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1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2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3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4页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引导学生从意象、语言等角度体会诗人的博大胸怀。

2.通过鉴赏形象,体会诗人积极昂扬的情感态度,引发对青春价值的思考。

教学重点:学会从语言、形象等不同角度鉴赏诗歌。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引发对青春价值的思考。

教学过程

导入

毛泽东16岁时写下这样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书写了一代伟人人生启航之际的青春豪情,也纵贯了伟人一生的信念追求。《沁园春·长沙》也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作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词,领略伟人别样的青春年华。

学习任务一:诵读吟咏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2.通过我们的朗读,已初步感受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感基调,请同学们融入情感朗诵这首词。

那么我们在朗读过程中的感情把握是否准确呢?我们就一起走进诗歌内容,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

教师过渡: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上阕重在写景,下阕重在叙事。

2.请学生们概括全词描述了哪几幅图画?分别找到统领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

解析:上阕中描写了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欣赏湘江美景的画面,上阕写了两幅图景: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这样的美景都是作者眼中之景,所以“看”统领了上阕的内容,是上阕的关键词。

下阕叙述了往昔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和到中流击水的情景,所以写了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这些事情都是作者的回忆,所以下阕的关键词是“忆"。

教师小结过渡:这首词描写了湘江的风光景物、塑造了诗人个像、同学群像。

我们一起先来析湘江之意象,赏湘江之奇景,感受诗人别样的青春情怀。

学习任务二:分析意象体会豪情

在诗歌中作者会选取很多的客观物象,这些客观物象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后,称为意象。意乃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乃作品中的客观物象。

1.请同学们结合学习任务单,在描写湘江秋景的句子中勾画典型意象并分析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

典型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万类、霜天

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呢?元代诗人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中也选取了很多典型的秋的意象,我们不妨将两首词做个比较,来体会毛泽东在选取意象时的特点。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从感彩上看毛诗的意象积极、充满生机,马诗的意象则凄凉、萧瑟;从规模大小上看,毛诗选取的意象雄峻而恢宏,马诗的意象则细腻而微小。

教师总结:通过对比,我们更能感受到毛诗选取的意象是雄峻的、生机勃勃的,是气势磅礴的。

2.这些意象的组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这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群山上层层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争相行驶,澄澈碧绿的江上千帆竞发,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雄鹰搏击长空),鱼儿在江中轻快畅游(鱼儿自由遨游),万物竞相绽放生命的魅力。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从这幅画面中,我们感受到:

山:树茂色红水:碧绿清澈船:争先恐后鹰:展翅高飞鱼:自由畅快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是一幅色彩瑰丽的图画,晚秋的静穆中律动着勃勃生机。这幅画面有什么特点?

画面特点: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用诗歌中的语言来总结,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由!

教师小结过渡: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具有浓厚情感的画面作者是通过一些极富感染力的词语表现的。

3.请找出极富感染力的词语并分析。

“遍”——红之广“染"——红之艳,秋色之深浓

“透”——江水之清澄透明“争"——千帆竞发之势

“击”——鹰之健(迅捷、矫捷、有力)

“翔"——鱼之乐(轻盈畅快、欢愉自在)

教师小结:诗人用词真是千锤百炼、一丝不苟。

4.从作者选取的雄峻意象,极富感染力的词语中,能看出诗人什么情怀呢?

解析:正是作者心中有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才会在深秋看到一派自由生机勃勃的画面。正是诗人胸中有壮志豪情,才会选取恢弘阔大的意象,正是诗人有乐观昂扬的性格,有对自然的无限热爱,才会在萧杀的秋天看到这样磅礴的景象。诗人选择的意象、极富感染力的词语,描绘的画面无不流露出诗人的青春豪情。这与人的胸襟、气度息息相关。当然,这与诗人的身份、经历也是分不开的。

学习任务三:感受形象激扬青春

1.知人论世:

毛泽东18岁时到湖南长沙,在此从事革命活动13年。长沙留下了诗人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也是诗人革命理想、革命事业开始的地方。

1925年回湖南湘潭从事农民运动。同年秋,他经长沙转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此时一方面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了疯狂的镇压。在长沙,重游岳麓山、湘江这些读书时经常与朋友游聚的旧地,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怀揣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抱负,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诗人的胸襟、气度、身份、经历不同于普通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他笔下的秋景也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

2.诗人个像:

教师过渡:诗人身处这浩大的秋景之中,会不会淹没其中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诗歌的前三句,再来品读诗人的形象。

解析:诗人将独立提到词的开始,给自己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物中凸显出来,进一步展现诗人站在橘子洲头,凝望湘江奔流的英姿,有舍我其谁的雄伟气概,看出一个自信、乐观、昂扬的青年形象。

诗人立而观景,蓄积的情感终于爆发为直白的发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才是这天地之间的主宰者?此时的毛泽东只有32岁,就有这样的惊世思考,让人叹服不已。也不难看出诗人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有高远的志向。

教师总结过渡:我们领略了湘江美景、感受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认识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诗人。

3.请同学们想象湘江美景,融入情感,放声朗读词的上阕。

4.同学群像:

(1)上阕问道: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谁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能否在下阕找到答案?

解析: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这样的亲切遥问饱含了对往昔岁月的深情怀念,你们还记得当年的中流击水的革命豪情吗?还记得我们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吗?还敢于充当时代的弄潮儿吗?这是对战友的警醒和勉励。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我们看到了一位以天下为己任,担当大任、激流勇进,勇于挑战、奋力拼搏的革命青年形象。

(2)从对往昔的回忆中,还有对同学形象的直接描写。请同学们概括同学少年的形象。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

指点江山——强劲有力,关心国家命运;

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敢于斗争,针砭时弊;蔑视反动军阀;

教师总结: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一群青年人,看到的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的同学少年。

3.请同学们带上青春的英气与热情,有感情的朗读下阕。

教师总结:我们感受到了革命时代不一样的青春豪情。一大批志存高远、一心发愤图强、报效祖国的年轻人,上下求索,他们更多思考的是国家的命运、是民族的未来、是他人的需求;那个年代的那群优秀的年轻人,他们胸怀鸿鹄之志,饱含忧患情怀,他们的身上铸写着中华民族的魂,他们是那个时代最时尚的人!

学习任务四:畅谈启示书写青春

我们正值青春,刚刚踏入高中校园,学习了这首词,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示?让我们畅谈启示,书写青春,请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学生作品展示1:我们在这段炽热的青春历程中,要怀揣梦想、自信生活。做搏击长空的雄鹰,自己的命运自己主宰,期待有一天,也能拥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胸襟。

学生作品展示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想青年人应有一份担当,这份担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