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腐败的治理_第1页
论学术腐败的治理_第2页
论学术腐败的治理_第3页
论学术腐败的治理_第4页
论学术腐败的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学术腐败的治理

近年来,学术腐败在中国学术界十分突出。为规范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但各种学术腐败情形还是屡禁不止。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体制和办法,采取标本兼治的对策,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力争从根本上预防并杜绝学术腐败的发生。一、学术道德准则治理学术腐败,首先要求学者从道德上自律,自觉遵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防止学术腐败的进一步发生并进而从根本上杜绝学术腐败。学术道德是任何从事学术研究和科学创造的主体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公民的最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学术道德准则应当包括严谨治学、诚实守信,反对弄虚作假、反对剽窃及任何侵犯知识产权的不道德行为等基本内容。当前,应着重做好下面几个方面工作。1.完善我国的学术道德规范学术研究必须有相应的学术道德规范作为引导。美国学者布鲁贝克认为,“治学是学术界的生活方式。治学也有它非同一般的伦理道德”。学者既然是“高深学问的看护人”,自然也应该是“自己的伦理道德准则的监护人”120。学者的学术活动应该遵循一定的学术道德,学术研究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客观、公平、公正、有效的学术道德规范。美国哈佛大学明确规定:“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剽窃。每一个这样做的学生都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直至被从大学驱逐出去。”54哈佛大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制定出许多符合基本国情的学术道德规范,对防治学术腐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育部已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对学术道德建设、学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文件还只是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在学术活动中还需要制订具体的详细周密的学术规范。为了使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具有可操作性,国家各级主管部门、高等学校以及各类科研院所,还需要结合部门实际进一步细化量化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同时,还要大力加强这些规范的宣传与教育,使学术道德行为规范为广大学术界所理解并内化为道德自律的真实行动。2.营造良好的学术道德环境要培养学术工作者确立遵循学术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增强学术自律意识,长期的教育是必须的。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对学者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法国设立了国家科研中心科学伦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研究人员尊重科学伦理。德国要求对青年科学人员讲授科学道德课,各大学均开设科学道德课。这都值得我们借鉴。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着重加强对学术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和学术道德的教育,培养求实创新的品格和诚实信用的道德修养。高等学校、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需要广泛开展学术道德教育活动,包括学术规范知识、知识产权知识和学术道德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工作,倡导学者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加强自律,自觉抵制学术腐败。另一方面,要加强整个社会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道德舆论氛围。我们要通过学风与社会风气的良性互动来端正学风,并带动和促进社会风气全面好转,通过舆论宣传和典型示范来塑造德才兼备的理想人格和道德信念体系,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为学术环境的净化培育具有坚实民众基础的道德心理氛围。3.学术创新的前提:独立思考反对学术腐败,必须建设一种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风,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方法。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学风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术腐败问题。要提倡马克思主义求真务实的学风,即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纯朴的学风。学风建设涉及学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具有艰巨性、紧迫性,而且具有长期性。端正学风,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独立思考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加强学风建设就是要把学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转化为学术主体的自觉行为。同时形成一种学术道德精神,在它的作用下,外在的道德命令会转化为人的内在自我要求,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我们应该研究如何更好地把中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与反对学术腐败工作结合起来,在学术界普遍树立马克思主义学风,促进学风建设的进一步好转。二、我国现行学术管理机制的价值取向公正、公平和客观的科研成果评价,会引导学术研究健康的发展,否则会导致学术浮躁,甚至学术腐败。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现行学术管理机制仍然沿袭行政式管理办法,在学术评价机制上大多持有“重数量”的价值取向。“整个评审制度不健全是中国学术界最大的毛病”。因此,目前应尽快建立健全符合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优化和完善学术评估机制,建立科学的学术价值评价体系。1.改变学术资源行政管理的模式,实现学术自由建立学术评价体系,目的就是创建合理的规则和程序来评估和维护学术研究质量,把学术活动纳入一种科学管理机制之中,有效地预防学术越轨行为的发生。因此,规制学术腐败,首先必须改革学术管理机制。改革学术管理机制,根本上就是减少行政权力对学术研究的不合理干预,确立学术自治的原则,恢复学术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把由政府评价教研单位改变为由社会进行评价,同时改变学术资源行政性分配的方式。目前,我们应该继续推行专家或教授委员会制度,把学术管理的权力交给专家委员会或教授委员会,真正实现学术自由。如科研基金的分配,学位的授予,教师的聘任和晋升,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的遴选等,都应该由学术组织自主决定,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不断提高评审活动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由此也减少了行政权力谋取学术利益及经济利益等腐败现象的发生,从制度层面杜绝学术贿赂等不当竞争现象,为预防学术腐败的发生,保证学术的纯洁提供保障。2.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努力调动社会相关各方参与学术过程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是防治学术腐败的重要条件和有效对策。具体来讲,就是通过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与程序,完善专家评审制度,建立有效的学术批评体系等方法与手段,把最优秀的科学与学术研究成果推选出来。首先,要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与程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首先是改变注重形式和数量为重视质量和内涵的评价标准。我们可以借鉴国际学术界比较流行的科研计量评价法。例如,评价学术论文和著作的质量要依据论著被引用次数和影响因子,论文或著作被引用次数越多,价值越高。其次,要完善同行专家评价制度。防止学术腐败关键是要完善相关机制,目前最为科学有效的还是采用同行评议方法来进行学术成果评价的机制。基本做法是由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评定一项成果的价值或重要性。实施好这项制度,一是要建立专家库,规范专家的遴选程序,实行双盲评审。二是要建立健全评审结果公示、监督机制,建立申诉和听证制度,加强对评价的外在约束。同行专家学术评价机制,是目前遏制学术腐败最有效的方法。3.建立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可考专业技术人才评定制度,促进学术投资杜绝学术腐败,需要建立完善一个比较科学的考核制度。首先要改革职称评定制度。改变原来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职称评定的办法,逐步试行并推广由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由社会化机构评定的办法。中立的社会评定机构严格依照科学标准衡量专业技术人才的水平,有利于提高评定过程中的公正性、公平性。同时,要建立职称评定的申诉和公示制度,避免和纠正评审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和不公正评判。其次,我们有必要改革现行的职称晋升的考核标准,采取不同的资助方式和评估标准。在区分研究型和教学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岗位的类型,研究型的岗位以研究为主,教学型的岗位则以教学为主。这样我们就会依照不同单位类型和不同的岗位确立科学适当的评价方法。同时还要区分不同学科以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区别。对应用科学,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需求,用课题招标方式进行学术投资;对基础课题,鼓励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和学术兴趣开展自由的研究,以资助学者个人的长线投资方式代替资助课题的短线投资的方式。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学术监督机制惩恶扬善是社会的普遍道德准则。加强对学术保护的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对学术造假的惩处力度,使学术腐败者受到必要制裁。治理学术腐败,其实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学术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学术腐败行为的发生。这样,惩治与预防相互结合才是治理学术腐败的标本兼治的方法。1.学术失范行为的惩处力度要设立在学术的监督下和工建立有效的学术活动赏罚机制,扬善抑恶。奖赏机制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在精神激励方面,主要是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学人和学术典型,形成一种“学者献身于自己的学科领域是最重要的”舆论氛围。在物质激励方面,主要是对受人欢迎、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学者和那些潜心研究的人员,给予应得的奖励,包括晋升职称、授予学术头衔以及其他各种物质奖励。这既是一种潜心学术研究的奖励,又是一种鲜明的社会价值评价导向。学术惩戒的方式,主要还应从学术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参照国外的做法,学术违规行为一旦被发现,便受到相应管理规定的制裁,严重者还要受到规定其几年内不得从事学术活动甚至被逐出学术界的制裁。我们可以将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意见》等行政法规作为处罚学术失范行为的基本依据。目前,还需要建立健全一种上下一体严密的学风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要健全相关法规,加大惩处力度,对学术腐败行为不仅给以行政和纪律处罚,还要给予相应的民事、刑事处罚。只有做到有案必究,严惩不贷,才是防治学术腐败的有力措施。2.加强社会文化领域的学术监督要保持学术的公正和纯洁,必须要有一个运行良好的监督机制。虽然我们国家有些部委自建了学术监督机构,但这些也都是自己管自己。目前,我国对学术问题揭露不及时,防范制止不力,学术监督制度严重缺位,使得很多学术腐败现象难以得到有效规制。所以,我们急需建立健全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有效的学术监督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在学术监督体制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专门独立的学术监督机构,并赋予受理申诉、调查核实、实施制裁等职能。如丹麦的“反科学欺诈委员会”和美国的“学术诚信办公室”,它们专门负责制定、宣传、执行有关学术规范,监督检查各种学术活动,受理并调查学术违规举报,处理学术违规人员。事实证明,成立这种专门的学术监督机构对于惩治学术腐败是卓有成效的。这样,专门化的监督体制一定会有效地规制学术活动,从体制上阻止学术腐败的发生。二是要加强舆论对学术活动的监督。学术作为社会文化生产活动的一部分,理应受到舆论的监督。媒体应该发扬自身特殊功能,对学术界和知识分子的学术行为进行舆论监督。通过媒体的关注和监督,可以使其自律、他律。有关报刊、电台、电视台、网站上可以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学术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学术活动管理部门有义务提供各类学术成果检索服务,为查处学术不端行为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3.促进学术繁荣发展的学术活动形式建立健全良好的学术批评制度,对于学术的健康发展、对于杜绝学术腐败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学术批评的宗旨是客观、全面与准确地评议他人的学术观点和思想,激励创新,修正错误,促进学术进步。学术批评是学术领域中用来开展学术商榷、学术反思和思想批判的一种促进学术繁荣发展的学术活动形式。真正的学术批评也是学术发展的防腐剂和催化剂,是对学术的一种有效监督。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学术批评制度必须遵循一套各学科或学术共同体所认同和遵循的学术规范。比如,坚持理性批判、尊重批评对象及其理论观点、公正宽容、平等竞争、公开论辩以及自由争鸣等原则。同时,开展正当的学术批评,防止扭曲甚至践踏学术批评,绝不能使学术批评变成无端人身攻击和发泄私愤的工具。学术界需要制定出一套绝大多数学人认同的学术批评规范,建立完善的学术批评学科体系。在学术界倡导一种坦率、正直而善意的批评风气,形成一个宽容、开放而又严肃的批评环境,这样就会使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受到关注,使学术腐败行为得到遏制。健康有序的学术批判与批评,有利于规制学术研究并有效预防学术腐败的发生。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科技发展需求的增强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逐年提升。目前我国科研项目经费在管理与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项目财务开支不透明、分配不公和不按申报要求使用。大多数项目经费更缺少运行中的监督和事后的审计。这种情况在目前是一种普遍现象,造成了科研经费的浪费和学术腐败的发生。1.建立项目评审制度科研项目立项领域是我国学术腐败的重灾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改革现行的课题评审制度。课题评审制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有限科研资金的流向和利用率,关系到成果的水准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因此,在课题评审中,一是要实行课题招标制,增加评审透明度。无论是政府项目还是企事业单位的项目,都实行招标制,对于重要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对小型项目或需要保密的项目实行邀请招标。二是建立项目绩效评估制。在对项目进行严格检查的前提下,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制定严格的成果鉴定和验收标准,并将项目研究的成功率和研究者的学术信誉以及今后投标的资格直接挂钩,以确保项目完成率和国家的投资效率。三是实行课题评审的申诉和听证制度,改变现行学术评审工作中申报者无法知道评审标准而只能听命于评委的结果的局面。建议所有申报项目的得分和专家评语都要上网公示,而不仅仅是立项项目的得分和专家评语上网公示。这样有利于接受学界与社会的质询和举报。2.创新经费管理机制在这方面科技部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推广的。科技部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监管力度:一是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制度,针对科技经费执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过程管理监督机制。二是实施课题制,建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经费管理新机制。在预算配置方面,实行预算评审评估机制;在经费管理方面,实行事前预算评估、事中经费监督和财务检查、事后财务验收和审计的全程预算管理程序。三是以专项审计方式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每一年度科技部都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科技经费专项审计,对于发现的问题给予严肃处理。科技部的做法值得各级项目经费审批与管理部门借鉴。首先要改变课题经费的拨付方式。课题经费的拨付,实行研究的前期支付与后期支付相结合。课题研究单位要监管好项目经费的合理分配。科研主管机构要对科研经费实施刚性的有效监管。科研经费的管理机构,在检查项目经费落实情况时,应严格要求经费使用单位出具周详的财务报告,经费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项目经费支出的财务和实物。3.建立相关的制度规范为了使学术项目的审批与监管更具中立与公正,可尝试通过在全国适当建立一些学术评价中介机构参与学术评价。这些中介机构为独立法人,具体负责学术成果的鉴定、评奖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只负责制定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对鉴定、评奖过程以及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处理鉴定、评奖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这样将会有利于成果鉴定与评奖工作接受到有效的监督,减少“权力寻租”行为。为此,国家应建立相关资格认定办法和管理规定,为学术评价中介机构的建立与运行提供政策依据。政府主管部门以及需要成果评价的单位和个人均可作为委托方,通过签订委托合同,由具备资格的社会中介机构来组织科技成果的评价、评奖。并建立对中介机构进行不定期限的检查和抽查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情况。这种设想目前阶段也许尚不可能快速实现,但不失为一种好的想法。但通过民间性的学术评价中介机构进行学术评价,也受这些机构发展状况、资金力量以及机构的规范化运作等因素的影响,这也需要通过不断发展、规范运作等方面来完善。五、坚持了完备的法律手段事实证明,在运用道德规范和行政手段解决学术腐败问题的同时,法律不能缺位。美国“研究诚实办公室”的经验表明,调查、处理学术腐败,不能只靠科学界和科学家本身的自律,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手段做后盾。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我国急需建立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学术腐败惩处力度,增大学术腐败成本风险,对学术腐败行为产生警戒。1.加快统一的学术惩戒立法目前,我国关于治理学术腐败的行政部门法规还很少,可操作性不强,对于学术腐败行为的处理,都是各个部门自行决定,处理结果的差异很大。应该加快统一的学术惩戒行政立法,建立健全学术腐败的惩戒机制。国务院会同教育部、人事部、监察部、科技部、卫生部、中科院等主管部门,尽快出台专门的法规或部门规章,对学术活动的有关问题做出全面的权威规定,尤其是对违反学术道德的惩罚性措施要有详细的规定。应着手完善和统一相关学术规范,主要包括论文著作写作规范、论文著作评审规范、课题立项规范、成果鉴定与评奖规范等,也包括对违反规范的行为和处罚方式等进行具体界定。2.修改现有的法律,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的内容从现有的规定看,我国对学术成果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责任处罚力度明显不够。目前要尽快进行专门惩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