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六省一市教学反思_第1页
华东六省一市教学反思_第2页
华东六省一市教学反思_第3页
华东六省一市教学反思_第4页
华东六省一市教学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孩子一起享受数学——参加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坎山镇小吴燕飞写在前面:金秋十月,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美好的季节,我有幸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拥有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本届活动的主旨是“向儿童展示数学之美,让儿童感受数学之美,放飞学生的数学思想,打造高质量的数学课堂”“让童年快乐为人生奠基”。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5位教师为我们展示了15节精彩的课例,聆听了专家的精彩到位点评,感受了镇江实验小学学生的良好素养。15节精彩的课以中高段为主,对于长期任教低段的我来说,很多时候我的角色不仅仅是听课老师,更是学生。在领略执教老师教学风采的同时,也确实弥补了一些欠缺的知识。一、谈谈收获1、关于开场白上课之前来点开场白,就相当于是热身运动。尤其是借班上课,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陌生感是课堂教学的一大阻碍,更需要来点动情的。15位老师的开场都很精彩,我们看到各位老师在课前短短的五分钟内,采用和学生谈心、做游戏等方法,就能让学生自然的摆脱紧张感,轻松的走入课堂。在感受各位老师开场的“功力”的同时,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开场白是要做到融洽气氛,并最好能为即将进入的课堂教学内容服务,但是过多的铺垫是否合适?有的老师的开场似乎觉得已经不是开场白了,已经是在上课了。然后上课的哨子声响了,老师说我们开始上课吧,师生问好之后,就直接继续刚才的开场上下去。我有种已经开始上课,停下来问好继续上课的感觉。这样的开场白是一种精彩呢?还是其实已经是课堂40分钟的一部分?我有点疑惑。2、关于教学情境在数学学习中时,我们常常会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直接或间接看见、听说的事和物,或一些与他们自己和同伴密切相关的事情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主动作出反应,点燃学生心中的探索欲望。但是低年级的学生面对老师创设的一些情境有时候会比较“扯”,不能直奔主题。老师呢又觉得不能直接把要上的东西说出来,于是引了又引。这次15课听下来,关于自己以后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方面有些感触。我想创设情境必须要简单有效,数学情境是为学习数学服务的。尤其是低段数学,应该让数学味更浓一点。有时候应该更直接一点。比如说,江苏镇江市实验小学的顾琴老师执教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没有过多的华丽,简简单单的创设了去逛商店这样一个生活情景,直接出示例图,没有奇思妙想、没有“汗牛充栋”的教具学具,从一个简单有效的教学情境展开,课堂设计如一汪秋水、清澈透明,指而有向。线段图的导入水到渠成,分析到位。“现在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这里的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的就是这种平实中见扎实。3、关于教学风格这次观摩活动可以说是一次教学盛宴。15位老师都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佼佼者,此次可以说是各种风格齐聚一堂。有的大气磅礴,如浙江蓝雪敏老师的《百分数的认识》。有的细腻到位,如滁州琅琊区袁娜娜执教的《认识线段》。有的丰富扎实,如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许科勤老师执教的《吨的认识》。对各派老师各种教学风格大致感受的同时,我记录了一些他们的教学语言,以备自己课堂教学时用。比如执教《小数加减法》的李萍老师在课堂上这样说:“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真会灵活运用,体现数学简洁美”。如执教《确定位置》的张毅老师在课堂上这样说:“如果有难度,可以和同桌交流”、“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参与”等等。这些语言朴实无华,却真实有效。有些大师的东西我一时也难以消化吸收,那么就从这种细微处入手学习吧。二、反思<<线段的认识>>听了这么多课,其实我自己只执教过《线段的认识》。听了这节课,比其它的课感触更多一些。主要有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袁老师利用自己标准的语音与身体语言生动地演绎了二年级中极具传统的教学内容《认识线段》。“让学生通过拉一拉,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引导学生观察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本课成熟地利用毛线的操作、演示,形象、成功地学习了线段的概念。2、练习形式多样、开放有效练习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的有效途径。袁老师精心设计“数线段——折线段——连线段”等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来加强对线段特征的认识,并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数学学习的意义。如利用教材上的第三题设计小狗到小猫家有三条路,让学生选择哪条最近?由此得出两点只能确定一条线段而且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让学生感到数学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3、教学引导细腻、到位袁老师最大功力应该就是细腻到位,这是低段老师最需要具备的内功。课堂凸显了袁老师适度评价,不浮夸,也不吝啬评价。引导学生倾听、让学会表达,扎扎实实,稳步推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对于二年级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倾听、学会表达,说完整话是非常必要的,课堂中落实的相当到位。在认线段、画线段、找线段、折线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通过精美礼盒的演示、找出线段等等袁老师的引导都细腻、到位。4、一点疑惑本节课袁老师在引导学生画线段的时候,先让学生进行了尝试,然后再让学生示范,再课件演示了画线段的方法。让学生一步步亲历了画线段的整个过程。在学生已经建立起正确的画法后,老师又问:“除了直尺,还可以用什么画线段?”这个问题是否有必要。当老师说还可以用什么画的时候,学生开始说用铅笔画,用一些物体的边画等等。学生说出了一些确实也可以画直线的物品。但是我们以后画线段的时候应该还是要学生用尺子画。我疑惑这个问题是对画线段的工具的拓展,还是其实已经建立正确画法了也没必要再问这个问题。我想我是幸福的,能够在短短的两天半时间里享受了一次教学盛宴。镇江市实验小学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享受了一次愉快的数学体验。回到工作岗位上的我,能为我的孩子做些什么呢?能让我的孩子上数学课也成为一种享受吗?我想,这是我最需要最应该努力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其索……

在这秋高气爽,金桂飘香的十月,我很幸运有这样的机会参加在镇江举行的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三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活动。在本次听课研讨活动中我不但感受了镇江这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更在各省市优秀青年小学数学教师精彩的课堂演绎和专家们独到的点评中收获颇丰,真是不虚此行!本次大会共展示了15节课,其中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几乎涵盖了全部的数学领域,有7节空间与图形,有2节数学广角,有4节问题解决,有2节数与计算,涉及的教材有人教版的、苏教版的、国标版的、北师大版的和青岛版的,多样化的内容和教材使得本次大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我领略了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风格、体系,感受了不同领域内容的不同的演绎方式。在参赛教师用娴熟的教学技能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数学课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各地区的教学风格,投射出了团队的智慧,合作的力量。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更是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采:一个个睿智的问题,迎来一句句充满童真的回答,不时引来与会老师会心的笑声和掌声,引领我们朝着课堂教学所蕴涵的教育理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回顾3天半的学习,我深深感受新课改一路走来,教师们已经走出迷茫,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出既传承了传统教学的优点,又时时迸发创新的火花的特点---课改走进了成熟季节。一、情境的有效创设本次课堂教学观摩课中,几乎每节课都注重了对有效情境的创设,他们有的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比如在《体积与体积单位》一课中,让学生猜想三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哪个是1立方米,使孩子们想起以前学过的测量,感受只有经过测量才是最精确的道理。有的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思考:如《毫米、分米的认识》中金箍棒的引入,通过金箍棒的可伸缩性,引起学生对长度的猜测;《众数》中小王招聘遇到的平均数、众数哪个更具代表性的问题;更有一些情境的设计达到了满足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的借鉴作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吨的认识》一课中温柔的许科勤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大米、纯净水、大礼包箱等教具,让孩子们通过抱一抱、掂一掂、算一算直观的感受了什么是吨,这种直观感受不是那些美妙、生动的语言能带来的;江苏的黄娇艳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确定位置》中虚拟与真实相结合的高科技的多媒体课件了,那不是一个“赏心悦目”能说明的,一堂课不但学生忘我,教师也处于忘我中,“震撼”呀!二、回归简约,经历探究的过程数学本来就是倡导简约的课程,而在课改刚刚开始的时候,情景化现象充斥着整个课堂,老师们把精力都集中到设计一个绚烂多彩的故事情境,五彩斑斓的动画效果中,弱化了对数学本质的关注。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我们教师走出了这个怪圈,去掉了那些重复无效的情节,去掉了那些追求表面热闹的现象,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思考的时间和探究的空间。如李萍老师在《小数加减法》中通过展示学生错误的计算,让大家一起经历观察、研究、到改错的过程,使学生领会正确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种暴露错误,经历改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教师独具匠心的设计避免了学生课后大量的犯错;而在《吨的认识》中老师播放的学生在儿童游泳池中倒水的视频更是让学生对吨的认识上升:“吨”不但与重量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空间)也有关。《解决问题》一课中程虹老师带领学生们经历了选择路径—有序选择路径—选择最近路径—多种选择路径的过程,让学生感受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对知识进行了建构。当然,回归简约并不是排斥一切情景,是否要创设情景,这是由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经验、认知特点决定的,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二、追求扎实,凸显成效毋容置疑,课改给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沉闷的说教式的课堂教学变成教学引入“说说笑笑”,教学过程“动动跳跳”,巩固练习“热热闹闹”这样的生动活泼,这是值得提倡的,但这并不是新课改的价值追求,在民主、平等、生动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认知上是否从混沌变得清晰,技能上是否从不会变得会了。在这次的展示课中,我看到了追求扎实是所有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安徽的袁老师执教的二年级《认识线段》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个特征。在课的一开始,袁老师用“毛线”这个简单的教具,在曲直对比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段的第一个特征---直,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拉毛线,使学生感知到线段不但是直的,而且两手捏住的地方就是端点,线段的端点有两个。虽然难度不大,但袁老师多次让学生上来指指,同桌指指,整条毛线中找线段,部分毛线中找线段,并比较拉直的那部分为什么是线段。在不断实践与比较中学生建立起了线段清晰地表象。四、体现创新,培养学生的能力创新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在本次活动中,最大的创新在于教具。首先是直接可以在屏幕上操作的多媒体,以往的多媒体都是教师在鼠标上操作,设定好的流程一般无法修改或现场操作,这次活动中使用的媒体教师可以抛弃鼠标,不必在操作台与屏幕之间来回奔跑,而可以在屏幕上直接点击、写字、画图、切换,非常方便实用,更加快捷、直观,相信不久以后,这样的教学设备也会走进我们寻常“百姓家”。其次,教师设计的教具简单、新颖、实用,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模具的引入,让我们眼前一亮,它定格在黑板上与平行四边形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学生的直观思考(高的变化),而课件的演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变化)更生动、形象的让学生感受了变化中底不变,高变了,面积也随着改变了,又让他们发现了虽然面积变化了但周长不变,前后呼应;《确定位置》中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表示第二组,第三排,学生想到了5种,这就是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而另一堂《确定位置》在教师安排一个位置在图外的,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最终确定位置,这种能力的培养不只在本节课中,对他们今后的生活也必将带来深远的影响。3天半的学习结束了,而15位老师给我带来的全新教学理念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的教学风采和教学智慧将留给我深深的思考,它带给我的是不尽的共鸣和唤醒。我将把它转化成一种无形的教学动力,运用在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课堂的精彩缘于精心预设和细节的把握

阅读数:196

网友评论:0条——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后记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许红梅在这艳阳高照、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华东六省一市的几千名老师汇聚在历史文化名城——江苏镇江。作为听课老师之一,我被一节节精彩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下面记录几个让我感动的片段,与大家分享。片段一: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许科勤老师执教的《吨的认识》许老师的这节课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么大的质量单位“吨”,她竟然可以让学生得到如此多的切身体验!为此,她带来了那么多袋大米、白菜、纯净水、旺旺大礼包、儿童游泳池……,单说这些教具准备也可以想见麻烦程度了。孩子们正是在这些构成1吨的小单位及其数量的体验中感受了1吨的重量,以部分感知整体的思想方法也运用得淋漓尽致。除此之外,本课的练习设计是数学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每个小练习的贯穿也是巧妙精当,层层上升,让我们理解数学的同时还感受了中华文明。师:许老师的家乡是无锡,无锡有个著名的灵山大佛,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大佛之大,按照一样的比例复制了一个手掌——“天下第一掌”,它的总重量是13()?生:吨。师:为什么?生:图片上的手掌旁有人,人在那里那么小,可见大佛的手肯定是很大的,因此它的重量应该是13吨。师:是呀!镇江的香醋远近闻名,猜猜“中国第一醋坛”内存放了多少吨镇江醋?生1:30吨?师:30吨?可能吗?为什么?生2:不可能。刚才我们看了“天下第一掌”下面的人那么小,而且它是铜做的才13吨,我们这里的醋坛应该比天下第一掌小一些,所以不可能是30吨的!师:很有道理。这坛里呀存着10吨香醋。……播放天安门的视频,师:让我们把画面定格在这里,天安门前的华表大约重20()。师:华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万里长城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上面的每一块砖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悠悠历史。一块长城砖大约重15()。师:古老的长城是我们的骄傲,洁白的鸽子象征着希望。一只鸽子大约重450()。……学生和我们在场所有听课教师的思绪都随着许老师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在飞扬。

片段二:江西省高安市第四小学-李萍老师执教的《小数加减法》同样在巩固练习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QQ游戏串联了5个练习。(一)转动转盘,首先进入“QQ农场”。小兔拔萝卜。出示6.23+0.7的竖式,移动小兔,当摆到正确位置的时候喊停。教师有意设计学生停迟了,竖式变成了末位对齐,学生立刻说移回去点。教师再次操作,相同数位对齐后,经典的细节是:屏幕上出现了一把尺子和一支笔,动画演示用尺子垫着画线的过程,这就通过细节暗示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打竖式的习惯。(二)转动转盘,进入“QQ留言”。听取留言:计算小数加减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判断,这种说法正确吗?(三)进入“QQ信箱”。口算:9.99-3=()9.99-0.3=()9.99-0.03=()9.99-0.003=()数学看点:江苏省占地面积为10.2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0.79亿人,江西省占地面积为16.6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0.45亿人。①江苏省比江西省大约多多少亿人?②江苏省占地面积比江西省少多少万平方公里?任选一题解决,口答。(四)进入“QQ相册”师:照片上是谁?生:姚明。师:他抱着的是谁?(有学生猜是儿子)儿子?(全场笑)生:小林浩。抗震救灾中救人的小林浩。师:嗯,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知道他当年的身高吗?(不知道)给你一些信息,一定可以算出来。出示:姚明身高2.26米,林浩站在0.45米的凳子上还比姚明矮0.53米。生计算汇报完毕。师:他们的身高虽然相差很多,但在老师心中,他们都是巨人,这幅画面永远定格在我们全中国人的心中!

片段三:浙江省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顾志能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本课的教学思路和我们苏教版的教学思路有所不同,顾老师重在让学生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而我们教材的重点应该在于怎样通过剪拼成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公式。正是由于目标指向的不同,顾老师课最后的拓展提升选用了这样的题材:平行四边形拉动可以变成长方形,那么长方形拉动就可变成平行四边形。现在有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拉动它,它会变成怎样的平行四边形?学生猜测高是5、4、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并在高是5.1厘米、3.9厘米、2.5厘米、1.1厘米时停顿。师: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平行四边形越扁,面积就越小。师:越扁就是说高?(生接——越小)反过来将平行四边形再拉成长方形,再次感受变化过程。师:拉的过程中,图形的面积变了,高也在变,什么没变?生:底没有变。周长也没有变。这个拓展提升的练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底乘高,而不是底乘邻边。并且让学生体会了初步的函数思想:当底边不变时,高越小,则面积越小;高越大,则面积越大。

片段四: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延奎小学-陈淑娟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的导入就新颖有趣,老师指名两人,一男一女上来比赛喝橙汁,比前让学生猜:觉得谁会赢?学生都指那名高大的男生。在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不一会儿,女生就喝完了,而男生还有一半。老师高举起女生的手呼:耶!胜利了!男生:不公平!她的杯子里有这么大的柠檬,占了很多空间,橙汁少!一个有趣的比赛就让学生强烈地体验到了“物体占空间”,接下来导入体积的教学真可谓水到渠成。……认识体积单位一定要让学生对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体验,前两个体积单位的教学中老师已经非常注重体验感悟和对体积单位的描述,因此教学立方米时,师首先提问:师:1立方米该有多大呢?一个学生站起来用两手比划了长、宽,还歪过身子比划出高,三个动作可爱、生动、形象,课件他已经对1立方米有感知了。师:比划得多形象啊!那一个人可以比划出来吗?生:不能。师:怎么办?生:2人合作。生:4人合作。师:好,那就合作合作,四人小组比划。学生们都四人一组,手拉手比划着1立方米。之后,老师让一个组的学生来展示,并采访:哪一部分是1立方米?生:两个人手臂连起来就是1米,这两个人也是1米。师:那高呢?生:我们的腿就是1米。立刻有学生反驳:腿没有1米,他们的腿加上身子是1米。师:口说无凭,我们用米尺来量一量。发现到学生手臂下面的高度是1米。这时师正要请展示的小组坐下,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突然一个学生高举小手,老师让其回答,他走到演示的小组前用手比划着说:我觉得要再给他们围的上面加1立方米,下面也加1立方米。(其实他比划的是一个平面)全场为他的理解响起了掌声。师:你是想象这上、下各有一个面,这样就更明确了是吧,其实呀,这前、后、左、右也可以各有一个面。我们来看老师带来的1立方米。正好抬出师的教具:一个1立方米的白色正方体。这个片段中,从学生的动作比划、语言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们对1立方米的感受已经比较清晰而准确,再通过教具及教师规范性语言的引导,学生掌握1立方米的概念也就不在话下了。

片段五:浙江省龙游县实验小学-蓝雪敏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百分数的例子不少,但对大于百分之百的百分数的认识学生比较难理解,是本课的难点。而蓝老师对于这个难点的处理让我眼前一亮。学生认识百分数后,老师自然过渡到写百分数。本来我以为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写百分数,但……师:下面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写百分数,任意什么百分数都行,说停就停!开始!(指了2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余学生都在作业本上写。)师:停!(所有的学生都停笔。)师:第一个同学写了几个?(10个)第二个同学呢?(7个)如果我以10个为标准完成量,那我们可以说第二个同学完成了?生:70%。师:那第一个同学呢?生:100%。师:下面完成10个或10个以内的同学举手,(班级一大半学生),超过10个同学举手(一小半)。采访一个超过10个的学生:你完成了几个?(13个)师:那他完成了标准量的百分之?生:130%。师:哦,是啊,这是个大于100%的百分数,表示他完成的比标准量还多30%。就是标准量的130%。下面和你的同桌说说你完成的是标准量的百分之多少。学生说。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大于100%的信息?……

这次活动一共有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的15位老师上课,课堂上的精彩远远不止我以上列举的这几处,课后的点评活动也组织得真实而犀利,给我们听课后的理性思考指名了方向,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侧重及学生学情与教材的融合也引起了我的关注。此次镇江行,着实受益匪浅!2011-10-232011年3月28日至3月31日,我有幸和本县其他十二名老师一起,到省会南昌参加了“江西省第十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属于学生的。江西师大附小的学生活泼可爱,语言简洁精炼,思维敏捷,独特的见解不时博得台下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如果说这些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孩子的自信,孩子的学习都离不开教师们的引领、呵护和赏识了。每位老师的教学都能体现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的要求,情感价值观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教师们不仅语言优美,而且表扬和鼓励都很到位,善于抓取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评价恰到好处。教师教风都非常活泼,他们在台上挥洒自如,尽情施展才华,赛出了他们的风采,赛出了风格,赛出各自的特点和特色。每堂课都非常精彩,每堂课都非常出色。来自高安李萍老师在教学四年级的《小数加减法》时,她创设了孩子们喜欢的武术表演,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景德镇的熊英、赣州的段莺莺教学的等量代换中都运用学生喜欢的动物表演《快乐翘翘板》,还有学生喜欢的QQ农场等。他们始终把自己定位在服务者的位置上,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学生自主探索及全面发展的能力。教师一直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全省的优秀教师,聆听这些教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教师的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

南昌之行结束了,留给我的思索是:如果不学习,就OUT了!加油!华东六省一市课堂观摩第一天有感

周姗姗2011年9月的时候,听说10月份将在江苏镇江要举行第十三届华东六省一市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顿时心生向往。因为在从教之初就听说有这样一个高规格的赛课,但一直没有机会去现场聆听,学习和感受。内心非常希望参加这样的一个数学盛会,今年的10月18日竟然愿望实现,和同校的孔老师一同来亲历这次15节课的现场课堂观摩。这次来镇江的路程比较曲折,18日早上6点35分的长途车先到宁波汽车站,然后打出租车20分钟来到宁波火车站,接着又坐上新型的交通工具——动车,5个小时后才抵达镇江,将近一天在路中转乘,颠簸,虽然有点累,但没有丝毫遗憾。今天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的第一天,日程安排的很紧凑。早上开幕式,紧接着就是一天6节课,还有专家点评。带着认真学习的心态,进入容纳2千多人的镇江体育馆。每听完一节课都让我感受颇深,收获颇多。今天的6节课就像餐桌上一道道的特色菜,有清淡的清蒸、有浓烈的红烧、还有别具一格的小炒。每节课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设计新颖,考虑周全,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某种的因素有些部分展示不够充分,但我可以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乃至她背后一个团队的智慧。这些刺激我味觉、听觉的课堂大餐,大大拓宽了我对这些课的理解。第一节是来自浙江省龙游县实验小学的蓝雪敏上的《百分数的认识》,因为自己也曾在任教六年级的时候在教研组内上过教研课,对课的内容比较熟悉。于是把自己原先设计的思路进行了回顾,并渗入了一些自己目前新的想法。今天听蓝老师上的课,和自己的课找差距。发现蓝老师有三大设计意图有别于我们一般课的优点:第一,有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百分数。她通过一组练习、举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百分数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第二,分子大于100的百分数,也进行了较多笔墨的教学,学生对此类容易忽略的百分数的感受比较到位。蓝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练习进行突破:下面括号中可以填怎样的百分数?①水结成冰体积会膨胀,那么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②2010年的收入是2009年的();③某超市举行“迎元旦”购物摸奖活动,中奖率为();通过以上填百分数的练习,让学生对百分数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丰富了百分数的内涵。第三,对百分数和概率进行了沟通。超市的中奖率是99%,为什么老师摸了2次奖都没有摸到?通过解释让学生适时沟通了百分数和概率的关系。虽然老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中比较急于求成,导的多,引的少,还省略了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但只要我们用学习的心态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不会很在乎这些细节。第二节是江苏省镇江实验小学顾琴上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其实就是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这是一节比较传统的结合实际生活的解决问题课。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老师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引领和解题策略的辅导非常到位。学生在老师的耐心引导和点拨下,学生都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问题。可以说新课设计环环紧扣,解释分析步步深入,是一节扎实有效、久违了的家常课。第三节是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教研室王晓芳上的《毫米、分米的认识》。这是一节认识长度单位第二阶段的概念课。学生已经对米和厘米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王老师在本课设计中,用情景贯穿整课的新授教学,充分利用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孙悟空手中金箍棒可变大变小的特性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测量可伸可缩的金箍棒,自然引出毫米和分米的概念,经历了产生毫米的必要性,利用测量、观察、感受、想象,从这些不同的角度逐步形成了学生心中的尺子,让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不断丰富全面起来。值得商榷的是,金箍棒是有厚度的,如果整节课都测量这根金箍棒,学生容易造成对长度单位了解的偏差。在后面的练习中,最好能画一画线段,量一量线段,让学生知道长度单位和一件物品的粗细无关,我们关注的是它的长短。第四节课是江西省高安市第四小学李萍上的《小数加减法》。这是一节比较常规的计算课,想想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期待和看点。可是当这位执教老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她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是她的年轻。只有27岁,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才4年,就能在如此大的规模里从容上课,让我很惊叹。第二是她的特长。这位年轻的老师在课前放了一段视频,是她参加江西省剑舞比赛中的场面,她以9.82分夺得剑舞比赛的冠军,真是非同凡响!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她追求有趣、有收获的课堂。整节课在我看来,新授部分扎实有效。在教学新课中,李老师把学生做题本真的错误勇敢地暴露在学生和听课老师面前,并做到了逐一剖析和讲解,逐步完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让学生不断总结、归纳、完善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最后整理出顺口溜:小数加减要注意,先将小数点对齐,再从低位来算起,化简结果别忘记!让人特别有新意的是,整个练习的设计,既体现了层次性又体现了趣味性。李老师采用大转盘转起来,分为5大层次,分为取名为时下学生最感兴趣的QQ农场,QQ记事本,QQ信箱,QQ看点,QQ相册。每个练习的设计都有明确的目标达成,学生学的兴趣盎然,掌握的知识点也非常到位。第五节课是江西省婺源县紫阳三小张毅老师上的《确定位置》。张老师在充分尊重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步步为营,层层递进,让学生对位置确定的方法从不够明确到明确,如:在生活中确定位置叫“组和排”,而在数学中则叫“行和列”;对位置书写的表现形式从繁杂到数学中的简洁;如: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位置,学生通过互相比较和充分地感受,得出了科学简单的数对记录法。在整个新授的过程中,可谓达到了润物无声的境界。最后的练习设计也富有创意,延伸拓展的比较到位,让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很深刻。第六节课是江苏省无锡市五爱小学许科勤老师上的《吨的认识》。这是一节比较难上的关于质量体验的概念课。如果让我来选,我想我肯定不会来选这样的课来作为自己的参赛课。原因有二:第一,关于吨的认识,学生很陌生。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根本不能建立对吨的直接感受。第二,课前要准备大量的物品,让学生在课上去体会和感受,在实际上课中会用到很多物品,而且有很多学生实际操作体验的机会,那么这样的课就容易乱,老师会把握不好。可是,没想到这样一节在我眼里比较难驾驭的课,在许老师的精心设计下,竟然是那样的独具一格,演绎的也是那样的游刃有余。感谢这六位老师给我提供了学习和反思的优秀案例,我将用同样的激情进入明天的听课。

2011.10.19华东六省一市课堂观摩第二天周姗姗今天是在江苏听课观摩的第二天,一共有7节赛课。整整一天将近8小时始终坐在镇江市体育馆8排32座的硬座上聆听来自各个省市的优秀赛课。今天主持会场的是来自上海令人尊敬的曹培英老师。一早带着比较崇敬的心情去听浙江海盐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顾志能老师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什么对顾老师的课会如此期待呢?主要是在近几年内经常在数学杂志、报刊上看到顾老师写的心得、体会和反思文章,觉得他的文章构思缜密,见解独特。由此我想到他的课也肯定非同一般,应该是那种特有思想的课。而顾老师今天上的是赛课的第一节,又是自己比较熟悉五年级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于是,期待的感觉又增加了一分。18日会议报到的那天拿到会务资料的时候,就研究过顾老师的教学预设。在资料本上的教学预设中,我也没有看到特别让我耳目一新的教学环节。今天的课分为三大环节:一,问题导入。出示两张彩色纸片,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学生猜想有三种可能。教师设问: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怎么办?顺势进入第二环节。二,新知学习。量一量,去自己所需的数据,算一算到底哪个面积大?通过计算,学生对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意见分歧,主要是长(底)×宽(邻边),还是底×高?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老师充分展开,并用老师提供的方格纸验证,还利用割补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1平方厘米,最终知道面积比长方形的小。但顾老师的新授教学没有就此罢住。而是继续深入探究,理解原理。就是让学生彻底弄清楚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什么可以用底×高来计算?底×邻边的方法为什么是不对的?这块内容的学习探究应该是顾老师的重头戏,按照课后他自己说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