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肃兰州五十一中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肃兰州五十一中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肃兰州五十一中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肃兰州五十一中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肃兰州五十一中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肃兰州五十一中2023年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仪器名称为“蒸发皿”的是A. B. C. D.2、下列说法中肯定错误的是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B.某离子M层和L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C.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D.阳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可能为2,也可能为8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选项ABCD物品标签药品:×××

分析该试剂应装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该药品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该物质受热易分解该物质浓度为18.4mol/LA.A B.B C.C D.D4、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2Cu2O+Cu2S6Cu+SO2↑,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B.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Cu2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氧化 B.钠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能自燃 D.钠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苯和CCl4 B.溴和CCl4 C.酒精和水 D.汽油和水7、将5.6LCO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2O2固体后,得到3.36L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所得气体的质量为()A.3.8g B.4.8g C.5.4g D.6.6g8、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Fe3+ B.Cu2+ C.Fe2+ D.Zn2+9、下列有关硅和二氧化硅的用途错误的是()A.硅单质作耐火材料 B.晶体硅作半导体材料C.二氧化硅作光导纤维材料 D.高纯硅作计算机芯片材料10、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Na B.Al C.S D.Cl11、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烧碱B.干冰C.金刚石D.75%的酒精12、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可用丁达尔效应来区分溶液和胶体B.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C.可用热分解的方法提纯混有少量CaCO3的CaO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可制得Al(OH)313、对于硫酸和硝酸的比较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B.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脱水性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中,不合理的是()A.NaOH(强碱) B.CO2(氧化物)C.H2SO4(弱酸) D.盐酸(混合物)15、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未知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未知液中一定含有Fe2+B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无色溶液中含有I-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只生成了CO2D向某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溶液中产生气泡溶液一定含有CO32-A.A B.B C.C D.D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B.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C.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D.1molCaCl2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以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部分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请回答下列问题:1.D、F、G的化学式分别是A.NaOH、FeCl2、FeCl3 B.NaOH、FeCl3、FeCl2C.Fe3O4、FeCl2、FeCl3 D.Fe3O4、FeCl3、FeCl22.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A>B>C B.A>C>B C.B>A>C D.C>B>A3.①~⑦反应中未涉及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4.除去F溶液中的少量G,常加入或通入足量的。A.铁粉 B.氯气 C.双氧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除去乙中的少量丙,常将混合气通入到中进行洗气。A.NaOH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饱和NaHCO3溶液 D.浓硫酸18、2018年6月1日,陨石坠落西双版纳,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天外来客”的关注,下图中(部分产物已略去),X、Y、Z为单质,其它为化合物;E为陨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石英砂的主要成分;A为黑色磁性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E硬度大、熔点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②E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F酸反应,其为两性物质③可用盐酸除去E中混有少量X④E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2)写出E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取Z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分析标明电子转移数目______________(3)写出E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与足量B的稀溶液反应生成D溶液,请用文字表述检验D中金属阳离子存在的一种实验方法_________(5)F物质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6)已知在外加直流电作用下,G胶粒会向阳极区移动,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净化G胶体可采用如图_____________(填序号)的方法,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19、实验室通常用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氨气。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2)除了以上方法。下面也能用于制备氨气的是___。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②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③加热浓氨水(3)NH3的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4)①用装置A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__(选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___。②打开装置A中的止水夹,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5)通常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无色溶液中是否有NH4+___。20、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回答下列问题:I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1)某次实验大约需要1mol/L硫酸溶液435mL。同学们发现实验室内没有450mL的容量瓶,某同学提议用1个200mL容量瓶和1个250mL容量瓶来配制,你认为该提议______(填“合理”、“不合理”)。(2)实验中要配制0.5mol/LH2SO4溶液250ml。则需量取密度为1.84g/mL、98%的浓硫酸________mL。Ⅱ蔗糖与浓硫酸的炭化实验会产生大量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对该实验进行改进。回答下列问题:注:硬质玻璃管中①、②、③处分别为滴有Na2S溶液的滤纸、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滴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a和b分别为两个小气球。(3)图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4)实验开始后先关闭活塞K,硬质玻璃管中①号试纸变黄,②号和③号滤纸均褪色,a处气球变大。硬质玻璃管中实验现象说明炭化实验产生的刺激性气味气体是SO2,①、②、③处发生的变化分别说明SO2具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SO2表现出的性质)。(5)打开活塞K,a处气球变小,b处气球变大。使三颈烧瓶内气体缓慢通过B瓶和C瓶,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证明有CO2生成,可以在④号位罝的滤纸滴加_______溶液,该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21、A、B、C、D、E五种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物质A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1)写出B、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2)①刚刚制成的湿粉丝,常常挂在房中用C来熏制,这是利用了C的________作用。②实验室中可用________(填试剂)来检验C的存在,利用的是C的________性。(3)浓的E溶液在常温下为黏稠的液体,且E溶液具有强吸水性、强脱水性、强氧化性。则:①将E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分数会_______,本过程中E表现了_______性。②E溶液表现吸水性时,可作干燥剂,下列物质可用E溶液干燥的是________。A.氨气B.硫化氢(具有强还原性)C.氢气D.二氧化硫E.氧气F.碘化氢(具有强还原性)G.溴化氢(具有强还原性)③用蘸有浓E溶液的玻璃棒在木板上写字,字迹一会儿就变黑,说明浓E溶液具有________性。④浓E溶液表现强氧化性时,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铜、碳单质等反应,并实现E→C的转化,请写出E分别与铜和碳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指出E与铜反应时,除了表现强氧化性外,还表现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⑤稀的E溶液常常用来洗涤金属表面的铜锈和铁锈,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

A.此仪器为蒸发皿,用于蒸发溶液,故A符合题意;B.此仪器为坩埚,用于灼烧或固体的燃烧试验,故B不符合题意;C.此仪器为容量瓶,用于溶液的配制定容,故C不符合题意;D.此仪器为分液漏斗,用于萃取、分液等,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C【解析】

A.某原子K层上只有一个电子,符合电子排布规律,故正确;B.某离子M层和L层电子数均为K层的4倍,因为K层最多是2个电子,说明其MN层都为8个电子,符合电子排布规律,故正确;C.L层作为内层电子,应排8个电子,而某原子M层电子数为L层电子数的4倍,说明其为32个电子,但M最多只能排18个电子,故肯定错误;D.阳离子如果只有第一层,则最外层电子数为2,如果最外层是第二层或第三层等,电子数应为8个,故正确;故选C。【点睛】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为:1.电子依次从内向外排,第一层排满再排第二层,依次顺序;2.各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K层作为最外层,最多2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3个要求相互制约。3、A【解析】

A、氯水中HClO、Cl2有强氧化性,易使橡胶塞老化,所以用细口玻璃塞瓶储存,A错误;B、腐蚀性药品,不能接触皮肤,正确;C、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C正确;c(H2SO4)==18.4mol·L-1,D正确;答案选A。4、C【解析】

A.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2O、Cu2S均为氧化剂,故A错误;B.Cu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则Cu为还原产物,故B错误;C.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D.Cu为还原产物,SO2为氧化产物,由反应可知,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故D错误;本题答案选C。5、C【解析】

A.钠在常温下就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Na2O,A不合题意;B.钠在空气中受热后能够着火燃烧,生成Na2O2,B不合题意;C.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Na2O,但不能自燃,C符合题意;D.空气中O2的浓度小于氧气,所以钠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D不合题意;故选C。6、D【解析】

A.苯和四氯化碳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A不正确;B.溴单质易溶在有机溶剂中,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B不正确;C.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C不正确;D.汽油不溶于水,在水的上层,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D正确;答案选D。7、C【解析】

令参加反应的CO2气体的体积为a,生成的O2的体积为b,则:2CO2+2Na2O2=2Na2CO3+O2气体体积减小△V211ab5.6L-3.36L=2.24L解得a=4.48L,b=2.24L,所以3.36L气体中CO2体积为5.6L-4.48L=1.12L,O2的体积为2.24L,则3.36L气体的质量为+=5.4g;答案选C。8、C【解析】

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原溶液不含Fe3+,再加入氯水,溶液立即变为血红色,说明反应有Fe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答案选C。9、A【解析】

A.硅单质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故A错误,符合题意;B.硅单质是半导体材料,故B正确,不符合要求;C.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原料,故C正确,不符合要求;D.高纯硅可以作计算机芯片材料,故D正确,不符合要求;故选:A。10、A【解析】

Na原子序数是11,Al原子序数是13,S原子序数是16,Cl原子序数是17,Na、Al、S、Cl都是第三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故选A。11、B【解析】

烧碱即氢氧化钠属于电解质;干冰即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金刚石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75%的酒精溶液为混合物,不是非电解质。故选B。【点睛】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部分非金属氢化物等是电解质,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部分非金属氢化物、部分有机物等是非电解质。12、B【解析】

A、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选项A正确;B、CO2和HCl气体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错误;C、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aO,则选择高温分解法除去CaO中的CaCO3,选项C正确;D、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易与强碱反应而溶解,但不与弱碱反应,氨水为弱碱,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选项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和选择,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分离方法及原理,易错点为选项B,注意CO2和HCl气体均与NaOH溶液反应。13、B【解析】

A.常温下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使铝、铁钝化,因此均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A正确;B.浓硝酸没有脱水性,B错误;C.稀硫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C正确;D.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D正确。答案选B。14、C【解析】

A.NaOH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碱,A分类合理;B.CO2由C、O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B分类合理;C.H2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酸,C分类不合理;D.盐酸是HCl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D分类合理。故选C。15、B【解析】

A.氯水可氧化亚铁离子,应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后加氯水变为血红色来检验Fe2+,A错误;B.下层呈紫红色,可知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则无色溶液中含有I−,B正确;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由现象可知,该气体不一定是CO2,C错误;D.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离子有CO32-、HCO3-、SO32-、HSO3-,D错误。16、B【解析】

A.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A不符合题意;

B.32g氧气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故B符合题意;

C.常温常压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的体积是也并非11.2L,故C不符合题意;D.1molCaCl2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浓度为1mol·L-1,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aCl2浓度的2倍,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1,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1.A2.A3.B4.A5.B【解析】

金属单质A焰色反应为黄色,则A为Na,钠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甲为H2,D为NaOH,金属单质B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B为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乙与H2反应生成气体丙为HCl,HCl溶于水得到E为盐酸,金属单质C与盐酸反应得到F,F与物质D(氢氧化钠)反应生成H,H在空气中转化为红褐色沉淀I,则H为Fe(OH)2,红褐色沉淀I为Fe(OH)3,所以金属C为Fe,则F为FeCl2,FeCl2与Cl2反应产生的物质G为FeCl3。然后根据各个小题的问题逐一解答。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是NaOH,F是FeCl2,G是FeCl3,所以合理选项是A。2.A是Na,B是Al,C是Fe,根据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到弱的顺序为:A>B>C,故合理选项是A。3.①是Na与H2O发生置换反应产生NaOH和H2;②是H2与Cl2发生化合反应产生HCl;③是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和H2,反应不属于任何一种基本类型;④是Fe与HCl发生置换反应产生FeCl2和H2;⑤是NaOH与FeCl2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Fe(OH)2和NaCl;⑥是Fe(OH)2、O2、H2O发生化合反应产生Fe(OH)3;⑦是FeCl2和Cl2发生化合反应产生FeCl3。可见,在上述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故合理选项是B。4.F为FeCl2,G为FeCl3,除去FeCl2中少量杂质FeCl3,可根据FeCl3的氧化性,及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的要求,向溶液中加入足量Fe粉,发生反应:Fe+2FeCl2=3FeCl3,然后过滤除去固体物质,就得到纯净的FeCl2溶液,故合理选项是A。5.乙是Cl2,丙是HCl,要除去Cl2中的少量HCl,可根据Cl2与水产生HCl、HClO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的特点,及HCl极容易溶于水,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将混合气通入到饱和NaCl溶液中进行洗气,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Na、Al、Fe元素单质及化合物性质和Cl2的性质,A的焰色反应、I的颜色是推断突破口,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及物质反应类型。18、①③SiO2+2OH-=SiO32-+H2O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马上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Na2O▪SiO2电泳②渗析【解析】

A为黑色磁性氧化物,则A为Fe3O4,X为Fe;Fe3O4和B反应生成D溶液,结合B是Y、NO和水反应生成的可知,B为HNO3,Y为O2;HNO3和F生成一种胶体,可以推知G是H2SiO3,则F为Na2SiO3,E为SiO2,SiO2和焦炭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Si单质,则Z为Si,以此解答。【详解】(1)由分析可知E为SiO2。①SiO2硬度大、熔点高、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正确;②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F酸反应生成SiF4气体,但不是两性物质,错误;③可用盐酸除去E中混有少量Fe,正确;④SiO2不导电,不是半导体材料,错误;正确的是①③;(2)SiO2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制取Si,同时生成CO,用单线桥分析标明电子转移数目为:;(3)Si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根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4)A为Fe3O4与足量HNO3的稀溶液反应生成的溶液中含有Fe3+,检验Fe3+的方法是:取待测液于试管中,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溶液马上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有Fe3+;(5)Na2SiO3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SiO2;(6)在外加直流电作用下,硅酸胶粒会向阳极区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能够透过滤纸,净化G胶体可采用图②的方法,这种方法叫渗析。19、Ca(OH)2+2NH4ClCaCl2+2H2O+2NH3↑②③4NH3+5O24NO+6H2O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碱加入强碱并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解析】

(1)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2)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遇冷后又生成氯化铵,则无法制取氨气;②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放出的热量促进一水合氨分解而生成氨气,能制取氨气;③加热浓氨水,能使氨气从氨水中逸出,制取到氨气;(3)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NH3与O2反应生成NO和水;(4)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冲入的氨气占据容器的上部;②氨气易溶于水,使容器内压强迅速减小,形成喷泉实验;溶液显红色,则溶液显碱性;(5)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详解】(1)在加热条件下,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H2O+2NH3↑;(2)①固态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遇冷后又生成氯化铵,则无法制取氨气;②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导致氨气的溶解度降低,能制取氨气;③加热浓氨水,能使氨气从氨水中逸出,制取到氨气;答案为②③;(3)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NH3与O2反应生成NO和水,4NH3+5O24NO+6H2O;(4)①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充入的氨气占据容器的上部,则应从a进b出;②氨气易溶于水,使容器内压强迅速减小,形成喷泉实验;溶液显红色,则溶液显碱性;(5)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可以向溶液中加入强碱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使湿润的红色试纸变蓝色的气体检验NH4+的存在。【点睛】浓氨水中加入固体氢氧化钠,Na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导致氨气的溶解度降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增大,导致一水合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生成氨气。20、不合理6.8分液漏斗氧化性漂白性还原性品红检验混合气体中SO2是否完全除尽【解析】I、(1)用1个200ml容量瓶和1个250ml容量瓶来配制,导致配制次数增加,误差较大,因此该提议不合理。(2)实验中要配制0.5mol/LH2SO4溶液250mL,则需量取密度为1.84g/mL、98%的浓硫酸mL。Ⅱ、(1)图中盛装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2)①号试纸变黄,有单质S生成,说明SO2具有氧化性;②号滴有品红溶液的滤纸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③号滴有酸性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说明SO2具有还原性。(3)由于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SO2,所以为保证进入C装置的气体全部是CO2,应该在④号位罝的滤纸滴加品红溶液,该试剂的作用是检验混合气体中SO2是否完全除尽。21、H2S;SO3漂白、杀菌消毒品红溶液漂白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