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石壕吏3_第1页
高中语文 石壕吏3_第2页
高中语文 石壕吏3_第3页
高中语文 石壕吏3_第4页
高中语文 石壕吏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壕吏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本诗大意。

2.通过深层对话,体会本文深刻

意蕴和作者情感。

一、初读识韵

1.朗读诗歌,找出读不准的字词并解决。

一、初读识韵

2.朗读展示

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

(2)读准节奏,缓急有致。

(3)读出韵味,抑扬顿挫。

二、译读明义

1.对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温馨小贴士:

(1)先边读边译,然后同桌交流疑难词句。

(2)同桌交流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2.

我会翻译!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3.思考:

(1)从“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两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2)老妇人的“苦”表现在哪里?

三、演读入情

“吏”和“妇”的对话过程,“吏”都问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编成一幕短剧并表演。

(提示:四人小组合作,每组有一人扮演老妇人,其他三人设计石壕吏的问话并出一人演“吏”,和老妇人对演。)

四、悟读明理

阅读讨论:

诗人面对老妇人的遭遇,没有议论,没有抒情,仿佛无动于衷,诗人为什么保持沉默?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背景资料:

公元757年9月,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10月肃宗皇帝回长安,杜甫亦回京任旧职(左拾遗)。杜重返长安后,被卷入房琯案——杜甫的好友房琯任宰相期间率军攻打叛军时,因指挥失误,造成官兵大败,更重要的是有人向肃宗皇帝进言,说房琯是玄宗皇帝的人,不真心效力才导致大败。杜因与其是故交,并数次上书为房琯辩护,触怒肃宗受到牵连。公元758年6月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背景资料:

758年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偃师、洛阳(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3月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一路上真切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看到官差疯狂抓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写下了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