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工程课件-02-共8讲_第1页
酶促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工程课件-02-共8讲_第2页
酶促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工程课件-02-共8讲_第3页
酶促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工程课件-02-共8讲_第4页
酶促反应动力学-生物反应工程课件-02-共8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酶促反应动力学2.1酶促反应动力学的特点2.1.1酶的基本概念2.1.2酶的稳定性及应用特点酶是以活力、而不是以质量购销的。酶有不同的质量等级:工业用酶、食品用酶、医药用酶。酶的实际应用中应注意,没有必要使用比工艺条件所需纯度更高的酶。经典酶学研究中,酶活力的测定是在反应的初始短时间内进行的,并且酶浓度、底物浓度较低,且为水溶液,酶学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酶促反应的机制。工业上,为保证酶促反应高效率完成,常需要使用高浓度的酶制剂和底物,且反应要持续较长时间,反应体系多为非均相体系,有时反应是在有机溶剂中进行。2.2均相酶促反应动力学2.2.1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可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方法建立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对酶促反应,有:

式中,

k:酶促反应速率常数;

r:酶促反应速率;

rA:以底物A的消耗速率表示的酶促反应速率;

rP:以产物P的生成速率表示的酶促反应速率。对连锁的酶促反应,

2.2.2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2.2.2.1米氏方程根据酶-底物中间复合物假说,对单底物酶促反应,其反应机制可表示为: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几点假设:(1)CS>>CE,中间复合物ES的形成不会降低CS。(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3)为快速平衡,为整个反应的限速阶段,因此ES分解成产物不足以破坏这个平衡。解之,得令则根据假设建立动力学方程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几点假设:(1)CS>>CE,中间复合物ES的形成不会降低CS。(2)不考虑这个可逆反应。(3)CS>>CE中间复合物ES一经分解,产生的游离酶立即与底物结合,使中间复合物ES浓度保持衡定,即。解之,得令则根据以上假设,可建立如下方程组米氏方程rrmaxrmax/2KmCS图2-1

酶浓度一定时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米氏方程的讨论:当CS<<Km时,,属一级反应。当CS>>Km时,,属零级反应。当CS=Km时,。Km在数量上等于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双倒数法(LinewearBurk):对米氏方程两侧取倒数,得

,以作图,得一直线,直线斜率为,截距为,根据直线斜率和截距可计算出Km和rmax。-1/Km1/rmax1/r斜率-Km/rmax1/CS图2-2双倒数法求解Km和rmax

2.2.2.2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失活作用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EISESI竞争性抑制反应机理: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解之,得,式中:采用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解之,得式中:非竞争性抑制反应机理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

解之,得式中: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解之,得式中: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令可变形为:

可变形为:

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1/r1/CS1/rmax-1/Km-1/Km’1/r1/CS1/rmax-1/KmCI=0CI

1/rmax’CI=0CI

产物抑制:酶促反应中,有时随产物浓度提高,产物与酶形成复合物,阻碍了底物与酶的结合,从而降低了酶促反应的速度。反应机理:

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力学方程:解之,得式中:稳态法推导动力学方程:解之,得式中:可见,产物抵制属于竞争性抵制底物抑制:对于某些酶促反应,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反应速率呈下降趋势,称为底物抑制。CSCSr底物抑制反应机理:快速平衡法推导动学方程:解之,得式中:2.2.3多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一般的多底物酶促反应可表示为:这里讨论:双底物双产物情况反应机制:关键问题:底物A、B哪个先和酶结合?

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先与酶结合(随机机制)A先与酶结合或B先与酶结合两底物同时与酶结合(可能性极小)随机机制(分支机制)EEBEAEABEPQEPEQE(不形成三元复合物)反应模型EAE+A-A-P+P+B-BEQ-Q+QEEG

(EG:修饰过的酶)简单机制EEAEAB+A-A+B-BEPQ-Q+QEPE-P+P双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

反应机理:解之,得式中:2.3固定化酶促反应动力学2.3.1固定化酶促反应动力学基础2.3.1.1酶的固定化技术定义酶的固定化技术是将水溶性的酶分子通过一定的方式,如静电吸附,共价键等与载体如角叉菜胶、离子交换树脂等材料制成固相酶的技术。细胞的固定化技术:为省去从微生物(或动、植物)中提取酶的操作,确保酶的稳定性,采用直接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动植物细胞、组织技术。

物理吸附法载体结合法离子结合法共价结合法

交联法格子型包埋法微胶囊2.3.1.2酶和细胞固定化方法交联法EOEEOOOE2.3.1.3固定化对酶性质的影响底物专一性的改变稳定性增强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变化动力学参数的变化2.3.1.4影响固定化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

分子构象的改变位阻效应微扰效应分配效应(可用Kp

定量描述)链接扩散效应

(可定量描述)分配系数(Kp)链接

分配系数:载体内外底物(或其他物质)浓度之比。

Kp的测定:已知底物浓度(CS0

),体积(V0)的溶液中,放入不含底物的一定体积的载体,并保持适宜条件,当达到平衡时,测定载体外溶液的底物浓度(Cs)。2.3.2固定化酶促反应过程分析2.3.2.1外部扩散过程以表面固定化酶为例。CSCSS外扩散过程分析外扩散速率:

达到平衡时,即

酶促反应速率:

N,rrmaxNmax0CSSCS(CSS,rout)NmaxN,rrmax0

CSSCS(CSS,rout)Da准数:当时,过程为外扩散控制。当时,过程为反应控制。式中:表明C*为Da准数的函数,即(时,)表明为C*的函数,即

可见,Da准数是决定效率因子和比浓度C*的唯一参数,因而是表征传质过程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基本准数。

Da准数越小,固定化酶表面浓度越接近于主体浓度CS,越接近于1。Da准数越大,固定化酶表面浓度越趋近于零,越小,越趋近于零。

为提高固定化酶外扩散效率,应设法减小Da准数。减小Da准数的措施:

1、降低固定化酶颗粒的粒径,增大比表面积,但由于粒径减小会伴随压降增加,因此应用中综合考虑,确定合适的粒径。

2、使固定化酶表面流体处于湍流状态以增大。2.3.2.2内部扩散过程具有大量内孔的球形固定化酶颗粒Rdrr内扩散效率因子稳定状态下,对底物进行物料衡算:

流入量-流出量=反应量整理,得两侧同除

,得当反应符合米氏方程规律时,故,令,,,上式可转化为无因次形式,得边界条件:,,该微分方程无解析解,只能用数值法求解。西勒准数()

的物理意义是表面反应速率与内扩散速率之比。对各类反应动力学与固定化酶的形状,普遍化的的定义式为:引入无因次参数,则无解析解,只有数值解。

见教材33页图2-10

内扩散效率因子in是和的函数。

in影响不大,影响

in的主要参数是西勒准数

。如果,则不随

变化,近似等于1,也就是说没有内部传质阻力,若,则,反应为内扩散所限制。

为提高固定化酶内扩散效率,应设法减小

。减小

的措施主要是适当降低固定化酶颗粒粒径。外扩散过程内扩散过程

Da准数是决定外扩散效率的唯一参数。准数是决定内扩散效率的主要参数。

Da准数定义:西勒准数定义:

外扩散效率因子定义:

内扩散效率因子定义:

Da<<1,过程为反应控制;

Da>>1,过程为外扩散控制<<0.3时,过程为反应控制;>>0.3时,过程为内扩散控制。2.4酶的失活动力学2.4.1未反应时酶的失活动力学2.4.1.1一步失活模型

式中:E—具有活性的酶,D—失活的酶。

kd—失活反应速率常数。建立酶失活动力学方程:

边界条件:

积分,得几个概念:

:一步失活常数:半衰期,当:时间常数,三者关系:2.4.1.2多步失活模型

多步串联失活模型:同步失活模型:式中,为失活速率常数为的酶组分的分率。因此,2.4.1.3温度对酶失活的影响式中,

指前因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