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把盐放到水中》说课课件(含反思)_第1页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把盐放到水中》说课课件(含反思)_第2页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把盐放到水中》说课课件(含反思)_第3页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把盐放到水中》说课课件(含反思)_第4页
2021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把盐放到水中》说课课件(含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把盐放到水中》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把盐放到水中》。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五、说教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目录三、说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四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了解有些物质在水里能够溶解,而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能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知道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本课的活动由“盐和沙子哪个比较怕水?”导入,通过实验观察食盐和沙子在水中的情况逐步建立起“溶解”这一科学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并测定出100毫升水中的盐和糖最大溶解量。最后结合上节课《固体的混合与分离》,让学生学会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二、说学情

三年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喝汤、饮料等也使学生对“溶解”概念有了初步感性认识,口头语中“融化”“化了”等词汇也包含了对溶解现象的描述,只是没有建立起“溶解”这一科学概念。三年级也初步具备了探究实验的基本能力,在探究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时,能初步了解对比试验的方法。结合之前学过的《固体的混合与分离》,能够尝试使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将水中的不溶物与溶解物进行分离。三、说教学目标1.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2.能测量一定量的盐或糖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描述一定量的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2.通过实验,知道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初步学习对比试验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固体。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2)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3)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4)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过《盐和糖哪儿去了》谁还记得当时我们的实验是怎么做的?2、学生回答。(预设回答:把盐和糖倒进水杯中搅拌,看看它们有什么变化)3、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把盐放到水里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把盐放到水里)4、师:现在我们就把同样多的盐放入同样多的(100毫升)冷水中时,你发现了什么?溶解了,但是并没有全部溶解?谁能想想办法让它溶解呢?(边解说边动手进行演示实验)(预设学生回答:用搅拌棒搅拌,盐不见了、盐溶解了)5、师:静置一会,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前面两个烧杯里面的溶液,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吗?(预设学生回答:一个烧杯中的盐都溶解了,一个烧杯中的盐还没有全部溶解。)6、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把盐放在水里后,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意图解析:目的是引出本课的第一个实验:探究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本课有两个实验需要学生动手去操作,通过回顾之前的实验,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回忆出之前实验步骤,进而能够掌握下面实验的方法。这是领着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为了之后实验的科学性,学生需要都会实验的操作,规范实验的过程,因此设计为演示实验)(二)探究实验一: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1、师:谁来说一说,你认为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预设学生回答:与温度、搅拌有关、与盐颗粒的大小有关等等)2、师:大家刚刚说了很多自己的猜想,这节课我们先来验证其中的一个因素。验证一下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果我们研究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呢?(意图解析:目的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遵循课标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讨论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加之启发。4、师:哪个小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设计?学生分享。老师请其他小组对他们的设计进行补充。(预设学生回答:拿两个烧杯,一个杯子中加入冷水,一个加入热水,再向里面加入盐,进行搅拌,看哪一个溶解的快)5、师:那么两个烧杯中的水体积不同可以吗?放入两个烧杯中的盐呢?一个多一点,一个少一点可以吗?(意图解析:提示学生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6、师:在实验时,我们可以准备两个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同时往两杯水中放入相同质量的盐,通过搅拌静置一会儿,观察比较哪个杯子里的盐溶解的更快。我们之所以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是因为,在刚刚的猜想中,我们提出了水的多少,盐的多少都可能会影响溶解的程度。那么为了能够确定温度对溶解程度的影响,我们就要保证其他任何因素都是相同的,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改变了温度一个变量,如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两个烧杯中盐溶解的程度不一样,才能够说明是温度这个因素影响的,而不是其他因素影响的。那么在实验中,温度是我们需要改变的因素,我们叫可变因素,其他像水的体积,盐的质量都是不可以改变的变量,我们叫它不可变因素;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实验组组成的,通过对比来得出结论的实验我们叫做对比实验。(板书:对比实验))(实验过程边说边演示,请学生来复述)在实验之前,请大家想一想,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有哪些注意事项?(意图解析:通过边说边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过程,领着学生掌握具体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掌握实验方法。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能够清晰明确实验步骤,对后面设计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盐的实验进行铺垫。)7、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用课件展示。(1、提醒学生用热水时注意安全,避免烫到。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每个烧杯中的水量都是100毫升。(意图解析:选择100毫升的水,是为了之后进行研究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做铺垫。教学中每个实验都是层层递进的,必须强调课程的连贯性。因此在设计时,都是用相同体积的水。)(2、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每一包盐都是相同的,要同时往两个烧杯中放盐。(3、在实验中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记录好实验记录单。8、进行实验。教师到各组进行辅导。9、师: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以及结论。(板书结论)(三)探究实验二: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1、师: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温度有关,水温越高,溶解越快。那么100毫升水中到底能溶解多少克盐呢?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想知道100毫升水中到底能溶解多少克盐,这个实验应该怎样设计?(意图解析:呈接上一个实验,开展本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学会设计实验方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各个环节的设置都是层层递进不断深化。这个实验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实验、去实践。这个实验是本课的重点实验,本着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个过程主要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去实验。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学生进行讨论、回答。(预设学生回答:往100毫升水中不断的加盐,直到盐不能溶解为止。)3、师:你是怎么知道你一共加了多少盐?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包盐,每包盐的质量都是相同的。在实验时我们可以每次加入一包盐进行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再加入下一包,当盐无法再溶解时,就停止加盐。这时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加入了几包盐。注意:当盐无法再溶解时所加的那次不可以计算在内。(意图解析:三年级的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为了让大家更清晰明确盐的数量,所以只让学生计算出一共加入了几包盐。有利于学生提高实验过程的效率)4、师:现在实验方法我们已经明确。那么这个方法除了能够测量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的盐之外,能不能测量出其他物质的溶解量呢?能不能测量出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糖呢?好,现在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左边的小组研究100毫升水中溶解多少克盐,右边的小组研究100毫升水中溶解多少克糖,开始实验吧。5、学生进行实验。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7、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100毫升水中能溶解35克的盐,100毫升水中能溶解208克糖?这个结果说明盐和糖的溶解量一样吗?8、师:通过刚刚的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限度,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板书)9、师:请大家观察我们烧杯中沉在杯底的盐,想一想,用哪些方法可以让它继续溶解呢?10、学生进行思考、动手尝试一下,分享结果。(意图解析:本内容是新教材中新增的,这个问题是对本节课的一个拓展研究,让学生对溶解问题产生更多的思考和认识。根据课标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四)总结升华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意图解析:回顾全课,总结升华。让学生明确本课的重点,对整个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能够掌握本课的知识。)2、学生回答。(预设学生回答:我知道了什么是对比实验,我知道了盐的溶解量......)3、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00毫升水中能够溶解35克的盐,但是融入水中的盐,怎样才能够把它分离出来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探究这个问题。(意图解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下节课的内容。体现科学学习中课程的连贯性。)七、说板书设计11、把盐放到水里

对比实验物质能溶于水的量有一定限度。不同物质在相同体积的水中溶解量是不同的。八、说教学反思我们这节课探究的中心主题是"把盐放到水里",由此引出"溶解"的含义。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极小的徽粒";另一个是"均匀分散"。第一个关键点我让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关键点主要通过高锰酸钾溶解过程的演示来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来使学生在交流中,把溶解的定义具体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他们体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