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2021年6月8日,吉林省召开了能源安全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强调要促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奋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据此结合大气受热过程与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C箭头()A.表示大气的反射作用B.是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反射C.表示臭氧的吸收作用D.是对流层热量的主要来源(2)随着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推进,对大气受热环节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D减弱B.E减弱C.B不变D.A增强2、风向可用度数来表示,即把圆周分成360°,北风是0°(或360°),东风是90°,南风是180°,西风是270°,其余的风向都可以由此计算出来。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某月21日18时~23日0时天气系统过境相关资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过境的天气系统为()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2)该地22日3时至23日0时的风向主要以()A.西北风为主B.东北风为主C.东南风为主D.西南风为主(3)该地下列四个时间气温最低的是()A.21日18时B.22日6时C.22日18时D.23日0时3、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周围多荒漠。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回答下列小题。
(1)推测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强的季节可能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在湖泊周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A.湖风加强,陆风减弱B.湖风加强,陆风加强
C.湖风减弱,陆风减弱D.湖风减弱,陆风增强
4、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杂质和水汽等组成的混合物。据此完成25~26题。(25)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是()A.氧气、氮气和干洁空气B.二氧化碳、水汽和杂质C.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D.氮气、水汽和干洁空气(26)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导致大气中的一些成分比例变化明显,主要表现在()A.臭氧增多B.二氧化碳增多C.水汽增多D.氧气增多5、新加坡面积狭小,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足16米,但人口密集,经济十分发达。2013年6月19日晚,“史无前例”的烟霾袭击新加坡,烟雾主要来自苏门答腊岛的芭蕉燃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加坡降水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主要自然原因是()A.地势低平,径流数少B.面积小,储水条件差
C.人口多,淡水需求大D.经济发达,污染严重
(2)该日,影响新加坡的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6、纳木错是青藏高原大湖之一,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10mm。图4为“纳木错流域位置图”。图5为“纳木错气象站降水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形成该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A.太平洋B.印度洋C.纳木错D.高原面(2)该气象站多夜雨,主要原因是夜晚()A.高原面冷却水汽凝结B.湖上暖气流上升凝结
C.受山风影响形成逆温D.冷暖气团交汇于湖岸
(3)该地降水的昼夜分配差异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主要是()A.白天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B.增大昼夜温差,有机质积累多C.白天降水较少,引发干旱缺水D.夜晚土壤湿润,低温冻害频发7、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能直接反映空气距饱和的程度。对农业温室大棚来说,棚内高湿状态易引发农作物病虫害。农民往往通过通风的形式来降低棚内的高湿空气。通风有两种形式:放底风和放顶风。冬天大棚单独放顶风时,棚顶的热空气排出的同时置换进等量的冷空气,冷空气下沉的过程中与大棚的热空气对流,导致大棚空间的温度趋向均衡;当大棚单独放底风时,热空气在上,冷空气在下。下图示意某地温室大棚内不同天气状况下相对湿度的日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a曲线表示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B.阴天C.晴转阴D.雷雨(2)若冬季降低大棚内的相对湿度,应采取的通风办法是()A.中午放顶风B.早晨放顶风C.中午放底风D.早晨放底风8、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有明显上升气流的地区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图中风速较快的地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达古雪山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内,雪山的南北两坡发育了厚达200米的低海拔现代山地冰川,全球罕见。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达古冰川正在加速消融。今年8月,中科院相关实验室在这里进行了一次给冰川“盖被子”的实验,结果显示冰面消融速度减缓了50%以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达古冰川能在较低海拔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坡向B.坡度C.水汽D.纬度(2)推断“被子”(冰面覆盖物)应具备的主要特点()A.白色隔热B.黑色吸热C.透明保温D.网状透气10、“阳伞效应”是指人类的生产生活、战争、森林草原火灾、火山爆发等人文与自然的活动,向大气排入大量的烟尘,这些弥漫于大气中的烟尘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据此完成(1)~(2)题。(1)“阳伞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的散射作用增强B.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C.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D.大气的吸收作用增强
(2)“阳伞效应”可能会造成()
①减少太阳紫外线伤害②降低地面温度③降低夜间气温④减小昼夜温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2021年11月6日,一则点赞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上和晚上的7:15准时携带探空仪升起,上升到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可以探测大气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正常情况下,探空气球顺利升空后记录的温度变化情况是()A.持续降低B.一直升高C.先降低后升高D.先升高后降低(2)下列有关探空气球爆裂时所在大气层的状况,可信的是()A.水汽含量大B.以干洁空气为主
C.杂质较多D.雨雪等天气多发
12、2018年12月13日,国外某公司的“太空船2号”飞行器成功飞至高度约80千米的“太空边界”,这次成功试飞意味着亚轨道太空旅行成为可能。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飞行器上升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A.递减→递增→递减B.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不变D.递减→不变→递增
(2)与图中②③层大气相比,①层大气()A.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B.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
C.有大气运动现象D.以平流运动为主
(3)图中无线电短波通信利用了()A.电离层中大气高度电离的特性B.高层大气中大气温度高的特性C.臭氧层中臭氧含量高的特性D.平流层大气能见度好的特性13、读图,回答问题。
(1)冬季,教室内暖气开放一段时间后,打开教室门,图中空气流动方向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下列现象,能用上题反映原理解释的是()A.晴朗天空呈蔚蓝色B.滨海地区的海陆风
C.沙尘暴灾害的形成D.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14、图为某大气成分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大气成分最可能为()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臭氧(2)在大气中,该大气成分()A.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B.对地面保温作用强
C.浓度越高,越利于人体健康D.体积分数占比最小
15、2020年12月18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简称“限塑十条”)正式印发实施。到今年年底,北京市将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递网点“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5%以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北京市“限塑十条”能够实施的最主要的前提是()A.环境污染严重B.可替代的环保材料的使用
C.北京市民素质提高D.各行业的成本将有所上升
(2)北京市“限塑十条”的实施将会使北京()A.塑料制品企业全部关停B.餐饮行业不再提供吸管C.快递行业减少二次包装D.快递网点全部使用循环中转袋(3)空气质量评价选取的大气污染物有()A.细颗粒物、氮气B.一氧化碳、臭氧
C.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雨雪
16、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气压最高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2)下列能正确表示乙地大气运动状态的是()
A.AB.BC.CD.D17、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为我国华北某地某日清晨、午后、子夜、上午四个时段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随海拔升高,四条曲线在同一高度的差值逐渐减小,原因是()A.高海拔处大气存在臭氧B.高海拔处大气流动性好C.地面的比热容比大气高D.获得的地面辐射量减少(2)关于该日天气的描述最有可能的是()A.雾霾严重B.大风凛冽C.细雨绵绵D.暴雨如注18、下图为7月20日17时我国天气形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受天气系统影响,此时海口盛行()A.偏西风B.偏南风C.偏东风D.偏北风(2)图示时刻()A.福州狂风暴雨B.石家庄细雨蒙蒙
C.乌鲁木齐烈日炎炎D.银川西风吹黄沙
19、新疆的伊犁河谷,群山环抱,风光秀丽,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某校师生在研学中,发现在该谷地内出现“上部暖、下部冷”的奇特现象,下图中能正确示意该现象成因的是()A.B.C.D.20、二滩水电站地处中国四川省西南边陲攀枝花市盐边与米易两县交界处,水电站最大坝高240米,总库容58亿立方米,是攀枝花市主要水源保护区。该库区以下附近河段夏季常出现大雾景观,蔚为壮观。下图示意二滩水库泄洪景观和水库年内流量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雾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水库深层水温低B.库区下游气温低
C.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D.库区下游下沉气流多
(2)图中t₁到t₂期间发电量的变化为()A.增加B.减少C.先减少后增加D.先增加后减少21、近年来,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因为气候问题开始融化,为了保护这座美丽的冰山,人们竟然给它盖上了“被子”。在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南麓,当地居民每年夏季都会用毯子把大约2万平方米的罗纳冰川覆盖起来。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给冰川盖“被子”能减缓冰川消融,这是因为盖“被子”()A.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B.对冰川起到保温作用C.使冰川反射的太阳辐射减弱D.使降雪量增加消融量变小(2)地球冰川大面积消融又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这是因为()
①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
②冰川中的“甲烷冰”被释放到大气中
③从极地来的冷空气减少,导致高低纬度之间大气的热量交换减少
④从极地流来的冷海水减少,导致海水对大气热量的调节作用减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2、下图为“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不同区域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4)图示区域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35)深秋或寒冬的夜间,丁地常常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B.大气保温作用弱C.夜晚大气逆辐射强D.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23、当地时间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灰柱直径约5千米、高20千米,火山灰柱顶部温度达–100℃。汤加火山爆发后,斐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发布了警报。下图为汤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火山灰柱顶部的火山灰及气溶胶消除缓慢,主要是因为()A.火山灰到达平流层,空气对流弱B.汤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风速小C.此时东南信风带南移,汤加降水少D.火山灰柱顶部的温度低,密度大(2)汤加火山爆发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发布的警报为()A.地震预警B.海啸预警C.风暴潮预警D.暴雨预警24、下图为我国某地风向(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月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的冬季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该地冬季风的源地()A.蒙古、西伯利亚B.夏威夷群岛
C.阿留申群岛D.冰岛
(3)该地可能位于我国()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25、2017年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多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完成下列小题。(1)该事件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A.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C.保持地表温度适宜,防止水分散失D.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2)300千米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是因为()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3)最可能干扰人造卫星与地球监控系统联系的是()A.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C.雨雾缭绕D.流星陨石26、树冠是指在树木上部着生的全部枝和叶,因其状如冠而得名。在林分(即林木的内部结构特征)中,树冠层的总和称为林冠。受树冠的影响,林内不同高度处气温的变化呈现不同的特征。某地理兴趣小组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内四个不同高度处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长期的观测。下图示意该小组统计的8月份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表示林冠层平均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2)8月份该林区林冠()A.层下气温日变化因冠层阻挡太阳辐射而差异较大B.层上气温日变化因远离地面而差异较大C.层下气温因白天冠层阳挡太阳辐射而较低D.层上气温因白天冠层吸收太阳辐射而较低27、乌鸦喜群栖,集群性强。近年来,北京市城区每年冬天会有大群的小嘴乌鸦聚集在特定的地方过夜,于是就有了诸如“天屎路”“禽粪路”的地名戏称。它们白天飞到郊区觅食,夜晚又飞回城区的夜栖地休息。图2为冬天北京部分城区的乌鸦聚集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乌鸦冬天夜晚在城市聚集的原因是因为城区()A.有人投喂B.更加温暖C.没有天敌D.禁止打鸟(2)下列关于文中乌鸦们空中飞行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白天飞到郊区是为了寻找食物②夜晚回城区是因为郊区工厂污染空气③白天飞到郊区更费力④晚上飞回城区更费力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3)据研究,鸟粪会释放大量氨气,与水分子混合形成尘埃,故空气湿度较大的乌鸦聚集地可能()A.大气逆辐射强B.地面辐射强
C.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D.昼夜温差更大
28、街谷由街道两侧建筑群和路面构成,研究街谷的空气运动和热力性质对缓解热岛效应和城市污染物扩散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某研究团队在北京选择一街谷开展研究,该街谷为东西向街道,宽26m,南北两侧为长、宽、高40m×14m×20m的均质、长方体建筑,建筑物和街道都是正向排列。研究人员根据测量结果绘制了该街谷在夏至日13:00沿南北方向垂直剖面上的位温分布(如图),其中位温表示同一标准气压时的温度,图示范围内位温数值大,则示意温度越高。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时刻,街谷中①②③④四地温度从大到小的是()A.②①④③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②④③①(7)只考虑热力条件,关于图中③⑤两处相对方位及气流运动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③处偏南,气流下降B.③处偏北,气流上升
C.⑤处偏北,气流下降D.⑤处偏南,气流上升
29、“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现象。图1是我国四川某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2示意正午穿堂风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1)~(2)题。
(1)“穿堂风”形成的原理和右图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方向是()A.热力环流原理由南向北B.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由南向北C.热力环流原理由北向南D.温室效应原理由东向西(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B.地球表面高低起伏C.地面冷热不均D.地球周围有大气包围30、包围着地球的厚厚的大气层,是生物乃至地球的保护层,人类活动可能导致大气中某些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并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类自身。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关于大气的成分及其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O₂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B.CO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能力强,使气温升高C.O₂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强,对地球生物有保护作用D.杂质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CO₂增多B.O₂增多C.O₂增多D.水汽减少综合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31、读“地球大气热量传递与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A表示,B表示,C表示,D表示。(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其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气温低,其原因是,这一原因与图中甲、乙、丙中的过程有关。32、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圈层结构中,甲以上主要是,该范围内存在一个地球内部的分界面叫(界)面,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2)乙处地质构造是,我国渭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写出地质构造名称)。(3)丁表示的地质作用是。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填字母)类岩石,其具有的突出特征是和。(4)从成因看,d为岩,其形成主要受作用。(5)④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光波段。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也可能会导致(填数码)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降低。33、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等被称为“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平均气温在20世纪升高了0.4—0.8℃,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升高1—6℃。材料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政府庄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至45%。(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为什么会使全球气候变暖?(2)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3)世界气象组织官员称:2009年末至2010年初,世界不少地方遇到极端严寒天气,但世界气候变暖的趋势并未改变。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阐述这种说法。34、图甲是某城市及郊区近地面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乙为该城市城区和郊区气流运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现象被称为,该现象对城市大气质量的影响是。(2)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3)中A和B气压值高的是。(4)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绿地的意义?(5)如果某天该城市的烟囱中的烟都不向上飘,则可能是出现了现象,此时图示环流(图乙)会消失,对城市大气环境的影响有哪些?35、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地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说出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2)描述甲风向的形成过程。(3)简述甲、乙气流对非洲西部沿岸地区气候影响的差异。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材料二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1)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2)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3)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37、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在48%左右。为了促进西藏大棚发展,山东寿光派出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b、c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及近地面的等压面图。(2)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感觉昼夜温差比较大,试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原因。(3)在蔬菜种植过程中,技术员教农民向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生长,试说明原因。38、“低碳经济”是2010年我国的热点词汇,根据下列所给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6年12月9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蓝天的映衬下清晰可见(下左图)。而2008年11月11日航拍的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峰顶,由冰川和积雪组成的白色雪冠已经所剩无几(下右图)。材料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前夕,中美两国分别宣布了各自的二氧化碳减排策略。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中国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华网华盛顿11月25日:美国白宫25日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1)材料一显示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正在消失,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2)根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一,简述发生这类现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39、读“大气的热力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甲表示,乙表示,丙表示,丁表示。(2)冬半年的霜冻多发生在晴朗的夜间,请解释原因。(3)请用地理原理解释“高处不胜寒”。40、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辐射,F辐射,I辐射,C作用,G作用。(2)夏季,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由于(填字母)作用增强。冬季,夜间多云时,气温比晴天高,是由于(填字母)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4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若此图表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那么A层表示层,C层容易出现的太阳活动是。(2)如此图表示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所在的位置为小行星带,那么地球位于图中(在①②③④中选填)条轨道上。巨行星位于和(在①②③④中选填)轨道上。(3)若此图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地震波由外向内通过③界面时速度会变(填“快”或“慢”)。软流层位于图中的(在ABC中选填)层。(4)若此图表示地球大气层结构,那么对远距离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能反射无线电波的位于(在ABC中选填)层。由于人类的冰箱和空调中使用氟氯烃化合物做制冷剂,导致某种物质减少从而造成进入地面紫外线增多,该物质主要存在于(在ABC中选填)层。42、读下列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①~④所代表的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①,②,③,④。其中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序号是。(2)运用上述示意图,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是。(3)冬天晴朗的夜里农民往往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是因为上图中的(写序号)作用增强了。夏季天空多云白天不会太热与大气的作用弱有关。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辐射,“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4)在拉萨、武汉、成都、西安、北京等城市中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和。试解释其原因:。43、读亚洲地区1月、7月季风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甲图为月,简述图中大陆上高压中心的形成原因。(2)乙图中低压中心切断了(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3)简述乙图中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所经地区气候产生的影响。44、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G;I,F。(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图中Ⅰ的作用是。(3)试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原因是。(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5)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__▲__(大或小),为什么?45、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米、60厘米、50厘米的透明玻璃柜,在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盆热水(A盆)和一盆冰块(B盆),然后用塑料薄膜把柜的顶部密封,在塑料薄膜的一侧开一个小孔,点燃一束香,放进小孔内)。一段时间之后,你能看到烟雾在玻璃柜内A、B、C、D之间形成一个环流。(1)为了清晰观察环流过程,这个小孔应当开在装有(填“冰块”或“热水”)的盆子上方。(2)对该实验反映的环流形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④空气垂直运动,引起同一水平面气压的差异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3)A、B两点的气压相比,气压更高的是点。若A、B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则图示时间应当是(填“白天”或“夜晚”)。(4)下图的甲乙丙三张图中,能正确反映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环流(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及其等压面弯曲形态的是图。46、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图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如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图6中甲地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的原因。(2)分析图6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的原因。(3)说出我国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47、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示山脉位于板块的(填生长或消亡)边界。(2)图中的洋流性质为(填寒流或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3)当飓风中心抵达图示位置时,城市③的风向为。从气压状况而言,飓风属于天气系统。(4)麦哲伦海峡常年风大浪高,与它常年(填全球风带)控制有关。影响①处的气压带属于(填热力、动力)成因。(5)比较④城市和上海两地多雨的季节差异:④城市;上海。48、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N”和“某地的气压状况图P”,图P是图N中的A层某地,该地位于在北半球,回答下列问题。(1)A为层。(2)A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或降低)。(3)图P中1,2,3,4,5表示气压相等的数码是,表示气压最高的数码是。(4)甲、乙两处气温较高的是处,气压较高的是处,有阴雨天气的是。(5)若图P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甲地为(海洋或陆地)。若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乙地为(城市或郊区)。49、读“某一等高面示意图”,箭头①②③④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是,表示摩擦力的是,表示地转偏向力的是,乙处为风(风向)。(2)该图表示(填“北”或“南”)半球,理由是。(3)图中甲、乙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为,理由是。50、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形成的;图甲中,B地空气(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高于或低于)A地。(2)请将甲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列。(3)促使甲图中①、②之间大气发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4)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白天或夜晚)。如果乙图代表的是季风环流,则代表的是(冬季或夏季)
(文末附答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_01F参考答案1、答案:C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C(2)B2、答案:ABD【提示】锋面系统与天气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锋面系统与天气。(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解答】(1)图示时间该地风向的变化情况:21日18时—21时为风力较小的东南风此后逐渐转为西南风,至22日0时前后转变为强劲的西北风,22日2时以后多为东北风。由此可知,该地由风力较小的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且风力较大,可判断该地此时间段经历了冷锋过境。
故选A。(2)22日3时至23日0时的风向主要为0°到90°之间,所以该时段的风向主要以东北风为主。
故选B。(3)从22日0时至23日0时,该区域风向以西北风和东北风为主,且风力达到6m/s,一直伴随大风和降温的过程,由此推断23日0时在四个选项中气温最低。
故选D。3、答案:B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湖陆风强弱取决于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夏季湖泊水位高、水体面积大,湖泊与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最大,故湖陆风最强。
故选B。(2)当在湖泊周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城市具有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夜晚城市热岛减弱了湖陆地之间的温差,从而使陆风减弱。
故选A。4、答案:CB【提示】大气的组成解析:暂无解析【解答】低层大气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成分主要包括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氮最多,氧次之。故C正确,A、B、D错误。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的一些成分比例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明显上升,故B正确,A、C、D错误。5、答案:BC【提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但面积狭小,河流短小,储水空间少,使得淡水资源匮乏,B符合题意;新加坡地势低平不是淡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新加坡降水丰富,径流数并不少,排除A;新加坡经济十分发达(环境保护力度大,污染并不严重),人口密集,淡水需求量,是当地淡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但不属于自然原因,排除C、D。故选B。
(2).材料信息表明,新加坡遭遇烟霾袭击,图中显示,烟雾高浓度区和低浓度区向东北方向延伸,应该是烟雾受到西南风推动扩散所致,因此该日影响新加坡的风是西南风,该盛行风应是北半球夏季(6月)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6、答案:BBA【提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7、答案:BA【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1)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2)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答】(1)读图可知,a曲线表示的相对湿度变化明显要比其他的曲线小,说明这一天的天气状况变化不大,也就是饱和水汽压差异较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阴天时,昼夜温差小,气温差异对于饱和水汽压的影响较小,相对湿度变化较小。
故选B。(2)早晨气温较低,水汽贴近地面,故放顶风对于疏散水汽效果不大;放底风容易造成热量流失,对作物产生不利影响,BD错误。中午气温高,水汽蒸腾作用明显,水汽呈上升状态,放顶风有助于疏散水汽,此时水汽主要位于大棚中上部,放底风效果不明显,A正确,C错误。
故选A。8、答案:BD【提示】气压系统与天气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图中显示,甲地为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A不符合题意。乙地为低气压中心,气流旋转上升,有明显上升气流,B符合题意。丙地为低气压的边缘,无明显上升气流,C不符合题意。丁地为高、低气压之间,以水平气流为主,无明显上升气流,D不符合题意。(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等压线最密集的是丁,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此风速较快,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9、答案:CA【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冰川的分布与规模主要受积累和融化的差异影响,达古冰川在较低海拔地区形成,融化虽然较快,但厚度大,说明降雪积累速度快,所以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汽丰富,降雪多,积累快,C正确。
雪山的南北两坡发育了厚达200米的低海拔现代山地冰川,坡向对此影响较小,A错误。
题中信息不能判断坡度,B错误。
四川省纬度较低,D错误。
故选C。(2)“被子”(冰面覆盖物)主要是减弱冰川融化速度,为冰川降温,所以是白色,对太阳辐射反射率较高,隔热利于降温,A正确。
黑色吸热、透明保温会加速融化,BC错误。
网状透气不利于阻挡太阳辐射,降温防晒效果差,D错误。
故选A。10、答案:CD【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据“阳伞效应”的概念可知,受大气中大量烟尘的影响,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结合题目中描述犹如一把“遮阳伞”,说明这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C正确。该描述不符合散射、吸收、保温的特征,A、B、D错误。故选C。(2)“阳伞效应”可以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太阳紫外线伤害,降低地面温度,①②正确;空气中存在大量灰尘,会加强大气逆辐射,从而提高夜间气温,③错误;白天气温降低,夜间气温升高,从而减小昼夜温差,④正确。故选D项。11、答案:CB【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12、答案:ABA【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的组成解析:(1)图中横坐标表示高度,纵坐标表示温度;从图中可看出飞行器在①高度范围内气温递减,在②高度范围内气温递增,在③高度范
围内气温递减,A正确。(2)从图中看,①和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A错。
①层为对流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水汽,B正确。
①②③层都有大气运动现象,C错。
①层以对流运动为主,②层以平流运动为主,D错。
故选B.(3)图中短波利用了电离层中大气高度电离的特性,A正确。
短波与高层大气的温度、臭氧含量、大气能见度无关。故选A.【解答】ABA13、答案:AB【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教室的门刚打开时,外面气温低,气压高,教室内气温高,气压低,地面空气由外流向内;而在教室上面,空气由内流向外面,结合选项,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故选A。(2)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散射作用的结果,A错误;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B正确;沙尘暴是冷锋影响形成的天气实例,C错误;阴天时的昼夜温差小,主要是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原理,D错误。故选B。14、答案:DA【提示】大气的组成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该大气成分在20km处浓度最高,可以判断其为臭氧。故D选项正确。(2)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对地面保温作用强的是二氧化碳;近地面的臭氧比重过高会影响身体健康;在大气成分中,体积分数占比最少的是稀有气体。故A选项正确。15、答案:BCB【提示】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京市“限塑十条”能够实施的最主要的前提。(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解答】(1)北京市“限塑十条”能够实施的最主要的前提是可替代的环保材料的使用,B正确;
环境污染严重是原因,不是前提,A错误;
北京市民素质提高是辅助因素,不是前提,C错误;
各行业的成本将有所上升是后果,D错误。
故选B。(2)北京市“限塑十条”的实施将会使北京快递行业二次包装减少,C正确;
塑料制品企业全部关停不现实,A错误;
餐饮行业可以提供非塑料材质的吸管,B错误;
快递网点全部使用循环中转袋不现实,D错误。
故选C。(3)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B正确,氮气、二氧化碳和雨雪,不属于大气污染物,即ACD错误。
故选B。16、答案:B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过程。(2)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过程。【解答】(1)由图可知,①③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②位于等压面下方,气压高于①③④。
故选B。(2)近地面气压乙地高于甲丙两地,因此乙地盛行下沉气流,水平气流由乙地流向甲丙两地。
故选A。17、答案:DA【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大气垂直方向上根据气温的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平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上有电离层。(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如果高海拔处大气存在大量臭氧,则臭氧直接吸收紫外线而使得大气增温,气温应向上递增,与图中曲线变化特征不符,排除A。
高海拔处大气流动性好、地面的比热容比大气小,与四个时段海拔升高气温差异变小关系不大,排除B、C。
对流层大气的热源是地面,随着海拔升高,离地面越远,获得的地面辐射量减少,受地面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因此海拔高处气温昼夜变化较小,D符合题意。
故选D。(2)图中显示,当地该日夜间出现了明显的逆温现象,表明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说明天气为晴朗天气,大气结构稳定,不会出现大风凛冽、细雨绵绵、暴雨如注的天气现象,排除BCD。
图中显示,当地近地面该日子夜、清晨、上午都有不同程度的逆温现象,不利于颗粒物扩散,导致近地面大气中颗粒物浓度增大,容易出现雾霾现象,A符合题意。
故选A。18、答案:AC【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气压系统与天气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由图示可以看出,海口位于台风中心的西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海口指向台风中心,向右偏转形成实际风向,所以为偏西风。故选A。(2)图中福州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石家庄位于高压脊附近,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天气为主;乌鲁木齐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此时正是乌鲁木齐当地时间15点左右,所以气温较高,烈日炎炎;银川所处区域东侧气压高,西侧气压低,所以吹东风。故选C。19、答案: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白天山坡增温快,山谷增温慢,山坡上暖空气上升,近地面空气从山谷流向山坡,山谷中不会出现“上部暖,下部冷”的奇特现象;夜间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上部暖、下部冷”的奇特现象,对比四图可以判断出A符合要求,BCD错误。故选A。20、答案:AA【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解析:(1)本题考查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雾的原因。(2)本题考查流域的开发建设。【解答】(1)水库深层水温季节变化小,夏季来自水库深层河水,水温低于河面上气温,河面上的暖湿水汽遇冷,空气水汽易凝结,所以库区下游附近河段夏季多雾。
故选A。(2)读图,t₁至t₂期间,入库水量大于下泄水量,库区水位持续上升,落差增大,水能蕴藏量增大,发电量增加。
故选A。21、答案:BA【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应对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2)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解答】(1)给冰川盖“被子”能够降低太阳对冰川的直接辐射,利用“被子”的保温能力,切断冰川与外部的热交换,使冰川表面能维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减缓冰川消融趋势。
故选B。(2)地球冰川大面积消融,使得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减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增多,同时冰川中的“甲烷冰”被释放到大气中,使得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加剧气候变暖,①②正确。
故选A。22、答案:BB【提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晴天白天气温高,夜间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阴天、多云昼夜温差小,海洋昼夜温差小,所以乙地昼夜温差最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B23、答案:AB【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洋灾害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24、答案:BAC【提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解析:(1)考查大气的水平运动——风。(2)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3)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解答】(1)读图,风向方位角是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动过的角度,因此冬季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故选B。(2)该地位于我国,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因此冬季风的源地为蒙古、西伯利亚。
故选A。(3)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故选C。25、答案:DCA【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6、答案:BC【提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解答】(1)白天,林冠层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成为该地空气的直接热源,因而林冠层白天平均气温最高,由图可知,乙曲线在白天时段的温度最高,B正确。
故选B。(2)林冠层下气温的日变化主要受地面的影响,白天冠层阻挡太阳辐射,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升温幅度小,夜间地面冷却快,降温幅度较大,即林冠层下气温日变化既受冠层影响,也受地面的影响,A错;
林冠层上气温日变化主要受冠层的影响,与地面关系不大,且林冠层上的气温日变化并不大,B错;
林冠层下气温因白天冠层阻挡太阳辐射,到达林冠层下的太阳辐射较少,因而气温较低,C对;
林冠层上气温因白天冠层吸收太阳辐射而较高,D错。
故选C。27、答案:BCA【提示】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2)略。(3)略。28、答案:CB【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热力环流原理,受热空气上升,冷却空气下沉。空气上升,在顶部辐散开,在底部辐合;空气下沉,在顶部辐合,在底部向四周辐散。热力环流原理,受热空气上升,冷却空气下沉。空气上升,在顶部辐散开,在底部辐合;空气下沉,在顶部辐合,在底部向四周辐散。【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位温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根据图中位温分布可知,①位温范围为10~12,②位温范围为8~10,③位温范围为18~20,④位温范围为2~4.所以温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③①②④,C正确。图中街谷呈东西走向,该地位于北京,因此街谷北侧受太阳辐射影响更强,位温更高,街谷南侧受太阳辐射影响更弱,位温更低,所以③位于街谷偏北侧,⑤位于街谷南侧,即③处偏北,⑤处偏南,排除AC;
③处位温高于附近周边地区,温度高,气流上升;⑤处位温低于附近周边地区,温度低,气流下沉,B正确,D错误。29、答案:CA【提示】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由题中材料可知,因堂屋北侧的植被和南侧的石质地面热力性质不同,所以白天和夜晚受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白天,南侧的石质地面气温高,气压低;北侧的植被气温低,气压高,所以近地面的气流由北向南流。故选C。(2)本题考查大气运动。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热源是太阳辐射,由于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故引起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而引起大气运动,A正确;地面冷热不均是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C错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和地球周围有大气包围与大气运动无关,BD错误,故选A。30、答案:DA【提示】大气的组成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31、答案:(1)大气和地面的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丙(3)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甲解析:(1)图中A箭头表示从地面和大气射向宇宙空间,故代表大气和地面的反射。B箭头表示从宇宙空间射向地面,被地面吸收,所以B表示太阳辐射。乙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而C从乙指向宇宙空间,表示地面长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D来自大气辐射而指向宇宙空间,代表大气辐射射向宇宙空间。(2)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说明晴朗的夜晚气温低,从晴朗的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来分析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而图中丙代表大气逆辐射作用。(3)多云的白天气温低,主要是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所以多云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图中甲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小提示】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和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形式有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气逆辐射作用是大气辐射射向地面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32、答案:(1)岩石圈;莫霍界面;增快(2)背斜;地堑(3)岩浆活动;b;具有层理结构;含有化石(4)变质岩;变质(5)可见光;①;③解析:(1)读图可知,甲为岩浆的发源地,为软流层,软流层以上的岩石部分为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故存在于岩石圈中。地震波从上层传播到该界面速度会突然加快。(2)读图可知,乙处岩层向上拱起,地质构造是背斜。我国渭河谷地按成因划分属于地堑。
(3)读图可知,丁表示的是岩浆形成ac岩石的地质作用,故为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b类沉积岩岩石,其突出的特征是: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
(4)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d为变质岩。
(5)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光波段,约占50%。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大气透明度降低,①大气逆辐射增加,从而使全球气温升高;也可能会导致③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加,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全球气温降低。
所以答案是:(1)岩石圈;莫霍界面;增快。
(2)背斜;地堑。
(3)岩浆活动;b;具有层理结构;含有化石。
(4)变质岩;变质。
(5)可见光;①;③。
【小提示】根据地震波波速变化,发现了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这两个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地震波在通过莫霍面时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通过古登堡面时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岩浆岩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是地表岩石受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变质岩:岩石经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33、答案:(1)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2)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④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3)①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阴晴、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大气的平均状况,变化缓慢。②极端天气的出现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不同,前者主要是自然原因(天气变化)引起的,而后者主要是人为原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段里,气温可能下降。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掌握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此题难度不大。⑴此题考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⑵此题考查我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③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⑶此题考查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阴晴、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的平均状况,变化缓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里,气温可能会出现下降。
所以答案是:(1)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2)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使用清洁能源);②植树造林;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减排);④提高公众的节能环保意识(或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3)①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阴晴、冷暖、雨雪等大气状况,有时变化剧烈;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大气的平均状况,变化缓慢。②极端天气的出现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不同,前者主要是自然原因(天气变化)引起的,而后者主要是人为原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③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在局部地区或一定的时间段里,气温可能下降。【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温室效应的形成原理,节能降耗的措施,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的异同点。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的考查。34、答案:(1)城市热岛效应;有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2)空气对流上升运动强烈,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3)A(4)能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从调节大气温度、湿度方面回答也可)(5)逆温;不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进而加重城市的大气污染解析:解:(1)图中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有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2)城市上空多云和多雾的原因是城市气温高于郊区,盛行上升气流,凝结核多,水汽容易凝结。(3)图中A位于郊区近地面,B位于郊区高空,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A地气压高于B地。(4)城市与郊区之间存在热力环流,近地面风郊区吹向城市,城郊建绿化带能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5)城市的烟囱中的烟都向下飘,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进而加重城市的大气污染,可能是出现了逆温现象。【小提示】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2)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下沉距离之外。35、答案:(1)夏季。理由:赤道低气压带此时位于赤道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应为北半球夏季。(2)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西南风。(3)甲为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给非洲西部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乙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减小沿岸地区的降水强度。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垂直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的上升气流,赤道低气压带此时位于赤道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故此时为北半球夏季。(2)甲风向为非洲几内亚湾夏季的西南风,其形成过程: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不断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3)甲气流为西南风,来自海洋,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受陆地地形抬升,使得非洲西部地区降水多;乙气流为东南风,来自陆地,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气流干燥,不能给沿岸地区带来降水,使得沿岸气候干燥。【小提示】影响风的三种力
方向大小对风的影响风速风向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等压线越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始终
与风向垂直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加,赤道上为零不影响
风速的大小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摩擦力始终与
风向相反大小与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使风速减小与其他两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穿等压线36、答案:(1)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2)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3)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解析:(1)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应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且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因此白天太阳辐射强。但因海拔高,空气稀薄,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2)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应从温室效应原理分析。太阳辐射相对而言为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但棚内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升温同时向外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红外线,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3)热力环流原理是近地面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冷却下沉形成高气压,高空和近地面高低气压相反,同一水平高度从高压流向低压。据图可知,通风口1在上,通风口2在下。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的暖棚通过1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2通风口向气压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小提示】(1)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吸收热量增温,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被大气吸收。大气辐射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一部分返回地面,返回地面的部分叫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人们可以用增加云层烟雾的方式增强大气逆辐射。
(2)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3)大气环流中的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是冷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环流。37、答案:(1)(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3)二氧化碳气体能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有利于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解析:(1)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结合材料可知,b位于温室大棚内,气温较高,气压低,气流上升;c位于室外,气温相对较低,气压高,气流下沉。故地面气流由c流向b,高空气流则是由b流向c。“高压上凸,低压下凹”,故近地面的等压面在b处下凹,c处上凸。。(2)从大气热力作用角度看昼夜温差大,主要是从白昼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作答时,应结合拉萨位于青藏高原这一区域背景进行分析。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白天气温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地面热量散失快,气温降温快,气温较低,所以昼夜温差大。(3)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得气温上升幅度大,进而加强大气逆辐射,使返回地面的热量增加,提高大棚内的温度。此外,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物质,因此增加二氧化碳还能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小提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38、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合作(2)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中低纬度农业减产(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近地面气温上升(或温室效应增强,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解析:解:(1)从材料1可知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冠”在不断消失,主要原因是气温上升、全球变暖,使冰川融化,而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雨林的破坏,所以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通过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起到固碳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国际间合作,共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2)全球变暖使冰川消融汇入海洋,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海水膨胀也会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和岛屿被海水淹没;固体冰川消融使淡水减少,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中低纬度因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部分地区会出现干旱,由耕作业转为畜牧业,使粮食减产。(3)二氧化碳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近地面气温上升,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小提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39、答案:(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海拔高,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解析:考查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理解。
(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甲指向地面,表示太阳辐射,乙箭头从地面指出,表示地面辐射,丙从大气辐射指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丁表示另一种削弱方式即散射。
(2)据大气的保温原理可知,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气温低,因此出现霜冻。
(3)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可知,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而海拔高的地方,获得的地面辐射少,因此气温低。
所以答案是:(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散射;(2)晴朗的夜间少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下降快。(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是地面;海拔高,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小提示】(1)考查学生对大气受热过程图的记忆和理解。较简单。
(2)考查大气逆辐射对地表的保护作用,霜冻的原因。
(3)考查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海拔高,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40、答案:(1)太阳;地面;大气逆;大气反射;大气吸收(2)C;I解析:(1)A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F是地面射向大气的是地面辐射;I是大气射向地面的是大气逆辐射;C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即大气反射;G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即大气吸收。(2)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保温作用,夏季白天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C作用强,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弱,气温比晴天低;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厚,大气的逆辐射I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晴天高。近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则通过大气逆辐射I,把能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小提示】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经纪公司新媒体运营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室小平方房屋租赁合同(含解除合同条款)2篇
- 2025年度大型企业集团采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设工程造价纠纷仲裁合同3篇
- 感恩铸梦青春助力前行路
- 感恩照亮人生青春助力梦想
- 【物理课件】比热容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环保电压力锅代理销售合同2篇
- 《草船借箭》公开课课件
- 《后腹膜病例汇报》课件
- 应收帐款管理办法
- 跨境代运营合同范例
- 水利水电工程验收实施细则模版(3篇)
- 四川雅安文化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2024-2025学年 语文二年级上册 部编版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 山西省晋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DB34T4912-2024二手新能源汽车鉴定评估规范
- 江苏省丹阳市丹阳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 2023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A卷)
- DB3502Z 5034-2018 厦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技术导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