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新人教版(新插图)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认识线段和解决问题。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和整米);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会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的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的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本单元的难点:以熟悉的长度为标准判断物体的长度。学情分析测量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实际需求,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长度的量化把握离不开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虽然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本单元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在认识厘米和米的前提下,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从而对物体的长度进行量化把握,在此基础上认识线段。厘米和米是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它们不仅是量化把握物体长度的基础,而且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还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以及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线段的认识,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策略1.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材介绍了用庹、拃、脚长作为测量长度单位的情况,由于用人身体的一部分作单位,其单位的实际长度并不统一,测量的结果可能不一致。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体会,以引发其认知冲突,从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结合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厘米尺很常见,用起来很方便。同时,厘米尺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厘米”表象,体会测量含义的最好工具。因此,教学长度单位“厘米”时,要结合厘米尺展开教学,通过让学生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活动,认识1厘米、几厘米的长度,建立厘米的长度表象,积累测量经验。教学“米”的认识也应如此。3.把握好“线段”教学的要求。认识线段这部分内容,通过让学生观察拉紧的一段线突出线段是“直的”,并借助一些实物的边,如黑板的边、桌子的边、书的边等来体会线段的特点。这样从具体到抽象,不会让学生感到突兀,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2例1、P3例2、例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3.学会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纸条等。教学过程一、课时导入1.问题导入。师:你能说一说你的身高吗?生活中你是怎样描述长度的?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描述一下课桌的长吗?(学生自由回答)2.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呢?(学生各抒己见)师:下面请同学们体会一下古时候人们所用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请你水平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就是“1庹”。请你张开手掌,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最大距离就是“1拃”。一个脚的长度就是“1个脚长”。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用拃作单位量一量课桌的长。师:请同学们用我们刚才认识的拃量一量课桌的长吧!有几拃长呢?预设1:有4拃长。预设2:有5拃长。师:老师量的有3拃长。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量得的结果不一样呢?预设:因为老师的手和我们的手的大小不一样。师总结:因为每个人的“拃”不一样长,所以为了便于交流,需要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这在生活中是很有必要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拃的过程,推出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探究点2认识厘米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师:拿出让大家准备的尺子,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认真观察你的尺子,你从中知道了什么?预设1:尺子上有很多数,例如0、1、2、3……预设2:尺子最左端的数是0,尺子上的0表示起点。预设3:尺子上还有字母“cm”。预设4:每相邻两个数之间隔得一样远。师总结:这是我们常见的厘米尺,“厘米”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长度单位之一,“厘米”可以用“cm”表示。2.认识1厘米的长度。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学生拿着尺子独自找,并汇报找法)预设:0~1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1~2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2~3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师总结:尺子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板书)3.生活中的1厘米。师:(出示课件)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我发现食指宽大约是1厘米,便利贴宽大约是1厘米。核心点总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厘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探究点3用厘米尺测量长度1.测量纸条的长度。师:我们认识了厘米尺,用它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大家测量的结果是不是就一样了呢?预设:是,因为统一了长度单位。师:如何测量纸条的长度呢?说说你们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并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预设1:把尺子的刻度1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预设2: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预设3:把尺子起始处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师:同学们,这三种测量方法哪种正确?你测量纸条的长度时,纸条的左端是与尺子的哪里对齐的?除此之外,尺子与纸条要紧贴,不能歪斜,你做到了吗?(学生交流汇报)2.课件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边演示边讲解: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板书)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测量物体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刻度0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要测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要测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1、6、10题。板书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板书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厘米:尺子上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用厘米尺测量的方法: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七、教学反思本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认识长度单位的。成功之处1.教学例1时,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拃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在例2教学中,利用学生身边的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3.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师生共同探究,最后课件演示,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物体的方法,从而突破本课时的重难点。不足之处在当堂练习中,当物体的左端不是对准刻度0时,应该怎样求物体的长度,学生有了疑问,我发现后及时指导,并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总结出“用物体右端对着的刻度数减去物体左端对着的刻度数等于物体的长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2课时认识米(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4例4、例5。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2.理解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知道1米=100厘米。3.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绳子、学生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师: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预设:厘米。师:举出3个长度是1厘米的物体。(学生自由回答)师:估计一下手里的铅笔有多长。(学生自由回答)2.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学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米尺。师:用你们手中的尺子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尺子量一量?并说说有什么感受。(学生边量边说)师: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米尺试试。(学生上台量一量,很快量出)核心点总结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自测量的过程,初步感知“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来自于生活。探究点2认识1米的长度师:1米有多长呢?预设1:我两只胳膊打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预设2:从地面到我的肩膀,高度大约是1米。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估测意识,为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打下基础。探究点3“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生活中的1厘米和1米的比较。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预设: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师:比一比1厘米和1米,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米比1厘米长得多。2.在米尺上寻找1米和1厘米的关系。师:(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预设1:10厘米、20厘米、30厘米……100厘米。预设2:1米里面有10个10厘米,即100个1厘米。核心点总结1米=100厘米。(板书)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思考,让学生自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3、4题。板书认识米板书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1米=100厘米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地探究新知,并能运用新知灵活地、有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成功之处在教学中,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本节课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足之处对于本节课设计的估测练习,学生完成得不好,估测能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的方法来完成估测练习的,比较依赖测量工具。

第3课时认识线段(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5例6、P6例7。教学目标1.能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2.学会画线段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点。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带刻度的尺子、一根绳子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如何量这条绳子的长度?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出示课件)预设:这条绳子是弯的,先把绳子拉直,就可以用尺子来量了。师揭示课题:把绳子拉直后,我们两手间的这条绳子可以看成线段。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量绳子的长度这一场景引入课题,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提高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认识线段1.对线条分类。师:把下面的线条分类。(出示课件)(1)(2)(3)(4)(5)(6)预设:图(1)(3)(5)是一类,图(2)(4)(6)是一类。师: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预设:按照线条的弯直来分,图(1)(3)(5)的线条是直的,图(2)(4)(6)的线条是弯的。师:图(1)(3)(5)这样的图形叫线段。2.寻找生活中的线段。师:你能在教室中找到线段吗?预设1:黑板的边。预设2:桌子的边。预设3:书的边。……3.探究线段的特点。师: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三条线段,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点。预设: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形,发现线段的特点,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有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探究点2线段的画法师:你们能用尺子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吗?说说你们的画法。(小组讨论交流)预设1:在纸上画一个点,让尺子的刻度0与该点对齐,从尺子刻度0的位置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再画一个点,就画出了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预设2:先在纸上对应尺子的刻度0和刻度3的地方各画一个点,再用尺子把这两个点连接起来。核心点总结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的一般方法:从尺子刻度0的位置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探究点3认识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1.认识测量工具。师:厘米尺和米尺都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的工具?预设:皮尺、软尺、卷尺……2.小结: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很多种,实际测量时,可以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让学生各抒己见,从而认识到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很多种。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线段的特点,能用尺子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四、课堂总结(此内容源于)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线段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板书)2.指定长度的线段的画法:从尺子刻度0的位置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板书)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7、11题。六、板书设计板书板书认识线段线段的特点: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有两个端点。指定长度的线段的画法:从尺子刻度0的位置开始画起,画到指定厘米数的地方。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线段既抽象又实际,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通过拉一拉、找一找等体会线段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总结出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之处学生在画线段这一环节,出现问题较多,画出的线段没有体现线段的特点,教师应加强相关指导。

第4课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7例8。教学目标1.掌握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重点掌握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米尺、新铅笔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预设1:我们学过“厘米”,“厘米”可以用“cm”表示。预设2:我们学过“米”,“米”可以用“m”表示。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什么情况下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情况下用“米”作单位。(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出示课件。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1.解决什么问题?师:你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吗?预设:判断旗杆高13厘米还是13米。2.怎样解答?师: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交流)预设1:1厘米这么长,1拃这么长(用手比画),13厘米差不多1拃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预设2: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预设3:我1米多高,旗杆比我高得多,10个我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所以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预设4:旗杆的高度差不多是13个米尺的长度,旗杆应该是高13米。(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出示课件)师: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判断,得出了结论,真了不起!核心点总结判断是用厘米作单位还是用米作单位,可以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如1拃长、身高等作标准去比较或推测,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熟悉的实物的长度作标准去比较或推测。(板书)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到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方法。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方法。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判断是用厘米作单位还是用米作单位,可以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如1拃长、身高等作标准去比较或推测,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熟悉的实物的长度作标准去比较或推测。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一第8、9题。六、板书设计板书板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判断是用厘米作单位还是用米作单位,可以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如1拃长、身高等作标准去比较或推测,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熟悉的实物的长度作标准去比较或推测。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探究新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呈现主题后,让学生经历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答、小试牛刀这几个环节,从而掌握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方法。在怎样解答环节,让学生充分发言,通过借助1拃长、自己的身高、一支新铅笔大约的长度等进行估测和判断,从而得出旗杆的高度是13米这个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熟知的一定长度、身边熟悉的实物长度作标准,选择出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估测意识。不足之处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由于时间问题,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其利用身边的实物进行估测,导致学生对用厘米和米作单位的物体长度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课后应多给学生举例,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能够自主选择出合适的长度单位。

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在解决有关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采用画图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本单元的编排注意加强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引导学生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迁移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来,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和解释算理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此外,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安排了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本单元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其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教学的难点。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导学生用迁移的方法,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中,为学生学习100以内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发现规律,掌握算理。教学策略1.引导学生用迁移的方法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知识和经验,将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笔算中来。2.指导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作出合理的理解。在计算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要特别关注学生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特别是在整理和复习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在计算中切实感受到两者都是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都是要从个位算起;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3.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多样性。首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练习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时,应鼓励学生用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去计算;其次,在计算过程中特别是在总结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应引导学生比较口算和笔算两种计算方法,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发现它们在计算方法上的共性。再次,在笔算中,特别是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中,凡是能口算的要鼓励学生口算,将两种计算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4.读懂题意,整理信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必须读懂题意,发现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整理,也就是阅读理解题意的能力。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理解。

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11~13例1、例2。教学目标1.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理解算理,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教学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出示课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想去吗?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1:二年级有四个班,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预设2:二(1)班的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预设3: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上面同学们提出了加法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决不进位加法的问题。(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提出加法问题,为学习两位数加法作铺垫。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1.课件出示教材P12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35+2=师:你们有哪些计算方法呢?(学生独立尝试计算)2.汇报结果。师:谁来汇报你的结果呢?你是怎样想的?(交流学生的汇报结果,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解题思路)(1)口算。先算5+2=7,再算30+7=37。(课件出示计算过程)(2)借助摆小棒计算。先摆35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最后一共是37根小棒。(出示课件)(3)用竖式计算。师:我们以前所学的算式是横着放的横式,还有一种是竖着放的竖式,又叫笔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竖式计算,想一想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5”与“2”对齐?(出示课件)核心点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个位与个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呈现不同的解题思路。由摆小棒推出算理,从而引出竖式计算,为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打下基础。探究点2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师:同学们,看来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下面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出示课件)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2=师:如何计算35+32?(1)借助摆小棒推出算理。师:请同学们根据例1摆小棒的方法计算35+32,看谁的摆法最好。(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预设:整捆的小棒和整捆的小棒上下对齐,也就是3捆和3捆对齐,5根的和2根的对齐。(教师出示课件)(2)用竖式计算。师:根据用小棒摆的结果,你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教师引导学生边看小棒的摆法,边板书竖式的正确格式及算法。教师逐一出示课件显示竖式计算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核心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由摆小棒推出算理,从而引出竖式计算。结合竖式的写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体会竖式计算的简便性。四、课堂总结(此内容源于)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步骤:(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个位上,十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十位上。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二第1、2、3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是在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和交流,经历了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解决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注重算法的多样性。不足之处书写细节上还要多注意,给学生以更良好的示范。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第2课时进位加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14例3。教学目标1.利用情境图和摆小棒,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2.学会进位加法的竖式写法,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铺垫孕伏。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8+5=9+6=7+5=3+9=5+6=7+8=8+8=4+8=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作准备。2.引入新课。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在“参观博物馆”时学到了哪些知识吗?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要注意什么?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出示教材P14例3图)师: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学生小组讨论,汇报列出算式35+37。(板书)师:这个算式中个位上的“5”加个位上的“7”等于12,计算这样的算式,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1.计算:35+37。(1)借助摆小棒竖着摆出35+37。(2)组织学生讨论,可以怎样把小棒加起来,并推出竖式计算。师: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捆,多少根单根?预设:6捆,12根。师:如果把12根中的10根捆成1捆,这时一共有多少捆,多少根单根?预设:7捆,2根。(教师出示课件)35+37=72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的操作,让学生知道单根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把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与整捆的相加。师:根据上面摆小棒的过程用竖式算一算,该怎样算?预设:2.比较总结。师: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并出示课件)(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3.识记“魔法记忆”。师:下面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魔法记忆,你们想背诵吗?(出示课件)魔法记忆两数相加若进位,方法我来教你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把个位相加起,个位满十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1。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和算法优化。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反复强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四、课堂总结(此内容源于)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步骤:(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3)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二第4、9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在探究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理,通过摆小棒,满了十根先把它们捆在一起变成1捆,找到计算这道题的关键,为用竖式计算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埋下了伏笔。由于有第1课时的铺垫,用竖式计算难度不大,但多次强调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要记得加上进上去的“1”,这样学生的出错率就降低了。当堂练习环节,题型种类多,反复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要记得加上进上去的1”掌握得还不太熟练,我还要对学生加强指导,在练习中希望有所进步。

第3课时不退位减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17~18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算理。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通过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算法的基础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不退位减的算理。教学准备圆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让我们重温一下当时奥运会金牌榜的场景。(出示课件)看到这幅情境图,你都知道了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减法的数学问题?怎样列式?名次代表团金牌数1中国482美国363俄罗斯244英国195德国16预设1:表格中列举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五名的国家各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中国金牌数第一。预设2:提出的问题: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英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48-3636-2436-1648-19……师:其中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48-36,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重温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五名国家金牌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读取信息,提出问题,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二、探究新知探究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师:我们怎样计算呢?你们有什么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算一算)借助圆片计算。(出示课件)师:你知道图中圆片的含义吗?预设:用圆片表示48,十位上的4个圆片表示4个十,个位上的8个圆片表示8个一,所以计算48-36是从个位上的8个圆片中去掉6个圆片,从十位上的4个圆片中去掉3个圆片,最后个位上剩下2个圆片,表示2个一,十位上剩下1个圆片,表示1个十,即结果为12。设计意图借助圆片计算,直观形象地理解减法的意义。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用竖式计算。师:大家观察后,请考虑怎样用竖式计算呢?(出示课件,教师演示,学生讲述计算过程)师:用竖式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看清符号。3.方法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并出示课件)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相减的得数写在个位,十位相减的得数写在十位。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学生讲述计算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方法的认识。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应用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应用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3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五名国家导入,从熟悉的主题图中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我们身边就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密切联系了数学与实际生活。学生借助圆片通过数一数,画一画,探究出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算理。从而由算理推出竖式计算的计算方法,循序渐进,学生更容易掌握。不足之处学生的竖式书写格式还有待加强。

第4课时退位减法(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19例2、例3。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2.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弄清笔算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铺垫孕伏。口算。(出示课件)16-8=10-4=15-7=11-6=12-8=10-5=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为学生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作准备。2.引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在我们的大屏幕上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国和英国获得的金牌数,同学们得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代表团金牌数美国36英国19预设:美国获得的金牌数是36,英国获得的金牌数是19,美国比英国多多少枚金牌?师:就是求36比19多多少,该怎样列式呢?试着算一算吧!预设:用减法计算,列式为36-19。列竖式计算:从个位减起,咦?6减9不够减啊!师:同学们发现了问题,个位上6减9不够减,怎么办?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笔算1.摆小棒。师:同学们能不能借助摆小棒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巡视)师:我发现有的同学将一个整捆的拆开了,为什么呢?预设:因为单根的不够减,所以就拆开一个整捆和单根的合在一起。师:非常棒,6根减9根不够减,我们只能从整捆小棒里拿出一捆解开变成10根,将10根和6根合成16根,再从16根小棒里拿走9根,16-9=7,再用剩下的2捆减1捆,就能算出剩下了17根小棒,这样我们就解决了问题,求出美国比英国多17枚金牌。(课件演示拿小棒的过程)36-19=17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明确算理,为下面写出竖式的计算过程作准备。2.结合摆小棒图引导列竖式。师:接下来我们依据摆小棒的过程来理解个位不够减的竖式写法,个位上6减9不够减怎么办?我们要从十位退1当10,在十位的上面点一个小圆点表示从中借走了1,个位就要算16减9,得到的7写在个位,十位退了1就要算2减1,得到的1写在十位。(出示课件或板书演示计算过程)从十位退1后,十位要算(2从十位退1后,十位要算(2)减(1)。个位上6减9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0加6得16,16减9得7。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核心点总结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计算十位时,不要忘了减去退的1。设计意图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多种计算方法,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和算法优化。探究点2个位上是0的退位减法师:50-24,被减数个位上是0,怎么办?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预设:个位上0减4不够减,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10减4;从十位退1后,十位上要算4减2,结果是26。(出示课件或板书演示计算过程)50-24=26个位上是0怎么办?从十位退1后,十位要算(4从十位退1后,十位要算(4)减(2)。个位上0减4不够减,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10)减(4)。核心点总结个位上是0,从十位退1后,变成10,个位就用10去减。设计意图通过例2、例3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用竖式计算时,个位上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后再计算。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四、课堂总结(此内容源于)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笔算退位减法应注意:(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减1再减。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三第7~14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我并没有直接教学生列竖式,而是先提出问题,以北京奥运会作为背景,让学生置身于预设的情境中,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接下来我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式合作、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用这种直观教具的演示,同学们能较快发现问题的答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算法,再过渡到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就容易多了。不足之处在计算退位减法时,部分学生做题时不认真思考,直接用个位上的大数减小数,我看到这种情况又单独讲解,学生基本掌握了计算方法。

第5课时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23~24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2.通过运用直观图,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比较和推理能力。3.尝试运用画图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点能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画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学问题。(出示课件)(单位:筐)904852367963师:从表格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预设:得到的信息:西瓜90筐、草莓48筐、梨52筐、苹果36筐、桃79筐、橘子63筐。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预设1:比多多少筐?90-52=38(筐)预设2:比少多少筐?79-36=43(筐)预设3:比多多少筐?63-48=15(筐)预设4:比少多少筐?90-48=42(筐)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学问题,为学习“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作铺垫。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二班得了多少面?(出示课件)师:你能找出哪些数学信息?预设:已知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二班比一班多得了3面。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请同学们合作探索。我们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示意图,再分析数量关系,最后解决问题。预设:我先画出了示意图。一班:画12面小红旗;二班:画一个直条表示“与一班同样多的12面”,再画3面小红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出示课件或板书)预设:从图上可以看出,求二班的小红旗数量就是要把和一班同样多的12面与多的3面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15(面)。(教师适当板书)师:怎样来检验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呢?预设:可以用减法检验,15-12=3(面),二班比一班多3面,解答正确。师总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画示意图,使学生理清“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点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出示课件)师:我们根据题意可以先画出示意图。(出示课件或板书)师:从示意图中,你发现了什么?预设:从图上可以看出要求三班的小红旗数量,就要从一班的小红旗里面去掉4面,剩下的就是三班所得的小红旗数量,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2-4=8(面)。(教师适当板书)师:12-8=4(面),三班确实比一班少4面,解答正确。师总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画示意图,使学生理清“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加强学生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学问题的熟练程度。四、课堂总结(此内容源于)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用这个数加上多的数。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从这个数里减掉少的数。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四第1~3题,第7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这节课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学生手中。问题的产生、提出、解决都是学生自行完成的,教师在其中始终处于引导的地位,利用画图,直观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掌握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不足之处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分析哪个是多的量,哪个是少的量,要求的是多的量还是少的量,并且在完成之后请学生和同桌说一说是怎么分析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第6课时连加、连减(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27例1、例2。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数学方法。2.能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并掌握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灵活使用口算或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教学难点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我最棒。(出示课件)9+8+4=20-2-6=7+59+20=72-6-40=7+10+9=30-5-10=8+16+30=55-7-20=11+9+15=35-2-11=16+34+9=60-20-15=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三个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连加运算师:同学们,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是同学们在周末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照片。(课件出示例1)三个组摘南瓜。第一组摘了28个,第二组摘了34个,第三组摘了22个。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师:“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怎样解答?(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预设:方法一:分步计算。先算第一组、第二组一共摘了多少个:28+34=62(个)再加上第三组摘的南瓜:62+22=84(个)口答:三个组一共摘了84个。方法二:列出综合算式。28+34+22=84(个)口答:三个组一共摘了84个。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请大家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预设:方法一:分步计算。师:我们除了分步计算,还可以用加法竖式的连写来计算。方法二:加法竖式的连写。(1)直接将第一个竖式的得数作第二个竖式的第一个加数,竖着连写。(2)直接将三个数写成竖式连加,个位上可以先把8和2相加凑成10。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小组交流讨论)核心点总结连加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在列竖式计算时,一般用简便写法,能口算的先口算,满十的要进位。设计意图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及竖式的简便写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究点2连减运算师:同学们真不错,我们用连加的方法解决了“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的问题,并且还自己找到了连加竖式的两种简便写法。其实,我们解决问题时,不仅要用连加,有时候还要用连减,接下来我们学习连减。(课件出示例2)共有84个南瓜,李叔叔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师:你发现了什么信息?分小组交流思考解题方法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演示解答过程)预设1:方法一:分步计算。第一步84-40=44(个)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只写第二步竖式。口答:还剩18个。预设2:方法二:减法竖式的连写。直接将第一个竖式的得数作第二个竖式的被减数,竖着连写。84-40-26=18(个)口答:还剩18个。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预设:方法三:先算一共运走了多少个,再算剩下了多少个。40+26=66(个)84-66=18(个)口答:还剩18个。核心点总结在进行连减笔算时,把两个竖式合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比较简便,该退位的要退位。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和探索连加竖式简便写法的过程,相信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能够借鉴经验,迁移、类推出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和连减的多种计算方法。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对用竖式计算的连加连减的练习,是对把两个竖式合成一个竖式进行比较简便的计算的进一步巩固,该进位的要进位,该退位的要退位。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掌握的熟练程度。四、课堂总结(此内容源于)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计算连加、连减算式时,都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分步列竖式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3、9、12、13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节课虽然紧紧张张,但也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效果良好。在进行连加、连减计算时,学生很容易想到用两个竖式分别来算第一步和第二步,于是就让学生亲自算一算,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两个竖式之间的联系,发现后一个竖式的第一个加数(或被减数)就是前一个竖式的得数。有了这个发现,善于“取巧”的学生自然就会把后一个竖式“嫁接”于前一个竖式之后,与“无意”之中得到了连加、连减竖式的一种简便写法。看似“无意”,实则是学生智慧的“火花”。不足之处在教学例2时,有的学生是先算出一共运走了几个南瓜,再从总数中减去运走的,这体现了数学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没有好好抓住这一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教学。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第7课时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28例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列出加减混合算式,掌握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推出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其竖式的简便写法。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掌握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其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用竖式计算。(出示课件)36+28+17=65-25-21=(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答案)师:今天我们研究“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连加、连减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为学习新课作好铺垫。二、探究新知探究点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师:同学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你想知道是什么数学问题吗?大家请看大屏幕。(学生观察)师:请你读一读这段文字,并说一说你能得到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并列出算式。(出示课件)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47人,到达南山站时,有15人下车,又有18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预设1:我得到的信息是车上原来有47人,下来了15人,又上去了18人。预设2:要求的问题是现在车上有多少人。预设3:列出的算式:47-15+18。师:你能解决题目中的问题吗?预设:先算下来15人后,车上还剩多少人:47-15=32(人)。再算上来18人后,现在车上有多少人:32+18=50(人)。列综合算式:47-15+18=50(人)。师:你能用竖式计算这道综合算式吗?(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边汇报,教师边出示课件。预设:我用两个竖式计算。师:有简便写法吗?预设:简便写法:师:你能说一说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吗?预设: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师: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预设:要特别注意加减符号,以及加法中的进位、减法中的退位。师: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预设:第一步算上车的比下车的多几人:18-15=3(人)。第二步算现在车上有多少人:3+47=50(人)。综合算式:18-15+47=50(人)。计算方法如下:简便写法:设计意图因为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从左到右,所以可以放手让学生类推掌握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以及其竖式的简便写法。结合每个算式的含义,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体会竖式计算的简便性。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对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掌握得更加熟练,提高计算正确率和计算速度,体会竖式计算的简便性。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都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用竖式计算时,用一个竖式计算比较简便,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0、11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节课时,我结合乘坐公交车的情境引入本节课内容,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就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简便,鼓励学生结合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类推出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足之处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位和退位容易出现错误,审题不是很清。需要教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第8课时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28例4。教学目标1.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2.掌握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及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算一算。(出示课件)(1)32-30-2=15+5+2=70-30-20=(2)15+5-3=16-9+7=35-30+20=想一想:连加、连减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加减混合运算呢?(学生独立完成,汇报答案)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学习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作铺垫。二、探究新知探究点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1.出示课件:72-(47+16)=师:这道算式与我们前面学习的算式有哪些不同?预设:这道算式中有小括号。师:小括号有什么作用?预设:小括号具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2.揭示课题:上面这道算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师:请同学们尝试计算72-(47+16)。师:我们可以用这样的简便竖式计算吗?(出示课件)预设:不能用这样的简便竖式计算,只能用分步竖式计算。72-(47+16)=9师: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简便竖式计算呢?预设:由于算式中有小括号,改变了原有的运算顺序,所以不能直接用简便竖式计算。师总结: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自体会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连加、连减、不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不一样,所以其竖式没有简便写法。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进行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四、课堂总结(此内容源于)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五第6、7、8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计算方法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现知识的迁移。小试牛刀和当堂练习环节注意多种题型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足之处本节课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是个别学生审题不清,忽略了算式中的小括号,导致计算错误,需要教师在以后的练习中注意这方面的指导,让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第9课时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32例5。教学目标1.掌握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并准确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2.使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问题。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掌握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准确找出解答第二问时所需要的条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旧知。图书角有故事书35本,科普书比故事书少11本,科普书有多少本?(出示课件)2.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咱们班都有谁是美术兴趣小组的?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都经常组织什么活动呢?(学生据实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画画的话题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探究新知探究点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教材P32例5)美术兴趣小组有女生14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师:从题目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预设1:得到的信息:美术兴趣小组有女生14人,男生比女生少5人。预设2:要求的问题:①男生有多少人?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师:上面有两个问题,我们先来尝试解答第一个问题。师:怎样求男生有多少人,说说你的想法。预设:求男生有多少人,就是求比14少5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4-5=9(人)。师:怎样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说说你的想法。预设: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师:其实我们已经求出了男生人数,可以把求出来的男生人数当作已知条件,然后算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9+14=23(人)。师:解答正确吗?检查一下。预设:14-9=5(人),男生确实比女生少5人。23-9=14(人),与条件一致,解答正确。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师总结:因为要求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就必须知道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可题中只给了女生的人数,所以一定要先求出男生的人数,才能求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这里的男生人数是中间量。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观察,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然后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小试牛刀这个环节,加深学生对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步骤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理解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步骤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用加、减法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时要先分析数量关系,通过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求出第一个问题,然后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当成新的已知条件解决第二个问题。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六第1、2、4题。六、板书设计板书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男生人数:14-5=9(人)美术兴趣小组人数:9+14=23(人)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七、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中,让学生读文字信息,再通过提问“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发现这道应用题有两问,要先求出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要先求中间量,把它当作已知条件再求第二个问题,从而明确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不足之处课上教师对解决问题的每一步进行追问,这样都是一步一步带着学生走的,没有让学生进行独立完整的表达,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不到位。

第3单元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初步学会用尺画角;能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并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引领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角,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同时通过多种活动及动手操作(拼角、折角、比角等),调动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角(角可“相加”,可“度量”等),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在知识的层次上,从由共性的角度(角的概念、各部分的名称、角的大小)认识角,再到由分类的角度认识角,逐步深化学生对角的认识,进而为角的度量及其他后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画角。本单元的难点: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用三角尺拼角。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角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些零散的关于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和经验,但对于抽象的角的概念、特征,角的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仍有一些困难。教材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引导学生观察实物,逐步抽象出所学的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并掌握角的基本特征。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规律。教学策略1.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角、直角、锐角、钝角等概念是第一次出现,受二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限制,这里只要求通过折角、画角、做活动角等多种活动,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知道什么是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画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就可以了。2.发挥三角尺的教学价值。本单元不仅设计了让学生在三角尺上“找角”的活动,还有以三角尺上的直角为标准比较角的大小的活动,最后设计了让学生用三角尺拼指定角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这些活动既让学生充分认识了三角尺,学会了利用三角尺来认识角,也使得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具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3.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活动应注意指导学生把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被比角的顶点重叠在一起,再将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与被比角的一条边重合,最后比较三角尺上直角的另外一条边与被比角的另外一条边,并据此作出判断。不论活动简单还是复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大有裨益。

第1课时认识角(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38~39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初步学会用尺画角。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尺、一个活动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在主题图中找角。(课件出示主题图)师:图中可以找到很多角。如钟面上指针形成的角、园林工人手中剪刀上的角、球门上的角等。你能找到这样的角吗?2.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教师举例找出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二、探究新知探究点1认识角1.角的组成部分。(课件出示P39例1)师:这三个物品中的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边思考边摸一摸自己手中三角尺上的角)预设1:尖尖的,扎手。预设2:从尖尖的点出发,往一个方向,是一条直直的线,往另一个方向,也是一条直直的线。师:前者是角的顶点,后者是角的两条边。核心点总结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及实际操作,找出角的共同特征,从而明确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角的大小比较。师:这里有一个活动角(教师演示将角的两边张开或收拢),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并汇报)预设:角的两边的开口大小变了。师:请你想一想,角的两边的开口变大了,角变大了吗?下面我们可以把两个角重合在一起比一比。发现: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师:接下来,我把角的两条边变长,角的大小发生变化了吗?(配合课件演示)预设:没有。师小结:角的大小与所画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核心点总结角是有大小的,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演示和课件展示,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点2角的画法师: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影响角的大小的因素,你知道使用什么工具画角吗?预设:使用直尺或三角尺画角。师:你能画出一个角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尝试画角,小组交流并汇报)预设:因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所以我先画一个点,再从这个点起,借助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出了一个角。(根据学生发言教师适当板书)小结: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小试牛刀课件出示“基础导学练”的题目。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角的画法,然后实际操作尝试画角,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画角的方法。三、当堂练习1.课件出示“应用提升练”的题目。2.课件出示教材“做一做”的部分题目。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理解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并能动手画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四、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出示)1.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2.从一个点起,借助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出了一个角。五、课后作业请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5题。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校园中找角引入,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上。从生活中引入,逐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从而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成功之处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比角、画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找角是让学生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摸角是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征作铺垫;比角是通过观察活动的角,使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画角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角,一层紧扣一层,层层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不足之处在画角这个环节,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有限,没能让学生尽兴操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2课时认识直角(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40例3、例4。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及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2.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3.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直角。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