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学案 (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第八单元 学案 (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第八单元 学案 (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第八单元 学案 (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第八单元 学案 (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学案(无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责任与担当学案

【课标要求】

读懂古代思辨性作品,探究其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和传统思维方式。

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作者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鉴赏作品的说理艺术。

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

【单元目标】

1.了解相关作者,积累文化常识;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必备知识。

2.通过学习古代经典议论性散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及现实针对性,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认清事物的本质,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和深刻性,提高理性思维水平和培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3.学习并梳理论证方法,学会使用所学到的论证方法,用口头与书面语言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逻辑严密。

4.学习古代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及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情怀。

【单元知识结构】

【单元设计说明】

单元名称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八单元:责任与担当

课题名称走近经典,感情怀美——理解“责任与担当"理性思考,悟思辨美——鉴赏“责任与担当”理性表达,品语言美——传承“责任与担当"

学习目标1.了解相关作者,积累文化常识。2.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必备知识。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及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情怀。1.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及现实针对性,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认清事物的本质。2.学习古代先贤的论证方式,增强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和深刻性。3.鉴赏作品的说理艺术,学习并梳理文中的论证方法。1.积累写作素材,传承“责任与担当”。2.品读语言美,学以致用,准确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3.会写议论文,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逻辑严密。

学习活动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并在班级展示。2.结合工具书,扫除文言阅读障碍,理解文意,并梳理文言知识,并在班级质疑问难。3.反复诵读文本,理解古代先贤“责任与担当"的情怀。1.开展“传诵经典”朗诵比赛活动。2.合作探究,掌握说理艺术。3.学以致用,评价反馈。1.积累写作素材并分享展示。2.品文辞之美,进行微写作训练。3.议论文写作训练,学会布局谋篇。

课时安排2课时2课时3课时

走近经典,感情怀美

——理解“责任与担当"

第1、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相关作者,积累文化常识。

2.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必备知识。

3.学习古代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及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情怀。

【评价任务】

1.通过前备知识提示和任务一“知人论世,认识作者”,指向目标1。

2.通过任务二“文言知识梳理,扫除阅读障碍",达成目标2。

3.通过任务二“反复诵读,理解情怀”,达成目标3。

【学习过程】

◆前备知识提示(指向目标1)

1.了解文体知识

“疏",属于古代奏议类文体,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

“答……书”,就是“给……回信"的意思。“司马谏议”是指司马光,他当时任翰林学士。“答司马谏议书"就是写给司马光的信。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怀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在特点上,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摛文,意思指铺陈文采。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作“赋”时他仅23岁,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溺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本文属于史论文。

2.了解作家作品

魏征:

生于580年,卒于643年,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诤臣"“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魏征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王安石:

生于1021年,卒于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如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临川集》等。

杜牧:

杜牧(803-853)晚唐杰出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及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苏洵:

北宋散文家。汉族,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应试不举,经韩琦荐任秘书省校书郎、文安县主簿。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亦有一女,名唤小妹,人称苏小妹。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3.了解写作背景

《谏太宗十思疏》:唐贞观年间,社会生产不断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边防日益巩固,唐太宗渐渐骄奢起来,大修庙宇宫殿,还四处巡游,百姓疲于服役。魏征就此四上奏疏,《谏太宗十思疏》是其中之一。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但也激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

《阿房宫赋》:杜牧生活在晚唐。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加上吐蕃、南诏、回鹘等外族纷纷入侵,更是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日薄西山,它已经走向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处在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关心民苦、忧国伤时的杜牧,希望当朝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现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敬宗如此好声色,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既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阿房宫赋》写于敬宗宝历元年,其批判的锋芒,看似指向秦始皇以及历代亡国之君,实质上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六国论》: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课前预习

1.搜集资料,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结合工具书,扫除文言阅读障碍,理解文意。

3.反复诵读文本,理解古代先贤“责任与担当"的情怀。

◆课中学习

任务一知人论世,认识作者(指向目标2)

【情境导入】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鉴赏文章的传统方法,想要深切了结掌握这四篇说理文章,我们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文化常识、历史背景。

【活动】分小组展示四篇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信息(指向目标1)

课前预习具体要求:

1.分四大组,每组完成一课任务。

2.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利用好手头资料和网络,搜索、阅读、筛选信息,最后由小组长汇集整理。

3.小组长负责展示分享给全班同学,并随时准备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4.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小组。

任务二文言知识梳理,扫除阅读障碍(指向目标2)

【活动1】个别抽查,展示自己整理的这四课文言知识清单,

课前自主学习具体要求:

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学习丛书》等资料,分课整理重要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文化常识等必备知识。

2.文言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要把握“词不离句"的原则,在语境中去理解分析和记忆。

3.把自己有疑难的字词句单独整理出来以备课上解决。

课上展示具体要求:

1.教师指定展示同学,展示同学要负责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2.展示同学有疑问处可以提问同学,个别同学解决不了,全班同学交流讨论。

3.评选出表现优秀的同学。

【活动2】当堂检测,夯实基础。

课内重点语句翻译

1.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_____________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______________

4.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___________

任务三反复诵读,理解情怀。(指向目标3)

【情境导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联系四位作者的写作缘起和文章的核心内容,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这些古代先贤身上我们看到了“责任与担当”!

【活动1】合作交流,围绕“古代士人的担当精神",你认为四篇文章的作者站在怎样的角度,发出了哪些理性的声音?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

(1)《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说,魏征像一面镜子,可以让自己“明得失”,的确,作为太宗皇帝的谏议大夫,魏征可谓是尽职尽责。这篇奏疏,虽说是给皇帝提建议,用语委婉,但它就好比《皇帝守则十条》,时刻规范、监督着太宗的一言一行,其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为国理政既要善始又应善终;②掌握权柄的人要知足有度,多方采择,察纳雅言;③或者用魏征的

话表述就是,皇帝要“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答司马谏议书》:同样作为谏议大夫,司马光向主持变法的王安石提出变法的四条弊端,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呢?针对对方的意见,正面回应,逐一批驳了对方“侵官"“生事”“争利"“拒谏”以及因改革招致“天下怨谤"的观点,并且认为当前国家积弊已久:“人习于苟且,士大夫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所以惟有变法,才能革故图新,发愤图强。

(3)《阿房宫赋》:针对唐敬宗李湛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的危险局势,杜牧借这篇赋,明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致亡国,实则借秦之古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当政者,要以古为鉴,以免重蹈“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悲惨结局。

(4)《六国论》:和杜牧相比,苏洵的针对则更具体,只有一个字“赂”。即针对北宋每年要向契丹、西夏交纳大量的银、绢贿赂以换取和平的现实,他提出要抛弃现有的贿赂求和政策,以战斗来阻止对方入侵的观点,只有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国家才能真正长治久安。

这四篇文章均为议论文体,体现出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清醒思考,均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都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命运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活动2】总结归纳,完成表格。

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篇目作者朝代文体理性声音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责任与担当《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唐奏疏皇帝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宋书信大臣要帮助皇帝“除弊"、进谏

《阿房宫赋》杜牧唐辞赋秦朝的灭亡是因为不施行仁义

《六国论》苏洵宋史论六国是因为贿赂而亡国

【活动3】探讨:不论是给君主进谏的魏征,还是为同僚进谏的王安石,又或者是写讽喻文章的杜牧和苏洵,其实都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为什么这样说呢?而四位先贤又为何选择了这样有风险的做法?

明确:

历史上敢于进谏的名人:关龙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名相,因为进谏忠言而被杀;比干,殷商王室的重臣,忠君爱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忠臣”,但却被残忍杀害;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触怒夫差后被逼自杀,以死明志,下场凄惨;屈原,忠于朝廷,敢于进谏,不同流合污,最终被流放;而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屡遭贬谪!

进谏触怒帝王,极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魏征这种大无畏的背后是对国家大业崇高责任的坚守,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无私的家国情怀。当在个人安危和国家命运之间抉择时,能够义无反顾地做出行动,这就是一种担当精神。

杜牧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苏洵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他们心系天下,勇于担当,字里行间可见其拳拳之心。他们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积极建言献策。他们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坚守道义,敢于担当,令后人崇敬景仰。

【检测与作业】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不厚而思国之理管理B.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C.固不在战矣本来D.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方法、主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廊腰缦回萦绕曲折B.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待对待

C.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D.举先王之政举起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天景命大_________B.骊山北构而西折建造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判断D.思厥先祖父,其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不殷忧而道著深___B.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小,用作自称的谦辞

C.能克终者盖寡战胜___D.王子皇孙,国君的女儿孙女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所座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

C.直走咸阳通达___D.可怜焦土同情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纵情以傲物看不起别人_________B.辟邪说躲避

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消灭接近结束的时候D.度义而后动适宜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降低身份B.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重

C.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顾念忧虑D.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后天晴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忽视B.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明亮的样子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士兵D.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对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谦虚养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整齐

C.戍卒叫,函谷举攻占D.然后得一夕安寝这样以后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难壬人困难___B.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C.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突然D.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固前知其如此也预先B.胥怨者民也相怨

C.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D.简能而任之选拔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天数命运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弥漫D.此言得之正确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低冥迷分辨不清B.代下司职管理

C.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到D.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整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久立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积久而成的威势

C.始速祸焉加速D.人亦念其家;顾念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洎牧以谗诛等到___B.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结

C.直栏横槛栏杆___D.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残暴无道,失去人心的统治者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依次传递

B.后秦击赵者再第二次

C.举以予人拿

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同“倘"如果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谁得而族灭也得到B.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以前假使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走向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

12345678

ADCCDBBC

910111213141516

BACCCBBA

背诵作业

背诵四篇文言文,并会理解性默写。

小组长和课代表负责检查督促,一周内完成背诵任务。

【学后反思】

1.本节课我有哪些收获?

2.我还有哪些疑问和思考?

理性思考,悟思辨美

——鉴赏“责任与担当”

第3、4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及现实针对性,辨别是非、善恶、美丑,认清事物的本质。

2.学习古代先贤论证方式,增强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3.鉴赏作品的说理艺术,学习并梳理文中的论证方法。

【评价任务】

1.通过任务一“诵读经典,感家国情怀"指向目标1。

2.通过任务二“合作探究,悟思辨之美”,达成目标2。

3.通过任务三“学以致用,评价反馈",达成目标3。

【学习过程】

◆前备知识提示(指向目标2、3)

1.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见前面)

2.《过秦论》(见课本)

◆课中学习

【情境导入】

说服别人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魏征的文章宗旨宏大而又深入浅出,王安石正面回应雄辩有力,杜牧才华横溢借古讽今,苏洵以史为鉴对症下药,古代先贤以他们动人的家国情怀和理性的思辨智慧启迪后人!

任务一诵读经典,感家国情怀(指向学习目标1)

【活动】班级内开展“责任与担当”经典诵读活动。

具体要求:

1.分八个小组,每组选一位代表参加。

2.篇幅较长,可选择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情怀的语段进行朗诵。

3.主持人需准备好主持词,做好环节的衔接过渡。

4.参赛者需注意朗诵的技巧:语速、语调、轻重音、情感的把控。

5.评委需客观公正的打分。

任务二合作探究,悟思辨之美(指向学习目标2、3)

【活动1】比较阅读《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

在封建社会,非常讲究君臣秩序,君臣之间、同僚之间的交往要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忤逆"或“欺君”等罪名,但即使如此,魏征和王安石,一个对君主,一个对同僚,都达到了很好的或劝说或驳斥的效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小组内讨论交流,组长总结发言,分条陈述。

明确:

《谏太宗十思疏》

①论证结构上

论点:人君当思

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分析问题

思些什么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解决问题

②论证方法上

《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以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用比喻推理引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反面来论证。接下来,作者从历史的角度来证明观点,然后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最后提出“积德义"的具体方法“十思”,实现“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

《答司马谏议书》

(1)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①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②借助论据,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断专行,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

③举出史实进行反驳,如以盘庚迁都的典故表示自己不会因流言蜚语而改变立场,既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2)本文的辩驳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首先,作者确立了“儒者"公认的判定是非的标准,名实相符。然后,作者将对方的种种罪名,概括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五个要点。最后,作者对五个要点逐一进行批驳,着重揭示出这些指责是名不符实的谬论。文章显得理直气壮、短小精悍。

【活动2】《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三篇文章,出自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朝代,虽然内容都与六国和秦有关,但有着许多不同之处,请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异同之处。

明确:三篇文章有不少相似之处:

1.从评论的内容看,三篇文章都涉及到战国时代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这段史实;

2.从文章的主旨看,三文都是为了借古讽今,对作者所处朝代的帝王进行规劝:《过秦论》希望汉文帝能以仁义治天下,《六国论》希望北宋统治者不要妥协投降,《阿房宫赋》则希望唐敬宗不要为了自己的享乐而劳民伤财;

3.从论证方法上看,三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过秦论》将九国与秦国、秦国与秦朝、陈涉与九国等分别作对比,《六国论》将秦于攻取之外所得与战胜而得、六国中赂者与不赂者等情况进行对比,《阿房宫赋》将阿房宫建成的盛况与被焚时的惨景、“一人之心"与千万人之心”等情况进行对比;

4.从结构上看,三文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形式;

5.从语言上看,三文都是整散结合,运用了对偶、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难怪不少学生在学习这三文后说它们很相似,背诵时常会把三文中一些类似的句子记串,尤其是文章结尾论说部分最易相混。

尽管它们对同一历史现象所作的评论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位作者当时的历史情况和所处的地位不同,他们持论的角度、议论的主旨和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还是明显的。

1.从文体上看《六国论》是史论,是篇议论文;《阿房宫赋》是文赋,是介于诗与散文之间而靠近散文的一种体裁;《过秦论》虽是史论,但由于作者是个辞赋家,所以这篇文章又近似赋体。

2.从语言上看基于不同的文体,这三篇文章虽然在语言上都是整散结合,但《阿房宫赋》语言华丽,整句多,《六国论》语言严谨,散句多,《过秦论》介与二者之间.《过秦论》《六国论》虽有整句,但不押韵;《阿房宫赋》是有部分押韵的,如“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记住了这点,就可将它与其他两篇文章的结尾区别开来了.

3.从文章主旨看《过秦论》是因时而作,意在规汉。西汉初年,战事甫定,人口稀少,经济凋弊,急需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为此,贾谊写了这篇史论,用以规劝汉文帝要施行仁政,莫蹈暴秦覆辙。《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昏庸荒淫,大兴土木,起造宫室,劳民伤财.见此,杜牧写了这篇赋,借秦统治者茺淫奢侈、自取灭亡的史实,讽喻敬帝应当节俭爱民。《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鉴宋。当时北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统治集团的军事掠夺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作者写此文就是要告诉宋仁宗,应该以六国破灭为鉴,不要对契丹和西夏屈膝求和,以免像六国那样“为积威之所动"。

4.从所涉及的史实范围看《过秦论》从秦孝公说到秦朝灭亡,共八代君王,150多年的史实;《六国论》所说的是自秦灭六国至秦统一的几十年期间的历史情况;《阿房宫赋》只从秦统一说到秦灭亡、阿房宫被焚共约15年的时间。另外《六国论》没涉有陈涉起义,《过秦论》和《阿房宫赋》都写到陈涉起义;但《过秦论》说的详细,《阿房宫赋》只用了“戍卒叫,函谷举”一语概括。

5.从评议的角度看鉴于各文的写作主旨,它们的评议角度是不一样的。《六国论》是从痛惜六国失策的角度来说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是指斥秦王朝的残暴荒淫;不过,《过秦论》侧重说秦的残暴不仁,《阿房宫赋》则偏重于斥责秦的骄奢荒淫,也说及六国不爱百姓.

6.从结论来看《过秦论》就史论史,言尽即止,结论落在秦王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上,其讽谏之意在于言外。《六国论》在论证六国失败原因在于赂秦后,由古及今,再作引申,得出以北宋之大,如果一味屈辱苟安,势在必亡,并置自己于六国之下的结论。而《阿房宫赋》虽是散文,后两段却是议论,其论点就是讽喻之意——不要荒淫奢靡,重蹈亡秦覆辙,让“后人”哀叹前人的悲剧重演.

7.从结构来看三篇文章虽然都采用逐层推进的方式,但《阿房宫赋》前两段是铺叙、描写,后两段转入评论,持论有据。《过秦论》和《六国论》虽同是论文,但结构却不同:《过秦论》先列举论据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得出结论,嘎然而止;《六国论》先提出论点,然后用论据加以论证,引申劝戒.这又可将两文结尾区别开来。

8.从议论方法看三篇文章虽然都运用对比,但方式不同:《过秦论》是纵式对比,得出“秦朝>秦国>九国>陈涉"这样的结果,而陈涉居然能击垮强秦,其原因就在秦自身的弊端。《六国论》是横式对比,“赂者”与“不赂者"虽同不免灭亡,但情况有别。《阿房宫赋》中的对比是纵横交错、虚实相生的。另外,《六国论》中有引证,而其他两文没有;《过秦论》《阿房宫赋》中有铺张渲染,《六国论》中却不明显。不过两文的铺张又不尽相同:《过秦论》只是详尽的描写,而《阿房宫赋》则是夸张的笔法。

【活动3】经过学习鉴赏本单元四篇文章后,你在如何展开辩论说理方面有没有什么收获?可从论证方法、说理艺术等方面进行归纳。

这个问题的设置是帮助学生对本任务学习群进行小结,系统归纳常见的论证方法和说理技巧。主要论证方法除了本任务群中所学习到的还有举例、归纳、演绎、因果论证等。平时写作文展开论证,首先要确定论点。有了论点,然后选择合适的论据。最后进行论证,论证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语言表达的过程。面向君王进谏,除了使用一定的论证方法还不够,还要注意地位的尊卑,语言的委婉通达,内容的合情合理,结构的严谨等等。

任务三学以致用,评价反馈(指向学习目标2.3)

【活动】召开一次辩论会。

历来讨论六国破灭教训的文章很多,苏洵认为弊在赂秦,杜牧则认为六国之君未能“各爱其民”。学生深入阅读苏洵《六国论》、杜牧《阿房宫赋》,理解其内在思路,根据自己拥护的观点形成两组,组织辩论。两个活动的展开均须注意深入领会文章观点,把握文章思路,并拓展阅读相关文章。

课堂小结,完成表格:

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篇目作者朝代文体理性声音说理艺术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责任与担当《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唐奏疏皇帝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直言进谏比喻对比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宋书信大臣要帮助皇帝“除弊"、进谏正面回应据理反驳

《阿房宫赋》杜牧唐辞赋秦朝的灭亡是因为不施行仁义以史为鉴铺陈对比

《六国论》苏洵宋史论六国是因为贿赂而亡国借古讽今比喻对比假设

【检测与作业】

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和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一)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二)

二月二十七日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司马光惶恐再拜,介甫参政诛议阁下:

曩者与介甫议论朝廷事,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窃见介甫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才高而学富,难进而易退。远近之士,识与不识,咸谓介肃不起则已,起则太平可立致,生民成被其泽矣。天子用此,起介甫于不可起之中,引参大政,岂非欲望众人之所望于介甫邪。今介甫从政始期年,而士大夫在朝廷及自四方来者,莫不非议介甫,如出一口;下至闾阎细民、小吏走卒,亦窃窃怨叹,人人归咎于介甫,不知介甫亦尝闻其言而知其故乎?窃意门下之士,方日誉盛德而赞功业,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非门下之士则皆曰:“彼方得君而专政,无为触之以取祸,不若坐而待之,不过二三年,彼将自败。”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如光则不然,忝备交游之末,不敢苟避谴怒、不为介甫一一陈之。

(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1.下列各项中句式说明与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举先王之政举:推举

②今介甫从政始期年期年:满一年

③生民成被其泽矣被:施加

④下至闾阎细民闾阎:原指里巷的门,这里指平民百姓。

⑤未始有一人敢以此闻达于左右者也闻:听闻

⑥忝备交游之末忝:有愧于,谦词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⑥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B.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C.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D.若是者/不唯不忠于介甫/亦不忠于朝廷/若介甫果信此志/推而行之/及二三年/则朝廷之患已深矣/安可救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针对司马光提出的种种指责,引出“名实"这一根本问题,高屋建瓴,意在深刻揭示出事情的本质,为变法正名。

B.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政见不同,但是在书信往来中始终抱着互相尊重的态度委婉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并坚持自己的政见。

C.司马光充分认可王安石的个人能力和学识,并且支持皇帝对王安石的重用,但他对王安石坚持变法可能产生的后果深感忧虑。

D.司马光既不对王安石歌功颂德,也不坐观成败,而是客观地指出社会各阶层对变法的态度,并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2)数相违戾,未知介甫之察不察,然于光向慕之心未始变移也。

(参考答案)1.B2.D3.B

4.(1)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巧辩的佞人,不算拒绝批评。对于那么多的怨恨和诽镑,本来预先就知道会这样啊。

(2)意见屡有不合,不知道您已经察觉到了或是没有察觉到,然而对于我来说,对您的向往、敬慕之心始终没有改变。

【学后反思】

1.本节课我有哪些收获?

2.本节课我还有哪些疑问和思考?

理性表达,品语言美

——传承“责任与担当”

第5、6、7课时

【学习目标】

积累写作素材,传承“责任与担当"。

品读语言美,学以致用,准确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会写议论文,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逻辑严密。

【评价任务】

1.任务一“积累写作素材”,指向目标1。

2.通过任务二“品文辞之美",达成目标2。

3.通过任务二“学以致用,布局谋篇”,达成目标3。

【学习过程】

◆课中学习

【情境导入】

学习本单元,我们接触到一群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大写的人。无论是有感于守成之难,敢于直言进谏的魏征,还是不避众议汹汹,坚持变法除弊的王安石,或是总结秦朝覆亡教训,意在针砭时弊的杜牧,又或是探究六国破灭缘由,旨在警示当朝的苏洵,他们无一不是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义士。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拳拳之心。阅读这些作品,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提高作为新时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同时,这一篇篇精美的佳作又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借鉴,丰富的素材、严谨的结构、精美的语言……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无不给今天的我们以启迪!

任务一积累写作素材(指向学习目标1)

【活动1】情景默写,积累名句。

1.《六国论》中作者借“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2.作者首先引出“_____________,”的设问,紧接着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就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3.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

5.《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7.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的人民,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8.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四句十分精练的语言叙述了秦王朝在人民反抗下迅速灭亡的历史过程,其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被焚毁的史实。

9.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

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直接指出古代很多帝王不能做到善始善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一针见血地指出古代很多帝王打江山容易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指出古代很多帝王守江山难的原因。

1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_____________,”,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答案: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活动2】积累本单元写作素材,并写出运用方向。

抽查展示,并分析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示例:

写作素材: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运用方向】①善始还要善终;②打击人才便是自毁长城

【活动3】微写作训练,用好课本素材。

从“创业与守成"“善始与克终”“墨守成规与因时而变"“同俗媚众与坚持自我”“选

择"“认清自己”等话题中任选一个,用上本单元素材写一个不少与200字的议论性文段。

任务二品读文辞之美(指向学习目标2)

本单元的几篇文章,以议论为主,但为了给思想“以生动的、感性的、美丽的形象",也用了大量修辞、记叙或描写,来增加议论文的文辞之美。

【活动1】翻译下列句子,说说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何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效果:化陈述句为反问句,表现了人们对所见景象的惊讶,突出了阿房宫建筑的奇异,表现了统治者的奢靡。

(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效果:运用排比、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虚实结合。写出了阿房宫中的宫女之多,充分揭露了统治者生活之奢靡。每句先写想象之词,就是一个小小的悬念,引发读者想象,再揭示原因,就是个谜底。一组排比,起伏跌宕,富有波澜。

(3)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

效果:在论证六国因贿赂而走向灭亡的过程中,作者先描绘了具体的形象,这个形象告诉我们,诸侯割走了土地,让出了实力,却只换来一晚上的好觉,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秦兵又来了,怎么办?再割,但这么割下去,结果就是诸侯的土地有限,秦国的欲望无限,你给的越频繁,它就打得越频繁,最后不用打,强弱对比的形势已经很分明了,对此,作者还打了一个比方,用割地的方式来求和,就好比抱着柴禾去救火,柴禾不烧光,火就不会熄灭,你的土地不割完,人家根本不会收手。就这样,作者树立形象之后,再给出结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为什么灭亡?我们要吸取哪些教训,行文至此,说理水到渠成,答案一目了然。

所以,为了更好地表达观点,我们要将形象与抽象结合起来,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活动2】微写作训练,点亮语言。

以“责任"为话题,确立观点,用上修辞或描写手法,写一个议论性文段。

示例:

什么是责任?责任像一壶清茶,需要用心去品,用时间去泡;责任像一盆花,需要用心去栽,用时间去养;责任还像一本书,需要用心去读,用时间去推敲。可见,一个人只有付得起责任,才能有所成就。责任有时候很小,小到黄香温席,孔融让梨;责任有时候又很大,大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以及描写、引用等手法,化抽象为具体)

任务三学以致用,布局谋篇(指向学习目标3)

【活动1】议论文写作提纲训练

有人认为,道德底线低的人有时比道德底线高的人占优势,你做不出来的,他做得出来,所以他们总能如鱼得水。但师长告诫我们:要坚持“高线”,守住“底线";只有守住“底线”,才是守住了为人的根本。请以“底线"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

本任务针对社会上存在的突破道德底线的不良现象,引导学生坚守道德底线的价值。学生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使用所学到的论证方法,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从而提高思辨能力。

要求:借鉴本单元四篇文章的论证结构,列写作提纲。

【活动2】议论文篇章写作训练

习总书记在建团100周年讲话中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衷心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

请结合个人生活和社会现实思考,“00"后的青少年怎样做才能体现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这一问题将前面所学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可以结合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国内国际等方方面面来展开。

【检测与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西汉·贾谊《陈政事疏》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意思是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就是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分愁担忧,为天底下人民的幸福出力,表现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曾向习近平主席提问:“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习近平主席的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他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以上几句话都表达了一种为国为民、忘我无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参考立意:人生大境界——无我;为国为民,忘我无我。

佳作展台:

以“无我"之心,做“为民”之事

“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当意大利众议长菲科问到当选国家主席时的心情时,习近平主席如此回答。习主席充满无私精神的回答振聋发聩,展现了一位大国领袖心中装着人民,赤子之心付与苍生的大爱情怀。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简单质朴的话语中,透着浓浓的为民情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砥砺拼搏、不懈奋斗,攻克了前进道路上的一道又一道难关,书写了改革发展征程中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习近平主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地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真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我”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战国时代,列国纷争,战火连天,孟子对此深感忧虑,他提出了“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政治理想,要求统治者与天下人同忧同乐。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揭露中唐征收重税的罪恶,希望统治者关心民生。海瑞一生两袖清风,他关心百姓,无论是饥荒还是水灾,都冲风冒雨,亲劳亲为。晚清以后的近现代,中国积贫积弱,列强环伺,孙中山先生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鲁迅先生忧虑国民,弃医从文,用他笔下的文章来唤醒沉睡的国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几十年出生入死,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时期的领导者,为了实现天下人“共同富裕”的理想,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正确策略,把“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放在了突出位置。他们也正实践着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政治抱负。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无我”,就是要以身许党许国。为了坚定地践行“为人民做好事"的理想,就必须做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勇于直面各种矛盾风险与挑战。“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不慕虚名、崇尚实干,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步一个脚印把既定的行动纲领、战略决策、工作部署变为现实。过去五年,习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以实实在在的实干业绩、发展成就,诠释了“人民至上"的铮铮誓言。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严峻更复杂,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更多更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以“无我”的状态投入到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甘于奉献、勇于担当,才能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才能不断取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只要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都能坚持以“无我”之心做好“为民"之事,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就能在筑梦征程上不断书写新的更大奇迹,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学后反思】

1.本节课我有哪些收获?

2.我还有哪些疑问和思考?

附:单篇学历案

《阿房宫赋》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阿房宫赋》课时:3课时

【课标要求】

1.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

2.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表达艺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和落实本文的重点文言字词及知识点。

2.品读鉴赏,理解和学习本文中的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

3.合作探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评价任务】

通过前备知识提示,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初步感知作品内容。

通过环节一,落实重点字词句,初步把握文章内容,达成学习目标1。

通过环节二合作探究,了解赋体,达成学习目标2、3。

通过环节三,总结反思,系统整合,巩固学习目标1、2、3

通过检测作业,巩固学习目标1、3。

【学习过程】

◆前备知识提示

1.知人论世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杜荀鹤之父。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郎。后在地方军府任幕僚多年。开成四年(839)回到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司勋员外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以后,相继出任黄州、池州、睦州等地刺史。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他为“杜樊川”。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2.写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唐敬宗十六岁即位,昏愦失德,荒淫无度,闹得朝野疑惧,无不怀有危机感。于是杜牧写下《阿房宫赋》。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其写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失败的教训,以警告最高统治者。

3.文学常识

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怀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在特点上,南北朝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摛文,意思指铺陈文采。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杜牧的《阿房宫赋》是在《史记》记载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写成的。作“赋"时他仅23岁,作“赋”的目的是借秦亡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敬宗李湛16岁时继位为君,一为君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溺声色,在位3年就被宦官杀害,可见这篇“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4.阿房宫

阿房宫又称阿城,阿房宫前殿遗址建在一条古代河沟上,这是秦朝帝都咸阳以阿房宫、沣峪口为中轴线的佐证。

长期以来,专家认为阿房宫选址与汉代未央宫、唐代大明宫等宫殿一样都位于高地之上,但2015年,在阿房宫遗址发现了古河沟,说明阿房宫前殿下并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在河沟上修建宫殿,意味着打断原有的水网,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河沟一带的阿房宫基础深达5.8米,工程量非常浩大。

阿房宫中心线一直向南,正对着秦岭北麓有名的峪口“沣峪口”。南至沣峪口,北至渭河,阿房宫所在地正是这条轴线上的最高处,与文献的记载意义相合。由此推断,阿房宫选址具有强烈的轴线意识,这条轴线有可能是秦始皇给统一后的秦帝国都城咸阳所定的轴线。

《史记·项羽本纪》中说:“(项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而这一记载已在考古发掘中得到证实。也就是说,《史记》中所说的“宫室",是被火烧过的秦都咸阳宫和其他秦朝宫室,而不是地处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的阿房宫。是后人误会,把它说成是阿房宫。

◆课前预习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赋的相关知识。

2.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文中重要文言知识点。

3.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概括文章内容。

◆课中学习

环节一:深度自习·感知文意

一、字词正音

骊(lí)囷(qūn)矗(chù)霁(jì)

媵(yìng)嫱(qiáng)辇(niǎn)辘(lù)

摽(piāo)铛(chēng)逦(lǐ)迤(yǐ)

铢(zhū)椽(chuán)槛(jiàn)庾(yǔ)锱(zī)

呕(ōu)哑(yā)戍(shù)嫔(pín)杳(yǎo)

二、古今异义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钩心斗角

古义: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攒聚,屋角互相对峙,好像兵戎相见,一般用来指宫室建筑精巧

今义:指互相猜疑争斗,不团结

3.而气候不齐

古义:雨雪阴晴____________今义: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4.燕赵之收藏

古义:此为动词作名词,指收藏的东西今义:收集保藏有价值的东西

5.韩魏之经营

古义:本为营造,此指苦心积累的金玉珍宝今义:专指经营办理经济事业

6.齐楚之精英

古义:本为事物的精华部分,此比喻金玉珍宝

今义:常比喻各行各业宝贵的人才

7.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____________今义:使人怜悯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出现龙

②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出现虹

③朝歌夜弦___歌:唱歌弦:弹琴

④族秦者秦也___族:灭族

(2)名词作状语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___北:从北西:向西

②朝歌夜弦___朝:在早上夜:在夜里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把……看作铁锅石:把……看作石头

块:把……看作土块砾:把……看作砂砾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

2.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①燕赵之收藏___收藏:收藏的东西

②韩魏之经营___经营:搜集的东西

3.数词的活用

六王毕,四海一___一:统一

4.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①歌台暖响___暖:使……充满暖意

②舞殿冷袖___冷:使……变冷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___尽:使……尽

(2)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

四、文言句式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判断句“……也,……也"表判断)

3.戍卒叫,函谷举(被动句“举”,含有“被攻占"的意思)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状语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于南亩之农夫)多”)

五、初读感知

作者认为秦王朝覆灭的原因是什么?写下该文的初衷是什么?

【我的疑惑】

环节二:问题探究·合作共享

情境活动设计:诗、词、歌、赋在古代一直被人们并称。同学们平时诗、词、歌接触的比较多,而对赋比较陌生。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赋这一文体,语文老师打算以《阿房宫赋》为例,在班级内开展“赋之我见"读书交流活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深入交流、探讨,从而了解赋这一文体。

任务一犹抱琵琶半遮面——初识赋体

1.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铺采摛文,意思指铺陈文采。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明确:

本文从三个方面描写阿房宫:一是写阿房宫建筑之奇,二是写阿房宫美女之众,三是写阿房宫珍宝之多。

写建筑,先展现广阔高峻之全貌,进而细绘宫中楼、阁、廊、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之奇丽;写美女,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绘声绘色,大力渲染;写珍宝,概写六国摽掠,倚叠如山,又写秦人弃掷,视若瓦砾。

这些描写用墨如泼,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充分体现了赋体的特色。然而铺陈阿房宫规模大、宫室多、美女众、珍宝多,并非作者作赋的目的。作者旨在说明秦统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为维持这种奢侈生活所进行的横征暴敛,正是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

任务二拨开云雾见天日——寻根溯源

2.杜牧写这篇文赋,既然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借以讽谏时弊,为何开头却要从六国覆灭下笔?

明确:

作者讽谏时弊,以秦王朝灭亡为借鉴;写秦王朝覆灭,又以六国衰亡为铺垫。

六国何以会灭亡?赋中写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可见,六国灭亡,是不能爱民的结果。

从哪里可看出六国不爱民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秦之珍宝(财富之代称)来自六国,六国之珍宝取自百姓,统治者为满足奢靡生活之需要,对百姓肆意搜刮,使百姓锱铢不留。

六国因不爱民而“毕"其统治,秦如吸取教训,“复爱六国之人”,那就不致迅速灭亡。然而“蜀山兀,阿房出",秦王朝又走上了六国灭亡的老路。

开头十二个字,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

3.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喻朝政。但在写阿房宫被焚时,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其中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可怜"在这里应解释为“可惜”。作者用“可怜"二字,无穷感慨充溢于字里行间。

秦朝速亡的史实说明,不能爱民,难图久安。但是,当时的唐朝统治者无视历史教训,沉湎声色,又大起宫室,身居积薪之上,仍以为安。历史兴亡,激荡胸中;目睹现实,感慨万端。神奇瑰丽的阿房宫付之一炬令人可惜,显赫一时的秦王朝毁于一旦令人可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料今人又在步秦人之后尘,唐王朝的命运不也令人担忧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作者的不安与忧愤溢于言表。

4.本文作者认为秦亡主要是因为统治者骄奢淫逸。你怎么看待历史上秦的灭亡?

明确:

观点一:暴政亡国。我认为秦的灭亡主要是因为秦的残暴统治。它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导致人民敢怒不敢言,积怨太深,久而久之就一定会爆发起义。

观点二:农民起义亡国。我认为秦的灭亡是缘于陈涉、吴广起义,继而崛起的项羽、刘邦等起义队伍成为灭秦的主力军,农民起义军的正义壮举最终使秦灭亡。

观点三:历史的必然。“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的必然,新的王朝取代没落的旧王朝亦是历史的必然。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了分崩离析的局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在历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进步意义,但秦始皇后期一味享乐,秦二世也无心理政,百姓苦不堪言,这就注定了要有一个新的王朝壮大崛起,取而代之。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某一个因素的作用,准确地讲是综合因素的作用,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

任务三横看成岭侧成峰——探究特色

5.请同学们根据读书交流会上的交流心得,探究《阿房宫赋》在写作上的特色。

明确(1)想象、比喻、夸张的使用。杜牧根据有关资料“再造”了阿房宫,通篇是驰骋瑰丽的想象。比喻、夸张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2)骈句散行,错落有致。如开篇“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个三字短句,节奏急促,写出了修建阿房宫的背景及耗资,接着用几个长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写占地面积和走势,再用“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等四字句描写规模。第1段将骈散结合得非常好。(3)描写、议论与铺排结合。文章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无论是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写法。如第3段对秦人奢侈的议论,一口气用了六个排比句。

环节三:总结所学·反思自我(我的收获和我的困惑)

【检测与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六王毕,四海一___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取之尽锱铢___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D.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答案:C解析:A项,动词,统一;数词,一次。B项,动词,喜欢;动词,吝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