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1页
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2页
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3页
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4页
法律知识培训(保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知识培训〔公司安保人员〕所涉主要法律、法规及其他标准民法通那么刑法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保安效劳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治安处分法、行政处分法等其他法律标准主要讲述内容一、内部保卫人员法律定位二、内部保卫人员工作内容与职责三、履行工作过程中需本卷须知四、侵权责任五、有关刑法罪名规定六、法定免责事由一、内部保卫人员的法律定位1、员工〔需具备从业资格证〕2、根据单位授权行使有关职权、负有相关职责的员工3、接受本单位和公安机关双重监管1、员工〔1〕《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第六条单位应当根据内部治安保卫工作需要,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2〕《保安效劳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年满18周岁,身体健康,品行良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中国公民可以申领保安员证,从事保安效劳工作。申请人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考试、审查合格并留存指纹等人体生物信息的,发给保安员证。〔3〕第十七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担任保安员:

(一)曾被收容教育、强制隔离戒毒、劳动教养或者3次以上行政拘留的;

(二)曾因成心犯罪被刑事处分的;

(三)被撤消保安员证未满3年的;

(四)曾两次被撤消保安员证的。2、根据单位授权行使有关职权、负有相关职责的员工〔1〕《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第八条单位制定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门卫、值班、巡查制度;〔二〕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场所的平安管理制度;〔三〕现金、票据、印鉴、有价证券等重要物品使用、保管、储存、运输的平安管理制度;〔四〕单位内部的消防、交通平安管理制度;〔五〕治安防范教育培训制度;〔六〕单位内部发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报告制度;〔七〕治安保卫工作检查、考核及奖惩制度;〔八〕存放有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传染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和传染性菌种、毒种以及武器弹药的单位,还应当有相应的平安管理制度;〔九〕其他有关的治安保卫制度。〔2〕单位制定的内部治安保卫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相抵触。3、接受双重监管〔1〕《保安效劳管理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保安效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保安效劳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2〕《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条例》

第三条国务院公安部门指导、监督全国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行业、系统有监管职责的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检查本行业、本系统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对行业、系统有监管职责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指导、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本行业、本系统的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及时解决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中的突出问题。〔3〕第五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负责。

二、内部保卫人员工作内容与职责1、《保安效劳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在保安效劳中,为履行保安效劳职责,保安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查验出入效劳区域的人员的证件,登记出入的车辆和物品;

〔二〕在效劳区域内进行巡逻、守护、平安检查、报警监控;

〔三〕在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对人员及其所携带的物品进行平安检查,维护公共秩序;

〔四〕执行武装守护押运任务,可以根据任务需要设立临时隔离区,但应当尽可能减少对公民正常活动的阻碍。

保安员应当及时制止发生在效劳区域内的违法犯罪行为,对制止无效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立即报警,同时采取措施保护现场。

从事武装守护押运效劳的保安员执行武装守护押运任务使用枪支,依照《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2、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得与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相抵触〕三、履行工作过程中需本卷须知〈保安效劳管理条例〉第三十条保安员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搜查他人身体或者侮辱、殴打他人;

〔二〕扣押、没收他人证件、财物;

〔三〕阻碍依法执行公务;

〔四〕参与追索债务、采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手段处置纠纷;

〔五〕删改或者扩散保安效劳中形成的监控影像资料、报警记录;

〔六〕侵犯个人隐私或者泄露在保安效劳中获知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客户单位明确要求保密的信息;

〔七〕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四、侵权责任及法定免责事由1、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成心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2、行政责任撤消保安员证;治安管理处分3、刑事责任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分《治安管理处分法》〔1〕第十条治安管理处分的种类分为:

〔一〕警告;

〔二〕罚款;

〔三〕行政拘留;

〔四〕撤消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2〕第二十六条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3〕第四十条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的。

治安管理处分法条文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成心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屡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第四十八条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五、有关刑法罪名规定

1、职务侵占罪2、非法拘禁罪3、非法搜查罪4、盗窃罪5、成心伤害罪1、职务侵占罪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追诉标准七十五、职务侵占案(刑法第271条第1款)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数额巨大十万元以上。2、非法拘禁罪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分。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分。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分。

3、非法搜查罪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分。

4、盗窃罪〔1〕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屡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分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2〕湖南省盗窃罪立案标准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湖南省公安厅《关于办理盗窃犯罪案件执行的数额标准的规定》规定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起点为人民币一千元,数额巨大起点为一万元,数额特别巨大起点为五万元。

5、成心伤害罪第二百三十四条成心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六、法定免责事由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1、正当防卫《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分。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平安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民法通那么》第一百二十八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2、紧急避险《刑法》第二十一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