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1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2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3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4页
鉴赏诗歌的形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诗歌的形象

树木类1、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2、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3、梧桐:凄苦凄凉悲伤

诗歌的独特意象诠释

花草类

1、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2、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3、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清高坚强

4、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冰清玉洁5、兰:高洁

6、

莲:纯洁超凡脱俗表达爱情

7、牡丹:富贵

美好8、丁香:愁思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9、草: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10、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流水①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②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④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风霜雨雪类1、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2、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3、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4、东风:春天

美好5、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6、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7、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8、浮云:游子

飘泊鹧鸪鸟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其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

悲凉的同义词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骆宾王《咏蝉》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宋.柳永《雨霖铃》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就已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鸿雁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李商隐《离思》

动物类1、子规:悲惨

凄恻

哀怨思归

2、猿猴:哀伤

凄厉3、鸿鹄:理想

追求

4、鹧鸪:离愁别绪旅途艰难5、(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羁旅伤感音信

消息6、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7、寒蝉:悲凉生命衰微

8、(瘦)马:奔腾

追求

漂泊9、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10、沙鸥:飘零

伤感长亭:送别之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其它类1、玉:高洁

脱俗

2、深夜:愁思怀旧3、乡村:思归

厌仕

田园风光

纯朴美好

安逸宁静4、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5、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6、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7、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诗歌鉴赏表述程序

答题模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意象:作品中具体的人、物、景等][作用:深化主旨、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问题:试从一个或两个角度赏析这首诗。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一二句是动景描写,三四句是静景描写。画面动静结合,色彩丰富鲜明,境界阔大,这样,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第二首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在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形象,二者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后者是伤感愁苦的。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别杜牧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鉴赏诗歌的形象之事物形象事物形象事物形象即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象。这类诗常常称为咏物诗。标题往往是一个具体的意象。对于事物形象,要在分析其表层特点及形象的基础上,去进一步探求深层的意蕴精神。特别要联系诗人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感情等。常见的命题方式(1)诗中的语句描写体现了形象(物象)怎样的品性特点?(2)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形象。(3)诗中塑造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和意义?(2011·山东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问题: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一)诗歌大意要读懂《咏山泉》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耐人回味。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4个关键点:山泉品格咏山泉情怀(三)解题思路要清晰(1)明确四联表现的主要内容:山中有一股无名泉水,天空倒映在泉水面上,整个水面的颜色和天空的颜色是一样的,泉水从高高的山崖上飞流直下如雨声作响。这股泉水自高山流出,涨满了一条条山涧和小溪,分出的支流也注满了一个个山村的小池塘。解析:

这股泉水的清静和淡泊没有人看见,但泉水年复一年地依旧是那么清澈。

诗人借赞美山泉来表明自己的脱俗、清高。(2)明确诗歌意境。最后一句才切入到山泉恬淡和自清的本质,寓意十分深刻。(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从山泉表象分析出山泉品格,得2分;由山泉到人,分析出情怀,得2分。(五)组织答案要规范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2分)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2分)考点突破:一.思维趋向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2.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包含的感情。二、答题模式步骤一: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步骤三: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寄托的感情。(第二、三步经常合在一起进行组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孤雁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注渚:水中的小洲。关月:边关的月亮。矰:短箭。缴(zhuo):系箭的丝绳。问题:

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迟疑,只恐遇险。(2分)目的:通过对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诗人飘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2分)例题: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注墨梅:水墨画的梅花。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问题: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赏析: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