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惠大道(Ⅰ-2标段)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茶惠大道(Ⅰ-2标段)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茶惠大道(Ⅰ-2标段)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茶惠大道(Ⅰ-2标段)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茶惠大道(Ⅰ-2标段)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2(PAGE2)茶惠大道工程(第I-2标段:K3+575~K4+230)结构施工图设计说明1、概述1.1、工程概况茶惠大道西起内环快速茶园立交出口,向东南方向横穿茶园中心区,上跨开成路后,下穿铁路东环线,再通过樵坪山隧道穿出,于巴南区惠民镇北侧接入绕城高速,终点顺接至武隆高速,线路全长8.96km。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车速茶园立交至樵坪山隧道口段(K0+000~K4+230地面层采用60km/h,其他路段地面层及茶惠大道高架层设计车速采用80km/h。全线共设置了4座立交(茶园立交、东站立交、樵坪山立交、惠民北立交),主要结构物有1座收费站,1座主线隧道(长2.391km),2座匝道线隧道(长1.928km),1座高架桥(长4.4km)及主线其他跨线桥梁2座(长830m)。本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共分为三个标段:茶园立交独立标段、第I标段(包括2个分标段I-1,I-2),第II标段。茶园立交独立标段:高架左线K0+000~K0+320.995(茶园立交顺接段)。第I标段:茶惠大道K0+000~K3+575(茶园立交至樵坪山隧道洞口)I-1分标段:茶惠大道K0+000~K3+575(南岸区段主线:茶园立交至机电路口)。I-2分标段:茶惠大道K3+575~K4+230(东站立交:机电路口至樵坪山隧道洞口)。第II标段:茶惠大道K4+230~K8+960(樵坪山隧道洞口至绕城高速)。本标段为I-2分标段,桥梁工程包含茶惠大道主线高架桥、开成路高架桥及东站立交A~L匝道桥。1.2、设计依据(1)《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2)《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2010-2020)(3)《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2018)(4)《重庆市轨道交通控制性详细规划》(5)《重庆市轨道交通线网调整规划》(6)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7)重庆市巴南区惠民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2-2020年)(8)茶惠大道沿线1:500现状地形图(9)轨道6号线施工图设计资料(10)轨道6号线支线、8号线、20号线,24号线相关规划资料(11)轨道27号线相关规划资料(12)茶惠大道工程选址红线(13)重庆市交通局于2019年6月14日批复的本项目“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渝交管养许[2019]453号)(14)重庆市巴南区惠民开发办公室“关于茶惠大道方案征求意见的复函(2020年1月2日)”(15)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20年6月12日“关于茶惠大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渝发改投资[2020]802号)(16)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2019年1月19日批复的本项目“关于工程办理规划管理手续的复函意见书”(渝规通函[2019]南岸市字第0005号)(17)重庆市巴南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2020年3月24日批复的本项目“关于工程办理规划管理手续的函复意见书”(18)重庆市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于2020年9月29日关于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批复(渝建函[2010]982号)(19)我院完成的《茶惠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2020年08月)(20)茶园新区玉马路现状雨、污水及综合管网测量资料(21)《重庆东站片区控制性规划》(22)高边坡方案设计安全专项论证专家意见(23)现场踏勘收集的其他相关资料1.3、对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1.3.1、初步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各立交与主线桥墩位编号应该统一。回复:同意专家意见,优化桥墩编号。(2)在设计说明桥梁部分应相应的设计图中补充桥梁基础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回复:同意专家意见,补充桥梁基础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3)三座人行天桥的上部结构主梁应明确其结构体系。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图中明确天桥上部结构体系。1.3.2、初设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1)建议人行天桥增设电梯,已满足各类人行过街要求。回复:天桥设置主要为增加蔷薇路交叉口交通通行能力,该路口为茶惠大道地面层与高架层交通转换的第一个渠化交叉路口,因此交通量较大。该天桥周边现状主要为工业企业,天桥需占用工业地块用地,同时行人交通量较少,扶梯利用率较低,因此未考虑设置扶梯。(2)设计说明和图中多处错误,复核修改。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复核并修改。(3)应在初步设计总说明桥梁工程部分补充设计对桥梁施工期间环境保护的要求。回复:同意专家意见补充该部分说明。1.3.3、施工图设计阶段须修改完善的意见:(1)跨越快速路与城市干道桥梁,应全部增设防抛网。回复:同意专家意见,下阶段设计补充防抛网设计。(2)设计中的旋喷桩入土深度及对地基的设计要求,请核实。回复:同意专家意见,下阶段设计复核及优化旋喷桩地基处理措施要求。1.4、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项目所有专业内容均按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设计,无违反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2、工程规模和主要工程内容根据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及横断面设计,第二标段实施部分结构工程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茶惠大道K3+574.950~K4+012.950主线高架桥;(2)开成路K0+027.051~K0+568.794高架桥;(3)东站立交A~L匝道桥;(4)车行下穿道及排水箱涵;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摘自勘察报告)3.1、地理位置茶惠大道东站立交段(主线K3+575~K4+230)位于重庆市经开区范围内,道路起点接设计主线玉马路段,由西向东,接主线樵坪山隧道段,本段主线全长约655m。3.2、气象水文3.2.1气象线路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早秋迟,夏热冬暖,初夏有梅雨,盛夏多伏旱,秋季有绵雨,冬季多云雾,霜雪甚少,无霜期长,日照少,风力小,湿度大。多年平均气温为18.5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0℃,最热(7月)平均气温28.0℃,极端最高气温42.90℃(2006年8月15日),极端最低气温-3.10℃(1992年1月16日);雾日一般从上年的10月至次年的1月出现,年均为37.40天;无霜期年均为351天;日照年均时数为1168.88小时,风速年均数为1.10米/秒;夏季雷雨时常出现短时大于17米/秒的阵性大风。相对湿度年均为81%;年均降水量1187毫米,其中5~9月雨量最多,占全年降水量50%左右,且多雷阵雨、大雨或暴雨。春秋二季降水量比较接近,占全年降水量20%左右,冬季(12~2月)降水量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6%。全境常年降水量有62%分布在夜间。一年内风向最高者为北风,1、4月份有东风,6~9月份有西南风,12月份有东北风。据历年观测统计,年平均风速为1.1m/s,最高为4月份达1.5m/s,最低为11月份仅0.9~1m/s,全年平均风速仅属一级风。3.2.2水文(1)东站立交范围,主线樵坪山隧道明挖段两侧发育多条季节性冲沟,山体上为自然冲沟,为汇集该段樵坪山西侧山体的地表水形成,本工程开挖范围的冲沟局部段有石砌沟堤,樵坪山隧道入口两侧冲沟之间及沟内分布大量崩坡积砂岩块石,沟深0.3~2m,宽0.5~2.5m,勘察期间水深0.1~0.3m。沿东站立交钻孔DL130旁的冲沟接入东站立交范围内,渗入填土内散排。(2)开成路终点处鱼塘,面积约400m2,塘底为砂质泥岩和粉质粘土,水深1~2m,塘底淤泥厚度约0.2~0.5m。(3)开成路终点西北处鱼塘,面积约540m2,塘底为基岩和粉质粘土,水深0.5~2m,塘底淤泥厚度约0.2~0.6m。3.3、地形地貌茶惠大道K3+575~K4+230该段原始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区,现状经修建民房、厂房、乡村公路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原地貌进行了大量开挖回填,地形坡度较陡,一般10~30°,边坡附近最大坡角约65°,最大现状边坡高度约16m,多数坡面裸露。场地地形沿拟建茶惠大道主线呈四周高,中间低,最高点位于西侧山顶,高程283.74m,最低点位于该段起点,高程226.23m,相对高差57.51m。3.4、地质构造及地震场地位于大盛场向斜西翼。岩层倾向140°,倾角较缓,约为12°。沿线无区域性断层通过,有多组裂隙发育。层面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在场地内及附近基岩露头处,测得两组节理裂隙。构造纲要图岩层产状及裂隙分段描述如下表:里程桩号岩层产状裂隙编号裂隙产状裂隙特征描述K3+575~K4+240140°∠12°L1323°∠72°裂隙间距1.5~2.5m,延伸长度1~15m,裂面平直~微弯,无充填或少量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L23212°∠78°裂隙间距1~2m,延伸长度0.5~12m,裂面平直~微弯,无充填或少量泥质充填,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A1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B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3.5地层岩性场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块石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遂宁组(J3Sn)砂质泥岩、砂岩;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砂岩。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分布于主线里程K4+080~K4+230段,其余段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现将岩土特征简述如下:3.5.1第四系全新统(Q4)(1)素填土(Q4ml):以杂色为主,主要为砂泥岩碎块石及少量粉质粘土组成。硬质物直径0.1cm~1.2m不等,含量在25~75%之间。主要分布于现状道路及路基两侧回填区、以及民房和乡村道路位置。东站立交圣地足球场附近最大厚度超过45m,回填年限约5~10年;其余段素填土厚度一般较小。结构松散~稍密,回填时间5~10年。该层钻孔揭示厚度为0.23m~45.13m。(2)粉质粘土(Q4el+dl):黄褐色~褐红色。软塑~可塑状,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切面稍有光泽,残坡积成因。局部陡崖附近该层一般地表1m下局部含块石,块石粒径10~150cm不等,原岩为砂岩。广泛分布农田和山坡表面。钻孔揭示该层厚度为0.13~11.21m,局部段在素填土下缺失该层。(3)淤泥质粉质粘土(Q4el+dl):黑褐色、灰黑色,有腥味。呈流塑~软塑状态。工程力学性质极差,残坡积成因。因残坡积粉质粘土长期受鱼塘水或河湖水浸泡,农作物根系或鱼塘鱼虾尸体等腐烂形成。仅在鱼塘、水塘、局部水田粉质粘土层上分布,本次勘察钻孔揭露厚度0.15~3.21m。(4)块石土(Q4col+dl):黄褐色~褐红色,块石含量50~70%,粒径一般20~500cm,块石为砂岩,呈棱角状,为强风化~中风化块石。块石土总体呈松散~稍密状,崩坡积成因。沿线主要分布于:东站立交部分开成路主线里程K0+020~K0+300、K0+470~K0+510段周边陡坎下部大面积分布。钻孔揭示该层厚度差异较大,东站立交部分厚度1.05m~12.03m。3.5.2侏罗系上统遂宁组(J3Sn)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分布于主线里程K4+080以东现状陡坎以上至K4+230段。砂质泥岩(Ms):暗紫红色、紫红色为主。由粘土矿物组成,粉砂泥质结构,局部见砂质条带,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段砂质含量较高。强风化岩体发育风化裂隙,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带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节长10~650mm,岩质较软,失水易干裂。中风化岩体内裂隙不发育~较发育,樵坪山隧道段该层层面及裂隙面多有方解石充填。在场内分布较普遍,为主线里程K4+080至K4+230段主要岩性。砂岩(Ss):呈灰色、灰黄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暗色矿物,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局部含粘土矿物较重或可见泥质条纹、条带。强风化岩体发育风化裂隙,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带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节长10~630cm,岩质较软。中等风化岩体内裂隙较发育,多为无充填,部分裂隙裂面上有黑色、褐色附着物。与砂质泥岩互层发育。3.5.3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分布于主线里程K3+575至K4+080以西现状陡坎以下的范围。砂质泥岩(Ms):紫红色、红色为主。由粘土矿物组成,粉砂泥质结构,局部见砂质条带,中厚~厚层状构造。局部段砂质含量较高。强风化岩体发育风化裂隙,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带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节长50~470mm,岩质较软,失水易干裂。中风化岩体内裂隙不发育~较发育,多为无充填。该层在场内分布较普遍,为主线里程K3+575~K4+080段的主要岩性。砂岩(Ss):呈灰色、灰黄色、灰白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及暗色矿物,中~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局部含粘土矿物较重或可见泥质条纹、条带。强风化岩体发育风化裂隙,岩芯呈碎块、短柱状;中等风化带岩芯呈柱状、长柱状,节长50~600mm,岩质较软。中等风化岩体内裂隙较发育,多为无充填,部分裂隙裂面上有黑色、褐色附着物。与砂质泥岩互层发育。3.5.4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场内上覆土层厚度0~45.13m,基岩面沿纵坡方向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1°~10°,局部陡崖段达75°,沿横剖面方向岩土界面倾角一般为1~10,局部斜坡地段基岩出露,较陡地段倾角约70~80°。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可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带:岩芯多呈碎块状,块状,锤击声哑,强度较低。中等风化带:岩芯多呈柱状、长柱状,局部较破碎,岩质较新鲜,较完整,锤击声脆,强度相对较高。3.6岩土参数建议值(1)素填土: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可依据回填压实后的现场检测成果确定。填土天然重度指标采用经验值:19.5~20.80kN/m3,由于素填土多为新近回填土,须考虑负摩阻力影响,根据钻探揭露及地区经验,负摩阻力系数取0.20~0.25。(2)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工程力学性质极差,故未提承载力特征值。结合试验资料及地区经验,其天然重度指标为:19.0~20.1kN/m3。(3)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的厚度变化较大,分布不稳定,承载力较低。结合现场勘察工作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30~150kPa,其天然重度指标为:19.50~19.80kN/m3。(6)强风化基岩: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规定及地区建筑经验,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250~350kPa,强风化砂质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200~300kPa。(4)中等风化基岩:岩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根据室内岩块单轴抗压强度统计概率值结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规定及地区经验综合取值。中等风化砂质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取400~900kPa,中等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900~1300kPa。岩体抗剪强度建议值:粘聚力c取岩块值的0.3倍,内摩擦角取岩块值的0.9倍;岩体抗拉强度取岩块值的0.4倍,并考虑时间效应系数0.95;岩体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标准值取岩石试验标准值的0.7倍,泊松比取岩石试验平均值。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Ra],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5.3.4条公式计算,计算所需的桩端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桩侧土的摩阻力标准值根据施工工艺按规范表5.3.3-1和5.3.3-4取值,其它参数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取值。岩土体设计参数建议值见下表。东站立交(主线里程K3+575~K4+230)(1)沙溪庙组(表4.8-1)岩性重度(kN/m3)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抗拉强度(KPa)弹性模量E(104MPa)泊松比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kPa)水平抗力系数MN/m3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MN/m4基底摩擦系数μ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天然饱和σc内摩擦角(°)内聚力(kPa)素填土天然2026*4*试验定7*0.23*饱和20.523*2*试验定淤泥质粉质粘土19.5崩坡积碎石土(天然)22.026*8*180300.40崩坡积碎石土(饱和)23.023*4*25粉质粘土19.71230140150.2040强风化砂质泥岩24.42500.40150强风化砂岩24.53000.40200砂质泥岩25.38.725.4829.6(三轴)580(三轴)1370.080.289001000.4536029.6(直剪)510(直剪)砂岩24.434.224.635.1(三轴)1800(三轴)5700.390.2815004200.5580035.4(直剪)2200(直剪)岩层面1320裂隙面15*27*素填土的土岩面18*1*块石土的土岩面18*2*粉质粘土的土岩面7*17*受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岩体破裂角取值(°)当外倾结构面倾角小于45°+φ/2=59°(砂质泥岩)、63°(砂岩)时,岩体破裂角应取外倾结构面倾角;当外倾结构面倾角大于45°+φ/2=59°(砂质泥岩)、63°(砂岩)时,岩体破裂角应取45°+φ/2=59°(砂质泥岩)、63°(砂岩)(2)遂宁组(表4.8-2)岩性重度(kN/m3)抗压强度(MPa)抗剪强度抗拉强度(KPa)弹性模量E(104MPa)泊松比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kPa)水平抗力系数MN/m3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MN/m4基底摩擦系数μ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天然饱和σc内摩擦角(°)内聚力(kPa)素填土天然2026*4*试验定7*0.23*饱和20.523*2*试验定淤泥质粉质粘土19.5粉质粘土19.71230140150.2040强风化砂质泥岩25.22500.40150强风化砂岩24.63000.40200砂质泥岩25.28.545.3329.7520(直剪)1500.090.279001000.45360砂岩24.333.424.435.2(直剪)2200(直剪)5700.390.2815004200.55800岩层面13*20*裂隙面15*27*素填土的土岩面18*1*粉质粘土的土岩面7*17*受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岩体破裂角取值(°)当外倾结构面倾角小于45°+φ/2=59°(砂质泥岩)、63°(砂岩)时,岩体破裂角应取外倾结构面倾角;当外倾结构面倾角大于45°+φ/2=59°(砂质泥岩)、63°(砂岩)时,岩体破裂角应取45°+φ/2=59°(砂质泥岩)、63°(砂岩)3.7水文地质条件3.7.1地表水经现场调查,本段现场大型地表水体主要为:接线AK0+650~K0+700南西侧冲沟内发育的季节性冲沟,冲沟平缓段常年流水,沟底标高241.67~248.24m,水深0.1~0.3m,沟深0.3~2m,断0.5~2.5m。水量及流速受降雨影响大,暴雨季节河水会漫过沟。3.7.2地下水勘察区原始地貌为丘陵地貌,丘包与沟槽相间分布,丘包和斜坡地段地势高、地表水易于排泄,无地下水存在,沟槽地带成为地表水的汇集场所,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场地原始地形谷心地带的覆土层和强风化带岩层中,下卧基岩以透水性差的泥质岩类为主,地下水富水性受地形地貌、岩性及裂隙发育程度控制。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勘察区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A松散岩类孔隙水:该类型地下水水量大小主要受地貌和覆盖层范围、厚度、透水性制约,受季节、气候影响大,无统一地下水位。在丘包地带,覆土层薄,除雨季外一般无地下水;在丘谷地带,覆土层较厚,地下水埋藏于沟谷堆积层中,分布零星、水量较小,其流量随季节变化显著。B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岩石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中,勘察区强风化岩层较薄,风化裂隙水少见,主要为构造裂隙水,赋存于厚层砂质泥岩、砂岩的构造裂隙中。由于地表水排泄条件好,含水层接受补给有限,且砂岩节理裂隙不发育,大气降水在地表迅速排泄掉,故渗透至含水层的水量较有限。勘察区内出露岩层以泥质岩为主,不具备典型的含水层,岩土层普遍含水微弱。在地势较高的斜坡及丘顶平台,地表水迳流条件较好,在低洼地段或土层厚度较大地段,地下水储存条件较好,地下水易发育,地下水在沟谷低凹地段易于汇集,总体上地下水排泄方向,樵坪山隧道西侧地下水由东向西排泄,樵坪山隧道东侧地下水由西向东排泄。本次勘察,通过对钻孔地下水位观测,发现拟建线路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以下区段,详见下表。拟建线路沿线地下水分布部位里程地下水位标高地下水类型东站立交主线K3+820~K4+080深回填底部207.2~210.4m孔隙水接线AK0+650~K0+700南西侧冲沟内241.67~248.24m孔隙水3.8、地震效应与地震稳定性评价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拟建场地上覆土层主要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块石土,根据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场地内既有素填土层剪切波速度为128-142m/s,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场地内粉质粘土层剪切波速度为162-212m/s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场地内基岩层剪切波速度为>500m/s,场地土类型为软质岩石。计算场地土层平均剪切波速时,根据地区经验及剪切波速试验,道路施工完成后(压实处理)的填土土层剪切波速可取190m/s;待道路路基压实处理施工完后应对压实填土的剪切波速进行实测和验算。根据场地平场后覆盖层厚度以及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度,拟建场地的场地类别可分为Ⅰ、Ⅱ、Ⅲ类。其中Ⅰ类场地覆盖层厚度小于3m,或为岩石出露区,其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25s;Ⅱ类场地覆盖层厚度3.0m~50.0m,土的平均剪切波速161~190m/s,属中软土,其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Ⅲ类场地覆盖层厚度15.0m~50.0m,土的平均剪切波速≤140m/s,属软弱土,其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道路分段场地类别和抗震地段划分详见表5.3-1。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本工程所涉及的桥梁位于城市快速路上,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计方法分类为B类,应进行E1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分析和抗震验算,并应满足相关构造和抗震措施的要求。在钻探实施过程中未发现软弱夹层;地震作用下,对填筑在陡坡斜坡上的高填方路段,如填筑处理不当,发生填方滑动的可能性较大;建议设计时对边坡进行地震工况下的校核。岩土地震稳定性:场地无滑坡、泥石流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覆盖层为素填土、粉质粘土、淤泥中粉质粘土、块石土,不存在粉土和砂土液化、震陷等岩土地震稳定性问题。场地岩土地震稳定性好。下述判定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主要由于填土厚度较大,建议加强结构物抗震设计。3.9、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拟建场地拟建项目场地岩土条件中等复杂,宏观上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构造上隶属大盛场向斜西翼,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轻微,构造裂隙不发育,局部较发育,基岩完整性较好,场区无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未发现影响工程建设的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影响工程建设的灾害性地质体以危岩为主。结合当地建筑经验,拟建场地整体稳定性良好,对拟形成的边坡及临近现有构筑物进行合理的设计、施工治理后,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3.10、相邻建构筑物影响评价拟建线路沿线主要建(构)筑物影响评价如下:主线与开成路交界处西南侧坡底为现状茶园车管所,现状边坡较陡,根据设计意图该处为高挖方区域,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顺坡面滑落的块石对现状车管所造成影响,建议在现状斜坡下方坡度相对较缓处设置截石槽或被动防护墙/网,用以拦截施工过程中可能脱落的单块岩块。3.10、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和对环境的影响评价3.10.1成桩可能性场地覆盖层以素填土为主,填土厚度较大,呈松散~稍密状,填筑质量较差,下部局部存在淤泥层及稳定地下水位,桩基开挖禁止采用人工开挖形式;结合重庆地区及场地周边工程施工经验,在道路沿线地各岩、土层中均可成桩,具备成桩条件,建议采用机械成桩工艺。在桩基机械开挖成孔时,位于深回填区域的原始沟谷地段,地势低洼,雨季地表水下渗,易造成深厚填土底部有地下水形成,且易受东侧排洪沟影响,在桩基覆盖层部分机械开挖成孔时,应做好护壁及抽、排水等措施,防止出现垮孔、涌水等问题,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现场地势总体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机械器具能方便到达场地各处,开挖产生的弃渣也便于堆放外运,现场具备施工条件。场地中砂质泥岩为极软岩,易软化,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在地下水(或掘进冷却液)润湿和切割刀具扰动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糊钻”粘结现象或堵塞渣口等情况,影响掘进效率,应考虑适当的掘进辅助措施。施工时应充分考虑以上情况,配以合理的辅助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成桩质量。应采取相关措施防止垮孔、缩径,保持桩孔垂直度,采用循环水钻孔桩时,应做好场地泥浆排放清理工作,以免造成环境影响。3.10.2施工条件及注意事项桩基施工时垮孔风险较大,建议施工时采取钢护筒跟进或混凝土回灌等施工措施。场地桩基部分位于斜坡及沟谷地段,交通现状较为不便,不利于机械的进出,该部分桩基施工前先进行场坪施工。当桩孔采用机械成孔时,在地下水(或掘进冷却液)润湿和切割刀具扰动的共同作用下,易产生“糊钻”粘结现象或堵塞渣口等情况,影响掘进效率,应考虑适当的掘进辅助措施。机械成孔对垮孔、缩径、垂直度及孔底沉渣厚度等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难以直观判别;优点为安全、高效。施工时应充分考虑以上情况,配以合理的辅助措施确保安全和成桩质量。3.10.3对环境的影响拟建项目为居民集散区,沿线无重大建(构)物,施工时,对周环境影响较小,建议做好减尘防噪工作。采用钻孔灌注桩泥浆较多,泥浆容易容易流入地势力低洼处造成污染环境。桩基施工过程均应加强环保的检查和监控工作。4、主要技术标准以及采用的规范4.1、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茶惠主线高架:城市快速路开成路高架:城市主干路辅道:匝道设计车速:茶惠主线高架:80km/h开成路高架:60km/h辅道:40km/h设计车辆荷载: 城—A级设计人群荷载: 按《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第10.0.5条计算确定桥下净空:≥5.0m温度荷载:结构整体升降温按+20℃及-20℃进行计算。日照温差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4.3.12条规定的温度场计算。风荷载:100年一遇基本风压ω0=0.45kN/㎡;地震烈度: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7°构造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一级;钢筋混凝土构件处于Ⅰ类环境,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max=0.2mm。防撞护栏防撞等级:SA级4.2、参考及采用的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年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

166-2011)《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2231-01-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

3310-2019)《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200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

1499.3-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15)《重庆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预应力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34-2012)《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39-2010)《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

327-2016)《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

391-201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公路钢桥面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T3364-02—2019)《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JT/T722-2008)《城市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2008)《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5、主要材料5.1、混凝土C60混凝土:茶惠主线高架桥预应力盖梁、中墩;开成路高架桥预应力盖梁、中墩;C50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封锚混凝土、混凝土整浇层、支座垫平块、垫石及伸缩缝;C40混凝土:桥墩墩柱(除主线高架中墩外)、普通钢筋盖梁、挡块;C35混凝土:承台、桩基、防撞护栏基座。C30混凝土:承台、桩基、桥台台帽、防撞护栏基座及搭板;地通道排水沟及盖板;C25混凝土:桥台台身;地通道路面基层;C20混凝土:混凝土垫层;5.2、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低松驰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公称面积140mm2,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1.95×105MPa。5.3、普通钢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17)和《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18)的相关规定,直径≥12mm者采用HRB400热轧带肋钢筋;直径<12mm者采用HPB300热轧光圆钢筋。5.4、钢材钢箱梁桥均采用Q355D钢。钢材的化学成份及力学性能应符合《桥梁用结构钢》(GB/T714-2015)及《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D64-2015)中相关要求。5.5、焊接材料焊接Q355钢按下表选用焊条丝。焊接方法钢号焊接材料手工焊Q355E5015,E5016埋弧自动焊Q355镀铜H10Mn25.6、锚具采用M型锚具及其配套系列产品,同时采用匹配的千斤顶。锚具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的要求。5.7、预应力管道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塑料波纹管,产品符合JT/T529-2016标准要求。5.8、支座钢箱梁及现浇箱梁采用盆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应满足《公路桥梁盆式支座》(JT/T

391-2019)中的有关规定。盆式支座使用年限为50年。支座更换时最大顶升量不超过5mm。5.9、伸缩缝桥梁采用GQF型钢伸缩缝,伸缩缝详细资料由生产厂家提供,伸缩缝的材料及其成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327-2016)的有关规定。设计采用GQF-40和GQF-100型钢伸缩缝,钢材采用Q355NHD级。型钢应采用热浸锌防腐处理,其保护膜厚度不小于0.8mm,伸缩装置中防尘、防水所使用橡胶材料为氯丁橡胶,严禁使用再生橡胶。伸缩缝使用年限为15年。5.10、桥面铺装(1)现浇混凝土箱梁:桥面铺装采用18cm等厚,由上至下分别为:40mm厚AR-AC13橡胶沥青混凝土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0.3~0.6kg/㎡)60mm厚AC-20改性沥青混凝土1.5mm厚柔性防水涂料(涂刷两遍)78.5mm厚C50钢筋混凝土整浇层现浇或预制混凝土箱梁为防止沥青混凝土铺装隆起及拥包,混凝土铺装层浇注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表面浮浆的清除处理。浮浆应采取机械法清除,为此施工单位应选用专业的桥面刨铣机械从事此项工作。(2)钢箱梁:桥面铺装采用8cm等厚,由上至下分别为:40mm厚AR-AC13橡胶沥青混凝土改性乳化沥青粘层油(用量0.3~0.6kg/㎡)撒布粒径5mm的预拌碎石(用量4.0~7.0kg/㎡)35mm厚浇筑式沥青混合料GA10丙烯酸树脂粘结剂(用量0.15~0.20kg/㎡)两层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用量2.5~3.5kg/㎡)丙烯酸防腐漆(用量0.1~0.2kg/㎡)钢箱梁主体(表面清洁度Sa2.5级,粗糙度60~100μm)5.11、桥面排水车行桥桥面排水在墩台顶附近设置桥面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钢纤维双蓖雨水口,角钢托架围护。落水管采用Φ200PVC管,落水管就近接入市政管网。5.12、桥梁涂装桥梁梁体、桥墩、桥台等混凝土构件在干湿交替区以上部位需进行涂装,涂装要求按照《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JT/T695-2007)执行,涂装前应制作实体试块供业主、设计、监理等参建单位确认后方可实施。5.12.1、混凝土结构的防护涂装面涂层漆膜应坚硬光滑耐冲洗,可通过水淋洗达到自洁的功能,能长时间保证结构表面清洁如新的外观状态。漆膜不起泡、不开裂、不剥落。涂料应具有水汽透过性,不影响混凝土自由呼吸,避免传统防腐涂料体系由于混凝土内部水气向外扩散渗透时,被涂层封闭而造成涂层起鼓、剥离。色彩由无机颜料形成,耐紫外线照射,可长久保持色彩的鲜亮。混凝土外表面防护涂装技术要求见下表,涂层体系的性能指标满足《混凝土桥梁结构表面涂层防腐技术条件》(JTT695-2007)相关要求。混凝土外表面防护涂装技术要求涂层编号涂层名称配套涂料名称厚度(μm)涂装道数防腐部位1底层环氧封闭漆1×501大气区2中间层环氧树脂漆2×10023面层丙烯酸聚硅氧烷1×8015.12.2、混凝土表面涂装色彩混凝土外面表涂装颜色统一采用中国建筑色卡国家标准(GB/T18922)中的1374号饰面。涂装颜料为无机颜料,能够耐受紫外线的照射而不褪色,可使建筑物保持长久的鲜亮色彩。5.12.3、涂装基层处理要求混凝土保护涂料修补砂浆或水泥基腻子找平混凝土保护涂料修补砂浆或水泥基腻子找平粗糙、有缺陷的混凝土基层(1)混凝土基层检查:检查砼基层是否渗水,混凝土表面是否存在裂缝、缺陷等,如果存在则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2)混凝土表面处理:用磨光机将混凝土表面模板接缝线打磨平整、顺滑。较大的模板错位处,用修补砂浆修补、找平。(3)局部受油污污染的混凝土表面和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用碱液、洗涤剂或溶剂处理,并用淡水冲洗至中性。(4)采用电动钢丝轮、风动钢丝轮、手工钢丝刷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有效的前处理,将混凝土表面的泛碱、灰浆、苔藓等附着物,增加表面毛糙度,并用压缩空气将灰尘喷吹清理干净。(5)混凝土表面修整:如基层蜂窝麻面较多,用水泥基、腻子封闭基层表面蜂窝麻面。(6)找平打磨:基底干燥后用水泥砂浆对墙面进行满刮找平、再用砂纸或电动(或风动)打磨机打磨光顺。要求处理后的墙面平整光滑,平整度应达到±3mm/2m。(7)涂刷前检查结构表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基层应牢固、不开裂、不掉粉、不起砂、不空鼓、无剥离等②基层应清洁,表面无灰尘、无浮浆、无油迹、无霉点、无盐类析出物和无苔藓等污染物及其他松散附着物。6、桥梁设计6.1、桥梁上下部茶惠主线高架桥:桥梁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及钢箱梁两种形式,梁高1.7~2.2m,标准段分左右两幅,每幅采用单箱单室截面,下部采用倒T型桥墩,群桩承台基础,每个承台布置6根直径1.5m的机械钻孔桩。开成路高架桥:桥梁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及钢箱梁两种形式,梁高1.7~2.5m,标准段分左右两幅,每幅采用单箱双室截面,下部采用倒T型桥墩,群桩承台基础,每个承台布置6根直径1.5m的机械钻孔桩。东站立交匝道桥:桥梁上部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及钢箱梁两种形式,梁高1.7~2.2m,匝道桥箱梁主要以单箱单室为主,异型或变宽段则采用单箱多室截面。桥墩主要采用倒T型,墩柱采用圆形截面,直径1.8m、2.0m。当桥位处基岩埋置较浅时,桥墩采用独桩基础,桩基直径2.2m、2.5m。但桥位处基岩埋置较深时,桥墩采用群桩基础,桩基直径1.2m、1.5m。6.2、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要求进行设计。桥墩、地通道的设计主要验算截面强度、应力和裂缝宽度。桩的设计按嵌岩桩计算承载力,并验算截面强度。各部位最外侧钢筋的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按如下要求控制:基础、桩基承台:基坑底面有垫层或侧面有模板(受力主筋): 40mm基坑底面无垫层或侧面无模板(受力主筋): 60mm墩台身、梁、板(受力主筋): 30mm箍筋: 20mm缘石、中央分隔带、护栏等行车构件: 45mm收缩、温度、分布、防裂等表层钢筋: 25mm当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构造措施。6.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钢束布置有竖弯、平弯形式,所有弯曲均采用圆弧曲线。预应力箱梁按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6.4、钢结构设计钢箱梁工厂分段制作、现场拼装焊接。桥梁有纵坡及横坡,桥面横坡则通过箱梁梁体找坡形成,即横桥向箱梁梁高保持不变,但顶底板倾斜,坡度同道路横坡。支座处箱梁梁底设置垫平块,其顶面纵、横向均设置同道路相同的坡度,同时底面保持水平以满足箱梁支座水平设置的要求。钢箱梁的计算原则及受力特点如下:(1)结构变形按施工顺序计算。(2)假定混凝土现浇层不参与受力。钢箱梁纵、横向分段位置及临时墩设置应结合现场地形、地貌及施工单位机具设备情况综合确定,并需形成专项方案(包括施工顺序、分段位置、临时墩设置、补强措施等)报参建各方认可。钢箱梁面设置混凝土现浇层,不计其参与钢梁受力,厚98.5mm,现浇层的抗剪连接件采用Q235C钢的圆柱头栓钉,栓钉间距为0.3x0.3m。6.5、基础设计桥梁桩基原则上均考虑机械钻孔成桩。桩基以弱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桥梁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的深度不得小于3d(d为圆桩直径)。桩基要求嵌岩深度范围内基岩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7.5MPa(黏土质岩取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桩于桩之间的竖向高差不得超过桩与桩中心距,针对斜坡地形,桩基嵌岩起算点至斜坡面完整岩石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m,桩底处距边坡完整岩石距离不小于9m。当桩位处岩石实际抗压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告知设计单位、地勘单位进行处理。当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时,基础嵌入中风化岩面的深度不得小于1.0m,地基承载力不小于800kPa,嵌岩范围内的基础混凝土需原槽浇筑。针对斜坡地形,基底至斜坡面完整岩石的水平距离应大于3.0m。7、结构设计7.1主体段主体采用闭口箱型断面,最大覆土厚度≤5.7m,填土容重≤20kN/m³,设计活载≤20kN/m³。地通道净高5.0m,净宽8.95m,其路幅组成为2m人行道+6m车行道+0.75m检修道,顶板厚1.0m,底板厚1.1m,侧墙高8.2m,宽0.7m。由于地基承载力较低,为避免后期沉降对结构物使用产生不利影响,采用砂卵石对地通道基底土层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不得小于1.0m,换填后的地基承载能力不得小于350kPa。7.2敞口段根据位置及结构形式的不同,敞口段支挡分为如下几种形式:U型挡墙段:采用钢筋混凝土U型槽形式,U型槽底板厚0.9m,侧墙顶宽0.4m,面坡垂直,背坡倾斜,坡率1:0.1。U型槽底板采用砂卵石进行换填处理,换填深度不得小于1.0m,换填后地基承载能力不小于250kPa。重力式挡墙段:采用重力式挡墙形式,临空高度H≤2.0m。8、仿青石饰面设计本工程范围内所有挡墙、桥台台身外立面均采用仿青石饰面,具体参照以下原则进行:(1)挡土墙仿青石饰面采用C25细石混凝土(混凝土内掺加铁钛绿),厚度为40mm。饰面内设置Φ2.5@50mm钢丝网,置于C25细石混凝土中间位置,使用M6x60mm膨胀螺栓(@0.8x0.8m,梅花型布置)与挡墙连接,做法如下所示:(2)仿青石饰面应按照青条石的“一丁(300x300)一顺(1000x300)”砌筑方法进行勾缝。(3)缝宽40mm,缝深12mm,为便于施工,缝采用平缝,其形状可为倒梯形,缝中勾勒假缝,使其具有青石砌筑的效果。(4)仿青石饰面施工之前,应将原混凝土表面剔打凿毛,保证墙面清洁、平整和粗糙,然后刷涂界面粘结剂,以保证新浇筑的细石混凝土层与原混凝土表面之间的结合良好。(5)鉴于所采用的粗集料和水泥等材料的差异,可能导致铁钛绿的掺量有所不同,请施工方视情况调整铁钛绿的掺量,分别适配好不同铁钛绿参量的配合比,应保证仿青石饰面颜色统一。(6)仿青石饰面表面钉麻的标准,采用满钉。9、防雷接地将在桩基础和桥墩中钢筋选取两根焊接在一起,桩基础钢筋伸出基础底1m,墩顶主梁处设接地钢板(接地钢筋与接地钢板连通),用一块扁钢或柔性导电材料将接地板与上部结构接闪装置(钢箱梁、高出桥面的照明灯杆、栏杆等金属设施)焊在一起。要求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如接地电阻实测不能满足要求,则另外增加人工接地体。10、耐久性设计10.1、耐久性设计原则本项目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在设计中,应采取有效的耐久性工程措施,以确保桥梁工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4.5.3条规定及地勘报告结论,本桥所处的环境类别为Ⅰ类,为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应按规范有关规定配制混凝土,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侵入性、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施工等方面做如下要求:10.2、混凝土耐久性措施(1)应选用同厂家、同牌号的低水化热的水泥,避免使用早强水泥;水泥出厂时间不得大于3个月且不得受潮结块。(2)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粒形清洁的中砂,其细度模数控制在2.6~3.0之间;砂中有害杂质应严格按《建筑用砂》(GB/T14684—2001)控制,特别是含泥量不得超过2%,最好采用同一料场的砂。(3)粗骨料应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级配良好的连续级配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选用骨料前应进行碱活性检验,不得采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骨料。含泥量不得超过1%。(4)使用优质粉煤灰作为外掺剂,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掺量应控制在15%~30%之间,根据配合比试验合理确定掺量。对粉煤灰水泥应在了解水泥中粉煤灰含量后按上述掺量控制。(5)施工中可根据需要使用高效减水剂、缓凝剂,除此之外不得掺加其它任何外加剂,外加剂的品种应与所用水泥相匹配,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的相关规定要求。(6)尽量降低拌和水用量,拌和用水及养护用水除应符合JGJ63-2006和《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要求外,水中氯离子含量超过1mg/cm3的水不得使用。(7)限制单方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最低、最高用量,为此应特别重视混凝土骨料的级配以及粗骨料的粒型要求;(8)尽可能减少混凝土胶凝材料中的硅酸盐水泥用量,且胶凝材料的总量也不能过高。(9)混凝土中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氯离子含量以及最大碱含量等参数满足《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规定。(10)外加剂的品种应与所用水泥相匹配,其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11)其它未尽要求均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办理。10.3、普通钢筋防腐按规范要求设置足够的保护层厚度,必要时增加超声波检测等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各方提高对保护层厚度的重视及采取相应的强化措施。10.4、混凝土的施工要求(1)在混凝土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混凝土结构防腐蚀耐久性设计的要求,制定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与实施细则,精心选择原材料,进行混凝土试配,在试验室试验的基础上优选混凝土配合比,应在现场进行试浇筑。(2)耐久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有:混凝土的振捣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的养护,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施工阶段的混凝土裂缝控制。(3)应仔细规划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顺序,以尽量减少新浇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与开裂,如承台分层浇筑的施工间隔等。(4)混凝土的养护包括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新浇混凝土应及早开始养护,避免水分的蒸发。湿养护不得间断,尤其注意初始保湿养护,避免新浇混凝土表面过早暴露在空气中。11、抗震设计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线路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6度;按《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桥梁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桥梁抗震设防措施等级按7度设防。桥梁抗震设防方法为C类,即本桥应满足相关构造和抗震措施的要求,不需进行抗震分析和抗震验算抗震措施按《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进行,箱梁底部设置横向抗震挡块、桥台设置整体式挡块,以防止落梁;为提高桥墩延性,桥墩墩身及桩基上部采用加密箍筋。12、施工要点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施工放样时,需注意衔接部位坐标及高程准确无误,并用多种可能的方法校核。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等有关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领会设计意图,熟悉场地工程地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方联系。12.1、混凝土12.1.1、一般要求(1)混凝土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加大骨料粒径增加碎石用量,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下。(2)现浇砼若采用泵送砼,坍落度为16~20cm。(3)在炎热天气,混凝土应在夜间浇注,入模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4)混凝土拆模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20℃(梁体15℃)。(5)砼试件应采用与结构相同的砼、相同的浇筑方法和养护条件。(6)除了施工单位提供试块实验报告外,设计单位依据工程具体要求,可采用随机无损检验,以确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及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2.1.2、水泥(1)混凝土要求采用普硅水泥配制,宜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牌的水泥(水泥等商品应具有专业部门的质量检验合格证)。(2)为了控制砼早期强度的过快发展,水泥中C3A含量不宜超过8%,水泥细度(比表面积)不超过350m2/kg,游离氧化钙不超过1.0%。12.1.3、掺和料和外加剂(1)矿物掺和料必须品质稳定、来料均匀、来源稳定、统一牌号,应有相应的检验证明和生产厂家出具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2)混凝土掺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规定,添加外加剂均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膨胀率的前提下,通过砼配合比试验确定适应性和相应掺入量,试配报告单应提交施工监理或有关单位批准。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离析性能,保持其均匀性。早期强度不能通过添加早强剂来得到。(3)外加剂性能指标必须通过有关质检部门的鉴定。12.1.4、骨料(1)应尽可能采用同一料场的石料、砂料,以保证结构外观色泽一致骨料质地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2)粗骨料抗压强度应大于砼强度的2倍,压碎性指标<7%,空隙率<40%,骨料应选用良好的级配,最大粒径<2.0cm,且不超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2/3,同时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含泥量低于0.5%,针状、片状颗粒含量<5%。不容许采用卵石或卵石破碎方法生产。(3)细骨料含泥量低于1%。宜采用中粗砂,如果采用特细砂时,应满足有关规定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能满足结构的抗裂和抗渗要求。为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时的水化热,在使用特细砂时建议加入一定比例的机制砂或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0~2.5,具体比例根据施工单位的配合比实验确定。12.1.5、保护层垫块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绑扎垫块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保护层垫块成为钢筋腐蚀通道。垫块数量不应过少,应保证所有钢筋的保护层均满足设计要求。12.1.6、高强度混凝土要求本项目C60及以上混凝土,应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中6.14章节要求。12.2、钢筋(1)所有钢筋的力学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l499、GBl3014的规定,结构使用的钢筋应有工厂质量保适盘(合格证)。普通钢筋、预应力钢材和锚具应按设计技术指标和型号进行采购,并按有关质量检验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遵照施工技术规范及有关要求进行施工。(2)凡因施工需要,断开的钢筋当再次连接时,必须进行焊接,并应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3)当钢筋和预应力管道在空间上发生干扰时,可适当移动普通钢筋的位置,以保证钢束管道位置的准确。钢束锚固处的普通钢筋如影响预应力施工时,可适当弯折,但待预应力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恢复原位。施工中如发生钢筋空间位置冲突,可适当调整其布置,但应确保钢筋的根数和净保护层厚度。(4)如因浇筑或振捣混凝土需要,可对钢筋间距作适当调整。(5)施工时应结合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安排,尽量考虑先预制钢筋骨架(或钢筋骨架片)、钢筋网片,在现场就位后进行焊接或绑扎,以保证安装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6)如锚下螺旋筋与分布筋相干扰时,可适当移动分布钢筋或调整分布钢筋间距。(7)当直径≥Ф20的钢筋连接应采用等强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JGT107-2016)的要求,接头等级I级。(8)严禁采用改制钢材。施工时任何钢筋的替换,均应经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9)钢筋接头应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10)箱梁梁体钢筋绑扎时,为保证顶底板钢筋竖向位置,施工单位须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顶、底板架立钢筋。腹板横向蹬筋图中未示出,施工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设置,但须保证骨架的成形。12.3、下部结构结构施工12.3.1、基础(1)各墩台桩基础均未设备用桩,施工单位应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如地质情况与地质钻孔资料出入较大时,应及时通报设计单位。(2)桩基施工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均不得搅动桩底基岩,另外相邻两孔不得同时成孔和浇注,以免搅动孔壁造成串孔或断桩。(3)为防止管线与桩基冲突,桩基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桩位处的管线进行复探,确定无干扰后方可进行桩基施工。同时,施工单位应采取必要措施对现状管线予以保护。(4)桩孔施工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遇有意外情况立即处理。桩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联合勘察单位工程师、施工地质工程师、监理,对孔深、孔径、孔位、孔形和垂直度等进行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清孔。(5)钻孔成桩的质量标准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孔的中心位置(mm)群桩:100;单排桩:50孔径(mm)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钻孔:小于1%;挖孔:小于0.5%孔深比设计深度超深不小于50mm沉淀厚度(mm)不大于50mm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胶体率:>98%(6)桩基钢筋骨架的制作、运输及吊装就位的技术要求:a.长桩骨架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根据吊装条件决定应确保不变形,接头应错开。b.钢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10mm; 篐筋间距:±20mm;骨架外径:±10mm; 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 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 骨架底面高程±50mm。(7)须对每根桩进行检测,每根桩预埋无缝钢管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施工时应确保检测管内通畅无污物,管端部应进行封堵处理。(8)墩台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基础中心在桥轴向及横桥向距设计中心的允许偏差±50mm;基础底面、顶面高程及设计高程的允许偏差±10mm;基础平面尺寸(长×宽)的允许偏差±50mm;表面平整度(2m直尺)8mm。12.3.2、桥墩(台)(1)桥墩墩柱轴线应与桩轴线一致,以减小挖孔桩偏心弯矩。(2)墩柱采用整体定型钢模板。(3)墩身由于暴露在外,施工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表面光洁度和颜色一致,处理好节与节之间的连接。(4)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500,同时墩身各截面中心位置与设计位置不得大于10mm,墩顶标高容许偏差10mm。(5)支座垫石表面应确保水平,同一垫石内任意点高差不得大于2mm,为确保支座间的均匀受力,垫石顶面标高与设计标高误差亦不得大于2mm。(6)桥台台后填土应采用Ф≥35°透水性良好的砂土,填土过程中应分层夯实,每层压实厚度不得大于30cm,压实度不低于95%。(7)在结构设有断缝处应认真处理,采用木板或其它材料隔断,确保结构不连为整体,缝隙表面2cm深度内用道路嵌缝胶填塞。(8)桥墩、桥台、支座位置及高程控制要求准确,支座水平安放,并应按厂家要求施工。(9)施工方案应保证墩台结构的完整性,避免采用专为施工用的临时性孔洞、避免切断结构受力钢筋。施工设置的临时性孔洞,应事先提出有关施工设计资料,并会同有关部门协商认可。(10)桥台基础混凝土须一次浇注成型,台身混凝土施工单位可根据自身能力分段浇注。对于基础与台身、台身节段之间的施工缝,已浇注混凝土的结构顶面须全部凿毛并露出新鲜石子,然后清洗干净。(11)施工方案应保证墩台结构的完整性,避免采用专为施工用的临时性孔洞、避免切断结构受力钢筋。施工设置的临时性孔洞,应事先提出有关施工设计资料,并会同有关部门协商认可。12.4、上部结构施工(混凝土箱梁)(1)箱梁可采用满堂落地支架就地浇筑的施工方法,支架架设前应对支架基础进行处理。支架应选用刚度较大的材料,支架架设好后应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重量不得小于施工重量的120%,以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支架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支架强度、刚度计算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地基处理措施,以保证箱梁的浇筑质量。(2)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根据计算,不需专门设置预拱度,但施工单位应考虑因地基沉降及支架变形对梁体的影响。(3)对张拉槽口处因预应力张拉而截断的普通钢筋,施工单位在梁体施工前应上报专项钢筋截断及恢复方案,待各方认可后方可进行钢筋的截断处理。同时,在浇注封锚混凝土前,监理须严格把关,确定钢筋的恢复是否按照已确定的方案执行。(4)箱梁封锚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前张拉槽口表面应作凿毛清洗处理。(5)应严格控制箱梁的轮廓尺寸,施工误差应限制在施工规范容许范围之内。为防止箱梁混凝土开裂和棱边碰损,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有关要求时方可拆模。(6)箱梁施工中因施工所需开设的孔洞,均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所有施工预埋件,在施工完后应予割除,恢复原状,并注意防锈和美观。(7)箱梁可分两次浇筑,先底板、腹板、后顶板和翼板。梁体外模采用用大块定型钢模板,尺寸准确、表面平整、涂刷正规的脱模剂。(8)待混凝土强度达100%且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时,方可进行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方可拆架,拆架应先跨中,并逐步往两侧支点拆除。(9)当支架临近车行道时,施工单位应做好防护措施避免车辆撞击引起重大安全事故。(10)箱梁施工人孔设置于1/5跨径处,尺寸不得大于800mm,人孔处截断钢筋需预留接头,待施工完成后采用双面焊恢复,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d。(11)桥梁有纵坡及横坡,桥面横坡则通过箱梁梁体找坡形成,即横桥向箱梁梁高保持不变,但顶底板倾斜,坡度同道路横坡。支座处箱梁梁底设置垫平块,其顶面纵、横向均设置同道路相同的坡度,同时底面保持水平以满足箱梁支座水平设置的要求。12.5、预应力施工(1)预应力钢材及预应力锚具进场后,应分批严格检验和验收,妥善保管。(2)预应力钢绞线应按有关规定对每批钢绞线抽检强度、硬度、弹性模量、截面积和延伸量,对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同时应就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对计算引伸量作修正。(3)钢绞线运抵工地后应放置在室内并防止锈蚀。切割钢绞线不准采用电焊或气焊切割,应采用圆盘机械切割。(4)所有预应力钢材不许焊接,凡有接头的预应力钢绞线部位应予切除,不准使用。钢绞线使用前应作除锈处理。所有预应力张拉设备应按有关规定认真进行标定。(5)预应力管道间及管道与喇叭管的连接应确保其密封性。所有管道沿长度方向按设计要求设井字形定位钢筋并点焊在主筋上,不容许铁丝定位,确保管道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上浮,不变位。管道位置的容许偏差纵向不得大于±1厘米,横向不得大于0.5厘米。(6)在现场施工单位对每批锚具的夹片应100%进行外观检查,对10%的夹片进行表面硬度检验,检验硬度的位置在夹片的侧面或按常规在小头端面测试。当每批检验夹片中硬度发现有不合格时,应对该批夹片按50%抽查检验。若再发现不合格时,则应100%逐片检查,确保工程质量,避免延误工期。锚具夹片硬度HRC为58~64。(7)应逐个检查垫板喇叭管内有无毛刺,对有毛刺者应予退货,不准使用。(8)预应力张拉顺序:0-初始张拉吨位(0.1σk)-100%张拉吨位-持荷5分钟-锚固。引伸量的量测应测定钢绞线直接伸长值,不宜测千斤顶油缸的变位;为此应将钢绞线伸出千斤顶尾端10cm,直接测定钢绞线在张拉前、初始张拉吨位、张拉吨位及锚固后四种情况下的伸长值。如实际张拉引伸量与设计值相符,则可不进行超张拉,达到控制应力时可直接锚固。预应力孔道灌浆由下向上进行,确保砂浆饱满。(9)纵向预应力钢束在箱梁横截面应保持对称张拉,纵向钢束张拉时两端应保持同步。张拉过程中,应观察梁体变位,发现异常及时向设计、监理、业主方通报。(10)预应力钢束张拉完毕,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钢绞线多余的长度应用切割机切割,切割方式和切割后留下的长度应按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11)孔道压浆不得采用活塞法施工,而须采用真空灌浆法。压浆前应用压缩空气清除管道内杂质,然后压浆。管道压浆材料为M40以上纯水泥浆。要求灌浆密实,压浆配合比要仔细比选,采用最优配合比,水灰比不大于0.4,不得掺入各种氯盐,可掺减水剂,其掺量由试验决定。(12)预应力的张拉班组必须固定,且应在有经验的预应力张拉工长的指导下进行,不允许临时工承担此项工作。(13)每次张拉应有完整的原始张拉记录,且应在监理在场的情况下进行。(14)预应力采用引伸量与张拉力双控,以张拉吨位为主的施工控制原则。管道摩擦系数应满足μ≤0.17,k≤0.0015,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每一截面的断丝率、滑移率不得大于该截面总钢丝数的1%,且每束钢绞线不得大于1丝。断丝是指锚具与锚具间或锚具与死锚端部之间,钢丝在张拉时或锚固时破断。(15)应根据每批钢绞线的实际直径随时调整千斤顶限位板的限位尺寸,最标准的限位板尺寸应使钢绞线只有夹片的牙痕而无刮伤,如钢绞线出现严重刮伤则限位板限位尺寸过小,如出现滑丝或无明显夹片牙痕则有可能是限位板限位尺寸大。(16)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应重新标定:a、6个月或张拉300次;b、使用过程中千斤顶或压力表出现异常情况;c、千斤顶检修或更换配件后;(17)张拉前应检查其内摩阻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否则应停止使用。(18)严禁将钢绞线作电焊机导线用,且钢铰线的放置应远离电焊地区。(19)绑扎普通钢筋时预应力钢束锚固端应严格按设计图纸所示位置及相应的倾角进行固定。(20)对于型号为Φs15.2-n(n为钢绞线根数)的钢束,其张拉控制力F根据以下公式确定:F=n.σcon.A其中:n为钢绞线根数;σcon为张拉控制应力,按1339Mpa控制;A为每根钢绞线的截面积,按140mm2选用;12.6、钢结构制作安装12.6.1、一般规定(1)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中有关的规定。(2)钢材和焊材等辅助材料按规定进厂复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制造使用,参加制造工作的工人应具备其工作内容的相应执业资格。(3)钢箱梁的制造质量和精度必须严格把握。工厂的检验和计量器具、仪表、均应经国家二级以上计量单位鉴定合格,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4)钢箱梁的整体组装和施焊应在整体胎架上完成,胎架上要设足够的支承点,应能保证结构的整体尺寸精度,整体胎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并置于坚实的基础之上。(5)钢梁为了减少制造中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的累计,宜按分段长度先分别进行顶板、底板、腹板、隔板等各部单元件的制造,再进行胎架上的整体组装。(6)设计图中只给出钢梁在成桥运营状态下的结构尺寸,制造商需根据制造时的预拱度曲线、制造工艺确定实际的下料、加工和组装尺寸。(7)考虑到涂装保护的需要,要求对钢箱梁的全部外露边缘均进行双侧棱角的打磨,使成为R=2mm左右的圆角。(8)钢箱梁均采用分段制造、现场拼装工艺,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在制造完成后,均应对主体尺寸进行严格校验,出厂前,钢箱梁均需进行预拼装。现场拼装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墩,在全部拼装接头焊接完毕,焊接质量达到要求后,才能予以落架。为确保安全,施工单位应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分段位置和接缝焊接及加强处理措施,并将方案上报设计复核同意。(9)为防止锈蚀,图中未注明的所有箱形及圆形杆件两端均应采用6mm的钢板进行封闭并焊接密实。(10)支座与钢箱梁底调平垫板(N10)采用角焊缝连接,焊缝尺寸10mm。12.6.2、焊接规定(1)一般规定焊接是施工的关键工作,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缝必须保证设计厚度和质量,不得夹渣和漏焊,严格质量检查。尤其是对焊接头,需要留足间隙、倒角和分层施焊,切忌接头未焊透,必须保证焊接质量;对于焊接不良的接头,必须再搭焊盖板作加强。钢箱梁焊缝等级焊缝等级适用部位备注I钢箱梁节段间箱顶板、底板、腹板及纵向U肋与板肋之间的对接焊缝。顶板、底板与腹板之间的焊缝对接熔透焊缝、重要部位的完全熔透坡口角焊缝。Ⅱ三者间的纵向连接焊缝部分熔透坡口角焊缝、重要部位角焊缝Ⅲ其余焊缝非主要受力部件的非重要部位的角焊缝钢结构焊接在焊缝焊接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检测。焊缝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外观检查和检测仪器检验,仪器检测有超声波探伤、x射线探伤、磁粉探伤等检验方法。所有焊缝必须在全长范围内进行外观检验,不得有裂纹、未熔合、未填满弧坑合焊瘤等缺陷。钢梁的焊缝尤其是坡口熔透焊,应按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格的无损探伤检查,探伤方法及要求应符合《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11345-2013)和《铁路钢桥制造规范》(Q/CR9211—2015)的规定。当对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查有疑问时,应进行射线检查。主要杆件受拉横向对接焊缝应按结构数量的10%(不少于一个焊接接头)进行射线探伤。射线探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射线照相质量等级为B级,焊缝内部质量为Ⅱ级。(2)焊缝质量要求(1)主要构件的对接接头和角接头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弯曲和冲击)的试验值,均应不低于母材的标准值。(2)所有未注明连接均采用连续角焊缝焊接,焊缝高度:t≤6mm时,hf=t,t>6mm时,hf=t-1~2mm。3)钢箱梁焊接质量的检验等级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中的相关规定执行。(4)箱梁翼板和腹板的拼接采用加弧板的对接焊缝,引弧板割去处应打磨平整,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顶、底板的对接焊缝一般要求采用自动焊的直缝对接,并要求焊透,当底板对接焊缝位于跨中的1/3范围内时,宜采用45°~55°斜缝对接。b.顶、底板或腹板的工厂拼接接头不应设在同一截面上,应尽量错开并应≥200mmc.对于翼缘板及腹板纵横两方向的对接焊缝,可采用T形交叉也可采用十字形交叉,对T形交叉接头,其交叉点的距离不得小于200mm。(5)对接焊缝所选用引弧板,必须与母材的材质、厚度相同,剖口形成与母材相同。(6)钢箱梁横隔板的上、下端应与箱梁翼缘创平顶紧后焊接。12.6.3、钢结表面处理钢箱梁在制作前钢材表面均应进行喷砂(或抛丸)除锈处理,除锈质量等级要求达到(GB/T8923)中的Sa2级标准,喷涂预处理底漆25μm,预处理底漆采用无机硅酸锌底漆。11.6.4、涂装(1)钢箱梁内外表面及其它部件外表面:涂层涂料种类干膜厚度(μm)底涂无机富锌底漆75中涂环氧云母氧化铁中间漆100面涂Ⅰ聚合硅氧烷面漆(颜色待定)75面涂Ⅱ聚合硅氧烷面漆(颜色待定)50总计300(2)工地焊接接头区域:涂层涂料种类干膜厚度(μm)底涂环氧富锌底漆75中涂环氧云铁中间漆150面涂聚合硅氧烷面漆(颜色待定)125(3)钢箱梁外顶面(铺装下):涂层涂料种类干膜厚度(μm)底涂专用无机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