法,就只能用旁白来补充。”但这也不是某些国产剧滥用旁白的借口。“几乎所有的剧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拍摄过程不可能没有一点漏洞,”沈洋认为,“好的导演和剪辑应该有应对这种突发状况的技巧,让观众在看到这儿时不会觉得特别突兀。”将目光移向海外剧市场,会发现旁白仍然有很多可供开发的新形态。在英美剧领域,就有不少“打破第四面墙”的旁白,如《伦敦生活》《纸牌屋》等;另外,旁白的视角也可以不拘泥于剧中角色,《绝望主妇》里,旁白是第一集就已经去世的玛丽·爱丽丝,以死者的视角讲述四位好朋友的故事。随着时代的进步,剧集的叙事语言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近围绕旁白的争议充分证明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活”,而是需要费心琢磨的重要环节。希望旁白能越来越多地成为一部剧的“亮点”,而不是“雷点”。(摘编自毒眸《剧里用旁白,真的不合适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旁白作为影视剧的一种语言手段,曾经是“爆款”剧的标志和记忆点。B.失败的影视剧都是把旁白当作万能药、万金油,过度使用,没有充分地信任和尊重观众。C.进入网剧时代,影视剧的旁白有一些变化,变化的目的是增强观众的代入感。D.开发旁白的新形态不能拘泥于传统形态,也不能仅限于国产剧,还应向海外剧学习。2.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论证语言虽然平实易懂,但也不失俏皮,这与其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有关,如比喻、设问、引用等。B.材料一运用了类比论证,将中国画、中国古典诗歌与影视剧旁白进行类比,论证留白的作用。C.材料二引用沈洋的话是为了论证国产剧不能滥用旁白的观点,“几乎”“一点”等词体现了语言的严谨。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论述旁白的一些变化及强调不能滥用旁白,要开发旁白的新形态。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的观点的一项是(
)A.电视剧《欢乐颂》的旁白,一会儿替角色表达思绪,一会儿替导演交代场景,一会儿变成“电影录音剪辑”,描述起演员的表演。B.电视剧《围城》中,采用与剧中人物语言风格高度契合的旁白,对剧情的发展作意味深长的评论和总结,提示观众品出多重滋味。C.电视剧《大明宫词》每集开头、结尾的旁白叙述,既在现实逻辑之外,又在人物内心情感逻辑之中,形成个性化的叙事风格。D.电视剧《潜伏》的旁白弥补了谍战剧中演员“表面不动声色,心底波澜起伏”的局限,与整个剧情、人物形象融为一体。4.材料一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影视剧旁白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1.B2.D3.A4.①首先阐释旁白的含义及过度使用旁白的表现;②其次从正反两个方面指出观众不满意某些旁白的原因;③然后论述好的旁白的作用;④最后说明如何拥有好的旁白。5.①好的旁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②能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③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④能更细腻地传递情感;⑤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⑥相较于配音,影视剧旁白的灵活性更高,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失败的影视剧都是……”错误,说法太绝对。材料一“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是说“往往”。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道理论证”错,材料二“女性群像剧《爱很美味》算是一种新尝试”“在《扫黑风暴》里,旁白可能代表着督导组,代表一种正义的声音”,可看出有举例论证,“‘从样片到成片的过程中,要经过很多层审核和修改。如果有某些很关键的戏份被删除,前后就不连戏了,角色的心路历程也不成立,如果没有更好的补救办法,就只能用旁白来补充。’”可看出有引用论证,没有运用“道理论证”。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电视剧《欢乐颂》的旁白功能定位错乱,成了整部剧突出的“冗余”。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的观点。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有七段。首先,第一段“旁白,是影视剧中交代剧情、发表观点、展现角色内心的一种语言手段”“反观一些被过度使用的旁白,它们往往成了叙事查漏补缺的万能药、寻求创作捷径的万金油”阐释旁白的含义及过度使用旁白的表现;其次,第二、三段“观众为什么不满意这些旁白?归根结底,是观众没有感受到创作者对他们审美水平的充分信任和尊重”“观众真正需要的,是来自影像世界的说服力”从正反两个方面指出观众不满意的原因;然后,第四段“好的旁白恰当、精练,不知不觉融入戏中,融入故事里”论述好的旁白的作用;最后,第五、六段“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创作者要更好地用影视语言讲清故事、讲好故事,把功夫实实在在地用在影像叙事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说明如何拥有好的旁白。。第七段收束全文,希望旁白能越来越多地成为一部剧的“亮点”。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内容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如果将影像叙事比作一本书,好的旁白能够画龙点睛”可知,好的旁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材料一“影视剧旁白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可知,能超越其注解、阐释的功能性,实现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统一;结合材料二“旁白有一些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增强观众的代入感”可知,能增强观众的代人感;结合材料二“由客观、全知和审慎的第三人称,变为剧中角色的内心剖白,更适合传递情感,相对比较细腻”可知,更相对细腻地传递情感;结合材料二“很多青春剧和都市剧也会在旁白中使用角色独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和观众的区隔”可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结合材料二“不同于需要现场拍摄的画面和受制于演员档期等问题的配音,旁白的灵活性相对更高,因此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可知,相较配音,影视剧旁白的灵活性更高,可以填补一些剧集后期制作时发现的问题。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期中学业水平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沉浸在与传统戏曲并排站在20世纪中国戏剧舞台上的喜悦中,话剧吸吮着来自西方的审美追求,试图保持自己“舶来品”的独立性,却自觉不自觉地开始向身边的传统戏曲摇动手中的橄榄枝。正如田汉所说:“每一个在中国土壤上生了根的剧种都可以找到共同的悠久的历史根源,分享优秀民族传统所给予的巨大财富。”新文化运动使在中国新兴的话剧终于告别了粗糙和模仿痕迹明显的萌芽期。《新村正》问世,中国现代话剧诞生了。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继承民族的美学和艺术精神,将话剧“改造”成具有中国风的民族戏剧。而古老的民族元素,也从中得到了升华。王瑶认为:“继承民族传统,一定要使古老的东西现代化,如果不现代化,就无异于国粹主义。”这时候曹禺的《雷雨》《日出》,老舍的《龙须沟》等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神韵,他们创作的故事、舞台的意象与意境设计和演员塑造的性格和人物形象都具有诗一般的美学特征,中华传统血脉在此汩汩地流动了起来。观当下中国的话剧,抑或其它形式的人文艺术,经典而经久不衰甚而走出国门的,往往是那些融入了民族传统元素的。话剧作为一种西方戏剧艺术进入中国,是先服下“本土化”汤剂,才踏上“全球化”列车的。就连特殊时期下讲出“把中国古籍丢到茅厕”之类偏激话语的鲁迅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可以说,话剧作为一种“舶来品”,是文化“本土化”较为成功的范例。(摘编自苏晓《话剧:舶来品“本土化”的产品》)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戏剧界呼吁“文学性”的声音渐涨。这种弥漫的文学性焦虑,源自剧场中文学性匮乏的现象愈发严重。剧场中的“文学性”乱象,由多重原因导致。从历史上看,话剧作为“舶来品”在我国从开始就面临着“先天不足”的问题——优秀本土原创剧本短缺。创始之初的中国话剧便是从《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等外国戏剧、小说改编开始。从现实来看,则是对剧本的重视程度下降。在整个20世纪,西方“剧本中心制”逐渐被“导演中心制”取代。而中国也随之进入了“导演时代”。但我国与西方有差异:西方导演崛起时戏剧文学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伴随着一批优秀剧作家的崛起。但中国当代导演和剧本关系的转型发生于戏剧的文学性未获得充分发展,戏剧精神充斥着虚假、平庸、反智、自恋的背景下。而北京鼓楼西剧场在成立之初就意识到“文学性”的重要。首先在剧本的选择上,鼓楼西剧场对所选剧本质量有严格的标准。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将“经典作品”定义为: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尽管他以文学作品举例,但戏剧领域同理。经典作品是那些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具备反复上演的价值,常看常新的作品。其次,在剧本处理上,鼓楼西剧场做到了对经典的充分尊重,如导演、演员、舞美等都是从所要制作的话剧作品本身出发,寻找最匹配的合作伙伴,并且在对剧本进行搬上舞台的“二度创作”时,是在充分理解原著的基础上,进行深耕细作式排演。尽管鼓楼西剧场以对“文学性”的强调从诸多剧场中脱颖而出,但是它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开展深化话剧“本土化”的实践。这种远见一方面基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迫切地希望让世界听到中国表达。另一方面就话剧本体发展而言,仅醉心于对国外作品的搬演或学习他们的技术体系与思维,我们只能永远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只有那些“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作品,才能与国外佳作同台竞技。因此,近几年鼓楼西剧场将越来越多精力聚焦于以“民族性”为核心的本土话剧制作上,并探索出两条主要路径。首先,鼓楼西剧场有意选取那些能够彰显民族性格与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目前鼓楼西剧场已经上演了根据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改编的话剧,该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勾勒出中原文化图景。同时,还挖掘出了“中国文化模式的本质样态”。这部小说通过讲述河南农民吴摩西为寻找外出的老婆以及“说得上话的人”出延津,以及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也是为了寻找外出的老婆及排解孤独回延津,这一出一回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练习题大全
-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高效焊接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中学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放射性三废处理与处置》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文理职业学院《智能自动化与控制网络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理工大学《机器人工程数学(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区块链技术及运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Office高级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职业学院《动物分子与细胞生物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财经职业学院《国画基础(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2017年版) 人才引进 居转户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技师 上海户口
- GB/T 21835-2008焊接钢管尺寸及单位长度重量
- 消防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 GB 19079.6-2005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6部分:滑雪场所
- 1超分子化学简介
- 聚酯合成副反应介绍
- DB37-T 1342-2021平原水库工程设计规范
- 电除颤教学课件
- 广东省药品电子交易平台结算门户系统会员操作手册
- DB32T 3960-2020 抗水性自修复稳定土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 大断面隧道设计技术基本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