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_第1页
《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_第2页
《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_第3页
《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_第4页
《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新型非易失性存储器基本性能测试方法本标准给出了磁随机存储器(MagneticRandom-AccessMemory;MRAM)芯片、相变存储器(PhaseChangeMemory;PCM)芯片、阻变存储器(ResistiveRandom-Accessmemory;RRAM)芯片相关的测试方法的术语、测试原理、测试环境、测试设备、测试程序等。本标准适用于磁随机存储器芯片、相变存储器芯片、阻变存储器芯片的测试,适用于实现磁随机存储芯片、相变存储器芯片、阻变存储器芯片关键性能(可靠性和电学参数等)验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48——1986半导体集成电路静态读/写存储器空白详细规范(可供认证用)GB/T35003——2018非易失性存储器耐久和数据保持试验方法GB/T17574——1998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2部分:数字集成电路3GB/T17574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第2部分:数字集成电路GB/T33657纳米技术晶圆级纳米尺度相变存储单元电学操作参数测试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到3.17适用于磁存储器,3.18到3.27适用于相变存储器和阻变存储器。3.1磁随机存储器magneticrandom-accessmemory;MRAM利用磁性层的磁矩作为信息存储的载体,利用隧穿磁阻效应作为信息读取方法,具有非易失性、近乎无限次擦写和快速写入等优点的随机存储器。3.2磁隧道结magnetictunneljunction;MTJ磁隧道结为磁随机存储器的基本存储单元。它的核心部分是由两个铁磁金属层夹着一个隧穿势垒层形成的三明治结构。3.32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参考层(固定层)referencelayer(pinnedlayer)磁隧道结中的一个铁磁层,它的磁化方向沿着易磁化轴方向保持不变。3.4自由层freelayer磁隧道结中的另一个铁磁层,其磁化有两个稳定的取向,分别与参考层的磁化方向平行或反平行。3.5隧穿势垒层tunnelbarrier磁隧道结中两层铁磁层中间的由金属氧化物等绝缘体材料形成的薄膜层。3.6隧穿磁电阻率tunnelmagnetoresistanceratio;TMR磁隧道结处于反平行状态和平行状态时的电阻差值与平行状态时的阻值的比值。隧穿磁电阻率决定磁随机存储芯片的数据读取裕度。因此隧穿磁电阻率是决定磁随机存储芯片性能的关键参数。3.7磁各向异性场magneticanisotropyfield;HK当磁矩方向偏离易磁化轴方向时受到的可使磁矩恢复到易磁化轴方向的等效磁场。3.8数据错误率failurerate;F不进行任何操作,经过一段时间后,磁随机存储芯片发生翻转的比特数与总比特数的比值。3.9写周期writecycletime获取写使能命令的高电平写状态起始时间和低电平写状态结束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3.10读周期readcycletime获取读使能命令的高电平为读状态的起始时间和读状态结束后低电平之间的时间间隔。3.11抗磁干扰能力theabilityofmagneticimmunityMTJ中自由层抵抗外部磁场干扰,防止磁矩翻转的能力。3.12读干扰率readdisturbancerate;RDR存储设备在进行数据读取时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记录下当前受干扰的存储单元数量与原写入存储单元数量的比值即是读干扰率。3.13写错误率writeerrorrate;WER3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存储设备在进行数据写入时受到外界环境干扰,记录下当前受干扰的存储单元数量与写入存储单元数量的比值即是写错误率。3.14非易失性non-volatile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器件存储单元在非偏置状态下保持数据而不丢失。3.15数据保持时间dataretentiontime磁随机存储芯片、相变存储器、阻变存储器芯片不进行读写的情况下,在允许错误范围内能够保持数据稳定存储的最长时间。注:数据保持时间决定了芯片的可靠性。数据保持的定义见GB/T35003—2018中3.2的相关规定。3.16热稳定性thermalstability存储芯片的耐热性,存储芯片在温度影响下的稳定性,该概念主要应用在磁存储器芯片中。3.17热稳定因子thermalstabilityfactor表示热波动下自由层磁化方向随机发生翻转的倾向。用能量势垒E,操作温度T与玻尔兹曼常数k的乘积的比值来计算。热稳定因子越大,相同操作温度下存储中数据储存时间越长。该概念主要应用在磁存储器芯片中。3.18置位set通常施加一个宽度较宽且幅度适中的电脉冲,实现相变存储单元中的相变材料由非晶态向多晶态的转化,进而实现相变存储单元阻值降低,即置1操作;或使阻变存储单元中阻变材料中导电细丝形成,进而实现阻变存储单元阻值降低,即置1操作。使存储器件置入不表示零的规定状态的置位(SET)操作。3.19复位reset通常施加一个宽度较窄而幅度较高的电脉冲,实现相变存储单元中的相变材料由多晶态向非晶态的转化,进而实现相变存储单元阻值升高,即置0操作;或使阻变存储单元中阻变材料中导电细丝出现断裂,进而实现阻变存储单元阻值升高,即置0操作。使存储器件恢复到规定的不必一定表示零的初始状态的复位(RESET)操作。3.20读操作read指施加一个宽度适当而幅度较小的电脉冲,通过测量存储器单元的电阻值是高或低来判断其存储的数据,由于读取时不能改变存储器单元的状态,因此施加一个幅值较小的电脉冲,使其产生的热量不使4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相变材料的温度上升到结晶温度以上;或使其产生的热量不使阻变材料的导电细丝状态发生变化,读取存储单元存储状态的操作。3.21存储窗口memorywindow存储器的高低阻态的阻值之比。3.22置位时间set-time使存储器件发生SET操作的最小脉冲宽度。3.23置位电压set-voltage使存储器件发生SET操作的最小脉冲幅值。3.24复位时间reset-time使存储器件发生RESET操作的最小脉冲宽度。3.25复位电压reset-voltage使存储器件发生RESET操作的最小脉冲幅值。3.26耐久性endurance对存储器进行反复复位置位,直到高低阻态之间的动态范围不能满足正确的数据读取所经过的复位置位循环数量。3.27失效时间failuretime存储器单元从正常相态转换到信息失效或者丢失所经历的时间。4磁存储器测试4.1抗磁性测试4.1.1测试原理磁隧道结可以根据其磁各向异性的不同进行分类。磁各向异性指物质的磁性随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易磁化轴。面内磁隧道结的易磁化轴与薄膜平面对齐,而垂直磁隧道结易磁化轴与薄膜平面垂直,一般来讲,垂直磁隧道结因其更好的可伸缩性而成为市场上的首选。然而,无论是面内磁隧道结还是垂直磁隧道结,都容易受到磁场影响而产生翻转或损害。磁场能够改变自由层的极化方向,导致存储单元5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的数据错误,甚至会对器件造成物理损伤。因此,在设计磁随机存储芯片时需要考虑磁场的影响,以保证存储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1.2测试条件除另有规定外,每种测试的电源电压或电流应在规定值±1%以内。除另有规定外,被测器件的环境温度应在规定值±1℃以内。应规定电压测试的参考点。除另有规定外,器件应在"推荐工作条件"范围内的一组条件下工作。磁场发生器磁场强度偏差低于±5%的均匀区域的间距大于等于40mm。使用能够产生检测指令的芯片控制设备。为了保证测试数据准确性和验证有效性,磁随机存储芯片需与驱动设备保持连接。在抗磁性测试验证前,主控芯片在非磁场干扰环境下对磁存储设备必须进行全字节数据写入,然后放置在磁干扰环境中进行外磁场干扰。其中非干扰磁场环境之外的磁场大小不能大于1OE。4.1.3测试方法第一步:针对磁随机存储芯片选择高可靠性的主控设备进行驱动。该驱动装置可以是FPGA或MCU主控驱动,此主控驱动应放置在非干扰磁场环境下完成对磁随机存储芯片的读写操作。这样可以保证主控设备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主控驱动本身特性对测试结果带来干扰。第二步:针对磁随机存储芯片的不同存储接口进行信号调试,保证根据磁随机存储芯片的时钟频率准确完成数据的读写功能。磁随机存储芯片具有不同的封装接口(SOP、DFN或BGA等根据不同种类的封装接口选择合适的烧录器。该方式可以减少对磁随机存储芯片的非必要破坏,保证芯片完整性。第三步:主控驱动设备通过存储接口的读/写指令驱动磁随机存储芯片来操作读/写工作。控制写操作:信号有效时,主控设备向磁随机存储芯片写入“0”/“1”;控制读操作:信号有效时,磁随机存储芯片向主控设备输出“0”/“1”。主控驱动需要对比写入数据和读出数据,确保数据全部写入及验证磁随机存储芯片基本性能。第四步:将磁随机存储芯片放置在外磁干扰设备中。磁控设备调节外磁场强度及当前磁场方向(X、Y和Z三个外磁场方向)。主控驱动设备对磁随机存储芯片进行数据确认,查看是否有被破坏的数据并记录,测试步骤如图1所示:6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图1磁随机存储芯片抗磁性测试方法4.2读干扰率/写错误率测试4.2.1测试原理施加外磁场对磁随机存储芯片进行干扰并完成读写测试。磁随机存储芯片的数据写人方式有两种:磁场写入模式与全电流写入模式。前者主要通过字线与位线在磁随机存储芯片记录单元上所产生的磁场,使磁随机存储芯片的自由层在磁场的作用下实现与参考层平行与反平行方向的翻转,来完成“0”/“1”数据的写人。后者利用自旋转移矩(spin-transfertorque;STT)或自旋轨道矩(spinorbittorque;SOT)效应,通过自旋转移矩或自旋轨道矩电流使自由层磁化方向发生翻转。磁随机存储芯片在读取数据时,需要保证内部的自由层没有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或损坏,因此外磁场对于磁随机存储芯片读干扰和写错误测试是重要测试。该测试数据对磁随机存储芯片的应用场景及系统设计具有指导作用。4.2.2测试条件同上一项“抗磁性测试”4.2.3测试方法首先确认磁随机存储芯片是否导通,在确认磁存储芯片导通时再进行读干扰和写错误验证。读/写测试主要分成三类,如图2所示:第一类,在外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对磁存储芯片全部字节写“0”。磁随机存储芯片继续放置磁干扰7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装置设备中进行外磁干扰。对磁随机存储芯片进行数据读取验证当前字节是不是全部为“0”,若存在不为"0"的情况,记录下写错误率。间隔一定时间后对磁存储芯片进行读取判断是否有不为“0”的情况,若存在不为“0”的存储单元,记录下读干扰率。第二类,在外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对磁存储芯片全部字节写“1”。磁随机存储芯片继续放置磁干扰装置设备中进行外磁干扰。对磁随机存储芯片进行数据读取验证当前字节是不是全部为“1”,若存在不为"1"的情况,记录下写错误率。间隔一定时间后对磁存储芯片进行读取判断是否有不为“1”的情况,若存在不为“1”的存储单元,记录下读干扰率。第三类,在外磁场干扰的情况下,对磁存储芯片的指定地址写入随机数值。磁随机存储芯片继续放置磁干扰装置设备中进行外磁干扰。对磁随机存储芯片进行数据读取,验证当前字节是不是为写入的随机数值,若写入数据和读取数据不一致时,记录下写错误率。间隔一定时间后对磁存储芯片进行读取判断写人数据和读取数据是否不一致,若存在存储单元数据偏差的情况,记录下读干扰率。测试步骤如下:图2磁随机存储芯片读干扰率和写错误率测试方法4.3数据保持时间测试4.3.1测试原理磁随机存储芯片的阻态变化与热稳定性因子△相关。不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后,8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磁随机存储芯片发生翻转的比特数与总比特数的比值被称为数据错误率。在N比特的磁随机存储芯片中,数据错误率F与热稳定因子Δ的关系见公式(1 式中:t为所测芯片的数据保持时间;t0为固有尝试时间,一般为1ns。为温度T时的热稳定因子,Δ0为0K时的热稳定因子。因此本测试方法通过线性加速模型获得热稳定性因子,随后根据公式(1)计算得到规定数据错误率F下的数据保持时间。具体原理为在较高的不同温度下,经过不同时间,测试磁随机存储芯片的翻转概率,即数据错误率F,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的热稳定因子。对得到的热稳定因子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较低温度下的热稳定因子,如图3所示,通过公式(1)即可计算得到规定温度和规定数据错误率下的数据保持时间。测试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图3热稳定因子随温度T的变化示例图4磁随机存储芯片的数据保持时间测试原理框架图4.3.2测试条件测试设备:磁随机存储芯片数据保持时间测试需要主控驱动、磁随机存储芯片和温度控制箱等设备。磁随机存储芯片放置于温度控制箱中,可以进行不同温度下的测试。主控驱动根据磁随机存储芯片的不同接口对其进行读/写驱动,通过串口等接口与PC端通信,最终在PC端显示磁随机存储芯片写人和读取的数据。如图5所示:9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图5磁随机存储芯片数据保持时间测试设备示意图环境温度:除另有规定外,环境温度应在20℃~28℃之间。环境磁场:除另有规定外,环境磁场应小于0.1mT。测试设备的准确度:除另有规定外,电源电压和偏压准确度应保持在规定值的±1%之内;输入调整电压准确度应保持在规定值的±1%或±1mV之内,取其大者;输入脉冲特性、重复率、频率等准确度应保持在±10%之内。4.3.3测试方法在磁随机存储芯片的数据保持时间测试时,需要测试m个芯片(m的取值范围为100~105根据实际情况及要求选择测试芯片的一个阵列或者全部阵列,测试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具体测试步骤如下。(1)将磁随机存储芯片置于温度为T1的高温环境中。(2)对磁随机存储芯片进行初始化。采用芯片额定工作电压进行数据写入,将磁随机存储芯片的全部比特写为“0”。(3)经过时长τ1,后,采用芯片额定工作电压读取磁随机存储芯片的状态,统计错误比特数,错误比特数与总比特数的比值即为此温度下的数据错误率F1,将τ1和F1分别代入公式(1)中的t和F,(5)采用加速模型对Δ1~Δn。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磁随机存储芯片在某个较低温度T下的热稳定(6)重复(15初始化时采用芯片额定工作电压将磁随机存储芯片的全部比特写为“1”,得到磁随机存储芯片在某个较低温度T下的热稳定因子ΔT“1”。待测芯片的数据保持时间。 待测芯片的数据保持时间。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9)重复测试m个芯片,取m个芯片的数据保持时间平均值,即为所测芯片的数据保持时间。图6磁随机存储芯片数据保持时间测试方法5相变存储器测试5.1测试条件源测量单元:这是本测试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用途是对存储单元进行直流扫描、电阻读出及其他操作。它能够为相变存储单元提供I-V及脉冲相关的电特性测试。用户可通过操作界面对测试项目进行较为全面的控制和参数设定。其电压源输出范围应不小于±10V,电压测量分辨率0.5μV;电流源输出范围不小于±100mA,电流测量分辨率1nA,具备客制化编程功能。信号发生器:须具备脉冲信号输出能力,其主要用途是对相变存储单元施加读、写、擦操作脉冲。输出电压范围在开路负载时不小于±10V,输出脉冲最小宽度10ns,上升/下降沿不大于10ns,支持自定义波形输出功能。也可通过综合性的半导体特性测试仪等设备提供上述信号发生器与源测量单元的测试功能。探针台:主要由样品台,探针,光学显微镜,真空泵等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提供放置测试用样品(相变存储器单元)的平台并引入操作脉冲信号和测量信号施加到测试样品上。探针台需具备以下特点:(1)具备气垫防震系统,以降低外界因素对测量干扰,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2)具备加热功能,满足变温测试需求。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示波器:数字示波器及探头技术参数需符合测试平台的要求,对相变存储器单元的动态过程进行监测。整套测试环境搭建如图7所示:图7相变存储单元测试系统样品:具有两个外接引出端子的相变存储单元器件。测试的环境温度:25±3℃。湿度65%RH。5.2测试原理利用源测量单元发出设定好的信号,利用探针台将信号传递给待测单元,同时采用示波器显示待测单元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对存储单元的性能测试。5.3存储窗口测试(1)对选择的器件单元进行直流电流扫描,扫描范围需大于其阈值电流,使样品处于较低的阻值状态;(2)设置信号发生器输出连续的方波脉冲,脉冲的电压幅值从0V开始以0.2V步进逐渐增加,将脉冲作用于器件单元。测试记录每次施加脉冲后器件电阻的变化。对于纳米尺度相变存储器单元,建议所施加的脉冲电压幅值不超过10V;(3)根据测试数据画出电压-电阻曲线,如图8所示。其中,当阻值变化到较高阻值区间且不再明显变化时,视为到达高阻态区域;(4)对图8中的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选取其中低阻向高阻跳变后连续5个点平均值作为存储器的高阻值RH;类似地,在低阻态区域选取连续5个点平均值作为低阻值RL,按照以下公式(2)计算得到存储窗口W。记录如图8所示的测试曲线及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的相变存储器存储窗口W。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图8相变存储器存储窗口测试结果示意图5.4置位测试5.4.1置位时间测试方法在某一固定置位幅值下逐渐增大脉冲的宽度,施加在初始态为非晶态的相变存储单元上,在每个脉冲作用后读取电阻值,当相变存储单元由高阻态转为低阻态时,所对应的脉冲宽度即为该幅值下的置位(1)对选择的器件单元先进行RESET操作,使其处于高阻值即非晶态;(2)设定信号发生器的初始电压脉冲幅值为1V。不同规格样品适用的脉冲幅值不同,通常为0.5V~2V;(3)电压脉冲的宽度从40ns逐渐增加到190ns,步进10ns,作用在样品上,将脉冲作用于器件单元。不同规格适用的脉冲幅值不同,若该脉冲序列未使相变存储器单元发生电阻的状态切换,需适当增大脉冲宽度。测试记录每次施加脉冲后器件阻值的数值和变化;(4)对图9中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转变为低阻态时交点位置所对应的脉冲宽度就是该恒定置位脉冲幅值下的最小有效置位时间,记为tsET。记录如图9所示的测试曲线及相变存储器置位时间tsET。图9恒定幅值下单元阻值与置位脉冲宽度关系曲线5.4.2置位电压测试方法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在某一固定脉冲宽度下逐渐提高脉冲的电压幅值,施加在初始态为非晶态的相变存储单元上,在每个脉冲作用后读取电阻值,当相变存储单元由高阻态转为低阻态时,所对应的脉冲幅值即为该脉冲宽度下的置位脉冲电压:(1)对选择的器件单元先进行RESET操作,使其处于高阻值即非晶态;(2)设定信号发生器的初始电压脉冲宽度为固定值200ns,上升/下降沿10ns。不同规格适用的脉冲初始电压宽度不同,通常为50ns~500ns;(3)控制电压幅值从0V逐渐增加到1.5V,步进0.1V,作用于器件单元。不同规格适用的脉冲幅值不同,若该脉冲序列未使相变存储器单元发生电阻的状态切换,需适当增大幅值调节范围。测试记录每次施加脉冲后器件电阻的数值和变化;(4)对图10中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转变为低阻态时交点位置所对应的脉冲幅值就是该恒定置位脉冲宽度下的最小有效置位电压,记为VSET。图10恒定脉冲宽度下单元阻值与置位脉冲电压关系曲线5.5复位测试5.5.1复位时间测试方法在某一固定幅值下逐渐增大脉冲的宽度,施加在初始态为晶态的相变存储单元上,在每个脉冲作用后读取电阻值,当相变存储单元由低阻态转为高阻态时,所对应的脉冲宽度即为该幅值下的复位时间。(1)对选择的器件单元先进行SET操作,使其处于低阻值即晶态;(2)设定信号发生器的初始电压脉冲幅值为3V。不同规格适用的脉冲幅值不同,通常为1V~5V;(3)电压脉冲的宽度从10ns开始逐渐增加到100ns,步长5ns。不同规格适用的脉冲宽度不同,若该脉冲序列未使相变存储器单元发生电阻的状态切换,需适当增大脉冲宽度调节范围,将脉冲作用于器件单元。测试记录每次施加脉冲后器件电阻的数值和变化;(4)对图11中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转变为高阻态时交点位置所对应的脉冲宽度就是该恒定复位脉冲幅值下的最小有效复位时间,记为tRESET。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图11恒定幅值下单元阻值与复位脉冲宽度关系曲线5.5.2复位电压测试方法在某一固定脉冲宽度下逐渐提高脉冲的电压幅值,施加在初始态为晶态的相变存储单元上,在每个脉冲作用后读取电阻值,当相变存储单元由低阻态转为高阻态时,所对应的脉冲幅值即为该脉冲宽度下的复位脉冲电压。(1)对选择的器件单元先进行SET操作,使其处于低阻值即多晶态;(2)设定信号发生器的初始电压脉冲宽度为固定值40ns。不同规格适用的脉冲宽度不同,通常为10ns~150ns;(3)电压脉冲的幅值从0V开始以0.2V步长增加到4V,将脉冲作用于器件单元。测试记录每次施加脉冲后器件电阻的数值和变化。不同规格适用的脉冲幅值不同,若该脉冲序列未使相变存储器单元发生电阻的状态切换,需适当增大脉冲幅值调节范围。(4)对图12中曲线进行分段线性拟合,转变为高阻态时交点位置所对应的脉冲幅值就是该恒定复位脉冲宽度下的最小有效复位电压,记为VRESET。图12恒定宽度下单元阻值与复位脉冲电压关系曲线5.6耐久测试(1)利用信号发生器依次产生SET和RESET操作脉冲,对单元进行反复操作,器件处于10i~10i+1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次循环周期对器件读取一次高低阻值(i=0,1,2…);(2)器件在经历若干SET和RESET操作脉冲后,其高低阻值窗口W已小于10,表明器件已经失效,此时其经历的SET和RESET操作次数N即为此器件的耐久性。5.7数据保持时间测试非易失性存储器长期保存数据的能力。一般保持时间以85℃下保持10年来作为标准。在一定环境温度下,相变存储器阻值随时间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失效,通过加速测试和数据统计可预测其可靠性。相变存储器的数据保持力可以通过高温加速实验进行测量。根据Arrhenius模型,在高温环境下,累积测试存储单元的失效时间,温度与累积时间适合于Arrhenius方程,如公式(3ܽ݇ܶ(3)式中,t为数据保持时间,τ为比例时间常数,Eܽ是反应活化能,݇ܤ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热力学绝对温度。(1)选定合适的器件单元进行RESET操作,使其处于高阻值状态;(2)改变加热台温度设定为ܶܶʹ、ܶ͵和ܶͶ(均高于85℃),开始计时,同时多次测量样品的电阻,绘制该温度下样品电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样品阻值降低至低于存储窗口时该温度下样品的数据保(3)绘制如图14所示的失效时间拟合曲线,基于Arrhenius方程ݐ=݁ܽ݇ܶ温度和失效时间数据放入(t-1/T)坐标系中,其中纵轴为时间,横轴为温度的倒数,拟合为直线后,外推至横坐标85℃位置,对应的纵坐标时间即为样品的数据保持时间ݐretention8ͷ℃。图13非晶态阻值在不同温度下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图14相变存储器数据保持时间示意图6阻变存储器测试6.1测试条件测试样品要求:封装后的样品具有基本的电源/接地引脚、测试模式引脚、行/列地址选中引脚、写入/读取引脚等实现测试功能必备的端口。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除另有规定外,器件应在"推荐工作条件"范围内的一组条件下工作。测试系统要求:(1)样品供电电源:7路电源,1个GND,电压0V~3.8V可调,小于50mA,仪器IO输出:25根IO,VH等于1.05V,VL等于0V。(2)可调电压输出(WL1路,幅度0V-4.5V。(3)脉冲输出并DC测量电阻(SL/BL2路,一个端口同时具有脉冲输出和DC测量电阻功能。当脉冲输出时:高电平幅度0V~4.5V,VL等于0,脉宽达ns级别可调。(4)DC测量电阻功能:输出0.3V~0.5V,测量阻值100Ω~10MΩ(10nA~5mA)。整体系统架构如图15所示:图15阻变存储器芯片测试系统6.2测试原理搭建与测试某类或某些类RRAM芯片相适配的测试系统,并结合测试系统的端口资源,编写相应的测试程序,通过对芯片施加实现具体功能的信号集,来采集存储阵列的状态,以此测量存储器的各项参数与性能。6.3Forming成功率测试(1)给芯片电源引脚供电。(2)使能测试模式引脚,使样品芯片进入测试模式,并处于工作状态;注意,需要按照待测芯片的要求规定所有数字高电平与低电平的数值,例如:高电平1.05V,低电平0V。(3)使能具体端口来给定行列地址,来选中指定行列地址中的一个存储单元/阵列。(4)选中一个单元/阵列之后,便开始进行单元/阵列的性能测量。通过给用于读写的输入端口施加不同的电压,并在输出端口采集数据,实现测试。(5)对RRAM阵列指定地址进行读操作,得出初始阻值的分布。T/FORMTEXT1XXXFORMTEXT1XXXX—FORMTEXT1XXXX(6)对RRAM阵列指定地址进行初次Forming操作,按照芯片的具体要求设置Forming操作的脉冲周期与脉宽,执行完一次Forming操作后,进行阵列的各个cell的状态读取。来查看Forming操作成功与否,将实验数据上传。(7)可以重复步骤(3)到(6更改选定阵列,记录多次数据。6.4置位/复位测试6.4.1置位/复位电压测试方法重复以上测试步骤(1)到(4)。(5)对RRAM阵列指定地址进行读操作,得出初始阻值的分布,并在进set/reset之前将指定地址的cell的状态进行设置,例如:在set操作之前将所有选中的cell都通过在规定端口施加一个或多个小于规定最大操作幅值、最大操作脉宽的脉冲全部reset为0。(6)对RRAM阵列指定地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