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后的离职感悟_第1页
工作十年后的离职感悟_第2页
工作十年后的离职感悟_第3页
工作十年后的离职感悟_第4页
工作十年后的离职感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工作十年后的离职感悟

LZ:说说我离职之后的求职情况(第一部分)

我7月底从公司离职出来到现在快五个月了,前三个月都是在整理自己的生活还做了长途的旅行。

我觉得旅行可以除了可以集中的思考同时也可以做一些验证。我拜访了几个在儿时和学时比较要好的朋友。他们就像一面镜子,我既能看到过去的自己也能帮助思考现在的自己。

人生中毕业这十年充满了可能性,我可以有很多选择,反倒是现在做一个行业做了10年,选择已经非常狭窄了。在一个行业里,角色和身份、岗位和职位的不断变化让我看到了行业内的很多方面,在认识越多的同时迷惑也越多。

前三个月我没有做任何求职的动作,从第四个月开始,上网重新整理自己的简历,与当地的行业朋友约会聊天。结果从第四个月开始,工作的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了。一个行业做十年要离开这个行业方展风险非常大,在十年之后对自己的职位、待遇和岗位有了更明确的要求,这就是选择面非常狭窄的原因。

我已经七年没有正式的找工作了,这一个多月来找工作的经历给我提供了一个对行业观察的新视角,也让我更明确很多原来工作中的问题。

在离职的第四个月初,我原公司总部的一个部门老板因为公司的调整希望我回去到总部跟他一起管理全国的一块运作。这个机会让我又重新的思考我离开公司的缘由,和我回公司上班的理由。在我过去七年的工作中曾一直希望获得到总部工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离开机会比较少的内地城市,同时可以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职位和收入,为人生的发展奠定更高的基础。没想到的是,离开公司后却有了这样的机会。时过境迁,当初的愿望在现在已经对我没有诱惑力了,一方面对这个内地城市有了更多的牵挂,另一方面就是更明确了这个公司不是我希望发展的平台。

最近面试大多不是正式的场合,通常行业内的朋友知道我离职后会在一个星期内给我介绍工作。因为是介绍的,所以大多是在喝茶和吃饭中就完成了面试。不过我倒是发现网投目前还没有面试的通知。

有个民企在网上查到了我的简历,通知我进行面试。正式场合的面试让我回忆起很多年前那些面试。但是交谈的内容却有很多的区别。二面也被安排在了酒店,和老板与一个行业专家一起吃饭。很多老板都不是专家,和专家的角度有很大的差别。第三面的时候也是老板和专家一起研讨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很快发现老板与专家的分歧。我认为这是个很危险的选择,老板这边更倾向于对利润的追求,专家更倾向于专业方向的发展。我认为有些阶段如果逻辑上过于严谨和对利润的过度追求都会让企业丧失一些机会。我想象着一份这样的工作:即要完成老板交待的任务和工作还要受到专家们的监督和制约,这样的工作虽然机会更多,对于个人来讲风险更大。最主要的,我觉得一个在战略上有明显缺陷的和管理上有明显弊端的企业仍然不是我要选择的发展平台。

要是几年前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以上两个机会的其中之一,但是现在不会。

我想做减法就是这样的,把不确定的变成可以确定的。很多人认为多项选择的风险比较小,这是由意识产生的动机。因为选择对的.答案的概率明显在多项选择中提高了。但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就可以让一道多项选择题丢掉所有的分数。就是说即使选择的对的答案占了大多数,但一个错的答案就影响了全局。单项选择的好处是错与对的概率是稳定的,而且即使经验里没有也可以通过逻辑排除部分不对的答案,提高选择正确的概率。这样的正确的概率是高于多项选择的。

LZ:说说我离职之后的求职情况(第二部分)

感谢兔子猫的回帖。说到在网上表达的问题是我也不太愿意,但还是抑制不了自己的冲动。一方面尽量隐讳自己的行业叙述和个人隐私,一方面还是想听听同样问题的朋友的意见和建议。

有个网友认为现实的情况会使一个人所有的计划崩溃,我承认这种可能的存在。所以我是在求职成功了之后才来进行这样的分享。很多人都是“眼见为实”的忠实拥护者,他们不相信没有确定结果的东西,认为即使是再符合逻辑的东西也需要实践的检验。但我认为这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任何一种选择都不是完美的,只是理念不同罢了。我想告诉这部分网友,结果并不代表一切,也不是我分享的初衷。我要分享的是我的过程,分享的是那些以为清晰的困惑和以为困惑的清晰。

有网友认为第一部分是规划成熟的标志,我还真不敢当。做事情的规律是这样的:计划、实施、控制和调整。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调整。事实上在选择中放弃和选择同样重要。第一部分我写的是如何放弃。但并不是说我的放弃是完美的。对于不同的人优势也不一样。我们不能说哪些行业的人是真正的精英,同样也不能说哪些企业里的人是真正的精英。比如说我有个朋友说只有IT这个行业里的人才是真正的精英,而外企的人才是精英,IT行业的外企里的人才是精英中的精英。一个行业和一个企业可能会赋予一个人一定的视角,但是一个行业和一种企业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我的那个朋友在获得了一种看问题的方法的同时也被这种方法限制在一个很狭隘的范围里。我们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选择和放弃都不是解决困惑的绝对方法。

我在前期的旅行中拜访了一个大学时关系比较好的老师,他说大部分70后的人比较关注环境,把大部分经历用于适应环境,所以大部分人平庸的工作和生活。在70后的人中,那些固守自我的人反倒成功率更高。而大部分80后的人比较关注自我,把大部分经历用于满足自我,所以同样时很多人平庸结局。在80后的人中,那些懂得适应环境的人反倒成功率比较高。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不是说这种按年代划分方法是绝对的,但是人有不同的时代印记。换句话,70后更擅长适应环境,80后更擅长表现自己。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细化,不是说70后的人如果固守自我就能成功,而是70后人在利用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下,增加表现自我的能力是很好的突破口。80后同理。归结到一个问题上是说,人除了要关注环境还要关注自己,这是不是古哲学上说的“天人合一”呢?

受到这样的启发,我不再想简单的看待职业生涯。那些我曾经认为人必须适应环境的想法有很大的改变。现实并不是不重要,面对的态度必须端正。一个刚毕业的求职者如果放弃我现在放弃的,肯定是很可惜的。但不是没有机会选择我现在能选择的。这是我分享的目的。

我分部分写我的求职情况是想通过不同的阶段获得网友的反馈,然后在继续。或者说网友的反馈会决定我以后部分的内容。希望大家踊跃拍砖。

网友:LZ很有自己的规划,最近我又看了一遍孙振耀给年青人的一封信,让我想虽然我原来所做的行业一直觉得不怎么样,可是想想还是应该坚持下去,继续找这个行业的工作,因为毕竟在这个行业做十多年了,虽然我的年龄已偏大了些,不过我的学习能力并不低于90后。在这个不大不小地城市里生存,机会不多,时时困惑着我,如何才能回到原来的轨道上来呢?二十来岁时没有这么多想法,完全是随大流,现在三十多岁,职业发展还是停留在小职员的位置,没有规划,结果让自己这么难,有力使不出来的感觉,这是一种因果关系。一直以这个城市为中心,不愿意离开也是造成我选择机会的减少,可是有了家庭,有妻有女的我,还能有去另外一个城市的选择吗?这些让我现在每天都想不停的事,希望可以有一个合适的工作来终止。所以,现在只能做着过渡性的工作,寻找着下一个未来的起点。

网友:其实外企并不是传说中那么好,我在一个500强的IT外企干了几年,不过在国内的外企不会让你接触核心的东西,其实高级人才跳槽风险更大。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到天涯上来发泄一把,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则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就会常常为了病痛烦恼。又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会常常要找工作。往往紧急的事情给人的压力比较大,迫使人们去赶紧做,相对来说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以压力为导向的,压力之下,总觉得非要先做紧急的事情,结果就是永远到处救火,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很多人的工作也像是救火队一样忙碌痛苦,也是因为工作中没有做好重要的事情。)那些说自己活在水深火热为了生存顾不上那么多的朋友,今天找工作困难是当初你们没有做重要的事情,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今天你们还是因为急于要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么或许将来要继续承受痛苦找工作的结果。

LZ:本来想写离职日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