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_第1页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_第2页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_第3页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_第4页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狼牙山五壮士》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课文中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析战斗画面,体会狼牙山五壮士的有勇有谋、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从而理解“壮士”的内涵。4.在阅读中领悟“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品析战斗画面,体会狼牙山五壮士的有勇有谋、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从而理解“壮士”的内涵。教学难点:在阅读中领悟“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图)这是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峰峦叠翠,奇峰林立。两千多年前,燕国太子丹曾在这里送别了壮士荆轲,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壮歌。抗日战争期间,五位八路军战士又在这里写下了更为壮丽的诗,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齐读课文,读一读)2.你觉得什么样的人会被称为“壮士”?(生说)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941年的狼牙山,一起去认识这五位英雄。(板书课题:6狼牙山五壮士)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1.找学生读词语,并及时纠正读音日寇奋战险要悬崖攀登山涧崎岖雹子屹立抡胳膊晋察冀手榴弹绷着脸全神贯注斩钉截铁2.学习生字:寇三、走进课文,概括课文1.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哪些内容呢?结合课后练习题,用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文章的内容。接受任务()()()跳下悬崖四、品读课文,体会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一)第一自然段:接受任务1.请你们读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是一个怎样的任务?(艰巨)谈谈你的理解.预设: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从“一个多月”中可以体会出来。2.师补充资料。总结:尽管众寡悬殊,任务如此艰巨,但是六班的五位战士勇敢地接受了任务,这就是“壮士”。(二)第二自然段:痛击敌人1.下面,就让我们再来细细品味一下那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战斗画面。2.请你们自己读读“痛击敌人的画面”,看看哪些语句能够让你感受到他们是在痛击敌人的?可以画下来,想一想。预设: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应答:是的,他们是共同行动的小群体。作者通过群像描写突出了他们的英勇。请你再读读。你能总结一下马宝玉打敌人的特点吗?再读读这一句,把他打敌人的特点读出来。还有四位战士他们打敌人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你来说说葛振林,你来读。随机总结五位展示打敌人的特点:马宝玉(沉着)葛振林(猛)宋学义(稳)胡德林和胡福才(紧张)指导朗读。总结:同样是痛打敌人,但是他们各不相同。他们五个人组合起来又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壮烈战斗画面,让读者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连点成面的表达效果。(板书:连点成面)3.揭示点面结合的写法大家看,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既关注了五位战士战斗的整体性。(手指课件)又写出了他们的个体差异性。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遥远的战斗场面,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点面结合。(板书:点面结合)4.合作朗读:老师读整体的战斗画面,学生分别读壮士痛击敌人的战斗画面5.总结:虽然,他们只有5个人,但是他们一起痛击敌人的画面是那样壮烈。真不愧是:狼牙山五壮士。(再读课题)(三)第三自然段:引上绝路1.五壮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进攻,终于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找生读。2..师引导:为了大部队和人民群众的安危,他们毅然走上了绝路。出示:“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3.师指导:斩钉截铁、走4.小结: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为了群众和连队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绝路,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真不愧是狼牙山五壮士。(再读课题)(四)第四自然段:顶峰歼敌1.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了绝路,此时真的是弹尽粮绝了。2.指读“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3.你听出了什么?(生答)4.补充资料(图配文字)。5.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文字总结:六班的战士有勇也有谋啊!这就是真正的壮士!(齐读课题)(五)五至九自然段:跳下悬崖自由读69自然段,想一想五壮士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跳崖的?完成屏幕上的练习。3.总结:即便是跳崖,即便是面临死亡,他们也义无反顾,因为他们认为这是完成任务的一部分。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彻底的转移,他们选择了有尊严有气节地牺牲。“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不愧是“狼牙山五壮士”。4.教师引读五、全文总结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去还。五位壮士每一个人都血肉丰满、呼之欲出,他们凝聚在一起的豪情壮志也给我们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印象。这正是作者沈重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给读者带来了层次感和画面感,在本单元第七课开国大典中,也运用到了点面结合,同学们可以课下读一读,感受开国大典带来的隆重气氛。六、板书设计凝聚在一起的豪情壮志也给我们留下了震撼人心的印象。这正是作者沈重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给读者带来了层次感和画面感,在本单元第七课开国大典中,也运用到了点面结合,同学们可以课下读一读,感受开国大典带来的隆重气氛。顶峰歼敌引上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