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历史知识点背诵1_第1页
初中教育历史知识点背诵1_第2页
初中教育历史知识点背诵1_第3页
初中教育历史知识点背诵1_第4页
初中教育历史知识点背诵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北周外戚()建立隋朝,定都()他被称为(

);(

)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

),统一全国。这是继秦汉之后,中国的又一次(

)581、杨坚、长安、隋文帝、589、陈朝、实现统一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北到(

),南到(

)。全长(

)千米,是古代世界上(

)的运河。洛阳、涿郡(北京)、余杭(杭州)、2000多、最长第1课3、大运河的四段分别是:(

)、(

)(

)、()。大运河所沟通的五大水系是:()、()、(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4、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和意义?目的: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意义:成为南北联系的纽带、成为丝绸之路的枢纽、促进沿岸城镇工商业的发展,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第1课1、()年,太原留守()父子起兵反隋,最终建立了()朝,定都(),他就是(

)。618、李渊、唐、长安、唐高祖2、唐太宗就是(

),他于(

)年继位,并于第二年改年号为“(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虚心纳谏。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人是(

)。李世民、626、贞观、魏征第2课制度,其中,负责起草政令的是(

),门4、中国现存最早

的一部完备法典是《

》《唐律疏议》5、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因此被誉为“(

)”。“贞观之治”第2课3、在政治上,唐朝沿用了(

)朝的“(

)下省主要负责(

),最后执行的是(

)。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审核、尚书省第3课(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1、她重用(

),打击(

)等反对派势力;2、编修(

),将(

)列为第一等;3、她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

);4、注重减轻(

)的负担,她统治时期,史称有(

),为唐朝全盛奠定了基础。武则天、酷吏、元老重臣、《姓氏录》、武氏、科举制、农民、“贞观遗风”2、(

)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唐玄宗、“开元盛世”3、唐朝时,(

)犁和(

)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制陶业的突出成就是(

)。曲辕犁、筒车、唐三彩4、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

),西迄(

),北达(

),南抵(

)。安东、安西、蒙古高原、南海第3课1、(

)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

)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和(

)。人们普遍推重(

)。

隋唐、考试、才能、明经、进士、进士科2、饮茶习俗在(出行方面,(唐代、骑马出行)代风靡全国。)普遍而富有情趣第4课3、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

)交融和(点,展示了(

)、()贯通的特)与充满(

)的时代精神。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

)的进取精神。胡汉、中西、博大开放、汇纳百川、创新活力、建功立业1、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

”)。这个尊称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

)。“天可汗”、君主2、唐太宗时,(

)入藏,大大促进了(

)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唐玄宗时,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文成公主、吐蕃第5课1、(

)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2、唐玄宗时,(

)接受日本学问僧邀请,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到达日本,定居在日本(

),他死后在日本(

)寺内安放着他的坐像。鉴真、奈良、唐招提寺第6课3、(

)是唐朝高僧,又称(

)法师,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

)。他编写的《》系统介绍了天竺的情况。玄奘、三藏、天竺、《大唐西域记》4、唐朝都城(),布局严整,不仅是国内的()、()、()的中心,而且是当时的(

)长安、政治、经济、文化、国际性大都市。第6课1、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石刻中的(《

》)。得到启发,发明了()印刷术。唐末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做交易凭据的印刷品是(

)当时著名的印刷业中心是(

)和(

)。雕版、印纸、成都、洛阳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印制第7课《金刚经》3、火药是(的,第一次记录火药配方的是()编第7课)在炼制丹药时偶然发明写的《丹经》。(

)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当时称为(

)又称(

)。炼丹家、孙思邈、唐朝、火箭、飞火4、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桥梁是(

),又名(

)。它是(

)朝著名工匠(

)设计修建的。赵州桥、安济桥、隋朝、李春1、(

)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唐代2、被人们称为“诗仙”的是(

),他的诗歌具有(

)精神。杜甫的诗由于具有(的诗歌称为()精神,因而人们把他),他被称为李(李(白“、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史、诗圣第8课3、唐朝乐舞非常发达,著名的有唐太宗时期的《

》和唐玄宗时期的《

》《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舞》4、敦煌莫高窟所藏的艺术珍品是以()和(

)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内容主要以(

)故事为主。其中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形象是(

泥)塑造像、壁画、佛教、飞天第8课”)

。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称为(“岁币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

开封),史称(北宋)。2、宋辽澶州之战中,著名宰相(寇准)反对迁都退让,力劝皇帝(宋真宗)御驾亲征。3、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

澶渊之盟)第10课1、(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天下府州图、典籍、天文仪器、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历史上把这件事件称为(“靖康之变”)2、南宋王朝建立于(

)年,建立者(

),都城定在(

,即今天的(

。1127、赵构、临安、杭州3、面对金朝不断进攻,南宋军民掀起了抗金斗争,其中,最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岳飞)第11课4、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至此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

)局面。边境的稳定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的发展。5、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是(榷场

)第11课1、魏晋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的趋势。全国的经济重心从(

)转移到(

)。当时,全国重要的粮仓是(

)南移、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太湖流域2、宋代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发明是插秧时使用的(

秧马),这一时期,我国还引进了原产越南的(占城稻),从此,(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第12课(3、宋代手工业很发达,煤又称石炭,开采量居世界第一;宋代也是陶瓷制造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产品畅销世界,中国因此被称为“(瓷之国)”。4、北宋时期,商业繁荣,四川地区出现了“(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又出现了“(

)”和)交。子、会子、关子第12课5、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繁荣,出现了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并在重要港口设置“市(舶司

)”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对外贸易朝范鲜围广阔,

日本东到(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海)岸,西至(

和(

)。第12课1、宋朝统治阶层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地主2、宋朝社会的主体是由()、

()、

()()构成。士、农、工、商3、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士人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4、宋代百姓最重视的三大节日是:(元旦

)、(

寒食)、(

冬至)。第13课4、宋朝时,象征着都市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反映市民阶层欣赏趣味的娱乐场所是(是(),当时,流行的体育运动)。瓦舍、蹴鞠5、宋朝政府派人编辑的(邸报),印刷量很大,有点类似近代的报纸。第13课1、()年,蒙古贵族推举(

)为最2、(

)年,(立元朝,第二年定都()改国号为元,建),就是今天的高首领,尊称为“(

)”,建立蒙古政权,定都(

)。蒙古政权的特点是(1206、铁木真、成吉思汗、和林、军政合一(

)。(

)年,元统一全国。1271,忽必烈、大都、北京、1279第14课关于忽必烈改革:1、忽必烈即位后大力推行以采用(汉法)为主要内容的改革:2、政治上,建立(

行省

)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行(中(中书省

)”3、经济上,推行(

重农

)政策,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

)”,并诏令编写(农《桑辑要

》),刊行四方。4、意义,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

)和(

),巩固和发展了我国(

)国家。社会进步、民族融合、统一的多民族第14课第14课4、元朝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

)等。5、元朝的统一为民族融合提供有利的条件。当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汉、蒙等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6、元朝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提倡(儒学),设立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国子学),文化方面呈现以中原传统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1、(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2、宋代,人们在人工磁化和使用磁针两方面取得重大进步,后来发明了(指南针),也叫罗盘针。它一经发明很快就应用到(航海上。这一发明由(

阿拉伯人)传到欧洲。3、我国在(唐代)就发明了火药,宋代加以改进,制成大量的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

)军事战争第15课4、元代劳动妇女(黄道婆)从海南岛(黎族)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并与内地原有技术相结合,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她被称为(

棉神)5、元代,(松江)地区,逐渐成了江南棉纺织业的中心。从此,(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第15课2、词也称长短句,两宋著名的词人有()(

)、(

)等。词风豪迈奔放的是(()

,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的是),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忧国忧民的是(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编写的(《

》),书名来自宋神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它记载了从(

)时期三家分晋至(

)末年共1362年的历史。司马光、《资治通鉴》、战国、五代)。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第16课元杂剧奠定了中国戏曲由诗歌、音乐、舞蹈结合的艺术特色,标志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著名的元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窦娥冤)》。散曲起源于(民间小曲)和(少(少数民族音)乐。其形式简单,坦率真挚,清新淳朴,为市民喜爱。4、宋代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第16课3、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1、(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

)2、1636年,

)建立了清朝,1644年将首都从盛京迁到(

)。3、朱元璋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利,大开杀戒,制造(“

”),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

制度。4、朱元璋还设立了(

)专门侦缉官民言行。东厂是(

)设立的。8空5、为了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朱元璋还设立了(

)制度。对不合己意的大臣在殿堂上任意杖责。6、清朝(

)皇帝当政期间,继续加强皇权,在中央设立了(

。7、为了加强在思想上对人民的统治,明清两朝都实行(

)和(

),使思想界陷入了“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5空1、1368年,(京2、1636年,

()建立明朝。朱棣迁都北)建立了清朝,1644年将首都从盛京朱迁元到璋(、皇太)极。、北京3、朱元璋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利,大开杀戒,制造(“

胡蓝”之)狱,、废宰除相实行了1500多年的(

制度。4、朱元璋设立了(

),朱棣设立了(

),都是专门锦侦衣缉卫官、民东言厂行、。厂两卫个机构合称(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5、为了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朱元璋还设立录。了(

)制度。对不合己意的大臣在殿堂上任意杖责。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

)关系廷杖、主仆6、清朝(

)皇帝当政期间,继续加强皇权在中央设立了(

。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7、为了加强在思想上对人民的统治,明清两朝都实行(

)和(

),使思想界陷入了“万马齐喑”的沉闷气氛中。八股取士、文字狱雍正、军机处1、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被人们称为(倭寇)。2、到(1565)年,(戚继光)领导戚家军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寇贼。3、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的台湾地区。4、1662年,(郑成功)打败入侵的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第19课明清抗拒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5、17世纪40年代,入侵我国东北地区的是(沙俄)军队。6、1685、1686年(康熙帝)亲征,组织了两次(雅克萨)反击战。7、(1689

)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定了双方的边界,保护边境贸易,这是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1、1690年,在沙俄支持下,蒙古族准

噶尔部首领葛(尔丹

)发动叛乱,康(康(熙

)帝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大败叛军2、18世纪中期,清朝平定了回部贵族(

大小和卓)兄弟叛乱。3、(

顺治)帝

接见并赐予五世达赖

“(达赖喇嘛

)”的封号;康(熙

)帝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

”的封号;1727年,清朝设驻立藏(大臣

);乾隆帝

又制定金“瓶(挚签

)”制度。并在承德建造(4、清朝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在西北各地设立(参赞大臣)等官职。5、清朝在民族政策方面特点是恩(威)并,重坚决镇压(分裂叛乱)活动。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减免赋税)等优惠政策,还通过(

会盟)、(

联姻)等方式加强联系;避暑)山和庄(

外八庙),与少数民族首领联络感情。2、(

)营建了北京城。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

)、(

)、治中枢。现在称为((

)。宫城旧称(

,是当时的政)。1、体现大一统气派的都城是(北京城),中华民族精神象征的建筑是(长城

)。朱棣、京城、皇城、宫城、紫禁城、故宫3、紫禁城前方的左右两侧分布着气象庄严的(太庙)和(社稷坛)

,祭祀祖先的是(太庙),祭祀国土和五谷的是(社稷坛)4、故宫红墙黄顶,按照(“”)的古制,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

)、(

)、)、)、(

),各成一体,遥相呼应。(

),以及帝后居住的后三宫((()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金銮殿”。前朝后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太和殿5、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体现了我国古代(

)和(

)的典型风格.

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

)。故宫、城市建筑、宫殿建筑、世界文化遗产城。明长城东起(

),西至(6、今天看到的长城基本上是(

)朝长),全长(

)千米。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明、鸭绿江、嘉峪关、6000多7、长城在(

)、

)、军事、(

)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效应。长城已熔铸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

)政治、经济、文化、精神象征1、明清时期科技成就的代表是:李时珍的《》,被誉为(“”)宋应星的《》,被誉为(“”)朱载堉的“理由数显”,徐霞客的《《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天工开物》、17世纪中国百科全书、《徐霞客游记》2、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作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