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_第1页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_第2页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_第3页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_第4页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I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Ⅱ《掌握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章》掌握散装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规章1973-11-021987-04-06约附则Ⅰ定义的用于装运全部或局部散装有毒液体物质货物的油船。予彻底清洗,所产生的剩余物也已按本附则的相应要求全部排空。压载水、或固定用于装载本公约诸附则中所定义的各种油类或有毒液体物质以外的压载水或货物。〔4〕“最近陆地”,其定义如本公约附则Ⅱ的第1条〔9〕所述。〔5〕“液体物质”系指那些在温度为37.8℃时蒸气压力不超过2.8kp/平方米的物质。〔4〕的经临时评定为A、B、C或D类的任何物质。特别性质等公认的技术缘由,要求实行特别强制方法以防止有毒液体物质污染海洋。特别区域为:〔a〕波罗的海区域,和〔b〕黑海区域。〔8〕“波罗的海区域”,其界限如本公约附则Ⅰ的第10条〔1〕〔b〕所述。〔9〕“黑海区域”,其界限如本公约附则Ⅰ第10条〔1〕〔c〕所述。六条关于附则附录修正程序予以通过和生效。决议通过的《散装运输于附则附录修正程序予以通过和生效。部条件的船舶改装:〔a〕1986年7月1日以前建筑的船舶;和〔b〕依据《散化规章》此船已证明为仅装运由该规章确认为只有污染危害的物质。〔13〕“相像建筑阶段”系指这样一个阶段:〔a〕可以辩别出具体船舶的建筑开头;以及〔b〔以小者为准。第2条适用范围〔1〕除另有明文规定者外,本附则各项规定适用于全部运输散装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如化学品液货船的装货处所装载有关本公约附则Ⅰ所涉及的货物时,则还应适用本公约附则Ⅰ的相应要求。〔3〕就掌握排放而言,本附则第13条仅适用于装运分类为A、B或C类物质的船舶。对1986年7月1日以前建筑的船舶,本附则第5条中关于水线下排放及船尾迹流最大浓度的要求,将于1988年1月1日起适用。材料、设备或器械与本附则所要求者至少同样有效。主管机关的此种权力不能扩大到以操作方法来到达掌握有毒液体物质的排放,作为本附则所规定的设计和构造特征的等效措施。主管机关依据本条〔5〕允许以某种装置、材料、设备或器械来代替本附则要求者,应将有关细节通知本组织,以便转发各缔约国,使其知道和实行适当的行动。第3条有毒液体物质的分类和名单〔1〕就本附则而言,有毒液体物质应分为以下四类:重大危害,或对海上的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利用造成严峻损害,因而有必要对其实行严格的防污措施。危害,或对海上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利用造成损害,因而有必要对其实行特别的防污措施。较小的危害,或对海上的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利用造成较小的损害,因而要求特别的操作条件。留意。〔2〕对有毒液体物质进展分类的准则,已列入本附则附录Ⅰ中。〔3〕属本附则规定的以散装运输并经分类的有毒液体物质名单,已列入本附则附录Ⅱ中。如拟散装运输的液体物质,尚未按本条〔1〕予以分类,也未按本附则第4条〔1〕予以评定,则与该作业有关的缔约国政府,就以本条〔2〕所述的准则为根底商定一个暂定的类别。在各有关政府之间未取得完全全都的意见之前,这种物质应按所提出的最为严格的条件装运。在初次装运这种物质之后,有关主管机关应尽速〔最晚不得超过90天〕通知本组织,并供给这种物质的细节和暂定的类别,以便尽快转发全部缔约国使其知道和考虑。各缔约国政府应在90天内向本组织提出评定该物质类别的意见。第4条其他液体物质〔1〕本附则附录Ⅲ所列的物质,经评定认为不能列入本附则第3条〔1〕所规定的A、B、C及D或其它合法的利用并无危害。排放仅含有本附则附录Ⅲ所列物质的舱底水或压载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不受本附则任何要求的约束。〔3〕排放清洁压载或专舱压载入海,不受本附则任何要求的约束。第5条有毒液体物质的排放除本附则第6条所述状况外,洗舱水、或其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假设要清洗含有这类物质或混合物的液货舱,其所产生物质所规定的剩余浓度,并直至该液货舱排空。随后参加该舱的任何水,如能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时,可排放入海:〔a〕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在水线以下进展排放,但应留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c〕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洗舱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以下全部条件者除外:〔a〕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应保证排出物的浓度和排放率能使在船尾迹流中该物质的浓度不超过1ppm;〔b〕所述程序批准的最大数〔d〕在水线以下进展排放,但应留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e〕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1〕〔c〕定义的C类物质,或暂定为C类物质,或含有这类物质的压载水、洗舱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以下全部条件者除外:〔a〕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并应保证排出物的浓度和排放率能使在船尾迹流中该物质的浓度不超过10ppm;〔c〕从每一液货舱及其附属管路所排放的货物最大数量,不超过按本款〔b〕所述程序批准的最大〔立方米〕的1/1000;〔d〕在水线以下进展排放,但应留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e〕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洗舱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以下全部条件者除外:〔a〕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这种混合物的浓度即该物质与水之比不大于1:10;以及〔c〕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处排放。〔5〕经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可用于去除液货舱内的货物剩余。这种程序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1〕、〔2〕、〔3〕或〔4〕的限制。凡未经分类、或未经临时分类,或未按本附则第4条〔1〕予以评定的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压载水、洗舱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除本附则第6条的所述状况外,洗舱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假设要清洗含有这类物质或混合物的液货舱,其所产随后注入该舱的任何水如能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时,可排放入海:〔a〕船舶正在途中航行,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b〕在水线以下进展排放,但应留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c〕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小于25米处排放。洗舱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以下全部条件者除外:业已排入接收设备;〔b〕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并应保证排出物的浓度和排放率能使在船尾迹流中该物质的浓度不超过1ppm;〔d〕在水线以下进展排放,但应留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e〕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洗舱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但如能满足以下全部条件者除外:〔a〕船舶正在航行途中,如系自航船航速至少为7节,如系非自航船航速至少为4节;保证排出物的浓度和排放率能使在船尾迹流中该物质的浓度不超过1ppm;〔b〕所述程序批准的最大数量,该数量不得超过下述两者中之大者:1立方米或液货舱容量立方米的1/3000;〔d〕在水线以下进展排放,但应留意海水进口的位置;以及〔e〕距最近陆地不少于12海里和水深不少于25米处排放。经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可用于去除液货舱内的货物剩余。这种程序应以本组织所制订的限制。凡未经分类、或未经临时分类、或未按本附则第4条〔1〕予以评定的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压载水、洗舱水、或其他剩余物或混合物,应制止排放入海。〔12或〔3〕的规定排放入海。〔13〕〔a〕海岸线与某一特别区域相邻接的各缔约国政府,应共同商定一个日期,由此日起本附〔1〕的要求将予满足,本条〔7〕、〔8〕〔9〕和〔10〕对该地区的要求应予预备就绪,并至少在6个月前将该日期通知本组织。本组织应马上该日期通知全部缔约国。如本公约的生效日期早于本款〔a〕所定的日期,则这一阶段本条〔1〕、〔2〕和〔3〕的要求应予适用。第5A条泵吸、管路和卸货布置年7月1日或以后建筑的每艘船舶,对每一指定载运B类物质的液货舱,应设置泵吸存的剩余量不超过0.1立方米。〔2〕〔a〕除本款〔b〕规定外,1986年7月1日之前建筑的每艘船舶,对每一指定载运B类接相邻该液货舱吸口点处留存的剩余量不超过0.3立方米。〔b〕到1994年10月2日止,本款〔a〕所述船舶如仍未满足该项要求,则对第一指定载运B〔立方米〕1/3000,取其大者。年7月1日或以后建筑的每艘船舶,对每一指定载运C类物质的液货舱,应设置泵吸存的剩余量不超过0.3立方米。〔4〕〔a〕附本款〔b〕规定外,1986年7月1日之前建筑的每艘船舶,对每一指定载运C类接相邻该液货舱吸口点处留存的剩余量不超过0.9立方米。〔b〕到1994年10月2日止,本款〔a〕中所述船舶如仍未满足该项要求,则对每一指定载运〔立方米〕的1/1000,取其大者。〔5〕本条〔1〕、〔2〕、〔3〕及〔4〕所述的“泵吸条件”应经主管机关批准,并应以本组织制〔1〕、〔2〕、〔3〕及〔4〕所述的泵吸效能试验应以水作试验介质,试验应〔2〕〔b〕和〔4〕〔b〕所述的液货舱外表剩余物确实定,应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除本款〔b〕的规定外,本条〔2〕和〔4〕规定不需适用于1986年7月1日之前建筑的船舶,并由主管机关确定为航行于以下港口或装卸站之间的限制航线:〔i〕本公约缔约国国内港口或装卸站;或〔ii〕本公约缔约国之间的港口或装卸站。〔b〕本款〔a〕的规定仅适用于1986年7月1日之前建筑的船舶,假设:每次含有B类或C类物质或其混合物的液货舱进展清洗或压载时,洗舱系按主管机关批准的预洗程序进展,并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洗舱水排至接收设备;〔ii〕随后的洗舱水或压载水排入接收设备或按本附则其他规定排放入海;上述港口或装卸站的接收设备的适应程度就本款而言,由这些港口或装卸站所在的本公约缔约国政府批准;在船舶航行于本公约其他缔约国管辖的港口或装卸站的状况下,主管机关将免除的细节通知本组织,以便转发公约各缔约国,使其知道和实行适当行动〔如有时〕;以及〔v〕依据本附则要求的证书经签署说明该船仅航行于此种限制航线。船舶由于构造上和作业上的特点,液货舱无需压载,并仅在修理或进坞时才要求洗舱,假设符合以下全部条件,主管机关可允许免除本条〔1〕、〔2〕、〔3〕及〔4〕的规定:〔a〕船舶的设计、构造和设备,已经主管机关按其用途予以批准;管机关确定;〔c〕按本附则要求的证书说明:〔i〕每一液货舱只载运一种指定的物质;以及〔ii〕免除的细节;〔d〕船舶备有一份经主管机关批准适用的操作手册;在船舶航行于本公约其他缔约国管辖的港口或装卸站的状况下,主管机关将免除的细节通知本组织,以便转发公约各缔约国使其知道和实行适当的行动〔如有时〕。第6条例外本附则第5条不适用于下述状况:〔a〕有毒液体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混合物排放入海,系为保障船舶安全或抢救海上人命所需者;或〔b〕由于船舶或其设备损坏而导致有毒液体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混合物排放入海:〔i〕假设在发生损坏或觉察排放后,为防止排放或使排放减至最低限度,已实行了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和〔ii〕但是,假设船东或船长有意地造成损坏,或轻率行事而又知道可能会招致损坏,则不在此例;或〔c〕将有毒液体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混合物排放入海,经主管机关批准用以与特别的污染事故作斗争,使污染损害减至最低限度。但任何这种排放,均需经拟进展排放所在地区的管辖政府批准。第7条接收设备和卸货站设施〔1〕每一缔约国政府,依据船舶使用港口、装卸站或修理港的需要,担当供给使用接收设备如下:货物装卸港、站,应设有足够的设备,以接收船舶由于执行本附则而留待处理的含有有毒液体物质的剩余物和混合物,并不使船舶造成不当延误。混合物。每一缔约国政府应确定在其领土内的每一货物装卸港、站和船舶修理港为执行本条〔1〕所供给的设置型式,并通知本组织。本公约的每一缔约国政府应担当保证在卸货站供给设施,以便利在这些站卸载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进展液货舱的扫舱。装卸站的货物软管及管路内由船上卸出供接收的有毒液体物质不得返回船上。每一缔约国应将对本条〔1〕所要求的设备或〔3〕所要求的设施宣称缺乏的任何状况通知本组织,以便转告各有关缔约国。第8条掌握措施为履行本条的目的,本公约每一缔约国政府应指定或授权假设干检查员。检查员应依据本组织制定的掌握程序来执行掌握。载运散装有毒液体物质船舶的船长应确保该船已符合第5条和本条的规定,并且每当遇有本附则第9条所述的作业,均按该条填写《货物记录簿》。〔c〕〔2〕或〔7〕〔c〕中所述的免除。如未赐予此种免除,应在《货物记录簿》内作相应的记载,并由本款〔a〕所指的检查员签署。在一切区域内的A类物质〔2〕对A类物质,以下规定适用于一切区域:已卸货的液货舱,除本款〔b〕规定者外,应在船舶驶离卸货港之前,遵照本条〔3〕或〔4〕要求清洗。〔b〕假设满足下述条件,应船长的申请,接收方政府可对该船免除本款〔a〕的要求:清洗或不用作压载;或卸货后的液货舱,在海上既不清洗也不作压载,且在另一港口符合本条〔3〕或〔4〕的规定,如已书面确认该港设有接收设备,且足以用于此种接收;或〔iii〕液货剩余将由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予以去除,该程序系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3〕假设液货舱按本条〔2〕〔a〕予以清洗,洗舱作业产生的排出物,在排出物浓度降低至本附则附录Ⅱ所规定的残液浓度之前,应排入接收设备。排出物浓度应由检查员所取的样水分析确定。当已到达内作相应的记载,并由本条〔1〕〔a〕所指的检查员签署。假设接收方的缔约国政府确信,测量排出物中的物质浓度,不行能不造成船舶的延误时,该缔约国可承受一种替代程序作为本条〔3〕的等效措施,假设:〔a〕液货舱是按主管机关批准的程序进展预洗,且该程序系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以及〔b〕本条〔1〕〔a〕所指的检查员在《货物记录簿》内证明:〔i〕液货舱、泵和管路均已排空;并〔ii〕已按主管机关批准的预洗程序对该舱和该物质进展了预洗;以及由这种预洗所产生的洗舱水已排入接收设备,且该船业已排空。在特别区域外的B类和C类物质〔5〕对于B类和C类物质,以下规定适用于特别区域外:〔a〕卸货后的液货舱,除本款〔b〕规定者外,须在该船驶离卸货港之前进展预洗,每当:卸货后剩余货物的数量,按本组织制订的标准判明,已超过本附则第5条〔2〕或〔3〕分别规定的B类或C类物质可以排放入海的最大数量时;或〔ii〕卸货未按本附则第5A条〔5〕的要求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并在主管机关批准的泵吸〔1〕〔a〕所指的检查员满足的替代措施从船上去除液货剩余,到达本附则产生的洗舱水应排入卸货港接收设备。〔b〕应船长的申请,假设满足下述条件,接收方政府可对该船免除本款〔a〕的要求:清洗或不用作压载;或〔ii〕卸货后的液货舱,在海上既不清洗也不作压载,但液货舱依据经主管机关批准的程序进展预确认该港设有接收设备,且足以用于此种接收;或液货剩余将用由主管机关批准并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的通风程序予以去除。在特别区域内的B类物质〔6〕对B类物质,以下规定适用于特别区域内卸货后的液货舱,除本款〔b〕和〔c〕规定者外,须在该船驶离卸货港之前进展预洗,所承受〔b〕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时,本款〔a〕的要求不适用:〔i〕卸货后,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判明B类物质的剩余数量未超过本附则第5条〔2〕规定可以排〔2〕规定在特别区域外排放入海;以及〔ii〕卸货系按本附则第5A条〔5〕的要求、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并在主管机关批准的〔1〕〔a〕所述的检查员满足的替代措施去除船上的液货剩余,其数量符合本附则第5A条所适用的规定。〔c〕应船长的申请,假设满足下述条件,接收方政府可对该船免除本款〔a〕的要求:卸货后液货舱再次装载一样的物质或装载与前一种物质相容的另一种物质,且该舱在装货前不予清洗或不用作压载;或卸货后的液货舱,在海上既不清洗也不压载,但液货舱按经主管机关批准的程序进展预洗,该港设有接收设备,且足以用于此种接收;或液货剩余将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的并由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予以去除。在特别的区域内的C类物质〔7〕对C类物质,以下规定适用于特别区域内:卸货后,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判明C类物质的剩余数量已超过本附则第5条〔9〕规定可以排放入海的最大数量时;或〔ii〕卸货未按本附则第5A条〔5〕的要求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并在主管机关批准的泵吸应使本条〔1〕〔a〕所述的检查员满足。收设备。〔b〕满足以下全部条件时,本款〔a〕的要求不适用:〔i〕卸货后,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判明C类物质的剩余数量未超过本附则第5条〔3〕所规定的可〔3〕规定在特别区域外排放入海;以及〔ii〕卸货系按本附则第5A条〔5〕的要求、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并在主管机关批准的第5A条所适用的规定。替代措施应使本条〔1〕〔a〕所指的检查员满足。〔c〕应船长的申请,假设满足下述条件,接收方政府可对该船免除本款〔a〕的要求:卸货后液货舱再次装载一样的物质或装载与前一种物质相容的另一种物质,且该舱在装货前将不予清洗或不用作压载;或港设有接收设备,且足以用于此种接收;或液货剩余将以本组织制订的标准为根底的并由主管机关批准的通风程序予以去除。在一切区域内的D类物质物稀释并按本附则第5条〔4〕排放入海。从污液舱排放船上污液舱内留存的任何剩余物,包括货泵舱舱底的剩余物,假设含有A类物质,或在特别区域内含有A类或B类物质,应按本附则第5条〔1〕、〔7〕或〔8〕适用的规定排入接收设备。第9条货物记录簿凡本附则适用的船舶,应备有一本《货物记录簿》。该记录簿上不管是作为船舶正式《航海日志》的一局部或作为其他文件,均应按本附则附录Ⅳ所规定的格式。〔2〕每当船舶进展以下任何一项有毒液体物质作业时,均应逐舱填入《货物记录簿》:〔i〕装货;〔ii〕货物在船内的转驳;〔iii〕卸货;〔iv〕液货舱的清洗;〔v〕液货舱的压载;〔vi〕液货舱压载水的排放;〔vii〕剩余物排至接收设备;〔viii〕剩余物按本附则第5条规定排放入海或以通风去除剩余物。任何有毒液体物质或含有这种物质的混合物,如发生本公约第八条和本附则第6条所述的排放时,不管为有意的还是意外的,均应记入《货物记录簿》,说明这种排放的状况和理由。〔4〕缔约国政府按本公约规定指定或授权监视任何作业的检查员,在检查船舶后,应在《货物记录簿》上作相应的记录。〔5〕应准时将本条〔2〕和〔3〕所述的每项作业完整地记入《货物记录簿》,使相应当作业的全部的记录,应使用船旗国的官方文字;对持有《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或本附则第12A条所述证书的船舶,则还应有英文或法文的记录。遇有争议或不相全都的状况时,以船旗国官方文字的记录为准。《货物记录簿》应存放于随时可以取来检查的地方,除了没有配备船员的被拖船只外,均应存放在船上。《货物记录簿》在最终一次记录后应保存3年。〔7〕缔约国政府的主管当局,可到适用本附则的在港任何船舶检查《货物记录簿》,并可将该记录簿中的任何记录制成副本,并要求船长证明该副本是该项记录的正确副本。这样制成的副本,凡经船长证主管当局依据本款规定对《货物记录簿》的检查和制作确证无误的副本,应尽速进展,不使船舶造成不当延误。〔1〕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应遵守下述检验:〔a〕初次检验,在船舶投入营运之前或在首次签发本附则第11条所要求的证书之前进展。就本附检验应保证构造、设备、系统、附件、布置及材料完全符合本附则所适用的要求。定期检验,按主管机关规定的间隔期进展,但不得超过5年。此种检验应保证构造、设备、系统、附件、布置和材料完全符合本附则的要求。〔c〕期间检验,在证书有效期间内至少进展一次。此种检验应保证设备及附属的泵和管路完全符合的证书上签署。年度检验,在证书签发的具体日期〔月、日〕前后3个月内进展。此种检验包括保证构造、附证书上签署。实施本附则规定的船舶检验,应由主管机关的官员进展。但主管机关可将这些检验托付给为此目的而指定的验船师或为其认可的组织。主管机关指定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以执行本款〔a〕的检验和检查,至少应授给任何指定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如下职权:〔i〕要求船舶修理;以及〔ii〕在港口国主管当局提出要求时,执行检验和检查。缔约国周知其官员。〔c〕当指定的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确定船舶或其设备的状况实质上与证书所载细节不相符时,或者修船厂,不致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当有害威逼,才准其开航。〔d〕在每一种状况下,所涉及的主管机关均应充分保证检验和检查的完整性及有效性,并应担当为满足这一职责确保必要的安排。应维护船舶及其设备的状况符合本公约的规定,确保船舶在各个方面保持适合出海航行而对海上环境不消灭不合理的有害威逼。本条〔1〕规定的船舶检验完成后,未经主管机关的批准,不得变更本检验所包括的构造、设备、系统、附件、布置或材料,但对此类设备或附件进展直接替换者不受此限。〔c〕凡船舶发生事故或觉察缺陷,对船舶的完整性或对本附则所涉及的设备的效用或完整性有重大〔1〕所要求的检验。假设此时船舶在另一缔约国的港口内,船长或船东还应马上报告该港口国的主管当局,指定的验船师或认可的组织应查明该报告业已递交。第11条签发证书对航行前往本公约其他缔约国所辖的港口或装卸站的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船舶,按本附则第10条规定检验后,应发给《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证书负全部责任。本公约缔约国政府应主管机关的申请,可对船舶进展检验。如认为符合本附则的规定,应按本附则发给或授权发给《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b〕证书和检验报告的副本应尽速送交提出申请的主管机关。这样签发的证书上应声明,该证书系依据主管机关的申请签发,并应与按本条〔1〕签发的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和得到同样成认。〔d〕对于悬挂非缔约国国旗的船舶,不得签发《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国际防止散装运输有毒液体物质污染证书》应使用发证国官方文字,其格式应与本附则附录Ⅴ所载样本全都。如所使用的文字既非英文又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