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总结-2_第1页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2_第2页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2_第3页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2_第4页
微机原理课程总结-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总结 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专业:自动化班级:自动化二班 姓名:姚兰兰学号:1205032038指导老师:王敬生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微型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涌现了数十个品种几百个型号的微处理器,数据宽度从8位、16位、32位发展到了64位,处理器芯片的CPU核心发展到了双核乃至4核、6核和8核,当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智能多核时代。这门课程系统归纳和清晰展示已经发展了40多年的计算机高新技术,深入浅出地讲清楚那些看似深奥的计算机知识。关键字:微机原理

8086/8088

接口技术

正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共学了九章,内容包括2部分:第1~5章是基础部分,以8086为主要对象,包括绪论、8086CPU、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存储器。第6~9章讨论了接口和总线技术,包括中断、DMA和I/O接口以及8253、8254、8259A、8251A。第一部分:1、8086系统

BIU与EU的动作协调原则:它们两者的工作是不同步的,正是这种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的关系,使得8086/8088可以在执行指令的同时,进行取指令代码的操作,也就是说BIU与EU是一种并行工作方式,改变了以往计算机取指令→译码→执行指令的串行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正是8086/8088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2)它的工作模式:有最小和最大

(3)它的寻址方式:

a、数据操作数这类操作数是与数据有关的操作数,即指令中操作的对象是数据。数据操作数又可分为:

A

立即数操作数。指令中要操作的数据包含在指令中。

B

寄存器操作数。指令中要操作的数据存放在指定的寄存器中。

C

存储器操作数。指令中要操作的数据存放在指定的存储单元中。

D

I/O操作数。指令中要操作的数据来自或送到I/O端口。

b、地址操作数

这类操作数是与程序转移地址有关的操作数,即指令中操作的对象不是数据,而是要转移的目标地址。它也可以分为立即数操作数、寄存器操作数和存储器操作数,即要转移的目标地址包含在指令中,或存放在寄存器中,或存放在存储单元之中。

对于数据操作数,有的指令有两个操作数:一个称为源操作数,在操作过程中其值不改变;另一个称为目的操作数,操作后一般被操作结果代替。有的指令只有一个操作数,或没有(或隐含)操作数。对于地址操作数,指令只有一个目的操作数,它是一个供程序转移的目标地址。下面以MOV指令为例:

MOVdst,src;(dst)←(src)

2、I/O接口总线与中断

中断传送方式的优点是:CPU不必查询等待,工作效率高,CPU与外设可以并行工作;由于外设具有申请中断的主动权,故系统实时性比查询方式要好得多。但采用中断传送方式的接口电路相对复杂,而且每进行一次数据传送就要中断一次CPU,CPU每次响应中断后,都要转去执行中断处理程序,且都要进行断点和现场的保护和恢复,浪费了很多CPU的时间。故这种传送方式一般适合于少量的数据传送。第二部分:1、8253的引脚功能与系统总线相连:数据引脚D0—D7、地址引脚A1、A0、控制引脚RD/CS/WR;通道引脚CLKGATEOUT其他引脚GNDVCC

2、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的工作方式方式0:计数结束中断方式,方式1:可编程单稳态输出方式,方式2:比率发生器(分频器),方式3:方波发生器,方式4:软件触发选通,方式5:硬件触发选通。3、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8255A及其应用

8255A:引脚功能、内部结构A口B口C口、实际工作方式数据传送过程、

实际使用硬件连线软件编程。

3种工作方式: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2:双向传送

8255A的引脚:与系统总线相连:数据引脚D0—D7,地址引脚A1—A0,控制引脚RDCSWRRESET;端口线:端口PA7—PA0;端口C:PC7—PC4PC3—PC0;端口B:PB7PB0;其他引脚:GNDVCC

实际应用

由于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不断涌现,我们所学的芯片及其应用要适应生活和科技的需求,就拿8255芯片举例:

在实验中我们应用可编程输入输出接口芯片8255来实现交通灯控制实验,我们用8255的PA0..2、PA4..6来控制LED指示灯,模拟出交通灯的交替闪烁功能。这个小实验可以模拟出城市中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情况,用8255这个芯片就可以实现,所以可以看出我们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重要性。主机与外设的链接经常使用两种接口,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而8255是由三个并行输入输出端口,读写控制逻辑,A组和B组控制电路,数据总线缓冲器构成。所以这个实验使我们熟悉了8255内部结构,熟悉了8255芯片的3种工作方式以及控制字格式。总结:这门课程很注重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前后呼应,并有大量的程序和硬件设计类题目,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原理、结构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设计一个实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个个重要的知识点,引导我们很快的了解微机原理知识。在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中,我虽然没有将本门课程学得非常透彻,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