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景园林根底知识一.风景园林根本概念1.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2.圃:古代由菜园、果园开展而来,逐渐成为植物栽培、欣赏为目的的与园并称的形式之一,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以外的第三个源头。3.园:古代种植蔬菜果树花木、四周又用藩篱围绕的场地叫做园。直到后期,才明确分出园所以树果者,种菜曰圃。4.园林:在一定的地域里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5.风景园林: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6.园林学: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开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开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和艺术。6.园林设计: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7.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8.城市绿化: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指导建设城市公园、居住区和街道绿化等绿色空间的营造实践。9.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10.场地规划:一种较为传统的风景园林实践形式,它的范畴包含园林设计,如风景园林师所做的传统工程----公园、游园、广场、校园、居住区等规划都属于场地规划的范畴。场地规划是根据场地使用方案的需要,对场地特征进行分析,把需要与特征进行综合并创造性地进行整合,这种整合是在功能与美学的根底上进行的。:11.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12.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室外休息、欣赏游戏运动娱乐由政府或公共团体经营的市政设施。12.国家公园: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13.园林建筑:是一种独具特点的建筑,它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简而言之,园林建筑是可居、可游、可观的。14.园林植物:适用于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的观花、观叶或观果植物,以及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防护植物与经济植物。15.园林风格:是以主要用真实的自然材料来表现自然美和人在自然里的生活之美为特征的,他和建筑及实用工艺一样,都不属于无功利目的的纯艺术领域,却又包含有相当的艺术成分。16.园林地方风格:是由造园者的主观因素〔思想,情操,趣味,修养等〕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文化和文化传统等客观因素相统一所形成的特征,是当地的社会生活内容与园林艺术形式相统一而在整体风貌上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色。17园林意境: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18.园林景题:中国园林的艺术创作,也和中国画一样,讲究景象主题的诗文表达,即景题。不但一座园林有标题,园中的各个景象也有标题和抒发情景的诗文题咏。19.园林景趣:游览者在园林欣赏活动中触景生情所产生的审美感受。20.园中园:园林中景观较幽闭的景区、景点,它们自成单元,各具不同景观主题和建筑形象,功能也不尽相同,既是大园林的不同组成局部,又相对独立而自成完整小园林的园中园格局。21.生态城市:是人类社会理想的城市开展形态,兼顾了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可持续开展的需求,其典型的城市建设指导思想是“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特别强调城市开展要为生物多样性提供合理充分的空间。22.城市“园林化〞:就是要通过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的途径,提高城市的生态化水平,营造可持续开展的绿色城市。23.植物造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24.“魏晋风流〞:知识分子出于愤世嫉俗,常常以任情放纵、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对抗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的解放,一方面表现为饮酒、服食、狂狷的具体行动,另一方面那么表现为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思想作风,这就是所谓的“魏晋风流〞。25. 城市山林:在城市中追求与大自然相似的人居环境,通过对山水的经营到达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手法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26. 文人园林:是士流园林之侧重于以赏心悦目而寄托理想、陶冶情操表现隐逸者,不仅是文人经营或所有的园林,也泛指那些受到文人趣味浸润而“文人化〞的园林,渊源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呈兴起状,到了宋代已成为私家造园活动中一股巨大的潮流,占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及于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27. “一池三山〞:以汉代建章宫中太液池,蓬莱、嬴洲、方丈三山为开始,成为中国造园山水格局的典范。28. “曲水流觞〞:弯弯曲曲的溪水,人们列坐溪旁,永羽觞盛酒自上游流下,羽觞停留在谁的身旁,谁就把觞中之酒饮尽,这就叫做“曲水流觞〞。28.规正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几何式、对称式园林,整个园林及各景区景点皆表现出人为控制下的几何图案美。园林题材的配合在构图上呈几何体形式,在平面规划上多依据一个中轴线,在整体布局中为前后左右对称。29.自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选址恰当,能以少量的花费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之真趣。30.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31.主景:主景是重点、重心、是空间构图中心、能表达园林的功能与主题,富有艺术上的感染力,是欣赏中的焦点。32.景观解说牌:景观解说牌是说明单个景点的名称、内容、背景以及最正确游览、欣赏方式和角度等信息,是对该景区内具体景观的全面解说。33.花架:又名凉棚、花廊、绿廊、蔓棚等,是顶部由格子条所构成,上方攀缘蔓性植物的一种庭园设施。藤蔓类植物的攀缘习性,可增加景观生气。34.花台:古典园林中特有的花坛形式,常用砖石砌成规那么的几何形体,自然地种植着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欣赏植物,植床高度可以提高到50—80cm。35花境:是从规那么式到自然式构图的过渡形式的植物种植形式,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相似,植床两边是平行的直线或有轨迹可寻的平行曲线,可在一边用常绿木本或草本矮生植物镶边,植物配置是自然式的,主要平视欣赏其本身所特有的自然美以及植物自然组合的群落美。二.中国古典园林名例1.岭南园林:岭南泛指我国南方的五岭以南的地区,古称南越。清初,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比拟兴旺,文化相应繁荣,私家造园活动开始兴盛,逐渐影响潮汕、福建和台湾等地。到中叶日益兴旺,在园林的布局,空间的组合、水石的运用和花木的配置上有自己的特点,形成与北方园林、江南园林三足鼎立的三大地方风格之一。岭南园林的典型代表有,顺德的清晖园、佛山的梁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东宛的可园,粤中四大名园。2.上林苑: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有多种功能和游乐内容。今已不存,上林苑地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3.西苑:隋炀帝在洛阳西侧兴建的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皇家园林。是一座以人工开凿的大水域“北海〞为中心的人工山水园,唐代改名东都苑。4.“三山五园〞: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圆明园、畅春园。5.寿山艮岳:宋徽宗赵结在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于宫城东北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原名万岁山,后按八卦方位,改名艮岳。艮岳的建园工作宋徽宗亲自参与,先有周详的设计图纸后事建造,为经营此园,宋徽宗不惜花费大量财力物力,广搜江南奇花异木和石料,还为此专门设立了应奉局和“花石纲〞。是一座叠山、理水、花木、建筑完美结合的具有浓郁诗情画意而较少皇家气派的人工山水园。6.颐和园:在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7.承德避暑山庄: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区北部,建于清代,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离宫别苑,清康熙帝对北方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为每年北巡去木兰围场而始建的行宫,后经乾隆等继续完善,成为著名的皇家避暑胜地。8.寄畅园:位于无锡城西锡山和惠山山麓的一座中型别墅园林,9.谐趣园: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颐和园中摹仿无锡寄畅园修建的一座园中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10.拙政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为明代王献臣的私园,主人因厌恶朝政,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句意为园名,由明代文人文征明设计。11.留园: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12.影园:是明代郑元勋在扬州的一座私园,由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设计,是一座水景园,因“水影、柳影、山影〞而得名。三.中国古典艺术1.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借景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传统手法。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造园者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收无限于有限之中。分俯借、仰借、远借、邻借、应时而借。2.点景:如抓住园林绿地中每一景观的特点及空间环境的景象,再结合文化艺术要求,进行高度概括,点出景色的精华,点出景色的境界,使游人有更深的感受,谓之点景。如景色的命名,园林题咏,导游说明等。3.框景〔尺幅画、无心画〕: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4.对景:凡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为对景。对景有正对互对之分。5.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欣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6.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7.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方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8.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9.假山:在园林中以造景和登高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人工构筑的模拟自然山景的构筑物。10.置石:用石材或仿石材料布置成自然露岩景观的造景手法。四.中国古典园林名人1.计成:明末著名造园家,字无否,号否道人,苏州吴江人,于1634年写成中国最早的和最系统的造园著作——《园冶》,被誉为世界造园学的最早的名著,扬州影园是他的设计作品。2.戈裕良:乾隆间江南著名的叠山名家,苏州环秀山庄、扬州小盘谷的叠石均出自他之手。3.张南垣:名涟,原籍江苏华亭,生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晚岁徙居嘉兴,毕生从事叠山造园,主张以截取大山一角而让人联想大山整体形象的做法,开创了叠山艺术的一个新流派。4.文震亨:《长物志》的作者,6.李渔:字笠翁,钱塘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李渔是以为兼擅绘画、词曲、小说、戏剧、造园的多才多艺的文人。著有《一家言》。五.日本园林相关概念1.枯山水:日本禅宗园林的具体形式之一,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到达自我修行的目的。在园林中没有水的情况下,通过石的组合和沙到达模拟水的感觉〔也有用植物代沙的,如植物枯山水〕,其中石象征海岛,沙象征海水。著名的代表是西芳寺庭院、天龙寺庭院,均为禅师梦窗国师设计造。2.“真、行、草〞:是日本庭园的一种风格,真-是对自然的写实,直接的模仿;草-是对自然的写意,如枯山水;行-介于写意与写实之间,既有写意又有写实,在日本造园中常常同时运用。3.日本苔园:枯山水的一种,用绿苔代替沙象征海水的一种做法。代表作品:“圆通寺〞。六.西方园林概念和名人1.田园城市(GardenCity):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2.雅典宪章: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拟订于雅典,居住、工作、游息与交通四大活动是研究及分析现代城市设计时最根本的分类。3.邻里单位:美国社会学家佩里通过研究邻里社区问题,在20年代提出居住区内要有绿地、小学、公共中心和商店,并应安排好区内的交通系统,是他最先提出“邻里单位〞概念,被称为社区规划理论的先驱。它是社会学和建筑学结合的产物。从6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它不尽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要求,因为城市生活是多样化的,人们的活动不限于邻里,后邻里单位理论又逐渐开展成为社区规划理论。中国园林历史与园林文化一.东西方园林开展历程比拟从精神空间+生活空间→居住空间→城市空间→环境空间1.东方:社坛、台、瑶池、园圃、囿→园、园林、庭院〔园〕→公园、绿地、城市→地域环境2.西方:Eden/Paradise→Yard/Garden→Park/City→Environment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一)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不同:1.自然山水园:选址一般为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以天然山水植被环境或其局部片段作为建园基址,在原始地貌的根底上进行调整、改造和加工。例如:杭州西湖,洞庭湖,岳阳楼,五岳以外佛教四大名山。:选址以城镇内居多,平地造园,把天然的山水风景缩移摹写到一个小范围内;人的创造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最能代表中国园林艺术成就的一个类型。例如: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掘政园,留园〔二〕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帝或皇室私有,规模大、景观丰富;有苑囿、御苑等别称2.私家园林:民间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多数为宅园,依附于邸宅,主人日常游憩、宴乐、会友、读书的场所,规模不大,景观以精巧取胜;园、山庄、别业等别称3.寺庙园林: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化环境,与寺观内宗教建筑结合,环境恬适宁静,古树参天,绿树成荫4.风景名胜:〔三〕按照地域划分:1.北方园林2.江南园林3.岭南园林4.巴蜀园林川〔西园林〕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开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一〕商周,秦汉时期的园林起源〔生成期〕商周时期,是中国的造园活动最早的时期,最初的形式是囿,是中国古代利用天然山水林木进行加工,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后周文王修建了灵台,灵沼,灵囿,是中国自然山水园形式的先驱。灵台,象征高山;灵沼象征大海,灵囿;象征滋养万物生长的辽阔土地。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对于宫室苑囿的经营都到达了一定的水平。秦汉时期,囿演变为苑,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造园高潮,在囿的根底上开展成为在广阔地域内布置宫室组群的“建筑宫苑〞,出现了皇家园林这个园林类型。东汉是园林由生成期开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期。该时期的主要特点:1、园林内容驳杂,园林概念模糊,不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类型,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总体规划比拟粗放,谈不上多少设计经营。3、造园活动并没完全到达艺术创作的境地,园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猎、通神、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憩、欣赏为主。4、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加上神仙思想的影响,大自然在人们心中保持着一种浓重的神秘性。代表作有:姑苏台、建章宫、宜春苑、上林苑〔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形制〔转折期,寄情山水,崇尚隐逸〕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哲学思想上儒,道,佛诸家争鸣,士大夫阶层为逃避纷扰世事而寄情山水,影响到园林创作,造园的主导思想侧重于追求自然情致,以山水为题的“自然山水园〞形式得以开展,是中国古典园林开展史上的一个转折阶段,由单纯的摹仿自然山水形象开展到概括,提炼及抽象化,突出园林的游憩功能,初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园林艺术体系。该时期主要特点:1、园林的规模比拟小,规划设计更趋于精密细致;2、由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综合而成的景观,其重点已经从模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的题材的创作,转向以人间的现实取代仙界的虚幻。3、皇家园林开始受到民间的私家园林的影响。4、着重写实转向写实和写意相结合,开始出现了私家造园的活动,同时随着佛教的传入,出现寺观园林。该时期的代表作有铜雀苑、华林园、同泰寺。〔三〕隋、唐时期的园林营造〔全盛期〕魏晋以后,进入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省时期。唐朝时期,在中国自然山水园中,自然景观是主要欣赏对象,它以山,水,地貌为根底,以植被作装点,将建筑美与自然美相结合,追求诗情画意〔即意境〕,使人在建筑中更好的体会自然之美,产生了“写意山水园〞。有些文学作品提出了造园理论和园林布局的手法,如王维在《辋川集》中用诗句道出了怎样欣赏山水与植物之美,怎样在可歇,可观,可成景处选地构筑亭馆,怎样利用自然胜景组成优美的园林别业。该时期的特点是:1皇家园林的气派完全形成。2私家园林的艺术性升华,诗画的互相渗透,以诗入画、因画成景在唐代开始形成,文人园林的兴起。3寺观园林的普及4公共园林已更多地见于文献记载,5风景式园林创作技巧手法提升,6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三个艺术门类有互相渗透迹象。该时期代表作:华清宫、兴庆宫、九成宫〔四〕宋元时期的园林文化〔成熟期〕两宋时期到清初,是中国古典园林开展的成熟期。宋代的帝王宫苑,以寿山艮岳为最。寿山艮岳的山水创作艺术极为精湛,各种景致力求细腻变化,典型的表现了以山水创作为骨干的北宋山水宫苑风格。其山水创作,表达了造园家对自然景观的认识和情感,并点缀以亭台楼阁,饱满以树木花草,到达了妙计山水的境界。宋代也是叠石构洞等民间园林艺术兴旺兴旺的时代,私家园林的开展十分显著,几乎可以喝皇家苑囿平分秋色。宋代也开始有了评述名园的专文,如《洛阳名园记》,《游金陵诸园记》,此外,宋代欣赏树木及花卉的栽培技术已出现引种驯化,嫁接等方式,并有园林专著出现,如《洛阳花木记》,《扬州芍药谱》。该时期的特点:1.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2、大批优秀的造园家出现3、写意创作占主导地位4、皇家园林的规模趋于宏大,皇家气派又见浓郁。5、公共园林已经比拟普遍,都具备开放性的、多功能的绿化空间性质。该时期的代表作:寿山艮岳,西苑,狮子林〔五〕明、清时期的园林开展〔成熟后期〕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开展到顶峰的时代,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水平很高。中国古代园林的四大根本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次期内都已经开展到了相当完善的程度,在总体布局,空间组织,建筑风格和植物造景上都各有特色。此时,在园林建筑理论方面也硕果累累,出现了一些有关造园艺术技术与经验的专门论著,如计成的《园治》,李渔的《一家言》,也对国外的造园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清朝末期,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曲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封建王朝末世盛衰的消长。该时期特点:1、民间私家园林一直承袭了上代的开展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立的局面。2、宫廷和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娱于园的倾向显著。3、公共园林在上代的根底上,又有长足的开展。5、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西方园林文化开始进入中国。该时期代表作:颐和园,避暑山庄,万岁山四.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原那么〔法那么〕五.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与自然,高于自然〔1〕园林景观模板来源于自然〔2〕构景要素是自然风景要素〔3〕造景手法精炼、概括自然,对自然的典型化再现。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1〕中国园林建筑材质取自于自然木质〔2〕建筑内部空间与自然外部空间沟通融合〔3〕建筑群体布局因山就水与自然嵌合〔4〕建筑形象和细节处理蕴含自然哲理。诗画的情趣〔1〕将诗画的境界、场景以具体的形象展现〔2〕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对园景点题,〔3〕借鉴诗文画理的章法对园林景观、布局结构进行组织〔4〕造园如作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照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4.意境的涵蕴〔1〕诗为意境,画为蓝本〔2〕山水写意,花木含情〔3〕园林创作“寓情于景〞,园林鉴赏“触景生情〞〔4〕“观〞,“品〞,“悟〞六.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1.江南园林〔诗情画意〕2.北方园林〔稳重、敦实〕3.岭南园林〔密集、紧凑〕4.巴蜀园林〔质朴〕5.西域园林〔少数民族园林〕七.中国古典园林名著1.明代专业园林匠师,造园家——记成,代表作《园冶》《园冶》一书,是我国古代传统园林知识的专著,既是实践的总结,也是理论的概括。《园冶》全面论述了宅园,别墅营造的原理和技艺手法,总结了民间匠师的造园经验。全书工三卷,由“兴造论〞和“园说〞两篇组成,其主旨是要“相地合宜,构园得体〞,始终贯穿“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指导思想;达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说明造园所要到达的意境和艺术效果。计成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所以在《园冶》中,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趣的内容很多。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表达。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经过艺术剪裁,以到达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的痕迹。例如在园林中叠山,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亭子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建筑,但“安亭有式,基立无凭〞。建造在什么地方,如何建造,要依周围的环境来决定,使之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使环境显得更丰富自然。例如在厅堂前置山,“耸起高高三峰,排列于前〞,那就是败笔。长廊是游览的路线,“宜曲宜长那么胜〞。要“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楼阁必须建在厅堂之后,可“立半山半水之间〞,“下望上是楼,山半拟为平屋,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尽可能做到使远近、上下、大小互相制约,到达有机的统一,要表达出大地的多姿。它有的似山林,有的似水乡,有的庭院深深,有的野味横溢,各具特色。如苏州拙政园,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这一带原来的一片洼地便形成了池水迂回环抱,似断似续,崖壑花木屋宇相互掩映、清澈幽曲的园林景色,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作。“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那么和手段。“因〞是讲园内,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而“借〞那么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那么无拘远近〞,它的原那么是“极目所至,俗那么屏之,嘉那么收之〞,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使视线越出园垣,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古寺凌空的胜景,绿油油的田野之趣,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为我所用。这样,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就能做到得体合宜。——李渔,《一家言》《闲情偶记》《一家言》中写到“园林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意思是,园林设计,应注重设计精妙而不在乎装饰多么华美,应注重设计新奇、大气、雅致而不在乎它多么小巧玲珑、绚丽多姿。这说明历代园林建筑的审美观点与中国园林崇尚自然美的宗旨是一样的。《闲情偶记居室部》中的山石一章,对庭园的叠石山发挥了独到的见解。“言山石之美者,俱在透、漏、瘦三字。此通于彼,彼通于此,假设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谓瘦也。然透、瘦二字在在宜然,漏那么不应太甚。意思是,说山石的美丽,都蕴涵在透,漏,瘦三个里.这里通向那里,那儿又通向这儿,如果有道路,这就是所谓的透;石头上有洞,四周看起来很可爱,这就是所谓的漏也,;陡峭的山壁在半空中挺立,不向任何东西依靠,这就是所谓的瘦.对于石头透和瘦二字越突出越好,然而漏过了就反而不好了。——文震亨,《长物志》《长物志》共十二卷,分别为: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塌、器具、衣饰、舟车、位置、蔬果、香茗。其内容涉及范围较广,依现代学科划分,可分为建筑、动物、植物、矿物、艺术、园艺、历史、造园等方面。《长物志》长期做为园林设计的典籍,因此以往对这本书的研究大多是从园林设计或建筑的角度进行考量的。《长物志》与《园冶》同为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双璧。《长物志》偏重于品物的艺术鉴赏,而《园冶》那么侧重于园林的技术探求,二者互为补充,构成了我国古代园艺艺术的整体风貌。《长物志》中室庐、花木、水石、禽鱼、蔬果等五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根本构建,其选材、构造与布局是造园活动与灵性生活的浑然天成,也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沉醉其间的原因所在。而书画、几榻、器具、衣饰、舟车、位置、香茗等七志,那么表达了古代居宅所用器物的制式及极尽考究的摆放品位。——《营造法式》《营造法式》全书34卷,主要是对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法式〞即条例,律令的含义。八.中国近现代园林名著1.《中国造园史》——陈植〔我国著名的造园学家、林学家,主要著作:《都市与公园论》、《欣赏树木学》、《造园学概论》、《园冶注释》、《长物志校注》等〕2.《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著作,本书阐述苏州园林开展的历史和造园艺术的成就。对主要园林做了精心测绘,分析总结了这些园林的造园艺术、构思和手法。3.《江南园林志》——童寯〔jun4〕一本论述和介绍中国苏、杭、沪、宁一带古典园林的专门著作。本书分文字和图片两局部。文字局部包括造园、假山、沿革、现状、杂识五篇,论述中国造园的传统特色和一般原那么,阐释假山艺术,介绍江南各地著名园林的沿革、现状、艺术特点并作出评价。是中国最早采用现代方法进行测绘、摄影的园林专著。九.中国古代园林历史名人1.计成——明末著名造园家,字无否,号否道人,苏州吴江人。他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整理了修建吴氏园和汪氏园所作的局部图纸,于1634年写成了中国最早的和最系统的造园名著《园冶》,被誉为师姐造园学的名著。他也是一位诗人。2.张涟——中国明末清初造园艺术家,尤擅长叠山。张涟,少时学画,善绘人像,兼工山水,以山水画意造园叠山。张涟对中国造园叠山艺术的重大奉献是改变了那种矫揉造作的叠山风格,对后世造园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畅春苑、南海瀛台、玉泉山静明园,以及王熙怡园皆出其手。十.中国古典园林意境表述1.“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园林把“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最高标准,“师法自然,融于自然,表现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之思想的表达。“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是园林设计的原那么。“天人合一〞思想以崇尚自然为宗旨,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表现自然,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形态。2“山因水活,水随山转〞山与水在空间上隔相照应,形成了迂回曲折时宽时窄的流经形态,贯穿于各个景区之间,只有流动着的水,才能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只有活泼泼的水,才能给园林带来流动的气息。山赋予水以形,水赋予山以活力,山与水的结合给予园林的空间与倒影,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美。山与水的结合,也表达了阴阳调和的宇宙观。3“精而合宜,巧而得体〞每件物品,包括树木、花卉、建筑、文字、匾额、刻石都非常地精致,把他们的安置经过艺术处理,既能发挥自己本身的作用〔如匾额,增加文化气氛,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又能与周围环境融合,衬托物镜,幻化出意镜。空间的布置与分割,非常巧妙,在整个园林的意境中处理得非常得体。4“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叠石是园林的骨架,理水是园林的脉绪。石头坚硬,坚强,有着坚硬的外表;水,忧愁含蓄,给人静谧的感觉,与之形成鲜明的比照。同时艺术处理之后,两者相得益彰。同时坚石、怪石作为骨架能寄托主人的感情。流水荡漾也能代表主人的情趣。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作为园林的构成要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5.“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曲径通幽〞的审美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审美的最高境界之一。曲径通幽是指在造园之前,事先考虑到构园意境,这也是与西方园林最大的不同处。通过对空间的循环反复,空间位置的置换等,营造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空间上的风回路转,时刻给人出其不意的好奇之感,让人意犹未尽,这也时中国含蓄心理的表达。曲径通幽构园技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小区规划方面,室内空间方面也可运用。空间位置的灵活组织,空间大小尺寸合宜,空间转换出其不意的趣味性的探索营造出一种有文化修养的,耐人寻味的意境。6.“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及对于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返朴归真意为学道者通过修炼性命,摒弃性欲和伪性,返归纯朴天真的本性,如同赤子,而与道同一。其来源于老子的人生观——清虚以自守,柔弱以自持。老子认为人假设以“道〞为准那么,遵守一定的行为标准,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就可以返本复原、返朴归真,和大自然“道〞融为一体,处于一个永恒不变的境地而成为神仙,故老子说“谷神不死〞。返朴归真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但说明了老子对生活的态度,还说明了老子的生活方式。中国古典园林遵循追摹自然的原那么,返璞归真,融于自然,表现自然。追求天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特点,。把人工美和自然美融合起来,使自然境界和合现实生活列为一体,表现出自然环境,社会社会生活、人的情趣和美德、理想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可居,可游,可观的现实物质空间。返璞归真,崇尚自然,使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形态。随着社会生活的进步,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愈演愈烈,人与自然是否能更好的和谐开展问题成为必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意识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从而进行了保护自然,在自己创造的人工环境中表现自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璞归真的设计理念营造出来的回归自然的、富于野趣的意境,能更好缓解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在追求天和常乐的意境之中得到精神的放松与自由。返璞归真的审美意境在把现代景观设计推向人性化的设计中,更好的效劳于人,造福于人。“源远流长〞之意境分析这种有源头有去处的水体布局蕴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从自然界悟出的哲理,反过来又运用于园林创构和园林审美中,即在满足视觉审美的同时,还要澡雪精神,使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瞻园、寄畅园的水体布局充分表达了这种哲学理念,有着深沉的文化积淀。十一.中国古典园林营造要素及表现形式山水创作山水是自然界中最富艺术魅力的根本景观。在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里,“山水〞是园林地形的简称。地形整理是创作园林景观地域特征的根本手段。山、水、平地的布局,奠定了园林景观环境的根本轮廓。被塑造的山水地形,是一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统一的艺术形象。在中国古典园林里,山可以分为土山和石山两种。〔1〕土山主要用来表现自然风景中有较厚土壤覆盖及饱满植被的山。土山的效果,除考自然石的配置以外,主要是用植物来衬托山林气息。〔2〕石山主要分为土胎石山和纯石山。土胎石山是先叠石,后填土,保证叠石的稳定性。纯石山在堆砌石,要在配置植物之处留土露出花台,结合山的游览路线做“峰回路转〞的的布置。在自然界里,水具有调节大气湿度,改善小气候,滋润土壤繁殖花卉的作用。因此,园林水景是造园的重要要素。水景可以丰富园林游乐活动,如采莲、垂钓、泛舟等。水体与山体、建筑、植物的巧妙搭配,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景观。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方式,可把水做成流泉、飞瀑等动态水景,也可做成池塘、湖泊等片式水面。建筑经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是通过与自然要素的直接关系而组织于景观当中的,具有使用价值和欣赏的双重功能。建筑常与山池花木搭配组成园景,并作为园景的主题形象。建筑的布置,都力求在欣赏景致的最正确位置,依山伴水,既诗话自然,又融于自然。其大小、多少、样式、色彩等方面的处理,对园林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在碧波荡漾的昆明湖与万寿山之间,重点布置了几组金碧辉煌的楼台殿阁,表现了君临天下的皇家气派。苏州园林。粉墙黛瓦,翠竹掩映,全然是另一种清新典雅。古典园林中的建筑,按使用功能常分为四类:〔1〕风景游赏建筑,通常是结合地形布局于自然山水或园林环境中,可独立成景。如厅、堂、斋、室。〔2〕庭院休憩建筑,其特点是以一组建筑围合成相对独立的庭院空间,穿插布置绿地花木,使室内室外空间相互渗透。如茶庭。〔3〕交通景观建筑,园林中的各式园路、桥梁、码头等,必须兼有交通和景观功能。〔4〕小品雕饰建筑,如景窗、景门、座椅、园灯、花架之类的建筑小品。植物配置植物是最富于变化的景观因素,成为风景资源的重要内容。园林植物以其姿态、色彩、光影、气味等特征,无时不给人以美的感受。创造景观变幻且富有生趣的园林空间,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功能。其营造目的,是使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比例适当、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取得“似隔非隔,相互渗透〞的景观效果。同时,园林植物还有许多独特的艺术功能,如隐蔽园墙,拓展空间:装点山水,衬托建筑;陈列鉴赏,景观点题;散步芬芳,招蜂引蝶;动物生趣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是生态自然要素的主要内容,可为园林景观增添生趣。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动物,都经过仔细的选择,除了要方便饲养和管理,还应根据园林景观的内容来选择。例如,以水为为主的园林景区,多放养水禽和欣赏鱼类;以山林为主题的园林景区,多放养走禽和鸭禽;空间尺度小的园林空间,就不适宜放养大的动物。天象季相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一贯重视借景天象,即日月星辰、天光云影、阴晴雨雪等自然因素的运动与渲染,巧妙地组织成优美动人的圆领景观。园林景观的明暗和色调变化,主要由天光云影所渲染,日照星辉的晨昏变幻,春夏秋冬的四季交替,在园林景观上都有直接的表现,如春花秋实,春燕秋虫等。诺能将天象因素做到应时而借,那么四季皆为佳景。景线布局从空间上看,园林景观结构是由景点、景区和景线等要素组合而成。“景线〞,是指景素的线性组合形态。从平面上看,景线有园路构成的游览线、池岸构成的水形线、花卉装饰的图案线、植物群落的林缘线等。从立面上看,景线有建筑的轮廓线和林冠的天际线等。在园林设计中,要将景线的布局做到是路也是景。要具备以下特点:〔1〕诱导游园。(2)与景对应〔因景设路,因路得景〕。〔3〕行进曲折(多配合山水环境有意的布置为曲折的形式)。〔4〕周始回环〔不同的路径之间要收尾衔接,贯穿一气〕。〔5〕形态变幻〔根本形态的道路,也可扩展成广场、庭院,与建筑相结合布置成游廊、穿堂等,与山体相结合布置成隧洞、峡谷,与水面相接布置成步石、桥梁〕。〔6〕巧饰铺装。另外,还可以应用障景、对景、点景等手法来处理园林景线布局的空间关系。装饰陈设在中国的古典园林中,精湛的室内外装饰、装修工艺和恰如其分的文玩陈设,也是重要的园景营造元素。包括家具、灯具、文具、屏风、文玩字画等。尤其是一些独具欣赏价值和使用功能的建筑小品和雕饰物,广泛用于点缀园景和丰富游赏空间,如牌坊、门楼、照壁、花架、花坛、桌凳、雕刻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广泛运用的漏窗花饰,已经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标志符号。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结构,除物质的景观空间外,还包括了景观升华的主观表现形式,即“景题〞和“景趣〞。讲究景观主题的诗文表达,即景题。可以通过园林中各种景观的感染和景题的暗示,领会园林的意境。诗文题咏和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诗意的美感。好的诗文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园林景观增添景趣。十二.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主要形式和形象特点〔举例说明〕1.亭廊台榭2.厅堂轩馆3.楼阁斋室4.桥舫塔墙十三.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园林涵盖的范围中国自然山水园的代表作品苏州掘政园主景区的建筑比拟疏朗,意在点缀衬托山水花木的自然景观。整个环境虽然由人作,自然生态野趣十分突出,尚保存一些宋明以来的平淡间远的遗风。靠南的诺干次景区那么多是建筑围合的内聚空间,建筑密度大,提供主人生活和园居活动的需要。拙政园的园林艺术,存于其茂树曲池、水木明瑟旷远、富于自然之情趣,在中国的造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园林一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留园园林艺术的时空变化与持续在苏州园林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其中虚实、上下、明暗、动静、变化等处理的巧妙的佳例就是留园了留园入口以虚实变幻、收放自如、明暗交替的手法,形成曲折巧妙的空间序列,引人步步深入,具有欲扬先抑的作用,历来为园林界人士称道。先是幽蔽的曲廊,进入“古木交柯〞渐觉明朗,并与“华步小筑〞空间相互渗透;北面透过六个图案各异的漏窗,使曲廊与园中山池隔而不断,园内景色可窥一斑;绕出“绿荫〞那么豁然开朗,山池亭树尽现眼前,通过比照到达最正确境界。颐和园〔从中央建筑群平面、立面两个层面进行空间布局分析〕第一个特点是以水取胜,第二个特点是湖山结合,第三个特点是鲜明比照的手法,第四个特点是“借景〞的造园技法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山水格局〕第一,有起伏的峰峦、幽静的山谷,有平坦的原野,有大小溪流和湖泊罗列,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第二,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联成一片;山区自南而北,由四条沟壑组成,均通向湖泊平原,是后者进入山区的主要通道,也是两者之间风景构图上的纽带。山坡大局部向阳,既多幽奥僻静之地,又有敞向湖泊和平原的开阔景界;第三,狮子沟北岸的远山层峦叠翠,武烈河东岸和山庄的南面一带多奇峰异石,都能提供很好的借景条件;第四,水系充分发挥水的造景作用,以溪流、瀑布、平濑、湖沼等多种形式来表现水的静态和动态的美,因水成景乃是避暑山庄园林景观中的最精彩的一局部;第五,具有冬暖夏凉的优越小气候条件。五.网师园网师园的园林艺术特征就在于因诗成景、以画入园、因景生情。园林艺术中的动静处理手法,在以小巧玲珑,曲折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尤为成功六.北海公园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全园以神话中的“一池三仙山〞〔太液池、蓬莱、方丈、瀛洲〕构思布局,形式独特,富有浓厚的梦想意境色彩七.寄畅园〔布局特点〕寄畅园是江南地区一座保存较完好的明未清初之文人园林,园林总体布局,水池偏东,池西聚土石为假山,两者构成山水骨架,假山约占全园面积的23%,水面占17%,山水一共占去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建筑布置疏朗,相对于山水而言数量较少,是一座以山为重点、水为中心、山水林木为主的人工山水园。《寄畅园记》评价:“兹园之胜……最在泉,其次石,次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萜烯烃香精油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供水设备产品供应链分析
- 区块链数据存储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绘画笔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吉林省友好学校第78届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英语试题 含解析
- 电滑轮组产品供应链分析
- 临床试验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家用电动干衣机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积木玩具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安全灯用运动传感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排水检查井标准图集
- 取卵移植选择性减胎术后护理查房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试卷(答案)
- 第四章第3节运用选择结构描述问题求解过程说课 课件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Stable diffusion技术原理手册
- 认识大数据 课件 2022-2023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儿童康复治疗进展课件
- 保质期实验报告
- 医疗机构护患沟通能力沟通技巧培训教学课件
- 社会保险法(讲义)
- 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征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