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普外科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普外科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适应证】1.孤立性甲状腺良性结节,包括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囊性变;2.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较大结节,特别是产生压迫症状者。【禁忌证】1.除上述适应证外其他的甲状腺疾病均不应采用此术式;2.高龄,合并心、肺、肾、脑等器官严重功能衰竭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体位,切口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2.游离皮瓣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3.显露腺瘤或肿物皮瓣分离和甲状腺前肌群的切断、分离均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显露甲状腺后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量及性质、如腺瘤较小,向左右两侧充分拉开甲状腺前肌群即可,不一定常规切断肌群。4.切除腺瘤如为囊肿多系良性,可先缝扎或钳夹腺瘤表面甲状腺组织的血管,然后切开表面的甲状腺组织,直达腺瘤表面,仔细探査清楚腺瘤的大小和位置,用弯血管钳或手指沿腺瘤周围做钝性分离直至蒂部,将腺瘤从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中剥出,将蒂部钳夹、切断后结扎,切除腺瘤。应注意肿物后方腺体组织中有无残余腺瘤组织或肿物囊壁,如有应切除干净,检査出血点一一结扎。最后,用细丝线间断缝合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包膜,以消灭腺瘤切除后所留下的残腔。如为实质性腺瘤或结节,在切除过程中应将肿瘤或结节及其周围1cm的正常腺体组织一并切除,即将连同腺瘤或结节在内的部分甲状腺叶切除,间断缝合残余正常甲状腺组织和包膜,充分止血。5.引流、缝合于甲状腺窝置一胶皮片或细胶管引流,自切口侧角引出,然后逐层缝合切口。【注意事项】1.术中应仔细血,如腺瘤或结节较大,较深,在缝扎时应注意勿损伤深部的喉返神经。2.如果腺瘤或结节包膜不完整,质硬,周围明显粘连,应改行腺叶次全切除或全切除术,应将切除的标本即送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如证实为恶性,应改做根治手术,扩大切除范闱。3.术后注意呼吸道通畅,24h后可拔除引流。4.其余事项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甲状腺叶全切除术【适应证】1.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局限于、侧叶,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时,可行一侧腺叶全切除;2.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3.甲状腺腺瘤;4.多结节性甲状腺占据甲状腺一侧叶全叶者。【禁忌证】1.甲状腺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2.甲状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者;3.甲状腺癌与气管、食管、颈部大血管或喉返神经粘连者;4.合并心、肺、肾、脑等器官严重衰竭而不能耐受手术者。【操作方法及程序】1.体位、切口、显露与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相同;2.显露曱状腺显露甲状腺后,游离、切断锥状叶上端,分离切断甲状腺悬韧带,游离切断和结扎中状腺上极的甲状腺上动脉和静脉,继而结扎切断甲状腺中、下静脉,处理甲状腺下动脉,在靠近颈外动脉内侧,将其结扎、切断,或采用囊内结扎法处理甲状腺下动脉;3.切断甲状腺峡部于气管前用弯止血钳钝性分离甲状腺峡部,并将其切断;4.切除甲状腺侧叶可由上极向下或由下极向上,也可由峡部切断处起始分离甲状腺背面。沿甲状腺真包膜内侧钝性分离,注意结扎包膜上小血管,将全叶甲状腺从真包膜囊内完整切除,术中应仔细辨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注意保护,勿使损伤。5.止血、缝合彻底止血后,放置引流,逐层缝合,关闭切口。【注意事项】1.同“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2.如发现误切的甲状旁腺,应即移植在胸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