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研究综述
随着公司之间竞争的加剧,以战略联盟和供应链形式的网络组织大量出现。网络组织和科层组织一样都需要治理,网络组织的治理涉及到治理的环境、边界、目标、结构、模式、机制与绩效等多个方面,而网络组织治理机制是网络组织治理的核心,信任治理机制又是治理机制中的基本治理机制。一、从企业能力理论看网络组织的属性对网络组织属性的探究要从组成网络组织的原始结点,即单个企业的本质说起。企业理论是一门研究企业产生的原因、企业的规模、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以及企业组织的经济学意义的学问。对任何企业理论的介绍都要从对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批评开始,因为企业理论的发展动力来自对新古典理论教条的质疑。首先对新古典企业理论提出挑战的是“企业家”方法。企业家理论将企业视为一种人格化的装置。20世纪50年代后期,企业管理者理论逐渐流行起来(以鲍莫、玛瑞斯和威廉姆森为主要代表)。管理者理论把企业看做是一个由管理者、雇员、股东、供应商、消费者组成的联合体,并提出企业是非利润极大化主体。上述关于企业的论述,基本上没有关注企业的“生产”特性。后来的企业能力理论对企业的性质予以新的解释,关注企业的异质性,但忽视了企业的交易功能。西方非主流企业理论把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二者都存在片面性。一般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由科斯开其先河,奠基之作是《企业的性质》一文。科斯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把企业理论从“黑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为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企业的契约理论。这一理论后来由威廉姆森等继承,发展成为西方主流企业理论。这一派的理论要旨是,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那么,作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握手”的网络组织的属性是什么?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网络组织做了不同的诠释。威廉姆森早在1975年就关注这些中间组织形态,他用不确定性、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来解释经济活动的规制结构。经济学者往往从“三分法”的角度来研究网络组织,“可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组织的三级制度替代传统的市场与科层两级制度框架”1,“网络组织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市场与企业两分法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组织形态”2。而管理学者往往是从组织间关系和组织运作角度来揭示网络组织的属性,“网络组织就是组织之间的合作联系,而这种联系是企业组织之间的分工贸易,是组织行为而非个人行为”3,是一个“由活性结点的网络联结构成的有机的组织系统,信息流驱动网络组织运作,网络组织协议保障网络组织正常运转,网络组织通过重组来适应外部环境,通过网络组织成员合作创新实现网络组织目标”4。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经济学者多数将网络组织看做是市场和科层中间的一种组织形态,即到底是“两分法”还是“三分法”的问题;而管理学者多数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来解释网络组织的本质,他们从不同视角来揭示网络组织的属性。本文认为,网络组织形式上是各结点的联结,但根本属性却是契约的联结,而且是契约联结的“联结”,只不过是契约的类型有所不同罢了。科层组织是以正式契约为主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而网络组织是以关系契约为主的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二、结论:四点间信任阿罗(K.Arrow)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信任更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它为人们省去了许多麻烦,因为这样一来大家无需去猜测他人的可信度,但不幸的是,它不是一件可以轻易买到的商品。现在大量文献在关注组织间的信任,这种关注在增加了信任复杂性的同时,也意味着它在不确定性交易关系中的重要性。组织间信任是“组织成员共同评估的主观信念,组织成员将根据他们自信的期望执行潜在的交易,不考虑他们的监控能力”5。在网络组织结点间,信任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组织网络式运作客观上要求各网络组织结点间拥有较高的信任,相互信任是网络组织的关键性组织原则。结点间信任影响和决定着结点间的交易行为。从发生学角度理解,信任可以看做结点间交易的核心基础,只有存在信任,结点间才可能认定对方产品或其他资源物有所值,从而达成交易。信任不仅仅是交易的润滑剂,而且是交易的核心。网络组织是由信任所支撑的自组织结构,信任被视为解释网络组织产生发展的重要变量。信任联结合作各方,结点间的信任是实现网络组织目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缺乏信任会导致合作的失败。因此,信任是网络组织形成的基础。要使网络组织高效运行,各结点应建立起相互信任,这种信任是各结点的一项战略资源,能够有效地促进分工协作,减少交易成本,使各结点集中于核心业务。随着各结点合作博弈过程的深化,网络组织结点间的信任会呈现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我们可以通过结点间信任博弈分析来证明信任是网络组织形成的基础。假定在一次性博弈的条件下,网络组织两结点A和B如果相互信任,双方将各得到20个单位的收益;当结点中一方选择信任,而另一方选择不信任时,则信任方损失10个单位的收益,而没有选择信任方的收益为30个单位;当双方都没有选择信任时,两结点都不得好处。在一次性博弈的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两结点必然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不信任以获取最大的好处,结果是总收益单位为0。因此,网络组织结点间的一次性信任博弈是一种零和非合作博弈。在现实中,随着网络组织结点间合作经验的积累,结点间多次信任博弈情况就会出现。经过多次合作,结点间掌握的信息更充分,这时双方就会发现选择信任的收益更大,并由最初的选择不信任转变到选择信任,这就实现了网络组织整体收益的最大化。多次信任博弈是一种非零和合作博弈。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6。在层级组织与市场中,治理机制都居于核心地位。介于市场与层级之间的网络组织是否同样如此?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新制度经济学并不排除对中间组织的研究,威廉姆森也承认“混合模式比我们迄今所认识到的要重要得多,经济组织的许多难题引发了对事后治理机制的考察与阐释”7,网络组织及其治理机制也被新制度经济学纳入研究视野中。从威廉姆森论述的内容来看,治理机制更多地是关于信任、声誉、制裁等机制。鲍威尔提出网络组织的信任、学习、创新机制。拉森等在研究治理的网络形式时分析了声誉、信任、互惠与相互依存等内容。哈坎逊(H.Hakansson)从网络的观点来研究战略联盟,提出信任、利益分配等机制是联盟成功的基础。琼斯(C.Jones)等把传统交易费用理论三个维度扩展到包括任务复杂性的四重维度,认为网络的社会机制包括限制性进入、联合制裁、宏观文化与声誉。李维安拓展了琼斯的治理机制,构建了网络组织治理宏观微观机制体系。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相关文献中,涉及网络组织的具体机制多达20多个,其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信任、学习、声誉、分配、创新、决策、协调、制裁、文化、激励、约束等。以上是国内外学者关于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都是以网络组织已经高效运转为前提,并没有考虑到网络组织组建之初契约联结的特殊性。在网络组织结点结网时,结点之间的契约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新古典契约,而非关系性契约。因此,在结网时往往使用三边规制结构,因为双方对彼此的信誉互不了解,暂时缺乏信任基础,第三方的仲裁是必要的。网络组织结点结网以后,随着结点间信任程度的增加,三边规制将过渡到双边规制。双边规制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是关系性缔约活动,这种契约具有长期性特征。这就决定了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的阶段性特征。在网络组织创建时,主要采用正式治理机制,即新古典契约的三边规制,也就是曾被忽略的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组织创建后采用关系治理机制,即关系型契约的双边规制,也就是目前国内外学者集中研究的机制。“前者指通过书面合约形式所决定的可观察的规则或通过权力和所有权等正式职位所决定和执行的规则;后者指通过社会关系所衍生出的隐喻,因而不可能通过书面合约获得,也不必通过正式职位来制裁”8。四、信任治理机制能够减少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并提高运作效率网络组织结点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也不是单一企业内部部门间的关系,一般无法通过上级命令来解决各种冲突。网络组织的治理机制不同于市场机制和单个企业的机制,因为网络组织跨越了企业的传统边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要协调网络组织结点的关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用合同控制的方法,通过正式的契约手段来规范结点的行为,减少合作风险。但是,合同是一种强制性的规定,不可能完全消除合作风险。首先,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各结点往往会把合同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引导,导致结点间无法达成一致的协议。网络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结点间利益矛盾甚至冲突,而合同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差异引发的日常性矛盾和工作冲突。最后,由于网络组织结点在地域上的分散性,给网络组织的合同管理和监控带来了困难。为此,必须创立一种结点间自动履约的机制,使网络组织高效运作,这种机制就是信任治理机制。在现实生活中,网络组织结点间大多数契约也是依赖信任来完成的,这种机制将惩罚条款加在违约者的身上,结点间的契约就是关系性契约。信任水平往往与接受这种结点间的契约的倾向正向相关。信任治理机制可以减少网络组织结点之间的交易成本。结点之间合作时,为了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通常在合约中制定详细的防范措施,而通过培养结点间的信任可以提高结点的自觉性,减少合约细节化的要求,从而减少签约成本、监督和激励成本,使总交易成本降低。信任治理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网络组织的风险主要来自不同结点的背景不同导致的经营风险和结点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道德风险。研究表明,相互信任的结点之间趋向于沟通和理解,实现不同背景的融合,信任治理机制可以提高网络组织的运作效率。结点之间相互信任,可以加大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以及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共享程度,缩短产品周期,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从而使网络组织运作效率得到提高。因此,信任是网络组织的基本治理机制。信任的基本功能也能证明这一观点。卢曼指出,信任属于一种系统简化机制,通过信任可以降低环境的复杂性和系统的复杂性,因而具有简化功能。信任的约束功能依赖于另外两个概念:不信任和声誉,这两种方式都使得我们免除了继续搜索信息的重负和犹豫不决对网络组织结点的影响。在决策理论中,理性选择模型占据支配地位,但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信任发挥着重要的决策功能,组织依据是否存在信任做出如何往来的决定,信任影响着组织的行动选择。信任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网络组织结点的向心力,信任不仅是合作关系形成的催化剂,也是彼此之间互动合作和取得协同效应的基础。信任治理机制是网络组织治理逻辑的基础性机制,它贯穿于治理逻辑的全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协调功能。信任治理机制与其他关系治理机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声誉是信任的来源,结点声誉越好,其他结点对其越信任。社会文化与合作文化相似性越大,彼此间通晓思考与行为模式的知识就越多,安全水平就越高,学习成本与时间就越少,就越易于建立相互间的信任。在企业的合作中,联合制裁扮演着重要角色,网络组织成员相互信任,不是因为一方认为另一方是善意的,而是因为每个成员都能意识到制裁能够诱发其他成员以值得信赖的方式行动。联合制裁嵌入到网络组织结点间的关系网络中可以防止机会主义,并有助于增加结点间的信任。信任是网络组织结点结网的基础,这就要求网络组织缔造者在遴选结点时应对成员的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保证新结点的属性与网络组织的属性和要求相吻合。限制性进入为增加结点间的信任创造了条件。结点间利益分配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决策协调机制和学习创新机制越有效,就越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校园食堂特色摊位租赁及食品安全监督合同3篇
- 2025年矿产资源使用权转让及矿业权合作开发合同3篇
- 2025年内容推广合作宣传发布服务合作推广合同
- 2025年借壳上市财税管理协议
- 2025年动产赠与合同常见问题
- 2025年校园内书店连锁经营权竞标承包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权抵押担保股权投资融资合同3篇
- 2025年度大曰金地产楼盘销售代理合同绿色家居产品推广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加盟灯饰公司合同
- 二零二五版融资租赁合同法律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3篇
- 领导沟通的艺术
- 发生用药错误应急预案
- 南浔至临安公路(南浔至练市段)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绿色贷款培训课件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样表)
-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三篇
- 初中数学校本教材(完整版)
- 父母教育方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
-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
- (人教版2019)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复习课件
- 重庆市铜梁区2024届数学八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