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融合路径研究_第1页
大运河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融合路径研究_第2页
大运河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融合路径研究_第3页
大运河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融合路径研究_第4页
大运河文化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融合路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④社区文化活动举办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据调查显示,黄河社区文化活动的举办受政府政策影响最大,如图7所示,占总数的73.17%,其次,受居民的兴趣与关注点影响最深,占比56.1%,资金成本的影响占比为43.9%,经济效益的影响占比为12.2%,其他因素影响占比为14.63%。图7社区文化活动举办影响因素社区文化建设主要特征(1)社区大运河文化资源丰富大运河宿迁段具有古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黄河社区临近大运河宿迁段,由于地域优势,具有丰富的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如泗州戏、淮海戏、柳琴戏、洪泽湖渔鼓舞等特色传统戏曲舞蹈,这些传统戏曲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在社区周边的菜市场和商店中,洋河酒、黄狗猪头肉制作、乾隆贡酥制作等传统技艺也随处可见。而古运河积淀的历史文化,还包括因河而兴的水文化、酒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地名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黄河社区具有丰富的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为了响应政府号召,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增强文化自信,该社区以大运河文化为载体,采取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方式,推进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和运河文化相脱节随着时代发展,各类电子产品、数据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们的视线和目光已经被各种新奇、潮流的文化所吸引,如今的社区文化活动除了围绕主旋律以外,也聚焦于各种流行文化,例如小众风、二次元、都市风等等。据分析,社区的文化活动加入一些潮流文化元素和“段子”,更能够吸引社区中年轻人的参与。然而,相对于社区文化偏向于流行因素,大运河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它的形式和内容却与时代潮流有着一条鸿沟。例如,相对于吕剧、淮海戏这些传统戏剧,社区的文艺汇演更加偏向于流行曲目。如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倡导社区继承大运河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求大运河的时代价值,推动大运河沿岸地区的文旅融合,社区文化建设融合等等,但是由于黄河社区缺乏专业人才,资金匮乏,无法对大运河文化的内容形式进行创新,这也导致了社区文化建设无法顺利的与大运河文化相融合,导致了大运河文化与社区文化相脱节。社区文化建设形式单调随着黄河社区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社区居民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黄河社区的文化建设也日益受到社区各个主体的重视。主要体现在有关社区文化的活动数量的举办次数不断增加,文化活动的举办经费较之以往也在不断提高,同时,社区居委会也在大力的修建和完善社区的文化基础设施。虽然人们对社区的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和质量却并未得到提高。根据调查显示,黄河社区的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过于单调,大部分是文艺会演,其中歌唱、朗诵占了大头,其余的文化活动也只有讲座、知识竞赛、戏剧表演等等,有些居民表示,每次的文化活动几乎都是这几样,换汤不换药,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大部分人都只是去看个热闹,活动结束后却难以给人留下深刻映像。可见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创新和特色,形式单一,无法提升社区文化的吸引力,降低了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三、大运河文化融入黄河社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基层政府弘扬大运河文化的力度不足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背景也日益多元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越来越来重要。但是黄河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中,基层政府弘扬大运河文化力度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在各种发展政策和政府报告中,大运河文化工作提及是较少的,大运河文化建设没有列入黄河社区的中心工作,因此宿迁市黄河社区的基层政府对于大运河文化的弘扬力度远远不足,并且由于基层政府对这项工作缺少重视,有关大运河的文化活动也仅仅是表面工程,活动收效甚微。黄河社区周边的菜市场和商店有着洋河酒、黄狗猪头肉制作、乾隆贡酥制作等传统技艺,但是基层政府并没有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聚合效应,增强大运河文化的弘扬力度,形成社区的大运河文化品牌。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机制尚未健全当前黄河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是宿迁市文化建设贯彻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大运河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融合缺乏专业性人才和资金匮乏,从而导致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的融合机制尚未健全。我们了解到,黄河社区的社区活动经费主要是是街道办下拨的活动经费,主要用于用于社区服务的花销、社区活动经费等,以及一些紧急事务的花销,这些是占大头的,另一块要靠拉赞助。由于经费问题,有时候社区里的活动都只停留在嘴上,并且,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这个项目,是近几年在黄河社区兴起的,因此根基较浅,没有太多物质与精神基础,从而使得文化建设和大运河文化融合困难。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和大运河文化有自然融合的特性,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大运河文化以不同的形式融入社区文化活动,比如文艺汇演、宣传讲座、艺术展览等等,但是由于黄河社区缺乏专业性的社区文化工作者,使得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机制都是不系统的,不定型的,缺乏科学系统理论的指导。虽然社区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积极融合有多种层次,但是两者的结构模式还存在差异,最主要的是,资金和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机制尚未健全。社区居民认知度与参与度较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背景也日益多元化,因此,社区文化建设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越来越来重要。但是黄河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程度不足和认知度不足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黄河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强。在社区举办文化活动时,参加活动的多是退休老人,并且很多人还是为了活动最后分发的小礼品而来的。而对于社区中的青年人而言,他们甚至只有在节假日才会陪同家人去参加这些活动。通过访问,社区中很少有人在文化活动结束后对社区提出改进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而社区居委会也并没有拓宽和社区居民相互交流的渠道,仅仅是靠意见信箱等方式采集居民意见,两者之间的交流不畅通,更使得居民的参与度降低。其次,社区居民对文化治理的关注程度不高,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主体意识,思想上还没有完全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中转变过来,在社区举办大运河主题的文化活动时,很少有居民主动出谋划策,为活动举办提出适宜的建议,都是坐等社区居委会的安排,由此可见社区居民对于主动参与文化建设的认知度较低。社区自治组织文化建设工作力度较低社区自组织是指不需要外部指令的强制,社区成员通过协商,取得共识、消除分歧、解决冲突、增进信任、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并使社区逐步进入自我维系的状态。[21]在黄河社区中,社区自治组织主要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文化团体、居民调节会等等,其中社区居委会在社区自治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区自治组织的建设发展,大大降低了社区的治理成本,提高了处理社区公共事务效率,使居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也变得便利了,但是,对于将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这一工作,社区自治组织文化建设工作力度较低。目前,社区自治组织所要管理的事务包括社区环境保护、社区安保、社区医疗、社区人口管理和社区文化等各个方面,小到邻里吵架、楼道卫生,大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服务等等,使得许多社区工作人员疲惫不堪,自然对于文化建设等方面也就力不从心。另外,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对于大运河文化的了解都浮于表面,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大运河文化带”等内容都未深入了解,于是,由社区自治组织所承办的大运河文化活动都并未体现出大运河文化的真正精髓,难以让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对大运河文化进行更高层次的了解和学习。并且,由于自治组织中的中老年人居多,思维、精力有限,在举办文化活动时,有时也会出现人力不足,效率较低、难以创新的情况,对于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四、大运河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问题原因分析(一)基层政府领导对大运河文化缺少重视如今在黄河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中,基层政府之所以弘扬大运河文化力度不足,主要是因为目前县、乡基层领导“重物质轻文化”的意识比较严重。由于官员在一个地方的任期是有限的,为了在短期内取得优秀的政绩,快速升迁,有些基层领导就会倾向于时间短且效果明显的经济建设,然而文化建设产生的效益是长期的“无形”的,它是细水流长、潜移默化的,近期内表现的“效果”是不明显的,而大运河文化作为宿迁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有些基层领导认为大运河文化建设是可有可无的,或者说是不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事。在黄河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有关运河文化的展览、汇演等文化载体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却不能仅仅依赖这些硬件。但是根据调查研究,数据反应社区的运河文化活动大多停留在物质层面,有些社区干部认为物质建设做到位,精神建设也就跟着上去了,没有及时收集社区意见,进行活动的调整。殊不知这样会让社区的文化建设收效甚微,使得大运河文化真正的精神内涵难以深入到群众心中,造成了面子工程等现象。(二)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资金和人才匮乏据研究分析,黄河社区的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机制尚未健全,主要是由于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资金和专业性人才。据调查,目前黄河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拨款,其他社会力量提供的资助较少,并且他们缺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由于社区的经费拮据,所以政府的财政拨款,首先被用于社区人员工资、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环境维护等方面,其次才被用于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建设。并且,在黄河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资金利用率低的现象,比如举办一个运河文化展览,使用的横幅、展柜、木料等价格过高,资金没有用到合适的地方。在社区修建的一些基础设施,由于居民需求量低,处于闲置状态,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这也导致了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资金匮乏,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机制不健全。同时,专业性人才的缺失,也是导致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机制不健全的重要原因。在社区工作者中,老年人占比较大,对于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也有较大的热情,但是由于年龄、思维方式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并不能对社区的大运河文化建设提出专业性的建议和措施。其次,而黄河社区引进的一些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由于培训力度不够,也无法是他们高效率的展开工作,并且由于缺少编制,社会认可度低,有些社会工作者仅仅是把目前的工作当作积累经验的跳板,没有充分的工作热情,这也直接导致了黄河社区的文化建设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困难。(三)社区居民缺乏主体意识黄河社区的居民在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过程中参与度较低,主要是因为缺乏社区主体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活动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在对居民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居民认为社区将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建设是主要是为了响应《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满足居民自身的文化需求。并且很多社区居民认为创办文化活动是上头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表现为:上头热,下面冷(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实际上高于社区居民)。[22]因此,社区居民对社区开展大运河文化建设的目的认识有待深化,需要进一步加强主体意识。其次,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没有及时收集居民的意见,通过居民的反馈意见来进行改进也是导致居民参与度较低的重要原因。由于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缺乏沟通,所以在面对社区文化建设时,政府常常与居民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即政府提供的社区文化产品和服务,并非居民需要的。这就使得社区居民对文化活动的参与热情越来越低。(四)社区自治组织精力不足首先,由于社区自治组织逐渐向全能化发展,社区中方方面面的公共事务都需要自治组织来解决,大量的精力被投入到了其他事务中,对于文化建设的也就力不从心。而且,由于社区自治组织者中老年人居多,他们虽然有着充足的闲余时间和发挥余热的工作热情,但是由于精力有限、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使得他们无法完美的在社区文化活动中融入大运河文化因素。其次,由于对社区工作者缺少有关于大运河文化的系统性的培训,导致很多社区工作者对大运河文化以及黄河社区将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都是一知半解,未能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精髓与内涵,虽然这些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大运河历史文化考察”、大运河文化带”等内容进行过学习和了解,但是这些内容与黄河社区的大运河文化建设并不完全适用,并且社区文化工作者在举办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创新与价值,难以调动居民的兴趣,引起社区居民的共鸣。并且,由于社区自治组织里的中老年人居多,精力有限,没有创新活力,这也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大障碍。五、促进大运河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的路径(一)坚持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精神物质两手抓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23]因此大运河文化对城市和社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举办大运河文化相关活动时,政府要坚持一手抓物质,一手抓精神,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不仅要做好展览、汇演这些硬件,也要拓宽居民意见反馈渠道,加强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要注重居民的意见,及时对文化活动进行调整与完善。同时,注重对大运河文化精神的深层解读,将大运河文化的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开拓创新、尊重规律的创造精神、以人为本、平等博爱的崇高品格、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理念贯彻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不可陷入“重物质轻文化”的思想陷阱里。对于基层政府对大运河文化弘扬力度不足的现状,应引起各基层组织的高度重视,要把大运河文化建设纳入宿迁市中心工作,确定长短期目标,量化考核,增强基层政府领导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有像抓经济建设工作那样的决心来促进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建设的融合,形成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共同繁荣的景象。(二)健全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机制随着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社区治理愈来愈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石,因此社区文化建设日益成为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健全大运河文化和社区文化融合机制,则更有利于社区文化建设。由此,解决社区资金和专业性人才的匮乏问题也迫在眉睫。对于资金匮乏问题,首先政府对于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的项目可以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鼓励企业投资,倡导与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对于投资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其次,鼓励社会各领域的人员积极参与大运河文化建设,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宣传弘扬大运河文化。另外,还可以采用发起捐赠、合资等方式,鼓励社会或者社区居民的收集资金,拓宽文化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将建成后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采取无偿或低偿提供。[24]并且在进行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时,政府要注意英道社区工作人员对文化活动进行详细的规划,将活动所需的人力与物资成本制定一份准确的预算,并且要做到缩减成本,提升效果,将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好资金的明细记录与核算,让所有的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其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造就一批懂专业、素质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的社区工作者。[25]对于专业性人才稀少的问题,黄河社区要加大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改善社区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尽量解决编制问题,吸引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学历专业人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于有工作积极性但是文化素质不高的老年工作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三)提高社区居民认知度和参与度社区文化建设和大运河文化融合离不开居民的参与,离开了社区居民,社区文化建设就如同“无源之水”,失去了载体和根本。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是社区文化建设与大运河文化融合的成效的好坏与否的最好证明。因此,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度和认知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首先,在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中,政府应当坚持放管服思想,鼓励居民自治,引导居民自己主导、自己出资举办社区大运河文化建设活动,让居民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与题材,从而增加居民的参与热情。同时,社区居民要自发组织一些大运河文化活动团体,推举一些人作为带头人和社团骨干,负责文化活动的具体事宜。政府要让社区居民认识到,社区将大运河文化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践行党的方针与政策,也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其次,政府和社区居委会应当拓宽和社区居民沟通交流的渠道,加强和社区居民间的文化交流,例如定期进行调查访问、举办茶话会、增设居民热线等等,将居民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收集起来,再进行分析筛选,把居民的正确主张落实到各种文化活动中,这样才能够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和认知度。(四)提升社区自治组织的文化工作建设力度社区自治组织作为黄河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对于促进社区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社区事务复杂,社区自治组织精力不足等原因,社区自治组织的文化工作建设力度还有待提升。首先,对于工作队伍老龄化的问题,社区自治组织应当大力招募富有经验、专业能力强的年轻志愿者,缓解社区工作队伍的精力不足的压力。其次,社区应当进行系统的大运河文化教育,加强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大运河文化不仅可以为社区文化提供更强烈的历史艺术感,也可以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26]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社区文化工作者对大运河文化的系统深入理解。同时,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不单单要进行对大运河文化的学习,更要通过一系列实践促使大运河文化在社区的传播,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社区中的文艺团体的带头人负责,形成一种社区骨干力量,让大运河文化建设系统化。并且,社区文化建设相关人员必须充分利用当前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技术等科学技术,有效搭建起社区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社区文化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和创新发展。六、结论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石,能否构建和谐安定的社区,关系社会文明进步,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融入大运河文化,不仅可以是中华优秀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也能够促进社区物质、精神等多方面发展。其中,大运河文化的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勇于开拓,勇于创新的创造精神、以人为本、平等博爱的崇高品格、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智慧,在促进社区文明建设,增强社区凝聚力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价值。参考文献[1]王佃利.区域化党建:城市社区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创新方向[J].国家治理,2019(20):7-10.DOI:10.16619/10-1264/d.2019.20.003.[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在中国共产党管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3]杜玉梅.城市节庆品牌与社区文化建设双向良性互动模式探究——以济南市国际合唱节为例[J].东岳论丛,2021,42(09):111-116.DOI:10.15981/ki.dongyueluncong.2021.09.011.[4]赵静,高鉴国.社会空间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2):130-136.[5]张宗贺,刘华涛.发达国家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责任的实践与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0):16-18.[6]刘岳.浅谈日本社区文化建设对中国的启示[J].新课程(下),2012(08):171.[7]刘小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新思考[J].理论月刊,2008(04):60-63.[8]肖陆军.对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探索,2015(06):168-172.DOI:10.16501/ki.50-1019/d.2015.06.030.[9]赵静,高鉴国.社会空间视阈下的社区文化建设[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2):130-136.[10]颜玉凡.文化自信与社区文化协同治理创新[J].学习与探索,2019(02):48-53.[11]金莉:《本尼特“文化治理性”的理论逻辑与价值意蕴——从“葛兰西方法”到“福柯思想”》,《文艺评论》2017年版第2期,第7页。[12]吴晓林,郝丽娜.“社区复兴运动”以来国外社区治理研究的理论考察[J].政治学研究,2015(01):47-58.[13]杨君,徐选国,徐永祥.迈向服务型社区治理:整体性治理与社会再组织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03):95-105.[14]风笑天.社会学研宄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9.[15]范明林,吴军.质性研究.格致出版社:2009:23-27.[16]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28-232[17]邰子君,祁迪,陶李,朱文文,丁来,黄高原,范朝慧.传承运河文化遗产建设致富河幸福河[N].中国旅游报,2021-11-02(001).DOI:10.28109/ki.nclyb.2021.003119.[18]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化版社,2010年版。[19]葛世林.社区文化建设对居民幸福感提升研究[J].中国报业,2021(04):14-15.DOI:10.13854/i.2021.04.006.[20]周瑶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共同体建设的路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9.DOI:10.26985/ki.gcsjc.2019.000545.[21]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组织的要素与价值》,《江汉论坛》2004年第03期。[22]陈宁.对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参与不足的思考[J].岭南学刊,2004(02):80-84.[23]邰子君,祁迪,陶李,朱文文,丁来,黄高原,范朝慧.传承运河文化遗产建设致富河幸福河[N].中国旅游报,2021-11-02(001).DOI:10.28109/ki.nclyb.2021.003119.[24]李开欢.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自足化的困境与破解——基于南宁市WL社区的实地调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2):20-24.DOI:10.16221/ki.issn1671-1084.2021.02.005.[25]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05):125-127.DOI:10.15948/ki.37-1500/s.2011.05.076.[26]ZhichengLi.DiscussiononPenetrationofTraditionalMusicinCommunityCultureConstruction[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ducation,Sports,ArtsandManagementEngineering,2016,4.0(11.0).致谢时光荏苒,大学四年的校园生活就快结束了。首先,我要感谢杨秀让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在论文写作的期间,杨老师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并且对我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其次,我要感谢管理学院所有的老师四年来对我的教导,是他们带领我走进知识的殿堂,帮助我开阔视野、学会独立思考。并且,我也要感谢我的父母,言树之背、舐犊之情,无以回报,他们用自己的肩膀托举着我展望这个世界的美好。最后,我要感谢宿迁学院为我提供了一片学习净土,让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虽然由于疫情,我们无法去领略云川广阔,万里清江,但是在学校中收获的师生之情,同窗之谊足以填补这些缺憾。如今,我也要开启一段新的求学之旅,我会带着在宿院的珍贵回忆,在新的大道上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去追寻,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宿迁学院的学习经历,将成为我毕生难忘的历程。最后,再一次感谢我的恩师!感谢我的母校!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心!愿我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附录1、您的性别[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男12560.98%女8039.02%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52、您的年龄[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0-20岁104.88%20-40岁6031.71%40-60岁5526.83%60岁以上岁7536.59%本题有效填写人次2053、您的学历[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高中以下6531.71%专科7536.59%本科5526.83%研究生104.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