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知识梳理】【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二)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②表示揣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四)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除此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①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例如:从喷泉里喷出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4、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通感(移觉)是一种特珠的比喻。如: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交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效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本体特征+人物情感/事物状态(五)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比拟】(一)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二)种类:1、拟人。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2、拟物。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三)比拟的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效果:生动形象,增强感情色彩。(四)运用比拟应注意事物本身的特征。(五)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如拟人,因人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所以通过联想和移情,变无情物为有情物;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依靠相似点把本体与喻体联系起来,以便形象具体地感知事物,重点在“喻”。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但不管是哪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借代】(一)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二)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4、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5、部分代整体。例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6、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结果)……(三)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效果: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幽默风趣。(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2、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夸张】(一)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二)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三)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创造气氛。3、增强联想;增强感染力。效果: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对偶】(一)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二)对偶的种类: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C、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如例句a。宽式对偶,五条要求中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三)对偶的结构:1、成分对偶。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2、句子对偶。例如: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四)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效果:整齐匀称,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语言凝练,蕴藏丰富的内容。(五)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排比】(一)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证据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二)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3、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4、复句排比。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三)排比的作用: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效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增强语势,表达激情。(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1、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反问】(一)反问的形式: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例如:1、肯定式。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跑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2、否定式。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效果: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二)反问与设问的区别与联系:1、二者都是“明知故问”,并不要求对方回答。不同的是: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3、二者都有很强的表现力,有时可结合起来使用,用反问的意思作设问的答案。【设问】(一)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引用】(一)概念: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叫做“引用”(二)引用的种类:1、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在形式上注明,或者加上引号的。2、暗引,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也不加引号,直接把原话融合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原话的大意。3、仿引,仿用原话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原话,另外换上某些新词。(三)引用的特点:1、语言凝练,言简意明。2、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3、加强真实性。(如引资料)4、起证明作用。(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效果:增强说服力,提高表现力。(四)引用的注意点:1、一定要正确理解原话的意义。2、引用原话,不是为特定的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3、引用时要与自己的意思配合得当,避免语意含混不清。4、引用谬误观点,必须选用对方有代表性的观点,才能反驳有力、中肯。【对比】(一)概念:也称“对照”。把两种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形成对照。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二)对比的作用: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效果:突出事物的特点,使语言的色彩更加鲜明。(三)对比与衬托的区分: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话所说的“红花还须绿叶扶”。对比的修辞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让人们在比较中鉴别,给人们留下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反语】(一)概念:即“说反话”,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表示讽刺嘲弄的。在一定条件下,它比正说更有力量,有特殊的表达效果。重在理解反语的本意。(1)反话正说。如: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2)正话反说。如: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心里骂自己的狠心贼。效果:前者多讽刺否定,后者多含蓄幽默。【反复】(一)概念: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二)反复的种类:1、连续反复,如“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2、间隔反复,如“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鲁迅《纪念刘和珍君》)(三)反复的作用:1、突出思想,渲染感情。2、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效果:便于突出重点,深化主题;便于抒发激情,增添旋律美。(四)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排比着眼于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多项并举;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排比与反复的修辞作用不同。排比的作用主要是加强气势,提高表达效果。反复的作用主要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强节奏感。当一个排比句用相同的词语作“提挈语”时,叫做排比与反复合流,或叫排比与反复的兼用。如:“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当排比没有出现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只能叫排比不能叫反复;同样,当反复不具备结构相似,多项并举的条件时,也只能叫反复,不能叫排比。此外,还有双关、顶真、回环等修辞方法。【例题精讲】金山区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6分)西溪的晴雨郁达夫①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②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③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里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④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泰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⑤从留下下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⑥摇船的少女,也正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鄘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作“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⑦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⑧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那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⑨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11.(3分)简要赏析文章第⑤段的画线处的景物描写。11.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湖上的青山以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游船在水中荡漾的情境,活泼有趣。(2分)浦东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6分)冷雨热茶熊德启①夏夜,一场暴雨扑灭了北京的燥热。我从单位加班出来,末班车早已离去,微博和朋友圈上飞满了路面积水和车辆抛锚的照片。整座城市都像受惊的刺猬一样蜷缩起来。②谁知,还没等我的指尖碰到屏幕,耳里却先传来了一声汽车喇叭的声响。抬头一看,一辆出租车打着双闪缓缓靠近。运气真好!我暗自想着。冲出公交站,副驾驶的车门已经被司机推开了,虽然我以最快的速度坐上车关了门,却还是没躲过暴雨,身上淋透了。③“嘿!小伙子!咱去哪儿啊?”抬头一看,灰白色寸头,眼睛眯成一弯月牙看着我,满脸热情,就连皱纹也红润饱满。④“师傅,我们往东,去姚家园路。”⑤“哟嗬!巧了!我也预备奔东去,西边儿地势太低,哪儿哪儿都淹着!”⑥我擦了擦身上的雨水,浑身发冷,正预备找个舒适的姿态蜷一会,等待到站。⑦忽然,一个暖水壶递到我眼前。“冷吧?喝口热茶!”⑧司机师傅左手把着方向盘,眼睛看着前方,右手也不知从哪里掏出个暖水壶在我面前晃悠着,表示我喝一口。此刻,我最需要的,便是一口热茶。连声道谢,赶紧打开喝了一口,一股暖流直达丹田,浑身舒坦,来得恰到好处。⑨“嘿!怎么样?我这茶可是好茶!”他得意地笑了起来。⑩我算是爱喝茶的人,逢茶便要品一品,就算品不出好坏也要强行说个一二三四出来,才不至于堕了威风。然而眼前的这一壶茶,我实在是难以做出判断。能喝出来,这是绿茶,但闷泡时间太长,管你什么明前雀舌,还是雨前甘露,早已喝不出来。按平时喝茶的标准,这茶已经泡坏了,香气全无,晦涩难忍。水也未必是好水,透着一股水碱的滋味,或许还混着暖水壶主人的口水,我不愿多想。⑪但另一方面,我在这一刻喝下的这一口,又犹如天堂的甘露,令我感到极大的幸福。我家里也存着不少价格不菲的茶叶,却没有任何一款能带给我这样的感觉。⑫“嗯!好茶!舒适!”我把暖水壶还给他,竖起大拇指,一半真心,一半礼貌。⑬“哟!看来我泡得还算对路子!实话跟您说,其实这茶是别人给我的,好在哪我也不知道,要不您跟我说说?”一听我的评价,司机师傅来了兴致。我没敢接话,赶紧试着岔开话题:“这么大的雨您还出车?”⑭话一出口,他脸上的热情好像在一瞬间衰退了,右手拍了拍怀里的暖水壶。“明天啊,我这辆车,连同我这个人,都要一同退休啦。”眼里闪过一丝暗淡的神色。“所以我今儿就琢磨啊,都最后一天了,这车明儿就报废了,泡水也没什么好怕的,嘿嘿!”⑮我问他,“那您干了多少年出租了?”他伸出右手,比了个一,又比了个五。“这个数,我干了十五年出租,干到明天正好满六十,嘿嘿!退休!”⑯我算了算,又问他,“那您之前做什么呢?”⑰他算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股脑地跟我讲起本人的奋斗史来。他出身工人家庭,在“文革”期间踉踉跄跄地读完了中学,他爸是首钢的,之后便顺理成章地子承父业,当了十几年工人。⑱“后来我就想啊,我是个爱自由的人啊!我得出来混啊!我就辞了,出来做生意。不过吧,我这人太实诚,干买卖总吃亏,嘿嘿!所以只能干出租了。”说罢还有些腼腆,仿佛在嘲笑着从前的本人。⑲“我干买卖那会,我一哥们,老于,就在开面的了,那会开面的可了不得,一个月万八千的不是问题。”⑳“这么多?!”我现在一个月也就挣这么多钱。㉑“那可不!他一直让我跟他一起干,但是我倔强啊,我要自由啊。后来钱亏没了,婚也离了,才又想起他来了。他倒是够意思,还让我跟他一同干,谁知道等我干出租的时分,出租司机已经不灵了,不挣钱了。”㉒正好是个红灯,他两手一摊,侧脸看着我。㉓“那时分我开车手还潮着呢,但是也得挣钱啊!老于就让我跟他开对班,他开白天,我开晚上,挣个生活费,谁知道,我这夜车一开就十五年。”㉔“你这哥们挺够意思的啊。”我说。㉕“老于,嘿,是挺够意思的。”他啧啧地说着,右手磨蹭着脸上的胡楂,又喝了口茶。㉖暴雨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一个老司机走在他最后一次旅途上,车头朝东,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㉗“他喜欢喝茶,每天交车的时候就泡壶茶留在车上给我,说晚上喝了不困。”㉘我总算是知道了这热茶的来历。㉙“我跟他特有意思,每天都见,又每天都不见,见面不到五分钟就交车走人。倒是他这个茶我喝了十五年,对茶比对他有感情。”说罢又嘿嘿地笑起来。㉚“等你俩退休以后就可以好好喝茶啦。”我笑着说。㉛“本来是有这个打算的,但是老于,他年前生病,死啦!”㉜我有些尴尬,他却丝毫不觉,又拿起暖水壶,喝了一口。㉝“你说他一开出租的,最后脑袋里长一东西,逗不逗?我都想问问他,我问他你丫开车的时分都他妈在瞎琢磨些啥?后来这个车我就接过来了,还是开晚上的,白天太他妈堵了!”㉞“我嫂子把他剩的茶都给我了,但是我十几年都喝现成的,不会泡啊!弄了半天也不是那个味道。你说这个茶是不是挺奇怪的东西,不就是开水冲么?怎么味道就是不对呢?”㉟他问我,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于是两个人同时进入了沉默。沉默了半晌,我到家了,雨势也终于小了一些。㊱这座城市被一夜暴雨冲刷得一片狼藉,天亮后,又很快恢复了平静。我坐在窗边,鬼使神差地,泡了一杯绿茶。茶杯里的叶片冉冉落向杯底,有的旋转着,有的一动不动,毫无规则,却又命中注定一般。㊲我知道,今夜北京的街道上,少了一辆出租车。它们有一模一样的外表,内里却又有不同的温度,唯有在冷雨之中,才能显现出来。愿他退休后,还能在泡上一壶不太可口的热茶时,想起自己的老友。㊳漫漫人生路,命是冷雨,情是热茶。(选自2016.9.21《文汇笔会》,有删改)8.简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12.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赏析结尾段。(4分)8.通过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1点1分)。形象地写出了整座城市因突降暴雨而造成的拥堵混乱的情形(状态1点)。突出了夏夜里暴雨的雨势之猛,令人措手不及(1点。后两点写其一即可,1分)。12.从形式上看,结尾段巧妙点题,并通过比喻(暗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揭示并升华了本文主旨:从内容上看,结尾段表面上总结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冷雨带来命运中的一次邂逅,一壶陌生人奉上的热茶又带来了一份温情,进而感慨生命中常有巧合、偶发的事件,但是热情、诚挚、珍惜之情常怀心中。(形式2分,内容2分)虹口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6分)荒野的消逝王开岭①早上跑步,遇到件有趣的事:园子深处有一条僻径,两畔是大树和灌丛,少有人及,我跑过去时,一切正常,可原路折返时,忽眼前一晃,一条亮晶晶的丝拦住去路,我呆住,一只大蜘蛛正手忙脚乱,原来,趁我来去的间隙,它已在两棵树之间设下埋伏。我不敢惊扰这桩阴谋,在欣赏够了这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后,我吹起口哨,绕道而行。②这给了我一天的兴奋。此前,我并不欣赏她过度修饰和文明的外表。现在,我重新注目她,因为在那种整齐的美之下,仍活跃着一缕野性的能量,使之每个瞬间都充满未知、偶然和动荡,尽管微弱、隐蔽,甚至被忽略不计,但在我心里,它已扭转了这园子的气质。③这正是一份叫“野”的元素。这份“野”代表着一种诞生了亿万年的原始力量和生物激情,它在文明之外,我亢奋的秘密在于:我撞上了大自然的力。蜘蛛要俘获的不是我,但等来的却是我,在它眼里,我和它是平等的野物——荒野的成员,我为突如其来的“平等”所晕眩……我被蜘蛛的逻辑粘住了,我被它邀请和一视同仁了,它奖励了我一个古老身份,一个和文明无关的洪荒身份……这是值得大声欢呼的。④当然,这有非份之想的成分。在北京这座大城市的腹部,向一座人工园子索取更多野趣,无论如何显得矫情。⑤这个细节还激起了我对“野性”的遐想。何谓野性呢?为何人们一边毫不犹豫地清剿着身边最后一抹野趣、一边又憧憬着“可可西里”“罗布泊”式的荒凉?⑥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说:“每一条河流,每一只海鸥,都是一次性的事件,其发生由多种力、规律与偶然因素确定……例如,一只小郊狼蓄势要扑向一只松鼠时,一块岩石因冰冻膨胀而松动,并滚下山坡,这分散了狼的注意力,也使猎物警觉,于是松鼠跑掉了……这些原本无关的元素撞到一起,便显示出一种野性。”我觉得,这是对野性最好的阐述。野性之美,即大自然的动态之美,即偶发和未知之美,它运用的是自己的逻辑,显示的是蓬勃的本能,是不被控制和未驯化的原始力量,它超越人的意志和想象、位于人类经验和见识之外。⑦在北京,有一些著名的植物景点,像香山的红叶、玉渊潭的樱花、北海的莲池、钓鱼台的银杏……每年的某个时节,报纸电视都要扮演花媒的角色,除渲染对方的妖娆,并叮嘱寻芳的路线、日程、方案等细节。比如春天,玉渊潭网站的访问量就会激增,因为有早、中、晚樱的花讯,象天气预报一样精准。美则美矣,但这种蜂拥而至的哄抢式消费,尤其被人工“双规”——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的计划性绽放,再加上门票交易环节,使得这一切更像一场演出……除了印证已知,除了视觉对色彩的消费,它不再给你额外惊喜。所以,这些风物我涉猎一次后,便没了再访的冲动和理由。日子长了,这些景致在北京人心目中,便沉淀为一种季节印象,甚至代指起了时令来,比如很多文章开头会写道:“当香山枫叶红了的时候……”“玉渊潭的樱花又开了……”这样的花开花落,呼应的是经验和日历,精神上往往无动于衷。⑧种植型风景,本质上和庄稼、和高楼大厦一样,属人类的方案产品和预定之物,乃劳动成果之一。它企图明晰,排斥意外,追求秩序和严谨,比如玉渊潭樱花,每株树都被编了号,据品种、花期、色系、比例,被分配以特定区域、岗位和功能,总之,这是一套被充分预谋和策划的美学体系,像鸟巢升起的奥运焰火一样,其“盛世”颂语早就被一笔一划灌注在了火药配方里。一个人注视璀璨焰火,和瞥见天际流星,感受截然不同,前者是工程之美,后者属野性之灿。⑨荒野的最大特征,即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它和文明无关。文明诞生之前,世界皆荒野,直到人类身份的确立,开始了拓荒运动,荒野才有了独立涵义,并作为“文明”的对峙价值和反向力量而存在,的确肉眼望去,野地杂乱无章,不承载任何生计资源和经济利益,是生产力的死角,故人们一有机会就铲除它,像一个农民,瞅见庄稼地里有杂草即不舒服,即欲拔之,这堪称“文明的洁癖”,该洁癖的后果,即我们生活的视线内,尽可有精致的绿地,却不容忍一块天然野地。⑩这一点,留意下身边即可证实,除了农田和牧场,几乎所有地表都像书的封面一样被覆了膜,或水泥或沥青或瓷砖,在北京城,你几乎凑不齐一盆可养花的泥土,除了专职绿地,连一片自主呼吸的裸地都难找。这些年,蝉鸣稀疏,因为大地被水泥封死了,蝉蛹无穴可居,无地气可养。原生态的自然初象,在人类的主流栖息区,已难觅其踪。我们似乎总难遏制这样的欲望:在所有的自然成就之上覆盖以人类自己的成就!比如发生在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喜马拉雅、南北极乃至月球上的事……无非旨在“鬼斧神工”上加一把人类自己的斧子。⑪我们似乎坚定地以为,所有的自然成就皆为人类成就的基础和原料,皆为人类生产力的试验场。如今,绝大多数动物,已进入人类这种特殊动物的笼子或牧场,惟极少幸运者,仍栖息在纯粹的大自然成就里,而寄存这项成就的荒野,正愈发萎缩,逃往极度虚弱的边缘,“可可西里”即一个招魂的象征,它意味着远方、神话、美丽和寂静,也意味着孤独、凋零、诀别与尾声。⑫生于一个野蛮、残忍,同时又极美丽的世界,我想,人类也许还有一种成就的可能,保卫大自然成就的成就。⑬只是,留给人类建功的机会和时日,恐怕不多了。9.第①段表达很有特点,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9.“手忙脚乱”用比拟的手法赋予蜘蛛以人的神态情貌,形象描绘蜘蛛快速结网的样子,富有意趣;“埋伏”,用比喻的手法形象传神的写出蜘蛛用不易察觉的丝网捕捉猎物;“阴谋”是反语,贬词褒用,写出蜘蛛的生存智慧,语言诙谐幽默,增添了生动意趣,也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以上手法任选一,特征、效果、情感各1分)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16分)河边洗衣服的时光李娟①洗衣服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有机会出去玩玩,还可以趴在河边的石头上舒舒服服地呼呼大睡,还可以跑到河边附近的毡房子里串门子、喝酸奶。此外还可以好好洗个澡。②夏天真好,太阳又明亮又热烈,在这样的阳光之下,连阴影都是清晰而强烈的,阴影与光明的边缘因为衔含了巨大的反差而呈现奇异的明亮。③我光脚站在石头上,空空荡荡地穿着大裙子,先把头发弄湿,再把胳膊弄湿,再把腿弄湿,风一吹过,好像把整个人都吹透了,浑身冰凉,好像身体已经从空气里消失了似的。而阳光滚烫,四周的一切都在晃动,抬起头来,却一片静止。我的影子在闪烁的流水里分分明明地沉静着,它似乎什么都知道,只有我一个人很奇怪地存在于世界上,似乎每一秒钟都停留在刚刚从梦中醒来的状态中,一瞬间一个惊奇,一瞬间一个惊奇。我的太多的不明白使我在这里,又平凡又激动。④天空没有一朵云,偶尔飘来一丝半缕,转眼间就被燃烧殆尽了,化为透明的一股热气,不知消失到了哪里。四周本来有声音,静下来一听,又空空寂寂。河水哗哗的声音细听下来,也是空空的。还有我的手指甲——在林子里的阴影中时,它还是闪着光的,可到了阳光下却透明而苍白,指尖冰凉。我伸着手在太阳下晒了一阵后,皮肤开始发烫了,但分明感觉到里面流淌的血还是凉的。我与世界无关。⑤河水很浅,里面的鱼却很大,而且又大又贼的,在哗啦啦的激流中和石缝中,很伶俐地、游刃有余地穿行,像个幽灵。相比之下,百灵鸟则是一些精灵。它们总是没法飞得更高,就在水面上、草丛里上蹿下跃的,有时候会不小心一头撞到你身边。⑥还有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美丽植物,有许多都能开出令人惊异的小花。仔细地看,会发现这些小花们和周围的大环境虽然一眼看去很协调,其实,朵朵都在强调不同之处。似乎它们都很有些得意的小聪明,都暗自坚持着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它们太过天真了而太过微弱;又由于太过固执,而太过耀眼。它们更像是一串串带着明显情绪色彩的叹号、问号和省略号,标在浑然圆满的自然界的暗处…… ⑦凑得很近很近地去看一朵花,会发现它大部分都是由某种“透明质地”构成的:粉红色的透明,淡青的透明,浅黄的透明……那些不透明的地方,则轻微地、提醒似的闪着光芒。这光芒映照在那些透明的地方,相互间又折射出另外一些带有些微影像的光芒……一朵花所能闪烁出的光,也许连一指远的地方都照不亮,但却是它所呈现出的种种美丽中,最神秘诱人的一部分。 ⑧更奇妙的是花还有香气……哎!花为什么会有香气呢?花能散发香气,多么像一个人能够自信地说出爱情呀!真羡慕花儿。但我对这些花儿们的了解也只不过是以自己的想法进行胡乱揣测而已。花的世界向我透露的东西只有它或明显或深藏的美丽。并且就用这美丽,封死了一切通向它的道路。我们多么不了解花呀!尤其是想到,远在人类诞生之前,世上就有花了,人类消亡以后,花仍将一成不变开遍天涯……便深深感觉到孤独的力量是多么深重巨大。我们与世界无关……⑨还有那些没什么花开的植物们,深藏自己美丽的名字,却以平凡的模样在大地上生长。其实它们中的哪一株都是不平凡的。它们能抽出枝条,我却不能;它们能结出种子,我却不能;它们的根深入大地,它们的叶子是绿色的,并且能生成各种无可挑剔的轮廓,它们不停地向上生长……所有这些,我都不能……植物的自由让长着双腿的任何一人都自愧不如,绿色就是大地上最广阔、最感人的自由呀!当我们看到绿色,总是会想:一切都不会结束吧?然后就心甘情愿地死去了。这一切多么巨大,死去了都无法离开它……真的,一株亭亭地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也许就是我们最后将到达的地方吧?⑩就这样,在河边洗衣服的时光里,身体自由了,想法也就自由了。自由一旦漫开,就无边无际,收不回来了。常常是想到了最后,已经分不清快乐和悲伤。只是自由。只是自由。我想,总有一天我会死去的,到那时,我会在瞬间失去一切,只但愿到了那时,当一切在瞬间瓦解、烟消云散后,剩下的便全是这种自由了……只是到了那时,我凭借这种自由而进入的地方,是不是仍是此时河边的时光呢?⑪总之,到河边洗衣服的话,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至于洗衣服就是次要的事的了,爱洗不洗,往水里一扔,压块石头不让水冲走。等玩够了回来,从水里一捞,它自己就干净了嘛。13.第⑥段画线句运用比喻,有何效果?(3分)13.(3分)将小花比作标点符号,表现出小花在大自然大环境中并不是主体内容,显示了她们的渺小以及和大环境的协调;而各种不同的标点符号,又表现出每一种小花都有自己的个性,都与众不同。暗含了作者的欣赏之情。贴切形象,很具表现力。(说明:点明本体喻体“小花比作标点符号”1分,具体分析1分,作用1分)奉贤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6分)我心归去韩少功①我在圣·纳塞尔市为时一个月的“家”,是一幢雅静的别墅。两层楼的六间房子四张床三个厕所全属于我,怎么也用不过来。房子前面是蓝海,旁边是绿公园。很少看见人——除了偶尔隔着玻璃窗向我叽里哇啦说些法语的公园游客。②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概莫能外。这个城市不属于你,除了所有的服务都要你付钱外,这里的一切声响都弃你而去,奔赴它们既定的目的,与你没有什么关系。你拿起电话不知道要打向哪里,你拿着门钥匙不知道出门后要去向何方。电视广播以及行人的谈话全是法语法语法语,把你囚禁在一座法语的监狱无处逃遁。从巴黎带来的华文报纸和英文书看完了,这成了最严重的事态,因为在下一个钟头,下一刻钟,下一分钟,你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③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④我不想移民,好像是缺乏勇气也缺乏兴趣。C曾问我想不想留在法国,他的市长朋友可以办成这件事,他的父亲与法国总理也是好朋友。我说我在这里能干什么?守仓库或做家具?当文化盲流变着法子讨饭?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⑤很想念家里——似乎是有点没出息。倒不是特别害怕孤寂,而是惦念亲人。我知道我对她们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是她们的快乐和依靠。我坐在柔和的灯雾里,听窗外的海涛和海鸥的鸣叫,想像母亲、妻子、女儿现在熟睡的模样,隔着万里守候她们睡到天明。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法不时常感怀身后远远的一片热土,因为那里有他的亲友,至少也有他的过去。时光总是把过去的日子冲洗得熠熠闪光,引人回望。⑥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故乡甚至是贫瘠而脏乱的。但假若你在旅途的夕阳中听到舒伯特的某支独唱曲,使你热泪突然涌流的想像,常常是故乡的小径,故乡的月夜,月夜下的草坡泛着银色的光泽,一只小羊还未归家,或者一只犁头还插在地边等待明天。这哪里对呀?也许舒伯特在歌颂宫廷或爱情,但我相信所有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那也是带泪的笑。⑦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或者还有青年和壮年,也就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自己。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向任何顾客出售的往返车票和周末消遣节目。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而美的从来就是悲的。中国的“悲”含有眷顾之义,美使人悲,使人痛,使人怜,这已把美学的真理揭示无余。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矫饰。⑧我已来过法国三次,这个风雅富贵之邦,无论我这样来多少次,我也只是一名来付钱的观赏者。我与这里的主人碰杯、唱歌、说笑、合影、拍肩膀,我的心却在一次次偷偷归去。我当然知道,我会对故乡浮粪四溢的墟场失望,会对故乡拥挤不堪的车厢失望,会对故乡阴沉连日的雨季失望,但那种失望不同于对旅泊之地的失望,那种失望能滴血。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⑨故乡意味着我们的付出——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乡”的情怀——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而萍飘四方的游子无论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9.第②段画线句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此加以赏析。(3分)9.(3分)答案示例:前半句运用反复手法,强调置身法语环境而语言不通造成的无可奈何甚至反感;后半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陌生环境和语言障碍造成的隔阂感陌生感比作法语的监狱,形象生动地表现“我”寂寞无助的感受之深。崇明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5分)一个农民走在田埂上芦苇泉①他终于直起腰。这是一片无边的稻田。他那样弯着腰,向左右扩展向前移动的姿势,已经持续很久了。他长长地舒了口气。他朝远处看,远处是蒙河黑色的树林,那片树林子太大,太茂盛,就像一片黑夜。他的头发是湿的,大滴的汗顺着脸往下淌,一直淌进衣服的里面。他的左手臂抱着大把的青草和稗子。我们也许还不太了解他,不过是刚才的那条鱼让他想起了一条大河。那条鱼打着他的左脚,快速地游走了,碰到稻子时弄出了“啪啪”的挣扎声。他没有去捉它,相反却站起了身。这条鱼显然是从河里和河水一起流进来的,只不过在刚进入这片稻田的时候,它比一条小蝌蚪也大不了多少。它几乎有两寸多长了,真是奇迹。好长时间,他的脑子里只有那片流水。他还听到了那种好听的流淌声。他还看见了一群鱼,像影子一样在水里一闪一闪的鱼。他想鱼的命运可真叫命运,如果不来到这片稻田,仍旧在河里,也许都见到海了。他重新弯下腰,向左向右向前移动。②他今年五十四岁。不远处的村庄里,有他的一所房子,十一棵树,一个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不喜欢城市,甚至可以说他敌视城市。他一共去过两次城里,两次都是去卖西瓜他的西瓜那么好,可城里人却说这个不熟,那个不甜,左挑鼻子右挑眼,一大堆瓜一个也没卖上好价钱。每一个瓜都是他的好孩子,都是他一眼一眼地看着长大的,没有一个次的。后来,为了避免和城里人打交道,他就把瓜直接批给那些瓜贩子,不再去城里受煎熬。城市是另一个世界,他在城里行走,要多么别扭有多么别扭,怎么走也走不好,走的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在城里,他是多余的,那种反差,和城里人的反差,让他生出了一种被追逃的错觉。在城里,他是逃出来的回到村庄,他沉思了很多天,自己就这么没有出息?但没有办法。他始终没有消除那种对城市的恐惧。他清楚地记得,城里人目光的冷漠,他们把钱扔到地上抱走西瓜时的蛮横劲。那时他浑身哆嗦,就像一棵草独自站在一片庄稼地里,那么孤独和耻辱。他做错了什么?他不知道。他只想逃走。③一会儿,他就在一条田埂上走着了。田埂上长满草,一只草叶子般的蚂蚱飞起来。他赤着脚,卷上去的裤腿湿了的部分,溅上了几星泥。他把草集中起来,然后坐在上面,掏出他的旱烟袋,抽烟。他黑红色的脸上,放着一种光芒,眼睛里像有一个世界。身体里藏着的力量在等待着什么。他给我们的印象是,没有一点苍老的感觉,就像二十岁的演员,扮演一位五十岁的农民那种老也是掩饰着的老,是装出来的。他那么自然,一点也不孤独。一会儿看看自己的脚,一会儿看看稻田,远处的村庄就像不存在一样。其实,此刻他正在想着村庄,想着等到秋天把这片稻子弄回去时的喜悦场面。想起了粮仓,想起了妻子的手,想起了孩子们的傻笑。他笑了,那种笑是从里面一点点地笑出来的,好像从昨天就开始在深处或远方笑了,今天才笑出来。他磕去烟锅里的灰烬,重新把烟袋别到腰上,那姿势像极了一位将军在别一枝手枪,也有那番威武、尊严我看到了他的尊严,这种尊严似乎是天生的,谁见了谁都会敬畏的。然而,在城里,他的尊严呢?他把尊严留在了村庄,留在了庄稼地里。这种尊严原来是带不走的,是只属于村庄和土地的。④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在那片稻田里,用那种姿势移动了。那是一架机器,一点一点地向前,没有大的动作,也不会消失。在他站起身来的时候,又一堆草抱在了他身体的左边。他看到了那辆邮车。他竟能从邮车的速度上,看出了今天这辆车同往日的不同。他又躬下腰,但不多会儿,他就站直了,朝村庄看。他几乎不是在劳动了,也许他累了,或是饿了。但他仍能准确地把稗子从稻子中分辨出来,拔出来,一会儿又是一抱。村庄那边跑出一个人,像一只风筝,一晃一晃的,被风刮着。他早就认出来了,那是他的女儿,她考上大学了,肯定考上了,用一种优美的舞蹈跑在路上的人,一定是有了幸福装在心里的人。女儿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他只不过是笑了笑,并没有走出稻田。女儿站在田埂上扬了扬手中的信。他想,女儿真幸福。继而又想到女儿要走了,就要失去她了。女儿的快乐和他的快乐,有些是一样的,有些却不同。他自然地想到了城市。但他却没生出一点痛苦或去阻拦女儿的感觉。他在心里替女儿高兴。⑤“爸爸,咱回家。”⑥他却摆了摆手,说:“干完这点,我就回去。”⑦他又弯下腰,向前移动了。⑧绿油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把他托起来,想让他飞,但他却紧紧地抓住那些草,抓住一棵,松开,再去抓另一棵,永远也不离开这片土地,永远也不飞起来。天黑了,那个移动着的影子,还在移动。接着,我们看到了大地上空的星星……(有删节)10.第②段画线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贴切,富有表现力,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赏析。(4分)10.答案示例:把农民遭受城里人冷漠与蛮横对待时的状态,比作一棵草独自站在一片庄稼地,这一比喻契合农民身份。草长在地里,人在城市里,本无可厚非,但因身份不同,却遭受不同的待遇,形象而深刻地传达了农民内心的孤独与耻辱,对城市、农村的不同态度、情感,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其的同情。评分说明:“把农民遭受城里人冷漠与蛮横对待时的状态,比作一棵草独自站在一片庄稼地”“契合农民身份”“草长在地里,人在城市里,本无可厚非,但因身份不同,却遭受不同的待遇”“形象而深刻地传达了农民内心的孤独与耻辱,对城市、农村的不同态度、情感”“传达出作者对其的同情”为5点,答对1点1分,给满4分为止。嘉定区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我对黑暗的柔情迟子建①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小城的集市上,卖棉鞋棉帽的人多了起来,大兴安岭的冬天就要来了。②窗外的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侍弄的花圃,昨天还花团锦簇的,一夜的霜冻,就让它们腰肢摧折,花容失色。③大自然的花季过去了,而居室的花季还在。母亲摆在我书房南窗前的几盆花,有模有样地开着。蜜蜂在户外没有可采的花蜜了,当我开窗通风的时候,它们就飞进屋子,寻寻觅觅的。不知它们青睐的是金黄的秋菊,还是水红的灯笼花?④那天下午,我关窗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只金色的蜜蜂,它蜷缩在窗棂下,好像采蜜采累了,正在甜睡。我想都没想,捉起它,欲把它放生。然而就在我扬起胳膊的那个瞬间,我左手的拇指忽然针刺般地剧痛,我意识到蜜蜂蜇了我了,连忙把它撇到窗外。⑤蜜蜂走了,它留在我拇指上的,是一根蜂针。蜂针不长,很细,附着白色的絮状物,我把它拔了出来。我小的时候,不止一次被蜜蜂蜇过,记得有一次在北极村,我撞上马蜂窝,倾巢而出的马蜂蜇得我面部红肿,疼得我在炕上直打滚。⑥别看这只蜜蜂了无生气的样子,它的能量实在是大。我的拇指顷刻间肿胀起来,而且疼痛难忍。我懊恼极了,蜜蜂一定以为我要置它于死地,才使出它的撒手锏。而蜇过了人的蜜蜂,会气绝身亡,即使我把它放到窗外,它也不会再飞翔。我和它,两败俱伤。⑦我以为疼痛会像闪电一样消逝的,然而我错了。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到了晚饭的时候,我的拇指仍然锥心刺骨地疼。天刚黑,我便钻进被窝,想着进入梦乡了,就会忘记疼痛。然而辗转着熬到深夜,疼痛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像涨潮的海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我不得不从床上爬起,打开灯,察看伤处。我想蜜蜂留在我手指上的蜂针,一定毒素甚剧,而我拔蜂针时,并没有用镊子,大约拔得不彻底,于是拿出一根缝衣服的针,划了根火柴,简单地给它消了消毒,将针刺向痛处,企图挑出可能残存着的蜂针。针进到肉里去了,可是血却出不来,好像那块肉成了死肉,让我骇然。想到冷水可止痛,我便拔了针,进了洗手间,站在水龙头下,用冷水冲击拇指。这招儿倒是灵验,痛感减轻了不少,十几分钟后,我回到了床上,然而才躺下,刚刚缓解的疼痛又傲慢地抬头了,没办法,我只得起来。病急乱投医,一会儿抹风油精,一会儿抹牙膏,一会儿又涂抗炎药膏,百般折腾,疼痛却仍如高山的雪莲一样,凛冽地开放。我泄气了,关上灯,拉开窗帘,求助于天。⑧已经是子夜时分了,如果天气好,我可以望见窗外的月亮,星星,可以看见山的剪影。然而那天阴天,窗外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人的心真是奇怪,越是看不见什么,却越是想看。我将脸贴在玻璃窗上,瞪大眼睛,然而黑夜就是黑夜,它毫不含糊地将白日我所见的景致都抹杀掉了。我盼望着山下会突然闪现出打鱼人的渔火,或是堤坝上有汽车驶过,那样,就会有光明划破这黑暗。然而没有,我的眼前仍然是沉沉的无边的暗夜。⑨我已经很久没有体味这样的黑暗了。都市的夜晚,由于灯火作祟,已没有黑暗可言了。而在故乡,我能伫立在夜晚的窗前,也完全是因为月色的诱惑。有谁会欣赏黑暗呢?然而这个伤痛的夜晚,面对着这处子般鲜润的黑暗,我竟有了一种特别的感动,身上渐渐泛起暖意,有如在冰天雪地中看到了一团火。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其实黑暗是洁净的,那灯红酒绿、夜夜笙歌的繁华,亵渎了圣洁的黑暗。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送给了我们梦想的温床吗?如果我们放弃梦想,不断地制造糜烂的光明来驱赶黑暗,纵情声色,那么我们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单色调的世界了。⑩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从未有过的柔情。只有这干干净净的黑暗,才会迎来清清爽爽的黎明啊!8.第⑦段两处画线句都用比喻手法描摹疼痛,但所选喻体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4分)8.(4分)答案示例:前者将疼痛喻为涨潮的海水,表现疼痛起伏不定、弥漫扩散、逐渐加剧;(1分)后者将疼痛喻为高山雪莲,形象传达伤口在“风油精”“牙膏”共同作用下冷凉、刺骨、放射状的痛感(1分)。以两种视觉形象喻肌肤痛感(触觉),制造了陌生化效果(1分),突出不同的疼痛阶段的具体感受。(1分)呈现作者对疼痛细腻的体味与温情(1分)。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4分为止。闵行区(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9-21题(8分)与徽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三)王安石浅浅池塘短短墙,年年为尔惜流芳。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须袅黄金危欲堕,蒂团红蜡巧能装。婵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19.王安石,字,号半山,世人又称。(2分)20.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五个韵脚。B.首联写出了梅花所处的位置与环境。C.颔联写梅花不仅貌美而且散发芳香。D.颈联写人喜欢梅花而挂上黄金红蜡。21.请对诗歌的尾联进行赏析。(4分)19.(2分)介甫王荆公20.(2分)D21.(4分)采用比喻(比拟)手法,把梅花比作冰霜(为梅花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梅花不惧寒冷,迎接春天的孤傲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高洁无畏的内心情怀。静安区(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①杜甫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但见文翁②能化俗,焉知李广③未封侯?路经滟滪④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戎马相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支部工作计划怎么写
- 职业工作计划集合
- 2024年学年度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例文
- 政治老师科目教学计划
- 职业学校计划范文
- 初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材料
- 高中学习计划模板集合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 客户工作计划集合
- 《财政支出总》课件
- (高清版)JTT 617.4-2018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 第4部分:运输包装使用要求(第1号修改单)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
- 哲学与人生第12课《实现人生价值》12.2
- 微创冠脉搭桥手术
- 工程建设监理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07】670号)
- 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货物包装承诺函
- 2024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口算题训练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 城镇历史与遗产保护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培训课件】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