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情分析】考点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素养解读1.区域认知:能够说明并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差异性和地貌的地区差异性。2.综合思维:能够运用图文资料,结合地区,综合分析某一种地貌景观形成的内外力作用。3.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结合所学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地貌的形成过程。考情分布内力作用与地貌:2023全国甲卷、2023浙江卷、2022天津卷、2022山东卷外力作用与地貌:2023全国甲卷、2023全国乙卷、2023浙江卷、2023海南卷、2023新课标卷、2023福建卷、2023广东卷、2022河北卷、2022海南卷岩石圈中的物质循环:2023浙江卷、2022上海卷、2022北京卷、2022江苏卷、2021、2020天津卷考题趋势纵观近五年各地区的高考命题内容和趋向,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考察是高考中的热门和高频考点。尤其是针对地貌景观过程的考察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一些极端天气和气候现结合高考命题的趋向,考生在本讲知识的复习中,要善于训练地理过程推导的思维能力。要多方位了解一些地貌景观。【考点点拨】考点一三大类岩石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知识点1三大类岩石(基础)岩浆岩沉积岩沉积岩含有非金属矿物,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80%。按照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有些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大陆地表出露的岩石约75%都是沉积岩。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貌。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变质岩页岩变质成为板岩,石灰岩变质成为大理岩(大理石的名称源于其盛产于中国云南大理而得名。刚性好,硬度高,耐磨性强,温度变形小为上乘的建筑装饰材料。),石英砂岩变质成石英岩,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特点:片理构造;富含金属矿物。知识点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重点)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岩浆指向外的箭头一定指向岩浆岩,岩浆是岩石的出发点和归宿。各类岩石受地壳运动影响,经高温、高压作用,在地壳深处经重熔再生作用又可以重新转化为岩浆。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是内力作用。2、判读技巧:一个箭头指向的必为岩浆岩;三个箭头指向的一定是岩浆;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四个框,填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五个框将岩浆岩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也可结合箭头上的地质作用进行判断,外力作用指向的为沉积岩,变质作用指向的为变质岩,重熔再生指向的为岩浆,冷却凝固指向的为岩浆岩。3、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变式图:变1:岩浆岩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变2:成为沉积岩可以先变为沉积物,再经过固结成岩环节得到沉积岩。考点二内力作用与地貌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表现形式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垂直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青海湖等。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等。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如汶川地震后形成的滑坡、堰塞湖等考点三外力作用与地貌知识点1风化作用风化物: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保留在原地成为风化壳。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植物茂密的地区风化壳厚度最大。物理风化:指岩石机械破碎,化学成分没有显著变化。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物理风化显著,昼夜温差越大,物理风化作用越强。【温差风化】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白天太阳光暴晒,温度升高表层体积膨胀,但内部很少受到热力的影响;夜间,岩石表层逐渐冷缩,内部却因受到白天传导进来的热力影响而膨胀。表里反复地、不均匀地膨胀与收缩,会使岩石产生裂隙,层层剥落,岩石就破碎了。【球状风化】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球形或椭球形。【冰劈作用】在温度接近冰点的山区,容易产生冻融风化作用,山体岩石的细孔会因为吸收邻近的液态水而不断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水结冰,体积膨胀产生压力,这样的压力引致岩石弱化,最后分裂,形成了大量的碎石。【盐风化】概念:岩石表面的盐分随着降水渗入岩石孔隙(或裂隙)中,向岩石背风面运动,在干燥的背风面结晶、膨胀,导致岩石背风面崩裂,在岩石表面形成坑坑洼洼的风化穴,这种风化作用多见于沿海和内陆干旱地区的近地面岩石中。化学风化:岩石在水和各种水溶液的化学作用和有机体的生物化学作用下所引起的破坏过程。如含铁矿物在水和空气的作用,氧化成褐色的氧化铁,在丹霞地貌中这种现象常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结合成碳酸,能溶蚀石灰岩。化学风化的方式可归纳为: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水解作用;d.碳酸盐化作用;e.氧化作用。主要发育在潮湿、温暖环境中,作用广泛而强烈,是自然界主要风化作用之一。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3)生物风化:指受生物生长及活动影响而产生的风化作用,是生物活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一方面引起岩石的机械破坏;另一方面植物根分泌出的有机酸,也可以使岩石分解破坏。低纬度的炎热潮湿气候区,雨量充沛,植被茂盛,温度高,空气潮湿,其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显著。知识点02侵蚀作用(重点)分布: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侵蚀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为主;冰川侵蚀常见于中高纬和高山地区。【冰川侵蚀】作用表现: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冰川分类: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主要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山岳冰川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大陆冰川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作用结果: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刃脊、“U”型谷、冰蚀湖(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峡湾。冰川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在高山和高纬地区,这种作用尤为显著。冰川体有巨大的压力对冰床和谷壁有很强的侵蚀作用,包括冰川刨蚀、冰楔、磨蚀和挖蚀作用。山地冰川在重力作用下一般处于缓慢移动的状态。它在移动中能够拔起大块岩石,加速岩石裂解,并挟带这些物质一起运动。当冰川消融时,挟带的物质就会堆积下来,冰川不断地侵蚀、搬运、堆积,形成冰川堆积地貌。与流水、风等形成的侵蚀地貌相比,山地冰川形成的侵蚀地貌具有陡峭、险峻的特点,长形成刀刃状山脊、多面锥体山峰、U形谷等。峡湾是由于冰川把地面刨蚀成巨大的谷地而形成的,当谷底低于海平面时,海水侵入后就形成了沿海地带幽深的峡湾。知识点3搬运作用(基础)搬运能力与风、流水和冰川的运动速度直接相关。分布地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海滨地区,风力的搬运作用占优势;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则是流水的搬运作用表现明显。流水推动物体的力量和水的流速成正比。知识点4堆积作用(重点)【分选性】:指碎屑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大小均匀,磨圆度好,分选性好,大小混杂,棱角分明,分选性差。流水堆积及风力堆积时对颗粒物具有分选性,即颗粒物大小在堆积时有序沉积,一般粒径大的先堆积,粒径小的后堆积;一般搬运距离越远,分选性越好。而冰川堆积则没有分选性,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混乱堆积。重力作用下的堆积物分选性差,不同粒径的颗粒混杂在一起。陡坡的重力崩塌,重颗粒会滚得更远,比较轻的细颗粒会留在坡面上部,形成倒石堆。【真题感悟】(2023·全国乙卷)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A.板块挤压 B.火山不断喷发 C.板块张裂 D.岩浆持续侵入2.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 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 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3.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 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 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构造运动 D.风沙作用5.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6.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 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2023·新课标卷)青藏高原常见的草毡层(下图),由交织缠结的植物活、死根系与细颗粒物混杂而成。草毡层的厚度约20~30厘米,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草毡层对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青藏高原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
)A.基岩风化 B.流水搬运 C.冰川搬运 D.风力搬运8.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大气含氧量低 C.蒸发弱 D.太阳辐射强烈9.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
)①增加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②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③增加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④减少地表对地下的水分补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23·浙江卷)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10.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A.沉积搬运 B.搬运风化 C.风化侵蚀 D.侵蚀沉积11.该雅丹地貌区被视为“畏途”的主要原因是(
)①空气稀薄②风沙强劲③气候极度干旱④滑坡分布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海南·高考)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12.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13.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
)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 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对点精炼】(2023·山东枣庄·枣庄八中统考模拟预测)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境内西南部,昆仑山东段,公园内现代冰川、冻土和古冰川地貌分布广泛,其中比较典型的古冰川地貌是冰碛垄(是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巨大石块,呈垄状堆积)和冰水沉积(指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营力,由砾石和砂粒组成的沉积物)。下图示意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垭口东侧南坡冰水堆积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每个冰碛垄的形成,都说明经历了一次冷暖交替,图示地区经历的冰期次数至少有(
)A.3次 B.4次 C.5次 D.6次2.冰碛垄形成时,气候(
)A.一直变暖 B.一直变冷 C.波动频繁 D.相对稳定(2023·山东·济南一中统考二模)老龙湾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省,其地貌层理构造特征明显,形成演化过程与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下图示意老龙湾位置及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地貌形成演化阶段的顺序为(
)①断裂抬升阶段②外力沉积阶段③风化侵蚀阶段④岩浆侵入阶段A.②①③ B.①④③ C.②③① D.①④②4.推测老龙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冻融风化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2023·山东烟台·校考二模)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体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缓慢移动的混合体,常见形态有舍状和叶状等。石冰川是高寒山地环境下的产物,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石冰川结构。据此完成问题。5.影响石冰川形态的主要因素有(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冰岩比重 D.地形地势6.岩屑堆的形成过程是(
)①冰川运动②冰体融化③碎屑堆积④吸纳碎屑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①④②③ D.③④①②7.石冰川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弱于冰川,是因为石冰川(
)A.分布地区太阳辐射弱 B.内部冰体的储量较少C.表层岩石碎屑隔热好 D.前端植被调节气温强(2023·山东潍坊·潍坊一中校考一模)风速放大率是指沙丘离地某高度风速与迎风坡坡脚离地相同高度风速之比,贴地层的风速大小直接影响风沙的堆积和侵蚀,其中迎风坡坡下至丘顶外力作用有差异,栅栏对风速和输沙量都有明显影响。下图示意西北地区沙坡头某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风速放大率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研究区域内不同高度风速的判断,正确的是(
)A.背风坡中部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同一海拔高度丘顶风速最大C.离地相同高度风速背风坡下最小 D.迎风坡坡面水平风速变化大于背风坡9.迎风坡的形态变化是(
)A.变陡 B.变缓 C.变长 D.变短10.相比较有栅栏的影响,有栅栏时背风坡沉积颗粒的大小与厚度分别是(
)A.更粗更厚 B.更粗更薄 C.更细更厚 D.更细更薄(2022·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白龙堆为罗布泊景观之一,是一片盐碱地土台群,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长条状土丘群构成,绵亘数百千米。白龙堆的土台由砂砾、石膏泥和盐碱构成,颜色呈灰白色,因此被古人称为“白龙”。下图为白龙堆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与白龙堆土台构成成分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为(
)A.岩浆侵入 B.火山喷发 C.沉积作用 D.变质作用12.白龙堆的形成所经历的地质变化过程依次为(
)A.地壳抬升、冰川侵蚀、地壳下降、接受沉积B.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抬升、风化剥蚀C.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地壳下降、接受沉积D.地壳下降、火山喷发、地壳上升、风化剥蚀13.(2023·山东青岛·统考三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工岛建设在缓解滨海人地矛盾的同时,也容易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其不仅能显著改变区域海水动力、水沙环境,而且会对近岸尤其是邻近海滩的地貌分布格局产生较大影响。南海明珠人工岛位于海口市海口湾西侧海域,该海域水深较浅,坡度平缓,湾内发育浅滩地貌,人工岛建设引起了邻近岸滩侵蚀与泥沙分配失衡等问题。左图示意该海区位置,右图示意左图中波浪状况采样点的波高玫瑰图。(1)推测受人工岛影响,甲处海域波浪的变化。(2)南海明珠人工岛的修建对岸段II与岸段I、III的冲淤影响差异显著,分析各岸段岸线的变化趋势。(3)针对人工岛建设引起的岸滩侵蚀与泥沙分配失衡问题,提出岸段II与岸段I、III海滩的修复对策。14.(2023·山东·模拟预测)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赣南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丰富,富含稀土元素的花岗岩或变质岩,在风化壳的剥蚀速度小于或等于风化壳的形成速度的条件下,经风化、淋溶,稀土元素富集在原地的风化层中,形成离子型稀土矿。开采时,将矿区蕴含稀土离子的风化层用化学方法将稀土离子置换浸出,早期主要采用“搬山运动”式的池浸(堆浸)工艺(图a),现采用较环保的原地浸矿工艺(图b)。稀土是重要的战略性原材料,近年我国建立稀土矿产开采总量控制指标。(1)从离子型稀土矿的成矿过程推测赣南稀土矿区主要地质作用表现形式的主要特点。(2)与原地浸矿工艺相比,分析池浸(堆浸)工艺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的主要原因。(3)说明近年我国建立稀土矿产开采总量控制的主要原因。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参考答案【真题感悟】【答案】1.A2.A3.C【解析】1.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2.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3.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答案】4.C5.D6.B【解析】4.该区域的基本地貌表现为地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故C正确;图中并没有显示冰川作用的痕迹,A错误;流水作用形成山谷中的沉积物,但不是地貌的主要方面,B错误;图中植被较为茂密,风沙作用比较微弱,D错误。故选C。5.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坡地势较高,而山谷地势较低,造成地下水水位不一,谷地中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沼泽化土壤,形成草甸植被,故D正确;山坡和山谷气温、土壤温度差异不是造成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山坡和山谷地区降水量差异较小,B错误。故选D。6.由材料“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可知,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地区沉积物不断增厚,地势抬升,由上题分析可知,地下水水位将会不断下降,土壤水分减少,谷地植被与当地地带性植被差异将会不断缩小,非地带性植被草甸比例下降,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答案】7.D8.A9.C【解析】7.由材料可知,草毡层中的细颗粒物与下伏物质(粗碎屑或基岩)的矿物、化学成分显著不同,说明其来源不是基岩风化,A错误;冰川搬运不具备分选性,冰川沉积物的粒径大小为杂乱无章,C错误;流水搬运来的沉积物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而草毡层随地表起伏无明显变化,B错误;风力搬运范围广,不受地表起伏影响,所以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多来自风尘输入,其来源可能是附近的冰川与河流沉积物,也可能是千里之外的干旱区,D正确。故答案选D。8.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受到抑制,草毡层中植物死根分解缓慢,A正确;土壤中的根系主要是进行厌氧分解,空气中的含氧量对土壤中根系的分解影响较小,B错误;蒸发弱、太阳辐射对土壤中植物死根分解影响较小,CD错误。故答案选A。9.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草毡层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大气与地下的热量交换,缓解下部冻土融化,②正确,①错误;草毡层具有水分保蓄及调节地表径流作用,增加下渗量,增加地下水补给,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故答案选C。【答案】10.C11.B【解析】1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是位于新疆的雅丹地貌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风化作用强烈,风力较大,风蚀作用显著,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侵蚀,C正确;沉积、搬运不是导致该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ABD错误。所以选C。11.该雅丹地貌位于新疆东部,海拔不是特别高,大气不是很稀薄,①错误;该地地表以沙质沉积物为主,风力较大,风沙强劲,②正确;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气候极度干旱,③正确;区域降水较少,滑坡等地质灾害较少,④错误。所以选B。【答案】12.A13.B【解析】12.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冰川地貌主要分布于有冰川分布的地区,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有大量冰川分布,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均基本没有冰川分布。因此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羊背石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羊背石坡度判断哪一侧是迎冰面,哪一侧是背冰面,从而判断古冰川运动的方向,B正确;羊背石并不能反映古冰川发育的厚度、古冰川作用的规模和古冰川形成的时间,ACD错误。故选B。【对点精炼】1.C2.D【解析】1.冰碛垄是冰川搬运、堆积下来的巨大石块形成的弧形垄岗状地貌,图中主要分布着5个冰碛垄,也可能存在部分早期冰期堆积物已经被侵蚀或覆盖的情况,每个冰碛垄的形成,都说明经历了一次冷暖交替,据此可推测该地区至少经历过5次冰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冰碛垄形成在冰川的末端,只有气候相对稳定,搬运的物质才能长期在同一位置堆积,D正确;气候变暖、变冷、波动变化都不利于冰碛垄的形成,ABC错误。故选D。3.A4.B【解析】3.老龙湾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甘肃省,其地貌层理构造特征明显,说明图示地貌的岩石属于沉积岩,首先要有外力沉积形成沉积岩,对应②过程;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地壳抬升,挤压过程中出现断裂,对应①过程;后来经过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图中的峰林景观,对应③过程;没有岩浆侵入,④错误。因此,图示地貌形成演化阶段的顺序为②①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图中的老龙湾地貌景观实质是沉积岩峰林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B正确;冻融风化不会形成峰林景观,A错误;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等地貌,C错误;风力侵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景观,D错误。故选B。5.D6.C7.C【解析】5.石冰川是由岩石碎块和冰体组成并沿谷地或山坡缓慢移动的混合体,常见形态有舍状和叶状等。它的形态主要是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滑动形成,因而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势,D正确;纬度位置主要影响的是热量,进而影响冰川的体量,对冰川的形态影响小,A错误;海陆位置主要影响的是降水,进而影响冰川的体量,对冰川的形态影响小,B错误;冰岩比重会影响冰川的体量,也会影响石冰川的滑落速度,对石冰川的形态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D。6.岩屑堆主要是石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过程中,将岩体碎屑带到低处,冰川融化后,岩屑堆积而成,其本质是冰碛堆积物;所以其形成过程应该为①冰川运动④吸纳碎屑②冰体融化③碎屑堆积,故选C。7.根据材料显示,石冰川主要由岩石碎屑层和冰岩混合层组成,且岩石碎屑层覆盖在冰岩混合层上方,这样表层岩石碎屑就阻隔了冰岩混合层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起到了隔热效果,使得石冰川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弱于冰川,C正确;冰川分布区与石冰川分布区海拔差异不大,太阳辐射差异小,A错误;石冰川内部冰体的确储量较少,掺杂有岩体碎屑,这样会使得石冰川温度变化更剧烈,受外部气温的影响更大,B错误;石冰川前端主要分布为岩屑堆,植被覆盖少,调节气温能力弱,D错误;故选C。8.C9.B10.D【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风速放大率是指沙丘距地面某高度风速与迎风坡坡脚距地面相同高度风速之比,只能判断背风坡中部距离地面相同高度的风速与迎风坡坡脚距离地面相同高度的风速,A错误;根据概念无法判断同一海拔高度的风速大小,B错误;离地相同高度,背风坡的风速放大率最小,可以判断风速最小,C正确;没有水平距离,无法确定水平方向上的风速变化大小,D错误。故选C。9.材料表明,贴地层的风速大小直接影响风沙的堆积和侵蚀。读图可知,在离地同一高度,迎风坡坡下风速放大率最小,丘顶风速放大率最大,迎风坡中居中,因此丘顶风速大而侵蚀作用更强,迎风坡下风速相对较小,堆积作用更强,因此导致坡度变缓,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栅栏会降低风速、阻隔风沙搬运,所以有栅栏时,背风坡风速降低、搬运能力减小,沉积更细、更薄,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C12.B【解析】11.由材料可知白龙堆的土台由砂砾、石膏泥和盐碱构成,属于碎屑物质,碎屑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与白龙堆土台构成成分密切相关的地质作用为沉积作用,C正确;由材料中不能得出有岩浆活动和火山活动,排除AB;变质作用要求的地理环境有高温高压环境,一般伴随火山和地震活动等,由材料得不出火山、地震的依据,排除D;故选C。12.结合材料可知白龙堆的土台由砂砾、石膏泥和盐碱构成,位于西北内陆地区,碎屑物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抬升不利于碎屑物质沉积,因此该地先经历了地壳下沉,排除AC;条带状的土丘说明形成过程中经受了风化剥蚀作用,排除D;地壳抬升有利于接受侵蚀,因此侵蚀前先抬升,由此得出白龙堆的形成所经历的地质变化过程依次为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抬升、风化剥蚀,B正确。13.(1)波高降低,波速减慢。(2)该海域整体波浪由东北涌向西南,受人工岛影响岸段Ⅱ海水流速降低,海水沉积作用增强,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而岸段Ⅰ和III海水流速加快,海水侵蚀作用增强,海岸线向陆地方向退缩。(3)在岸段Ⅰ、Ⅲ区域实施人工补沙;在岸段Ⅱ区域实施人工挖沙;并将岸段Ⅱ区泥沙向岸段Ⅰ、Ⅲ区输送,实现岸滩泥沙的合理分配与地貌的动态平衡。【详解】(1)结合海陆位置可知,该海域波浪由东北涌向西南,根据南海明珠岛与甲采样点的相对位置,该人工岛位于甲采样点前方,会削弱海浪,故甲采样点的波高降低,波速减慢。(2)结合海陆位置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例文
- 2024幼儿园工会工作计划范文
- 医药公司工作计划表
- 备课模板范文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学校卫生保健室工作计划例文
- 2021学年第一学期特殊教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 班主任一年级下学期工作计划
- 幼儿园教师培训计划培训工作计划
- 2024公司财务部门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幼儿园教育小班下学期工作总结计划
- 三维可视化虚拟仿真培训演练系统建设方案
- 北京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3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总
- 心肺复苏CPRAED培训第六期
- 《体育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
- 关于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方法
- 文化传媒职业的发展研究报告
- 单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 实验报告-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
- 仓改造施工方案
- 小学一二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整理书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