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自然心率思想新探_第1页
庄子自然心率思想新探_第2页
庄子自然心率思想新探_第3页
庄子自然心率思想新探_第4页
庄子自然心率思想新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子自然心率思想新探

自然开放可以说是庄子审美思想的神髓。庄子崇尚大美之“道”,崇尚“天籁”。何谓“道”庄子说:“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而所谓“天籁”,不过是庄子对他的自然之道的形象比喻罢了。郭象注之曰:“天者,自然之谓也”。又曰:“自已而然,则谓之天然”。在庄子看来,整体的宇宙生命本来就是和谐完美的,而这种和谐完美又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正因为它的自然天成,元气未亏,最接近于宇宙生命的本真,所以才是完全的美,是大美。故而,庄子将自然率真之美标举为审美之极至。苏轼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庄子的自然率真的审美思想,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艺观。苏轼认为,事物本身有其固有的“必然之理”,因而主张艺术创作要“如灯取影”一般,依照事物真相的“不差毫末”的“自然之数”来描绘客观事物。因为“造乎理者,能画物之妙,昧乎理,则失物之真”。至于行文,则更要遵循“自然之法”,“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艺术创作“必曲尽真态,合于天造”才能创作出佳品。显然,苏轼在艺术审美过程中也是把自然率真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的。一、文艺观的“随物赋形”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在庄子看来,美蕴藏在自然万物之中,人们应该依顺万物的自然规律,按照美的本来面目去展示美。苏轼在谈文论艺时,则屡次表明了其“随物赋形”的文艺观。苏轼云:“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不难看出,苏轼所说的艺术创作的“随物赋形”,即要求艺术作品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描写与表现客观事物。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受庄子“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的审美思想的影响,苏轼积极倡导艺术创作“随物赋形”的原则,强调依顺自然之理,自由地展示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艺术创作的“保真”庄子云:“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真者,所以受于天地,自然不可易也”。在庄子的思想观念中,“朴”即是“真”,“真”就是自然天性,是事物内里所包含的“道”的本真,也就是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美。这种内在的本质的美,在人,表现为“天而不人”,“能体纯素”的内在的德行;在物,则表现为淳朴未散,元气未损的自然天性。因而,庄子要人“守真”。基于此,庄子提出了“法天贵真”的审美原则,要人不要用人事去毁灭天然的“真朴”。庄子提出:“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世间万物均有其自然存在和变化的规律,而“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对待万物最好的方法就在于使其不失自然之“真”。那么,什么是自然之“真”,什么是人为地对自然之“真”的损害呢庄子说:“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由此,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也就是要人不要用人为破坏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为去破坏天性,而要顺其自然,以保其“真”、“朴”。因为在庄子看来,没有真,就谈不上美。“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这里的“真”,是一种内在的真诚,表现于外,就是“神”。抓住了事物的这个“神”,才能表现事物的内在的美。这种“真”而“神”形成的美,自然天成,没有丝毫矫饰做作的痕迹,方是最动人的美。苏轼继承发展了庄子“法天贵真”的审美思想,特别强调艺术创作的“保真”。首先,苏轼强调艺术创作要描写真态。苏轼曾有这样的论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在此,苏轼指出了艺术创作不能只求形似,而要能“写生”和“传神”,亦即要能形神兼备地写出、画出事物生动的“真态”。那么,如何才能使艺术创作达到生动传神的“写真”的境地呢苏轼明确指出:“天工与清新”。在苏轼看来,物性人情于形虽有千变万化,于理却均有其内在的“必然之理”。成功的艺术创作,应该是谨遵物性人情的必然之理,“曲尽真态,合乎天造,厌于人意”的“写真”。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辩。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达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文与可正是因为深知竹石枯木的生长、发展和变化的自然之性,亦即“必然之理”,并谨遵其“必然之理”,力求保“真”,才把它们描绘得活灵活现,形神兼备的。其次,苏轼强调艺术创作要抒发真情。苏轼说:“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指出了诗文应该是艺术创作者真情凝聚的产物。艺术创作者要在“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觉得“不能不为”,不为就不能自已时,才“发于咏叹”,使自己迸发的激情成而为文。不能矫己之情,勉强为文。由此可见,庄子要人“法天贵真”——保“真”。苏轼则进而提出了“天工与清新”,强调艺术创作的保“真”——要艺术创作者描写真态,抒发真情。三、“以天合天”的“疑神”庄子把“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标举为最高的哲学境界和审美境界。为达到这种境界,庄子要人“物物而不物于物”,要人“独成其天”达到物我同一。庄子还曾提出“天和”、“人和”之说。他认为,人与自然统一谓之“天和”,“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人与社会的统一谓之“人和”,“与人和者谓之人乐”。这种“天人合一”说,正是庄子“身与物化”的审美思想的哲学基础。庄子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此即云:我游濠上而乐,则知鱼游濠上亦乐也。在这里,庄子其实已经提出了“身与物化”的审美观点。在《齐物论》中,庄子则以“庄周梦为胡蝶”为例,明确提出了“物化”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种人化为物,物我合一的境界,便是庄子所标举的最高审美境界——身与物化。由此,在《达生》篇中,庄子提出了艺术创作中“以天合天”的“疑神”的原则: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末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见成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这里,庄子强调通过斋心静心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审美观照,从而达到胸有成鐻的境地,创造出“疑神”的艺术杰作。苏轼对庄子身与物化、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十分欣赏,并把它作为自己艺术审美的标准。苏轼赞扬文与可的画时,曾这样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疑神。”在这里,苏轼把庄子《达生》中“疑神”的概念以及《齐物论》中“物化”的概念,都天衣无缝地运用在了在自己的艺术批评之中。对“疑神”之论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口不能忘声,则语言难于属文;手不能忘笔,则字画艰于刻雕。及其相忘之至也,则形容心术,酬酢万物之变,忽然而不自知也。自不能者而观之,其神智妙达,不既超然与如来同乎故《金刚经》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以是为技,则技疑神;以是为道,则道疑圣。可见,在苏轼看来,“疑神”之关键是以超然之心求得身与物化之境,使物“莫之求而自至”。艺术创作者只有进入了物我合一之境,得于心而应于手,而后才能随心所欲,创作出传神入化的佳作。苏轼还以其“胸有成竹”论,创造性地发展了庄子“胸有成鐻”的艺术创作论,他指出:“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究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即艺术创作之前,必须虚心凝神,把握住事物的形象实质,“得其情而尽其性”,使其烂熟于心。胸有成竹之后,才能驾轻就熟,下笔如有神助。由此不难看出,苏轼“身与竹化”的艺术创作论是与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思想一脉相承的。综上所述,庄子标举“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为最高审美境界,提出了艺术创作中“以天合天”的“疑神”的原则。苏轼也把此作为了其艺术审美的标准,并且具体提出了“身与竹化”的艺术创作论,强调物我合一之境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四、“技”达到“道”的处境在庄子看来,技与“道”是可以相通的,在《天地》篇中,庄子说:“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事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在庄子看来,“技”与“艺”密切相关联,“技”是末而“道”是本,但“技”最终是可以与“道”相通的。最高的“技”就是“道”的一种具体表现。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其“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骑,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的庖丁解牛之“技”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技”的境地,从而进入了“道”的领域。正如庖丁所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因而梁惠王也从中悟出了其养生之“道”。很显然,在庄子看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的技艺本身就是“道”的一种具体表现。那么,如何才能使“技”达到“道”的境地呢《天道》篇中说:“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指出了体道的“技”不可以靠言传身授来获得;从技者只能凭着对事物深入持久的认识,在长期广泛的实践的基础上,逐步摸索、积累,才能使其“技”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进而体“道”,与“道”相通。苏轼在庄子“技”、“道”相通的审美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技道两进”的文艺主张。他说:“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苏轼此所谓“神与万物交”,即是“体道”;不留滞于一物而与万物之本体契合,即是“冥合大道”。有“道”还须有艺。艺术创作者进行艺术创作要掌握物理,还要掌握艺术地再现物理的技艺,二者缺一不可。苏轼指出:“古之学道,无自虚空入者,轮扁斫轮,佝偻承蜩,苟可以发其智巧,物无陋者。聪若得道,琴与书皆与有力,诗其尤也。聪能如水镜以一合万,则书与诗当益奇。吾将观焉,以为聪得道深浅之侯。”在此,苏轼指出了庄子所谓的“逍遥游”的“道”的境界,不是自“虚空”入,而是必得实在工夫处入,由技而入的。技是“道”的具体体现,技境之高低,是操技者,也即是艺术创作者的“道”的境界,人生境界的“深浅之侯”。基于此,苏轼提出了“技道两进”的文学主张。因为,“物固有是理,患不知;知之,患不能达于口与手。所谓文者,能达是而已。”高明的技巧离不开对物理的掌握,但没有高明的技巧,却很难显示物理而成就优秀的艺术作品。所以,苏轼要艺术创作者的思想境界(“道”)的升华与其艺术技能(“技”)的提高同步进行,即“技道两进”。那么,如何才能作到“技道两进”呢苏轼要艺术创作者“积累不倦,落其华而成其实”,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艺术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