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基于移动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基于移动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基于移动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基于移动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移动学习通的移动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在“新高教40条”等系列文件的指导下,针对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不高,班级规模大、课堂难管理等问题,探索利用移动学习通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移动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移动教学即全部或部分借助移动个人终端进行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学形式的移动性、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教学资源的丰富性等。本文中,移动教学是指利用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中的基于云技术的课堂教学APP(如移动学习通)来进行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一、移动教学开展的背景及意义“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教育生产力,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引发了教育模式的革命性变化。2012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2016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强调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为广大师生、管理者深度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进一步深入,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形成一批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创新模式,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充分彰显。2018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这是教育部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施计划,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2018年,国家陆续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相继出台双一流、转型、新时代高教40条、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文件,特别是新时代高教40条,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明确了具体举措,其中倡导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科学合理的开展移动教学,可以有效解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不高,班级规模大、课堂难管理等问题,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国内外移动教学研究述评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移动教学、移动学习相关的研究文献发现,一是目前研究主题从学习者的角度为切入点,关注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较多,而从教学实施者角度为切入点,关注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二是在移动教学研究中,偏重移动教学平台(系统)的开发与设计;三是关于移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价相关研究较少。(一)关于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从学习工具角度来看,学者们主要将研究集中在基于短信、邮件、直播课堂、答疑系统、QQ群、微信群的学习等,特别是基于问题和资源的学习模式研究成果较多。美国学者Vrana明确提出在移动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工具,应该在学生运用移动技术进行学习上给予学生指导,便于学生能将移动技术充分应用于学习,让学习更加高效。学者Kouninef指出移动技术为学生进行混合式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之间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收发信息、通讯及上网等。移动学习环境为学习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借助移动设备,学生的学习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参与教学活动。相比较于移动学习,利用移动技术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王丽构建了基于基于微信的交互式翻译移动教学模式;潘陆益探讨了从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策略、教学活动、学习支持和学习评价等6个方面优化移动教学模式下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吴奇宣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特点,基于手机腾讯QQ构建了移动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在教学中开展推广应用。(二)关于移动教学平台(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研究国外学者I.Skliarova和V.Sklyarov等人利用移动技术设计了一套帮助教师进行合作学习系统,经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国学者俞浩平等人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的移动教学系统,从系统需求、系统功能、系统架构等多个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得到了初步实现;王润萌设计开发了高校移动教学系统,实现了资源、新闻公告等功能模块的发布与管理,主要功能包括查询课程信息、上传课程资源、开展课堂测试和小组讨论等;程超提出了基于校园网的移动教学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开展了以偶顶教学系统硬件、软件和移动教学工具的开发与研究。(三)关于移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与效果评价的研究学者吴沁对全科医学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开展了评价研究,以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学习该门课程的基本情况、教学效果和移动教学模式的作用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了全科医学移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好,适应当代教学要求及学生发展需要的结论。吴海燕探讨了利用移动教学APP来辅助“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出了利用移动教学APP辅助教学,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应用1.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评价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和教学评价上都存在共性的元素,基于这些共性元素构建了移动教学模式(详见下图)。本模式将移动教学工具的利用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实现全程互动交流,教学数据和学习数据全过程留存,形成性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和真实,课堂管理更加高效,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更高。图移动教学模式图2.移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在创新创意创造方法课程这门公共基础课中,开展移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该课程具有上课人数多、班级规模大、课堂难管理的特点。试点班级为2019级护理学本科2班,共93人,分成12个小组进行团队学习。以该课程第一次课“创造力概述”为例,说明移动教学的设计和课堂应用。课前,教师通过移动学习通发布通知,说明课程学习要求并布置学习任务,12个小组需要按照时间节点,通过移动学通来提交组号、组名、口号和创意团队照。课中,教师利用移动学习通的投屏功能,将小组提交的创意团队照直接投屏到教室前方大屏幕,小组成员上前展示,全部展示完成后,教师利用移动学习通发布投票,让学生为除本组外最具创意的团队进行投票,达到了组间互评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根据知识点内容,设置问题,如你理解什么是创新、创意和创造,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根据课堂实际氛围,选择移动学习通的互动形式,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非常高,则可通过抢答的形式来提问;如果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重,则可通过随机点名的形式来提问,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对于大班授课来讲,因时间有限,学生人数多,课堂讨论分享比较困难,利用移动学习通的课堂讨论功能,能够在短时间内,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并将讨论结果投屏到大屏幕,教师进行点评。如你认为班级和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人是谁?在2分钟内,93名学生通过移动学习通提交了自己的答案,教师利用移动学习通的词云统计功能,快速展示出了核心词语,即学生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并随机找同学进行分享。课上留10分钟,教师利用移动学通发布随堂测验,学生5分钟内完成作答,作答情况投屏至大屏幕,教师针对错误题目进行强化讲解。课后,教师根据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推送相关阅读资料,如最具创造力的名人故事等,同时布置下次课的课前准备任务。四、移动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分析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是评价移动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如果通过移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有所提高,说明移动教学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移动教学实施前,针对试点班级93名学生开展了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的调查,授课结束后,再次开展了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的调查,将两次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明显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升(详见下表)。表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前后对比统计表序号课堂学习投入调查项目前测数据后测数据增长1总是能够认真听老师讲课13.89%71.43%57.54%2总是会把老师要求和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记下来13.89%34.29%20.40%3总是积极会参与课堂讨论5.56%45.71%40.15%4总是会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5.56%40.00%34.44%5总是会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任务52.78%82.86%30.08%6总是能够注意力集中并积极思考2.78%25.71%22.93%7一旦发现自己分心,总是立刻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8.33%37.14%28.81%8课堂上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5.56%40.00%34.44%同时,针对学生关于移动教学工具在课堂中应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82.86%的学生认为,利用移动教学工具开展课堂教学,能够激发求知欲;88.57%的学生愿意利用手机在课堂中与老师进行互动;91.42%的学生认为移动教学工具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互动的有利工具;80.25%的学生认为教师利用移动教学工具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够有效的帮助学习,可见,学生对移动教学工具在课堂中应用的接受程度较高。利用移动教学工具开展教学较为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在利用手机参与互动过程中可能会分心,借机会用手机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也就是会在课堂上玩手机,被调查的学生中,仅有2.86%的学生全程仅用手机参与课堂活动;82.86%的学生偶尔用玩手机;8.57%的学生经常玩手机;5.71%的学生总是玩手机。在移动教学工具中学生最喜爱的教学活动调查中,抢答环节最受学生欢迎,其次是主题讨论、随机点名、测验、签到和投票。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把控好教学节奏,尽量做到让学生无暇分心用手机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2.学生移动学习数据分析基于“吉医在线学堂”对移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本次授课过程中,学生利用移动学习通的学习访问量为1403次,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共发出20条通知,学生的平均阅读率为90.24%,最开始需要教师在移动学习通中进行阅读提醒,通知阅读率才会超过85.00%,随着课程进度的开展学生通知主动阅读率逐渐提高,在课程中后期,不需要老师进行阅读提醒,学生通知阅读率也会达到95.00%以上,可见学生利用移动学习工具进行学习的意识有所提高;教师共发布8次主题讨论,学生回帖数量为311次;教师发放问卷4次,学生平均填写率为92.63%;发起选人8次,共选出56人次;发起抢答6次,共有282人次参与抢答;发布分组任务4次,12个小组任务完成率为95.83%。学生的课堂学习投入度明显提高,教学过程管理更加严格,过程性考核和评价力度加大,学生的考核成绩同比有所提高。参考文献[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M],2015.[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M],2016.[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M],2018.[4]VranaR.Thedevelopmentsinmobilelearninganditsapplicationinthehighereducationincludinglibraries[M].Opatija:IEEE,2015:881-885.[5]KouninefB.LMSNTOCsystemusingmobiletechnologyandpodcastinginblendedleaming[M].Sousse:IEEE,2012:1-6.[6]王丽,戴建春.基于微信的交互式翻译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5(02):35-41.[7]潘陆益.移动教学模式下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优化[J].高教学刊,2018(05):115-117.[8]吴奇宣,赵顺才.基于手机腾讯QQ的移动教学模式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1):84-89.[9]SkliarocaI,Usingmobiletechnologytoenhanceteachingreconfigurablesystems[M].Bali:IEEE,2013:478-483.[10]俞浩平,方匡钿.基于Android手机的移动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