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园欺凌手抄报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1.gif)
![关于校园欺凌手抄报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2.gif)
![关于校园欺凌手抄报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3.gif)
![关于校园欺凌手抄报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4.gif)
![关于校园欺凌手抄报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fdbb2c09fbfae55b8e1de460f2e5ca9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关于校园欺凌手抄报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1典型欺凌者:
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2、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被欺凌者:
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3、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1、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2、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校园欺凌欺负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画侮辱画。
中国尚没有针对校园欺凌的全国性调查
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983年,挪威的全国性调查显示,7~16岁的学生中,15%的人与欺凌行为有关。
2023年,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伦理品格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关于美国高中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50%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一年里欺负过别人,47%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被以非常令人难过的方式欺负、取笑或者嘲弄过,10%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至少一次带武器到学校。
2023年6月5日,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调查显示,从2023年小学四年级到202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也只占12.7%。
中国的校园欺凌整体现象情况如何《中国新闻周刊》访问的近十位相关专业人士均表示,中国尚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全国性调查,现有调查多是学者或相关机构在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其目的多是为了针对一个项目和课题收集数据。
一个范围相对较大的调查发生在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文新等人针对山东省9205名城乡中小学生作了校园欺凌现象的专门调查。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有欺凌或被欺凌问题,1371(14.9%)名学生自认为受欺凌者,227(2.4%)名学生自认为是欺凌者。研究还发现,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欺凌行为会有所变化。年级越高,采取语言欺凌的人数越多。
校园欺凌防范技巧
1、吃穿用度低调点:日常穿着要保持低调,不要盲目攀比,防止成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2、按时回家不贪玩:对校园欺凌的易发时段(上学、放学,课间休息,室外活动课程时间等),易发地点(校园内的厕所,树丛后,围墙边,校园周边废弃房屋等)要有所重视,规避偏僻路段,按时回家。
3、无谓冲突要避免:平心静气,不惹事端。
4、出行带上小伙伴:出门时,应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行动,不要落单。
校园欺凌应对技巧
1、遇到侵害会说不:遇到侵害时,要挺胸抬头,表情坚定,目视对方,清晰而明确地正告对方,起到震慑作用,令其知难而退。
2、沉着冷静巧应付: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时,要沉着冷静,尽可能拖延时间。
3、缓和气氛少动怒:遭遇众人包围时,应从双方共同认识的人或知道的事情入手寻找话题,防止激怒对方。
4、保证安全多求助:不贪恋随身财物,以保障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寻机向周边高年级的同学、老师、警察或路人求助,脱离险境。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2许多师生家长和全社会:
近年来,校园暴力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全国各地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校园暴力事件,势头蔓延,死亡等恶性事件也在增加。校园暴力事件经常发生。例如,20__年_月_日,永泰三年级的男性被包围切除脾脏,至今为止被同学欺负了4年,20__年_月_日,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二中学的初级班级,历史老师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件给青少年的生理和精神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校园暴力行为手段的残忍和事件发生时别人的冷漠,让我们感到悲伤和愤慨拒绝校园暴力,迫在眉睫!
基于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正义感。在这里,许多师生、家长和全社会提出建议和呼吁
1、建议每年五四青年节同时作为我们的校园暴力日,唤醒全社会,爱青少年。让每个在校教师和学生从自己开始,坚定勇敢地告诉校园暴力。
2.我们抵制和坚决反对所有校园暴力行为。全体师生和家长冷漠,伸出双手,用力参加反校园暴力活动,保护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
3、对于那些经历过或经常被欺负的学生,请勇敢地参加我们的反校园暴力活动,一起批评和利用社会和法律的力量惩罚校园暴力行为,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4、还在欺负学生的校霸和老师们,请打巴掌,回收骂人!你们将来也有自己的孩子,当你的孩子遇到校园暴力时,你有什么感想?最好立即停止所有校园暴力行为,为下一代健康成长倾注我们的爱,共同维持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5、校园管理者们,请马上行动!长期忽略,掩盖问题不能解决校园暴力,请加强校园管理,构建校园安全,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法治观念。安全校园、文明校风需要校方强有力的监督和行动!
6、建议全社会共同关注校园暴力。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推进设立有关反校园暴力的法律法规,加强依法处罚,让肆意施暴者受到相应的处罚。让欺负环境的孩子知道如何寻求帮助和避难!
你我这边可能还没有发生恶劣的校园暴力事件,谁能保证这种恶劣的倾向不会蔓延到我们自己身上呢?因此,全社会需要积极参与反对校园暴力、拒绝社会冷漠的行动,防止未来。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沃土,支撑蓝天是社会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3校园欺凌类型
典型欺凌者
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被欺凌者
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4中国尚没有针对校园欺凌的全国性调查
校园欺凌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一个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983年,挪威的全国性调查显示,7~16岁的学生中,15%的人与欺凌行为有关。
2023年,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伦理品格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关于美国高中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50%的学生承认在过去的一年里欺负过别人,47%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被以非常令人难过的方式欺负、取笑或者嘲弄过,10%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至少一次带武器到学校。
2023年6月5日,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为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调查显示,从2023年小学四年级到202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也只占12.7%。
中国的校园欺凌整体现象情况如何《中国新闻周刊》访问的近十位相关专业人士均表示,中国尚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全国性调查,现有调查多是学者或相关机构在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其目的多是为了针对一个项目和课题收集数据。
一个范围相对较大的调查发生在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文新等人针对山东省9205名城乡中小学生作了校园欺凌现象的专门调查。调查显示,近五分之一的被调查者有欺凌或被欺凌问题,1371(14.9%)名学生自认为受欺凌者,227(2.4%)名学生自认为是欺凌者。研究还发现,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直接言语欺负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直接身体欺负,间接欺负的发生率最低;小学和初中男生受直接身体欺负的比例显著高于女生,直接言语欺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欺凌行为会有所变化。年级越高,采取语言欺凌的人数越多。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5校园有时比社会残酷。因为那是一群有破坏力却无法忍受的少年。集体孤立、说人坏话、殴打羞辱、网络包围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势头越来越激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前几天,国务院教育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发出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对发生在学生之间,故意或恶意通过身体、语言和网络手段,实施欺凌、侮辱伤害的校园欺凌专业管理。
校园霸凌就是空气,无处不在。以日本校园欺凌为题材的电影《胜者是正义》的台词,决不是危险的语言,而是校园欺凌现象的真实写照。其实,校园欺凌不是哪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特现象,而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根据日本政府去年发表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6年的追踪调查中,约9成的学生遭受过校园欺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32.5%的受访者在学校偶尔被欺负,6.1%的受访者说在学校经常被高年级学生欺负。特别担心的是,学生之间发生冲突,通常没有委托学校处理,很多校园欺凌事件没有浮出水面,被媒体曝光的只有冰山一角。
校园欺凌事件是反映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镜子,学生出问题的学校当然没有关系。学校教育观念的偏差、生命教育的不足、心理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的滞后、安全管理的疏忽、惩戒功能的淡化,使一些学生缺乏是非、善恶的观念,分不清犯罪和非罪的界限,缺乏对生命的恐惧,欺负弱者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成为特别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是没有道理的`。
校园欺凌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校园暴力研究从个人研究转向群体研究,从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转向社会学研究,绝不是理论关注点的无意识转移。实质上,校园欺凌是成人世界的丛林规则和社会负面情绪投射给学生的镜像。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轻描淡写的处理,作为不重要的恶作剧,沉默,小事化等于放任。现行法律对校园欺凌的规定有空白和缺点,所谓惩戒往往停留在道德水平,对未成年欺凌者的惩罚过轻或过度保护有时会变成保护短,使恶行和伤害越来越远。
面对校园欺凌,没有人是孤岛。数据显示,80%的男性和85%的女性至少遭受过校园欺凌。他/她可能是你的孩子,也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自己。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欺凌行为的伤害很普遍,对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来说并非如此。只是伤害以不同的方式出现了。因此,管理校园欺凌不仅是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门,每个人都不能旁观。
去年,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集体暴行、羞辱、烧烟头等恶性行为令人瞠目结舌。许多网民发布了人肉暴力者的信息,散布了网络暴力。但是,管理校园暴力事件不仅要对个人进行口罚笔伐,还要加强有关部门的教育、指导和整备。
据教育部网站5月9日报道,前几天,国务院教育监督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发出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对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故意或恶意通过身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凌、侮辱受伤的校园欺凌专业管理。
《通知》指出,通过专业管理,加强法制教育,严格规范校纪,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安全校园、和谐校园。本次特别管理复盖全国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在内,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4月至7月,主要由各学校进行管理的第二阶段为9月至12月,主要进行特别监查。
《通知》要求各地重视此次专业管理,精心组织部署,加强专业管理监督指导责任监督学校对责任区内学校专业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与校方沟通,记录并及时向当地教育监督部门报告的各学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负管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有关部门到校园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校园欺负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制定完善校园欺负的预防和处理
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按照学校自查、县级普查、市级复查、省级抽查的程序,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逐级上报。
专项治理期间仍发生校园欺凌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将予以通报、追责问责并督促整改。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根据各地治理情况,组织督查组对各地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实地督查。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6校园欺凌各国措施
挪威
校园欺凌实拍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23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澳大利亚
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其理论依据是:只要认识到骚扰、折磨与自己不同的人是错的,那么欺凌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以色列
以色列为解决校园欺凌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要求学校建立全校范围的反欺凌政策,并对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培训。以色列还对正在进行的调查和研究提供支持,以求寻找到个性化的解决办法。调查发现,欺凌现象发生最多的是在放学后的走廊和厕所,或教师监控不力的时间段。很多学校采取的办法很简单,如增加警力,保证照明,让父母接送孩子,休息时间在走廊上安排更多教师等。
美国
在美国,校园暴力被称为欺凌(bullying)。校园欺凌在初中(6-8年级)阶段最严重,高中时逐渐减少,但依然存在,是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对欺凌十分重视,每年开学时,会培训教师如何处理欺凌事件,发给指导材料。对学生也会有预防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学校的有关规章。
日本
日本文部科学省加强了对教师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培训,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
韩国
针对越来越严重的中小学校园暴力,韩国教育部决定,将从3月中旬开始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让其免受校园暴力。警卫工作,除了警察之外,还动员民间保安公司的保安、体育馆协会等人员来承担。只要学生向学校或教育厅提出身边保护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到学校或特定地点保护学生。韩国教育部预计,2023年一年将向1600名学生提供这类服务。但一些家长和教师则对此表示担心,认为警卫服务会令受害学生变得孤立。针对这种担心,韩国教育部表示,警卫人员将向求助学生提供暗中保护。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7校园欺凌防范技巧
1、吃穿用度低调点:日常穿着要保持低调,不要盲目攀比,防止成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2、按时回家不贪玩:对校园欺凌的易发时段(上学、放学,课间休息,室外活动课程时间等),易发地点(校园内的厕所,树丛后,围墙边,校园周边废弃房屋等)要有所重视,规避偏僻路段,按时回家。
3、无谓冲突要避免:平心静气,不惹事端。
4、出行带上小伙伴:出门时,应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行动,不要落单。
校园欺凌应对技巧
1、遇到侵害会说不:遇到侵害时,要挺胸抬头,表情坚定,目视对方,清晰而明确地正告对方,起到震慑作用,令其知难而退。
2、沉着冷静巧应付:对方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时,要沉着冷静,尽可能拖延时间。
3、缓和气氛少动怒:遭遇众人包围时,应从双方共同认识的人或知道的事情入手寻找话题,防止激怒对方。
4、保证安全多求助:不贪恋随身财物,以保障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寻机向周边高年级的同学、老师、警察或路人求助,脱离险境。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81、明确自己不喜欢的行为:孩子们必须知道有一些行为是不正常的,必须认识到暴力行为是不正确的。一些看起来无害的行为很有可能发展成一场袭击,比如有人向孩子扔纸球,很快就会发展成校园欺凌。
2、不要单独行动: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往往是经过挑选的,因为欺凌者知道没有人会支持这些受害者,而且受害者通常会保持沉默。孩子们必须融入一个团体,和朋友在一起,避免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受害者往往是拥有退缩行为或是与他人孤立的儿童。
3、学会说不:欺凌者往往认为受害者永远不会对欺凌有怨言。受到欺凌的孩子应该看着欺凌者的眼睛,坚定而明确的说:我不允许你这样做。
4、寻求帮助: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应该寻求其老师的帮助。如果老师无视这件事,受害儿童必须告知其父母和学校。如果学校没有对此事采取行动,家长应该以书面形式请求有关机构的帮助。
5、针对家长的意见:
不能过度保护:受到校园欺凌的孩子往往被家长过度保护。当孩子的父母不在学校时,孩子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很快会成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9校园欺凌我国现状
最高法的调研报告首先说明,校园暴力在我国时有发生,但是情况复杂,违法与犯罪交织,且多数事件未进入司法程序追究法律责任,加上目前缺少统一的事件报告、统计制度,导致难以了解我国校园暴力发生的真实情况。去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从2023-2023年各级法院审结生效的校园暴力刑事案件中抽取100多件典型案件样本进行了梳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此类犯罪的特点,最高法刑一庭审判长冉容介绍,校园暴力犯罪案件涉及的罪名相对集中。针对人身的暴力伤害比例最高,其中,故意伤害罪占57%,故意杀人罪占6%。
校园暴力涉及的罪名还包括寻衅滋事罪占10%;侵财犯罪占12%,还有很小比例的聚众斗殴罪与绑架罪。
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抽查样本涉及的159名未成年被告人中,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占35%;已满十六不满十八周岁的被告人占65%。
冉容介绍,虽然我国规定,十四岁是可以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被告人只对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未满十六周岁的放在比较轻微的校园暴力行为,没有进入我们刑事犯罪处罚的程序,所以相对来看,这一百多件案件中,处罚的高中生及职业高中的未成年被告人占比较高。
抽取的案件样本显示,持凶器作案、造成人身伤亡后果比例较高。全国的校园暴力案件我们当时看了一下,大概持凶器的占30%多,选的这100多件案件里,持凶器的达到了49%,基本上是一半了,这些孩子一般是带弹簧刀、水果刀、猎刀主要带刀具的比较多一些,而且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这一百多个案子,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占35%,重伤的占32%,也就是60多起案件将近七成的被害人要么死要么重伤,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是比例是非常高了。
被告人作案后自首、与被害人达成赔偿谅解协议的比例分别占49%、54%。通常是构成犯罪以后,公安机关将孩子拘留或抓捕,通知家长,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判刑情况统计显示,致被害人重伤的32起案件中,宣告缓刑的22件,占68.75%;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4件,占12.5%;致被害人死亡的35起案件中,宣告缓刑的8件,占22.86%;三至五年有期徒刑的4件,占11.43%;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2件,占34.29%;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0件,占28.57%。
报告认为,理念存在偏差,对校园暴力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做到宽容而不纵容,社会还缺乏共识。从近几年处理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有的地方认为校园暴力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主要强调教育、挽救原则,没有意识到对于那些社会危害性大的失足青少年,惩戒实际也是教育、挽救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同为未成年人的被害人的平等保护还不够。
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对于被告人,实施欺凌的被告人,我们要挽救、教育,但是对被欺凌,被伤害的孩子,更应该得到法律和社会的关注和保护,因为他们,一是守法者,二,他们是弱者。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10典型欺凌者:
1、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
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情心。
3、得到部分同辈的认同。
4、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被动欺凌者:
1、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2、看见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则嘲笑受害者无用。
被欺凌者:
1、性格内向、害羞、怕事。
2、在同学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
3、缺乏与同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4、有身体障碍者、有智力障碍者。
5、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
6、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1、身心影响: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案的原因之一。
2、其他影响:常常缺席、对老师不恭敬、诉讼。
校园欺凌欺负行为
1、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损坏,或通过他们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显地比受害者强,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发生。
5、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
6、恐吓、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
7、让受害者遭遇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
8、中伤、讥讽、贬抑评论受害者的体貌、性取向、宗教、种族、收入水平、国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结党:孤立、杯葛或排挤受害者。
10、敲诈:强索金钱或物品。
11、画侮辱画。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11世界各地如何对抗校园欺凌
韩国
将人性教育定为必修课韩国校园暴力由来已久。据韩国校园暴力预防中心介绍,2023年有6名学生被其他学生殴打致死。今年3月份,韩国保健社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韩国9-17岁的青少年每10名中就有3名曾遭受校园暴力。
一直以来,韩国也在想办法应对这一问题。从2023年3月中旬开始,韩国教育部向一些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警卫服务,警卫人员向求助学生提供暗中保护,使其免受校园暴力。
2023年2月6日,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妇女家庭部、法务部、文化体育观光部联合发布了根除校园暴力综合对策。其规定校长有权对施暴学生下达即刻停课措施,因施暴受处分的学生将在学校操行评语上留下案底,作为升学资料使用。
此外,对一个年级学生人数超过30名的初中引入双班主任制,另设副班主任,班主任每学期要与学生至少面谈一次,并把面谈结果通报给家长。为了把学生们的身体活动需求引向健康的方向,并通过集体活动陶冶性情,决定体育课时间增加50%。
今年年初,韩国政府又出台了《人性教育振兴法》。该法律正式规定人性教育成为韩国中小学的必修课,并从2023年7月开始实施。从明年初起,韩国全部1.2万所中小学必须提交人性教育计划,教师须参加人性教育培训,各个师范学院和大学也要把人性教育设为必修科目。
日本
加强学校教育和咨询服务近年来,日本的校园欺凌事件也层出不穷。据统计,2023年度,日本发生的已经确认过的校园欺凌事件为14.4万件,其中造成人身重大安全威胁的案件达278件。
今年6月5日,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在周期6年的追踪调查中,近九成学童曾遭遇校园欺凌。白皮书统计的校园欺凌现象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行为。
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日本文部科学省增加了合格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扩充学校咨询机构及校园社会工作者队伍的规模,设置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咨询电话,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同时,日本允许学校对那些给同学带来身体或心理伤害的学生停课,并为此制定了更加明晰的指导原则和程序,还制定了防止校园欺凌对策法。
澳大利亚
使用同伴调解2023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6个被调查国家和地区中,澳大利亚小学生遭受同学欺凌的情况令人堪忧。
据报道,约有460所澳大利亚小学参与了此项调查。在被调查的澳大利亚四年级小学生中,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小学生说他们曾被同学欺负,这一比例比平均值高出近一半。
为此,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长弗思下令州内各小学校长加强对校内欺凌现象的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将违纪学生勒令停课检讨的时间延长至20天。
澳大利亚的一些学校还使用同伴调解方法。在每个班都挑选了1~2名性格开朗、责任心强的学生调解员,要求她们留心观察学生中的异常现象。
如果发现有同学被孤立,学生调解员就会特意多和处于孤立处境的同学接近,学生调解员会找带头闹不团结的同学谈话,尽量使她们消除偏见和分歧,重归于好。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增进师生们对社会正义问题的理解来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其理论依据是:只要认识到骚扰、折磨与自己不同的人是错的,那么欺凌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中国台湾
专门修法2023年3月17日,台湾儿童福利联盟发布调查报告称,虽然近年来台湾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逐渐减少,但排挤、歧视等人际关系欺凌现象依然较为普遍,令人担忧。
针对1000多名18岁以下台湾学童和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校园中人际关系欺凌发生比例远高于肢体欺凌,通常涉及有计划地操控社交关系以孤立、排挤某人,易对受害者造成无形的心理创伤。
在此之前,台湾教育部订定了各级学校防治校园霸凌执行计划,不仅如此,立法院于2023年1月12日还修正《国民教育法》第10条规定,全面建置专任辅导教师及扩充专业辅导人力,用以预防及治疗校园欺凌的发生。
6月7日立法院通过《性别平等教育法》修正案,将性霸凌的定义明确入法,并增订发生性欺凌时之通报机制,行政院也研拟修正《教育基本法》第8条条文,将学生不受霸凌行为之侵害规定纳入法条中,并授权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机关订定霸凌行为防制机制等相关事项之准则,就欺凌行为之发现、处理及辅导予以规范,保障学生基本权利。
校园欺凌手抄报篇12校园欺凌的类型。
典型的欺凌者:
1、霸道和冲动,倾向于用暴力压迫别人。
2.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者缺乏同情心。
3.得到一些同伴的同意。
4.行为优于其他同学。
被动欺凌者:
1、看到欺凌者的暴力行为成功,协助和欺凌者,也有保护自己免受欺凌的人。
2、看到欺凌者欺凌同学后,嘲笑受害者是没有用的。
被欺负的人:
1、性格内向,害羞,害怕事物。
2、同学之间不受重视,只有很少的朋友,在学校里很孤独。
3、缺乏与同学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的不满和反感。
4、有残疾人,有智力残疾人。
5、沉默、表达能力差的人。
6、性格和行为与他人不同。
校园欺凌对受害者的影响:
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影响人格的发展。
1、身心影响:恐惧、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自杀,自己也成为欺凌者,可能是校园枪击事件的原因之一。
2、其他影响:经常缺席,不尊敬老师,提起诉讼。
校园欺凌欺凌行为。
1.指责受害者侮辱性外号的受害者无用,侮辱人格等。
2.对受害者进行反复的物理攻击。用拳击踢、手拍、绊、拉头发的管制刀具、棒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墙钢筋计算》课件
- TORCH感染与优生课件
- 《雷达概述》课件
- 《投资经济学》课件
- 《修辞与翻译》课件
- 商务沟通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 水环境监测技术复习测试卷附答案(一)
- 《风电场管理探讨》课件
- 《Web项目开发.NE》课件
- 《孝文帝改革》课件
- DB12-T 1305-2024 公路沥青路面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规范
- 夏普LCD-46LX750A电视机使用说明书
- 《人文科学概论》课件
- 光伏机器人行业报告
-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环境监测课件20-在线环境监测技术
- 《纸杯变变变》课件
- 2024年山东鲁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财务部门职责财务部工作职能
- 《月历上的数字的奥秘》
- 班级公约(完美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