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疾病脑电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8/12/wKhkGWV2SuCAKXA8AAE6c2oqKr8704.jpg)
![各类疾病脑电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8/12/wKhkGWV2SuCAKXA8AAE6c2oqKr87042.jpg)
![各类疾病脑电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8/12/wKhkGWV2SuCAKXA8AAE6c2oqKr87043.jpg)
![各类疾病脑电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8/12/wKhkGWV2SuCAKXA8AAE6c2oqKr87044.jpg)
![各类疾病脑电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28/12/wKhkGWV2SuCAKXA8AAE6c2oqKr870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疾病的脑电图1整理课件
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整理课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按侵及部位的不同分为脑炎和脑膜炎。前者主要侵及脑实质,后者主要侵及脑膜。脑实质及脑膜同时受累时称之为脑膜脑炎。当然在脑炎时亦可有较轻的脑膜改变,相反在脑膜炎时脑实质亦可有某种程度的受累。因此,无论是脑炎、脑膜炎或脑膜脑炎都有广泛性弥漫性脑实质及脑膜的损害,乃成为脑电图多呈弥漫性异常的病理根底。一般说来脑炎时的异常较脑膜炎为重。3整理课件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很多,如病毒,细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不同病原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由于其受累部位、程度和病变性质不同,脑电图亦有差异。浆液性脑膜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其脑电图异常的程度较细菌性感染(化脓性、结核性等)为轻。在脑炎中,由小儿传染性疾病如麻疹、水痘、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等所伴发的脑炎,其急性期的脑电图改变虽较明显,但与乙型脑炎、带状疮疹性脑炎等相比,长期存在脑电图异常者较少。就年龄来说,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电图异常较成人更加显著。4整理课件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由于脑膜、脑实质的破坏和变性,使脑机能减退,脑电图表现为慢波。除脑脓肿外,炎症性改变不象肿瘤那样为大的局限性病灶,而多呈小的病灶,且广泛布及全脑,致使脑电图出现广泛性慢波,假设神经细胞大部死亡或高度抑制可呈现平坦波。此外炎症性病灶对其周围神经组织有刺激作用,临床上可引起痉挛发作,脑电图上可出现棘波、尖波等发作波。5整理课件脑电图改变与感染的病程及病情变化有良好的平行关系。病期不同,脑电图改变亦异。病情愈重,脑电图改变愈明显,严重时呈高波幅大慢波,病情好转时,大慢波减少,代之为波,最后为α波。假设病情恶化,那么波数量增加,频率更慢,甚至可变为平坦脑波。6整理课件一般脑炎、脑膜炎的脑电图改变均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不能作为定性诊断的有效方法,但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轻重、病程经过、治疗效果及归转变化。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反复进行脑电图检查仍有一定的意义。7整理课件第一节、脑膜炎的脑电图脑膜炎可分浆液性(病毒性)、化脓性、结核性和霉菌性等多种。因脑实质一般受累较脑炎为轻,故脑电图异常程度多较轻,假设脑电图异常明显,提示脑实质及脑外表之血管己遭受较重的损伤。8整理课件一、浆液性脑膜炎由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ECHD)病毒6型等引起,预后较好。脑电图改变:一般急性期尤其在小儿中的异常率较高,有的报告可高达72%。就病原来说,腮腺炎病毒引起异常率较低,埃可(ECHD)病毒6型引起者异常率较高。主要表现为慢波,且多为后头部单发高波幅波。这种慢波改变程度较轻,很少有根本节律完全消失者。棘波亦可出现,其出现率约占17%,且以体温在39℃以上,而脑脊液细胞数增加较轻者容易出现。9整理课件上述脑波异常,一般随临床病症的恢复而减轻或消失。但也有在发病1年后仍存在异常,主要为棘涉及突发性慢波群。有的病例在急性或亚急性期并无棘波等发作波的发放,而在恢复期或其后才出现。10整理课件二、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由结核杆菌引起,主要病理改变在大脑半球外侧面及底面,早期为炎性改变,晚期可有粘连。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痛、项强、脑膜刺激征、血沉增快及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增高和糖、氯化物减少等。11整理课件EEG改变:疾病之早期或病情较轻者,EEG变化亦较轻。在急性期及病情较重时显示非特异性广泛性涉及/或波。临床上表现有痉挛发作者可出现癫痫发作波。随病情开展,当伴有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时,尤其小儿病人可见广泛性0.5-3次/秒的大慢波。随临床病症的改善,EEG异常亦可逐渐减轻,慢波减少,频率增快。12整理课件
三、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系由脑膜炎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感染引起脑脊髓膜的化肚性炎性改变。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痛、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混浊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起病较急,病症较重,常涉及脑实质,可形成脑脓肿。13整理课件EEG改变:其异常程度常较浆液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炎明显。急性期多呈广泛性慢波,以波为主,且多以后头部为著。小儿常较成人突出。在合并有明显的颅内压力增高及意识障碍者,慢波频率更慢,甚至完全呈波。假设合并有脑脓肿时可有局限性波灶,在病灶中心可为平坦波,而其周围可能出现位相倒置。治疗后随临床病症的好转,大慢波迅速减少至消失者,提示预后良好。假设临床有痉挛发作,可出现棘波、棘慢波综合等癫痫波型,尤其在儿童中容易出现。14整理课件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系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流行。临床表现为头痛、发热、项强、意识障碍和精神病症,脑脊液呈米汤样混浊,细胞数显著升高等。EEG改变:一与一般化脓性脑膜炎相似。在急性期以广泛性多形性大慢波为主、随治疗好转,慢波逐渐减少至消失,在恢复期有癫痫发作者可有发作波发放。15整理课件第二节、脑炎的脑电图
脑炎与脑膜炎不同,主要损害脑实质,故脑电图异常常较脑膜炎明显。脑炎的病因繁多,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16整理课件
一、普通急性脑炎此类脑炎包括各种传染病时的脑炎、散发性脑炎等。般在小儿多见,尤具在小儿急性传染病中更易并发。临床表现为高烧、昏迷、抽搞和精神异常等。17整理课件(一)EEG异常的频度:极高,90%-100%有改变。在小儿某些传染性疾病中,即使未出现脑炎病症,其EEG异常率仍可极高,说明脑实质已有病变存在。Goldbloom等发现63%的无脑部病症的脊髓灰质炎患儿有EEG异常。18整理课件(二)不同病期的脑电图表现:1、急性期:脑电图改变可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主要表现为a波逐渐减少、频率减慢,最后形成以4~7次/秒之波为其根本节律,波多在顶、中央区首先出现,最后扩展到其他区域,呈广泛性慢波节律。19整理课件〔2)中期:主要表现为多形性高波幅波或混有波,前者多先在额部出现,然后涉及各区,呈广泛性波,或在此背景上有局限性加重。有时这种局限性慢波有左右转移现象,即时而这侧为重,时而另一侧为重。在此期常可出现发作性或连续性棘波、棘慢波综合等发作波。特别是有临床痉挛发作者,出现发作波的倾向更明显。局部病例尚可见到周期性发作波或高波幅慢波发放。20整理课件(3)极期:在广泛性低幅慢波的背景上可出现爆发性抑制的电活动。随着病情的开展,慢波频率越来越慢,波幅逐渐降低,最后全部形成平坦EEG。有的病例并不出现平坦波,而是很快地恢复,如麻疹脑炎在3天内即可有改善。21整理课件2、恢复期:如病情不再开展,临床病症逐渐消失。EEG的波波幅逐渐增高、频率逐渐变快、数量逐渐减少,波增加,α波开始出现。继之恢复到以慢化a节律为主(小儿恢复至相应年龄组的频率),最后恢复正常。一般在2一4W内恢复正常,但是随病型及病情轻重可有差异。例如重症乙型脑炎,低波幅脑波可持续1月以上,而其他型脑炎,即使是出现平坦波,在急性病症消失后,脑波亦可很快恢复正常。22整理课件3、后遗症期:大局部病例经过治疗可无或几乎无后遗症。局部遗有后遗症者以癫痫发作及肢体运动障碍等最常见。此时EEG多呈广泛性或局限性异常。有人统计在遗有癫痫临床发作者,80%以上可记录到发作波型,多为棘波、尖波、棘(尖)慢波综合。23整理课件(三)脑电图表现和临床病症的关系一般说来EEG的表现和临床病症之间有一定的平行关系。即临床病症愈重,EEG异常率愈高,异常程度愈明显。如伴有意识障碍的脑炎,EEG几乎100%为异常,且意识障碍愈重,EEG异常亦愈明显,甚至表现为平坦波型。虽然在小儿传染病中意识清楚而无神经病症者EEG异常率也很高,但其脑波异常的程度不如有意识障碍者,特别是不会出现平坦型脑波。24整理课件(三)脑电图表现和临床病症的关系癫痫型散发性脑炎可在弥漫性异常背景上出现棘波、棘慢波综合等发作波。非散发性脑炎的癫痫病人的EEG多在正常背景上出现发作波。精神病症型散发性脑炎,亦表现为弥漫性异常,多呈广泛性慢波表现,此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病人的EEG多属正常不同。在有失语、偏瘫等局限病症者多有EEG的局限性改变。25整理课件(三)脑电图表现和临床病症的关系EEG的改善与临床病症改善之间的关系不一定完全步调一致。多数报告EEG改善较临床病症恢复为晚。临床病症消失后EEG异常仍可持续存在。在临床病症消失后有发作波存在时,应警惕有癫痫发作的可能性。对于有局限病症的诊断为“脑瘤型脑炎〞的病例,假设经治疗临床病症好转,但EEG局灶改变仍持续存在时,应警惕脑瘤或其他占位性疾病的可能。26整理课件(四)不同类型的普通脑炎的脑电图特点不同病原体所侵及脑部的结构不同,这是EEG差异性的病理学根底。当灰质受累尤以皮层下灰质受损为主时,多表现为发作性两侧同步性慢波活动。当白质受累时,EEG异常多表现为弥漫性多形性非发作性活动。白质与灰质同时受累者,EEG可其有上述两种异常改变。27整理课件二、特殊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两侧大脑半球病变,以额叶、颞叶为主,常以一侧为著。组织学上常有出血、坏死、神经细胞内有包涵体存在,故又称坏死性脑炎或急性包涵体脑炎。临床上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为主。此外还可见有定向力障、人格改变、幻觉等精神病症和局限的神经病症。28整理课件脑电图改变常见有两种形式:1、非特异性改变:此种改变与普通脑炎相同,仅显示普遍性慢波,无局限性异常。2、特异性改变:有些病例与上述改变不同,α波消失,有周期性异常波出现,如在慢波之上重叠有周期性尖波或高波幅慢波发放,每1-5秒发放一次,常呈局限性的表现,多以颞、额部为主,有时那么在后头部。这种周期性波出现于发病后第2---15天,其后尽管临床病症无改善也可自行消失。29整理课件一、按脑电图的变化分期(六)丘波期经较短的锤波期之后进入此期。主要表现为各导联先有锤波减少,而代之以象基线漂移那样并且各导联多呈同步出现的波,并混有4一5次/秒涉及变慢了的11一12次/秒之锤波,故又称丘锤波混合期。随着睡眠的进一步加探,纺锤波逐渐消失,波频率变得更慢,波幅可达200一300mv,甚至500mv,呈连续性非同步出现,形如山丘,故名丘波期。受检者呈深睡状态。30整理课件精神病的脑电图自将脑电图应用于临床以来,人们就用它来对精神分裂等心因性精神病作了许多研究,希望能得到对临床诊断有帮助的客观侬据,但均未能如愿以偿。相反,精神病病人的脑电图大局部为正常,而且脑电图对外界刺激及内省、心算、思维等精神活动只见到α波抑制等非特异性变化,因此对精神病的诊断所起的作用较小。目前主要应用于对肿瘤、癫痫、脑血管疾病等器质性疾病产生的精神病症作鉴别诊断。如脑电图明显异常,心因性精神病的诊断就可能难以成立;又如对癫痫和癔病性痉挛发作,脑电图可提供一些鉴别的依据。31整理课件第一节神经症的脑电图神经症即神经官能症,上要包括神经衰弱、疮病、强迫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和恐怖性神经症等。这一类病人的脑电图多数为正常,但也有一些非特异性改变。32整理课件
一、神经衰弱本症是由精神因索所致的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局部失调。系表现为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情感改变及植物神经病症等,而无脑器质性损害的一种慢性疾病。脑电图主要异常如下:(一)慢化α波型:以频率7一8次/秒慢化α波为根本节律。(二)单调α波型:主要表现为a波缺乏波动现象,呈长程持续出现,基频率往往偏慢,波幅多为中等。有时尚可见α波泛化。33整理课件一、神经衰弱(三)不规那么波型:表现为a波不规那么,低波幅活动及快波活动都增加,波形、波幅及频率的规律性差,有“不成熟脑电图〞之感,常见于抑制过程占优势者。(四)低波幅型:表现a波波幅降低,常在25微伏以下,多见于抑制过程明显占优势者。(五)β波型:表现以β波为主,见于兴奋过程占优势者。34整理课件二、癔病癔病又名歇斯底里或躁狂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为精神因素所引起的高级神经活动暂时性的机能失调。表现为运动、感觉、植物神经、特殊感官及精神方面的异常。病症复杂多变,多呈发作性。脑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依据。脑电图改变:多属正常,少数显示a波频率较慢,波幅增高,在枕部可见低波幅波。癔病性精神病可见慢波明显增多,对光一戊四氮诱发阂值较低,说明其脑机能的不稳定性。35整理课件二、癔病脑电图检查常用于对癔病和器质性疾病进行鉴别。如癔病性痉孪发作或癔病性意识障碍发作不显示癫痫发作波;癔病性失明者,觉醒时光刺激仍可引起α的抑制;癔病性聋者,觉醒时的声刺激可有反响,在睡眠时对声音刺激可有觉醒反响而出现K一综合波。癔病性感觉障碍区受刺激时往往可见到与正常人相同的α波的抑制反响。这些表现可与器质性疾病相鉴别。36整理课件三、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多系精神因素引起的不能自制和难于克服的自发的思维活动障碍。并支配着病人的观念、行为为特征而自知力完整的一组疾病。脑电图改变:脑电图异常率较高,主要表现为a波不规那么、a波慢化、慢波爆发,少数病例还可出现发作波、6和14次/秒阳性棘波等。37整理课件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精神分裂症是一种较多见的重症精神病,病因未明。其临床现象十分复杂,核心病症为思维障碍、原发性妄想、情感冷淡或倒错、.意志缺乏、脱离现实,以及思维、情感与行为的别离等,病程迁延,逐渐进展,局部病例在晚期可出现精神衰退。38整理课件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
脑电图改变:本症脑电图异常的出现率较高(一般为20一60%,平均约30%,但无特异性。多为轻度异常,且随病型、病程等而异。一般以紧张型者的异常率最高,妄想型者最低,具有家族史的病例、早年发病者、重症精神分裂症或病程慢长之慢性精神分裂症者其脑电图异常出现率更高。在精神分裂症的家族中,即使是尚未发生精神分裂症,其脑电图异常率亦较一般人为高。脑电图异常主要有如下改变:39整理课件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一)a波改变:主要表现为a波的反响性降低,对光刺激、情感变化及思维括动等缺乏反响或反响性降低。有时亦见a波慢化及泛化现象,左右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同步较少。a波出现率高而反响性较差者,其治疗效果较差脑电图有不稳定的节律异常者,经治疗后病症多可缓解。40整理课件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二)β波改变:在对精神分裂症病例的观察中,发现有a波减少,β波增多。呈β型脑电图者有显著增多,Davis发现占61%,并把这种低波幅的不规那么快波称之为分裂活动,后来有学者对其研究的全部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停药后的检查,发现β波反比正常人为少。说明关于精神分裂症病人β波增多的早期文献报道,可能系由于药物的影响及病人的紧张而产生的肌电干扰的缘故。41整理课件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三)慢波:一般不出现如脑发育不成熟那样的慢波表现,但青春型精神分裂症亦可见慢波增多,甚至表现为节律及节律。此外木僵型者亦可呈现2~6次/秒之慢波节律。〔四〕发作波:约有20%左右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脑电图可见两侧同步性慢波、棘波和多棘波活动,但其波幅较低,与背景脑波相比,.显得很不突出,且主要见于后中央区。此外有些从来没有癫痫发作的精神分裂症病人亦可见到局限性棘波发放。在一些具有精神分裂症样病症而又有癫痫发作者,应注意排除精神运动性癫痫,后者可同时伴有其他形式的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可有明显效果等可资鉴别。有人报告,伴有6和14次/秒阳性棘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显示更多的攻击和自杀行为。42整理课件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五)诱发反响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对各种诱发试验有不同的反响。例如对光一戊四氮的诱发阈值,病症明显者约有60%的病例较正常人为低,而病症缓解者仅有35%的病例低于正常人,甚至有的病例经单纯光刺激即可诱发出发作波。43整理课件第二节、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图(六)幻听的脑电图改变幻听时可发生脑电图改变,真性幻听可有局限性病理快波或慢波,假性幻听可有两侧对称性的弥慢性超同步化的阵发性发放。因此推论真性幻听的病灶可能位于皮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根的判别式》听评课记录2
- 生物技术数据共享合同(2篇)
- 理发协议书(2篇)
-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最苦与最乐》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下册数学听评课记录《6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新课标
- 吉林省七年级数学下册第8章一元一次不等式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8.2.1不等式的解集听评课记录新版华东师大版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听评课记录
-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9.2 维护国家安全 》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听评课记录2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听评课记录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医美注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2025年广电网络公司工作计划(3篇)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三年级上册体育课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实验专项训练含解析
- 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2届“一本、二本临界生”动员大会(2023.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