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_第1页
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_第2页
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

木材碳还原是小学的重要实验。如果你能做好实验,你是了解“碳性质”的关键。但该实验由于受多个条件的限制,完成实验所需时间长,难度大,往往很难成功。那么如何将这个实验变成一个快捷、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学生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体验实验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的目的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探索,终于找到了2种简便易行、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法。1改进方案11.1实验设施自制胖肚管1个、胶头、酒精灯、网罩、药匙、纸漏斗、塑料吸管、自制塑料滴管、棉签、胶水、试管夹。木炭粉、氧化铜、澄清石灰水。1.2钢绞线的制作(1)胖肚管的制作:用酒精喷灯灼烧玻璃管(长约18cm)的一端,使之密封。然后将喷灯移至距玻璃管另一端约5cm处,边加热边吹气,使此处的玻璃受热产生胖肚。(2)纸漏斗的制作:将普通纸叠成圆锥状,剪掉尖端,截口处连接塑料吸管即制成了便于添加固体药品的长颈纸漏斗。(3)塑料滴管的制作:用塑料眼药瓶连接上塑料吸管,并将塑料吸管的开口处剪成斜面,以便于液体的流动。(4)在胖肚管开口的一端加装胶头(收集尾气用)。(5)拆卸报废的石棉网上的铁丝网,弯成筒状,并套在酒精灯灯头上,以使火焰积聚,提高温度。1.3活性炭与氧化铜的配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木炭与氧化铜完全反应的质量比约为1∶13。我们根据人教版化学九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上册)第165页提供的实验建议,按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1∶(9~13)进行实验,加热时间较长、很难观察到红色的铜。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们自制了一套仪器,按照木炭与氧化铜的不同质量配比(实验所取木炭与氧化铜混合物的质量为0.3g),经过反复的试验,得到实验数据见表1。查阅资料发现由于木炭对水蒸气、空气等有较好的吸附能力,且含有无机盐等杂质,从而造成木炭不纯,同时木炭也会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有所损失。因此,反应中木炭的实际用量应大于理论值,否则观察不到紫红色的铜被还原出来。经过反复试验,从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木炭与氧化铜的最佳质量比为1∶3。该实验为固-固反应,因此2种固体越干燥、研磨得越细、混合得越均匀、反应速率就越大。1.4x-ct-ms-b/o的克氏原螯虾凝胶的制备(1)取下胶头,用棉签蘸取薄薄的一层普通胶水,从竹签端套入塑料吸管中(防止胶水粘到其他地方),将外套塑料吸管的棉签缓慢伸入到胖肚管内,在距离尖端2cm处,伸出棉签涂抹胶水(如图1)。胶水的作用:可以使固体药品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仪器内壁上,便于实验后观察到光亮红色的铜镜。普通胶水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聚乙烯醇。为了确保胶水对本实验无干扰,反复多次做了单独加热等量胶水的对比实验,均未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及其他的现象。(2)将质量为0.3g混合均匀并研细的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沿着纸漏斗缓缓倒入胖肚管尖端处内,转动仪器使固体混合物能均匀的粘在内壁上(如图2)。(3)用塑料滴管吸取澄清石灰水,滴入横放的胖肚管的胖肚内2~3滴(如图3)。(4)在胖肚管的管口处装上胶头,用带有网罩的酒精灯给胖肚管左端均匀预热,再固定加热药品所在的部位。大约30s左右,即可看到有光亮红色的铜镜生成,澄清的石灰水也变浑浊了(如图4)。(5)利用Cu+2FeCl3=CuCl2+2FeCl2的反应原理,可将产生铜镜的胖肚管浸泡在氯化铁溶液中,铜即可去掉,清洗后胖肚管可重复使用。2改进方案22.1实验设施自制胖肚管一个、酒精灯、网罩、药匙、纸漏斗、塑料吸管、自制塑料滴管、试管夹、橡皮泥。木炭粉、铜条、澄清石灰水。2.2反氧化铜法(1)将0.2g的木炭粉沿着纸漏斗缓缓倒入胖肚管内。(2)用塑料滴管吸取澄清石灰水滴入胖肚内2~3滴。(3)加热胖肚管内的木炭粉。(4)取一根纯度较高的铜条,在酒精灯上加热,约30s(目的是为了加厚氧化铜薄膜,同时提高温度),使其前端形成黑色的氧化铜。再将有氧化铜的铜条快速伸入胖肚管内,并和炭粉充分接触,用橡皮泥封住开口(防止尾气逸散),继续加热约1min。(5)停止加热后,剥离橡皮泥,将铜片抽出到脱离木炭粉的位置,观察到黑色的氧化铜变成红色的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