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步达标自主练习·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期中):第1—11课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共60分钟。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考古学者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这些石器从早期到晚期有明显变化,打制技术逐步提高。这表明北京人()A.会制作工具 B.有爱美意识 C.懂得人工取火 D.掌握磨光技术2.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3.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A.刻有甲骨文的牛骨 B.司母戊鼎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北京人使用的石器4.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A.农业的起源 B.手工业兴起 C.商业的发展 D.畜牧业繁荣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阪泉之战6.《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该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A.世袭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华夏族的形成 D.早期国家的产生7.“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8.《周礼》载,“金有六齐(剂):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这说明当时的工匠已准确地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其反映了()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青铜器的铸造工艺9.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最原始的和最进步的造字方法分别是()A.象形、形声 B.会意、象形 C.象形、会意 D.形声、象形10.下列示意图中①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是()A.早期国家的产生 B.社会动荡与变革 C.北方民族大交融 D.封建制开始确立11.按照西周时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在春秋时期,郑庄公却享用九鼎,此后一些诸侯竞相效仿。这一现象反映出春秋时期()A.商汤灭夏、国人暴动 B.诸侯争霸、秦灭六国C.七雄并立、逐鹿天下 D.王室衰微、诸侯崛起12.春秋时期,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中原地区居民与周边民族的碰撞,周边民族不断融入华夏族。该材料反映了春秋争霸过程促进了()A.社会变化 B.民族交融 C.经济发展 D.技术进步13.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14.《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这说明老子()A.顺应自然,主张“无为” B.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C.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D.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15.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仁者爱人 D.温故知新1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这句诗主要评价秦始皇历史功绩中的()A.统一全国 B.首创皇帝制度 C.北击匈奴 D.开发南疆17.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上颁布了通用全国的文字,如右图所示,统一后的文字是()A.大篆 B.草书 C.小篆 D.隶书1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当时通行于全国各地的标准货币是()A.刀币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铲形币 D.蚁鼻钱19.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A.治理黄河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20.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价值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趾,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秦朝法律还规定,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说明()A.秦朝严刑峻法,法令严苛 B.秦朝注重社会治安的管理C.秦朝重视家族邻里的团结 D.秦朝时团体犯罪现象普遍2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桂陵之战 B.陈胜、吴广起义 C.黄巾起义 D.长平之战22.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23.西汉初年,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大片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坐牛车。由此可见,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24.“刘邦警醒到虽然可以凭借军事力量取得天下,却不能凭借单纯的武力治理天下,巩固自己的统治。”为此,西汉初期实施了()A.焚书坑儒政策 B.推崇儒学政策 C.休养生息政策 D.民族内迁政策25.“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该材料称赞的是()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二、辨析改错(8分)2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元谋人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周幽王统治时期,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匈奴族所灭。(3)战国后期,魏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4)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据《大道之行也》(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为家”分别与哪一政治制度有关?(4分)材料二“(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据《诗·小雅·北山》(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实施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分)材料三秦实现大一统后,为改变以前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始皇革新政治统治模式,确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至今。(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的制度及其目的。(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二春秋末期带鼻环的牛尊(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说说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这一现象起到什么作用?(4分)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据《华阳国志·蜀志》(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项水利工程?这项水利工程把哪一平原塑造成“天府”?(4分)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耕织和军功)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灭亡)邻国而雄诸侯。——据《汉书·食货志》(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什么积极影响?(4分)(4)说说你对商鞅变法的认识。(2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29.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战事连绵不断,干戈不息,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是学术思想的活跃时期。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一图一《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二《战国形势图》(1)列出图一所示时期出现的两位霸主。图一中的晋国分裂成图二中哪几个国家?(4分)材料二图一孟子 图二墨子 图三韩非子(2)根据材料二,列出三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6分)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据《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3)根据材料三,指出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参考答案同步达标自主练习·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期中)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序12345678910111213答案ABCABDCDABDBC题序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BACBCABDCCA二、辨析改错(8分)26.【×】(1)“元谋人”改为“山顶洞人”【×】(2)“匈奴族”改为“犬戎族”【×】(3)“魏国”改为“秦国”【√】(4)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27.(1)禅让制、世袭制。(4分)(2)分封制;(2分)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分)(3)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2分)地方:郡县制;(2分)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巩固统一。(2分)28.(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2分)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2分)(2)都江堰;(2分)成都平原。(2分)(3)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4)改革要从国情出发,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改革是富国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四、分析与探究(14分)29.(1)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符合要求写出两个即可,2分)韩、赵、魏。(2分)(2)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