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雍悬痈两义辨析_第1页
悬雍悬痈两义辨析_第2页
悬雍悬痈两义辨析_第3页
悬雍悬痈两义辨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悬雍悬痈两义辨析

在阅读《古代医书》时,作者注意到“结永”和“结阳”这两个名词广泛使用,但在某些意义上,它们的含义相同,古医书中也出现了。例如,当指永济和谢永泰时,“结永”和“谢永”同时出现在《备急千金方》一书中。《备急千金要方》曰:“治悬雍咽热、暴肿长方”“若喉里舌上有物,如芦箨盛水状者,若悬痈有胀起者”[1]。表示其他意义时,二者又差别甚大,绝无混淆之处,如“悬雍”常形容一种脉象,而“悬痈”则表示两种病症名。这种纷乱的情况常常令读者感到困惑,为了理清“悬雍”与“悬痈”的各种所指,我们搜集了历代医书中两者的使用情况,并加以分析,以期正本清源,辨明词义。1悬3.对于形“喉间垂肉”的认定“悬雍”一词在《中医大辞典》[2]中有两条义项:一是脉象名;二是悬雍垂。这两个义项在古籍中都有使用,有时同一部书籍出现两个义项,如《素问悬解》[3]就出现以上两义“悬雍,喉间垂肉。《灵枢·忧恚无言》:悬雍者,声音之关也……脉至如喉间之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而益大,是十二俞之不足,脏腑之气输泄无余也”。显然,此段第一个“悬雍”指悬雍垂,第二个则是脉象名。同一段文同时出现“悬雍”的两个义项,这种“同名异指”的情况不能不让人混淆,笔者将两种所指分别分析如下。1.1《水经》“悬3”与“浮充切之益大”的关系经过考察,发现“悬雍”一词,首见于《素问·大奇论》[4]:“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后世《脉经》、《医述》等医籍均引此条,形容浮取更大,稍按则小的脉象。《素问识》[5]对此有如下诠释:“雍与瓮通,《广雅》‘瓶也’。盖取其大腹小口而形容浮揣切之益大之象也。”对“雍”“瓮”翻阅字典,查得“雍”:《唐韵》《集韵》於容切,音廱;《玉篇》和也;《水经》四方有水曰雍;多用作和谐、和睦、池沼、堵塞等义。“瓮”:罌也。从瓦公聲。烏貢切;罌者,缶也。缶者,小口罌也。然則瓮者,罌之大口者也。由此可见,无论字音还是字义,并未看出二者有何联系,《素问识》关于“悬雍”的解释似有牵强。进一步整理文献后发现,《黄帝内经太素·五脏脉诊》[6](简称《太素》)此条为“脉至如悬离,悬离者,浮揣切之益大……浮实切之益大,此是悬离之状。悬离脉见,即五脏六腑、十二经输气皆不足。”由于《太素》几乎包括了唐代所存《黄帝内经》全部内容,且对原书文字未加改动,故保留的早期文字,具有重大价值,值得仔细研究。《太素》未用“悬雍”而用“悬离”,对此,萧延平按:“‘悬离’《素问》作‘悬雍’,《甲乙》作‘悬痈’……《素问》新校正云:‘按全无起本悬雍作悬离,元起注云:悬离者,言脉与肉不相得也。’”由此可证实,《太素》及全元起本《素问》,形容此脉象的均作“悬离”,而非现今流传的“悬雍”,且全元起“悬离者,言脉与肉不相得也”的注解,也与“浮揣切之益大”的脉象相符合。由于《素问》《脉经》都被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过,其文字可能与原书有所差别,故我们推测,作为脉象名的“悬雍”,晋唐时期仍作“悬离”,北宋校订医书后,“悬雍”的脉象义才逐渐流传开来。1.2悬东南角,即“未开脑地”悬雍垂,俗称“小舌”,最早见于《灵枢·忧恚无言》[7]曰:“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又名蒂丁、蒂中、喉花、帝中、帝钟,古人认为其与音声有关。古医籍中常以“悬雍”代指悬雍垂,如《备急千金要方·少小婴孺方上》曰:“当候视儿口中悬雍前上有泡者,以指摘取头决,令溃去血,勿令血入咽,入咽杀儿,急急慎之”;《备急千金要方·七窍病上》曰:“治悬雍咽热、暴肿长方”等,后世医书多遵此例,如《普济方·痈疽门》“痈之疾所发缓地不杀人。所发若在险地。宜令即外消。一为脑户。二为舌本。三为悬雍。四为喉节”;《医心方·治悬雍卒长方》[8]“《葛氏方》治悬雍卒长数寸,随喉出入,不得食方”;《景岳全书·杂证》曰:“凡患风毒,或病喉痈,病既愈而声则喑者。此其悬雍已损,虽喑无害也,不必治之”等。可见,“悬雍垂”虽早在《灵枢》就已出现,但古医籍也多用“悬雍”代指。值得注意的是,《医心方》表示悬雍垂义时,不但使用“悬雍”,也保存了“悬膺”一词,如《医心方·治悬雍卒长方》“《千金方》悬膺咽中生息肉舌肿方……《范汪方》悬膺卒长方”;《医心方·治饮食中毒方》“《诸病源候论》云:……人假以毒投食令裹而杀人,但其病颊内或悬膺(壅)内物,(初)如酸枣大,渐渐大是也。”考膺,《释名》“膺,壅也。气所壅塞也。”又,壅与雍通,《康熙字典》载“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故可知,“悬膺”即“悬雍”。《医心方》汇集北宋及之前医书之精华,书中“悬雍”“悬膺”同指悬雍垂义,说明二者均为人们所接受,使用并无明确规范。“悬膺”一词自《医心方》后较少出现,仅清代《疡医大全·咽喉部》“窦汉卿曰:锁喉疮者,乃心经毒气,小肠邪风发于听会之端,注于悬膺之侧”,以及《外科大成·分治部下》“锁喉毒生于听会之端。注于悬膺之侧”,有所体现,故我们认为,“悬雍”“悬膺”历史上都可指悬雍垂义,而“悬雍”应用更为广泛,“悬膺”则渐渐淡出医籍,乃至今天,《中医大辞典》中都无收入,然《中医大辞典》作为最权威的中医综合性辞书之一,不应失收此词,应补入。2《悬吾》注意事项“悬吾”“悬痈”在《中医大辞典》中指的是两种病症名,一是上颚痈,由火毒炽盛所致;二是会阴部脓肿,也称海底漏。然古医籍“悬痈”用法更为广泛,并不拘于此二者,现整理如下。上文提到,古医籍中常用“悬雍”代指悬雍垂,但有时“悬痈”也用作此义,如《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下》“悬痈是音声之关”;《诸病源候论·蛊毒病诸候》“但其病颊内或悬痈内初如酸枣大,渐渐长大,是中毒也”;《外台秘要·悬痈肿方三首》“肘后疗悬痈肿卒长数寸如指,随喉出入不得食方”;《圣济总录·咽喉门》“脏腑有伏热,气上攻冲喉咽,气血壅遏,结于悬痈,毒气不散,故肿痛妨闷,甚者或长数寸,随喉出入,不得食息,宜急治之”;同卷“治悬痈肿长数寸,随喉出入,不得食,方”。考“雍”,《唐韵》《集韵》於容切,音廱;“痈”,《唐韵》《集韵》於容切,音邕,“邕”,於容切,音雍。“雍”“痈”二字同音,古籍中同音互用的情况并不少见,故“悬痈”因其与“悬雍”同音,故可指代悬雍垂。2.2“三阴”为证的“悬吾”,指从“将甲城”或“前阴也”表1痈,《说文》“肿也。从疒雝聲。於容切。”《广韵》“痈疖”。《释名》“痈,壅也。气壅否结,裹而溃也。”《正字通》“恶疮也。”可见,痈指由于壅滞产生的脓疮。“悬痈”作为病症名,在宋代以后的使用逐渐增多。如《中医大辞典》所言,“悬痈”作为病症名,可指两种疾病:一是生于上颚的脓疮,即上颚痈;二是会阴部脓肿,也称海底漏。二者均在古医籍中有所体现。如表示上颚痈的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9]“其证若悬痈生于上,虽不关于咽喉,所以暴肿者,抑亦热气使然也。”《包氏喉证家宝》“悬痈,生于上颚,紫色泡,如豆大,用银针脚挑破出血,凉药吹之。”表示海底漏的有:《普济方》“治水谷道前后生痈,谓之悬痈,乃肛门及膀胱处”;《名医类案·悬痈》“谷道外肾之间,所生痈毒,名为悬痈。医书所不载,世亦罕有知者。”《景岳全书·外科钤(下)》“立斋曰:悬痈,谓疮生于玉茎之后,谷道之前,属足三阴亏损之证。”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医籍中,这两种不同病症均以“悬痈”这一名称出现,这种情况在明清医籍中更为普遍。《古今医统大全》[10]曰:“积聚毒肿,谓之悬痈。甚有肿大塞咽,不能下食,是亦咽喉急证。”《古今医统大全·外科理例(上)》“一人谷道前患毒,痛寒热,此肝经湿热所致,名曰悬痈,属阴虚。”再如《证治准绳·疡医·口齿部》[11]“或问:上生疽,状如紫葡萄何如?曰:是名悬痈,属手太阴、手厥阴心包络。令人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惟欲仰面而卧,鼻中时出红涕,属手足少阴经,及三焦积热所致。”《证治准绳》曰:“悬痈生于篡间,谓前阴之后,后阴之前,屏翳处也,即会阴穴,属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痈生其间,人起立则若悬然,故名悬痈。属足三阴亏损之证,轻则为漏,沥尽气血而亡,重则内溃而即陨。”又如《疡医大全·唇口部》曰:“窦汉卿曰:悬痈生于上,形如紫李,坠下抵舌,其人口不能言,舌不能伸,头不能低,仰面而立,鼻中时出红涕。”《疡医大全·后阴部》曰:“《鬼遗方》云:胯下两臀尖下,大道前(谷道)。小道后,水道成悬痈,皆是虚极人患此。”此三例可证明,至晚明清时,“悬痈”一名二病的情况就已普遍存在,考其缘由,上颚痈因其痈疮状若紫葡萄悬于上颚处,故得名,而海底漏又称悬痈在《证治准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