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荷塘月色》选自统编版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抒情的散文名篇,围绕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为主题组织内容,要求学生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荷塘月色》是朱自清1927年7月在北京清华园所作,以“我”的行踪为线索,描写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运用了拟人、比喻、通感等手法,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要超脱现实而不能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学习这篇课文应该多朗读,边读边沉浸到月色清淡、荷香缕缕的意境中去,品味那种优雅、朦胧、幽静之美,重点学习作者的写景技巧和在景物描写中自然地融入感情的方法。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学习本课之前已学习过郁达夫《故都的秋》,初步掌握了抒情散文的学习方法和文体特点,了解基本的写景技巧及手法,具有一定的语言鉴赏能力和想象力、联想力。但是,学生缺乏对作者的了解,难以走进作者内心,体会作者情感,对情景交融等较高难度的写景抒情手法不够熟悉,对字、词、句的理解容易浮于表面,难以把握其深刻内涵。老师应带领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经历,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品味课文中的幽静、朦胧的意境之美和朴素、典雅的语言之美,走进作者内心,体会作者情感。教学目标细读课文,分析文章语言运用,品味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美、意境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和作者不满现实、热爱自然、渴望自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创设情境,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不满现实、热爱自然、渴望自由的思想情感难点:分析修辞和关键词带来的表达效果,体会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美、意境美。教法学法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深入体会作者开始的烦躁,遇到月下荷塘的自然美景时对自然的热爱与赞颂,在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中产生的落寞、无奈。点拨法,在学生分析圈画出的关键字、词、句时,引导其规范地表达,在其遇到阻碍时适时点拨重点。情景创设法,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用音乐与语言创设作者月下散步赏荷时的情景,感染学生的情绪,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置身自然的宁静,见到自然美景的欣喜和想要超脱现实而不能的无奈痛苦。比较法,通过替换文中描写景物的一些字、词,细细品味,比较替换前后表达的细微差异,体会语言的准确传神之美。合作探究法,通过同桌交流合作,分析讨论句子中各种手法的表达效果,深化对通感等手法的认识。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时长30分钟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问——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及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还通过自由朗读,初步感受到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节课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学习如何将情感自然而然地融入写景的方法,以及作者在月下散步赏荷的情感和情感变化。在开始进入正式的学习前,我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回顾上一节的学习,你们还记得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分别写了什么事物吗?我请一位同学回答。析——会鉴赏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请学生细读文章第四段,圈画出有修辞的句子,小组内交流,讨论分析其表达效果。2.学生朗读,分享分析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圈画出的有修辞的句子并分享其讨论分析出的表达效果,老师在旁点拨。3.老师综合,系统讲解老师综合学生答案,系统性讲解。【预设】(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提示】运用了叠词,具有韵律之美,可以深化荷叶形态的美感,“田田”写出了荷叶的多、密。(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提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子,写出了荷叶的动态美,“亭亭”突出荷叶出水很高,写出了荷叶高而舒展的风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提示】运用了博喻的手法,描写了在谈淡的月色中,荷塘里的一切是朦胧而不真切的,荷叶间零星点缀的白花,如明珠一般温润透亮,微风拂过,像星星一样,忽明忽暗,晶莹闪烁,体现了动态美,荷花又像刚出浴的美人,体现出荷花的冰清玉洁,充满静谧,优雅的韵味。(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提示】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嗅觉和听觉互通,荷香伴随着阵阵微风,如丝如缕,正如歌声来自远处的高楼,时断时续,写出了荷香的清淡缥缈,烘托出环境的宁静、优雅。默读文章,独立思考请学生反复默读文章第五段,思考以下问题并发言:作者是怎样描绘月光的?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你认为这段文字中哪些字用得最好?【预设】作者通过叶子和花,薄薄的青雾,淡淡的云,树影,斑驳交织的光影来描绘月光,化无形为有形,使月光具体可感。“泻”“浮”“洗”“画”用得最好。5.换字比较,老师总结将文章第五段中的“泻”“浮”“洗”“画”换成“照”“升”“漂”“印”,让学生比较换字前后表达效果的细微差异,最后老师总结。【预设】“泻”字,描绘了月光如流水,化静为动,突出动态感。“浮”字,写出荷塘之上,薄雾轻扬而上的轻飘状态,又漂浮不定,更显绰约,突出状态美。“洗”字,却用牛乳,突出月光照耀下的叶和花洁白鲜艳、细腻柔和的质感,突出色彩美。”画”字,有人为含义,富有情趣,以月光代清水,以树影当浓墨,把荷塘当画纸,轻点晕染,明暗有致,突出绘画美。【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学习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体悟文章准确用字,熟练运用比喻、博喻、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描绘荷塘月色美景,所达到的准确传神、生动形象、朴素典雅的语言美和朦胧清淡、富有诗意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与鉴赏能力。读——悟情感1.联系背景,体会情感默读整篇文章,联系时代背景,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作者后面会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预设】此文作于大革命失败的时候,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中华大地,作者感到十分压抑苦闷,虽然眼前的荷塘和月光很美,让作者联想起采莲嬉游的时光,但在那个背景下,作者忧愁的心情始终挥之不去,所以热闹一点也没有感染他。2.创设情境,朗读悟心全班在音乐中齐声朗读文章最后一段,思考这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预设】从“采莲人”“流水的影子”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让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场梦,只留下无尽的怅然落寞。3.回顾全文,探索变化回顾全文,探究一下文章中作者的情绪变化,这种变化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预设】心情不宁静→夜赏荷塘排遣不宁静→看到美景的喜悦→惦江南的苦闷思念→现实的哀愁,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绪变化,学习此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方法,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结——能应用教师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