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材料材料与命名理据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1.gif)
![《说文解字》材料材料与命名理据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2.gif)
![《说文解字》材料材料与命名理据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3.gif)
![《说文解字》材料材料与命名理据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4.gif)
![《说文解字》材料材料与命名理据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1388c9507850c45dc002ed72b528a5e0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文解字》材料材料与命名理据研究
这个词的理由是指使用一个词来称为一个事物的原因和依据,即事物为什么获得这个名字的原因。它主要研究词和事物命名特征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文字学著作,文献典籍中所见的车类名物词基本都收入《说文》,所以,我们以《说文》中所收的车类名物词作为研究对象,在辨析这些名物词的词义及其具体所指的同时,运用同源词系联比较法对其词源义及得名之由进行分析。殷寄明指出:“将同源的文字、语词系联起来,可以有力地证明文字表词的理据、语词的受义之由。”这样可以“避免声训法释名的偏误”,“可辩证释名的故训异说”。这些名物词基本是单音词,集中同一文化类的词来探索得名之由,更容易发现事物命名的规律,从而对汉语词源学研究提供材料。查检中华书局所出大徐本《说文》,其中车类的名物词共146个。通过考察这些词的读音、意义、同源词以及具体出土实物,我们发现这些名物词的理据类型主要有以下六种:1.车箱两侧座板,理所不置所不同种类的车子有不同的功用,组成车子的各部件也有各自的功用,所以车类的一些名物词由其功用而得名。辎,《说文》:“辎,軿车前,衣车后也。从车甾声。”根据文献以及汉代画像石中辎车的图像,我们可以知道辎车为前有衣蔽后有开户、左右两侧常设凌窗、有篷式盖、有后辕的车子。辎车的得名,辎,从车甾声,甾声有积塞义,其初文像川流壅塞为灾。从甾得声的“菑”,《说文》:“不耕田地。从艹、甾。”《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菑。”郭璞注:“今江东呼初耕地反草为菑。”即菑为未耕而草丛壅之田。辎也指车上物丛聚,故辎的本义当指载重之车。其得名于作用。唯可载重,车必大,旁有帷幔遮障,也必有人守护。輢,《说文》:“车旁也。”段注:“车旁也谓车两旁,式之后之下也。注家谓之輢。按輢者言人所倚也。”由此可知“輢”指的是车箱两旁的栏板(包括固板的立柱),人可倚靠而称为輢,兵车于此可插戈殳等长兵器。若无栏板而作軨格,则可指固定軨格木的立柱。与輢同源的字,都有“依靠”义。依,《说文》:“倚也。”《诗·商颂》:“依我磬声。”毛传:“依,倚也。”倚,《说文》:“依也。”《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释文》:“倚,依也。”椅,《洪武正韵》:“椅,音倚。俗呼坐凳为椅。”《正字通》:“椅,坐具后有倚者。”这组字意义相通,从语音来看,依为影母微部字,輢、椅、倚上古为影母歌部字,微歌旁转,语音相同或相近,则这几个字同源,都有依靠的意义,则“輢”得名于其功用。2.源词为同源词,其核心为“曲”、“”王国维《尔雅草木虫鱼鸟兽释例》:“其它偶名皆以物德名之,有取诸其物之形者。”车类名物词中就有些因其外形特征而得名。如:,《说文》:“车约也。从车川声。”段注:“依许意葢谓轛輢軨等皆有物缠束之,谓之约。”按:按照前人的说法和考古实物,毂在用皮革包裹加固时,皮革的内侧涂以胶灰,外侧缠以绳索或筋条,皮革才不致脱落,这个缠绕的绳索,在毂上勒出一周凸起的线条,所以称为篆或。毂饰由皮革演变为铜质,这个圆圈就铸成手镯的样子了。再从与同源的词来看,紃、钏、巡、为一组同源词,核心义素为“圆环”,其得名于形状。紃,《说文》:“紃,圜采也。从纟川声。”《段注》:“圜采以采线辫之,其体圜也。”《礼记·内则》:“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孔颖达疏:“皇氏云:‘组是绶也。’然则薄阔为组,似绳者为紃。”钏,《说文》:“钏,臂环也。”“钏”即臂镯,其特征为环形。巡,《说文》:“巡,延行皃。”按“循、巡、徇”同,其特征是绕行一周巡查。则的词源义为“圜环”,得名于其形状。辀,《说文》:“辕也。从车舟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谓之辀,故亦曰轩辕,谓其穹窿而高也。”《释名》:“辀,句也,辕上句也。”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曲辕”见于典籍。汉代又称曲辀,由平直而向上弯起,宛如龙身出水,故又称为龙辀。与辀同源的词,其核心意义是“曲”。盩,《说文》:“盩,引击也。扶风有盩厔县。”《说文义证》:“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广韵》:“盩,盩厔县,在京兆府。水曲曰盩,山曲曰厔。”肘,《说文》:“臂节也。”《说文义证》:“颜注急就篇:肘,臂曲节也。”咮,《说文》:“鸟口也。”《广韵·尤韵》:“咮,曲喙。”从语音上看,辀、盩、辀为端母幽部字,语音相同;咮,端母侯部字,为双声,韵母幽侯旁转,语音相近。从意义上看,辀是小车上弯曲的独辕;盩是山曲;肘是上臂下臂交接处可弯曲的部分;咮是鸟嘴,多略曲。可知这组词为同源词,共同的意义核心是“曲”,“辀”得名于形状。3.车间蔽,车又出特征,其又分以下三种形式輂,《说文》:“大车驾马也。从车共声。”段注:“大车驾马者也,者字今补……云大车驾马者,言者以别于驾牛也。”依照前人说法和考古实物,輂车的特点为“双辕、双较、蓬顶、宽辋、具有后辕的大车,特别是后辕车箱的外面,都载有一个便于秣马饭牛装饲料的筐子”。至于輂驾马的方法是“在辕头上装有一个冂字形拱起的架子,而在架上缚一车轭”,其原因在于“因为牛马颈肩去地的高度不同,由于牛低马高,作为服牛的车辕,是不便于驾马的,为了驾马的需要,就必须另外附设一个加高辕头的拱架,才能符合马肩的高度,这是古代劳动人民一项重要的创造。有了这套拱驾法,大车就可以高低兼顾,牛马兼用,提高了大车的实用价值。”8因此“輂车”的得名原因可能是因为驾马时需在辕上设拱。輂、拱上古皆为见母东部字,王振铎亦认为“輂字是和同声的拱、栱等字应有通训的关系,是具有曲举拱持的含义。从而可以推论,輂车的名称可能是源于车的驾法,更具体的说,指的应是拱架的特征。輂车亦可以初步释为以輂驾车。”19軿,軿车一称见于汉代典籍。如《潜夫论·浮侈》:“富贵嫁聚,车軿各十。”王振铎《东汉车制复原研究》:“軿车的识别,如前所述,其外形与辎车雷同;若以《宋书礼制》引《字林》为据,以是否露出后车箱板为辎、軿之区别,辎车尚属半封闭式,而軿车则属于全封闭式,即车箱全部为屏蔽所隐。”76依据上面的说法,则軿车比辎车封蔽更为严密,为四面有屏蔽,即两旁、顶部、后部皆障蔽的车,只留前部出入,无后辕。则軿车比辎车封蔽更为严密,为四面皆有屏蔽的车,只留前部出入,无后辕。其命名依据,从与軿同源的词来看:屏,《说文》:“蔽也。”指当门小墙,亦指城角及阙上的小楼,其所指称皆遮蔽、隐蔽之处。引申之屏障及屏风等屏障之物亦皆称屏。《诗·小雅·桑扈》:“君子乐胥,万邦之屏。”毛传:“屏,蔽也。”庰,隐蔽之处。《说文》:“蔽也。”段注:“此与尸部之屏义同,而所谓各异。字从广,谓屋之隐蔽者也。”《说文通训定声》:“字与偋略同,谓隐蔽无人之所也。”则庰之本义为屋室之隐蔽处。帡,帐幕,亦指覆盖。则帡即遮蔽之物,覆盖即遮蔽义。《法言·吾子》:“震风凌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广雅·释诂》:“帡,覆也。”《广雅疏证》:“帡之言屏蔽也。”《六书故·工事一》:“庰,门间庰蔽者,所谓塞门也。”偋,《说文》:“僻寠也。”段注:“《广韵》曰:偋,隐僻也,无人处……按偋与屏庰义略同。”从语音来看,軿屏偋为并母耕部,庰为帮母耕部,帮并旁转,则语音相近。从意义看,屏指当门小墙,亦指城角及阙上的小楼;軿指有帷幕的车;帡指帐幕;庰指隐蔽之处;偋指隐僻无人处。可知这一组词为同源词,其共同的意义核心为“蔽”。则由此可知,軿车的命名突出了有帷幔这一特殊部件,它可以遮风挡雨,并起隐蔽作用。4.《考工记》曰輮,《说文》:“车辋也。从车柔声。”揉木为轮,故车辋称輮。輮由其声符派生出来的,并与同从柔得声的揉同源,其共同的核心意义为“曲”。柔,《说文》:“木曲直也。”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考工记》多言揉,许作煣,云:‘屈申木也。’必木有可曲可直之性,而后以屈之申之,此柔与煣之分别次第也。”徐灏曰:“柔,疑古揉字,因为刚柔之义所专,又增手作揉、增火作煣耳。”煣,《说文》:“屈申木也。”字亦作揉。《易·系辞下》:“揉木为耒。”《考工记·轮人》:“揉辐必齐。”字亦作輮。《荀子·劝学》:“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则輮的得名,因构成轮牙的曲木,由直木人工揉成的,所以轮牙又叫輮。5.两端持轮处铁鐗,《说文》:“车轴铁也。从金间声。”《释名》:“鐗,间也。间釭轴之间使不相摩也”。傅举有“最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轴的两端持轮处装有铁鐗。铁鐗是与毂腔之铁釭配套使用的。车轮旋转时,毂与轴之间实际是釭与鐗之间的摩擦。”鐗、间同源因其所处空间位置得名。轛,《说文》:“车横軨也。从车对声。”轛所从声符为“对”,《广雅》:“对,向也。”《史记》:“子孙有过失,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对为朝向,面对;轛是车轼下横直交接的栏木,为乘者所面对的。轛、对同源,得名于所处的空间位置。6.《声符》“舟有者,载其所有,则自然之,即有所不生。”第5页比喻命名,指以比喻或借代的手法来形象逼真地加以命名。车类名物词中有很多是借用物类比喻命名的,如:軨,《说文》:“车轖间横木。从车令声。,軨或从霝,司马相如说。”可见车舆上的轖间横木的命名,是借窗棂之意转化而来的。车軨除了木作之外,亦有竹作。《玉篇》:“笭,车阑也。”并且从其声符“霝”以及从霝之字来看,霝这一声符载“空明”义,其为物空疏而敞亮。声符字“霝”本有空训,即空明义。《广雅·释诂》:“霝,空也。”《广雅疏证》:“霝之言珑玲也。”棂,窗子、栏杆或门上雕花的格子。《说文》:“棂,楯间子也。从木霝声。”段注:“阑楯为方格,又于其横直交处为圜子,如绮文珑玲,故曰棂。”,有窗的船。《集韵》:“舟有者。或从灵,从令。”霝、令同音,都为来纽耕部,舟有窗透明。灵,有明义,明事理曰灵。《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灵有神明、圣明义,盖为本义巫之引申。明事理即通达,空则通,故灵亦有空灵义。轈,《说文》:“兵高车加巢以望敌也。从车巢声。”段注:“此形声包会意。”王作新考证:轈车“主要用以瞭望敌情。通常为八轮,车上树高竿,配以可供站人的木笼。或固置木笼于竿上,瞭望时观察者顺竿而上至木笼;或竿上安辘轳,临时以绳索拉载人的木笼升高。”轈声符为“巢”,《说文》“鸟在木上曰巢,在穴中曰窠。”按许慎解释的是“巢”字的造义而并非是语言中的实际使用义。“巢”本义即指鸟窝。因鸟窝一般都居于高处,故而引申出高义:《释文》孙炎:“巢,高也。”《说文》“巢”字段注:“巢之言高也。”樔,《说文》:“樔,泽中守艹楼。从木巢声。”段注:“形声包会意也。从巢者谓高如巢。”徐锴《系传》:“谓其高若鸟巢也。”樔为泽中守望的草楼。要想达到守望的目的,需有一定高度,与高居树上的鸟巢相像。语音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税申报合同范例
- 亲属买卖合同范例
- 业务扩展咨询合同范本
- 入股模拟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教育培训机构学生资助项目合作合同
- 专业收购商铺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旅游产业发展融资借款合同示例
- 全部公司合同范例
- 劳务合同范本 合同终止
- 2019-2025年中国深圳市幼儿园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四版)》课件 第7、8章 行政人格、行政组织伦理
- 2024年江苏苏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3年4月自考00504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一年级下册
- 2024年低压电工考试题库(试题含答案)
- 成都特色民俗课件
- 地质勘探行业分析
- 花城版音乐四下-第四课-认知音乐节奏(教案)
- 宠物医院员工手册
- 2024年高考英语读后续写高分宝典专题08读后续写肢体动作描写积累1(词-句-文)讲义
- 商业与公积金贷款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